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后》作者:楚后希行

青砖绿瓦,陌上花开香染衣;朱门紫殿,素手摘星霓作裳。

  故事从北曹镇驿站几个驿兵遇到一个求助的女孩儿开始……

  起点白金作家希行最新力作,作品沿袭了作者一贯大气恢宏、慨然挥洒的燕赵情怀。

  家国天下、金戈铁马、厮杀角逐,充斥着一往无前的刚烈果决;

  又有相知相助、生死不弃的凄凄情义。

  大神所出必为精品。

第一卷 荒野行

第一章 驿站

  快要立春的时候,天气还是很寒冷。

  天刚蒙蒙亮,北曹镇驿站外疾驰来一队兵马,五个人穿着兵袍,戴着厚厚的帽子,还用红巾裹着脸,风尘仆仆,在门前不待停稳就跳下马。

  “五壶烧酒。”一个兵喊道。

  门房打盹的驿卒被吵醒,带着昨夜输钱的气闷走出来:“驿站无酒,你们的告身令牌官牒呢?”

  他的话没说完就被迎头的啐了一脸。

  “驿站无酒?酒都让你喝了吗?你个孙子,竟然敢偷军备?”那下马的兵一把揪住驿卒的衣领,“老子这就送你下大狱。”

  驿卒也不是胆小的,尖叫着喊:“送老子下大狱?信兵重差,不得饮酒,你们才是该下大狱。”

  这吵闹把整个驿站都惊动了,不少人探头看热闹,矮胖的驿丞裹着棉衣从屋子里跑出来。

  “怎么回事怎么回事?”他喊,“都是当兵的,有话好好说,张黑子你快滚开,把后厨收拾干净。”

  他开口呵斥驿卒,一直冷眼观望的其余四个兵,便也有一个开口:“齐哥,先去挑马吧,我们吃口饭就要赶路,先把马挑好。”

  斗鸡一般挤在的一起的两个人这才分开。

  驿丞上前,视线直接落在开口说话的那人身上,那人身材高大,帽子头巾裹着脸,只看到一双黑黝黝的眼。

  “军爷。”驿丞说,“乡下人不懂事,别跟他一般见识,酒是有的,自己酿的,天冷,给军爷们驱寒。”

  那男人却没应声,看旁边的同伴:“张头儿,你说呢?”

  咿,这个男人竟然不是头儿?驿丞忙将视线落在他旁边的同伴身上,补上一句:“军爷,乡下地方,军备寒酸,还望别嫌弃。”

  军备再寒酸,酒水也不在其中,驿站的酒水都是要额外付钱的,好的酒菜也是额外付钱的。

  这驿丞是在表达善意了。

  那姓张的军爷点头说声好,拿出官牒文书。

  看到文书,驿丞神情更郑重了:“原来是边郡急信,快快,军爷们里面请,饭菜马上就备好。”

  五个人下马,有两人去挑马匹,其他人则向大厅走去。

  “这个。”路过驿丞时,最先说话的那个男人将一包钱递过来,“要好酒好菜,要快。”

  驿丞很意外,忙摆手:“军爷,不用不用。”

  但那男人力气很大,没让推回来:“都是公差,没必要自己破费。”

  驿丞一怔,看着那男人走过去了,下意识的掂了掂钱袋,还不少——

  “还以为是耍横吃白食的。”一个驿卒上前低声说,“没想到竟然这么大方。”

  驿丞倒也不是没见过世面:“京城来的嘛,在京城当兵的,可不是一般人。”

  驿卒嘿嘿笑:“要真不是一般人,也不会做这么辛苦的差事。”

  信差,那是很辛苦的,有本事有家世的谁会做?而且又是往边郡去,虽然现在没有打仗,但跟西凉的小冲突一直不断,去那边还可能面临危险呢。

  驿丞将钱扔给他:“就你懂的多,还不快去伺候好,否则再没钱没本事也能要你的狗命。”

  驿卒接过钱高兴的应声是,这些钱足够准备好酒好菜,还能落得辛苦钱,当差的人最喜欢做这种差事。

  驿卒离开了,天光也亮了很多,驿丞倒没有进去奉承这一行人,那驿卒说得对,真要是不一般的人,不会做信差这么低贱的差事,他好酒好菜伺候着就足够了,其他的应酬没必要。

  不过,驿丞也并没有再去睡个回笼觉,将手一揣,向后院走去了。

  小驿站后院挑着的大红灯笼还没熄灭,照着一个瘦小的身影,正在哗啦哗啦的打扫。

  “哎呦。”驿丞忙说道,“阿福,你这么早起来了。”

