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母系社会末期上一章:第 3 章
  • 穿越母系社会末期下一章:第 5 章

黄也迪喜欢说干就干,第二天一起来她就召集了部落里的人们,对他们说了昨天的打算。意思是,她们部落的威胁暂时解除,目前主要的精力放在寻找食物上。说完,她又将人分成几队,每一队都是男女搭配着。现在部落里大概有五百多口人,剔除老人孩子,只有四百多名青壮年。黄也迪把这四百人按照其擅长的本领分成八个方队,比如有擅长辨识植物和采集的就分在采集队,有擅长打猎的则分在打猎队。有擅长建筑的就留在山谷里搞公共建设,因为他们住的山洞都很小,最大的也只有容纳几十人。其他季节聚会吃饭什么的都可以在外面进行,但是冬天就必须在屋里。

而且冬天山洞奇冷,如果每个山洞都生火去暖的话,光是柴火的消耗就不小。虽然树木到处就是,但是人们还是喜欢就近砍伐。黄也迪深怕长此以往会造成环境问题,做为一个现代人她可深知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以建立一个特大型的山洞的必要性就出来了。分工之后,大家便开始忙碌起来。

黄也迪看完这些人凿山洞的工具又头痛起来了,没有铁揪没有铲子只靠几把铜斧和石刀得挖到何年何月。还不如建砖房呢。对了,烧砖,高级的烧法她不会,但是最原始的烧法她还记得,在她的家乡还有人用粗劣的方计烧砖,她小时候经常去窑场玩耍。所以她现在对于烧砖的过程还有些隐约的印象,她大致记得这样几个步骤:挖土和泥,脱坯晾干,装窑点火,烧制冷却,开窑出砖。至于具体操作,她相信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想到这里,黄也迪便让这些正在凿洞的人停下。她将自己的意思粗略的表达了一下。这支建筑队伍里有一个叫建的人对此很有兴趣,他提出可以试上一试。黄也迪又找来白智,她拿着树指在地上画了一个长方形,让白智照着图像为为做一些模子。白智带着那些会木工的人做模具。黄也迪又让人去挖土,砖窑不用另建,就用部落里那几个废弃的山洞。

第一批模具很快就做好了,黄也迪拿着石铲开始拓坯,她学着以前那些拓坯的男人,高高的举起石锹,往木模里头摔泥。无奈这石锹实在太重,而且准头不好。黄也迪摔了几下,便放下石锹,在地上捡了块木板一点一点的往里头掘泥。其他人观望了一会儿,也开始学着她的样子忙活起来。

木模里填满泥后,黄也迪又用平滑的木板把表面刮平,然后再反转模板把砖坯就近倒在地上晾着。等到泥胚的表面风干以后,便可以拿到窑里开烧了。

到了下午时,部落里采集和打猎的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他们看建工队里的人没有在凿洞反而在玩泥巴,眼里不由得闪过一丝不解。白智连忙上前说他们是在烧建房子的砖头。那些人的疑虑不但没消,反而更深了。在个时期建房子要么是用木头要么直接用泥巴建造,还有的用石头。他们根本没听说过砖是什么?但是首领的话,一般人都会服从的,所以大多数人尽管疑惑不解,嘴里也并没有说什么。只有黄鹰仍旧一脸欠揍的样子。

黄也迪没理她,仍然吩咐建工队的里继续干活。

今天采集队和打猎队的收获都很丰富,令黄也迪高兴的是,白药也跟着族人一起回来了。他见到黄也迪激动的又跳又笑的。两人短暂的寒暄之后,白药对黄也迪做的泥砖也发生了兴趣,他蹲着看了一会儿,也有模有样的学做起来。

晚饭仍旧是在山谷的空地进行。由于人太多,大家只好分成了十个火堆烤肉做饭。吃完饭后,白药又告诉黄也迪,在离他们不远处的山林里长着很多野菜,这种菜只有在嫩时才能吃,长大后便成了草。但他们采多又怕吃不完会坏掉,他脸上一副惋惜而又纠结的模样。黄也迪心中一动,吃不完可以做成干菜嘛。不然的话,到了冬天根本没有什么青菜,难道要天天吃肉?想到这里,她便笑着对白药说:“你让人把它们全都采来,我有办法。”

翌日,天一亮,部落里的人全都起来。眼下正是储存食物的好季节,很少有人偷懒。白药带着采集队的人拖着用兽皮缝制和用软藤编制的几十个大袋子第一拨出发。黄也迪还在指挥建工队的人和泥做砖胚。

现在太阳还很强烈昨天做的那些泥胚已经快干了。黄也迪急于让人们看到结果,便吩咐将泥胚装窑点火,开始烧砖。

14

14、第十四章别拿首领不当干部 ...

