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氏赶紧说道,“嫂子,这可不行,哪有儿媳妇不在家伺候老人的?鹏程是独子,静雅就更应该替鹏程在父母跟前尽孝。哪有他们小两口自己跑到县城里去过日子的?”虽然当娘的心里都不喜欢女儿出嫁了,还要在婆母跟前立规矩。不过岳家这么做,还真是出乎意料。

志新也说道,“可不是?岳兄,这事还是再好好的考虑考虑吧,他们两个都还小,就这么出去过,遇到事情也弄不明白啊?我看还是跟你们住到一起,反正县学里每个月也是有沐休的。”

岳思远摆摆手,“这事就这么定了,等鹏程他们成亲满一个月,就让他们搬到县里。这过日子嘛,就是个家长里短,油盐酱醋。他们小年轻的,自己出去单过,有啥事两个人互相商量着办,比在我们跟前强多了。”

一旁岳思远的兄长开口说道,“许兄弟,你就不用劝了,这是我们家的规矩。儿子成了亲,就直接分出去单过,等到老人岁数大了,再搬到一起去。当年我和思远也是这么过来的,以前老爷子和老太太还在的时候,也是自己有自己的宅子,愿意去哪家住着就去哪家,住腻了就换一家。这样更好,我们兄弟之间反倒是更亲,比那些一大家子在一起过的,更加的和睦。”

志新一听,也只好点头,“既然是岳家的规矩,那小弟就不说啥了。兄长放心,两个小的成了亲,我会叮嘱静雅,让他们经常回来看你们的。”

大家又说了些关于成亲的细节,然后就是坐在那聊着天。薛氏是静雅的母亲,今天自然得在屋里陪客,所以厨房那边,就有朱氏和韩氏帮着照看着。厨房里有附近的几个媳妇,还有红莲她们几个丫头,都在各自忙活着中午的饭菜。

到了午时初,饭菜全都准备好了,大家在会客厅里摆了酒席,大家在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酒席。

静涵几个在后院陪着静雅,所以就让丫头单独弄了一桌,姐妹四个在后院吃了饭。

等到未时初,岳家人这才告辞往外走。志新兄弟三个送到了大门口,跟岳思远他们再次道别之后,岳家人上车走了。

兄弟几个回到了会客厅里,陈氏就说道,“岳家送来的东西,连同定亲送来的礼金和首饰,全都给静雅带走。另外咱们不是还给预备了十八抬的嫁妆么?加在一起就能有二十八抬了。这样在咱们镇上也就算是够好的了,明面上的嫁妆也只能这样,剩下的我再给静雅留一百二十两银子压箱底。你们看行吗?”

志新三兄弟都没有意见,薛氏觉得有些过格了,“娘,不用这样吧?当初慧心成亲,咱们给预备了十六抬的嫁妆,就已经够出风头的了。这静雅咋还能比慧心还多呢?这不好吧?”

陈氏笑笑,“美林啊,慧心出嫁那是哪年的事了?那时候咱家和现在能比么?陶家和岳家也比不了啊?行了,就这样,不光静雅,以后静涵、静琬她们成亲,嫁妆最少十六抬,压箱底的银子最少一百二十两。咱们拼了一辈子是为啥,还不是为了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咱家这些个孩子都懂事,给他们花钱,我不心疼。”

老爷子在一旁也说道,“行了,就这么定了。咱家一年还有这么些进项呢,咋地也不能亏了孩子。老大啊,你们两口子就把静雅的嫁妆归拢好了,这离着成亲也没几天,别耽误了。”

既然老两口都这么说了,薛氏也就不好再说啥,反正女儿的嫁妆多更好,那是给女儿长脸呢。“爹,我们知道了,这就去准备。”

