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俺们全村穿越啦上一章:第71章
  • 俺们全村穿越啦下一章:第73章

等到事平了以后,娄家回来的人里头,就少了三个。

娄家老头和老太太,还有娄家的大女儿。

原来娄家是去投奔外县的亲家去了,到了那边亲家也帮不了太多,一家人饥一顿饱一顿。

娄家两个老的又疼孙子孙女,有点吃的自己也舍不得吃,都给了小的了。

最后娄家两个老的,也不知道是饿还是病,反正是都没活下来。

娄大就给大闺女寻了门亲事,换了几两银子,三袋粮食。

这娄家小瘸子娄小二跟大闺女是一母同胞所生,他就闹死闹活不让大姐出嫁,娄大火一上来,就收拾了这二儿子一顿,谁想到手重了,把好好的一个儿子给打成了残疾。

后头听说开阳县平安了,娄家怕被外人占了房子,就赶紧举家回来了。

娄家回来之后,得了官府给的救济银子和粮食,娄大也干起了老本行卖炊饼。

这娄小二虽说也跟着回来了,腿还瘸了,却并不肯听亲爹后娘的话,老老实实在家里干活,根本不着家,整日不知道都在什么地方闲晃,那娄家娘子是继室,自己又生了两个儿子,继女嫁了,继子瘸了还不着家,她乐得一甩手,什么都不用管。

在街坊邻居眼里,这娄小二虽说也挺可怜的,但再可怜也不能不听亲爹的话,不踏实干活啊?

这再大一些,岂不就是混混?

谁能想得到娄小二居然在这新开的铺子找着了活儿呢?

今日据说就是开业的时间了。

蒙着麻布的牌匾已经挂了上去。

再没揭开之前,外人谁也不晓得这铺子究竟是做什么生意的。

眼瞅着日头渐高,铺子里头似乎有人声响动,可就是没开门!

不过不管到什么时候都有好奇心强的闲人,这铺子越是卖关子,大伙就越是围拢在门外,嘁嘁喳喳地,热闹得紧。

终于等到巳时,那两扇平平无奇的大门突然就自内打开了。

开门的人有两个,都站在门边,一身全新的灰色短打,头戴同色小帽,将头发包得一丝不漏,显得干净又利索,一笑就露出八颗雪白的牙齿……

县城的平民百姓哪里见过这个阵仗,一下子就都惊呆了。

哪里还敢迈腿啊!

而两位衣着体面的官人则走出了铺子,向着四面八方做揖迎客。

“各位父老乡亲,在下卫星村的村长,因本村有些吃用不尽的土产,想要换几个大钱买盐买布,因此开了这么一家小店,还请街坊四邻多多关照……”

说话的这个浓眉大眼,方脸膛的汉子,好些人都认得。

这人是王大官人,跟县衙里许多大人都称兄道弟的。

关键似乎还跟三殿下身边的红人也能说得上话。

就这半年多的动静,算得上开阳县的能耐人了。

“咱们小店薄利多销,占的就是一个巧字,明码定价,童叟无期,不过呢,咱们在这条街做生意,有幸得到街坊们的照顾,为了回馈街坊们的深情厚谊,今天只要是来咱这小店买过东西的客人,都打个八折!且还赠送一张贵宾卡,日后买任何货品,都能打个九折!”

第二位说话的小官人,声音动听,这内容也挺动听的。

这个人看着也有点眼熟,消息灵通的都知道,这位是王大官人的表弟司小官人。

大伙听得都挺乐呵,正要走进店铺,看看都有些啥好东西,若是价廉物美的,倒不妨趁机买上一些。

谁知,那店铺的大门,却在这会儿,刷地给关上了。

众人都愣了。

“这是做什么?”

“这可倒奇怪,还有关门做买卖的啊?”

“王大官人,司小官人,你们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啊?”

