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雅也不是那种心眼窄的人,“奶奶,你放心吧,我一定好好的吃饭就是。我还得喂孩子呢,为了这个小东西,我也会好好的吃东西的。”虽说岳家的条件,养两个奶妈不成问题,不过静雅听了静涵的劝告,要自己奶孩子。

“好,这才好呢。你自己喂孩子,孩子跟你也亲近。反正你如今啥事都没有,身边也有人伺候着,不过是喂个孩子,没啥了不得的。你看你娘和你这些婶子,不都是自己喂孩子的么?”陈氏也非常赞同静雅这么做。

大家伙又说了会儿话,然后陈氏就带着人走了。

等她们回到家里,却发现文宣几个回来了。陈氏连忙问考的怎么样,文宣摇摇头。“奶奶,我没考过,子文也没考过,但是文昌哥哥考过了,还在前面呢。如今文昌哥哥也是秀才了。”文宣有些沮丧,一起去念的书,一起去考的试,没想到文昌考上了,自己却没考上。

陈氏倒是有些惊讶,平日里看着这几个都差不多的,没想到文昌竟然考过了。文昌今年才十五岁,一个十五岁的秀才,这可是有些了不得了。陈氏向文昌招招手,“好孩子,过来,来奶奶这里。”

文昌来到奶奶的身边,笑了笑,“奶奶,我没辜负你的期望。我要顶起二房的门户来。”

这孩子的几句话,反倒是让屋子里的人都有点受不了了。陈氏还有薛氏几个,全都掉了眼泪。“好,好孩子,你爹有你这样的儿子,他也该欣慰了。”陈氏搂着文昌哭了出来。

静涵在一边也有点难受,文成和文昌两个,这些年没爹没娘的,也实在是挺可怜的。文成还好些,过继给了志明,朱氏待他比亲生的还好。文昌虽然也有大家的疼爱,可是终究不是母亲。以前看着文昌和文宣两个都挺爱玩的,也没发现他有多用功,想来是在大家看不到的时候,下了苦功夫的。

要是二婶当年没跑,如今可不是就要跟着儿子沾光了么?静涵心中叹了口气,这世间的事情啊,还真就是难说。倘若二婶还在,恐怕这个家根本就消停不了吧?

志新就要张罗着庆祝一番,文昌却是给拦住了。“大伯,咱们家如今喜事接二连三的,大哥和二哥的亲事还没办呢,我这算不得什么的,还是不要浪费了。若是他年文昌考上了进士,大伯爱怎么庆祝都好。”

“话不是这么说,要是你爹还在,他一定会给你置办酒席庆贺的。咱们家喜事多,那是说明咱家的日子过得兴旺。不行,这事我一定得好好的给你操办一下。”志新想起来弟弟,坚决要摆酒庆祝。

于是大家就开始忙碌了起来,去采买东西的,去通知街坊邻居的,一时间,整个许家都热闹的很。

刚刚文昌他们回来的时候,也是有报喜的人来过了,正好志新和老爷子在家,才给人打发走的。邻居们也都知道了许家的孙子,又有一个考上了秀才。等到志新派人去请大家来喝酒,这些街坊邻居的,也就都来凑热闹了。

酒席自然是摆在晚上了,申时末开的席,一直吃到了酉时末才算完事。老爷子心里高兴,喝的就有点多,后来还是文宣把他扶回了屋子。

等到众人全都散了,薛氏带着人把东西都收拾下去,借来的桌椅碗盘也各自送了回去。静涵和静婉、静娴都在厨房里帮着做菜,也都累得够呛。等众人散了,姐妹三个也顾不上别的,回屋躺在炕上就睡觉去了。

秋天本来句是个忙碌的季节,再加上许家如今在山上还有那么多的东西,所以大家并没有在镇上多住,第二天志新就带着人回山上去了。文成和志明这几天打算要去南面了,所以就会村子里去收人参,朱氏记挂着县里的酒楼,当然是要回县里的。于是,大家全都各忙各的去了。

静涵本来是要回山上的,可是陈氏不让,“再有几天,子轩他们就该回来了,你难道不想子轩一回来就看到你么?山上的那些事情,有你没你还能干出两样来不成?你就安心的在家呆着,等着子轩回来就是了。”

静涵一听,也就只好在镇上住着,每天闲着没事,就做点针线。

八月二十九这天上午,静涵和静婉正坐在炕上绣东西呢,就听到外面一阵鞭炮的声音。静涵抬起头,“这是咋了?外面这么热闹?”

