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得这消息,沈扬翼呆了半晌,点头道:“原来如此。不过这样一来,也就打草惊蛇了。”

陆明夷笑道:“自然南军会加强戒备,不过权衡之下,终是我方已经抢得先手了。”

沈扬翼点了点头,没有说话,眉头却又皱了起来。

傅雁书跟陆明夷说起这计划时,陆明夷也想到了两个问题,第一个与沈扬翼刚才说的一般无二,也是南军造出第二艘铁甲舰来怎么办。傅雁书是后起这一代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而且受邓沧澜栽培多年,也有实战经验,是实至名归的名将。他也不喜欢冒险,所以这个计划只求稳,不求速。南军短期内不可能有第二艘铁甲舰了,那么只要水军不发生致命性的低级指挥错误,北方一水二陆三支部队便如三根绞索,已死死套在了南军的脖子上,正慢慢地收紧,再也没有破解之法。当时陆明夷说还有一个问题时,傅雁书也有点意外,因为他想不出还有什么问题。现在看到沈扬翼欲言又止,陆明夷心头一动,笑道:“沈兄,你还想到什么?”

沈扬翼被他说中心事,干笑了笑道:“陆将军,其实倒不是紧要的事,末将是在想,狄复组这些人到底想干什么?”

沈扬翼的这个回答距陆明夷的预料有点远,他怔了怔道:“怎么会提起狄复组?”

沈扬翼道:“陆将军,你发觉没有,狄复组近期闹出的响动很大?过去他们多半低调行事,但这几年屡屡出击,劫持报国宣讲团有他们,万里云叛变有他们,最后居然干出了刺杀大统制的事。末将觉得,这个组织很可能已经从属南方了。”

劫持报国宣讲团,还只算是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但万里云叛变,以及大统制遇刺,这两件事都算得上近期惊天动地的大事,特别是前者还是陆明夷亲手平定的。不仅如此,他还记得当初在东阳城林宅的家宴上,邓小姐被劫持的事件,很可能也是狄复组下的手。陆明夷听沈扬翼说的并不是自己所想的事,也皱了皱眉道:“是么?你怎么觉得狄复组会从属南军?”

“陆将军,他们向来标榜是狄人复国,可是现在做的这些事对他们复国有何相干?倒是件件有利于南军。”

如果不是沈扬翼说起,陆明夷本来也不会多想。但听他说起来,陆明夷喃喃道:“是啊”

狄复组和南北星君一样,也擅长刺杀刺探。看到了南北两部的本领,狄复组连大统制都能成功刺杀,只怕能力还在南北两部星君之上。沈扬翼道:“因此末将觉得,最近这段时间必须加倍小心,以防有人混入军中作乱。”

陆明夷道:“不错。”

防备敌人用间来搅乱军心,这是兵法中的基本,只是这一条以前看来也有点泛泛,现在却因为刚看到了南北两部的手段,让陆明夷有了新的想法。陆明夷也并不喜欢用间,只是显然,用间亦是兵法中一大宗,不可偏废。他看了看沈扬翼道:“沈兄,还有什么指教么?”

沈扬翼这回却有点局促了,说道:“陆将军,恕末将无能,没有了。”

陆明夷点了点头道:“好。从即日起,军中将岗哨增加一倍,君子营三营各级将领每天都要对本级进行一次清点,以防奸细混入。”

沈扬翼见自己所提的两个建议陆明夷都采纳了,精神亦为之一振,行了一礼道:“遵命。”

送走了沈扬翼,陆明夷心里却更有点沉重。在傅雁书告诉了他这个三箭齐发的计划后,陆明夷提出了两点疑问,第一点便是南方第二艘铁甲舰的问题,第二个,却与沈扬翼想到的不同,他当时问的是后勤保障。

