• 俺们全村穿越啦上一章:第20章
  • 俺们全村穿越啦下一章:第22章

“最神秘失踪事件原来是大乌龙!”

“‘失踪村民’上传在家制作农家腊肉视频……”

“我去!这个村子的环境也太好了吧?看一级保护动物和二级保护动物打架!”

“是谁说整个村子都被神秘武器试验波及遭遇不幸来着?滚出来挨打!”

随着几个视频在新闻发布会上展示,而且上传到了各大网站,代之而起的是一波波欢乐的热度。

王南南看着视频里奶奶在做着腊肉,窗台上挂的满满几排,就不由得咽了下口水,回头对他妈说,“妈,我想吃腊肉了!”

他就是有些不太懂了,为啥他爷爷奶奶好好的,怎么他听到半夜里爸妈两个在那儿很沉痛地说什么,爷爷奶奶以后就见不着了。

女人端着一盘菜,从厨房出来,瞥了眼王南南手上的平板,“放心吧,你爷爷奶奶最疼你,肯定给你留了不少呢!”

这事闹的,她也是稀里糊涂。

要说公婆他们是真的跟官方新闻里说的那样,只是搬迁了而已,为啥这人见不着,通信也不能呢?

不过,自家签了保密协议,而且还拿到了一笔不小的补助,肯定是不能对外说什么的。

看那个流传出来的视频,公婆那个状态,看着应该不是摆拍的,可不是摆拍,又有什么重大的理由不能跟外界联系呢?她真是想破了头也想不明白!

耿林下班一回到家,他九岁的闺女就朝他扑过来。

“爸爸,咱们回老家!”

耿林嘴角一抽,“怎么想起回老家来了?平时也没见你这么积极!”

“我要跟着爷爷一起挖草药,还要去庙里看小猴子和漂亮的大鸡打架!”

耿蓉蓉都在网上见过了,全网最火的视频,拍的就是她老家的事情,今天她们班上好多同学都围着她问长问短,她都不知道该先回答哪个……哎,真是甜蜜的烦恼啊!

耿林又何尝不想亲自回到老家去看一眼,可是他做不到啊!

他也跟那个神秘部门的人联系过了,可是那边的回话是村民们现在都很平安,只是因为一些不可抗力跟外界没办法联系,让他们这些亲属们耐心等待,只要研究人员有新发现,一定会尽快地通知他们的……

“来来,先坐下,爸跟你说啊!”

“咱们老家不是很多人都迁到了外面住嘛……这环境就变好了,这环境一好,很多原先藏起来的珍稀野生动物一看,哎呀,外头没危险了,那我们就可以出来活动了!所以村子附近就多出了好多野生动物,有些动物是没危险的,比如说那个猴子和褐马鸡,可有些动物就凶得很,会吃人咬人,比如豹子啊,蟒蛇啊……”

耿林想到他在539工程指挥部内看到的危险动物现场视频,不由得心底发寒。

“这些动物在村子里一出现,那不危险了么?所以呢,老家的人就都迁到了另外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

耿蓉蓉仰着小脸,求真求知,“那我们可以去看爷爷奶奶吗?”

“嗯,因为搬家是件很麻烦的事,爷爷奶奶他们到了新地方还得修房子,整理东西,重新种地,咱们去了也帮不上忙,还尽添乱,所以咱们等到爷爷奶奶他们安顿好了,轻闲下来再去啊?”

耿蓉蓉乖巧点头,“那好吧!”

说完小姑娘一蹦一跳地去玩了。

耿林坐在沙发上,扯了块纸巾擦起了鼻子……

539工程指挥部内。

仍然是内部视频会议,指挥官廖军念着表彰令,眼中闪着与有荣焉的笑意。

“……集体荣立一等功!望广大科研人员坚持不懈,夺取新的胜利!”

阵阵掌声从各处分视频里传出来,虽然只是掌声,也能听得出蕴含着的激动喜悦。

在这个工程立项之初,谁也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大的额外收获。

居然能让国内在监听技术上有了质的飞跃。

从此以后,不管是霸权强国,还是权谋老国,军事上的动向都很难逃得过本国的鹰眼。

“下一步,我们要攻坚的难关是取得双向的信息传递。”

因为朝圩村的剧变,产生的特殊物质是一切技术的开端,而目前已经掌据精准定位,能捕捉到朝圩村村民的信息动向,但难的是,如何将信息传给村民们!

只要能传过去,哪怕是一句话,几个字,都是质的突破!

朝圩村的村民们这几天都是乐呵呵的。

原因无它,主要是村委这些天都有人下到那个悬崖下,捉湖里的大鱼回来给大家打牙祭。

起初是只带回来一个巨大的鱼头,和着老高家做出来的嫩豆腐,那味道绝了!