装完窑后,黄也迪点上火就在一旁有些紧张的看着,以前她虽然看别烧过,但从未亲手实践,也不知道会烧成什么样。

砖窑点火后就不能断火了,旁边必须得有专人看着,白智自告奋勇的要来看窑。建工队里的其他人也都有些期待的看着热烟滚滚的砖窑,他们自然想看看自己亲手做出的东西是什么样子。

黄也迪知道这烧砖也需要很长时间,便又让他们继续干活去。到了正午时分,白药带领的采集队满载而归。白药得意洋洋的指指地上几十只袋子的野菜,黄也迪适时的表扬了他,又连带着把大伙夸赞一番。

接着,黄也迪让人先把这些野菜洗净,又在谷地上架起十几口部落里最大的陶锅,将水烧开后把洗净的野菜放进去,焯个半熟,然后捞出来铺开在干净的大青石上,还有藤条上。

她这边还没忙完,就有砖窑那边的人跑来问她砖烧好没,黄也迪只好告诉让他们再烧一会儿,等到傍晚时刻就差不多了。

黄也迪查看了一下采集队里采的野菜和野果,绝多大数她都没见过。但是她并没有见到蘑菇香菇木耳之类的。这里的森木那么多,按理说应该有这些东西啊。她比划着问了白药,白药似乎没听明白,黄也迪解释了半天,只好放弃,她决定明天和白药他们一起出去采集。

当夕阳西下时,部落里出去干活的人们像往常一样归来。他们把东西放到大山洞里以后,都不约而同的来到那冒着浓烟的砖窑前。黄也迪记得她家乡的砖窑烧一窑砖要好几天时间,不过,这个砖窑小,砖胚放得又少,烧了一天应该可以了。她吩咐白智可以停火。白智被烤得浑身是汗,他一听说可以停火,便站起身来向谷外走去,黄也迪猜他要去洗澡,她急忙告诉他现在洗澡容易生病,等汗干后再洗。白智听到这句话眼中闪过一丝疑惑,不过,他还是选择听她的话。

等窑里的砖凉了一会儿,黄也迪便让人把窑里不停的洒水。

砖窑里不停的冒出一阵阵白烟,部落里的大人孩子都围过来看着。黄也迪突然觉得压力很大,万一烧不好怎么办?她又一想,烧不好,接着烧呗,反正又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想到这里,她平复了心态,让人把用石刀所窑里的砖扒出来。当那个人扒出来第一块红色的砖时,围观的人们不禁发出了一声惊叹。他们很好奇为什么泥巴放进去烤熟后变成了红色?

黄也迪仔细看了一下,大体不错,虽然有些地方不太平整。她又用石刀把砖挑起来举高狠狠的摔下去,并没有像她想像中的四分五裂。不错不错,韧度也可以。众人又嗷嗷的叫了几声,像是在赞叹。这时,建工队里的人已经迫不及待的把窑里的砖头全都掏了出来。

黄也迪很高兴,告诉建工队里的人明天还要继续烧。

等到吃晚饭时,黄也迪指挥着白智用砖和泥垒了一个简易的灶台。大家看白智能轻而易举的把灶台做得如此紧密结实,又欢呼起来。黄也迪观察过,这里的人盖房子很少用石头,因为自然生成的石头都是带有棱角,如果直接用来盖房子会不结实,而要打磨又要费很多的精力和力气。至于用木头和泥巴盖又不结实,经不了什么风雨。

据黄也迪观察,原始时期的天气状况远比现代要恶劣,暴风骤雨是家常便饭。所以人们对于坚固而又安全的巢穴是十分渴望的。

黄也迪趁此机会说她要多烧一些砖,准备为大家建房子。这种房子既可以遮风挡雨,冬天时还可以在屋里晒太阳。她一番话说下来大家的眼里都充满了向往之情。黄也迪看大家的情致高昂又接着鼓动了一番,无非是说她以后一定会带大家过上好日,请大家一定要多多支持她的想法之类的。说完,她带头鼓起掌来,部落里的人显然还没有鼓掌的习惯,黄也迪拍了半天,只有几个人试探着拍了几下。