陈氏把刚才的单子交给了薛氏,让她拿给静雅,薛氏拿着单子就去了后院。来到后院静雅的屋子,正好姐妹四个在那唠嗑呢,薛氏就把彩礼单子递给了静雅,“那,这是岳家今天送来的彩礼,你奶奶说了,除了吃食留下,剩下的全都给你带走。”薛氏心里当然是高兴的,女儿有这么些的嫁妆,以后在婆家日子就能过的好些。

薛氏又把今天岳家说的关于成亲后分出去过的事情,也都告诉了静雅。

静涵在一旁听着,到时对岳家这个家规很佩服。这个年代的人,还是将就一大家子在一起,人多了热闹。当老人的都希望儿孙在跟前,这样才显得家里人丁兴旺,团结和睦。像许家已经算是特例了,三叔和四叔成亲之后就在外面过,也是因为三叔在县里的药铺,而四叔是在镇上开了学堂。而二叔不就是没分家,一直跟大家伙在一起么?没想到这岳家更是特别,竟然老人都不跟儿子在一起,还真是挺有意思的。不过,想想这样也好。儿子成了亲,就是大人了。若是还在父母的跟前,事事依赖着父母,还真就是成不了大器。

“大姐,你这可倒是不错,进了门就分出去过,不用伺候公婆,小两口过自己的日子。恩,这个挺好的。”静涵真心替静雅高兴。

薛氏扯着静雅的手,嘱咐道,“话虽然这么说,可是鹏程毕竟是独子,你们一定要经常回来看看。反正县学里也不是那么严,有空就回来住几天,这当父母的,哪里能不想孩子啊?”

静雅点点头,“娘,我知道了。娘放心吧,静雅会好好的对待公婆的。”

薛氏又和静雅唠叨了几句,这才从静雅的屋子出来,家里还有不少的事情要忙呢,薛氏哪里能闲的下来?

送过了彩礼,离着成亲可就不远了。家里整天忙忙碌碌的,要预备送亲的酒席,还要商讨送嫁的人选。

十月初四这天,许家的院子里就盘好了几个灶台,请来的厨子开始预备明天酒席上用的东西了。有很多东西都是要提前准备的,该烀的烀上,该过油的过油。厨子领着五六个徒弟在那忙活着,也有附近的媳妇们在这帮着摘菜、洗菜。

静雅的嫁妆已经全部都弄好了,放在了前面的会客厅里。二十八抬的嫁妆,全都系着红绸子,显得很喜气。

薛氏这回就不能再动手干活了,只是在那管着库房,人家要什么东西,薛氏就去给找来。静涵和静琬两个也帮着薛氏掌管着一应的物品,拿出去什么东西,她们两个就在本子上记下来。

所有要用的家什都是从专门的地方租回来,文翰和文成兄弟几个赶着牛车去拉了好几趟。子轩从村子里回来,也帮着忙里忙外的。兴家的酒坊里忙不开,就让妻子也过来帮忙了。

许家这几年在镇上和邻居都相处的不错,所以一听说许家要嫁女儿了,很多人都喊着要来喝喜酒。志新和老爷子商量了一下,决定预备四十桌的酒席。这么些的酒席,一拨当然是放不来的。好在当地的习俗是流水席,开席之后,只要来人凑够了一桌就上菜。吃完了这一桌,撤下去碗盘剩菜,再继续安排下一波。所以在许家的各个院子里都摆上酒席,应该是能够摆的开的。

这酒席上不能光是米饭,也得预备些馒头,北方人其实还是爱吃面食的。于是朱氏就带着人在附近的邻居家里,发面蒸了十来锅的馒头。“三嫂,这些馒头也不够用的啊?”韩氏看着那盖帘上一个个雪白的馒头说着。

“那就明天再焖些米饭吧,也不能光是馒头,有人爱吃米饭。”朱氏说着。

第131章迎亲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十月在北方就已经是冬天了,外面已经落了雪,平常人家就是一天两顿饭。辰时末,许家人吃过了早饭,外面就陆陆续续的来人给新娘子添妆了。静雅今天还是一身红衣,坐在了前院老太太那屋的炕上。一身的红色,衬得静雅肌肤胜雪,娇美动人。