后头带回来的鱼就完整多了,那鱼肉的滋味,鲜香得很,谁想吃了,就拿着碗去村委会打一碗汤来喝,如果想带一块鱼肉回家做,只要花几个工分就能割一斤肉,十分划算。

老罗就割了块肉放在盆里,笑眯眯地往回走。

他和妻子俩人是意外被留在这个村子的,起先心理上很不习惯,两人还吵了好几架。

不过住着住着也就觉出好来了。

老罗原本就是干电工的,后来升了职就坐办公室了,写写材料,打打官腔,电路图忘了怎么看了,办公室斗争的手段是学了不少。

如今他妻子成了全村唯一的老师,村民们尊敬得很,时不时地还给送点自家产的食物过来,他种地不行,种菜也马虎,总算急中生智,帮着村里的老电工修好了一次电路问题,这才算慢慢地找回了自信,把过去的技术都捡了起来。

两个人都有事情要忙,根本没时间斗嘴斗气,原本就要闹离婚的两人,好像觉得还能凑合过下去了。

老罗推开自家小院,方老师正在教一个小姑娘画画,看到老罗进来就笑了笑也没吭声。

老罗点了点头,拿起鱼肉到厨房准备来个红烧鱼块。

小姑娘听了方老师的一些指点,很有眼色地告辞了。

全村加上外来的一共九个孩子,都是方老师在带着,别看人还没普通学校一个班的学生多,可九个孩子就有七个年级,方老师要同时代好几门课,这些天有点空闲时间都用来学习了。

她从来没觉得自己会有如此全才的一天!

“来,吃午饭了!”

老罗招呼了一声,方老师也进厨房帮着盛饭。

“趁着还有米,咱们多吃上几顿,等以后主食就只能吃面条和土豆了。”

方老师看着饭碗里的白米饭,真是粒粒似珍珠,想到以后可能吃不上了,只觉得分外珍贵。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现在吃着这米,觉得格外的香甜!”

老罗笑哈哈的,“香甜就多吃点……”

方老师看了眼老罗,觉得老公看着越来越顺眼了。

有一阵,她天天上医院打针吃药促怀孕,再回来看到老罗,当真是就跟看到了仇人一样,就连他大声呼吸,都觉得是故意跟她做对。

“嗯!”

方老师应了声,夹了一大块红烧鱼肉,准备好好的赞美下老罗的厨艺。

谁知道才放进嘴里,虽然味觉也能感觉到鲜香,可胃里却一阵翻涌。

“怎么了?”

老罗看到方老师的异样,就关切地问了句。

“唔……”

方老师突然从桌边站起来,直冲向后院……

方老师扶着墙,吐了个天昏地暗。

吹了吹风,这才觉得好了一点。

一转身,就看到面前的一杯水。

“漱下口吧……”

方老师道了声谢,漱去了嘴里的异味,就听着老罗说,“走,我和你去耿大夫那看看吧。”

方老师坐在村医办公桌边的椅子上,把手伸出来让耿老二把脉,心里其实挺忐忑不安的。

她这不会是得了什么绝症了吧?

要是得了绝症,在这个时空,可是没法治的啊!

本来她过着这样的田园生活,教几个孩子,脑子里不想那些琐事,都觉得也挺不错的。

谁知道天不从人愿啊!

耿老二瞄了站在一边的老罗,咳了一声,问方老师,“感觉像是怀上了,约莫有两月了,你这日期啥的,自己算算,对得上吧?”

就老罗和方老师这年纪,头一个孩子都该上小学了吧?

方老师和老罗都是一僵。

“不,不可能吧?”

耿老二脑子里,立马闪过的是那些绿帽接盘之类的盆盆狗血,可再一想,这两人看模样应该也不是那号能搞出新闻的呀。

“有什么不可能的……”

都是成年人了,不至于连这个都不懂吧?

方老师两只手捏成拳头,又放开。

“耿大夫,我们结婚快十年了都没要上孩子,去了好多家医院,最后有一家王牌医院,给我俩做了检查,说我俩在一起,基因不和,就不容易要孩子,我们俩,其实都准备……”

老罗突然插了句话,“耿大夫,要不您再给把把脉?确认确认?”

他站在那儿,不承重的那条腿都不自觉地抖了起来。

这要是真的!那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耿老二郑重其事地给方老师又把了把脉。

“应该是没错了,你们回去注意下饮食,反正准不准的,过几个月不就知道了么?”

耿老二起身在他的药柜里翻了一阵,这才在角落的位置找到了本孕期小手册。

“这个拿回去看看,多注意啊!”

