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普通的猎户,怎么身上会熏龙涎香。除非,他并不是普通的猎户。

不熟练的土话,慑人的目光,种种怪异的举动…

不是普通的猎户,那会是什么人?

 

第十六章 浪子回头

夜深人静,窗外细雨淅淅。仲春的雨夜寒意如丝,透过轩窗渗透进来。临窗一张楠木大案,个头高挑的紫衣人只穿了件单衫,似乎根本感觉不到任何的寒意。

他坐在灯下,手里捧了颗合浦珠,若有所思地打量。

那合浦珠,赫然正是纪晓棠鞋子上遗落的那一颗。

外面脚步声响,随即就有人在门口禀报。

紫衣人眼睛也未抬一下,只沉声叫人进来说话。

“怎么样了?”侍从进门行了礼,紫衣人才问道。

“回爷的话,纪家数次派人进山寻访,没有结果,看样子是歇了心思。”

“嗯。”紫衣人点了点头,不置可否。

“爷,可还有什么吩咐?”侍从偷眼瞧见紫衣人拿着合浦珠,一时间福至心灵。

“你交代下去大家好好准备,明天进城。”紫衣人似乎并没有听出侍从的言外之意,只吩咐道。

“爷,咱们猎户做的好好的,怎么突然就不做了?进城去,不会打草惊蛇吗?”这侍从跟随紫衣人服侍了多年,颇得紫衣人的倚重,因此才敢这样说话。

“猎户做的好好的?”紫衣人抬眸,“咱们已经被人识破了。再做下去,已经没什么益处。换个身份,进了城,或许还有收获。”

“是,属下这就去准备。”

打发了侍从出去,紫衣人又看了会手中的珠子。

“想不到,我也有被人重重打赏的一天。”这天下之间,有资格,敢于打赏他的人,实在屈指可数。

“这笔头款,我先收下了。”紫衣人将珠子慢慢收入袖中。他嘴角微微翘起,烛光下,更显得一双漆黑的眸子暗沉沉深不见底。

纪三老爷养伤,不用纪老太太发话,纪二老爷就先说暂免了他的所有功课。

直到纪三老爷完全康复,是再也不用担心念书这件事的。对于纪三老爷来说,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因祸得福。

这天天色将晚,外面淅沥沥下起了细雨。纪三老爷突然打发了小厮铜钱过来找纪晓棠。

“三老爷今天精神好,请姑娘过去说说话。”

纪晓棠略一思忖,就点头应了,一面罩了件湖蓝色销金紵丝对襟通袖大褂,就叫锦儿带小丫头撑了伞,径直往纪三老爷这边来。

纪三老爷这个时候找她,一定是有要紧的事。

到了纪三老爷的屋里,纪晓棠先拿出纪二太太特意给纪三老爷炖的乳鸽汤。

“我娘特意给小叔熬的,熬了半天,我给小叔带过来。小叔趁热喝,可香了。”纪晓棠将汤盅捧给纪三老爷。

“是二嫂熬的汤,这个我爱喝。”纪三老爷早就坐在榻上等纪晓棠,见纪晓棠这样说,忙将汤盅接了过去,又问纪晓棠要不要也喝两口。

“娘在里面加了参,还有些别的什么,我不喝它。”纪晓棠眯了眯眼。

纪三老爷怔了怔,就知道这里面必定是加了苦口的药了。

药膳药膳,总逃不过一个药气。

“哈,那我就包圆了。”纪三老爷三两口就将汤都喝了,一面叫人将汤盅撤了下去。

经过几天的精心调养,纪三老爷的脸上已经有了些血色。

“小叔,你感觉怎样了。”纪晓棠幽幽地问道。

“很好,我还觉得自己胖了。”纪三老爷摸摸自己的脸,随即一笑,“这几天,你们赛着给我送吃的,我可都是来者不拒,嘿嘿。”

纪三老爷的笑,一如既往地有些惫懒。

纪晓棠却暗暗地叹了一口气。

或许别人还发现不了,但是最知道内情的她却不能不有所觉察。纪三老爷的笑容中增添了其他的一些什么东西。

纪三老爷似乎在一夕之间就长大了。他故意做出没心没肺的样子,以此为掩饰。

笑过之后,纪三老爷就摆了摆手,将屋里服侍的人都支了开去。

屋中只剩下纪三老爷和纪晓棠叔侄二人。

“小叔。”

“晓棠。”