就听那位司小官人笑眯眯地拱了拱手。

“各位街坊,前头说了,我们这个小店里卖的都是自家的土产,有些还没在市面上卖过,这没卖过的东西,大伙没见过也没吃过用过,就死板板地摆在那儿,还要花银子买,谁也不乐意不是?如今趁着小店开张,咱们就把这些东西给大伙展示出来,让大家亲手摸,亲口尝,亲自试,大伙说怎么样呀?”

众人听着都觉得新鲜。

“这倒是新鲜了,不知道怎么个展示法?”

“是不是有不要钱的吃食啊?”

“可以可以!快拿出来吧?别卖关子呀!”

只见司小官人一拍手,两扇门就开了。

里头先走出一队汉子来。

这些汉子衣着短打,上穿红,下着灰,腰里系着条红腰带……看着不像是卖货的,倒像是走镖的。

“这是干啥?”

“难道是要先耍套把式不成?”

汉子们就各自寻了方位站定,互相一拉手,就形成了三道人墙。

司娓娓仍然笑眯眯地解释。

“各位父老,各位街坊,本来小店开业,大伙来捧场,不管是钱场还是人场,都是小店的荣幸,但这人一多了,就难免出乱子,磕着碰着踩着的,那可就是我们的罪过了,这个,专程请了这几位弟兄来,看着哪位要摔了,就伸把手扶住,看着要磕碰了,就来挡一挡……好了,咱们言归正传,就说我们店里的头一样土产,粉条子!”

“这粉条子,是能当菜,也能当主食,做法多样,口感极佳……我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大伙亲自来尝一尝……现在咱们就有请现场的街坊们帮忙试吃味道,这个就是小牌子,一个牌子一份,大家不要挤,今天试吃,试用的机会都有很多,差不多人人都能轮得上。发牌子的可不光我一个……”

原来就要冲过来的人群就发现,有两个少年在街道的另一头站着,一人手里五个小牌子,于是瞬间分流了。

没到一分钟,二十个红色小牌子就发完了。

司娓娓一拍手,“来,上酸辣粉二十碗!”

众人目光都集中到那道大门上,只见从里头推出一辆小车,车上整齐地摆着二十个小碗。

推车的是个年轻人,白面微胖,天生喜庆。

这白胖子就笑嘻嘻地介绍起来。

“这个酸辣粉是把我们卫星村的特产粉条子……就是这个,像是面条一样的东西,放到高汤里头煮好,出锅再撒上香葱蒜苗香菜末提味,用香醋酱油辣子调和,再加一些炸过的黄豆和花生末,那是酸辣开胃,香气扑鼻啊……现在这二十个小碗就是请大伙试吃的。一个红色牌子一碗,这口味是酸辣的,若是不喜欢酸,不能吃辣的,就把牌子让给旁边的人,下头还有其它的试吃机会……”

围观的人群听着他这介绍,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心想,白给的吃食,再不能吃也得吃下去,不然不就亏了吗?

而手里拿到牌子的人也是这么想的。

因为交了牌子才领酸辣粉,还有壮汉们维持秩序,又都是可着数的,不必争抢,因此领酸辣粉的人都很守规矩,甚至还排了下队。

第一个领到的是位壮汉。

他拿着比他巴掌还小的木碗就蹭到了一边。

这木碗做的简单,就是光光的碗,上头啥也没刻,里头的酸辣粉却看上去格外诱人。

壮汉拿起手里的筷子就大口吃了起来。

这粉本来也没多少,最多二两的样子,然而壮汉吃得快,没用两分钟就吃光了,甚至连口红汤都没剩下!

这就完了?

壮汉瞪着碗底有点愣。

“啥味呀?好吃不?”

壮汉舔舔嘴角沾上的酱汁,“还没尝出味来,就都下肚了啦……”

旁边的人都轰他,“连汤都舔干净了,还说没尝出味!”

