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新剧的点播率很厉害啊!”

虽然没到楼下凑热闹,小强还是挺关注段导这部剧的。

第一季一共十集,首发在某平台上,24小时以内还算平平,但一天过后,就有看过的观众自发留评,强烈安利了。一周之间,这部剧就上了几次热搜,各平台都纷纷刷起了各种周边新闻。

小强觉得最大快人心的,莫过于通过这些年的发展,影视剧数据造假已经在技术上被封死了,水军和网刷什么的,稍一冒头就要受打击,因此这些年的娱乐圈,倒比当年朝圩村穿越的时候,干净了不少。

“这个剧本的故事不错,段导也会选角,再加上服化道挺给力,能有这个成绩也很正常啊。”

苗苗身为圈内人,对这部剧能成功一点也不意外。

这三十来年,她可是亲眼见证着,影视圈是怎么拨乱反正,风气好转的。

除了大数据手段越发犀利,抓出水军的速度越来越快之外。

穿越胜地朝圩村也是重要原因。

首先,吃瓜群众最喜闻乐见,经久不衰的一大题材就是穿越了。

从前好多的穿越剧都拍得粗制滥造,剧情瞎编,人物夸张,服装乱穿……但那会吃瓜群众们不是没得选嘛?

后来朝圩村穿越了,各种村民们拍的小视频不断流出。

要比真实,比离奇,比热门,那些烂剧能跟朝圩村民们自拍的小视频抢热度吗?

再加上还有专写穿越题材的大神强头之光一夜成名,佳作不断。

所以说,朝圩村以一村之力,拉高了观众的眼光,倒逼的同类题材的影视剧不得不提高质量求生存。

那穿越题材的都拼老命提高质量了,别的题材的能不跟进么?

好片子多了,观众就多了,市场良性循环了,就为相关科技提供了大环境,什么家庭全息技术,什么高仿真体感技术,也全都从萌芽到成熟……

于是就有了现在的华娱空前繁荣的黄金时代。

如今不光是华国的观众有高质量养眼的节目可以看,这些华国影视也流传到了全蓝星的每个角落,带来了近十年的华潮。

就比如说强头之光这位大大,托大潮流的福,在全世界都有数以十万计的死忠粉丝。

当然了,究其原因,肯定跟华国的各种科技飞跃直接相关。

毕竟,落后就要挨打,先进才会仰慕……

而引发这一切的开端,竟然是只小小的蝴蝶,朝圩村。

但身在朝圩新村老人们,却不会想这么多,他们尽情享受各种黑科技,每天不亦乐乎呢!

第199章 古代篇(1)

新庆二十八年, 大泰朝立朝九十七年。

换算成穿越历,大概是穿越事件后的八十六年,朝圩村在大泰朝消声匿迹后的四十八年。

卫星村的封大牛, 当年跟最后的朝圩村人孔玉堂和孙文杰两人兄弟夜话,一宿顿悟的时候, 还是个五十来岁的壮年汉子,如今四十八年过去, 已是须发皆白,需要手拄拐杖的百岁老寿星了。

