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的主持人报完开场词,第一个表演是舞蹈。

短暂的安静之后,空旷的地界上响起细碎的铃铛声。从舞台两侧缓缓走出排成排的苗族少女,头戴银饰,身着彩装,脸上带笑。

“哎呦,我在这边累得直不起腰,你旅游倒是开心哦。”

成芸看表,这个点,按照李云崇的养生策略,应该已经下班回家了,听他懒洋洋地说话,也的确是这个样子。

成芸想了想,他大概躺在那张宽阔无比的大床上,等着厨子给他煲汤喝。

那张檀木床是今年年初李云崇花了两百万买下来的,他喜欢得不得了。

成芸不懂这些,李云崇就慢慢跟她讲。

她回想起就在不久前,她临出差的时候,李云崇叫她到家里吃饭,他还亲自下了厨,吃完饭后,喝茶闲谈,他又提到了那张床。

“紫檀是‘木中之金’,睡久了身上带香。而且紫檀驱虫,夏天都没有蚊子咬。我这床做工考究,是锉草打磨,锉草本身就是疏风散热,打磨出来的紫檀床更是能够调节气血,活血养颜。”

他说到兴起,非要拉着成芸进屋去看,“来来来,小芸,你看我那床头的雕花,没事时候摸搓一下,就会发出木氧,不仅能安神醒脑,久而久之,还可以预防细胞衰老,减少皱纹,美容得很啊。”

成芸伸手摸了摸,转头玩笑似地说:“你干脆去卖床好了,店员都说不过你。”

李云崇也笑了,“行啊,以后我退休了,就在北京哪个胡同里买个四合院,一年春秋出去两次,找货,剩下时间就在院子过。”

“那怎么卖东西。”

“这你就不懂了,真正的大买家都是自己找卖家的,那些上门去卖的,人家瞧不上。”

成芸说:“大买家?就像你一样?”

李云崇挺不要脸地点点头,“就像我一样。”

太阳落山了,表演中心亮起灯火。

跳舞的苗女下场了,换上一个男人,成芸只顾着跟李云崇扯皮,没有听到主持人说这是什么节目。看了一会才知道,这个男人会用树叶吹曲子。

成芸把手机拿开些,对着舞台中央。

“听到没?”

“听到了,那是什么?”

“有个男的,会用叶子吹歌。”

李云崇说:“叶子?那怎么那么大声。”

“你笨哦,当然是拿着话筒。”

李云崇颇为感慨,“哎,嫌我笨了。”

“……”

每次李云崇这么老气横秋地说话时,成芸都保持沉默。

她不是不知道应该接什么话,她太清楚了。

什么话能让他开心,什么话能让他憋屈,什么话能让这交谈无休止地进行下去。

可是最近几年,她很少接话了,李云崇也不在意。按他的话说——他们之间的默契,好多年前就已经定型了。

李云崇今年四十七,这是个有点尴尬的年纪。

小么,不小,怎么说也年近半百;大么,其实也不大——按他现在坐到的这个位置来看。跟李云崇一样年纪的人,大多要比他低两个级别。

“看你这么悠闲,我也想出去玩了。”

成芸笑了,“你?你恨不得一辈子黏在屋里,别人请你出去你都不去,还上哪玩?”

“什么叫黏屋里。”李云崇说,“我这是保养。”

“你那是懒。”

李云崇耐心解释:“我这不是懒,你看现在北京这天气,要人命一样,我在屋里加了那么多层空气净化,喘气还是觉得有沙子,这种天气怎么出门。”

成芸淡淡地说:“那搬家好了。”

吹树叶的男人连着吹了两首曲子,声音悠远绵长。

天越来额越暗,旁边的灯火显得格外的明亮,舞台后面是照明的灯,前面则是真正的火把。现在太少见真火把,成芸眼睛望着窜动的火焰,似乎入迷了。

李云崇静了一会,缓缓地说:“好啊,再过几年,我退休了,就去找个没人的地方养老去。你喜欢哪里。”

成芸轻笑着说:“你找养老的地方,跟我喜欢哪里有什么关系。”

“那我想想我喜欢哪里啊。”李云崇长长地嗯了一声,说,“最起码环境要好,交通方不方便倒是其次,空气得清新一点,不能像北京一样,喘气像滤筛子似的。最好冬天也别太冷,总下雪也不好,嗯……我想想还有什么……”

看样子是没事了。

成芸心想,李云崇现在有功夫有闲心这么畅想未来,就是说检察院和保监局那边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

下一个节目还是舞蹈,这回是男女群舞,天那么暗,除了火把下面的人,根本看不清什么。坐久了还有点冷,成芸干脆站起来,活动一下,准备离开。

“哎,你帮我想想,还需要点什么?”