  被唤做阿福的人抬起头,唤声:“许老爷。”

  声音清脆,是个女孩儿。

  驿丞摆手:“不要客气,我算什么老爷。”

  女孩儿十二三岁年纪,穿着一件不合体的棉衣棉裙,头发乱糟糟,小小的脸,一双眼忽闪忽闪,格外的惹人怜。

  “我姐姐在厨房烧水了。”她怯怯,又带着讨好说,“我力气小,拎不动水,就来扫地。”

  驿丞笑了笑:“不做事也没事,你吃的少,猫一样,驿站不缺你这一口饭。”

  阿福低头:“给我一口饭吃,是许老爷慈悲,不是我理所应当白吃。”

  真是穷人的孩子懂事早啊,驿丞感叹,说:“你等的机会来了。”

  听到这句话,阿福惊喜的抬起头:“有去边郡的信兵了?”

  驿丞点点头:“是,刚来了一队人马。”

  话音未落就见阿福将扫帚扔下向一旁的房间跑去“娘,娘——”

  驿丞差点被扫帚砸到脚,但丝毫不在意,看着跑去的小身影,怜惜的摇摇头。

  ……

  ……

  天光大亮,驿站大厅里吃饭的人渐渐多起来,但赶路的人吃的都很简单,唯有最里面的一张大桌子摆的满满当当。

  “让让。”一个驿卒捧着大海碗从后厨奔来。

  海碗里是蒸的红油油的大肘子,随着驿卒的走动晃动,令人垂涎欲滴,香气顿时充斥大厅。

  “这什么大人物啊,老醉鬼把吃奶的本事都使出来了。”一个常客忍不住问。

  老醉鬼是驿站的厨子,据说曾在大酒楼当过厨子,侄子当官发达了,就把年纪大的他安置在驿站里,他也不指望这个谋生,做饭半点不用心。

  驿卒瞪了那常客一眼:“这可不是我们驿站的花费,这是军爷自己花钱吃顿好的。”

  自己花钱啊,真的假的,厅里的人打量那边坐着的五人,当兵的这么大方有钱?

  那五人此时酒肉畅快的吃了一会儿了,帽子头巾都解下,几碗酒下肚更是冒出了汗,连棉袍都解开了,面貌举止穿戴都是很常见的兵伍,除了坐在最里面的那个最年轻男人。

  不能说是男人,应该说是个少年。

  他年纪只有十七八岁,有些清瘦,敞着棉袍,露出青色的衣衫,以及瓷白的脖颈。

  他端着酒碗微微仰头喝酒,一双凤眼微垂。

  不过酒喝完,将酒碗往桌上一扔,抬起袖子擦了嘴。

  “刘哥,骨头给我来啃。”他说。

  一副饿了几天的样子。

  诸人便收回视线,这些低级兵丁的姿态驿站的常客们都见多了,不知道哪里偷抢或者赌来的钱,来的容易,花起来也浑不在意。

  就着人家饭菜的香气,大厅里的人草草吃完自己的赶路。

  驿丞含笑进来了,身后跟着一个低着头脏兮兮的半大孩子。

  “几位军爷。”驿丞走到这桌人面前,抬手施礼,“酒菜可还满意?”

  这一次几人没有先前门口的凶悍,都点头:“不错,不错。”“驿丞大人用心了。”

  驿丞笑着说:“乡野之地,也只能这般了,多谢几位军爷不嫌弃。”

  其他人说了几声客气,内里那个凤眼少年看了眼驿丞,又扫了眼他身后的半大孩子,举起酒碗垂目喝酒。

  “军爷,有件事,想要请你们帮忙。”驿丞寒暄过后,说出来意,说着指着身后,“这孩子遇到了难处。”

  他话音落,那半大孩子噗通就跪在地上,俯身叩头。

  “求求好汉军爷。”她连声说,“救救我们。”

