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你还是不信,可随我一起到府外,如今段翊应该在那儿等着本宫了。卫珩亲自吩咐过他晚上要保护好我。”长安说完,立即朝外走去。

暗卫将信将疑地跟上长安。

走到门口,段翊果然在一旁等候这。

暗卫给段翊行礼,“段大人,可是受了卫大人的指使?”

段翊道:“段翊受卫大人口谕,今夜附送公主去送送楚夫人。”

暗卫听到楚夫人三字,不敢在多问,“可否要小人派些人跟随?”

段翊道:“不必,此事乃绝密,不可让旁人知晓。”

暗卫知道段翊素来是卫珩的心腹,故而不再多疑。他本还想回府去问一问卫大人,不过无意中看到公主脖子上的好几块的红色印记,他觉得应该不必再问。

长安上了马车,段翊驾车迅速出城离开。

出城后,紫穗也在说定的地方等候,段翊停车,放紫穗上车。

紫穗此时穿的衣服,和卫珩平时常穿的衣服很像。

段翊对她行礼道:“公子,我们真的要此刻就去瀛洲吗?”

船素来都停在瀛洲。

平时他出海都是从瀛洲出发。

紫穗清清嗓子,道:“对,即刻出发。”

从此刻算起,到瀛洲差不多十个时辰。

段翊驾车时,紫穗心慌得不行,握着长安的手道:“公主,我觉得我可对不起他了,他…他那么信任我,我还给他吃了药。”

长安拍拍她的手道:“不过是十个时辰,十个时辰后,他便会清醒过来。”

“那万一他提前醒了呢。”

“那我们再回去便是了。”长安道。

十个时辰,马不停蹄,换马不换人。

颠簸这一路,长安和紫穗一下车便大口吐起来。

段翊还有些奇怪:“公子,您何时连这点颠簸都承受不住了?”

紫穗没好气地说:“许久不动弹,老骨头了。”

段翊道:“此处已是瀛洲,不过船停在江边,这一段路无法骑马车,我找来两匹马,公子带着公主,我一个人。”

说完,段翊像个木头人一样翻身上马就走。

此刻在药物的作用下,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牢记十个时辰前“卫公子”吩咐的,务必要十个时辰时间把船开出海。

好在长安会骑马。

她此刻忍着浑身的不适感,扶着紫穗上马,然后紧紧跟随段翊。

半柱香时间,在她和紫穗好几次差点被马颠下背的危险情况下,总算安稳地到达江边。

整整十艘船稳稳地停在江边。

此刻江上并无风。

周围到处是守候在此地照顾船只的剁手和士兵。

在段翊的指挥下,大家忙活起来,很快船出港,驶向茫茫大海。

大约又五个时辰后,约莫寅时,江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两百名卫珩亲兵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这儿。

为首的人一看空荡荡的停泊口,当场瘫在地上,道:“晚了,没赶上!”过了一会,他喘过气来,“快,快找附近的能出海的渔船,我们追出去。”

不过他们出了海也没能追上,毕竟差了好几个时辰,加上渔船远比不上段翊的皇家海船。

此时,在海上的段翊也完全傻了眼。

他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紫穗哭着跟他解释了经过,他却始终不敢正视眼下的一切。

长安此刻却一直是气定神闲地站在甲板上,她甚至不去管段翊是否又把船往回开。

不过邪门的是,船队似乎进入了一个迷障,怎么开都在原地打圈。这种怪事段翊还从未见过,为了长安和紫穗的安全,他不敢贸然在往前开,只好暂且收起帆。

好在周围虽是白雾,看不清百米外的一切,但是没有风,海面上也没有浪。

说起来,大家倒像是进入了一个仙境。

紫穗在甲板上陪着长安,段翊也站在不远处。现如今他既不敢离长安太近,也不敢离长安太远。他都不知道自己回去后,会是怎么个死法。

长安脸色带着笑,走到他跟前对他说:“段翊,卫珩不会怪你的。我给他留了信,他知道你是怎么回事。”她抬头看着远处,“很快,你们就能回去了。”

她刚说完,周围的雾气便全都散了。

他们发现自己置身于一个奇怪的冰谷之中。周围全是冰,结冰的海面,高耸的冰山。所有的船都被困在了这一片小水域中,大家惊得说不出话。

在一会儿,这些人便如同被施展了魔法一般,全部定住不动。

除了长安,紫穗和段翊。

“公主,这…这是怎么回事?”

段翊也惊骇不已:“是妖法吗?”

长安面前突然冒出一条冰梯,通往看不见的雾气里。

长安紧紧握着卫珩的那个腰牌,提起裙子,一步步拾级而上。

“公主!”紫穗像过去拉住长安,可以靠近冰梯,冰梯便消失,她走到一旁,冰梯便再次出现。

此冰梯只可长安一个人。

紫穗吓得哭了起来:“公主,不要!不要!”