许成宽的堂兄堂嫂带着儿子儿媳都来了,许家在这边亲戚不多,薛氏更是没有娘家人,所以添妆的人也就不太多。倒是有几个村子里和薛氏相处很好的,也来给添妆了。一般的人家,也不过就是块尺头,或者是几块帕子,要不就是荷包之类的。许成宽的堂嫂给了一根银簪子,她那两个儿媳合伙送了一对银镯子。

“嫂子,你看看你,哪里还用这么贵重的东西啊?两个侄媳妇也是,家里孩子也都不小了,正是用钱的时候呢。”陈氏这个人吧,总是爱为别人着想,所以一看见这些东西,就忍不住说道。

“这是咱们家的喜事,咋地?我这个当奶奶的,还不能给孙女点东西了?她们两个当婶子大娘的,还不兴送点好玩意不成?”许成宽的堂嫂笑着说道。

陈氏刚想说点啥,外面又有人进来了。“二姑,我爹和我娘不能来,让我们两个来给侄女添妆了。”进来的,正是陈氏二哥家里的两个侄儿和侄媳妇。

陈氏一看见娘家人,那更是乐开了花,“快,小福,小顺,领着两个侄媳妇过来坐。”从慧心成亲以后,许家和陈家就渐渐的恢复了走动,每逢年节的,陈氏也都会打发人过去看看她的二哥和二嫂。这次静雅出嫁,倒是也告诉了陈家的。“你爹你娘都还好吧?”陈氏如今年纪大了,过往的恩怨早就忘没了,如今也只剩下这么一个二哥还走动着,所以也是时常挂念。

“二姑,我爹和我娘都挺好的,就是岁数大了,懒得走动,所以才让我们过来看看。”陈天福说道。

陈天福的妻子秦氏仔细的打量了静雅,忍不住夸道,“二姑,人都说女大十八变,这可真是不假。你看看咱们静雅,长得这个水灵劲儿。别说,这静雅的相貌。还真就跟慧心妹子有几分相像呢。二姑家的这些个女娃,个个都是好相貌。”说着,秦氏就拿出了一对儿银脚镯出来,放到了托盘里面。“表侄女,这是我和你二表婶合伙给你预备的。这对脚镯的意思,就是你不管走到了哪里,都要想着娘家。”

静雅赶紧的点头,“多谢大表婶,二表婶,静雅记着了。”

许家的亲戚的确是不多,挨个的都添了妆,最后就轮到朱氏和韩氏这妯娌两个,还有慧心了。朱氏拿出来了一根赤金的凤钗,韩氏则是拿出了一根碧玉簪。朱氏一看,就说道,“好啊,四弟妹,我刚才还问你给静雅添什么,你也不吱声。闹了半天,你竟然拿出来这么好的一根簪子,你这是要给我比下去是不是?”朱氏这也是闹着玩儿,她们妯娌这几年相处的越发融洽,所以才能这么说的。

“三嫂,你的也不差啊,你那可是足金的呢。我看着那分量可是不轻,咱们俩送的也差不了多少。”韩氏笑呵呵的说着。然后回头看了看慧心,“小妹,你可是压轴的,让我们看看你给静雅预备了什么吧?”

