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刻,她的眼泪终于决堤而出,汩汩滚落。原来那孩子不是罪孽,对于母亲而言,无论受不受父亲期待,他们都是上天赠予的最珍贵的礼物,最慷慨的恩赐。她上辈子没能保住他,于是编造出那样的言论来欺骗自己,却原来在心底深处,她一直都渴望着,忏悔着,希冀着时光倒回,将他牢牢抱住。

“孩子,你不是罪孽,你是希望,是恩赐,是母亲生命的延续。你一定要平安长大。”她将脸埋在孩子颈侧,终是痛哭失声。

金子和明兰从未见过如此失态的主子,一时间有些无措,继而慢慢红了眼眶,跟着低泣。

为防吓到孩子,关素衣没敢哭太久,很快收敛了情绪,将他抱到床边,小脸对着阮氏的脸庞,哑声道,“弟妹,这是你的孩子,你好生看看他。”又捋了捋婴儿的胎发,“孩子,这是你娘,她拼了命都要把你生下来,你也看她最后一眼吧。”

奇迹般的,阮氏狰狞不甘的脸竟慢慢变为恬淡,眼睑无需手覆便合上了。她在天有灵,终是如愿以偿。

关素衣又是一阵无声哭泣,怕孩子沾了太多死气会生病,这才把他抱走,安置在隔间,由明兰守着。金子从未哭过,直至今天才明白眼泪原来是咸的、苦的、涩的。但她一点儿也不后悔,一点儿也不羞臊,心中反倒奔涌着激越的浪涛。能被陛下看重,派遣到夫人身边,领略如此多的浩然正气与人间真情,实是她三生有幸!

倘若日后任务结束,她也不想回暗部了,这辈子跟定夫人。

眼见夫人拿起帕子擦拭遗体上的血迹,她才堪堪回神,殷切道,“夫人,您快回去休息吧,这里交给我。”

“肚子由你剖开,便由我缝上,好叫弟妹走得体面一点儿。”她从博古架上取来一盒针线,慢慢捻出线头,怕一股不够结实又加一股,飞快搓成一根。

“您,您来缝?”金子怀疑自己幻听了。

“对,我来缝。弟妹肯定也愿意我亲手替她整理遗容,穿戴打扮。我护不住她,这点小事总能做到。”她凄清的语气忽然变为冷沉,“你去正院查查她此前吃的那盒酸枣糕。昨日我才请了太医帮她诊脉,说胎位很正,胎相也好,弟妹身子骨又康健,绝不会转天就大出血。查,一定要查到底!”

金子面色凛然,立即赶去正院,却恰好碰见匆匆跑来的老夫人。原是墙外有婆子路过,听见婴儿啼哭,觉得事有蹊跷就报上去,请老夫人来看。他们撞开房门,发现孩子取出来了,活的,是个大胖小子,心里自是狂喜;又见阮氏肚皮被剖开,关素衣正穿针引线慢慢缝着,一个踉跄,差点吓晕。

老夫人一面念着阿弥陀佛一面退出去,赵陆离却久久不动,仿佛痴了。

“别搅了弟妹安宁,快出去吧。”关素衣头也没回地道。

赵陆离如梦方醒,立即退走,死死关上房门,转头一看才发现明芳和叶繁竟也跟来了。明芳想巴结大夫人,二夫人和老太太,自然要来产房守着,叶繁未免她专美于前,也来了,等人死了,老夫人受了刺激,她们又争相伺候,不肯离去,拖拖拽拽地,却把屋里的情景看了个真切。

“啊!剖,剖开肚子了!夫人在缝!”明芳尖叫起来。叶繁已吓得魂飞魄散,呆若木鸡。

赵陆离大步走过去,狠狠甩了她一巴掌,目中满是杀意,“今日之事若传去外界,我就扒了你的皮!二夫人拼死生下的二少爷,记住了吗?”

明芳捂着脸颊点头,叶繁躲在她身后哀哀哭泣。二人都后悔来这一趟。

赵陆离神色阴沉地看了她们一会儿,这才走到窗边,语气转为温柔,“夫人莫要担心,为夫帮你善后。你救了二弟的孩子,为他留下一滴骨血,我在这里代他叩谢!”话落深深鞠了一躬,胸中涌动着难以抑制的感恩与敬慕。

老夫人也出来了,怀里抱着孩子,亦是泪流满面,深深鞠躬。

另一头,金子赶去检查酸枣糕,果然是带毒的,还在各处花圃里翻出许多毒蛇,尚来不及处理,又闻到膳房里有异味,一验才知东、西二府的饭菜竟都被投了毒!若非今日事情忙乱,无论主子还是下仆都没心思用膳,真会死很多人。

凶手果然从边关赶至燕京报仇来了,且对赵家格外痛恨,不把姓叶的一个个找出来杀死,而是宁可错杀一千也不放过一个。这人到底是谁,怎么混进来的,连夫人都差点害了,着实可恨!