  就这几下,额头上已经渗出血了。

  几个军爷吓了一跳,有人起身想要搀扶,垂目喝酒的凤眼少年开口了。

  “驿丞大人,咱们只是信差兵,除了送信,其他的事都做不得。”他说,看也不看这可怜孩子磕出的血,声音冷淡,“更谈不上救命。”

  ……

  ……

  早上好啊,好久不见了,诸位。

  新书字少,大家先收起来,一个月后再见才算入佳境。

第二章 求助

  那个少年开口后,其他的驿兵都不说话了,要起身搀扶的那个也将身子坐稳,似乎只是换个更舒服的姿势。

  气氛有些尴尬。

  这声音驿丞认得,就是最先在驿站外喝止吵闹的那位。

  原来这么年轻,驿丞心想,但果然没看错,这一行人中就是这个少年做主的——不知道是什么来历?家世?或者有钱,有钱有势的才是大爷,不论年纪。

  这个大爷看起来并不好说话。

  一向圆滑奉行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驿丞没有立刻将这个半大孩子赶出去。

  “这孩子所求的,其实对几位军爷来说,是举手之劳。”他说,“这孩子的父亲也是当兵的。”

  听到这个,几个驿兵面色微动,有人想询问,但看了眼那个少年,少年还举着碗慢慢的喝酒,似乎没听到,要说话的驿兵便将话又咽回去。

  驿丞也不觉得受挫,这世上办事哪有那么容易的,哭一哭,喊声好汉就成了?

  “她父亲在边郡当差,三年没回来了,媳妇身体不好,想要带着两个孩子去投亲,但走到这里,病的起不了身,郎中说再要向前走一步,就只有死路一条。”驿丞细细的说,“所以想要把两个孩子送去见丈夫,否则她要是真闭了眼,这两孩子可就没着没落了。”

  听到这里,跪在一旁的半大孩子再次叩头,这次不说话,只低声哭。

  “是想要我们捎带两个孩子去边郡?”一个驿兵再忍不住问。

  驿丞点头:“她们两个女孩儿是走不到边郡的,也没钱请个镖师什么的,所以就托付我在驿站看着,如果有去边郡的差兵,就顺便捎带一下。”

  “这,我们急差兵行路,可带不了孩子。”那驿兵无奈说,“脚程不能放慢,误了差期是要掉脑袋的。”

  “好汉军爷,我和姐姐不怕辛苦。”那女孩儿忙哭着说,“我们也都能骑马,爹爹在家的时候,我们都是学过的。”

  这点孩子学能学什么,又是女孩儿,算什么会骑马。

  “这两个孩子能找到她们的爹,自己有活路了,还能赶回来救治她们的娘。”驿丞说,“恰好有这个机会,我便替他们求一求。”

  “捎个信可能更好吧。”一个驿兵说。

  这是那位被称呼为头儿的张姓驿兵。

  驿丞向前一步,对他摇头,压低声音:“那娘子实则没救了,也就再熬半个月,真等她熬死了,盘缠也耗尽了,那时候两孩子可就真完了。”

  这样啊,几个驿兵对视一眼,然后又去看还端着酒碗的男人。

  “阿九,你看——”张驿兵问。

  少年原来叫阿九,驿丞心想,看那少年喝了口酒,神情没有丝毫的感触,不过,总算是开口了:“边郡驻军繁多,这人叫什么,多大年纪,隶属哪位大人旗下?”

  驿丞忙要开口,那少年看他一眼:“让她自己说。”

  这是不信他?驿丞忙闭嘴,行吧,对身后跪着的女孩儿示意。

  “我叫阿福。”那女孩儿抑制着哭声,努力让自己声音清晰,“我爹叫杨大春,今年三十四,他在云中郡,大青山营,塞上屯士卒,跟着的将军,姓楚,楚卫将军。”

  听到楚卫将军这四个字,几个驿兵不由交头接耳“是楚将军部众啊。”“竟然是楚将军。”

  听他们议论,阿福期盼的抬起头:“军爷们,也知道楚将军吧。”

  “谁还不知道楚将军。”一个驿兵嘀咕一声,但又咳嗽一声,并不继续这个话题。

  少年看着手里的酒碗转了转,问:“你爹的信呢?你必然带在身上吧?”