开阳县几百年来也没出过几个百岁寿星,封大牛这就算是全县的知名人物了。

当然了, 早在三十多年前,卫星村的封村长在本县,那绝对是赫赫有名的存在。

卫星村富庶,家家有楼住,户户有良田。

有封大牛坐镇在卫星村, 绝不容许方圆百里有欺男霸女, 为祸乡里的事发生。

那本县的县长, 但凡前来赴任, 都要来拜会卫星村的村长, 表明自己并非贪官污吏, 也对卫星村没有恶意,这官位才能坐得稳当。

不然总有奇奇怪怪的事情发生, 丢官还是小事,掉脑袋才最吓人。

不过,卫星村虽然势力大,却十分讲理,只要这来的官吏不过分, 不犯到卫星村的势力上头,倒也不用过度担心。

反而因为卫星村收益许多。

卫星村的农田水利修得极好,不涝不旱,种地有独门技术,丰年大丰收,灾年也有收成。

卫星村又养猪马牛羊,鸡鸭鹅鱼兔,不单是有各种肉出产,还有许多巧思妙想,化腐朽为神奇。

什么兔毛和羊毛织的衣裳,鸭毛和鹅毛絮的被子。

鱼骨和猪羊骨磨成的粉又去喂鸡鸭鹅……

地里的桔杆又可用来造纸……

还有许多专门印给小童看的小画书……

这些特产吸引着来自各地的客商,带动起开阳县城的一片繁荣。

这治下的工商士农都有钱,收税自然就容易,当父母官的那就是当个清闲官,不用多操心就能业绩考评不错,因此,只要不多起贪念,就拿点年节时送来的冰炭孝敬,倒也安稳。

可以说开阳一县的人,都因为卫星村而受益了。

哪怕是穷得没屋没地还欠人一屁股债的农汉村妇,只要肯下力气干活,没有过作奸犯科的破事儿,就能到卫星村去找个活计干。

卫星村那边的活儿有的是,地里的活儿先不提,放鸭赶鹅,养羊养牛,宰牛杀猪,捕鱼捞虾,纺线制衣,哪一样都用得着人手!

给卫星村干活,包吃包住,工钱给足,不拖不欠,还待人和气,别说是穷得叮当响的苦力们了,就是一般人家,到了农闲时,都要过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工要做。

因此人人提起卫星村,那都是满口称赞,庆幸出了个造福乡里的善地。

卫星村的适龄姑娘小伙一旦放出风声,要在外村寻门亲事,那绝对的是十几家上竿子疯抢。

因此卫星村的人口,就越来越多,到了封大牛百岁的时候,已经有三四千的人口了。

若是再加上李子沟庄那七八百号人,加起来那就着实不少了。

封大牛百岁大寿的时候,儿孙们要给大办,被封大牛拒绝了。

最后还是就自家人关起门来,吃了一顿丰盛的饭菜算是庆祝了。

眼瞅着封大牛一百零三岁的大寿又快到了,这会儿封家的大孙子封念水就琢磨着这回定要给老爷子风风光光地过个大寿,不说把全村人都请来吧,起码自家的紧要亲戚都得叫来,好好的热闹一场。

封家的紧要亲戚,也就是封二牛一系,许小山和许小云一系。

当然了,栓子喜鹊石家兄弟他们这一批老人如果在的话,那肯定也是得请来的。

但可惜的是跟封大牛同辈的一批人,哪怕他们有的比封大牛还小着好几岁,也都故去了。

可以说,封大牛是硕果仅存的老祖宗了。

封念水正拿着手里的单子,跟老妻商量着寿宴上头都弄些什么菜呢。

就听着有人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正是他的小孙子狗娃,七八岁的年纪,特别机灵。

“爷爷,老祖宗召集了人,叫去旧学堂开会呢!”

封念水一愣,却也顾不上多问,放下单子,叫老妻自己看着弄,就急匆匆地朝旧学堂去了。

卫星村里重视下一辈的教育,因为人口越来越多,学堂也越扩越大。

早先那个建村先贤们划出的学堂地方,都不够用了,最后只好在别处另起一座楼,三层的楼二十几间教室,光老师就有十几个,里头什么都学,可以说是全县农家孩子最向往的一个学堂了。

那原先的旧学堂就空了下来,封大牛就拿来当成召集全村人开会的地方。

但一般要召集所有人开会的情形不多,更多的是将十来个主要管事的叫来商议村中大事。

封念水是第一个到的。

来到会场里,就看着他爷爷坐在左首的一张桌前,手拄拐杖,眼神严肃,脸色发沉。

但会场中,却还站着一个人,看着年纪轻轻,也就不到三十,一身短打,风尘仆仆的样子。

封念水眼角一跳。

这人不简单呀!