奈何无论她喊得如何地撕心裂肺,长安都恍若不闻般。

她拼命要抓住那个冰梯,却始终是徒劳无功。

段翊心疼她碰了满身的伤,将她抱在怀里,不让她再去白费力气。

紫穗努力挣扎,眼泪如断了线的珍珠,落个不停。

两个人眼睁睁地看着长安消失在冰梯另一端的雾气里。

冰梯渐渐消失。

此时,空中却传来长安的声音。

她的声音虽清,却如洪钟般敲在紫穗和段翊的心头。

长安说道:

“紫穗,段翊,今日是我拖累你们,往后我也无法偿还。

“几个月前,我就该魂归天地。

是上天垂怜,把我带入一场梦境之中。梦里有人问我可愿意再多活三个月?他说他可以帮我。

我答应了。

我立了血誓,用永无来生,再不转生,换来了这三月的人世光阴。

今日,是我还誓之日。

我死后,你们回大周也罢,去别国也罢,是要隐姓埋名好好过日子,还是去找卫珩领罪,我都不管;只是,若你们非要回去,我恳求你们不要告诉卫珩我已离世,更不要告知楚夫人和楚小八。

你们…

你们若遇到了他们,就说…

就说我在别的地方,活得很快活。”

雾气散尽。

冰山消失。

他们的船,在广阔无垠地海面上缓缓向前行驶。

这是个出海的好天气。

此时,在大宁朝西南边陲的一个小镇里。

一个女子,背着药箱,走走停停。

最后她进入一家酒馆,点了两壶酒。

她提着酒回到自己的小院子里,放下药箱,拧开两壶酒的瓶盖。

一瓶尽数倒入地上。

另一瓶则是她自己一小口一小口的撮着。

她呢喃着:“你走得倒是轻松,可想过卫珩呢?他现在,怕是比死了还要难受吧。郭长安,你终究也是心狠的,我晏绒衣服你。”

暮色四合。

又是一天过去。

大宁朝的上安公主府内。

卫珩衣着白衣,呆呆看着两幅画像,一直枯坐到天亮。

宫里的太监来请他去上朝。

他站起来,转身之时,眼角的泪水还是落在其中一幅画上,泪水晕淡了画上人穿的那身红色嫁衣。

(正文完)

【番外】第113章

大宁朝文成二十年,正阳宫内,

文成皇帝卫笃如今已二十四岁,二十年前刚满四岁的他被卫珩扶持登基,三年前大婚后的他才开始亲政,如今刚满三年。

十年前,卫珩便打算让他亲政,但是最终因为他那时候尚不能独自面对诸多事情,于是一直拖着,拖到他大婚之时,卫珩便再不肯见群臣,亦不肯批奏折,他这才真正独自一人面对朝政。

他亲政后,加封自己的皇叔卫珩为镇国王,本欲把京中最好的一片地划给他,给他新建一座府邸,可被卫珩严词拒绝了,他便也不敢多言。

后来文成皇帝略一思索,便明白了其中缘由。

卫珩告诫他,做个好皇帝不是易事,诸多事牵扯着,不能做的事情太多。其中,他要耗费国库给一个王爷建造府邸就是不能做的事。

这是其一。

其二是卫珩是永远都不会搬离上安公主府的。

关于这个上安公主,文成皇帝幼年时便听过好多回。

上安公主原是前朝的平乐公主,同卫珩好似有过颇多故事。

文成皇帝只记得自己登基那年,卫珩给自己举办了一场空前盛大的婚礼,他三年前大婚的时候都没那个阵仗。

一开始文成皇帝还不知晓,直到十年前卫珩一直想要他亲政之后,他才从颇有资历的老臣子嘴里得知,当年那场盛大的婚礼,是没有新娘的。

新娘上安公主郭长安在大婚三个月前失踪。那时,尚不是镇国王的卫珩一意孤行,依然按照既定计划完成了大婚仪式。他穿着大红色金丝纹喜服,骑着一匹黑色的汗血宝马,身后跟着八台花轿,众多随行,慢悠悠地逛遍了京城,最后在近乎全城人的围观下大大方方地进入长安公主府。

这场婚礼之所以空前盛大,除了确实盛大之外,还是因为卫珩衣着新郎的喜服逛遍京城后所引起的轰动。

当时京中流行一句话:女儿思春乃寻常,嫁人当嫁卫玉玱。

大婚之后,他便遣散上安公主府内所有女眷,绝了所有想入府做侧室的姑娘们的念头。

在百姓的绘声绘色的描述中,还有人开赌局,赌哪位女子能打破卫大人的禁忌,成功进入上安公主府。

二十年过去,无一人成功。

文成皇帝至今都无法理解皇叔卫珩对那位前朝公主究竟是何种感情,反正他做不到这般。

一个没有新娘的婚礼,想想都觉得后脊发凉。

如今,他一心想让不理朝着的卫珩能过得舒心些,可纵然是他皇帝赏赐过去的美女,最后也都被卫珩原封不动地退回来。

这让他很没面子的。

于是今日朝会过后,他特地留下几个得力的臣子,其中有两个还是二十年就跟过卫珩的人。

他指了指沈连壁,道:“沈爱卿,你说,可有什么法子。”

沈连壁连连摇头,“皇上,这微臣真没什么法子。卫大人是您的皇叔,您身为皇上都不能让他亲近旁的女子,我…我就更不可能办到这事了。”

另一位臣子道:“老臣也是觉得此事做不成了。”

卫大人心如磐石,没人撼得动。

文成皇帝有些不乐意了,“朕让你你们想法子,不是让你们一个个过来说皇叔的心性的。”

这时,一直没开口的苏大人道:“前些日子,老臣生辰,老臣的拙荆给老臣请了个戏班子。这戏班子如今还在老臣府里,老臣想今日请各位过去听戏。”

文成皇帝有些纳闷:“苏大人,你这又是卖了什么关子?”

苏大人道:“老臣现在不敢多言。”

“那行,朕也去!”文成皇帝笑道,“倒是想知道你这个智囊子今日要做些什么。”

诸位臣子在殿外等候皇帝更衣,不一会皇帝便换了一身常服同几位大人一同去了苏府。

苏府的家人还是第一次接待皇帝,一个个紧张不已。

文成皇帝道:“你们都是朕的臣民,不必如此拘束。朕今日就是来听戏的。”

很快,戏台子打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