也有老妇人领到了酸辣粉,却是给自家小孙子吃的。

小孙子吃得头也不抬,稀里哗啦,“好吃!好吃,阿奶,我还要!”

也不知道是这酸辣粉就是好吃,还是白来的格外香甜,二十碗送出去,就没有说不好吃的。

甚至在他们要还碗筷的时候,那王大官人说都是赠品,可以带走的。

虽说这木碗的价不高,可真要去买也得一文两文吧?

带回去给孩子盛饭它不香吗?

那个摆着酸辣粉的小车已经在大伙没注意的时候,给推进了店里。

等再推出来的时候,就又换了一种五花肉炖粉条。

当然了,五花肉贵,自然是切成了小碎块,主角还是粉条。

围观群从比之前又多了几十号人。

这次他们还在到处找那派放小牌子的少年呢,可个别的围观群众就觉得手里被塞了个什么,低头一看,是个黑色小牌子!

悄悄给他的,却是位老汉!

高老汉神不知鬼不觉地派发出五枚牌子,在众人反应过来之前,已经悄悄地溜走了。

一辈子都是埋头种地的老农民,忽然无师自通地感受到了一种玩游戏的恶趣味。

同样的,贺氏也悄悄发出去五枚牌子,当然,身为一个老太太,她不可能往男人跟前挤,她都派发的是跟她差不多的老太太和小孩子。

这次新店开业,他们在卫星村也只是听听,没觉得跟自己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东家们居然让他们这些老老小小都来了。

只有高彩霞夫妻俩,因为栓子还小,而高彩霞又怀了一胎,所以和另外一个小伙被留下看家。

起先听司东家说的这些安排,她还没太大的感觉,可真到了派小牌子的时候,好家伙,这心跳得蹦蹦的……从自己手里散发出去的小牌子,看到对方那个不敢声张的惊喜劲儿……她觉得这个乐呵劲儿,能回味半年的。

很快领黑牌子的人也都领到了同样一小份的五花肉炖粉条。

“有肉啊!”

“看这色儿,这油花!那能不好吃嘛!”

“嗨呀,有肉配,啥也吃着香啊!”

“总不成为了粉条,还得再去割肉?”

别看众议纷纷的,可说话的,都不是试吃的……他们光顾着快活嘴了,哪里还顾得上说话啊!

“香!太香了!”

“好吃!一会儿我也要买些粉条子,跟肉一起炖!”

“就是碗太小了!”

“这个碗也是送的不?”

第三轮的试吃,就变成了小馒头蘸酱。

甜辣味的,酸甜味的两种红艳艳的酱料,用雪白软乎的馒头蘸着,那滋味啊,太美妙了!

分到这一波试吃的,大多都是带着小孩的。

大人尝一口,再给孩子尝一口……

好多试吃的人心里都在想着,这家店这么大方,试吃的东西这么好,连碗都送,不会赔本么?

这么三轮下来,全场有一半的人都是试吃过的。

他们也发现了,凡是试吃过一次,后头基本就再拿不到牌子了,除非拿到牌子的肯让出来,但不是亲爹亲娘亲爷奶,谁舍得让啊?

但没了机会,大伙也舍不得走啊,不能再吃了,看看别人吃,也能饱个眼福呀!

“接下来,就是我们村出产的一些小零嘴了,这些都是小东西,在场的人人有份,不过还是那句话,就怕磕碰着大伙,反而是小店的罪过了,因此大伙都站着不用动,自然有人过去发的。”

大伙就瞧着先前那个白胖小伙手捧着个两个大布袋出来了,他把一个大布袋子交给王大官人,他自己背着一个,一人在人群内圈儿,一人在人群外圈儿,真是跟他们说的那样,见者有份,都是小纸袋子里头包的,有肉脯,有肉干,还有糖块,果脯……