光是看那站姿,看那身上无形带出来的气势,就能推断得出来,这是个上过战场见过血的。

“爷爷,这位是……”

封念水疑惑地发问。

“这位是郑七郎,是骁勇将军郑家的……按着辈份,他比你小一辈,算是侄子。”

郑七郎是郑良将军儿子的重孙子,算起来,的确是比封念水小一辈。

八十多年前,郑将军全家受到三皇子一事的牵扯,被发配到了边关,很是过了一段艰苦的日子。

郑良将军也因为在边关同敌军作战,身负重伤,还落下了轻微的残疾。

郑公子早年定下的亲事,女方见郑家不行了,就退了婚,郑公子最后还是在边城娶了个军户之女。

低娶容易,低嫁却难,郑夫人是怎么也不舍得把郑家小娘子嫁到军户之家去的。

硬是拖了几年,眼瞅着郑家小娘子成了古代剩女了,郑夫人也开始着急了。

不过幸好很快大皇子继位,给三皇子翻了案,郑家也总算可以回到京城,又起来了。

郑家全家都回了京城,郑夫人再看儿媳妇,就不那么顺眼了。

但儿媳妇已经生了两个孙子,就算看不顺眼也不可能休妻呀!

郑夫人就想办法给儿媳添堵,塞丫环,聘良妾之类的……总之很是闹了些不愉快。

最后儿媳还真的被婆婆的苛待给气出了毛病,生第三胎的时候,难产没了。

儿媳生的两个儿子,尤其是大的那个,都已经懂事了,知道亲妈是被祖母给苛待死的,就心怀怨恨,再加上祖母要马上给父亲相看亲事,更是越发的叛逆暴躁。

他不敢动祖母,但祖母喜欢的花木和仆人,他还是可以动的。

拔了牡丹花枝当柴烧,用弹弓打瘸了婆子的脚……等等各种叛逆。

郑将军深思许久,就让人将长孙带到了边关,放在长孙外祖家养了半年,又请了各种老师教导,甚至亲自在边关教养了长孙十年,总算是没让长孙给长歪了,还在边境战里立了军功,升到了总兵一职……

从此以后,郑家就在边关留下了这么一支。

留在京中的,就都走了文官路线。

郑将军在七十多岁的时候,还曾经上卫星村来拜访故人。

当他知道故人已经归去,再也不入尘世的时候,脸上露出了遗憾和些许早知如此的明悟。

郑将军在的时候,就一直跟卫星村有来往。

他也常教导儿孙,让不要跟卫星村断了联系。

但人各有志,他一驾鹤归去,儿子也老迈不堪的时候,孙子和重孙哪里还想跟什么泥腿子打交道?

唯一觉得卫星村人的确卧虎藏龙,能人倍出的,反倒是边关这一支。

虽说不一定每年都来往吧,但隔个两三年,总会来上这么一趟。

有时就会给卫星村带来些边关和关外的最新消息。

第200章 古代篇(2)

封念水和郑七郎见过礼, 就在这时,其他几位主事的也都陆续到来,封大牛都向他们介绍了郑七郎的身份。

其实这些年因为卫星村跟北边的郑家一直都有来往, 这几位主事也见过几位郑家人。

但之前来卫星村的, 主要是郑家的部属家将, 再不然也是旁枝庶子,如同郑七郎这样的正经嫡系亲自到访, 这还是头一回。

而且老祖宗都百岁了, 早三十年就不管事了, 如今这般郑重其事地把他们都给叫来……

定然有大事发生!

封大牛人虽老, 眼睛却没花, 将这些小辈的神色都看在眼里, 便向郑七郎点了点头,缓然道,

“七郎, 你将边关如今的情形说上一说吧。”

封大牛当年接下了卫星村, 在外人看来那是赫赫扬扬,万贯家业,但封大牛心里却总是想着当初那些开创卫星村的先贤所说。

因此在他掌管着卫星村的这些年,基本上就没改过卫星村的风格, 一直都以低调积累为主。

甚至因为没了朝圩村人, 一些产业还略有收缩,只是将开阳县经营得铁桶一般, 当然了, 在周边几个县也发展了些势力。

多余下来的精力,他也仿着当年那般,以收集信息为主。

所以北边的郑家跟卫星村保持联系, 他也非常乐见其成,甚至还有意巩固。

不过这些年一直平安无事,他就想着等到他即将撒手的时候,再琢磨着把那个机密宝贝传给最靠谱的人呢。

不能怪他恋恋不放,实在是这件事关系重大,容不得半点马虎啊!