兵法中说,“奇兵不可恃”,意思是说,为将者屡出奇兵,实是下下之材。因为奇兵虽然有时会有奇效,但这种策略太不可靠,实非正道,只能事急从权,偶一为之。明明有堂堂之兵可用,偏要出奇兵,那就是本末倒置。傅雁书对这一点也深有体会,所以他的这个计划正中带奇,仍是以正兵为主,实战中凡事先不求胜,只求不败,然后在这基础上争取最大的战果。这种看似保守的战法却有奇效,傅雁书向来都以此为前提,一路征战,战果辉煌。自从投入实战以来,傅雁书亲率水军几乎还没有真正地败北过。可是,这种战术虽然本身无懈可击,却也需要有充足的补给做保障。一旦补给出问题,势必前功尽弃,所以当戴诚孝提出补给线问题,昌都军就必须以攻为守,渡江出击了。只是这一路前来,陆明夷看到的是沿途的衰败景像,以及平民的苦状。以前他也不会去想这些,只觉那是后方官吏的事,前线的士卒总能有充足的口粮,只消运送时不出乱子即可。可是现在他却有了另外的想法。以民为本,是共和国的立国根基。若民心不稳,一不能保证后勤补给,二不能保证兵源,三则士卒无法摆脱后顾之忧,难有战心。傅雁书这个计划虽然步步为营,天衣无缝,可是终究有点失之太缓。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假如征粮太多,使得源泉枯竭,百姓再也无法忍受,那该如何?

傅雁书听得陆明夷这么问起时,却是松了口气,笑着道:“原来陆将军是有此顾虑。不瞒陆将军,当初我也在担心此事,因此向冯大统制请示时,首先一条便是请冯大统制将此议交付户部司审核判定,看有无不可行之处。户部经过详细计算核实,说今年虽然收成较去年有所不足,但扣除一应消耗后,所得存粮仍可保障三军齐发所用的两倍有余。”

有两倍之粮,自然足够使用了。所以陆明夷也松了口气,可是他心里仍然感到了如此不安。户部只是用数字来计算,实际中却不能事事都最好的结果。纵然户部计算时已预留余地,可万一缺口太大,难以弥补的话,这个计划只怕会弄巧成拙。一旦激起了民变,则满盘皆输。现在听了沈扬翼提出的第二个问题,这个担心就更大了。

狄复组,最擅长的就是这些啊如果他们并不是来搅乱军心,而是搅乱民心的话,那更是动摇根本,恐怕要大事已去。陆明夷本来已被傅雁书说服,觉得这并不成问题,现在却又提心起来了。他坐回案边,开始斟酌文字,想给冯德清大统制起草一封上书。可是等到写完了,看了一遍,陆明夷还是一声长叹。

南九北十,共和国的十九个行省,现在有十五个半是北方的。这十五个半的省份,占去了全国八成以上的面积。每个省的地形不同,风土人情也不同,要确保如此广袤的一片土地安然无恙,陆明夷根本无法想出什么切实有效的办法,只能是“增加巡逻”、“清查人口”之类要么泛泛而谈,要么大而无当,无法实行的措施。事实上,军队只能保证外敌不至于入侵,内部的平安还得看民心。只是在这个多事之秋,大统制也被刺杀未久,举国上下都人心惶惶。这种情形之下,想让后方一直平稳有序地输送出辎重粮草,实在很难。

有一句话,陆明夷想了半天也没有落笔,那就是在他看来,北方虽然实力雄厚,现在也已经接近油枯灯烬了,连年战火,让百姓苦不堪言,如果再和推行兵役制这样强制征收军粮,万一有哪个地方发生动乱,引发的连锁反应有可能使整个北方都陷入一片混乱之中。

如果真的全国混乱,是否也是个机会?

陆明夷的脑海中突然跳出这般一个念头。俗话说乱世出英雄,世道越乱,也就越可能有力挽狂澜的强者出现,陆明夷真正的出头,正是在万里云自立造成的那一片混乱之中,否则资历很浅的他根本不可能成为昌都军区长。只是这个念头只是闪了闪,就又如浮沤般消逝。路上见到的那些来偷取军粮的妇孺的模样仿佛仍在他眼前。虽然乱世更能够出头,以前的陆明夷也一直觉得只要能出头,踩着什么都无所谓,可是听了那个来偷军粮的妇人的哭诉后,他主里多少有点不一样了。虽然有上回上书遭冯德清斥责的先例,然而,犹豫了半天,他仍是写了上去:

“末将以为,民之力,犹如井水,汲之不息,终有竭时,而今时已有民力将竭之相,故诸事皆应从宽,不可过苛。”

陆明夷这封上书以羽书很快发到了雾云城冯德清的案头。不过和陆明夷预料的不太一样,冯德清没说什么,连个回音都没有。不过据冯德清的文书事后说,冯大统制那日看到了昌都省军区长陆明夷将军的上书后,哼了一声说:“黄口小儿,竖子之见。”便扔在一边不理不睬了。

而此时,随着昌都军紧锣密鼓地渡江,傅雁书所定的三箭齐发之计,第二步也开始执行。

第十章 绝后之计

“王除城被夺下!”