因事态重大,金子不敢擅专,连忙请示了夫人,夫人与老爷、老夫人商量过后决定报官。她一面应付前来查案的官差,一面操持阮氏葬礼,还写了信寄去边关,让赵瑾瑜赶回来守孝,顺便看看孩子。

阮氏的家人三天后抵达京城,却没赶来灵堂服丧,而是租了一处院落暂居,随即到处散播流言,说赵家大房夫人把她们女儿的肚皮剖开,亵渎了遗体,触怒了神灵,行的是妖魔道,要将她拉去菜市口烧死,以儆效尤。

第87章 辞官

赵府发生那样大的事,金子自然不敢隐瞒,将所有经过详细写在密函中,担心陛下误会夫人狠毒,还将她如何起意,如何决断,如何救出孩子,如何抱着他痛哭,又如何将他放在阮氏身边让母子二人见最后一面的场景一一描述,叫人如临其境。

圣元帝收到密函后看了一遍又一遍,虽然表情始终平静,蓝黑眼眸里却偶有电光雷鸣在闪动。他用力捏紧密函,手渐渐开始发抖,像在隐忍着莫大的痛苦,迟疑了几刻钟,终于打开隐藏在内殿的密室,意欲入内。

“陛下,您这是何苦啊?”白福无从得知密函中写了什么,但他明白,倘若陛下走入这扇门,定会莫名其妙地发起疯来,然后狠狠伤害自己。

暗卫头领也耐不住地显出身形,跪地力阻,“陛下,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不要再想了。这屋里的东西,早该一把火烧掉。”

圣元帝一言不发地绕开他,大步往里走去。密室并不宽敞,四面墙壁镶嵌着许多夜明珠,而正对着门口的墙上挂着一幅版画,听说是太后专门找了东洋画师,按照真实场景描摹,名为浮世绘。它色彩十分艳丽,用的颜料经过特殊处理,能保存千年而不腐。

甫一入眼便是大片大片的红,那是鲜血铺了满地。若在以往,圣元帝早已被刺激地发起狂来,然后肆意打砸砍杀一番,直至自己受了重伤或体力不支才会不甘躺倒。

暗卫头领和白福早已做好应付一只食人猛兽的准备,然而今天情况却格外不同。陛下好端端地站在版画前,除了紧握成拳的双手,并无其他异状。他极为平静地把那幅画看了一遍又一遍,忽然就低声笑了,笑声里有苦涩、悲恸,更多的却是释然。

当他回过头时,脸上竟布满泪水,再次拿起那份不知写了什么的密函,用极其温柔地表情翻阅。

焦虑中,暗卫头领和白福隐约听见他哽咽地呢喃,“原来朕不是罪孽,而是希望、恩赐,更是母亲生命的延续。朕不是妖魔鬼怪,地狱罗刹,朕是母亲用生命保护的孩子!”他笑着笑着转而哭起来,哭了一会儿竟又染了笑,看上去似乎还有理智,却比狂躁的时候更吓人。

暗卫头领和白福从未见他失态若此,均以为他魔怔了,正想着要不要请巫师来给陛下驱邪,就见他忽然收起所有表情,一面用帕子擦泪一面走出密室,语气中含着浓浓爱意,“夫人又救朕一次,不愧为朕的夫人。”

密函上究竟写的什么?竟治好了陛下的疯病?暗卫头领和白福好奇地挠心挠肺。

三日后,他们心中的疑惑终于得到解答,原是关夫人在其弟妹难产死亡之后剖开了她的肚子,将孩子取出,然后又给缝上。这也太彪悍了吧?

