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上一章:第 10 章
  • 穿越五零年代当学霸下一章:第 12 章

听讲大姑叫送爷爷奶奶去齐市玩,男孩子们有一个算一个都想去。曹安.邦和曹定国要看成绩单说话,最后还是考第一的曹伟获得了跟爷爷奶奶去齐市的机会。

曹兴业开着借来的卡车,把父母和侄儿还有年糕豆腐干冻米糖之类的年货和他两个儿子给大姑的两件全新的军大衣送去大妹妹家,又把四只活獐子和四麻袋摆在雪地里冻得**的鲜鱼运回了家。

曹根生和关颖都是第一次出省,看见什么都稀罕的不得了。李振强和李惜文领着两位老人家和曹伟逛齐市,还坐火车去隔壁的平沙市游玩了一整天,一直到大年二十九早上才把外公外婆和曹伟送上回新阳的火车。

李大海大年三十下午五点才回家。到家窗明几净,年夜饭六个菜两个锅子都摆在桌子上,还有一壶烫好的黄酒,他坐下来吸一口香气,感慨:“这是神仙过的日子啊。”

“想的美。”曹月英把一叠汇款收据丢给他,“总不能月月麻烦我二嫂吧。你是不是回家一趟,跟婆婆讲一讲你调到齐省来工作了?”

“初二初三我带振强回去一趟。”李大海立即神仙不起来了,问:“回去的东西你可准备好了?”

“给婆婆准备了一件新棉袄一个热水袋。两个糖水杏子罐头一包糖一条糕。生活费按月都寄过去的,你再给婆婆五块钱过年吧。大哥二哥那边都是五条咸鱼。”曹月英把收据收起来,“下回给婆婆寄钱我就落邮电局的地址了。你单位的地址要不要留给他们你看着办。”

“到时候再看情况吧,他们要好好讲话我就留,不好讲话我就不留。”李大海眉头皱的多高。

李振强想到要去看望奶奶也没什么兴致。

本来很开心的年夜饭气氛突然就不好了,李惜文低着头喝汤,在心里猜这次她爸和她小哥回去肯定要闹点事,就是不晓得她爸和她小哥的衣服鞋子能不能保住。

齐省的风俗大年初一不走亲戚,早晨起来就是同事邻居还有朋友相互走走。

午饭后李大海和曹月英去给领导和同事拜年。

初一不干活,李惜文就把初中和高中的课本拿出来开始系统的复习。李振强一看妹妹这样拼,也把玩心收起来,在妹妹对面坐下写卷子。

下午三点多四点钟,太阳被楼房挡住,晒不到外面的咸鱼了,李惜文放下钢笔去收咸鱼。

一个剪着齐耳短发,圆圆脸蛋,看起来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推着自行车站在花园铁栅栏门外,探头朝里看,看见李惜文笑着问:“小同学,劳驾你,农业厅的李科长家在哪里?”

“我们这里好几家姓李的,你找哪位李科长?”李惜文笑着反问。

“李大海李科长。”大姑娘笑起来有一点腼腆,脖子上系着的绿围巾和红脸蛋凑一起还挺好看。

“就住这里。大姐你绕一下从北门进来。”李惜文指指后面,踮着脚把咸鱼提回家。

大姑娘进门站在客厅门口,羞涩怯怯的问:“李科长住哪间?”

这年月的大姑娘都流行爽朗大方,这个调调还是头回见,李惜文挑眉,说:“楼梯口那间。”

今天太阳好,曹月英走前把家里的门窗都打开透气,她爸妈的卧室房门大开,站在客厅门口就能看见里面。

大姑娘带着好奇打量卧室的双人大床。大床上铺的平平整整的厚被褥和粉红粉蓝拼布绣球花的被套枕套,又精致又美丽,完全不像已经结婚二十年的中年男人睡的床。她疑惑的问:“这间?”