就在这个时候,人群里有人发出了不和谐的声音。只见黄鹰站了起来,走到黄也迪面前,大声的说道:“迪,你整天只是搞这些没用的东西,从来都不带领大家去打猎,只会坐享其成。你们说是不是?”黄鹰说完用她那锐利的目光扫视了一眼众人,人群里果然有一小部分的人露出了赞同的表情。黄也迪知道,以前的部落首领一般都会带着众人去打猎。首领无论是能力还是力量都绝对是部落里的佼佼者。包括以前的黄迪也是。但是黄也迪明白自己有几斤几两,论打猎她绝对比不上这些专业猎户,论力量比她强的人也比皆是。她唯一能依靠的就是自己还算聪明的脑子,以及那些人所没有的知识。所以她选择了扬长避短的做法。但是在某些人的眼中,却是她偷懒坐亨其成,不愿意和他们一起冒险。

白智张了张嘴刚要开口说话,立即让黄也迪用眼神制止了。她站起身来镇定的看着黄鹰,用洪亮清晰的声音说道:“鹰,我问你一个问题,你说我们人和水牛,野猪哪个力气大?”

黄鹰不屑的答道:“当然是水牛和野猪。”

黄也迪又问道:“既然它们的力气比人大,为什么到了最后却成为了我们的食物?”

黄鹰撇撇嘴道:“那是因为我们聪明。”

黄也迪环视了一圈众人,最后才笑着说道:“在自然界中,比我们人类力量大的动物比比皆是,为什么它们最后却成了我们的食物?那是因为我们聪明会动脑子,会用工具攻击它们。同样的,我们人类比较贡献大小,并不能单纯用力量来衡量,还要看她的脑子。我虽然没有跟你们一起去打猎,但是我在寨子里也没闲着,我想方设法的保存野菜食物,想办法烧砖给大家盖房子住。我出的力并不比你们小。”

黄鹰听她长篇大论的驳斥自己,还想着要扳回来,却被扬手黄也迪打断,黄也迪继续说道:“首领是什么?首就是头的意思,首领的意思就是要用头脑来领导着众人过上好日子。”

黄鹰终于忍无可忍的反驳道:“我也有头脑。”

黄也迪接道:“我并没有说你没脑子。”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哄笑声,黄鹰气呼呼的坐下。

有黄鹰这种想法的毕竟是少数人。大多数人对谁当上首领并不介意,只要让他们有饭吃就行。所以黄鹰的支持者并不多。黄也迪若有所思的打量了眼众人,这只是一个五百人的部落,就有这么多的是是非非,以后部落扩大了,事情肯定更多更烦。不过再多再烦,她也得坚持下去,因为她果她只是部落中的普通一员的话,每天只会为食物而奔忙,她的很多想法和行为就会受到掣肘。还有,现在已经到了母系社会末期,要不了多久,这个地方就将是男人的天下,男人的征服欲望要比女人可怕得太多。到时候,她和众多女人一样只会沦成生育和暖床的工具。

一想到这里,黄也迪就恨不得摔桌。自己在男女相对平等的现代社会还经常觉得活得憋屈,时不时写书演讲,号召女人将女权进行到底。她怎么可能会乖乖的任命?同样是人,都是爹妈生的,凭什么我要受你压迫,就凭你长了根“树枝”,爹的,我还有“地洞”呢!王候将相宁有种乎?谁天生就会领导别人,还不是一步步学的。

怕个毛,有毛可怕的。想着想着,黄也迪觉得自己全身不由得散发出一种王八之气。哼哼,老娘就要逆流而上,将父权社会掐死在萌芽状态。让那些“女子无才便是德,男人是女人的天”之类的混蛋理论都它爹的消失去吧。

现代社会之所以越来越糟糕,女人越过越没意思,根源就是男人的愚蠢无能和贪婪。

如果让女人来掌权,战争就会减少百分之八十;遗弃就会减少百分之九十;犯罪会减少百分之六十;□、性虐待、家庭暴力这些负面词汇会彻底的消失想着眼前有这么一项伟大的事业要由自己来完成,黄也迪顿时胸生浩然之气,天下之势,舍我其谁?