当初他八十岁的时候,就差点动过心思,要把密宝传给他的长子……

可幸好没传啊。

就他那个长子,快六十岁的人了,平时都人模狗样,有点才干的,谁能料得到……他不过得了点小风寒,长子还以为他要归西,居然就办了两件昏头的事儿。

换成他好端端的时候,长子是绝对不敢的!

本来小风寒就要好的封大牛冷眼瞅着,就他这几个儿女,人倒是都不坏,也有点本事,就是私心杂念多了点,哪有当年东家们派出来的那些来历练的小辈们的半分风采?

风寒好了的封大牛,立马就调整了各人的差事,把长子从大管事的位置上给撸了下来,换上了更能干的孙子,其他有毛病的也是敲打的敲打,撤换的撤换。

经了这事,封大牛就把主要精力放在观察孙辈上了。

封大牛为了防着他年纪大了,哪天嘎嘣一声就过去了,没来得及跟人说密宝的事儿。

倒是也写了一封遗书交待了后事。

同样的,他也没放松了对全村娃娃们的教育。

本来以为,他这辈子怕是没有开启密宝的一天呢,谁知道临了了,居然还真让他给遇上了这一天。

也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

郑七郎应了声,目光环视一圈,神色沉重地开了口。

在场的九名卫星村人,年纪最大的快七十了,年轻的也有三十来岁,听到郑七郎这一番话,都是额头暴汗,心头发凉。

“这,这,边关如此危急,难道朝廷就没有应对的法子吗?”

“北塞五关失守,就连重镇定北关都快保不住了!怎么咱们这边竟是没听到半点风声?”

“老祖宗,咱们开阳县可离着定北关没多远啊!也就五百里的路,若是蛮子大军骑马南下,也用不了半个月的工夫呀!”

这郑七郎从边关带来的,居然是个糟糕透顶的消息!

北蛮军早在本朝高皇帝建朝之时,就曾经率军击退过,到了大泰朝十九年的时候,还曾经打过几次大胜仗,将北蛮的主力聚歼了,据说余下的都逃往极北之地去了……百年内估计都不会回来……

但这还不到百年呢啊!

最可怕的是,郑家在北方边关已经镇守了几代人了,对北蛮的了解比常人要多得多,而且郑家在边关几十年,子子孙孙有四五十位,大大小小的军功也拿了不少……可见是骁勇善战的,但这次北蛮大举南下入侵,郑家子弟居然就牺牲了七八位!

眼前这位郑七郎,他就没了三个亲兄弟和两个堂兄弟,两个叔叔!

这场大战的惨烈,简直不敢细想啊!

若是北部边境失守,放了那北蛮军进了大泰,大泰朝的平民百姓岂不是要任铁骑践踏?

“行了,你们平时好歹都是管着上百号人的,装得像模像样的,怎么一碰着大事,就掉链子?”

“都把那个怂劲儿给老子收一收!别让郑家的小兄弟笑话你们!”

“北蛮军又怎么样?还不是一个鼻子两个眼?你们打小是没学过武,还是没摸过刀?没杀过猪羊?这人还没来呢,你们就吓得魂飞天外了是吧?是不是还想卷了细软往南逃?”

“脖子上的脑袋是干嘛使的?就不会动一动?你往南逃,那北蛮子不会往南追?是你跑得快,还是他们的马快?”

卫星村的这些“小辈”都被老祖宗骂得面红耳赤,一时倒忘了惊惧。

这真不是他们怂啊,他们就算打小学过武,摸过刀,也杀过猪吧,甚至还带着人打过架,除过奸……可那都是小打小闹啊!

那北蛮大军,就连大泰朝的军队都抵不住,他们猛地听了害怕也寻常吧?