慧心笑了笑,拿出来了一柄羊脂玉的如意,这如意上雕刻着好多形态各异的小人,每一个都栩栩如生。“静雅,姑姑送你个百子如意,希望你进了岳家的门,能够早日的给岳家开枝散叶,早生贵子。”

这柄如意一拿出来,大家伙就全都不说话了,这柄玉如意质地温润通透,上面的雕工精美绝伦,可不是几十两银子就能买来的。

“姑姑,这太贵重了。”静雅就有些犹豫了。

“傻孩子,这是姑姑准备了好几年,就是要送给你的。你就安心的收着,这可是个好物件儿。”慧心温柔的笑着,语气里的坚持不容静雅拒绝。

陈氏在一旁赶紧的说着,“好了,这添妆也就完事了。各位,咱们还是到会客厅里说话吧,静雅今天不能下地,就在炕上坐着得了。”

大家就随着陈氏来到了外间的会客厅里,红莲几个端进来了茶水和点心,大家就一起喝茶说笑着。

等到未时初,这来贺喜的人就渐渐地多了起来,男客有志明和志德帮着接待,女客则是朱氏和韩氏来接待。林子轩的父母也全都来了,兴家一来,就帮着在外面招呼客人。

“兴家,你还是进屋坐着吧,哪能让你这客人来帮着忙活啊?”志新正好看见了兴家,就有些不好意思,非得让他进屋坐着不可。

“大哥,咱们两个还分什么你我?你赶紧忙去吧,弟弟我就在这帮你招呼客人好了。”兴家摆摆手,把志新撵走了。

到了未时末,就听见远处传来吹打的声音。小孩子们一听,全都乐了,这是新郎官来迎亲了。

静涵赶紧指使着文宣、文昌、铭宇和子文这几个人,跑到大门外面,把大门口拦住了,不让迎亲的人进门。

所有这些来贺喜的人就全都愣了,这许家是要干什么啊?当地的习俗,可是没有这么一说的。大家不禁睁大了眼睛,看着这些小人儿要干什么。

迎亲的队伍来到了许家的门前,只见前面是并排的八个吹鼓手,然后就是新郎官了。岳鹏程一身大红的喜服,面带笑容的骑在一匹枣红大马上面,胸前十字披红,就连马儿的头上也都系着红绸,更是显得喜气洋洋的。

鹏程骑马来到大门口,一看见文宣他们的架势,就知道不好。这肯定是静涵的主意,就是要为难他的。好在之前静涵就放出话来,所以鹏程也是早就有准备的。“静涵妹妹,文宣弟弟,文昌弟弟,不知道你们这样是要做什么呢?”鹏程冲着静涵他们问道。

静涵笑嘻嘻的来到前面,“鹏程哥哥,我早就说了,想要让我们叫你一声姐夫,就得拿出诚意来。今天你的红包要是准备的不够充足,就不好意思了,请你打道回府吧。过不了我们这一关,你就休想进门迎娶我大姐。”静涵才不管什么规矩不规矩的呢,今天要是再不难为一下岳鹏程,她的心里哪能舒坦?

岳鹏程苦笑一下,有这么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姨子,还真就是够人受的呢。“红包是吧?这个简单。”鹏程一摆手,身后一直跟随他的那个小厮就拎着一大篮子的红包走上前来,把篮子交给了鹏程。

鹏程拎着篮子,抓了一把红包就往天上一撒,“想要红包,那就来抢吧。”

附近看热闹的孩子们,全都一拥而上,去抢红包了。今天就是个凑热闹的时候,谁也不会恼的。孩子们你争我抢的,终于把红包全都捡了起来。打开红包一看,里面竟然是二十文钱,这些孩子们一个个乐得蹦了高。

鹏程本来是想着趁乱就进院子的,可是没想到,静涵他们这些人连动都没动,就这么看着红包本别人抢走了。鹏程有些头疼的看着对面笑的不怀好意的静涵,“静涵,你说吧,你还要怎么样?”