黄也迪心思翻转了一会儿,又目光凌厉的看了看黄鹰冷声说道:“这一次就算了,我既往不咎,但是不要一而再再而生的挑衅我的权威。你们当初既然选择了我来你们的首领,那就是相信我,现在和以后请你们继续相信我,也相信你们自己。”说完,她挺直脊背,很有王八之气的走了出去。

她快步走到砖窑场,坐在月光下装泥胚。一块又一块的装着,干了一会儿,她有肚子开始高歌起来,爹的,刚才光顾着释放王八之气,忘了先填饱了肚子。但是,她总不能再灰溜溜的回去吧。人啊,果然不能装 逼。一装逼就得饿着肚子装泥胚。

正当黄也迪正独自纠结时,有一个身影在向她走来。

15

15、第十五章 夜晚的煎熬 ...

黄也迪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白智。

白智走到她面前,递给她一块用树叶包着的烤肉。黄也迪一看到还冒着热气的烤肉,肚子叫得更响了。这么善解人意的男人少有啊,她向白智露出了感激的笑容。白智也回她一个微笑说道:“快吃。”

黄也迪接过烤肉不顾形象的大嚼起来。白智蹲在她旁边默默的装起了泥胚。

“迪,迪——” 黄也迪正吃得津津有味,又有人向窑场这边跑来,听声音像是白药。白药飞奔过来,从怀里摸出几个野果递到黄也迪手里。黄也迪在白药期待的目光下又把几个野果给解决了。

她打着饱嗝起身扭了一会儿,又蹲下开始干活。三人没干多久,天色就暗了下来,四周雾霭沉沉,倦鸟归林。山林飒飒作响。黄也迪不由得心里暗叹,这风景真美啊。要搁现代得花多少钱才能看到啊。

黄也迪正在暗自感叹,他们周围的草丛中却传来一声又一声的喘息声。白药一听到这种声音,耳朵立即支棱起来。白智还算淡定,继续若无其事的干活。

原始人的娱乐极少,吃完饭就那啥在山洞里圈圈叉叉,还有的进行野战。这些人从来不知道矜持为何物,一边圈叉一边大叫,搞得一到夜晚,黄也迪的耳边便充斥着这种声音。一到这时候,白智还好些,白药则会不停的翻身。有时候还会爬到她的床边不停的申明,自己的鸟已经很大,他不明白她为什么要嫌弃自己。一到这种时候,黄也迪便装死,像僵尸一样直挺挺的一动不动。白药哀怨了一会儿,才被白智硬拽下去

三个默不作声的干活,差不多两个时辰过去,地上已经摆满了一大片泥胚。三人又累又困的回山洞休息。黄也迪看了看白药,不禁坏心的想着,这么一累,我看你还有心思想别的。

一夜好眠,次日清晨,黄也迪让建工队继续烧砖,自己则准备跟白药一起到森林里去采集。黄也迪才知道这所谓的采集决不是她以前旅游时的采集。此时的原始森林还没经过任何破坏,树木高低错落,树缠藤,藤傍树,密密匝匝,人行其中,简直有些透不过气来。因为此时正值初秋,蛇虫横行,蚊蝇极多。他们一边走一边还得用竹棍不停的敲打地面,以便吓跑草丛里的蛇。

刚入林一会儿,黄也迪的身上便被划得血痕累累。白药从地上扯起一株草,放嘴里嚼碎了涂在伤口上。看着大家都在看着她,黄也迪忍着痛疼,摆摆手装得很不介意的样子。

白药犹豫了一下,对着后面的人嘀咕了几句,然后自行转变了方向。这边的树林要比刚才疏朗许多。而且林中还有几条小路,显然这里经常被人光顾。

这时后面人群中走出来一个妇女她对白药大声说道:“这里没有食物,为什么要来这里?”

“这里有。”白药简略的答道。

“早被人采完了。”那女人一脸的不赞同,她身后也很多人也是同样的表情。

黄也迪刚要开口说话,白药一把拉住她快速向前走。采集队里的人虽然有半数不满他的行为,但还跟了上来。他们沿着小路进入了树林深处,白药拉着她在一片林间空地旁停下了。

黄也迪放眼望去,不由得惊喜的叫了起来。原来这草地上长满了色泽不一,形态各异的蘑菇。前几天她曾向白药透露自己有辨识蘑菇的能力,白药当时就相信了她。今天他是专门带她来这里的。