要是没错的话,这可是他们朝圩村自穿越以来,出生的第一个孩子!

第40章 开启地图

“谢,谢谢耿大夫,我,我媳妇这个情况是不是大龄产妇了?我有什么要注意的没有?等等,我先拿个笔记一下。”

耿老二哭笑不得,他只是一个农村医生,他不是妇产科的大牛啊!

但这个时候,他也不敢说什么露怯的话,本来家属就够紧张的了,他不能再雪上加霜啊!

“没事没事!也不过是三十出点头,不算啥,人家大城市还有四十生的呢!过去的大龄产妇危险,有的是营养跟不上,有的是不注意科学饮食,咱们现代人就没这么多说道了,身体素质普遍都不错,应该没啥问题……嗯,这个叶酸片拿上……照着说明书吃就行。”

耿老二这番话其实也水平不咋地,跟人家那些王牌妇幼医院根本没法比,可是老罗他不是不懂嘛,他还真拿笔一个字一个字地记下来了,而且还千恩万谢的。

还一个劲儿的掏摸口袋想包个红包给大夫。

完全忘记了钱在这儿已经不是钱了!

还是方老师提醒了他一句,“刷工分!”

“哦,哦,对对对,刷工分!”

老罗傻兮兮地把自己的手机递过去,脸上还挂着做梦一样的笑容,那架势就像是拿了个白金卡,恨不得马上刷爆也没关系的样子。

耿老二笑呵呵地给他刷了一个工分。

他这个小诊所是村委名下的,工资由村委给开,其实一天看多少病人,他的工资都不变,不过他一点都不觉得这不够按劳分配。

他觉得他已经达到了人生的巅峰。

从前,大伙见了他,就喊一声耿老二。

现在,谁见他不笑眯眯地尊称一声耿大夫啊!

老罗兜里揣着药片,小心翼翼地扶着方老师,仿佛扶着一个老太后似的,两人慢慢慢慢地走回自己住的小院。

路过的村民们还以为怎么样了呢。

“哟,方老师这是怎么了?”

老罗骄傲的不行,“我媳妇怀上了,嘿嘿嘿。”

“哟,那还真是大喜事啊!”

别看村里这么多人,小孩可是真没几个。

能听见娃娃的哭声,都成了奢侈。

走进小院,老罗扶着媳妇慢慢坐下。

夫妻两个互相望着,突然就抱在一起哇地大哭起来。

这些年,他们容易吗?

婆婆嫌儿媳妇是个不生蛋的母鸡,先是找偏方特效药求神拜佛,后来就横挑鼻子竖挑眼的闹得婆媳跟仇人似的。

丈母娘总怀疑女婿才是那个没用的,总想给自家女儿找个更好的,甚至还安排了相亲……

“呜呜呜,真的有了!老罗!”

“真的!媳妇,咱不离了!咱好好过!啊!”

说不定,老天让他们来到这个小村,就是为了赶上这一趟穿越的列车的!

穿越了,就再也没有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仇怨,他们夫妻俩就可以重头开始,过完下半辈子!

这不是,还送来个小天使吗?

方老师怀孕这件事,被当成朝圩村公告的喜事发布在官网里。

村民们一点也没觉得管理员小题大作,有好几个热心肠的婆婆和大嫂还专程上门去探望,带着自家的吃食,什么酸菜和小咸菜啊,新鲜瓜菜和草莓啊,米糕和红薯饼啊……

就连小村长,都代表村委带着东西上门来慰问。

村委出手那阔气得很,居然是一箱子奶粉和纸尿裤!

这种妇幼用品,村委的库房里当然不可能囤,这都是从老石的杂货铺子里收来的。

这些东西在这个时代是用一件少一件,如果能流通到外头去,说不准翻百倍的价都有可能。

但老石也很清醒。

首先他老两口要这些没用。

时间长了还过期,既然这样,不如换成工分,还能落个人情。

这纸尿裤和奶粉都不是什么出名的大牌子,如果还是在现代,这种礼就很一般,可这是在古代啊!有银子有工分都没地方买去啊!

老罗和方老师感动得眼泪花花的。

司娓娓还说了,“方老师你现在的工作要不就暂停一停,在家里休养,上课的事情村委再想办法……”

要说硬要赶鸭子上架的话,她其实还是有两个人选。

比如说崔小强和玛丽姐。

这两个虽然没教过书,资格证是肯定没有的,但好歹是大学毕业啊!

