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姝还真有,大名鼎鼎的硝石制冰,但凡看过穿越小说的都不会没听过。只是真穿越了才知道这个有多麻烦。

  因为硝石可是火药的原料之一,属于重要的战略物资,和铁一样,是她随便可以拿来试验的东西吗?

  沈丽姝去年刚穿越过来,看着一车车的冰刚出现在街头就被人抢光,那些买冰的简直不把银子当钱看,把她羡慕的口水直流,很想发动穿越女的金手指也掺进来分一杯羹,但最后因为搞不到硝石,计划被迫流产,她只能放弃这些伟大的发明计划,勤勤恳恳靠卖花生瓜子发家致富。

  说起来就是一捧辛酸泪。

  沈丽姝虽然现在也红红火火、前途一片光明,提起这段还是忍不住充满怨念,到底要怎么才能合理合法的搞到硝石?沈丽姝忍不住呢喃出声。

  宋向民耳朵尖,听到这两个字,颇为惊讶的问:“姝娘你要硝石吗?”

  沈丽姝看了他一眼:“对,而且老屋墙壁上的那点不够,需要的量很大。”

  墙上刮下来的那么点硝石,用来点烟花逗小朋友都嫌少。

  她不搞个一两斤,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会硝石制冰这种高科技?

  宋向民确实想说这玩儿墙上有,不过被姝娘提前否决了,他也不气馁,立刻启动第二方案,“也可以去药铺买啊,去年有个表姑婆病重腹痛,村里大夫开的药方中写了硝石,所以药铺肯定都有。”

  沈丽姝简直是目瞪口呆,对啊,中药材料包罗万象,只有他们想不到,就没有不能拿来入药的,她怎么没想到去药铺试试运气?

  一看她的神情,宋向民就知道自己提了个还不错的建议,但他也没有沾沾自喜,反而更小声的问,“姝娘,你该不会是要用这硝石来制冰吧?虽然我不知道具体要怎么弄,但既然是药材,价钱肯定很贵,这成本是不是太高了些?”

  沈丽姝自觉解决了一个世纪难题,眼角眉梢都是欢喜,胸有成竹的道:“不用担心,硝石可以反复使用的。”

  他们只要分别装一大盆水和一小盆水,小盆水放在大盆水里,大盆水则倒入适量的硝石,等小盆里的水结冰或者温度降到零度,制冰就算成功,大盆里的水煮干,又是一盆可以用来制冰的好硝石!

  如此反复利用,永动机,就只要花一份钱,制作源源不断的冰饮。

  这才是她需要的制冰术!

第84章

  眼下店里生意火爆, 如果不出意外,下午和晚上还有一波高峰期。

  这一整天,沈丽姝和小伙伴们都需要像打仗似的严阵以待, 即便想到了制冰的法子, 也没法立即行动。

  但能解决这一大世纪难题,沈丽姝就很高兴了, 时间嘛, 挤挤总会有的,眼下的重要工作就是搬砖。

  她开业前精心策划的那些活动,这三天都要看到成效。

  看看后厨小伙伴们各司其职, 忙中有序, 沈丽姝也就没再待下去了, 美滋滋大堂招待客人。

  万万没想到开业还不到一个小时, 店里爆满, 门口甚至已经有客人排队了, 虽然排队的不是很多。

  她快步走去一看, 还被老顾客拉着半真半假的抱怨了一通, “小东家, 你们都开店了,怎么还是要我们站在外边排队啊,就不能多添几张桌椅吗?”

  沈丽姝在心里凡尔赛的回答, 她也不想的啊,以为自己开这么大的烧烤店,手笔够大了, 谁知道顾客们都这么热情, 才开业都迫不及待来捧场了呢?

  凡尔赛归凡尔赛, 顾客们的怨念还是要及时爱抚的, 刚好开口的这位老顾客她有印象,他上班的单位好像离他们摊子不远,所以经常他们刚出摊,对方就闻讯赶来排队了。

  有时候是他自己来,有时候是他的小徒弟跑腿,记得小徒弟说过他们师傅姓柳。

  沈丽姝便笑道,“柳大爷今儿带家人来啊?小郎君仰仗各位的支持才能走到今日,招待不周,委实抱歉!不过前头的顾客也吃得差不多了,请稍等片刻,我让人端些新品兰花豆来给大家尝尝鲜。”

  大概是从他们家还在州桥夜市摆摊起,为了吃上一口烤肉就没少排队等待,老顾客们都等得没脾气了,虽然今天来店里撸串还要在外面排队,让他们有些怨念,但也只是抱怨两句,暂时没出现不想排队、宁愿换一家店的客人。

  好歹来店里就不用像烧烤摊那边似的,一等就是老半天,小东家还要送小菜作为补偿,顾客们也就满意接受了,立刻有小伙伴听了她的话,去后厨端了两碟子油炸兰花豆过来。

  他们家来油炸的兰花豆都是饱满完整的一颗,不完整的都让沈徐氏挑出来炒肉吃了。

  用剪刀开过口的兰花豆炸出来好看又好吃,也不用那么讲究,直接上手抓,沈丽姝还让徐力给小孩多发两颗,把在场为数不多的小朋友喜得又蹦又跳。

  他们高兴了,他们的家长也满意了,一时间排队队伍其乐融融,都在讨论这兰花豆多香多脆多有滋味。

  还有人问沈丽姝:“这不就是胡豆吗?吃起来倒是酥酥脆脆,味道极好。”

  沈丽姝笑眯眯:“对,就是胡豆,只是炸完之后像兰花一样,才叫兰花豆的。”

  吃着嘎嘣脆的免费小吃,沈丽姝预估的翻台时间也很快就到了,听到有顾客在喊结账,她怕表哥张彬一个忙不过来,也忙进去帮忙了。

  由于后厨三台烧烤炉同时工作,一次能服务好几桌客人,因此到了吃完结账的时候,也有七八桌客人凑到了一起,沈丽姝和张彬分别负责一个楼层,倒也没耽误多少时间。

  其他小伙伴也配合默契,客人结账离开,他们就马不停蹄的收拾桌椅准备新餐具,很快在外面排队的这波客人就被一一请进店里。

  只不过他们进去,陆续又有新的客人在门口等位。

  源源不断,没完没了。

  临时带着钱出去补货的徐二舅,和被安排跟着表演队监工的沈四伯、王武三人陆续回来,看到门口这个场面都惊呆了,很想问问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跟他们离开前说好的不一样啊!