黄也迪兴奋的弯下腰去采,刚才反对白药的那个妇女立即脸色凝重的走上前来制止她。

“有毒,吃了会死。”

“有的没毒。”黄也迪笑道说道。

黄也迪把众人叫到面前,耐心的告诉他们什么是有毒的什么是无毒的。

她在现代时,经常到这神农架等地方旅游,到了森林自然免不了要采集些野果茵类的带回去送给朋友。为此她专门学习了蘑菇的分辩方法。

她清楚的记得蘑菇的分辨方法主要有五种:“一是看颜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二是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三是”

黄也迪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一字不拉的告诉了采集队的人。他们自然是将信将疑。黄也迪只好说先采回去,等回到部落后,她先试吃。听到她这样说,众人也不再怀疑什么,便蹲在地上开始采蘑菇。

采集队采完蘑菇,继续往里走,黄也迪又很幸运的在枯树桩上发现了一片又肥又大的木耳。不过木耳要比蘑菇少多了,他们只采了一袋子。

大伙又采了许多野菜把几十个袋子全部装满才往回走。

因为这次他们没走远,所以回来得要比往常还早些。

回到部落的时候,白智正满头大汗的带着建工队的人在窑场干活。

黄也迪让人拖着一袋子蘑菇走到山谷中央的空地上,昨天煮野菜的几口大陶锅还在原地,黄也迪让人给锅里换上清水,把蘑菇放进去,再放几棵灯芯草,她一边烧火一边盯着锅里的灯芯草,还好,它在逐渐变黄,那就说明这几种蘑菇没毒。紧接着黄也迪又试验了其它几种蘑菇。这次采来的蘑菇虽然很多,可是种类只有几种,所以她只需将每个种类都试煮一下就行了。

黄也迪在煮蘑菇的时候,部落里留守的老人和孩子也都围上来观看。那些老人一看这几袋子蘑菇,脸上立即变色。黄也迪暂时没有理会他们,只是自顾自的在那里做蘑菇汤。她找了一些碎肉放到锅里和蘑菇一起煮熟,再加上几把青菜叶子。

没多久,空气中开始散发着肉汤的香味。黄也迪拿了碗先先盛了一碗,吹凉了美美的喝下去。天天喝烤肉烤鱼的,猛的喝到了蘑菇汤,真的感觉很幸福。

黄也迪在众人的惊叫声中,喝完了一碗蘑菇汤,她嫌不过瘾,接着又盛了一碗,她刚要开喝,手里的陶碗却被人抢了过去。黄也迪惊讶的抬头,就见白智夺过她的碗,扬起头大义凛然的灌了下去,白药犹豫了一下也灌了一碗下去。

众人就这样看着三人,白药甚至已经备好了各种草药,准备等黄也迪一旦表现出中毒症状就赶紧上前救治。

众人大眼瞪小眼的看了他们好一会儿,见三人都无异状才如释重负的松了口气。

黄也迪喝完汤后,又喊过采集队里的人让他们把蘑菇摊在草地上晒干,以方便储存。她自己又跑到砖场去查看建工队的进度。白智高兴的告诉她,他们上午已经装了一窑砖在烧。黄也迪点点头,拍拍他的肩膀表示鼓励。

就这样,黄也迪每天忙着处理部落里的大大小小的事件,她一般都是在野外办公。不是烧砖就是采集或是打鱼,或是处理部落里鸡毛蒜皮的纠纷之类的。不过,原始人普遍比较单纯,这个时期的人们只顾着填饱肚皮,所以宅斗那种吃饱撑出来的玩意还没有开始流行。对这一点,黄也迪深感欣慰。她其实也觉得原始社会比封建社会更适合她生存。一个穿越到封建社会的女权主义者是非常危险和憋屈的。她既适应不了那个变态的社会,也无法以一已之力推翻和改变成型已久的男权文明。

所以,黄也迪很满意现在的状况,虽然很艰苦,但有奔头啊。

在黄也迪的带领下,建工队烧砖的技术越来越好,半个月后,有几个人对火力的掌握已大大超过了她。白智还用一整节树木打造出连在一起的木模,这样一次就可以拓五块甚至八块的泥胚,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黄也迪慢慢想起她家乡的砖窑里貌似也有这种做法,当时,她忘记了这点,没想到被他们自己琢磨了出来。劳动能促进人类的进化,这一句绝对是真理。