“是呀。大姐你请坐,我去给你泡茶。”李惜文转身进厨房泡茶,等她从厨房出来,大姑娘已经站在她爸妈卧室门口,正打算进去。

“大姐,”李惜文笑一笑,“我爸现在不在家,他和我妈一起给朋友拜年去了,你在客厅等一会儿吧。”

“你…你是李科长的女儿?”大姑娘看李惜文的目光写满“不可能”。

李惜文要真是十三四岁的小女孩,最多也只会觉得这个大姑娘有点奇怪,但是她上辈子没少见识那些一波一波扑向她爸妈甚至她爷爷的拜金男女。

李大海长得不丑,这两年生活条件好了,他也显得年轻,衣着整洁时兴看上也不过三十出头,对二十多的大姑娘应该很吸引力。

李惜文觉得这个大姑娘有八成可能是对她爸有想法。

“我是长的不像我爸爸,亲戚都讲我长得像我妈。”李惜文笑的特别甜,她这辈子最拿得出手就是这张脸了,她说她像妈妈,靠脸就能噎死想挤走她妈上位的大姑娘,“大姐,到客厅坐呀。”

大姑娘愣愣的,被李惜文推到客厅坐。

李惜文热情又天真的套话,真实年龄二十多岁的大姑娘根本不是上辈子天天跟拜金男女打交道的小姑娘的对手,茶没喝几口,就把自己的情况交待了个清清楚楚:吴梅仙,女,二十八岁,是省政府招待所的临时工服务员,家里有一个寡妇母亲,两个弟弟都结婚了,大弟弟过年前第二个孩子出世,小弟弟再过两三个月孩子也要出生。她认识李科长是因为李科长当学徒的时候住在她家隔壁,前段时间见面攀谈过,所以她找来拜年。

虽然大姑娘后来笑的也甜,态度也落落大方,但是李惜文从吴梅仙透露出的信息推断吴家房子应该很紧张,吴梅仙很可能现在在家里就已经没有住的地方了,所以就把主意打到她爸身上。

在一般人认知里,李大海现在算是春风得意的进城干部,老婆给他生了好几个孩子,又是在农村苦熬了二十年肯定是个黄脸婆,怎么也比不上有工作的省城未婚大姑娘。

所以这个吴梅仙就特别有勇气的,大过年跑她家来找事了。

再阴谋论一点猜测,李大海是被省厅领导点名要过来的,空降到农业厅当科长肯定挡了别人的道。别人想对李大海搞点小动作,挑唆一个处在困境里的大姑娘破坏李大海的家庭很有可能。只要李大海犯了错误,利用男女关系把他搞下班真是不费吹灰之力。

李惜文心里转了二十多个圈,脸上仍然带着天真的笑,借口给吴梅仙添茶,回厨房写了个小纸条,把吴梅仙的家庭情况和她推测吴梅仙没有地方住都写清楚,还特别写明白人家没有对象,建议他们带两个单身小伙和喜欢欢做媒的两口子回家吃饭,撮和一下这个大姐。写完了她让她小哥去路口等爸爸妈妈,把这个纸条给爸妈看。

作者有话要说:向阳公社的鱼:李惜文你为啥跟我们过不去?

李惜文:因为贫穷!

新阳江的鱼:李惜文你为啥总跟我们过不去?

李惜文:因为贫穷!!

齐省的鱼:李惜文我信你个鬼,你根本不穷!

李惜文:我连游艇都买不起,我真的很穷!

不小心从山上跑下来的獐子:你为什么连我们也要一网打尽?

李惜文:有缘份。

……………………

第28章

小妹莫名其妙写个纸条给爸妈干什么?

李振强出了门边看边琢磨,迎头就和邢兰州撞上了。

邢兰州以为李振强收到了小姑娘的纸条儿,打趣的凑过来瞅了一眼发现不对头,问他:“这是你妹写给谁的?”

“给我爸妈。刚才家里来了个大姐,我小妹跟人家谈天谈的怪亲热的,又写了这个条子叫我爸妈请陪客陪她吃饭。”

这种事让宁东或者别的男孩儿遇上了,估计都和李振强一样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是邢兰州的爸爸空降到齐市当宣传部部长的一年半,已经遇到好几回这样的事情了,邢兰州一看就懂:特么就是有个不要脸的骚娘们被人支使着找上门来毁李惜文她爸的名声来了。李惜文这个小精怪不只把人家的老底盘出来了,还指点她爸妈怎么对付人呢。

他把纸条又看了一遍,语重心长吩咐:“老弟呀,遇到事想不通避开人多问问你妹。以后再做这种事不要在路上看纸条啊。”