  正想找姝娘了解情况,俩大人立刻被切完菜的徐虎拽走了,“二叔,沈四叔,快快,后厨的碗筷都要洗不过来了。”

  王武也赶紧挽起袖子加入了忙得脚不沾地的服务小哥队伍中。

  这一忙就是近两个小时。

  沈徐氏中午在家做好一桌子饭菜,她大约知道孩子们可能没这么快回来吃,做生意的人想要赚钱就得吃苦,吃饭时辰肯定不像他们一样准时准点。

  就像孩子们晚上出摊,也要在出发前早早的把晚饭给吃了,因为吃的太早,晚上的活又辛苦,忙到回家半夜经常饥肠辘辘,睡前还要再吃一顿。

  如今开了店,生意越发的大,就连午饭的时辰也无法固定了。

  心中知道这么个情况,但是瞧着饭桌上只有夫妻二人和一个嚷着要哥哥姐姐的小儿子,沈徐氏又总觉得不得劲,没有孩子们的吵闹声,她吃着香喷喷的红烧鸡块都有些食不知味,目光频频看向门外。

  沈家旺告诉妻子,“我回来的时候绕路去了趟姝娘他们店里,虽没进去添乱,但远远的瞧见了,里头客人多得都坐不下,外头还有好些排队的呢。”

  沈徐氏眼中绽放出异彩,目光灼灼看着孩子他爹,“生意当真这么好?”

  “可不是,我瞧着孩子们得忙上好一阵,你也别瞎张望了,他们没这么快回来的。”沈家旺顿了顿又道,“不过也别担心,店里那么多小吃点心,孩子们饿了总会垫下肚子,饿不坏他们。”

  他这番话安慰妻子的同时,也是在安慰自己。

  今天是他们店铺开张的日子,虽然姝娘屹今为止做的每一个决定都没出错过,且总能带给他们远超预期、甚至根本无法想象的巨大惊喜,但是见证迈出第一步的日子,他们当父母很难不紧张。

  要不是怕太过招摇,沈家旺今日都想请假了。

  虽坚持如常上班,今儿一上午心中也是七上八下的,爱岗敬业的他于是跟头儿打个招呼,提前了两刻钟下班,迫不及待去开业现场看情况了。

  只是沈家旺怕自己出现在店里帮不上忙,反而给孩子们添乱,影响不好,就没有现身,不远不近找了个角落暗中观察。

  这一看就是半个小时,反而是正常下班的点回到家中。

  他若是自己不透露,沈徐氏压根都不知道孩子他爹还跑去开业现场打探了。

  “知道了。”沈徐氏确实有被安慰道,定了定心神,然后便忙着给孩子他爹布菜,“你也别光说我,自己端着碗不也没扒几口饭呢?快吃吧,吃饱了还要去衙门当差呢。”

  沈家旺便就着孩子他娘挟过来几筷子鸡肉,大口把碗里饭干完了。

  如今家里日子好过,终于满足了姝娘大口吃肉大口吃饭的愿望,今天更是奢侈的煮上了一锅白米饭,最爱这一口的人却没时间回来享受,只能便宜他们了。

  沈家旺吃完一抹嘴,便跟妻子打了声招呼去上班了,当然去衙门之前还是要去看一眼铺子才安心,远远瞧着店门外又来了新客人在排队,内心既喜且忧。

  喜的是开店生意又是出乎意料的好,日子越来越盼头;忧的是这么多客人,也不知道孩子们要忙到何时才能吃口饭菜。

  但最终他也只能带着这份复杂的心情,转身回衙门干活去了。

  沈家旺回单位上班了,在家的沈徐氏也没闲着,简单收拾了一下,邻居娘子们便陆陆续续来家里找她聊天儿。

  自从沈丽姝他们把阵地搬到店里,他们家终于不再是“商业要地”,也重新欢迎街坊邻居们串门了,于是沈家一跃而成最受欢迎的人家,每天门槛都险些被踏破,沈徐氏也整个社区最具人气主妇,没有之一。

  今天来得最早的是隔壁秦五娘。

  她以前就跟沈徐氏走得近,大家每天结伴去河里洗衣服、去外城买菜,没事也一起做做针线,交流技艺心得,两人的女红在这条巷子都是数得着的。巧的是她俩的小儿子年岁也相近,

  这半年家里不方便接受拜访,沈徐氏带小儿子出去串门,多是去找秦五娘的小儿子跟自家小弟玩。

  因此当沈徐氏接受了闺女的委托,召集周围手艺好的妇女朋友们帮他们缝制工作服后,秦五娘也当仁不让成为这个妇女再就业小组的组长,她做事细致讲究,为人也大方爽利,在邻居中口碑向来不错,她站出来小组长协助沈徐氏发布任务,大家都服气,也帮沈徐氏避免了许多麻烦。

  这会儿,秦五娘带来一套刚赶制好的衣裳,眉开眼笑的捧给沈徐氏瞧,“三娘你瞧瞧,这样式合不合你家姝娘的要求?”

  “前儿才同你说的,这么快就好一身了?”

  提到这个,秦五娘就笑得合不拢嘴,“你们家姝娘可是我们的小东家,这几个月帮你们做衣裳,工钱每次都往多了算,我们家都跟着添几回肉了!前儿才做完店里要穿的什么工……工作制服?没隔两天又把夏衣的活儿交给了我们,连孩子他爹都说,照这么下去,孩子们去私塾的束脩,都能跟着姝娘攒出来了。要说姝娘不愧是咱们这里最出挑的小娘子,漂亮能干还心地善良,这是有意在关照我们这些看着她长大的街坊婶子呢!我们是拿了工钱的,小东家也是正经东家,那东家有交代,能不好好干吗?”