这个消息报上来时,郑司楚、宣鸣雷以及谈晚同、崔王祥和叶子莱五人正在商议下一步的军情。听得这个消息,五个人全都一怔,宣鸣雷急问道:“北军有多少军队?”

王除城只是个小城,距东平有三百里。当初东平城还在北军手里时,丰天宝率天水军沿江东下,就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了王除城,从而压迫东平东阳两城。然而现在东平城在南军手里,北军夺取王除城后,当五羊水军出击,驻扎在王除城的北军就势必成为一支孤军,必遭全军覆没之厄,因此宣鸣雷实在不敢相信深通兵法的傅雁书竟会有这等急功好利之举。

也许,只是一支骚扰性质的偏师吧,想要分散南方陆军的力量。包括郑司楚在内,每个人都这么想。然而斥候的汇报却让所有人都大惊失色:“初步统计,北方登陆王除城的陆军有两万左右,守军不支,已在撤回途中。”

两万左右!这绝对不是一支偏师了,而是一支主力!难道北军新一轮的总攻发动了?可是他们却绕道三百里外的王除城,到底在打什么主意?几个人面面相觑,半晌,叶子莱叹道:“如果是高兄守王除城,应该不会那么快陷落了。”

他突然开口,旁人只道能说出什么真知灼见,谁知却是这么句没要紧的话。几个人中,崔王祥与他最熟,在一边没好气地道:“废话!若王除城驻个上万军,那他们根本打不下了。”

因为现在王除城的地位并不重要,所以只驻了两千士卒。这两千人,抵抗一下北军水军的骚扰还行,当两万大军压境,自然只有逃跑一条路了。高鹤翎现在调回五羊城去抵御戴诚孝一军的进攻,虽然他擅守,可就算他驻在王除城,充其量也不过多守一阵子而已。叶子莱听得崔王祥讥讽自己,本待反唇相讥,但见他左臂还吊着绷带,那是上回水战负伤,至今未曾痊愈,便也不多说了,只是道:“崔兄,你觉得北虏会从哪条路走?”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水军出击,驱散北方水军,然后陆军攻城,把这两万人包了。”

叶子莱再也忍不住了,问道:“崔兄豪迈,只是不知要用多少人将那两万叛军包了?”

崔王祥是水将,但兵法水陆相通。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如果要包围吃掉敌军,必须有十倍之军。可现在南军满打满算,水陆都加到一块儿,连同那些还没有训练好的新兵,有没有十万都未可知,怎么可能包围两万登陆北军?崔王祥说出口后也觉得失言了,因此没有反驳,只是道:“说包了当然也是夸张点。但水军出战,不论北虏的补给船过来,然后派一支人马围在城下,不用十天半月,他们必定粮草断绝,到时逃都逃不掉。”

崔王祥的这个对策倒是正解,谈晚同点了点头道:“不错。”说着,看向宣鸣雷道:“宣兄,你意下如何?”

宣鸣雷皱着眉头,正想着心事,不过崔王祥的话他也听得清清楚楚。从兵法上看来,崔王祥所言确实没有错,可是想起来总觉得有点异样。随着三省的重新倒戈,再造共和联盟实力大损,一共只有三个半省的地盘了。不论从哪一方面来看,北方都要远远强于南方,随着北方一波又一波的攻势,南方已是捉襟见肘,难以为继了。宣鸣雷向来不肯服输,就算走投无路仍要闯一闯,可现在,连他都已信心渐消。虽然铁甲舰的出现使得南军取得了一点水面上的优势,只是这优势太靠不住了,随时都会被北军赶上。只是北军这回的行动也有点让他搞不懂。夺下王除城固然可以对东平城施加压力,可是王除城的驻军要取得补给,唯有从两个地方。一是天水省,但天水省要给戴诚孝军补给就相当吃力,所以不太可能。另一个地方,便是东阳城了。只是南军明明已经控制了江面,北军为什么还要渡江?虽然有王除城做基地,只是这个小城根本不能养活两万大军。他想了想道:“这事实在有点奇怪”

谈晚同道:“宣兄也觉得奇怪么?”王除城的这两万北军现在更似是个诱惑而不是威胁。控制住江面,然后围困王除城,用不了太久,已大大超过了承受能力的王除城定然会面临绝粮之苦。只是谈晚同也实在不敢相信北军会这么不识大体,担心另有内情。

宣鸣雷道:“王除城要是得不到补给,完全是座孤城。以傅驴子之能,他怎么会看不出来?此事做得如此冒失,定然有诈。”

谈晚同道:“难道,是诱敌么?”