连杀人如麻的暗卫都觉吃不消,更何论平头百姓?是以,当阮家人到处嚷嚷开的时候,关夫人便得了个“妖妇”的骂名,其人其事颇有止小儿夜哭的效果。有那不服管教的孩子闹腾得狠了,长辈虎着脸说道,“再闹,再闹就让赵家大夫人来剖了你,再给你缝上!”保管叫孩子乖得像鹌鹑一样。

不过三日,关家的仁德之名就毁了个一干二净,见了帝师府的匾额,胆小的会绕开,胆大的拿石子或臭鸡蛋一通乱砸,还有笃信佛教的妇人偷偷摸摸在墙根处烧纸钱,打小人,驱妖邪,弄得关家乌烟瘴气。

关老爷子和关父一点儿也没有怪罪掌上明珠的意思,只惯常出行,处之泰然。他们知道,此事若无人推波助澜,定不会闹得这样大,明面上看似针对依依,实则却剑指帝师府。然他们问心无愧,自是临危不惧,等了三日,终于等到有人在朝上发难。

刚调入尚书台,虽才二十出头却担当法曹驾部曹尚书的宋玄宋大人握着玉笏,上前一步,“启禀皇上,微臣有二人须弹劾。”

“准奏。”圣元帝眸色沉沉地瞥他一眼。

“微臣欲弹劾帝师与太常教子无方,私德有亏,挑唆关氏亵渎遗体,触怒鬼神,行妖魔之事。尸骸被剖,亡魂蒙难,实乃世间罕见之罪行,亦为灭绝人性之大恶,还请皇上秉公处置,为亡魂昭雪,让死者安眠。”

他话音刚落,又有几人站出来附议,均为颇有权势根基的世家勋贵。

圣元帝正待发怒,关老爷子与关父却慢慢脱掉冠冕,去除官袍,大步走上前跪拜。关父拱手,语气凛然,“启禀皇上,小女剖腹,不为亵渎遗体,冒犯鬼神,而为救助腹中待产胎儿。佛语有云:‘上天有好生之德,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俗言又道:‘人命关天,不可轻忽’。小女未杀一人,反救一人,微臣着实想不明白她错在何处。然世人既都说她救错了,那便错了吧,微臣与父亲用这两顶乌纱换取一条人命,未曾觉得亏了一星半点,反倒大感庆幸!这便辞官归家去了。”

老爷子也拱拱手,慨然道,“公道不在人心,善恶自有天定。老夫的孙女儿是不是妖妇,神明在看着,亡魂在看着,那侥幸存活的孩子也在看着。老夫非但不觉她私德有亏,还要赞她一句功德无量,铜心铁胆,敢为人所不为,敢担人所不担,是我关家教养出的绝顶好的女子。今日老夫为她辞了官,老夫不觉可惜,只觉畅快,我关家千年家训只一句话——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她俯仰无愧,我亦无怨无悔!皇上,老夫告辞了。”

话落也不等皇上反应,领着儿子大步退走,清风两袖。

听了他慷慨激昂,正气凛然的一番话,又见他丝毫不恋栈权势,说走就走,稍有风骨的文臣已被他深深折服,而众武将早就对老爷子心服口服,自是轰然发声为他求情,有几个已拔出刀剑,要当场劈了宋玄。

似关家父子这样的人,实乃朝中一股清流,无门第之见,无党派之分,无文臣、武将之争,你有道理,他们就维护;你触犯国法,他们就弹劾,从来只对事,不对人。小人畏之,君子敬之,脑子素来一根筋的武人更是对他们亲近非常,五体投地。

倘若帝师与太常离了朝堂,文臣、武将怕是会争锋相对地干起来。

圣元帝压根没料到二位泰山竟如此决绝,说走就走,等回过神来时唯有苦笑,笑罢想到备受非议的夫人,又是一阵心痛。

他眸色森冷地朝宋玄看去,一字一顿道,“如果朕没记错,宋大人刚入尚书台,担法曹驾部曹尚书的职位,司法参军事,掌鞫狱丽法,督盗贼,知赃贿没入,复审各地要案,然否?”

宋玄不明所以,唯唯应诺,“然。”

圣元帝又道,“日前民刑之法已修订完毕,其基准为何?”

“以人为本,人命关天。”说出这句话,宋玄才开始冒汗。他只知关氏剖了遗体,其行为惊世骇俗,有违人道,却忘了她的初衷是为顺应天道。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祖都不会怪她,又哪里轮得到凡人置喙。

“难为你还记得。”圣元帝似乎很欣慰,却又飞快沉下脸追问,“其中第六条第七款是何内容?”