两个人对视了一眼,一切尽在不言中。在经历过清溪山之行后,叔侄二人终于可以好好地说说话了。

“晓棠,我早就想找你来说话。”纪三老爷在榻上坐直了身子,脸上的惫懒早就消失殆尽。

“我想等小叔的身子再好一些。”纪晓棠却道。

“我等不及。”纪三老爷正色道,“晓棠,我当时说的话,句句发自肺腑。我这条命留下来,就是为了这件事。从此之后,小叔以你马首是瞻,水里火里,为了纪家,为了你们,拼了我这条命去,我也心甘情愿。晓棠,你告诉小叔。”

知道他会害的一家子家破人亡,母亲和晓棠都会饿死。纪三老爷当时恨不得自己就死掉。但是纪晓棠又说里面有奸人作祟,纪三老爷又不想死了。

他活下来,哪怕与奸人同归于尽,也要保住自己的亲人。

从前无所事事,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纪三老爷,如今心里头就只有这一件事。

纪晓棠并没有立刻答话。

“晓棠,你不信小叔吗?”

“小叔,我信你。”纪晓棠在纪三老爷面上盯了片刻,就郑重点头。

“晓棠,你告诉小叔,究竟…”他到底是受了谁的诱骗,究竟是谁在算计纪家,又是为了什么?

“小叔,我们纪家…养虎成患了…”纪晓棠压低声音。

一连数天,纪晓棠每天都去陪着纪三老爷。叔侄两个常常打发了下人,凑在一起也不知道说些什么,只是不让人靠近。

“偏他们叔侄俩这样要好。也不知道这一天天的,他们有多少体己话说!”纪老太太知道了,就跟纪二老爷和纪二太太说。这话貌似是数落,其实透着宠溺。

“要是晓棠是个男孩子,那该多好。”纪老太太又叹道。

纪三老爷是老来子,跟哥哥们年纪相差大,也玩不到一起去,难免有些孤独。

纪老太太说者无心,纪二太太在旁边听着,就觉得心中被刺了一下。她和纪二老爷成亲多年,只生了两个女儿,没有儿子。

不过,纪二太太是个心宽的人,她也知道纪老太太说话历来是这样不防头,心里堵了一会,就也放开了。

“三弟和晓棠投脾气。别看晓棠乖乖巧巧的,也调皮着那。”纪二太太就道。

“呵呵,”纪老太太不知道想起什么,突然就笑出声来。

“老太太有什么好笑的事,说出来也让媳妇听听。”纪二太太就问。

虽然纪三老爷伤了,但是难得纪老太太这阵子脾气不错,对她的态度也比过去改善了不少。

“我听小丫头们说,这些天晓棠去看她小叔,她小叔但凡有什么吃的,都要让晓棠。就连厨房里按着郎中的方子做的药膳,他也让晓棠吃。”纪老太太就道。

“哎。”纪二太太叹气,哭笑不得,“都还是小孩子脾气,也可见得他们叔侄比旁人都亲。”

小孩子家没有大事,对人好,也就是肯将自己的东西给这个人。

“你不知道。当年晓棠跟着你们第一次回来。你们出去了,她就在我这。那个时候她才多大,走路还走不稳,她小叔就喜欢她,也是得了什么吃的,就先拿来给她吃。”

“晓棠那孩子也不挑,她小叔给她什么,她都吃。那天,她小叔弄了些鲜桑葚来,他又不会照顾人,偏又不让伺候的丫头媳妇们帮忙,就自己喂给晓棠。”

“等我看见的时候,晓棠已经吃花了脸。”

粉雕玉琢的小人儿,吃的满手满脸紫。当时纪老太太看见,先是一惊,后来忍不住大笑。

即便是现在想起来,纪老太太还是忍不住开怀大笑。

纪二太太勉强跟着笑了两声,心中忍不住腹诽。

纪三老爷的不靠谱,恐怕有一部分,是来自这位纪老太太。

纪三老爷是闲不住的人,很快要下炕来走动。纪家请郎中来看了,才肯让他每天闲走几步,伺候的人不得离开左右。

看到纪三老爷能出来走动了,大家还是高兴。纪二太太让厨房里准备了一桌精致的饭菜,大家就都聚在纪老太太的屋子里用饭。

纪三老爷一开始还乐呵呵的,到后来却有些恹恹地。

“怎么了,是哪里不舒服,快让人请郎中来。”纪老太太瞧见,立刻就紧张起来。

“娘,我没事。”纪三老爷却说道,并不让人请郎中。

“小叔今天看了半个时辰的书。”纪晓棠在旁边突然说道。

大家的目光立刻就落到了纪晓棠的身上。

“是真的。”纪晓棠忙说道,“小叔不让我告诉人。小叔说,这次受伤,他终于想明白了,不想再像以前那样无所事事的混日子。小叔想要发奋成才。”