第85章

  秦五娘这一番话引起了在场所有妇女同志的共鸣, 她们这几个月沾沈押司家孩子的光,从这儿接到了不少赚钱的活计。

  是,单看缝一身衣裳的工钱, 还比不上她们随便绣一方帕子。

  可在汴京城里, 会绣花的女子数不胜数,谁都想卖些绣样贴补家用, 她们手艺好的才能拿着绣品去绣坊卖钱, 还要被那些店小二变着法儿的压价,常常熬上十天半个月,赚的钱也只够买块肉给孩子们开开荤;

  手艺不够好的, 想卖人家绣坊都瞧不上, 只能偶尔接点零活, 给街坊邻居中的单身汉, 或是没带家眷独自进京打拼不会针线的男人, 又或是一家老小都在、但家里事情太多忙不过来的人家, 帮他们缝补一下衣裳被褥。

  这种零活钱少事多, 还一堆邻居娘子抢着干, 哪有如今跟着沈押司家的姝娘来得舒心?

  别看姝娘年纪不大, 却是她们见过最爽利大气的东家了。

  姝娘刚开始让她娘叫她们过来的时候,说得十分严肃,要严格按照她的要求裁剪缝制, 不合格的打回重做,谁超过多少次不合格,以后就不再找她做工了。

  这话说得不留情面, 让她们很有些惴惴不安, 没见过做缝补衣裳还有这么多要求的, 她们要有这本事, 不早就去绣坊当绣娘了?或是去裁缝铺做工,也都比在家里接零工强啊!

  但下一秒,这份忧虑全部化作了欢喜,押司娘子转达她家姝娘的意思,只要好好做,该给的工钱一文不少,就按照裁缝铺子里普通师傅的收费标准来。

  简简单单一句话,立刻让她们的心火热起来,回去后直跟家里感慨,别看姝娘年纪小,真真是干大事的材料,这事办得多么体面敞亮多了,别的街坊找她们干活都是打感情牌压价,只有姝娘真心对待她们,并且能体谅她们的不易,工钱都按照最高的标准给。

  后来完全按照对方的时间和要求交了货,她们才见识了什么叫真正的大气——因为上交的工作服针脚细密、结实耐穿,样式严格按照东家的要求,绝不自作主张的同时,又照顾到了上身的舒适度,用姝娘的话来说就是质量上乘,所以结账都要多给一两文作为用心做事的奖励。

  可别小瞧这一两文,攒上一两个月,又能给孩子们烧顿肉了,这不比说什么好听话都强?

  拿到工钱的她们自然喜出望外,暗中观望的那些人更是被震撼到了,随之而来的就是各方躁动,那些眼热的人也不管是不是她们一条巷子的街坊,平日跟押司娘子相不相识,一时间都跑来沈家拉关系了,以为恭维几句、说说好话,就跟她们一样接活干。

  幸好想赚大钱也是要看本事,沈押司一家为人宽厚,却也不是冤大头,手艺还行的一早就被挑上了,那些不请自来的,针线手艺连她们都瞧不上,更别说押司娘子了。

  押司娘子的手艺在她们巷子可是数得着的,这回做衣裳的活儿她没亲自动手,一是照顾十几号人的饮食起居就够忙的了,其他的张罗不过来;二是押司娘子有福气,她闺女也知道心疼母亲,就算押司娘子还能勉力维系,姝娘也不肯让母亲操劳,宁愿出钱找别人做。

  作为同样有儿有女的母亲,看着旁边别人家的子女如何孝顺父母,她们内心很难不羡慕,不过面对押司娘子的好福气,却是满满的都是欢喜和庆幸,恨不得姝娘再孝顺一些她娘。

  毕竟她要不是不这么孝顺,这种赚钱的好事怎么落得到自己头上?

  从沈押司家里接活干实在是个好差事,对她们这些擅针线的人来说,缝制衣裳简直跟吃饭喝水一般轻松,简单还不耗费心神,东家给钱又大方,交了货就给结算,不拖欠工钱已经很难得了,还能多算奖金。

  最重要的是活儿也多。

  从年前第一次接到给姝娘和她兄弟们做冬衣的活儿开始,她们这几个月便再没得闲过,冬衣裁完裁春衣,一裁衣裳便是每人两身,十几号人,差不多要三十套。

  缝完衣裳还要请她们帮着缝鞋袜,鞋袜之后是被套枕套。

  姝娘手下总是缺人手,时不时从乡下拉几个表哥堂哥过来,一添新人照例又要请她们做衣裳被褥和鞋袜——沈押司夫妻对外都说是孩子们一起弄的摊子,姝娘也只是跟着凑热闹,可这些话哄哄外人便也罢了,他们这些街坊邻居哪个不门清,沈家的改变都是从姝娘带着表兄弟卖花生瓜子和糖炒栗子开始的?

  不过他们也能理解沈押司夫妻的谨慎,姝娘毕竟是个小娘子,转年就十一了,放乡下都可以说亲了,这么个大姑娘抛头露面已是不妥,再传出她事事要强、把兄弟们指使得团团转的厉害名声,往后就不好说亲了。

  正是因为考虑到姝娘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是个样样出挑的好姑娘,沈押司也不曾对不住他们,纵使眼热人家的好日子,真有外人来旁敲侧击打听沈家的事,他们到底还是捡着沈押司夫妻对外的说法应对,总不能胡乱说话毁了姝娘未来的亲事。

  大概也是好人有好报,他们没出卖沈家,沈家赚到钱后,也开始拉拔他们这些老街坊了。

  这次姝娘他们开了个特气派的店子,就把她们忙的够呛,店里的帘子啊,桌布啊,什么靠枕啊,以及开店前要统一换上绣着店名的制服围裙,都是她们一针一线缝出来的。

  因为有些帘子上要绣花,有些桌布餐布和围裙上要绣字,工作量是以前的好几倍,工钱也跟着翻了几倍,所以一个多月的忙碌下来,她们每人都赚到了几百文。

  这几百文省着点花,都够一家老小在城里一个多月的嚼用了。

  想要靠绣花赚到这么多钱,恐怕得点灯熬油、把眼睛熬坏才行。

  因此秦五娘她们这段时日当真是春风得意,自己赚到了钱,在男人跟前腰杆都挺得比以前直,孩子们指望娘亲买零嘴玩具,也变得乖巧听话多了。

  当然遇上开店的大日子,她们才能赚到这么多,之后肯定还是恢复到以往的水平,但每月只要多出几十文的额外收入,就能让自家过上隔三差五开荤吃肉的好日子,她们已经心满意足了。