宣鸣雷只觉脑中一片乱。说是诱敌,他实在想不出两万人怎么个诱敌法。两万人已是一个很大的军团,北方要是一下损失两万人,同样是个无法承受的损失,不太可能把这么一支精兵来施苦肉计的。他看了看手中的地形图,扭头对一边的郑司楚道:“郑兄,你觉得傅驴子这回在打什么主意?”

郑司楚坐在那儿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面前的地形图。听得宣鸣雷在说什么,他伸手接过宣鸣雷手中的地形图道:“是么?”这地形图每人都有一份,宣鸣雷见他来拿自己这份,心知他定然想心事想得魂不守舍了,心头猛然一震。

郑司楚向来极其镇定,就算山崩于前亦面不改色。现在这样子,实是心里受到了极大的震动所致。宣鸣雷见他如此,也吓了一大跳。自郑昭和申士图相继吐血,余成功又被北军生擒过一次,声名尽丧,郑司楚已不仅仅是军中的主将,也成了再造共和上上下下的主心骨了,所有人都对他产生了不切实际的期望,觉得只消郑司楚在,再造共和的大旗就不会倒,连七天将中以前并不很认同他的叶子莱,现在也对郑司楚服了个十足。如果被他们发觉得郑司楚心中亦在害怕,只怕未战先怯,军心大乱。宣鸣雷伸手到嘴边,重重地咳嗽了一声,说道:“权帅,正是。”

郑司楚也不知他说什么“正是”,正要发愣,只见宣鸣雷目光灼灼,心头一动,知道自己有点失态了。他一把抽过宣鸣雷手中的地形图,放在自己面前那地形图的边上,说道:“诸位,这地图其实用不着多看了。”

宣鸣雷见他说得很是顺畅,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忖道:“郑兄真是个聪明人。”不过失态是被掩饰过去了,他实在不知郑司楚该怎么来圆地图不用看这句话。正在想着,却听郑司楚道:“北军此行,主要的目的,便是等着我们进攻。”

谈晚同一愣,马上道:“原来如此,他们是以攻为守,目的是为了保护插入南部的戴诚孝一军的补给线?”

郑司楚道:“谈兄说的正是。因此,要尽快拔掉这颗钉子。”他说着,站了起来道:“诸将听令。”

郑司楚职务上的这个“权”字眼下还没去掉,不过谁都承认他已经是实际的大帅了。所有人都站了起来:“遵命。”

“诸将各司其职,谨防有变。明日,陆战队第五部随我出击。”

东平城里的南军陆战队共分五部,其中第五部是骑步混合队。第五部的骑兵队也是石望尘一手训练出来的,虽然比不上郑司楚亲手练成的嫡系那样精锐,却也是现在东平城里仅存的骑兵了。如今再造共和一方的兵力总数已只有十二万余,其中闽榕省有两万,五羊有三万,最前线的之江省也就剩了七万左右。相比较,本来兵力不占上风的东阳城北军,现在总也有七八万之数了。也就是说,单论之江省正在对峙的两军,北军已经追了上来,甚至还有超越。何况,北军还有后备力量,南军却已经后继乏力。而东平城里的七万南军,其中有四万多是水军,陆战队一共只有三万,每一部只有六千。三月一战,陆战队损失并不大,只是自从戴诚孝向后方施加压力以来,兵源一直得不到什么补充,前线的征兵也十分困难,石望尘领着精锐骑兵队在五羊城一带与戴诚孝周旋,给戴诚孝造成了相当的困扰,可是也抽不出空来回援东平城,现在郑司楚要攻击王除城,不得不用骑兵,也只有第五部可用。诸人听了,既是心惊,也有点佩服,齐声道:“遵命。”

会议一结束,郑司楚正待让属下诸将过来即刻商议出师之事,却见宣鸣雷过来道:“郑兄。”

郑司楚道:“怎么,不去准备么?”

宣鸣雷眉头皱了皱,低声道:“郑兄,你难道不想活了?带了六千人去打王除,疯了么?”