一个月后,红砖已经被部落里的人广泛认可。这些人闲时也开始干些和泥拓泥胚之类的活计。而那些缺乏娱乐的青年男女们,晚上也不再长时间的“打野战”,而是和他们一起坐在月光下干活。

一个半月后,山谷的空地上已经堆了很多砖头。黄也迪又把建工队的分成两拨,一拨继续烧砖,另一拨开始建房。这样,他们一边烧砖一边盖房也能节省些时间。建工队烧砖的时候需要大量的泥土,黄也迪便让他们在山谷中央挖土,顺便把几个池塘挖深拓宽连在一起。这样,以后打回来的鱼便可以放在里面养着了。她又怕部落里的小孩子多不安全,又让人在池塘周围打上了木桩,用藤条做了一个圈简单的篱笆。

池塘挖好后,黄也迪召集部落里会织网的人一起来用麻绳和结实细藤来织鱼网。织好后,他们便成群结队的去山谷外的河里去捕鱼。这个时候的自然界远不像现代那样贫瘠,河里的鱼虾极为丰富。

黄也迪他们把大网拦在河流的狭窄处,又让十几个水性好的人去上游赶鱼。就这样,他们一连几天,每天都能捕上几百条甚至上千条。捕回来的鱼拿出来一小部分做为当天的食物,剩下的便全部放到谷地中间的池塘里。

捕鱼队的人看着这丰厚的收获每人都是笑不拢嘴。

他们把这条小河分成几段,一段一段的去捕捞。到了第十天时,他们已经离部落很远了。黄也迪甚至闻到了海的腥味。

一想到海,黄也迪便自然而然的想到了盐。他们部落里所用的盐都是与别的部落交换的。而且是不等价交换,每次做饭烤肉时,都是用一点点盐。如果他们离海很近,那他们自已晒盐岂不是更方便?

黄也迪一兴奋立即把这些话告诉跟在她身边的白智,白智笑着听她说完又细心的指出几点:一是他们距离大海还很远,得走两天者才能到达。二是,晒盐非常麻烦,要费很多人力。他们部落里人手不够,所以还不如去交换更方便。

黄也迪仔细想想也觉得自己想得太简单了。她的脸上不由得流露出沮丧的表情。不过,白智话锋一转又告诉她,这地方不仅海里有盐,山上、湖里都有盐,而且那里的盐不用晒和煮直接取用就行了。黄也迪有点暗淡的双眸又亮了起来,对了,盐是分好多种的,海盐、湖盐、矿盐、井盐,为什么她只想到海盐呢。白智看她又重新高兴起来,也情不自禁的笑出了声。

16

16、 第十六章一个不会睡男人的女人不是好女人 ...

黄也迪继续兴致高昂的和大家一起捕鱼。这次的收获比前几次都多,多得木筏子都装不下了。要是背着的话,他们这么多人根本拿不了多少。这下众人可犯了难了。黄也迪想了想便先让人把鱼网拉上来,她本来是想把网口系紧,让水性好的下河拽着鱼网回去,她立即又想到这个时候的鱼网可不比现代那么结实,只是用麻绳和藤条编成的,网里的大鱼们折腾不了多久就破了。

大伙把网拉上后,黄也迪让他们光捡大的挑,小些的重新扔到河里,做人要讲究可持续发展。然后再把那些大鱼敲死,再放到网里把网口系紧。她又让人去岸上砍了几根又长又粗的竹子,把鱼网栓在竹子中间,河的两岸各站两人,他们推着竹竿往前走。这样,由于借助了水的浮力,四个人推着一大网鱼并不觉得太吃力。其他人则又沿路采集了些其他不常见的野菜野果,黄也迪沿途收集了部落里周围少见的植物的种子。她早就嘱咐采集队里的一定要注意采集种子,以便来年春天好在山谷里种下去。

捕鱼队的人一路顺顺利利的回到了部落。

众人一起上来帮忙把鱼卸下,活的扔池塘,死的准备吃掉,今天的死鱼太多了。部落里有几个有经验的厨娘表示可以用盐腌了挂在迎风背阴的地方风干。黄也迪让她们放手去做,不要吝啬用盐,她准备再从各分队出匀出一个采矿队,专门找盐铜铁之类的矿藏。