宋玄脑子蒙了片刻,再开口时嗓音已沙哑如砺,“第六条第七款,各地若发生人命官司,事涉死罪,当地官府不得擅专,须层层上报,层层审批,一应死囚唯复审过后才可秋后待斩,秋冬之前若有冤屈,还可投递诉状,尽陈内情,每有状纸,官府必查,责无旁贷。”

“原来你都记得。”圣元帝环视鸦雀无声的朝堂,徐徐说道,“对待死囚,朝廷尚且留给他一线生机,对待无辜婴孩,只因他弱小,口不能言,腿不能动,便可以视而不见吗?你们觉得关夫人救错了,那明知腹中胎动,还把孩子与母体一同埋葬,就是做对了吗?你们的是非观,善恶感,朕着实不懂。”

他盯着宋玄,语气冰冷,“明知人命可救而不救,且反过来责备旁人救错,这种糊涂之语竟是从法曹尚书口中说出,朕深感震惊,亦失望已极。倘若日后有人命要案报予你处复审,你是否也会像今日这般黑白颠倒,善恶不分?”

他提起笔,一面缓言一面写下罢免文书,“国法乃稳固社稷之基,不可轻忽。朕断不敢将国法交予是非不分,善恶不明之人手里。明知里面有一条小生命,却连一层肚皮都不敢割开,宋大人既无胆魄,也不仁义,还毫无血性,着实没有半点可取之处,这驾部曹尚书的职位你就别坐了,让给别人吧。”话落看了看附议宋玄那些人,摇头冷笑,又指着为二位泰山进言的一名提刑官,说道,“新任法曹尚书,报上名来。”

那人万没料到天上竟掉下一个硕大的馅儿饼,砸得他脑袋发晕,恍惚中报了姓名,便见皇上在任命文书上落了御笔,盖了印玺,而后甩袖离去。

方才还踌躇满志的宋玄已面无人色,瘫软在地,被两名内侍拖出去,扔下台阶。他的拥趸莫不捶胸顿足,大感懊悔。

第88章 闹事

关老爷子和关父辞了官职立即出宫准备搬家。他们现在的居所乃皇上所赐,原是前朝某位王爷的家宅,规制很高,自是不能让平民居住。仲氏一句怨言都没有,立刻命仆役整装行李,又说阮家人今日格外闹腾,搬回老宅的路上可以顺便去看女儿,宽慰宽慰她,然后各自给阮氏上一炷香。

众人无有不应,利利索索地忙乎起来。

父子俩刚脱掉官帽,走出禁宫,阮家人就得了信,知道事情已经成了,尽可以打上门去好好羞辱关氏一番,扒下她一层皮。哪怕她是一品诰命,没了母族可以依靠,夫君又是一介庶民,还不任人践踏?

闹得越凶狠,关家人就越是名声狼藉,日后若想起复绝无可能。谁叫他们不识趣,挡了别人的路?

怀揣刚得的几万两银票,阮父阮母穿着丧服,抹着眼泪,带着一家老小堵在征北将军府门前,硬是要让赵家给他们一个交代。

“我好好的女儿交到你家将军手里,不过几个年头就落得这等下场,非但死的不明不白,遗体还被人一刀给剖了。小女亡魂若是入不了地府,投不了胎,岂不成了游荡在外的孤魂野鬼,连个来世都修不成?当年亲家公惹了官司被抓入狱,还是我家老爷左右支应才将他弄出来,定亲时你们口口声声说会好生待她以报答这份恩情,却是这么个报答法儿吗?把你们老夫人叫出来,我要当面与她对质!”

眼见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已把东西二府里三层外三层地围住,管家急得满头大汗,连声道,“哎呀,老夫人您究竟听谁说了那等浑话?二少爷是二夫人拼死拼活生下来的,哪有什么剖腹取子!有什么误会咱进去解释,别让外人看了笑话。”

“是不是误会,你们把遗体抬出来让我看一眼她的肚皮就知道。我可是听得真真的,你们家大夫人厉害着呢,剖开肚皮又用针线缝上,把我家女儿当成什么?麻布口袋吗?对死者都这般不敬,来日必下地狱!”阮母冲地上狠狠唾了一口,表情万分狰狞。

有好事者兴奋起来,叫嚣道,“这位嫂子说得对,是不是误会把尸体抬出来让咱们瞧一眼就成了,废那么多话作甚?”

“抬出来抬出来,赶紧抬出来!”起哄的人响成一片,一个二个绿着眼珠,专等着看尸体。

猎奇心理最怕互相感染,一旦群情宣泄就像洪水来袭,不可收拾。不过须臾,原本胆小如鼠的人竟也跟着喊起来,恨不得直接翻墙,闯入灵堂去。

就在此时,大门应声而开,关素衣领着赵家老小缓步走出,淡淡开口,“阮夫人,我与您对质来了。您说我亵渎遗体,令亡魂难安,然而您吵闹不休,非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查验她的尸体,难道就不是亵渎?她还是您亲生骨肉,您也不给她留最后一丝尊严?”