  阿福忙从身上的破棉袄里摸出一个小布包,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有几封信:“这就是。”

  可见这几封信是多么被珍视,贴身藏着。

  少年伸手:“拿来我们看看。”

  旁边的驿兵略有些不好意思,对少年低声说:“阿九,看人家的信,不好吧。”

  “有什么不好的?”少年浑不在意,一双眼看向阿福,“兵卒的家信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内容吗?”

  阿福已经起身了,双手捧着小布包,将几封信放到少年的手上,少年的手修长,肌肤白皙,但掌心却有一道伤疤,横穿了整个手掌,很是狰狞。

  阿福忙垂下视线不敢多看。

  少年将几封信分给其他人,自己也拿着一封打开,他先扫过字迹,笑了笑:“倒是边郡那些糙师爷们的字样,每个字恨不得写得鸡蛋大,好像写得的大了,对方就能认得。”

  驿兵们也都笑起来,看着自己手中的信,一个驿兵跟着凑趣:“其实还真管用,我识字不多,看到这大大的字,就觉得能读下来。”

  少年一手握着信,一手端着酒碗,一边看一边喝,他看的很快,一目十行,将着家书看完。

  “内容写的都没错。”张驿兵明白少年看信的意图,侧头过来低声说,指着信纸,“字里行间都是边郡的味道。”

  少年也看完了,点点头,看了阿福一眼:“收起来吧。”

  几个驿兵将信递过去,看着女孩儿小心的包好,再放进怀里。

  驿丞这才上前:“阿福也让我看过这些信了,我也想托封信过去,但信一来一回耽搁时间,还是把她们姐妹两个直接捎过去为好。”

  张驿兵敲了敲桌面:“往边郡去太远了。”

  “能捎多远就多远。”驿丞说,“她们走不动了就留在驿站,就算这样,杨大春寻来也能快一些。”

  说着给呆立在一旁的阿福使眼色,这应该是成了,快跪下叩头哭一哭。

  但还没等阿福跪下,那少年站起来了。

  “去见见这位杨家娘子吧。”他说,凤眼扫过阿福和驿丞,似笑非笑,“听听她怎么说,毕竟这不是驿丞的家事,也不是一个孩子能决定的。”

  驿丞心里忍不住骂了句脏话,这小子这么龇牙难缠,看起来不像个穷苦人,却来做个辛苦的驿兵,就是因为这副性子所以被贬来的吧?

  你们几个壮年军汉,有兵器有武力,两个十二三岁的丫头,在你们眼皮底下能杀人还是能放火啊?

  拷问起来没完没了了。

  驿丞真是不太想说话了,对阿福摆手“去,去,趁着你娘还清醒,让她自己求一求军爷。”

  阿福倒没有觉得被刁难,神情欢喜,撒脚就向外跑“娘,娘,军爷们来了——”

  声音又是悲伤又是欢喜,听的几个驿兵,尤其是年纪大有妻有子的,心里酸楚。

  唉,都是军汉家眷,想想如果他们——

  “这杨大春也是废物,让自己妻女落到这种地步。”阿九不屑的声音响起,“真丢人。”

  他将碗里剩下的酒一饮而尽,大步向外走去。

  罢了,他们可不想承认自己也是废物,也不想丢人,几个驿兵甩开心软酸楚,忙跟上去。

第三章 弱妇

  驿站厨房旁边的一间窄室,灶火饭菜以及泔水的嗖臭气混杂,透过墙弥散在其中。

  少年阿九迈进来,立刻抬手掩住口鼻,嫌弃的咳嗽。

  除了先前跑进来的阿福,窄小的室内还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女孩儿,一般的破旧棉衣,圆脸大眼,有些呆呆,手里还握着一把勺子,很明显是在隔壁帮厨。

  “娘,娘。”阿福跪在一张临时搭建的床板前,急切的唤着躺着的妇人,“有军爷往爹哪里去,娘。”

  那妇人似是昏睡,被喊的缓缓醒来,她脸色焦黄,看起来很苍老,气若游丝,醒来先发出一阵急促的咳嗽。

  阿福和那个握着勺子的女孩儿慌慌张张又是喂水又是拍抚。

  “军爷。”这咳嗽倒是让妇人更清醒,看着站在门口——

  室内太小了,挤不下军汉们,而少年阿九则是嫌弃味道进来后,又退了出去。

  妇人颤声问:“你们是往大青山营去的吗?”