因为丰收,黄也迪今天兴致大增,她自告奋勇的去做饭。黄也迪先割了些猎物身上的肥肉来炼成油,然后把鱼用盐腌了放油里炸。鱼在油锅里滋滋的响着,不大一会儿鱼身子便开始焦黄起来,空气中散发着浓浓的香味。那些嘴谗的小孩子闻着味立即凑了过来,脖子伸得长长的眼巴巴的看着锅里的鱼。黄也迪给了他们一条小的,让几个孩子分着吃。

那几个孩子吃得满嘴流油。如风卷残云一般的吃完,又眼巴巴的看着油锅。

黄也迪只炸了几条,便没兴趣了。部落里的其他人立即接过这个活计。晚饭的时候,部落里的人吃上了焦黄美味的油炸鱼,本来黄也迪还有想吃虾,但她发现编的网洞太长,虾和蟹之类的估计都漏掉了。

就这样,整个秋天,黄也迪带着部落里的人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勤勤恳恳的准备着过冬的食物和皮毛。现在的她成了全能型领导人,捕鱼、采集、打猎、打仗真是无所不能。人果然都是逼出来的。

等到入冬时,黄氏部落的食物已经准备得非常充分了,今年冬天至少不会有人饿死了。与此同时,他们部落的第一个标志性建筑物——会议厅也建成了。这座五百多平米的大厅墙体全是用红砖垒成,为了更加坚固。黄也迪让建房的人把地基打得很深。房子的顶部不再是以往常用的茅草,而是用建工队新发明的陶瓦,又能挡雨又美观。会议大厅一经建成,部落里的人路过它面前时,眼中就不由自主的流露出庄严的神情。

黄也迪为了让部落里人的能舒服的度过这个冬天,盖完房子她又让人用剩下的砖头砌了一圈火炕。这样,当寒冬来临时,大家便往这里一聚,也省下了不少柴火。

房子建好后,部落里的大人孩子早就迫不及待的跑进来参观。一个个脸上露出了惊讶欣喜的表情。房子坐南朝北,朝南的方向开了十几扇大窗户,因为没有玻璃,工人们只好用木头来代替,天气好时就打开,冷时就关上。 现在天气还不算冷,窗户全部打开,屋里亮堂堂的。地上也被铺上砖头,又平滑又干净。这些大人孩子们一个个东瞧西望的,叽里呱啦的大声叫着。

由于天还不算太冷,部落里的男人继续出去打猎,妇女们则留在家里缝制过冬的衣服和鞋子。

留下的人全都聚集到新房子里,这里要比山洞亮堂太多了。妇女们有的在织麻布有的做兽皮衣服。

黄也迪也见识到了原始社会的陶制纺车,这种纺车非常笨重,是最简单的手摇式,只适合纺很粗的麻线。

阿咪黄玄的身体已经好了,她现在也坐在这里做衣服。黄也迪也乖乖的坐在她旁边拿着一根比筷子细不了多少的骨针在缝鞋子。刚来到这里的时候黄也迪十分不习惯整天光着脚,便编了很多草鞋轮换着穿,可是天气渐冷,再穿草鞋根本不能御寒。她便从山洞里找出兽皮来,拣厚的皮毛作底,一层层缝下来,鞋帮就用两层兽皮对缝,这样既暖和又好看。

很快,黄也迪就给自己做了两双。接着,她又给黄玄和黄乌各做了一双。两位老人穿上鞋子笑得合不拢嘴。

到了下午的时候,部落里打猎的男人回来了。他们的妻子全都迎上去,嘘寒问暖的。黄也迪注意到,母系氏族里虽是女人当家做主,但是她们对自己的丈夫还是挺关心尊重的。对女儿和儿子也是一样对待。不像父系社会里那样,只单纯把女人当作暖床和生育的工具。就算是这个女人同时有几个丈夫,她们也会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尽量不让她的丈夫们为此斗争。否则,部落里的其人会笑话这个女人御夫无方,能力不强。

黄也迪注意到白智和白药跟在这群男人最后面,看到其他人的妻子上前相迎,两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现出了一丝黯然。黄也迪正在犹豫自己要不要上前安慰两人一番。

就听黄乌突然说道:“迪,冬天来了,你们也该成亲了。趁着时间多好生娃。”黄玄也赞同的点点头。黄也迪差点笑了出来,这些人真懂得抓紧时间啊。

黄乌并不罢休,而是继续游说黄也迪,她指着那成双成堆的男男女女说道:“她和他们,她和他们都会在今年冬天成亲。”