话落看向人群,声音高昂,“亡魂要在人间逗留七日,鬼神亦在我等头顶三尺之处,众位抬头看看苍天,再垂首摸摸自己良心,在人家葬礼上如此吵闹,甚至意欲擅闯灵堂,掀开棺椁,抬出遗体,究竟是谁在丧尽天良?又是谁在冒犯神灵?”

本还情绪激荡的人群忽觉头皮发麻,脊背生寒,纷纷闭了嘴,垂下头去。不过一句话的功夫,现场就安静得落针可闻。

阮父见她如此镇得住场面,不禁急了,怒道,“你剖了我女儿,你还有理了?”

“对,我是有理,你待如何?弟妹的葬礼还在继续,我没功夫与你瞎耗,你直接说明来意吧。”

“我要你跪在我女儿灵前给她磕满七七四十九个响头,再给她办七七四十九日海陆大法事,写悼书承认自己罪责,而后焚烧祭天,超度她转世投胎。我阮家虽不是官宦世家,亦不是大富之家,但我们不会贪图你们一分一厘补偿,只为我女儿求一个安眠,你能做到吧?”阮父“大义凛然”地道。

人群中不知谁叫了一声好,仿佛很感佩,被赵家的小丫鬟一瞪眼又缩了回去。

关素衣平静颔首,“你既如此深明大义,我也给你一句准话。我的确剖开了弟妹的肚子,所以应该给她磕头,应该为她超度,应该对她说一声抱歉。你家提出的条件,我统统接受。”

这就承认了?接受了?不是说关氏很难缠吗?怎么不争吵几句,然后撕捋一番,把事态闹大呢?阮父阮母正觉不安,又见她转过身,将老夫人怀里的小婴儿抱过来,脸蛋儿朝着众人的方向,徐徐道,“你们抵达燕京已有三日,又在门口闹了半日,这三四日的功夫都不来灵前祭拜,也绝口不提这位外孙,看来是不想认他的。弟妹临死时拼着最后一口气,定要我救救这个孩子,于是哪怕明知事不可为,明知神鬼不得冒犯,我还是将他剖了出来。你们让我磕头,可以;让我办法事超度,可以;让我承认自己做错了却不行。救出这个孩子,是我这辈子做的最对的一件事,我无悔。”

孩子稚嫩的脸庞被众人尽收眼底,慢慢冲散了戾气,令他们陆续找回理智,正隐约想着自己是不是过分了,又听关夫人一字一句说道,“既然你们认为我不该剖腹取子,不该将他救出,倒也罢了。待弟妹下葬之后,你们就回去,永远不要再找上门,也不要与他相认,就当他已经……在母亲肚子里。”

无论如何也说不出那个“死”字,她将之咽下,轻柔无比地捋着孩子胎发,“反正在你们心中,他本就是不应存在的,但他既已活下来,我也不能再将他塞回去,唯有好好养着。你们今日闹这一场,口口声声说我不该救他,他长大后得知会如何伤心难过?与其那样,不如永远瞒着,就此断绝关系吧。无需你们要挟,我早已与玄光大师商量好,明日就将棺椁移送觉音寺举办法事,头三天没来祭拜,还望接下来的日子你们安安生生把弟妹送走,也算圆了一场亲情。”

阮父阮母闻听此言心中大急。他们光顾着闹腾,哪能想到外孙是何等处境?说关氏做错,不就等于否定了外孙的存在?来年他长大懂事,关氏将今日情形一说,还不定他怎么怨恨阮家呢!眼见赵府大房已垮,二房却如日中天,而他们在老家能过上好日子,全仰仗女婿闯下的赫赫威名。如今女儿死了,外孙又与他们断绝关系,待赵瑾瑜娶了新夫人,谁还记得阮家是谁?哪个牌位上的亲戚?

贵人的事办妥了,却误了他家大事,真真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倘若二房嫡子不认他们,再多家财也守不住,更甚者还会飞快败落!