“还需要你退休。”

“……”

成芸坐在中间位置,往外面撤,旁边的观众给她让开位置。她走到台子口,忽然停住了。

“的确是需要退休啊。”李云崇在电话里说,“现在退休年龄调整完,我这位置得六十才能退了。要不这样,我干到五十五退下来,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怎么样。”

成芸往前走了几步,来到看台最前面。

不远处,舞蹈正进行到最高潮的部分。

这舞蹈并没有音乐,全部声音都是舞者发出来的,苗女身上很多铃铛和响片,手腕、脚腕、胳膊,还有整个后背。

男人则分两组,有一组人在吹芦笙,笙枝有两米长,又尖又细,上面绑着一条红带,人一晃,带子也跟着飘动。另外几个男人在跳舞,穿插在苗女中间。

细碎的响片声密密麻麻,铺天盖地,好像衬得整个山谷都跟着沙沙作响。

成芸眼睛盯住了其中一个人。

“可以啊……”她轻轻地说,“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老吧。”

“你推荐哪里?”

那人穿着一身苗人服饰,青黑土布衣服,包青头帕,虽是冬季,但出于表演需要,衣服并不厚实,上衣甚至敞开了怀。

“哪里都行,你要空气好,就去人少的地方。”

“你总不能让我找个荒郊野岭自己种地去。”

“那就云南,四川……还有贵州。”

他的个子似乎是所有表演的人里最高的,所以显得很突出。

翻腾,跳跃,她看见他黝深的皮肤,在火光下映照下,好似流淌的黑金。

“云贵川啊。”李云崇仔细考虑了一下,说,“也可以,要不我找人去那边先踩踩点,勘查一下。我觉得最好是我们自己盖房子,现成的我总怕风水不好。”

“盖吧,你选好地方,房子很快的。”

成芸靠在木栏上,静静地看着。

离得远,天色又暗,她看不清他的脸庞,但是想来也会跟白天差不多,永远面无表情。

她看着看着,就笑了。

她也分不清楚是被他各种兼职逗笑的,还是被他白天晚上的反差惊讶笑的。

她只是觉得,自己好像错了。

这个木头,也并非一点灵气都没有。

“小芸,早点回宾馆吧,天气那么冷,你又总不愿意多穿衣服。”

“好。”成芸说,“等下我就回去了。”

挂了电话,表演已经结束了,成芸已经不想再去询问他到底兼职多少活,她现在,只是想见见他。

这个舞蹈跳完,演出正式结束了,主持人邀请全体观众下场跟演出团的演员们一起围圈跳舞。

成芸从看台上下去,下面人挨人人挤人。人群在演出团的带领下,渐渐围圈走起来,秩序是差了一点,但是好在热闹。

他并不难分辨,因为演出团的人一共就那些。他还穿着刚刚跳舞时候的衣服,只不过现在手里多了一个芦笙,这让他更容易辨认了。

阿南跟着人群绕圈走,手里的芦笙不轻,他得小心拿着,眼睛还得当心时不时挤过去的观众。

场地太挤了,他身后的人踩到了他的脚,阿南往前快走了一步。

又踩了一下。

阿南往旁边撤了撤。

还是没能幸免。

阿南感觉有点不对,回头,一个高挑的女人站在他身后。

“你怎么不跟着人家吹,嘴都没放在上面,小心我给你告状让你没钱拿啊。”

阿南愣住的片刻,成芸走到他身边。

阿南看着她:“是你。”

成芸说:“是我啊。”

“你来看表演。”

“不然呢。”她瞥他一眼,“这就是你要干的活?”