黄也迪低下头不说话,继续缝鞋子,还得白药和白智各缝上一双。

黄乌还在她耳边喋喋不休的说着,白药和白智也来到了黄也迪身边。满眼期待的看着她,黄也迪低着头装作没看见。

过了几天,天气越来越冷,北风整日呜呜的吹着。部落里的人便不再出去了。他们全都聚集在会议大厅里,火炕也开始烧起来,于是这些人一窝堆全挤在炕上。人们很自觉的给黄也迪一家留出了一个最好的位置。

大家不仅白天在这里,晚上也不肯再回到冷飕飕的山洞。连黄也迪自己也不愿意回去。但是,她此时才发现了一个很尴尬的问题,她忽略了原始人的文明程度。他们竟然在这种集体宿舍里毫不避讳的圈圈叉叉。以前在山洞里虽然也能听得见,但是毕竟不像现在这种现场表演,那种狂野的叫喊声此起彼伏的回荡在她的耳边。黄乌和黄玄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估计她们早听习惯了。白智尽力装得很淡定,白药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他像翻烙饼似的翻来翻去。

这样过了几天,黄也迪实在受不了,她打算还搬回山洞去住,冷就冷些,她真的不愿再这样煎熬下去了。

她是一个正常的女人好不好?她是现代的人好不好?

黄也迪说搬走还没搬就有人上门来找抽来了。

这次,黄也迪做梦也没想到,她被人鄙视和找喳的理由竟然是她不肯和大家一起圈圈叉叉。

黄鹰带着自己的十个丈夫,得意洋洋的来到黄也迪的炕前。

这一次,黄鹰竟然先讲起外交辞令,她先是夸赞了黄也迪一番,指出她带头烧砖晒干菜尝毒蘑菇等等事情给部落带来的好处,然后,她话锋一转,又指出黄也迪的失职之处:她不肯带头跟男人XXOO。最后,她又含蓄的建议如果黄也迪有什么性 方面的疾病要赶紧找巫医治疗。黄也迪此时想摔锅,妈的,男人这样有阳痿的可能,女人会有阴痿的可能吗?有木有?有木有?

黄也迪还没开口,白药已经忍耐不住,在他看来,这是对一个女人最严重的侮辱。他脸红脖子粗的窜到黄鹰面前,指着她嗷嗷的骂。黄鹰翻了个白眼,没理他,大概是秉着好女不跟男斗的原则。她身边的男人可不干了,十个人也嗷嗷的冲着白药叫。白智见势不妙连忙上前劝架。

这时,黄鹰又骄傲的指指自己的丈夫,又鄙视的看着白智和白药。她一脸骄傲的说道:“我有十个,你只有两个;我一夜能睡五个,你几夜都没睡一个;我的十个都年轻力壮,你的两个,一个老一个小。所以,你不如我。”

黄鹰说完又邪恶的笑笑:“迪,一个不会睡男人的女人,不是个好女人。”

黄也迪早已忍无可忍,她砰的一声蹦下来说道:“黄鹰,我只知道,一个不会揍人的女人才不是好女人,所以我要揍你。”黄也迪就纳闷,她为什么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挑衅自己?为什么自己这个首领当得如此没有威严?难道是她太宽容了吗?

白智连忙上前拉住了暴躁的黄也迪。

就在这时,原始史上很惊人的一幕出现了。只见白药猛的扯掉了自己胯间的兽皮,指着自己的“树指”大声问那十个男人:“你们谁有我的大?”

17

17、 第十七章日还是不日 ...

那十个男人呆了一下,犹豫的看了一眼黄鹰,黄鹰果断的挥挥手:“跟他比!”

黄鹰一声令下,那十个男人毫不犹豫的扯掉了自己腰间的兽皮,露出了腰间的大小不一,粗细不同的“树枝”。黄鹰很认真的比对了一会儿。啪的一声打了其中一个男人喝骂道:“你不是说自己的很大吗?”

那个男人很委曲的说道:“用的时候挺大的。”

黄鹰狠狠的剜了白药一眼。白药得意洋洋的哼了一声大声说道:“迪不是不能,而是在储存能力,她能一夜睡很多人。你比不上她的。”黄也迪听到这话,顿时满脸是血。这究竟是个什么世道?

为什么自以为彪悍开放的她,到了这里反而成了被人嘲笑的落伍人士。谁说的?历史一直在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