阮父汗出如浆,手脚发冷,正待想个说辞缓和两家关系,又听赵陆离淡道,“夫人剖腹取子不为别的,只为救出二房一线血脉。都说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我弟弟赤胆忠心,悍勇无匹,每请战必冲锋于前,不畏生死。说一句我赵家人均心知肚明的话,这辈子他能不能活着回来还是未知数,有这一线血脉,二房就留住了根,我赵家人非但不觉夫人有错,还要行三跪九叩之礼以答谢她这番恩情。等我这小侄儿长大了,懂事了,亦要行此大礼,不敢或忘!”话落撩开衣袍,重重跪下去。

老夫人也噙着泪说道,“阮氏自嫁入我家,未曾出过丝毫疏漏,上能孝敬长辈,下能善待小辈,对夫君亦伺候周到,贤良淑德。见她遭受那等灾劫,我亦心痛如绞,然她拼着最后一口气也要让我们救救孩子,我们又岂能置若罔闻,令她死不瞑目?肚皮是我吩咐素衣剖开的,你们有再大不满,冲我来就是!”

她话音刚落,赵纯熙就哭喊起来,“祖母,您哪里有错?娘又哪里有错?孙女儿昨晚还梦见二婶了,她让我代她谢谢娘,说是来生当牛做马也要报答她救助二弟的恩情。娘,女儿这就代她给您磕头。”紧接着也与父亲跪在一处,诚心诚意地磕头。

赵望舒忙也跪了过去,眼角全是大颗大颗的泪珠。

路人想到还在边关抵御外侮的征北将军,又看看跪了一地的赵家人,这才意识到关夫人此举除了亵渎遗体,还保住了二房根苗,延续了家族血脉。身为主母,她何曾有错?

人群中一位母亲终是嚎啕大哭起来,扬声呐喊,“滚犊子吧,你们这些是非不分的男人!谁若是救了我的孩子,别说下辈子,叫我生生世世给她当牛做马我也甘愿!关夫人大仁大义,实乃我女辈楷模!都吵吵什么,回家带孩子去,难道还指望这帮既不知道生,也不知道养的东西?”

“哪能指望的上他们?世间最苦的还是女子。走走走,回家奶孩子。”当了母亲的女子远远冲关夫人一拜,抹着泪走了。未曾当母亲的难以理解她们的心情,却也渐渐明白过来,跟着走了。唯余一些游手好闲的男人还凑在门口看热闹。

恰在此时,早已在路边观望许久的关老爷子和关父慢慢走上台阶,向四面俯首作揖。

“好叫大家知道,我父子二人因冒犯鬼神一事被弹劾,如今已辞去官职,告老还家。世人都道我孙女做错了,我的答复却与她一样,何错之有?用两顶乌纱帽换这小家伙一命,我乐意之至!”

关父亦徐徐道,“上天有好生之德,而人命更大过天去,我等凡人不敢袖手。”

关素衣看看簇拥在自己身边的家人,又看看怀里嘬着小嘴,睡得香甜的孩子,眼中慢慢沁出泪光,正待回府关门,却听见人群外围传来一道尖利的嗓音,“皇上驾到!”

竟是圣元帝为邀请帝师重回朝堂,亲自追来了。

第89章 亲临

街那头忽然跑来许多穿盔戴甲、全副武装的侍卫,用长戟顶开凑热闹的人群,齐声喊道,“恭迎圣驾!”随后便有几列骑着高头大马的禁卫军护送着一辆玉辂,稳稳当当来到赵府门前。

瞧这排场、声势,竟真是皇帝亲临了!

人群成片成片伏倒,山呼万岁,关素衣连忙抱着孩子,跟随祖父和父亲上前接驾,远远看见一道玄色身影从玉辂上下来,身材十分高大健壮,五官英挺,轮廓深邃,完全有别于中原男子的温润如玉,而是带着一股冰封雪原的锐气与冷酷,更有险峻山川的崔巍不凡。

倘若再加一把络腮胡子,不是忽纳尔又是哪个?忽纳尔,霍圣哲?是了,“霍”便是“忽”的中原化姓,“圣哲”据说是圣元帝自己给自己取的中原名字,出处《离骚》——夫维圣哲以茂行兮,意指具有超凡才智与道德之完人。

他是皇帝,可不就是完人吗?混账东西,竟敢谋夺人妻,还接二连三,难道他有什么特殊爱好,就喜欢嫁了人的女子不成?关素衣感觉自己快气炸了,若是身上溅一点火星,顷刻间就能烧起来。