  少年阿九掩着口鼻,声音嗡嗡:“不是,不过我们顺路,你的丈夫叫什么,多大年纪,在谁帐下——”

  他竟然又把先前的问题问了一遍,守在床边的阿福看过来,不解但又怯怯。

  避嫌站在最后的驿丞心里呵呵两声,还对口供啊!

  杨家妇人喘息着答了一遍,比阿福说的要详细,连杨大春的生辰都说了,还在身边摸来摸去“奴家给他做了一双鞋,一定要带过去。”

  阿福忙从被褥下掏出一个包袱“娘,在这里呢。”

  少年阿九这次没有要检查一下鞋,一双凤眼居高临下看着那妇人。

  “丑话说前头,我们军务紧急,行脚快,行路辛苦,可不能给你带孩子。”他声音淡淡说,“到时候跟上就跟着,跟不上,我们可就不管了。”

  杨家妇人撑着床板给他叩头:“军爷,能带多远就带多远,总是能离她爹近一些,他爹寻来也能快一些,否则,扔在这远地方,等寻来,人都不知道还有没有,阿乐,阿福,快跟军爷叩头——”

  妇人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叩头是没力气了,又开始咳嗽。

  阿福对着军爷们跪下,握着大勺的女孩儿阿乐也跟着跪下来,一边叩头,一边又看护妇人。

  “娘,我和姐姐一定跟得上,一定最快见到爹。”阿福握着妇人的手哭,“让爹来接你。”

  妇人咳嗽女孩儿哭,门外有妻有子的驿兵们心有戚戚,但对少年阿九来说,并没有觉得人悲苦惨烈,只觉得气味更加令人窒息,他又向后退了一步。

  “那行了,你们收拾一下,我们不过夜,歇个午,就启程了。”他说。

  立刻就要分离了啊,一别极有可能再无相见,妇人更加悲痛。

  “军爷啊。”杨家妇人又对着门外的军汉们,微微抬起手,孱弱的面容哀哀欲绝,“如有幸见到我家男人,告诉他,奴家与他结为夫妇死也不悔。”

  真是感天动地,这夫妻两人感情一定很好,几个驿兵眼圈都要红了,少年阿九却更皱眉头,盯了妇人一眼——

  “娘——”阿福扑在妇人身上,悲痛大哭,打断了妇人的哀哀。

  夫妇生离死别痛,子女与娘亲生离死别那是更痛啊,驿兵们实在看不下去了,疾步要走,见少年阿九还盯着,便拉他一把,到底是年轻人,没经历过生死,不知人间苦,把人家的悲惨当乐子看。

  “多了两个人,马匹要好好的挑一挑。”张驿兵下命令。

  他再看痛哭的母女,那个叫阿乐的大姐儿也挪到床边,默默流泪,虽然不忍还是要叮嘱。

  “你们尽快收拾一下吧,我们行期有定,不能多停留。”

  阿福流泪应声是。

  少年阿九没有再说什么,收回视线跟着大家走了。

  窄小的室内呜呜咽咽的哭声渐渐平缓,慢慢的变得沉默。

  “阿姐,收拾一下东西吧。”阿福拭泪说。

  在一旁女孩儿阿乐有些慌张的放下勺子,要收拾又不知道要收拾什么。

  “带两件换洗衣裳就行。”阿福轻声说,“余下的都留给娘。”

  大姐儿应声是,去一旁收拾包袱了。

  妇人躺在床上,气若游丝:“不用给我留,你们都带走吧,我,用不着了……”她说着眼泪流下来,看着女孩儿,满眼的不舍哀痛自责,“你们要自己照顾好自己。”

  阿福小手握着她的手,脸颊上眼泪滑落,黑黑的眼睛看着妇人:“适才为什么多说那句话?”

  妇人脸色一僵,下意识的挤出一丝笑,此时眼中流泪,再挤出笑,神情变得有些古怪滑稽。

  “我将死之人,思念你爹,回顾一下往昔——”她喃喃说,看着女孩儿,“也是情之所起,情难自禁,感天动地——”

  阿福声音淡淡:“将死之人了,哪来的情难自禁!”