全场顿时人人展颜,皆大欢喜。

坐在街对面二楼靠窗的几个人,瞧着这热闹,都顾不上吃面前的酒菜了。

他们就是衙门里的几位小官吏。

王大军跟他们打过几回交道,关系维持的还可以,这回卫星村开店,肯定不能少了这些人,但王大军又深谙这些当官的心理,那是不乐意跟平民们混在一起的。

因此在这个饭庄里订下了位置,请这几位的席。

至于席面上的酒菜,自然是卫星村提供的。

平民百姓要靠运气在街上才能试吃,他们的桌上就摆着大盘子可以吃到饱,而且每个人吃完了还能领个大礼包,里头就是些零食之类的。

总之,王大军这手笔,在他们看来,也算是大出血了。

王大军派完小礼品,就悄悄退出,从铺子里的后门出来,绕路来到饭庄,招呼这些小官吏们。

街上的热闹,不光没完,反而越来越红火了。

司娓娓就像是个带货的主播一样,手里拿个自制的纸壳小喇叭,把气氛和节奏,拿捏得极为巧妙。

“相信大伙尝过了我们小店的零食,也对这些东西的味道心里有数了……这试吃的环节可就结束了……诶,诶,那位大爷,还有那位婶子,您可别准备走呀,试吃的环节结束了,可我们还有试穿,试用的环节呀,只要大伙肯捧场,小店赔本赚吆喝,给大家准备了许多有意思的小礼品呀!”

在现代,大伙都不缺吃不缺喝了,可还是有老大爷大妈为了领免费大白菜早起排几个小时的队呢,更何况是物资匮乏的古代?

更何况其实那动了动脚的大爷本来也没打算走,就是脚站麻了,想腾换腾换而已。

而大婶则是想去把自己家里的人都叫来看热闹。

“相信消息灵通的街坊,早就知道我们卫星村里,是有一样稀罕的衣裳的,这,就是羊毛衫!”

“在羊毛衫出来之前,我给街坊们说一下,羊毛衫的好处。”

“第一个,它贴身轻巧好看,第二个,它暖和又透气,第三个,只要保存得好,能穿上好些年。”

第130章 即将到来

围观群众都乐呵呵地听着。

要说他们听没听说过羊毛衫,那是大部分都没有的。

而且就算这俊俏小官人说得再天花乱坠,他们也是半信半疑的。

开阳县城这种封闭的小城,城中百姓去过最远的地方就是逃荒的地儿,一件衣裳尤其是冬天的厚衣裳做好了要穿十几二十年,实在没吃的时候还得拿去典当,可想而知猛地冒出个新东西来,说比棉袄还好,他们肯定信不着啊!

但人家新铺开业,还下了这么大的工本,不要钱的东西送给大伙吃,味道还真的很好,吃人嘴短,自然是要捧个人场的。

就见那司小官人介绍完了这羊毛衫,就一拍巴掌。

随着巴掌声落下,打从铺子里头走出一队人来。

这些人还都是年轻小伙,身上都穿着各色的羊毛坎肩。

这坎肩花样还不少,有黑白交织的,有纯白纯黑的,还有驼色的,高领圆领方领V领,总之,别看只是个小坎肩,这花样却真不少。

这些小伙看着都面生,可是穿着坎肩在铺子前头绕着圈子这么一走,就觉得个个都挺精神的……

司娓娓还在那儿说着宣传词儿。

“这个羊毛衫太暖和了,现在天气热,所以就没叫这些小伙们那个带袖子的,穿个坎肩展示一下,给大伙看看样式和材料。”

“大伙别客气,只管上手摸摸看,是不是特别暖和?是不是特别贴身?连个接缝的线头都找不着?小伙子们穿上了是不是特精神?”

她这么一说,就有好些爪子伸了出去。

除了中青年妇人有些害臊没好意思伸手之外,老汉老太汉子们,都没忍住好奇心,上手摸了过去。

这些小伙子们倒是挺大方,相当地配合,还会回答各种问题。

“后生,这都没个开口,是咋穿上的?”