方老师赶紧摇头,“可别,我这才刚开始,没什么感觉呢,孩子们也挺乖的,教他们一点都不累。”

村里的孩子跟城里的真是不一样啊。

没有那么娇气,也能听得进话去……她这教了一个多月,都有点渐入佳境的意思了。

既然方老师表示能坚持,司娓娓倒是更乐意不换人。

毕竟崔小强实在不是个靠谱的,而孙玛丽虽然能说会道,可没当过老师的跟当过的就是不一样。

现在她的精力主意集中在两件事上了。

一个是制盐,一个是造船。

湖水虽然是咸的,但咸度并不高,只能通过大量的暴晒得到粗盐。

之后再加水过滤,加石灰水去毒,再加热过滤,最后的确能得盐,但是这种办法弄出来的盐,效率不高,而且品质跟现代的盐还是差不少。

司娓娓在试验过后得到了两大桶的盐,应该是够全村人吃上一个月的了。

随后她就打算将这制盐这个活儿先放一放,完全可以等到盛夏时节,利用阳光制出一年用的盐来。

造船的话,村里就算有几位老汉曾经做过木匠,但因为朝圩村地处内陆,周边也没有大江大河,对船这个东西完全没概念,还是边商量边做,才算弄出了一条不太像船的小船来。

湖里的大鱼被清理的差不多了,凡是一米五以上的,都成了村民们的美食。

治安队的人已经连着三天没有捕到过超过一米的鱼了。

朝圩村民们捕大鱼,不光是为了吃,而是想要把这个湖当做和外界联系的通路,因此就不能留下安全隐患,在感觉清理得差不多之后,就停止了诱捕。

但即使这样,也没敢冒然让活人试验,而是扎了个木筏子,绑上只羊,用绳子系住一头,将筏子放到湖中心……

用羊试验过几次感觉湖中生物再也不构成危险,这才让村民上船。

夏日炎炎的三个月,治安队的一帮人几乎都轮流泡在湖水里。

本来就会游泳的人水性更佳,旱鸭子也能在水里扎几个猛子。

司娓娓会游泳虽然是在游泳池里学的,但她身体素质好,有运动细胞,很快就在湖里畅游来去,甚至碰上了一米长的凶猛鱼类,也能拿着刀子来个水中搏杀。

她是要打算坐着船沿着水路去探险的先遣队员,如果不会这个,怕是还没出大湖就船翻人亡了。

治安队的汉子们肯定不会让司娓娓把他们都甩得远远的,不但得学会,还得比村长练得久一点,不然这张老脸往哪搁?

落日下的安远城,巍峨雄壮。

两行等待入城的队伍缓缓前行着。

就离着城墙二三百米远的地方,却搭着大大小小的窝棚,窝棚里的人都是骨瘦如柴,衣衫褴褛。

一个头戴斗笠,身穿灰色短打扮的汉子站在自家的骡车前,打量着窝棚那头,仿佛看得入了神。

就有那窝棚里的贫民,远远地就跪下,嘴里念叨着听不清的词儿,不用细琢磨就知道是求乞。

站在那灰衣汉子后头的入城客都忍不住直撇嘴。

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外路人啊!

在这省城的城门口还敢盯着那些流民们看,是真嫌自己的的荷包太鼓了,钱没地方花了怎地?

这些五县流民,把本县县城都洗劫一空,一路所到之处,那就跟蝗虫一样,不是抢劫就是传播瘟疫,据说三个月里就死了数十万人。

好不容易瘟疫压下去了,朝廷也派兵去清剿流民匪了,这些从五县里逃出来的灾民却都滞留在省城安远城外,让省城的平民百姓,出入都远远避开,压根不敢去招惹。

“金顺,到我们了!”

一把清朗的声音叫醒了正在发怔的灰衣汉子。

这汉子正是朝圩村村民孔金顺,他在一个月前做为第一批探险队员,跟随司村长,坐着村里自造的四不像小船沿着大湖的支流水路,离开了山区,来到了平原地带。

果然跟田草儿说的一样,沿岸村子十村九空,萧条荒凉……司娓娓根本没敢上岸逗留,就加速离开了。

一直到了能看到人烟的地方,司娓娓他们才敢下船登岸。

他们坐的船本来质量就不怎么样,一路上跌跌撞撞也快报废了,司娓娓他们随便找个了地方把船藏了起来,也没抱着太大期望,丢了再造吧。

这帮人下了船之后,也去了几个有人烟的村镇……

这些村镇虽然没被流民冲击,但本身就不繁华,别说大商铺了,有的地方就连个客栈都没有。

最后司娓娓他们决定进省城。

朝圩村是可以闭门发展,但总要知道外界倒底是个什么状况。

进安远城的入城费,一个人二十文。

以司娓娓目前所知的物价,一文钱能买一个糙面饼,足够一个流民活上一天的口粮。

这也难怪城墙外有那么多住窝棚的灾民了,有那二十文,都够活上二十天的,哪里舍得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