“嗯。”阿南应下,又说,“我不常来,今天正好他们缺人。”

“你真是社会主义一块砖啊,哪里需要哪里搬。”

阿南是典型听不懂、或者不在意玩笑话的人,队伍走着走着渐渐散了,阿南抱着芦笙,说:“我要去站队了。”

“战队?”成芸说,“上战场啊。”

阿南也察觉了成芸总是挤兑他,他努了努嘴唇,也没想到要怎么顶回去,只能说:“不是,是站队列,等下有拍照环节。”

成芸抬抬下巴,轻飘飘地说:“去吧,我在这等你。”

“好。”

第八章

全体演员被拉到一起,在领头的带领下站成几排。

阿南可能是因为形象比较好,被安排在中间位置,旁边就是老年组,他个子高出人家两头来,人堆里一站,面无表情,看着傻愣愣的。

主持人还没排完位置,就有游客迫不及待地冲过去抢先合影,一个上去了,其他的也不甘示弱,大家一拥而上,照来照去。主持人看起来不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了,拿着麦克说了一句请大家不要拥挤,就随他们去了。

成芸的目光一直留在周东南身上,他在演员队伍里是比较突出的,一来个子高,二来长得还可以。集体合完影之后好多人来找他单独合影,他来者不拒,谁拉着都照。

成芸站在不远处,看着两个小姑娘跑过去,一人拉住阿南一条胳膊,摆好造型,另外一个姑娘拿手机给她们照相,一边照一边说:“笑一笑啊,帅哥,快笑笑。”

说了半天,阿南还是那个表情,他不是不想笑,可是实在不习惯,挤不出来,脸上还一抽一抽的。

照相女孩无语了,啪啪地快速照了两张,就去换别人了。

成芸看了十分钟,这样的场面出现了好多次。她又看向一边,同样是少数民族,同样是年轻男人,旁边几个人跟游客玩得特别好,打成一片,翻着花样地照,一会比划姿势,一会勾肩搭背,有个男的玩得嗨了,还给女游客打了个公主抱,大家一边起哄一边拍照。

反观阿南这里,干巴巴的,像照证件照一样。

又过了一会,成芸看游客照得差不多,都开始离场了,才走过去跟阿南说话。

“你脸石膏做的么。”

阿南把帽子摘下,“不是。”

“我劝你好好想想再说。”

阿南晃晃脑袋,额头上出了一点汗,“真不是。”

有人来阿南这边叫他,阿南把芦笙递给他,又说了几句话,成芸听不懂,就看那人拿着芦笙走了。

“干完了?还有后续么?”

阿南擦擦脸,“没有,结束了。”

“累不累。”

“不累,就跳一场。”

“还有跳得多的?”

“嗯,旺季的时候,一天最多要跳好多场。”

“你还挺忙。”

“不是,我也不常来。”阿南解释说,“我是替补,今天有人病了,我才来的。”

“救场?”

“算是吧。”

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随着人流往外面走,成芸说:“我请你吃饭吧。”

阿南迅速转过头,看着成芸,成芸蹙眉,语气不太满意地说:“你那什么眼神,好像我给你设陷阱一样。话说回来,你吃过饭没有。”

阿南摇头,“没吃。”

“那我叫着张导,咱们一起吃吧。”

阿南最终还是同意了,有便宜饭吃没理由拒绝,成芸给张导打电话,张导没有进来看表演,一直在外面,接了成芸电话,三个人在外面碰头。

现在天色已经完全黑了,寨子里所有的人家和店铺都点亮了灯,出了表演中心,抬头看,半个山坡都是星星点点的灯光。

出了演出中心的人流分了两部分,大多数向上走,上面客栈旅店居多,少部分向下走,下面多是苗族的店铺和饭馆。

成芸他们便是往下走的。

路两边有不少饭店,张导站在成芸左边,阿南走在偏前的位置。成芸问了一句:“这里的饭菜有什么特色的。”

两个人几乎同时回答。

“酸汤鱼啊。”

“没有。”

“……”这个无语来自张导,她趁着成芸浅笑着低头,狠狠地剜了阿南一眼,示意他闭嘴。

可惜阿南走路低头,什么都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