静婉叫来紫薇,“出去看看,外面是什么事情,这不年不节的,咋还放起鞭炮来了呢?”

紫薇应了一声,就到前面去了。不多时,紫薇满脸喜色的回来,“二小姐,三小姐,大喜事呢,咱家大少爷中了举人,门口是来报喜的。老太太让两位小姐赶紧的到前面去,听说林少爷也中了。”

静涵一听,手上一斗,绣花针直接扎到了手上。静涵也顾不上手指的疼痛了,把东西往旁边一放,直接下地就往前面跑。

“二姐,你好歹换件衣服再去啊,再说了,子轩哥哥中了举人,还不得先回家去看他的父母?哪里能先来这边啊?”静婉叫住了静涵。“好好的收拾一下,估计晚上子轩哥哥能来就不错了。”

静涵想想也对,回身找出件衣服换上,又把头发好好的拢了一下。静婉也换了衣裳,姐妹两个这才来到了前面。

前院贺喜的那些差役已经都走了,老爷子和老太太都是经历过事情的人,这点事倒是不至于弄不明白。给那些贺喜的人全都包了大大的红包,打发他们乐呵的走了。

文翰正在跟附近的邻居说话呢,看见静涵过来,赶紧朝静涵招了招手。“静涵,过来。”

静涵来到文翰的身边,“大哥,恭喜你了。”家里再次出了举人,以后的许家,可不是一般的人家了呢,或许也可以说是书香之家了。

“我也得给你道喜呢,子轩也考上了,而且还是头名,解元。”文翰说出了一个更震撼的消息。

静涵有些呆住了,子轩能考中举人,这个还在预料之中,毕竟文翰和子轩都差不到哪去,可是头名解元?这个静涵可真得没敢想。

“子轩先回家了,这可是大喜事,当然得先去给家里人报喜。你也别急,我估计等不到晚上,他就会来的。另外,鹏程这次也考上了,他回家去看静雅了。”文翰笑着说出了鹏程也考中的消息。

静涵觉得今天的喜事好像是太多了,三个人同时中举,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呀,大姐家可是双喜临门了,大姐前几日刚刚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呢。”

“静雅生了?不是还没到时候的么?”文翰还不知道这件事呢。

旁边的人一见这兄妹两个说起话来,就去跟老爷子唠嗑去了。文翰正好拉着静涵来到一旁,询问静雅的情况。一听说静雅生了一个很健康的男孩,文翰也忍不住乐了。“我都当舅舅了,这怎么跟做梦似的啊?”

静涵也觉得像是做梦,子轩、鹏程、文翰,三个人一同中秀才,又一同中了举人。这好像有点不可思议呢。对了,还有文昌中了秀才。这要是搁正常的年月里,院试和乡试是不在一年里的。不过今年的乡试是皇帝下旨开的恩科,这才有了,一门兄弟,秀才和举人先后而出的情形。

静涵说了文昌的事情,文翰也有些感慨,“文昌的确是非常用功的,要是二叔还在该有多好,他一定也想看到儿子出息的样子吧?走,咱们去跟爷爷说一说,明天得去给许家的列祖列宗上坟去。”

文翰和静涵一前一后的来到了老爷子的身边,跟老爷子说起了要去上坟的事情。老爷子当然是同意的,“行,我刚才已经打发人上山去叫你爹他们回来了。明天一早,我和你们一起,去给祖先们上坟,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咱们许家,出了两个举人,一个秀才了。”老爷子激动的说道。