  也都做好了忙了一个多月,店铺也开业了,接下来事情可能比较少,她们可以喘口气的准备,不想才歇了两天,押司娘子便同她们说要开始裁夏衣了。

  赚钱的生意又来了,嘴上说着要歇一歇的秦五娘几人,身体比谁都诚实,迫不及待跑来给领导展示样品,甚至把上班的工具都带来了,只要沈徐氏点头,她们就能当场开干。

  秦五娘对沈丽姝的恭维,也得到了众人七嘴八舌附和,可惜当事人不在这,对着沈徐氏说,话题总是忍不住要跑偏到沈家其他人身上,把一家六口包括虚岁才三岁的沈小弟都夸了个遍,妇女们捏着小朋友肉乎乎白嫩嫩的小脸蛋儿,信誓旦旦说这孩子瞧着就一脸聪明相,长大了必然像哥哥姐姐,不是读书当官就是赚大钱。

  沈小弟自己挺淡然,没被彩虹屁迷花眼,倒是沈徐氏已经飘飘然,直到有人拉着她的手,突然开始推心置腹的坦白,“说来惭愧,以前看你们日子红红火火,眼瞧着就要把我们这些一起的街坊远远甩后头,心里还挺不是滋味,现在才知道,你们日子过得好了,对我们大家才是好事,这不,一有能叫大家一起赚钱的好事,你们立刻就想到大家伙了!”

  “那可不,只要沈押司家里好了,咱们才能跟着好,往后要是再开个店子,又来他十几个干活的孩子,我们单是帮着做每年八套的衣裳,怕是每个月都不得闲,那每个月也都有钱赚,这日子不也是红红火火了吗?”

  “嗨呀,你们光嘴上说有什么用?我和孩子他奶前儿去庙里烧香祈福,求平安的时候,还顺便求佛祖保佑姝娘的店生意兴隆了呢,大相国寺那么灵验,肯定能保佑到的。”

  “这不今日就开张大吉了吗,你都烧了香,上午就没去店里瞧瞧?我家男人回来的时候可是专程去看过的,生意那叫一个火爆。”

  “真的吗,究竟是怎么个火爆法,是不是比摊子前的人还多些?”

  好家伙,烧香的烧香,开张当天早早去店里看情况的看情况,一不小心,这些邻居都表现得比她这个当娘的更在意家里生意了。

  沈徐氏看得有些目瞪口呆,与此同时,也终于明白了姝娘非要花这么多钱找街坊做针线的用意。

  回过头想,他们的邻里关系其实并没有这般和睦的,或者说最初也和睦过,她是押司娘子,其他人都是平头百姓,所以她出门总能听到许多恭维之声。

  只是当姝娘带着表兄弟们走街串巷卖板栗的时候,这种和睦的表象就被打破了,那些时候他们白天吃饭都恨不得关起门,街坊们对他们家的一日三餐都充满了热情,特别热衷打听他们今天吃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就差没趴在床底下偷听了。

  姝娘带着兄弟们转而卖烤肉的起初日子,这种热情更是越演越烈,让人无福消受,以至于姝娘租房子给兄弟们住的时候,都更愿意花更多的钱租清净的后巷——这个原因也是沈徐氏后来想通的,姝娘越来越忙,有些事情没法一一给她解释清楚,弄得她常常以为姝娘就是爱花钱。

  就像请邻居娘子们做针线,她起初也不太理解,明明之前说得很好,买了布让侄子和外甥他们的母亲和婶子们做,她们都乐意得很,自家也省了一笔没必要的开支,不是更好吗?

  只是姝娘坚持想法,沈徐氏知道劝说不了,倒也尽力帮她做好把关。

  也直到如今才后知后觉发现,街坊们的态度,就是在请她们给家里做针线之后转变的。

  这种改变也是潜移默化、无声无息的,等沈徐氏真正意识到时,街坊们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换成去年躲贼似的躲邻居的她,绝对想不到还有今日,担心别人过得比自己好太多的邻居们,竟然会如此真情实感的祈祷姝娘的新店生意昌隆,甚至得知开业第一天形势就一片大好后,她们眼里流露出来的欢喜和愉悦,看得她都要感动了。

  感动的沈徐氏也没忘记正事,她接过秦五娘新做的夏衣仔仔细细检查,还拿出了闺女画给她的草图对照了几遍,发现几处要点都跟姝娘标注的别无二致,便笑着点头,“五娘手艺越发精湛了,就照你这个来做,辛苦大家了。”

  “赚钱的事,叫什么辛苦呢?娘子只管把料子交给我们吧。”

  还有人已经拿出了随身带的剪刀针线等工具,笑盈盈道:“我就在三娘跟前做,有什么错漏的啊,三娘一准儿给我找出来。”

  “也不是第一回 来了,你们随便坐,就不招待了,我去拿料子。”沈徐氏笑着回屋把夏衣料子发给了大家,顺便也把自己的针线篓子取了出来,秦五娘眼睛尖,一眼就瞧见了,“哟,三娘今儿也跟我们一块做针线吗?”

  “孩子们都去店里了,也还没回来吃饭,这不都不用收拾东西,总算有功夫把针线活捡起来。”

  “那跟我们一块做衣裳呗,怎么还单独拿了别的料子?”

  沈徐氏之前是这么打算的,她有了功夫,能帮孩子省几个钱是几个,但既然知道姝娘此举还有别的用意,她也就不去破坏了,拿着手中斥巨资买的缎子无奈一笑,“姝娘这半年跟着兄弟们往外跑,人都玩野了,整日穿得灰扑扑,跟假小子似的,也就过年做的漂亮衣裙她愿意多穿几回,所以这次去布庄买夏布,顺道要了些颜色鲜亮的好料子回来给姝娘做衣裳,新衣裙足够好看,她就不舍得不穿了。”

  一听好料子,妇女们纷纷好奇围观,摸到是缎子更是齐齐震惊,“这么贵的料子,押司娘子也说买就买吗?”