众人的目光又都落到纪三老爷身上,无不满怀欣慰和希望。

纪老太太甚至激动的眼睛里闪着泪花。

“可是,小叔拿起书本,就头疼。”纪晓棠又小声补充。

她再小声,在场的人还是都听得清清楚楚。

“小叔忍着头疼,读了半个时辰,最后实在支撑不住…”

“咳咳,想要读书是好事,不必急在一时。”纪三老爷心情有些复杂地说道。他直觉到似乎有什么不对劲。

“就是,你二哥说的在理。要读书,也等你全好了的。你就算是不读书,那也实在没有什么。”纪老太太一惯宠着纪三老爷,这样的话也不知道说了多少回。

纪三老爷做痛苦状,闷声不说话,

“那天郎中来看小叔。祖母、爹爹,娘,你们还记得郎中说了什么吗?”

郎中说了很多话,大家不知道纪晓棠指的是什么。

“小叔这次重伤,养好了,也要时时注意,最好能学些强身健体的功夫,才能保得长久无虞。”纪晓棠就道。

这句话,是纪晓棠和纪三老爷让郎中说的。

“我记得。等过些日子,我就请个人来,传授三弟一套五禽戏,以后三弟勤加练习,长命百岁。”纪二老爷就说道。

纪三老爷还在装可怜,闻言立刻与纪晓棠偷偷地交换了一个眼色。

纪三老爷的愿望,可不是什么养生的五禽戏。

纪晓棠的愿望,也不止如此。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大伯和爹爹都是从文。小叔文不成,何不弃文从武。不仅强身健体,也能光耀门楣。”纪晓棠干脆说道。

“我愿意学武,参加武举,为我纪家增光。”纪三老爷一眨眼就生龙活虎起来。

纪老太太先是一呆,继而脸上就露出笑容来。

纪二老爷却是变了脸色。

第十七章 纪家的祖训

“此事万万不行,休要再提起。就算是不读书,也休想习武!”纪二老爷说完话,竟然站起身,匆匆给纪老太太行了礼,就拂袖而去。

“老爷是一时气着了,老太太别和他计较。我这就去劝劝老爷。”纪二太太站起身。

“你去吧。”纪老太太摆摆手,就让纪二太太走了。

纪老太太看看纪三老爷,又看纪晓棠。

“你们俩这些天嘀嘀咕咕的,就是商量这件事啊。”

若是放在以前,听纪二老爷说出不读书的话,纪三老爷此刻怕是高兴的都要跳起来了。然而今天,纪三老爷却沮丧地垂下头。

纪三老爷已经不是过去心中无事的少年,他想要为纪家做些事的心是如此的急切。

“娘。”纪三老爷向纪老太太央求。

“这件事别求我。”纪老太太就摇头,对此她也没办法。“这件事啊,行不通。”

纪三老爷看向纪晓棠。

纪晓棠没说话,只给了纪三老爷一个全包在我身上的眼神,让纪三老爷稍安勿躁。

“小叔该吃药了,早点养好身子,才能说将来的事。”纪晓棠告诉纪三老爷。

“对,晓棠说的对。”纪三老爷立刻就打起了精神。

眼看着往常最讨厌喝药的纪三老爷几口就将一碗药喝光,纪老太太欣慰的同时,也有些纳闷。

纪三老爷是和纪晓棠好,但是什么时候这么听纪晓棠的话了?

纪晓棠又陪着纪老太太和纪三老爷说了会话,心里估算着纪二老爷的气应该平了,这才从纪老太太屋子里离开,来见纪二老爷。

“是你小叔央求了你,要你帮他说什么不读书,要习武的话!”没等纪晓棠说话,纪二老爷就先开了口。

“爹,您还没消气啊?”纪晓棠回避了纪二老爷的问题。

“哼。”纪二老爷冷哼了一声,被纪二太太劝解了这半天,他的气已经平下来许多了。“此事再也不要提起。晓棠,你不要跟着你小叔胡闹。”

还真不是胡闹,习武固然是纪三老爷一直以来的愿望,如今也是得到了纪晓棠的首肯和支持的。

“爹爹,我不明白。虽然文尊武卑,咱们家书香传家,但是出一名武官,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总比小叔无所事事的好。爹爹为什么会这么生气?”