再说现在不是光有一腔热血就行的时候……郑家原本镇守边关,这些年虽说北蛮军势力大涨吧,但一直都没能突破郑家军的防线,是朝中杨太师专权,想要安插自己人,硬是派了个大元帅过去,瞎指挥一通,先冒进损兵折将,被吓破胆以后又变成了逃跑派……这才会丢了北塞五关的呀!

封大牛看向郑七郎,“咳咳,七郎啊,这些小儿辈没见过世面,让你见笑了。”

郑七郎十分谦恭,“老祖宗客气了,这消息太突然,众位叔伯一时吃惊也再所难免。”

他见多了闻风丢盔卸甲的京城禁军,被北蛮羽箭射跑的监军,装病逃跑的元帅……

其实卫星村区区一个村子里的管事的,只是各种震惊,这表现已经很不错了。

而且这位跟他曾祖同辈的老祖宗,听到北蛮军即将南下侵略的消息,不光是淡定,甚至那双老眼里头,似乎隐约还有点激动?

就看他训斥小辈们的这些话,郑七郎觉得自己那个阴风苦雨的心境,似乎也看到了一丝的光明。

他爷爷身受重伤,在北边郑面临着灭族之灾,定北城全城覆灭的时候,挑出他赶到开阳县卫星村,所求之事,说不定还真有几分准?

“七郎,你大老远赶过来也着实辛苦,便先去歇息休整一番,老头子跟小儿辈们商量下这件大事要怎么应对……”

“不过你放心,回去同你阿爷郑将军说,我卫星村虽然不济,但三万民兵还是凑得起来的。你们只管放心将家眷送过来,只有卫星村在,我老头子就保他们无恙!”

这次情势危急,郑家能上阵的男丁们固然是宁死不退,但也要为妻儿老小考虑一条退路。

京城两个郑家都指望不上了,而且万一北蛮破城南下,最大可能就是围攻京城。

不能把家眷送到京城,想来想去,北边郑家的当家人可不就想到了神秘低调的卫星村?

“多谢老祖宗义薄云天,愿意收留我郑家的老小,晚辈在此谢过了……军情如火,晚辈不敢耽误,这便赶路回去报信……”

郑七郎那是一点时间也不敢浪费,端端正正地给封大牛磕了几个头,就要告辞。

封大牛也不留人,让人赶紧给郑七郎安排,速去速来。

郑七郎前脚走,会议厅里的众人就炸开了。

“老祖宗,咱们村的团练,也就是五百来号人呀!”

“这收留郑家家眷,会不会惹到官府那边……”

“老祖宗,万一北蛮真的打过来,咱们是不是得把城里的儿郎们叫回来呀?”

封大牛虽说眼不花,耳不聋,可倒底上了年纪,听着这么多人同时说话,耳朵里头是嗡嗡的。

他就重重地顿了下拐杖。

“行了,我说三万人,就有三万人。”

“念水,你来说说,三万人从哪来?”

“回老祖宗,是这样,咱们村本身有五百团练,是常年在练武的,有时候也出去干个活……”

如果没有这五百团练,开阳县能这么风平浪静?

不可能的事儿!

“若是加上从前从团练里头退下的那些,加一起能有一千。”

卫星村的男人女人,哪个不是打小就练武学文的?

“石渣场那边有两百,李子庄那边有三百,这么算下来能打的就有一千五。”

“但是别忘了,咱村的雇工又有三千多。”

“若是咱们以修路为名,还能再招上七八千。”

“这是在咱开阳县,若再托个名,从其它六县招人的话,加起来,怎么也能凑够三万了。”

这都是他们卫星村这些年,在六县打下了名头,但凡卫星村招工,大伙都乐意来。

封大牛一拍巴掌,“说得好!”

眼瞅着其他小辈想要说点什么,封大牛一点拐杖。

“行了,我这老头子,本以为这辈子就这么闭眼了……没想到还会碰到今天!”

“你们这些小辈,好些个都没福气见着当年那几位先贤祖宗的风采……但凡他们还在,那北蛮军,算个屁!”

大伙面面相觑,露出复杂为难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