  沈徐氏笑道:“这料子在缎子中算是普通的,只是胜在颜色鲜亮,适合年轻人,再加上是老主顾了,布庄掌柜给了低价,算下来倒也没有你们想的那么贵。”

  沈丽姝自从发现她娘组织妇女工作小组还挺顺手,就把采购布料的内容也全权交了出来,她只负责出钱,于是沈徐氏这个当了十几年主妇、婚前也没上过班的家庭妇女,被迫跟着他们一起成长起来,近来不说雷厉风行吧,倒还真有几分能干模样,主持妇女小组工作没出过岔子,跟布庄打交道也不怯场。

  当然这位布庄掌柜也不算陌生人,正是钱庄张掌柜的堂弟小张掌柜,跟沈家旺一起喝过酒的,自从那次合作愉快后,沈丽姝要的布料都去他家采购了,因此不管是她去还是她娘去,价格都差不多。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沈徐氏才舍得买缎子回来做衣裳,且也只给闺女和两个在进学的儿子买,其他人都没有。

  听到她说了价格,邻居娘子们的吃惊才缓和许多,依着姝娘他们赚钱的能力,这个价格倒也不是穿不起,甚至有个下半年要办喜事的婶子都心动了,像沈徐氏打听能不能也便宜些给她买半匹。

  沈徐氏也滴水不漏的回道:“这个我也不敢瞎打包票,但嫂子若是就挑我这个料子和花色,下回再去布庄买料子,倒是可以跟掌柜说说情。”

  那大婶欢喜的点头:“就这个料子这个颜色,正正好给我们家二娘做压箱底的新衣裳,婆家见了也要高看她一眼。”

  大家伙都夸这大婶考虑周到,秦五娘和另一个邻居也来了灵感,纷纷问沈徐氏能不能帮她们买这个夏布,她们一摸就发现,这料子看起来平平无奇,就是要比她们买的柔软透气些,用来做夏衣想是汗都能少出许多,她们也想买些给孩子和家里干活的男人做衣裳。

  沈徐氏也都应下帮她们问问掌柜,虽然心知小张掌柜不会轻易拒绝,却也没当场信誓旦旦,流程还是要走的。

  女人们一边做针线,一边说说笑笑,好不轻松惬意,时间也过的很快,一眨眼就是下午两点了,沈徐氏一边做事一边忍不住向外张望,终于见到人回来了,却只有徐二舅一人。

第86章

  徐二舅是挑着担子回来的, 一路行色匆匆,进门后也顾不上屋里还有许多外人,着急忙慌嚷道:“三娘, 还有饭菜吗?快快装起来, 我给孩子们送过去。”

  沈徐氏见就他一人回来,还以为出了什么事, 心跳都吓得漏跳了半拍, 听到这话才缓过来,忙起身想去找东西盛饭菜,低头一看徐二舅担子里头还有几个食盒, 好奇问:“这是店里给顾客送菜用的食盒吗?”

  “对, 姝娘说用食盒装, 盖上盖子就不怕落灰了, 正好店里的食盒也大, 装得下这些饭菜。”两人说话间, 手上动作也没有耽误。

  沈徐氏很想问问孩子们情况怎么样, 仅剩的理智提醒着她家里人多口杂, 要是说话间, 二哥不小心说漏了嘴,透露了跟金额有关的消息,以后就没法假装低调了。

  便只得忍住这份冲动, 抿唇道:“这么晚才吃,饭菜都凉了。”

  “店里有锅灶,热一热就能吃了。”

  看沈徐氏和徐二舅忙着打包, 秦五娘等人也都暂时放下手里的活上来帮忙, 她们可不像沈徐氏似的顾忌这顾忌那, 有人已经大咧咧打听起来, “她二舅,怎么还要你回来送,店里生意这么忙,姝娘他们连饭都没功夫回来吃?”

  徐二舅当然不会告诉她们,姝娘正忙着带兄弟们清点这开业一个半时辰的收入,才没功夫亲自回来吃饭的。

  他在沈徐氏紧张又期待的目光中,笑得一脸憨厚无害,“开店确实比摆摊要多干许多活,虽然顾客们早早吃完离开,可我们光收拾碗筷,就忙活快半个时辰了,孩子们为了招呼客人更是跑上跑下没得歇脚,腿都跑细了。忙完我就叫他们歇一歇,在店里坐着等我回来取饭,再说也就能歇上一个多时辰,寅末卯初时分又要开门营业了。”

  听他说的这么辛苦,邻居大婶们也从日进斗金的幻想中走出来,点头感慨,“那这钱挣得也不容易,一般人吃不了这份苦。”

  “可不是,干活的那么多都是孩子,太不容易了。”

  “呵呵呵是呢,赚的都是辛苦钱。”徐二舅笑着附和了一句,刚好饭菜也被打包好了,拒绝了沈徐氏再去拿碗筷的提议,匆匆回了句“店里都有”,便挑着担子一阵风似的离开了。

  徐二舅今天的工作量同样不轻松,他不但一早从镇上挑着满满当当的食材赶进城,上午还揣着钱满大街补货,在外面跑了差不多一个小时。回来后又在后厨和沈四伯两人,重复着挑水烧水洗碗又挑水的机械性工作,看起来没技术含量,其实都是体力活。

  但凡他们力气小点都忙不过来。

  所以沈丽姝才把这份工作交给他俩而不是其他小伙伴。

  在这超负荷的工作过后,平时总是一脸轻松说打工比种地香的徐二舅,今天也终于切切实实体会到了打工人的艰辛。

  想要在城里讨生活,需要付出的汗水和辛劳,一点都不比在乡下种地少。

  但即便感受到了疲惫和艰辛,此刻的徐二舅精神反而前所未有的亢奋,让他可以忽略身体的疲惫,浑身充满了干劲,恨不得再战三天三夜。

  因为从店里离开前,他正好看到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正熟练把钱都倒在桌上准备清点的一幕。

  徐二舅当然知道,他们每天晚上回家都是这么数钱的,但他从来没见过,只能靠想象。

  终于在有生之年,让他亲眼见证了这种大场面,徐二舅受到的震撼和冲击可想而知,当场原地满血复活也不过是常规操作罢了。

  不知疲惫的徐二舅挑着满满当当的饭菜,依然身轻如燕,哼着小调脚步轻快回到店里。

  一进大门,果然就像他跟邻居们形容的那样,店里一个客人都没有了,就连员工也没见几个,偌大的一楼大堂,就沈四伯孤零零坐在那里。

  徐二舅忍不住问:“孩子们呢?”