  妇人似乎来了兴致:“阿福,你还小,不懂这个,这情啊——”

  “好了。”阿福声音一沉,喝道。

  她十二三岁的年纪,嗓音稚嫩,但却让妇人立刻闭嘴,转开了视线,不敢看女孩儿的眼。

  女孩儿眼有些吓人,此时没有被眼泪充盈,不再被长长睫毛垂下遮挡,黑黝黝如深井一般。

  床边陷入诡异的沉默。

  窄小室内,在床边收拾包袱的另一个女孩儿,如同没有听到看到一般,只低着头给包袱打结。

  “阿福——”门外传来驿丞的喊声。

  阿福立刻转过头,黑黝黝的大眼睛被泪水蒙上:“许老爷——”

  驿丞一脚迈进来,面容含笑:“总算是有了着落了,我让他们给你们挑一匹温顺的马。”

  阿福对驿丞大拜:“多谢许老爷,许老爷大恩大德。”

  女孩儿语无伦次,不会说话,唯有这一句颠来倒去。

  另一个女孩儿更是只会施礼。

  还是床上的妇人强撑着起身:“许老爷大恩大德,奴家来世衔环结草为报。”

  驿丞让她躺好:“些许小事,我也没帮上什么,你们不幸中有万幸,这么快就遇到了恰好去边郡的驿兵。”又叮嘱两个女孩儿,“跟着驿兵赶路很辛苦,你们一定要坚持,但实在坚持不了也不要强撑,丢了性命可就白受苦了,只要活着,才有机会见到你们爹爹的。”

  阿福眼泪如雨而落,俯首将头贴在双手上:“我一定会好好活着,一定要见到爹爹。”

第四章 一别

  光阴似箭,一天一夜也不过是一闭眼一睁眼,一个午休几乎只是眨了一下眼。

  驿站外来来去去,有新来落脚,也有重新启程的。

  少年阿九一行人的队伍多了两个人四匹马,在驿站外集结更喧闹了。

  两个女孩儿也戴上了帽子裹了围巾,穿着厚厚的棉衣,背着小包袱,圆圆滚滚的像一个球。

  她们再次冲驿丞施礼拜别。

  驿丞摆手:“好了好了快走吧,放心吧,我会照看好你们娘的。”

  两个女孩儿垂泪,看向驿站内,因为身体原因,妇人并不能送出来,她们迟迟不挪动脚步。

  这一别,母女怕是再无相见时候了。

  几个驿兵虽然上了马,也不忍心催促。

  “喂。”能忍心的催促的只有阿九,帽子围巾遮住他的脸,露出一双凤眼,眉梢都是冷意,“走不走?不然你们还是留下来陪你们的娘吧。”

  这小子脾气十分乖张,说翻脸就能翻脸,驿丞忙将两个女孩儿推着到马匹前:“快走吧快走吧,早点去,早点找到你爹,让他快些回来见你娘。”

  两个女孩儿再无迟疑上马,动作很稳,可见是真的会骑马。

  阿九收回视线,一催马:“驾!”当先向前而去。

  其他驿兵亦是催马,两个女孩儿裹挟其中得得的也跟着疾驰,眨眼就远去了。

  驿丞站在门外目送,神情颇感慨。

  “大人,又做了一件善事啊。”一个驿卒上前恭维。

  善事吗?驿丞拍了拍肚子,胖乎乎的肚子,腰带都有些系不住,腰带上挂着两个满满的钱袋,这就是做善人的报酬。

  “善人。”那妇人气若游丝的在床上道谢,“您收下这些钱,就是做善事,否则我死了,两个孩子也没了命,留着这些钱又有什么用,不如舍了它,用它给我两个孩子买条生路,只要把她们送到她们爹身边,就算没有钱,也能活下去。”

  他收钱办事,童叟无欺,为这两个孩子寻了条生路,待那妇人死了,他还会把她安葬,不会让其暴尸荒野,嗯,这么一说,他的确是个善人。

  “干活干活去吧。”驿丞笑呵呵的说,拍着肚子转身晃悠悠的进去了。

  但第二天一大早,驿丞的门又被拍响。

  “怎么了?那个杨家妇人死了吗?”驿丞略有些惊讶的问。

  请来的大夫说杨家妇人活不了多久了,这几日她一直悬着一口气活着,莫非是两个女儿一送走,放下了重石,一口气就断了?

  “不是。”驿卒说,“杨家娘子雇了一辆车来,说要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