“大叔,是从头上套进来的,没有开口,这不是为了保暖贴身嘛?”

“哟,这还真的一个接缝都没有啊!这是怎么做的呀?”

“大娘,这个就是我们村的秘传啦!只有做的人才知道,俺们也不晓得呀!”

“这一件怕是得不少钱吧?”

“这个应该不贵,不会超过一两的……”

众人倒是都松了口气。

先前那些吃的东西也就算了,再稀罕它也就是个吃的,卖不了天价去。

他们想去捧个场也能捧得起。

但这从来没见过的稀罕衣裳,那就不好说了。

就是平时穿的冬衣,棉花加上布料,做工不算,最次也得两百个大钱吧?

如果不超过一两的话,那他们……虽然还是买不起,但趁机摸两把,过个手瘾还是可以的。

司娓娓把众人的反应瞧在眼里,脸上还是挂着宾至如归的真诚微笑。

开阳县城不富裕,就算慢慢地恢复了元气,像羊毛衫这样的轻奢,估计是没啥购买力的。

但他们卫星村要开个特产铺子,肯定是货品越全越好啊。

就像有些古玩店,可能平时也就卖出去几串文玩核桃,菩提珠子什么的,镇店之宝十几年放着,都未必有买家,可为啥还要镇店之宝呢?就是为了提升格调啊!

有了羊毛衫及以后的一系列产品,这县城里的人就不会把卫星村这家铺跟别家杂货铺搞混了,一提起来就是那家有很贵的羊毛衫的店……

而且卫星村将来发展的好了,肯定先富带后富,不说提升整个六县的富庶程度吧,起码开阳县是能跟着发展的。

那时候他们店里的东西,不论贵贱,不就都能畅销了么?

“好了,大伙现在也感受到了吧?这个羊毛衫是真的好处多多……刚刚给大伙展示的不是男子样式的么,现下给大伙看看小孩子的样式……”

司娓娓话音刚落,从铺子里又依次走出几个小孩子来。

而小伙子则悄没声地退回了铺子里。

还没摸够的众人注意力立马转到了这些小家伙身上。

这些小家伙最小的大概只有四岁,最大的有十一二岁。有男娃,也有女娃。

不管是男娃还是女娃,都是小脸肉嘟嘟,眼神清亮,气色红润,昂首挺胸,走起来格外的精神!

更不用说他们身上,也都穿着那个啥羊毛衫。

小伙子们的坎肩可能还有点单调,这小娃儿们穿的那可就叫多姿多彩了。

看走在最前的那个男娃,手里拉着个四岁女娃,男娃穿着薄薄的带袖毛衫,那颜色可真鲜亮,天蓝天蓝的,衣角还绣了一丛竹子,把男娃衬得英气勃勃,平凭了俊俏。

女娃呢,穿了件艳粉色的薄毛衫,这个色儿穿在年轻女子身上,绝对难免显俗气,可穿在四五岁小丫头身上却是正好!配上胸口绣的嫩黄小花朵,简直是年画娃娃走下了画儿!

围观的群众们都瞧得目不转睛。

要是自家的娃也能打扮成这样……

买不起是肯定买不起的,但摸还是能摸的吧?

“东家,能摸不能啊?”

“能啊!不过,不要吓坏了我们村里的小娃娃啊!”

孩子们的衣裳比小伙子的更好看,更多样,而且效果也明显。

这不,人群里就有两个被大人带来瞧热闹的小娃子,就开始哭着闹着也要穿一样的衣裳了!

眼瞅着场面就要失控,司娓娓立马一抬手,就有人送上了两个小袋子。

“小哥儿,小囡囡,你们喜欢这种衣裳吗?”

“那就要乖乖地听话,等到阿爹阿娘看你们表现好的时候就会给你们买啦!”

“现在谁先不哭,谁就有礼物哟?”

司娓娓话还没说完的,两个小娃哭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