  惜字如金的沈四伯只是抬抬头,示意他们还在楼上。

  他离开前,孩子们也是在楼上数钱。毕竟大白天的一楼不好关门,外头人来人往的,在楼下数钱,岂不是通知所有人随时来偷来抢?

  一听都在楼上,徐二舅便以为还在数钱,一时间又失望又惊喜,失望是不能第一时间知道半天的收入,惊喜的则是他们数得越慢,说明数量越多。

  这要是只有两三贯钱,怕是姝娘一个人就轻轻松松数完了。

  算钱可是第一要务,徐二舅不能打扰他们,便压低了声音对沈老四道:“行,那你继续在这看着,我先去厨房把饭菜热一下,再给孩子们端上去。”

  虽然他压低了声音,可刚进来是那一嗓子却没收敛,木质建筑也没啥隔音效果,小伙伴们都听得真真的,这时徐虎便从二楼栏杆处把头探出去,摸着肚子对楼下喊:“二叔,饭菜就别热了,这天儿又不冷,直接吃凉的也没事,再不送上来我们都快饿死了。”

  其他人虽然没有探头出来,但也纷纷出声应援,徐二舅无奈道:“别催了别催了,我这就上去,开业大吉的日子,怎么能说那个晦气字。”

  徐虎赶紧呸呸两声以示无心,然后迫不及待守在楼梯口等着接应他叔,其他人也等不及纷纷起身迎了出去。

  沈丽姝同样也站起了身,却没有去楼梯口凑热闹,她只听见了一人上楼梯的动静,来到栏杆前一看,沈四伯果然还岿然不动的守在那里,她扬声问:“四伯怎么不上来吃饭?”

  “你们先吃,我还不饿,在下面给你们守着。”

  “没事,把门后那个‘中午休息,暂停营业’的牌子挂出去,然后虚掩上大门就行了,这样即便有人排闼直入,推门也要发出动静,咱们都能听见。”

  一听还有这个好办法,沈四伯便也不再坚持cos门神。

  饥饿只是一方面,他毕竟是大人,耐饿能力自然不是小朋友们能比的,还不至于因为这点疲惫和饥饿就有气无力的。

  只是沈四伯心里也惦记着他们这半天的具体收获,想要尽早得到答案,这才立刻改变了主意,按照侄女说的把牌子挂好并掩上大门,三步并作两步就上了二楼。

  这时大家也已经把饭菜和碗筷摆好了。

  没有消毒柜,但餐饮行业卫生又是重中之重,沈丽姝便告诉大家餐具清洗时先在沸水里煮一遍,煮的时候加点草木灰,油污都能被煮掉,再用清水冲一遍就干干净净了。

  这样一来,店里的餐具自己也能放心使用。

  小伙伴们各自端起饭碗,连菜都来不及夹,迫不及待先往嘴里扒了一大口饭,徐力美滋滋道:“真好,三姑蒸的是白米饭,凉的也香软可口。”

  跟常吃的麦饭豆饭比起来,大米饭却是堪称舌尖上的享受,越嚼越甜、空口吃都能干一碗的白米饭,还要啥自行车?小伙伴们啊呜啊呜吃得无比享受。

  沈丽姝对美食的要求比他们高多了,虽然扒饭的动作不见丝毫停滞,语气却痛心疾首,“附近这些大酒楼,瞧着那么豪华气派,居然也那么固守成规,错过饭点就吃不上饭,能不能人性化一点?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本来依着她的意思,光上午开门红,就让大家赚得盆满钵满,既然忙完家里的饭菜都凉透了,就懒得回家去吃,大家下顿馆子犒劳自己,于是拉上兴冲冲拉上两个小伙伴去隔壁,一问居然午休了,要吃晚饭的时辰才营业。

  沈丽姝当场傻眼。

  辛辛苦苦搬了半天砖,居然只能吃冷饭冷菜,还有比这悲剧的吗?

  因此她现在怨念深重,对街上这些酒楼的经营模式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都比他们的正经老板更真情实感了。

  只是她这精神资本家的嘴脸看得小伙伴们无言以对,气氛一时静默,当然每个人干饭的动作不受半点影响。

  徐二舅和沈四伯正好就在等这个时机,赶紧把嘴里的饭菜咽下去,急急问道:“对了,今儿这一个半时辰赚了多少?”

  提到这个,小伙伴们埋头干饭的热切才稍稍缓解些,纷纷抬头看向沈丽姝,习惯性等她来宣布这个好消息。沈丽姝却不想为此耽误她干饭的进度,笑嘻嘻看向张彬,“彬哥记的账,他说得更清晰详细。”

  张彬:……

  顶着大家尤其是二舅和沈四叔的格外热切的视线,他只能默默放下碗,把暂时放在桌子底下的账本拿出来,一项项给大家念,“上午的烧烤收入共计五千一百一十文,酸梅汤、薄荷水、枇杷糖水加上小菜的收入,共计四千零五百三十六文,另外还有两位客人要了三楼的包厢,先给了五两银子叫照着招牌给他们上,吃到一半又给了颗二两的碎银,叫人去给春风楼给他们要一坛上好的梨花白来,多余的算咱们的跑腿费,那坛梨花白只用了一两银子,因此包厢的总计六两银子,三项加起来便是十五贯六百四十六文。”

  小伙伴们刚才参与了盘点过程,对具体数目心知肚明,听到最后仍是纷纷露出了欢喜的笑容,毫无准备的徐二舅和沈四伯可就直接惊呆了,沈四伯震惊之下甚至不小心被嘴里的饭粒呛着了,撕心裂肺咳嗽起来,徐二舅赶紧帮他拍了半天的背缓解尴尬,之后才清了清嗓子问,状似镇定的问:“姝娘,你、你们没算错吧?”