她强忍怒气走到近前下跪,却没料此人竟这般胆大妄为,扶了祖父和父亲不算,明明看见她已经站起来,却还是装模作样地扶了一把,而后轻轻捏了捏她纤细的胳膊。

登徒子!她抬眸狠狠瞪对方一眼,又飞快敛去多余的情绪。

圣元帝已经顾不上夫人会如何想了,他要见她,一时一刻都等不了。

“这就是夫人千辛万苦救下的孩子?”他假装没察觉夫人的怒气,弯腰,垂首,去看她怀里的孩子,脸庞不可避免地离她很近,连呼吸都交汇在一起,产生灼灼温度与浓郁香气。她是桂香,他是龙涎,只缱绻片刻就令人沉醉。

关素衣极想躲开,却因对方身材实在高大,气场又太过威严强盛,把她整个人都拢在他控制范围内,躲无可躲,唯有顺从。

“回皇上,此子正是贤侄。”赵陆离走上前回话,不着痕迹地把夫人拉到自己身边。眼见皇上与抱着孩子的夫人站在一处,姿态亲密宛若一家,他便觉眼眸刺痛,心脏震颤,像是有什么重要的东西即将失去。

“此处不便,烦请皇上移驾。”他指了指正门。

圣元帝微微颔首,却不率先入内,而是毕恭毕敬地去搀扶老爷子,温声道,“帝师,您老说走就走,着实叫朕无措,刚下朝就赶去帝师府找您赔罪,得知您竟准备搬去老宅,于是一路追赶而来。您教朕良多,太常亦是朕之股肱,不可失去任何一个,特来请您们还朝,继续辅佐于朕。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连佛祖都这么说,朕着实不懂缘何夫人救活一人,却成了妖魔鬼怪?”

话落转脸去看跪在门口的阮家人,语气冷沉,“你们一家人来京三日,既不去祭拜亡魂,亦不探望遗孤,反倒受人贿赂,四处散播流言,败坏夫人以及帝师府名声。你们口口声声要为你们女儿讨还公道,直言夫人不该剖腹取子,甚好,这孩子你们也不用认了,拿着王有鹏给你们的五万两银票归家去吧。在你们心中,血缘亲情怕是比不得真金白银来得贵重。”

王有鹏?王丞相的儿子?原来这事是他指使的。关老爷子和关父对视一眼,各有思量。

阮家人却瘫软在地,心中绝望。皇上亲口发话,让他们与孩子断绝关系,那阮家从此以后就真的与征北将军府没有瓜葛了!这些年依仗女婿威名挣下的家业,顷刻间就会被瓜分殆尽。然而这都不算什么,还有更要命的灾劫近在咫尺。

留到此时还不肯散去的围观者大多是些街头混混或游侠儿,仗着身怀武艺就为非作歹。为了抠几块含口钱买酒喝,他们连死人的坟头都敢扒,又有什么事做不出来?今日吵着嚷着要开棺验尸的也是他们,方才还觉得十分得力,现在却如刀刃悬颈,危在旦夕。

皇上一语道破他们携带巨财,倘若他们今日离了赵府,明天必定横尸街头,家破人亡!五万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对于没有依仗的平头百姓而言不啻于小儿怀抱金砖招摇过市,纯粹找死。

阮父、阮母冷汗淋漓,如丧考妣,其余小辈也左右张望,惊惧难言,总觉得所有人看他们的眼神都含着杀气与凶光。

听闻赵府大门用力关上的声音,这些人才如梦方醒,冲上台阶拼命拍打起来,“亲家母,开开门啊!大夫人,开开门啊!让我们进去给小女上一炷香吧!你们大仁大义,救了我那可怜的外孙,我们是猪油蒙了心才会到处中伤你们。我们不是人,我们是畜生,我们这就磕头认错,只求您们把门开开,让我们进去替小女守灵。”

若是不住进赵家,得征北将军府庇护,怀揣五万巨财的阮家人唯有死路一条。便是丧事办完了,要回老家,也得指着征北将军府给他们派遣几百兵士护送才行。

然而现在他们已放出流言,直斥关夫人毁人遗体,行妖魔道,也等于变相的说自家外孙不该存活,是个秽物,其言其行早已自绝生路,悔之晚矣。

“别敲了,人家不会给你们开门的。方才没听老夫人说吗?肚子是她让关夫人剖的,就为了给二房留后。人赵将军多不容易,没准儿这辈子就这一根独苗,你们还不依不挠地非让人家给塞回去,吵吵得全燕京都知道,不但骂关夫人是妖妇,也骂你们外孙是鬼怪,这名声可比棺材子难听多了。也不知道你们怎么想的,外孙好不容易活下来,你们非要给他安这个名头,叫他长大了如何自处?别说赵家人不能容你们,便是孩子将来懂事了,背着一个妖邪的名声,定也会对你们恨之入骨!”明眼人摇头叹道。

“可不是嘛!我家若是赵家这种情况,别说孩子在母腹中,便是在牛腹、马腹,甚至地缝里,我也得想尽办法把他弄出来。一辈子就这一滴骨血,要了我的命也不能绝后哇!”