“鹏程哥哥,你也太小家子气了吧,一个红包里包二十文钱,你就敢来迎亲?今天你要是不拿出点诚意来,这个门你可进不去。”静涵还是笑嘻嘻的样子。

岳鹏程明白今天要是不出点血,恐怕真的就被拦到门外了。于是让身边的小厮重新拿出几个红包来,这些红包里头,每个里面都有五枚一两的银锞子。鹏程示意小厮把红包分给静涵他们这些人。

那小厮也是个机灵的,挨个的发着红包。静婉、静娴、文宣、文昌、铭宇,全都每个人一个红包,到了静涵那儿,小厮直接塞给了静涵两个红包。“静涵小姐,还望您高抬贵手,放我家少爷进去。”小厮低声的说道。

静涵掂了掂手里的红包,知道里面差不多得有十两银子,静涵明白见好就收的道理,于是就说道,“好吧,这一次就放过你。姐夫,你可以进门了。”静涵一侧身子。

大家这时全都哈哈大笑,都说从来没见过这样闹的。

文翰赶紧的从里面出来,给鹏程牵马。志新也出来了,瞪了一眼静涵之后,就上前给鹏程腰里塞了个红包。

鹏程这才从马上下来,往院子里面走,身后的迎亲队伍也跟着进了院子。

鹏程先是进了会客厅里,给老爷子和老太太磕了头,然后又从屋里出来。

这时就有人喊道,“新姑爷迎亲到,开席。”

于是,许家院子里开始一阵忙活,帮忙的媳妇们就往各屋端菜上菜了。如今天已经冷了,当然是不能在外面摆酒席,所以就把男客安排到前院的几个屋子里,女客安排到后院的屋子。静涵他们也少不得都来帮忙,大家一起动手,很快的就把酒菜给上齐了。

岳家迎亲的人,自然是单独安排了两桌,有许家这边的人陪着喝酒。

第132章表白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酒席从未时末,一直吃到了戌时初,最后一拨才是许家自己家人还有帮忙的媳妇们。等到大家全都吃完了酒席,帮忙的媳妇们又帮着把所有的碗盘全都刷干净放了起来,这才告辞。

朱氏和韩氏给每个帮忙的人都包了些菜回去,那些请来的厨子也全都给了工钱,余外还给包了红包,把这些人打发的乐呵呵的走了。

家里自然是不消停的,还要预备明天早晨送亲的饺子。家里这些人一起动手,一直包到了半夜。

第二天早晨,静雅那边早早的就起来了。开脸梳妆之后,穿好了大红的嫁衣,然后坐在那里静静的等着迎亲。

岳家来迎亲的人也都起来了,吃过了早饭,外面的吹鼓手就开始吹打。许家这边开始发嫁妆了,因为两家都在镇上,所以静雅的嫁妆就找了挑夫给挑到岳家去。所有的挑夫都穿着新衣服,腰里系着红绸,按着顺序往外发嫁妆。一共二十八抬的嫁妆,陆陆续续的出了许家。

大街上早就站满了人,大家一看这新娘子的嫁妆,一个个全都称赞不已。“哎呀,你看人家这嫁妆,一共二十八抬呢,这在咱们镇上可是数得着的。这新娘子家看着也不算是太富贵的人家,还真就没想到,能够舍得拿出来这么些的嫁妆呢。”

“傻帽,你知道啥啊?附近的几个村现在在养一种蚕你知道么?那就是人家许家第一个整出来的。岳家是开绸缎庄子的,每年许家的蚕茧,都是卖给了岳家。听说一年光是这蚕茧,许家就能买个千八百两的,你还别说他家还有别的进项呢。”另外一个人似乎对许家的情形比较熟悉,知道的挺多的。

众人听了这人的话,这才恍然,“原来如此啊,那也就是说,这许家和岳家也是因为这个才结了亲的呗?这么看来,人家许家也算不得高攀了。”

发嫁妆的队伍后面是吹鼓手,然后才是新郎官,新郎官的后面是新娘子的花轿。文翰背着静雅从屋里出来,送上了花轿。鹏程骑马在院子里转了一圈之后,下马进屋拜别新娘子的亲人,然后再次上马,跟在吹鼓手的后面忘岳家走去。

许家的人全都出了屋,看着静雅的花轿被抬走,薛氏忍不住就要掉眼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