  “没有,装钱的箱子就在咱们吃饭的桌子底下,二舅若是不放心,待会吃完了可以亲自确认一遍。”

  徐二舅还真想这么干来着,可他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只能无奈摇头:“这么多钱,叫我来数,必定数不清的。”

  沈丽姝抽了抽嘴角,“今儿收了几回碎银,铜钱约莫七八贯,还是很好数清的。”

  沈四伯也终于从咳嗽中缓过劲来,年前亲眼见过姝娘是如何飞快又准确数钱算账的,对她的信任倒比徐二舅多一些,他插话道:“以前比这更多的也算得一文不差,今儿也不会有错,只是才开业不到两个时辰,怎么就快赶上咱们以往一晚上的收入了?”

  很难得,沈四伯这个问题问到了点子上,之前还淡定的小伙伴也坐不住了,灼热的目光又齐刷刷落到了姝娘身上。

  沈丽姝心想她就知道,一旦聊起收入,大家就会有十万个为什么等着她,所以她之前才争分夺秒干饭。这会儿正好吃饱喝足,把碗筷一放,又慢条斯理掏出围裙口袋里的手帕擦了擦嘴,才开始今日份的小葵花课堂,“是这样的,开店以后,咱们的收入比摆摊多了两项,以前摆摊只能卖烤串,但现在却能同时卖饮品和小菜。大家也都听彬哥报数了,在达到一定门槛就送酸梅汤、薄荷水或其他小菜的前提下,光是这几样就卖出四贯多,差一些便要赶上烤串,可见这其中的利润,并不低于烤串,以后咱们开发出更多的品种,赚得只会越多。不过这就是题外话了,总之,单是增加的饮品和小菜,就让咱们的收入翻倍了。”

  “再来说说贵宾包厢,咱们店里共有五间,和其他店差不多,最低消费都是三两银子,这个不用特意提,点包厢的贵客心里都有数,他们出手也各不相同,有给三五两的,也有一出手就一二十两的,这个看运气,具体没人说的准。那就算最低收入,每天只要能定出三间,咱们就能赚九两银子,你们仔细想想,在夜市摆摊时,刨除每晚总能出现的那一两个贵客,单单算烤串的价格,一晚上约莫十两左右?”

  看着小伙伴们似懂非懂的表情,沈丽姝总结道:“所以只是总数听着夸张,因为咱们多了两个和烤串一样赚钱的项目,暂且把这两项去掉,那一个半个时辰卖烤串的收入五贯多,跟摆摊就差不多了。”

  这么一分析大家的思路就清晰了,沈大柳沉吟道:“所以姝娘要开店,其实就是为了增加这两项收入吧?咱们的烤串除非再添加新的、或贵的菜品,否则在收入上很难有大的突破。”

  沈丽姝刚给了小堂哥一个肯定的眼神,那边表哥宋向民也恍然大悟了,“那姝娘想要把冰弄出来,也是要把这份收入再提高一些吧?是了,酸梅汤这些不像烤串,需要那么久才能烤熟,酸梅汤一次可以熬一大锅,只要客人喜欢,要多少咱们都能熬出来。”

  沈丽姝也给他点了个赞。

  没错,努力开发新产品才是捞钱的正确姿势。

  由于他俩没有展开说说那神奇的制冰术,小伙伴们听到宋向民说“把冰弄出来”也只是微微一怔,随即就不再关注了,此时最值得关注的还是他们从此增加的两棵摇钱树,已经有人掰着指头开始算账了,“上午才一个半时辰,就赚了十五贯多,晚上还能开两三个时辰,是不是还能再赚二三十贯?”

  沈丽姝谦虚的表示加上州桥夜市摆摊的收入,晚上保守估计能有二十贯,主要是新店势必要吸走摊位的顾客量,今天摆摊能赚个五六贯就不错了。

  不过他们不放弃那块阵地,主要也是为了店里做免费广告,就算只有三五贯也值得好好做,生意好就多安排两个小伙伴去夜市摊帮忙,生意一般就少安排点人手。所以大家都不嫌弃夜市摊即将遭受的生意冲击,已经纷纷畅想起晚上的巨额收入了。

  这样他们一天赚三四十贯,不到两个月就能把开店的所有成本收回来,还白赚一栋铺子,要啥自行车?

  小伙伴们越想越兴奋,只有徐二舅和沈四伯还在努力消化这个事实,尤其是徐二舅,感觉听了又没完全听到,脑子里还有很多疑虑,却不知道怎么表达,急得都开始用手脚比划了,“姝娘,那个、那个……”

  沈丽姝一头雾水的看着抓耳挠腮的徐二舅:“哪个?”

  徐虎很体贴的替他叔组织语言,“二叔是不是想问,咱们今日开张搞了好多优惠,烤串不是全场半价就是买三赠一,还有满五十减十,一百减二十的,实在是少赚了很多,怎么还能跟摆摊时赚得差不多?”

  叔侄俩还真有些默契在身上,徐二舅一拍大腿,“对,对,我就是想不通这个,咱们这什么活动可少赚不少银子呢!”

  沈丽姝笑道:“那二舅就没看到后厨用了三台烧烤架吗?今日烤串也比烧烤摊快了两倍,再加上有了桌椅可以坐,许多顾客不再一两个人光顾,而是更愿意呼朋唤友、拖家带口的来,所以瞧着开业时辰不算长,其实顾客真不少,咱们卖出的烤串也快赶上平时一晚上的量了。”

  “是这样啊。”徐二舅和沈四伯也才恍然大悟。

  沈丽姝看他们没疑问了,饭菜也得干干净净,便提醒道:“都吃好了,咱们还可以一个时辰,快别耽误功夫了,各自去找个桌椅趴着睡会儿,椅子后头的抱枕可以派上用场。”

  小伙伴们经过了三个多小时的搬砖劳累,又刚吃饱喝足,正好开始犯困,于是按照沈丽姝的叮嘱各自去找喜欢的座椅午睡,沈四伯也很自觉的起身:“那我去楼下,别叫人悄悄潜进来了。”

  “好的四伯,您去楼下也别撑着,累了打个盹没关系。”

  “那我也下去。”徐二舅见状也要起身跟上,当长辈的,给孩子们看看门理所应当,沈丽姝却叫住了他,“二舅今日也忙得够呛,不如早些回去休息?明日又要一早回来的。”