纪晓棠问的心平气和,纪二老爷也肯好好回答纪晓棠的话。

“这是咱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家训。纪家后辈,只许从文,不得习武。你小叔自小就爱舞枪弄棒的,你祖父在的时候打骂了他多少次。并不仅仅是因为恨他学文不成,也是不愿意他习武。”

说白了,就是纪家的祖训,纪家人不得习武,更不能入朝为武官。

“可是,时移世易。前人留下的话,也未必一定要全盘接受。”纪晓棠却道。

“这是什么话。祖上传下来的规矩,不得更改。”纪二老爷不悦道。

“真的不能改?”纪晓棠问了一句。

“不能改。”

“爹爹,我给你看一样东西。”纪晓棠小心地从袖子里取出一卷书来,递给纪二老爷。

“是什么?”纪二老爷伸手接过,一面不解地问道。“这是…你祖父手抄的论语。你从哪里找出来的?”

“是我这两天在藏书阁里找书看,无意中发现的。”纪晓棠答道。

纪二老爷手捧书卷,如获至宝,一边慢慢翻看。

纪老太爷不仅手抄了全部论语,还详细地做了批注。

“我怎么一直没发现,你祖父也没说过。”

纪晓棠本也不该发现这卷书。

纪家人没人发现这卷书,直到…家破之日,藏书阁被人付之一炬,纪晓棠是在灰烬中找到了这卷那时候已经残破的书卷。

她找到的残卷并不多,当时看着也没什么用,却正好用在现在。

“这书放的隐秘,或许祖父抄过之后就忘记了,或许…祖父并不愿意让人轻易发现。”又或许是根本不愿意让人发现。

可那又为什么要留下来,直接毁掉不就成了。

这点疑惑,纪晓棠只能暂且压在心中。她现在要做的,是说服纪二老爷。

“爹爹,你看这里。”纪晓棠让纪二老爷将书卷翻到最后。

纪老太爷在整卷书的最后,不仅写了批注,还写了其他的东西。

纪二老爷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

“纪家祖上,竟然还有不得出仕的家训?!”

“祖父亲笔,应该不会错。”纪晓棠答道。

虽是这样说,纪二老爷也确认自己不会认错父亲的笔迹,但他还是站起身,从旁边取出一轴画来,将书卷上的笔迹与画上纪老太爷的题字仔细对比。

当然是纪老太爷亲笔无疑。

纪二老爷放下画,手里捧着书卷,明显是困惑了。

纪老太爷在抄录和批注了整卷论语之后,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情,还留下了一段话。纪老太爷在这段话中透露出纪二老爷从来不知道的一件事。

纪家祖上只让后辈子孙耕读为业,并不允许子孙出仕。纪老太爷怀念自己的父亲,说他才高八斗,却一直遵守这条祖训,只考了个举人,就不肯再向上考,就此隐居于市,只专心教导纪老太爷念书。

纪老太爷的父亲虽然一直遵守祖训,但是据纪老太爷的观察,老人家并不是没有遗憾的。

学成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天下人谁能够免俗。

纪老太爷在父亲去世后,守完了孝期,就参加了科举。一开始,纪老太爷只是想出去验证一下自己的学文究竟到了什么程度,而随着他一路高中,最后竟半推半就地参加会试做了官。

“怪不得父亲才学出众,参加科举却极晚。”而且做官的时候,虽然尽忠职守,但对于升迁等事却看的极淡。

“如果祖父没有出仕,怎么会有纪家如今的情形。父亲和大伯的一身才华也无处施展。”纪晓棠不失时机地道,“所以说,这祖训并不是不能改的。”

“你还是在为你小叔说项。”纪二老爷抬起头看着纪晓棠。

“爹爹,给小叔一次机会不好吗?小叔不会读书,可他也有他的长处,就不该让世人看到小叔的光彩吗?”

这句话,比什么让纪三老爷光耀纪家的门楣,还要打动纪二老爷的心。

纪晓棠了解纪二老爷,自然知道该怎样说话。

纪二老爷沉吟了一会,就对纪晓棠摆了摆手。

“这件事来的太突然,我得好好想一想。”

纪晓棠也就不再催促,她相信,纪二老爷会想明白的。

第二天,纪二老爷没搭理纪三老爷和纪晓棠。

“你爹爹就是古板。”纪三老爷向纪晓棠抱怨。

第三天,纪二老爷终于肯看纪三老爷和纪晓棠了。

纪三老爷就眼巴巴地。

纪晓棠胸有成竹。

纪二老爷扶额。

“习武并不是件容易事,你要是受了伤,老太太那里就过不去。你先去问过老太太。”纪二老爷的口风松动了。

纪三老爷立刻就去找纪老太太,不过三言两语,就说的纪老太太点了头。

“你二哥答应了,那就好。刀枪无眼的,学点儿拳脚,把身子练结实了就好。”纪老太太认为纪三老爷只是想玩,因此就嘱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