第180章婚期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志新夫妻还有静娴下午就赶回了镇上,文成和志明已经去了南面不在家。朱氏那边,也找人捎过去信儿了。志德一家和庆年一家,也接到了消息,全都来了这边。

文翰既然是中了举人,当然也得庆贺一番的。不过这次,志新倒是没着急,他是想着跟岳家和林家商量一下,把时间错开。

等到傍晚,林家果然来人了,兴家、何氏、子轩,还有子文和玉梅,全都来了。岳家岳思远和鹏程也都过来,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岳家明天中午摆酒席。许家明天晚上,而林家则是后天中午,正好后天,大家可以一起去林家热闹一下。

事情商议妥当,然后大家在许家这边吃了饭,这才又各自回去。等林家和岳家的人都走了,老爷子就跟志新商量起来文翰和文成的亲事了。

“如今家里这几个姑娘小子的,也都大了,文翰和文成的亲事既然都定了下来,我看不如就过一阵子先给他们两个成了亲算了。静涵稍微再等等,林家玉梅的婚期也定了,听说是在十月里。一家子不好同一年又嫁女儿又娶媳妇的,就让子轩再等一等,过了年再给他们成亲。我看文翰和文成不如在一天成亲算了,同时迎亲,同时拜堂。这样,就没有谁抢谁的运气这一说了。”老爷子早就琢磨了,这是最好的法子,要不然兄弟两个就得有一个明年再娶媳妇,可是明年还有静涵要出嫁呢。

志新点点头,“也好,这事我跟文翰他们商量一下。估计明天三弟妹也该回来了,三弟不在家,弟妹也能做主的。这样的话,咱家可是双喜临门呢。”志新比较赞同老爷子的办法,如今家里这些孩子也都大了,也是该成亲的。

“我想了一下,也不用再给他们买房子了。成亲的话,就让文翰住在东跨院里,文成住西跨院里,文宣和文昌跟我们住在一起。后院还是住着几个女孩,你们夫妻冬天就住在后院吧。老三两口子今年冬天应该是住在县城里的。过年的时候,大家伙儿挤挤也住开了。我看等明年静涵和静婉成了亲,咱们就分家,老三他们一家,住到县里去正好。”老爷子的心里早就盘算好了,如今也不过是跟志新大哥招呼罢了。

志新点点头,家业大了,难免要分家的,这个避免不了。现在分了,大家还能互相念着情分,舍不得。等到真的闹了起来再分,可就不好了。“成,爹这么安排倒是不错。就是到时候咱们可得把文昌安排好,这孩子最是可怜,咱们不能亏待了他。”志新拿两个侄子就当儿子一般看待的,当然希望他们以后也好好的。

“这个我也想了,定然是不能少了他的就是。天也不早了,该睡觉就去睡觉吧,明天咱们还得去上坟呢。”老爷子有些乏了。

志新从老爷子的屋子里出来,然后也去休息了。

第二天,家里的男丁都去上坟,女人们则是准备着晚上的酒席。等到晚上,自然又是好一顿折腾,这才算是完事。

等到林家的酒席摆过,三家人这才算是安稳了下来。可是接下来还有孩子们的亲事,志新跟文翰和文成已经商量好了,就按老爷子说的来。

这边子轩可就难受了,本来以为乡试回来,就可以娶静涵的,哪里想到,还要再等大半年的时间。

子轩跟父亲抗议,兴家就劝道,“子轩,你也不想想,当初为了你和静涵成亲,咱们愣是把玉梅的婚期延后了。如今你们两个没成,人家吴家要求先让海明和玉梅成亲,我们能说啥?左右不过是几个月的时间。再说了,你这已经是举人了,若是你明年开春能考上个进士啥的,回来娶静涵,不是更给静涵长脸么?”