  徐二舅顿了顿,心知姝娘说得有道理,店里大约跟夜市摊一样,下午要到傍晚或天黑才能热闹起来,他现在留下来,也帮不上忙,毕竟天黑前他必须出城门关,但他还是不舍得这么快离开,倔强的道:“那我也打个盹,晚些再回去。”

  “也行,二舅你这来来回回跑了许多趟,歇歇脚也好。”

  徐二舅点头点得很爽快,但是当沈丽姝和小伙伴们睡醒起来,该准备开门营业的开门,收拾收拾出摊的出摊,他却又不肯走,面对外甥女抽空的关心,继续倔强:“天还没这么快黑,等客人来了我再走。”

  沈丽姝知道徐二舅就是舍不得离开,大概是中午生意太火爆,让大家有了更高的期待,临近饭点越患得患失起来,她也就不再坚持让徐二舅提前回去了,“那二舅自己注意些天色,可千万别错过关城门的时辰。”

  徐二舅点头保证,沈丽姝相信他有分寸,便不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提醒道:“对了,明日备两百六十斤的烤肉吧,今日的两百斤就少了,菜也多备些,如果镇上没这么多肉,正好在城外买些,二舅您一个人挑这么重的货,委实太辛苦了,这两天不如找个人跟你一块送货?”

  备货量再次激增,徐二舅也不敢说自己一个人就可以了,毕竟从镇上到城里要走一个多时辰,万一他中途吃不消,坏的可是几十贯的大生意,不能瞎逞强,他便接受了这个提议,并很快有了自己的想法,“要不我去找找你几个伯父,看谁明日有功夫?这样一来,上午又多了一个能帮忙打下手的人。”

  沈丽姝也觉得很棒,“好的,就这么办。”

第87章

  夜幕降临时分, 小郎君烧烤店已然一片灯火通明、人声鼎沸之景象。

  沈丽姝他们只在中午安排了节目表演,晚上没有准备,毕竟舞狮队最重要的工作是举着他们店盛大开业招牌绕城一周, 黑灯瞎火能有个鬼的广告效果。

  不能一箭双雕的活动, 沈丽姝表示兴致缺缺,晚上干脆就不安排节目了。

  即便没有这份热闹, 涌向他们店里的顾客依然络绎不绝, 才到七八点左右,后来的顾客就需要排队等位了,小伙伴们来回穿梭于座位和厨房之间, 忙得脚下生风, 沈丽姝便在负责一楼结账工作的同时, 又兼任起了她的老本行——积极安抚对等位有些怨言的顾客。

  办法依然是那老一套, 微笑道歉送点小礼物。

  沈丽姝不管老不老套, 管用就行, 基本上只要拿出一两碟他们的招牌小吃兰花豆, 顾客就再不记得排队的辛苦, 高高兴兴讨论胡豆的各种吃法了。

  毕竟来店里排队还有免费零食蹭, 去烧烤摊就只能苦哈哈站着等,也不能抱怨太多,有时候不等沈丽姝和小伙伴们出面调停, 排后面的人就开始拱火,一副迫不及待把他们挤走、好让自己上位的架势,傻子都不肯上这种当的。

  久而久之, 来他们家的顾客们就养成了默默排队、谨慎装逼的习惯。

  这个习惯有多么可怕呢?

  他们如今竟然觉得来店里吃烤肉, 小东家还提供免费的小菜给大家尝鲜, 简直血赚, 再等两刻钟也不慌!

  看他们这死心塌地等位的样子,沈丽姝有点想进行反向操作了,照这架势,后面的队伍只会越排越长,有那只是一两人来撸串、或者赶时间的,不如劝他们去夜市的烧烤摊,那边效率还快些。

  这么一想,人生还真是无常,她几个小时前还想着烧烤摊留着给他们打广告、吸引客源,现在却希望那边能多多分走店里的客流就好了。

  不过客人太多忙不过来,只能算是甜蜜的负担。

  更让沈丽姝和小伙伴们感到甜蜜甚至是振奋的,是贵宾包厢的走俏,才晚上八点多,五间上等包厢就用上了四间,其中只有一间是友情捧场,齐孔目下班后,带着妻儿老母和几个亲戚来吃夜宵,要了间临河的包厢。

  其他三间贵宾包厢都是普通的VIP。

  说普通是因为当中好些人连沈丽姝都没任何印象,更谈不上交情,他们要么是第一次来的新客,要么就是以前只让身边伺候的或酒楼伙计代跑腿的,总之都是不差钱的金主爸爸。

  真好,金主爸爸亲自下场消费,就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了,小费什么的统统都能落他们自己手里。

  沈丽姝和小伙伴们都十分欢喜,并为此紧急调整了人事安排,把比较能来事的徐虎和跑腿小哥王武安排到三楼,为各位VIP们提供专业的服务;

  张彬和沈大柳也很能干了,他俩负责二楼的十八桌,要是忙不过来还可以叫三楼的徐虎和王武搭把手。三楼只四桌客人,且各自带了服务人员,比如齐老夫人的身边,就有一个清秀丫鬟和一个老妈子搀扶随侍,因此让徐虎和王武负责三楼,是为了展示对尊贵VIP的重视,以及随叫随到,实际上最清闲的就是他俩了,在没有包厢服务的情况下,一人守走廊就够了,另一个可以偶尔去二楼帮个忙。

  一楼大堂则是沈大金和徐力负责,别看徐力年纪小,在待人接物这方面却远超已经娶妻生子的沈大金,招待顾客和点餐上餐都干得有模有样,再有沈大金打辅助,以及沈丽姝帮忙结账收钱,他们一楼倒也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另外,二堂哥沈大路也能独当一面了,于是被安排带新来的俩表弟张小伟和陈家强去摆摊。

  这哥俩上午躲在在后厨备菜,干得那叫一个虎虎生威,吭哧吭哧把厨房里所有的肉菜都串好了,晚上不需要备菜工,然后就被拎到夜市去了。

  而后厨只剩下五个人——烧烤师傅沈大山沈大力,洗碗工沈四伯,奶茶小哥宋向民,和下了班匆匆回家吃饭换便服后跑来兼职的沈家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