“正是正是,子嗣才是最紧要的。到底还是关夫人果敢。”围观者一面议论、喟叹,一面慢慢散去,却有几个躲在暗处,虎视眈眈地盯着阮家一行。

阮家人又羞又臊,恨不能遁地逃走。他们只看见眼前利益,哪能想到关氏的名声坏了也等于外孙的名声坏了呢?阮母揪着阮父的耳朵大骂他贪财,阮父狠狠将她推开,怪她眼皮子浅,互相指责完又继续磕头,希望赵家能收容他们。

磕了大约一刻钟,角门开了,赵府管家探出半个身子,不耐道,“别装模作样了,谁还不知道谁啊?抵达三天不来祭拜,此时你们倒急了。大夫人让我告诉你们,正式的祭灵仪式明日才开始,你们寅时自去觉音寺便是。”话落砰地一声甩上门,差点撞歪阮父鼻子。

明日寅时,那今晚该怎么过?众人惶然,跪了大半天才心惊胆战地离开,却当晚就遭了几波盗匪,钱财被洗劫一空,所幸皇上整肃风气,加强防务,严打犯罪,才没闹出人命;又屋漏偏逢连夜雨,阮家与征北将军府断交的消息传回原籍,几千顷良田被当地豪族瓜分一空,只余一间破屋栖身。

好好一个殷实之家,转眼就落得惨淡收场,遭逢巨变已是难以糊口,不得不常常跑去赵府请罪,欲认回外孙,却都不得其门而入,此乃后话,暂且不提。

院墙内,圣元帝将关老爷子扶到灵堂前,亲自替他点了一炷香递上,待他祭拜过后插入香炉,自己才取了一炷点燃,做足了恭敬之态,学生之礼,且又给了赵府偌大脸面。

二儿媳妇暴亡,大儿媳妇又被阮家坏了名声,前来参加葬礼的人寥寥无几,看见冷清灵堂,星点香火,老夫人原还倍觉凄凉,现在却重新抖擞。旁人来不来已无所谓,帝师来了,太常来了,连皇帝也来了,只这三个,便足以抵上全燕京的勋贵。

二儿媳妇在天有灵,当死而无憾了。

“灵堂戚风阵阵,惨雨丝丝,恐有伤龙体,还请皇上移驾正厅稍事休息,用些饭菜。”待诸人进完香烛纸钱,关素衣开口相邀。

“好。朕是来劝帝师、太常还朝的,此处不便说话,就去正厅吧。帝师请,太常请,夫人请。”圣元帝看似彬彬有礼,态度随和,却刻意加了一个“夫人请”,叫关素衣不想跟也得跟去。

其余人等皆为白身,不便陪侍,跪拜行礼后各自避走。赵纯熙不停回望那高大健壮而又威风凛凛的男子,心内嗟叹:原来这就是母亲抛夫弃子也要攀附的人,果然权势滔天,凤表龙姿。然而高处不胜寒,她心机耗尽又得了什么?从叶婕妤一下贬为叶采女,此生怕是无望了。

她一会儿悲悯,一会儿无奈,终是摒弃杂念,慢慢走远。

第90章 余香

敞亮厅堂内,圣元帝并未摆什么帝王架子,见正中放了一张仅供四人围坐的小圆桌,立即走过去请帝师上座。关老爷子愧不敢受,几次推辞,却被他强行摁下,又请太常居左,自己居右,如此一来,关素衣就被二人夹在中间,与祖父相对。

一行人稍作寒暄,便有仆妇送来点心与茶盘,明兰抱着孩子去了正房,留下金子与白福在厅内伺候。

圣元帝见夫人垂首敛目,只顾盯着冒白气的茶杯,看都不看自己一眼,心下不免惶急,用脚尖暗暗碰她,祈求道:夫人,您好歹看朕一眼,让朕心安。

可惜关素衣完全听不见他心声,兀自在脑中将他骂了百八十遍,却碍于祖父和父亲,不得不按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