子轩一听父亲这么说,心里也有些意动。婚嫁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如果自己能有个进士的功名,那他和静涵成亲,一定会比现在隆重的多。“好吧,我听爹的。”为了能给静涵一个隆重的婚礼,子轩决定,一定努力,争取能够考上。

兴家高兴的拍了拍子轩的肩膀,“好儿子,爹爹相信你。”

定下来了文翰和文成一起成亲,许家这边可是忙起来了。山上还要栽棒槌,志新离不开,所以就只能是薛氏和朱氏两个张罗了。妯娌两个找了媒人,把成亲的日子送过去,其实早就商量过的,也不过是走个过程罢了。

婚期定在冬月初六,因为这个时候,文成和志明差不多可以来回的跑两趟南方了。今年叶二他们真的跟文成一起去了南方,想来带他们几次的话,以后文成就可以省些心了。

文翰他们已经有举人的功名了,自然不用再去县学里头,只要在家看书就可以了。倒是文昌,成了廪生,到了县学里。朱氏让文昌住在酒楼的后院里,这样也能方便些。文昌当然没二话,顺道还能帮三婶看着酒楼,何乐而不为?

静涵一看自己今年成不了亲,心里也是有些失落的,不过她是个心大的,很多事都不太在乎。今年嫁不成就明年嫁呗,反正她才十六岁呢,着啥急啊?静涵和静婉帮着母亲和婶子张罗着两个哥哥的亲事,每天忙活着买这个,买那个的,没有一天消停。

新人成亲,这铺盖什么的都少不了,虽然女方会陪嫁一些,可是男方也是要预备的。薛氏和朱氏商量着,都给做了四铺四盖,这样不偏不向的。其实成亲的东西,妯娌两个预备的时候都是一样的,同样是许家的儿孙,不好弄出两种待遇来的。

韩氏也经常过来帮忙,慧心家里孩子还小,来了也帮不上什么,就没过来。

忙忙活活的,竟然就到了九月十八,这天可是静雅的儿子满月。小孩子一般满月和百天都是大事,要办酒席的。鹏程是独子,这孩子可是岳家的宝贝金孙,岳思远发话了,要好好的操办一下。

这天,岳家真的可以说是宾客盈门。如今鹏程是举人,岳家的身份自然就不一样了,镇上不少的人家都来贺喜,再加上岳家的亲戚,这下子,里里外外的全都是来贺喜的宾客。

许家今天也过来了不少的人,除了文成和志明出门在外没能来,剩下的几乎全都到了。陈氏和薛氏她们都拿出了精心准备的礼物,有孩子的小衣服、小帽子、小鞋子,也有金项圈、金镯子、金锁片等等。这下子,孩子的身上可就挂满了这样那样的金银饰品。

“奶奶,娘,婶子,小姑,你们这么破费干啥?不过是个小孩子,你们送这么些金的银的干啥?”静雅抱着孩子,忍不住说道。

“咋地?这可是我见到的第一个重外孙呢,还不兴我这当太姥姥的送点好东西?咱家如今也不是拿不出,这点东西算啥?留着给孩子玩就是了。你看咱们小君豪长得多好看啊,来,给太姥姥笑一个。”陈氏看着那个躺在静雅怀里的小东西就想笑,这小家伙长得白胖白胖的,就像是白面捏的一样,越看越喜欢。

静雅无奈,陈氏的脾气她是知道的,最是喜欢孩子了。这个又是小辈里的头一个,老太太更是喜爱的很。静雅也不再说别的了,心里暗暗记下大家都送了什么,等以后文翰他们有了孩子也多送些好东西吧。

众人在岳家吃了酒席,然后又跟静雅唠了会儿,这才回许家。离开前,薛氏和鹏程娘商量好了,过几天来搬月子。好在如今两家都在镇上,来回的也方便,爱啥时候回去都行。

九月二十二,薛氏派人把静雅接回许家,鹏程舍不得妻儿,当然是也跟着过来了,一家三口在许家住了下来。小君豪非常的省心,每天除了吃就是睡,几乎听不到他哭闹。静涵看着这个小家伙真的是爱不释手,成天的抱着。