会议上,宣鸣雷听得郑司楚说只带第五部去,就已惊得差点失声叫起来。王除城的北军有两万之众,而且是昌都军的精锐骑兵,郑司楚这六千人带过去,真与送死一般。

郑司楚道:“我当然还没疯呢。宣兄,你怎么怕了?兵法有云,兵不在多,只在运用之妙。这六千兵,我还觉得多了些呢。”

宣鸣雷撇了撇嘴道:“吹什么牛,你瞒得过旁人,可瞒不过我。这一趟,你明明没什么信心。”

郑司楚道:“兵力基本差不多,来的又是昌都军。昌都军的实力,我很清楚,要说信心虽然不是太大,倒也不至于没有。”

宣鸣雷又撇了撇嘴,压低声音道:“行了,这儿没六耳,跟我还说什么场面话。老实说,你估计有几成把握?”

郑司楚犹豫了一下,也低声道:“好吧。老实跟你说,如果是旁人,甚至是毕炜将军还在,我想我至少也能有七分的把握击溃他们。”

“现在呢?”

郑司楚伸出了一只手,五个手指分开了,在宣鸣雷眼前晃了晃。宣鸣雷吃了一惊:“有五成?你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郑司楚顿了顿,低低道:“奇袭。”

“我知道你最擅奇袭,可是只拿六千人去,还要攻城,这怎么可能?”

郑司楚微微一笑道:“谁说要攻城?十则围之,五则攻之。我要有十万兵,才可以攻攻城,六千人攻城,我这条命不当命,也得为军中弟兄考虑。”

“那你到底想怎么进攻?”

郑司楚道:“昌都军新军区长陆明夷。那一次我带队奇袭时和他撞上过,此人年纪很轻,但枪马极其出色。这尚是余事,这人临危不乱,很有大将之风,当时我一路南下,势若破竹,就是被他挡得前进不得,害得阿顺也只能以死相拼。现在这人更是手握重兵,比那时更不好对付,五五之数,我可能还是有点吹牛了,就看这欺敌之计能不能成功。不过,此人年少气盛,往往容易目空一切,我这条欺敌之策还就是针对他的,说不定真能成功。”

陆明夷的名字,宣鸣雷自然也听到过。不过陆明夷是陆军,与他还不曾正面交过手,对陆明夷的本领他没什么印像。见郑司楚对此人如此忌惮,他不禁有点诧异道:“难道这人比傅驴子还厉害?”

“这个倒不好说。至少,不会比雁书兄差。”

宣鸣雷听他说什么“雁书兄”,笑道:“郑兄,傅驴子虽然是你大舅哥,可他在战场上对你绝不会容情,该取你首级时,定不犹豫,你别以为他会看在小师妹面上留情。”

“这个我也明白。”郑司楚说着,叹了口气道:“所以这一点我不如他了。”

宣鸣雷不由语塞,心想郑司楚样样都出色当行,就是有点婆婆妈妈的。他还记得当时以螺舟带郑氏一家渡江时,因为要把几个不肯听从自己的士兵关在螺舟里沉入江底,郑司楚误以为那几人难逃一命,居然有与自己火拼之心。他道:“是,这一点你不如傅驴子,也不如我。”

郑司楚苦笑了道:“自然。仁者爱人,战场上却不该胡乱发什么善心。唉,我只怕真的不适合做军人了。”

宣鸣雷吓了一大跳,心想私底下说说还没什么,郑司楚现在可是再造共和军的主帅,主帅居然说出这等丧气话,士卒若是听到哪还会有一战之心?他看了看周围,小声道:“郑兄,你可千千万万不要这么说!”

郑司楚说出来也知道自己有点失言,一般压低声音道:“是。宣兄放心,心肠该硬时,我会硬起来的。”

只怕你还是硬不起来。宣鸣雷想着,嘴上也没说,只是道:“你到底打什么主意,我也不问了。反正,郑兄,祝你一战成功。”

他正待出去,却见郑司楚张了张口,欲言又止。他转过身道:“郑兄,还有什么话么?”

郑司楚嘴又是一张,却仍然没有说话。宣鸣雷有点着恼了,说道:“你这家伙,刚才还说得好好的,又要婆婆妈妈的了。到底有什么话?有屁快放!”

郑司楚苦笑了笑道:“是这样的。宣兄,我觉得,雁书兄这一回打的,只怕是三线夹击之策。”

“三线夹击?”

郑司楚点了点头:“你想想,南方的戴诚孝军且战且进,马上就要打到五羊城下了,而昌都军这当口突然不顾一切渡江,而特别司造船厂又发生了意外大火”

宣鸣雷皱起了眉道:“你是说,这场火其实是北方派人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