“你要是喜欢孩子,就赶紧成亲,自己生一个算了。”静雅打趣她。

“你当我不想成亲啊?这不是年前赶不开了么。子轩都急得不得了呢,那有什么法子?玉梅要成亲,咱家大哥他们也要成亲,根本就轮不到我们嘛。”静涵撇撇嘴说道。以前总是想着不能太早成亲,成亲早了不好。现在才明白,那根本就是心里没有牵绊才会这么说的。

如果心里真的爱上了一个人,恨不得每天都和他在一起的,哪里还会计较什么时候成亲啊?静涵如今越来越离不开子轩了,她时常在想,自己什么时候能够和子轩光明正大的在一起就好了。虽然现在家里的人也不反对他们在一块儿,每次子轩来了,大家也会给些机会让他们独处,可是总会有人在不经意间闯入书房里来,弄的静涵和子轩哭笑不得的。

“你们两个啊,还真是好事多磨,要不是秦家捣乱,你们早就成亲了呢。说起来我倒是挺同情子轩的,好不容易才让你喜欢上了他,也不再排斥嫁人,可是这婚期却要推迟到明年去,唉。”静雅摇摇头,忍不住叹气,但愿妹妹和子轩的婚事不会再有什么波折才好。

第181章玉梅成亲

,最快更新长白山下好种田最新章节!

志明和文成在十月中旬回来了,这次出去的时间比较长,但是收获也比较丰厚。他们这次走的远,今年带的棒槌多,那个客户不能全都收下,就给介绍了几个别处的客户,文成他们自己去联系了一下。

北方的药材在南面还是比较受欢迎的,文成他们带的药材一路上卖的精光。这次文成也长了心眼,专挑北方没有的药材收购了不少,回来的路上,就一路再卖出去。这次由于有叶二他们跟着,志明和文成也就放心的收了很多的药材,所以收获也就非常大了。

文成他们走的时候带了将近一千斤的人参,还有好几千斤别的药材,到了南方一下子就翻了个翻儿。然后又从南面收了药材往回来,这利润也不小。这一次除了本钱,还带回来了九千多两呢。

文成分给叶二他们几个人一千五百两,叶二推辞这不要那么多,还是文成连说带劝的,他们才收下了。叶二做梦也没想到,出去才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能挣到这么些的银子。“文成啊,咱们啥时候再去一趟啊?这家伙,难怪人家都去跑商,原来里面的利润这么大呢。”

“叶二叔,话不是这么说的,如果不是有你们,我哪里敢弄这么多的货物出去啊?没有货,咱们上哪挣钱去?我就是仗着几位叔叔都是有功夫在身,才敢这么干的。”文成笑了,他虽然也有一身的功夫,可是毕竟双拳难敌四手,遇上事情,人少了就不好用。有了叶二他们就不一样了,就算是有事,也好歹能支应着。

家里人一见志明和文成回来,也都很高兴,老爷子就说了文成成亲的事情。文成倒是无所谓,早晚都得成亲,跟大哥在一起,家里也能少操劳一些。就是这样有点耽误自己出门,想了一下,人生一辈子,也就成一次亲,耽误就耽误吧,大不了下一趟晚点走。

文成把这次出去挣得钱,连同本金都交给了陈氏,“奶奶,这次出去,一共挣了九千多两,我分给了叶二叔他们一千五百两,还剩这些。您先收起来,等我下次出去的时候,再在你这拿钱就是了。”

陈氏看着这些钱,不禁感叹道,“都说是坐商变行商,财源达三江,这话还真就是没错。要是不出去走,咱家上哪挣这么多的钱去?就是苦了文成了,出门在外的,吃不好睡不好,你看都瘦了。”

这边志明就笑了,“娘,你这也太偏心了吧?儿子和孙子一起出门,你就只看见孙子瘦了,儿子啥样你也不看看?”

大家伙听了都哈哈大笑,老太太也忍不住笑了,“你啊,多大了,还跟你儿子吃醋。我们这些当老人的,最疼的不是儿子辈儿的,是孙子辈儿的。等你有了孙子,你就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