李振强莫名其妙*2。

李家有李小妹操心也不需要李振强长心眼!邢兰州看他不懂也不多解释,扬长而去。

李振强不懂邻居家大哥的言外之意,不过听人劝吃饱饭的道理他是懂的。他就把纸条揣口袋里不拿出来看了。他往前走了好长一截路才接到李大海和曹月英,路上除了他们一家三口没别人,他才把纸条交给曹月英。

曹月英叫李振强先回家。也不知道她和李大海在路上是怎么商量的,反正他们请了一个没有回家过年的未婚男同事陈立志和老熟人老王两口子来家里吃饭。

陈立志看上去比李大海还显老相,实际年龄只有二十七,个子不矮但是脖子很粗还特别显壮,人倒是客气的很,看见吴梅仙就更客气了,坐在吴梅仙旁边屁股都不带挪窝的。

吴梅仙含羞带怯的喊李大哥,回忆小时候李大哥带她玩,给她和她弟弟买吃的,李大海都不用说话,陈立志就能接过话头夸李科长人善心好怎么怎么样,还能拐着弯夸吴梅仙怎么怎么好。

老王两口子真当李大海是在帮同事相亲,也含蓄的敲着边鼓给陈立志表现机会。

曹月英陪聊了一会儿,实在是没眼看吴梅仙面对李大海的那个娇羞样子,推说去烧饭,回厨房拉着女儿去地下室,小声审她:“那个女的家庭情况你是从哪里打听出来的?”

“我跟她套话的。她开始以为我们家就一间屋,闷头闷脑就要往你们卧房钻,我就觉得她不对头。我说李科长是我爸的时候,她那个脸色哟。”李惜文翻了个白眼,“我爸住她家隔壁的时候她才几岁?这都过了二十年了她还能找上门说小时候…”

“就你精!”曹月英夸赞的拍打女儿一下,“这个事情办的不错。”

邢兰州回家把小纸条当个稀罕事八卦给爸爸妈妈听。胡阿姨一听就来了精神,说:“我就说嘛,还是生女儿好,你们兄弟两个遇到这种事一个都帮不上我的忙。我们不能白吃曹老师炸的丸子,曹老师遇到麻烦了我不能袖手旁观,我们也过去凑个热闹。老邢,你把好酒找出来,再带上两碗菜和四碗米,我们去隔壁帮忙去!”

对于去隔壁蹭饭邢兰州双手赞成。邢部长就吃过隔壁家的炸圆子,也有点向往邻居家的饭菜,再说他也想学习李家是怎么应付倒贴上来的女人的,他找出来一瓶茅台,真让儿子先给隔壁送去。

遇到大姑娘找事就怕有嘴说不清,多几个人在场就多几个证明清白的人证啊。邢兰州送酒和菜过来,略微表达了一下他一家三口想过来吃饭的意思,李大海和曹月英都热情的欢迎,留下了酒,叫李振强端着菜送回隔壁,把邢部长和胡阿姨都请来。

李惜文把家里的大砂锅拿出来,底层铺温水泡发的干萝卜丝和干豆角,中间摆一层五花肉罐头一层午餐肉,上面再摆上山芋粉圆子和绿豆圆子藕圆子还有对半切开的油豆腐,浇上罐头油汤和排骨汤炖起来。

曹月英真是把半辈子本事都用出来了,用心烧了一个鱼头炖豆腐的砂锅,红烧了一大海碗萝卜片,炒了一大碗油渣炒青菜又蒸了一大海碗梅干菜,梅干菜上面盖了一层切得特别薄的腊肉,还炒了一个酸豆角炒豆干,炸了一盘子花生米给他们下酒。

这一桌菜摆出来,大砂锅在小炭炉子上煨着,散发喷鼻的肉香,鱼头锅炖出来的汤是奶白色的,撒上青蒜叶一清二白。薄得透明,油汪汪的腊肉盖住的梅干菜就别提有多好看了,就连凑数的红烧萝卜和炒青菜都香气诱人。真是年夜饭都没有这么丰盛的,大家都吃的特别开心。

胡阿姨是那种为了吃都能不要脸的实力吹捧派,把曹月英夸成了一朵牡丹花。邢部长是用行动捧场的实力派,特别擅长见缝插针的给胡阿姨的花言巧语打补丁,用力夸奖李大海的夫人做饭好吃,李大海特别有福气。

邢兰州这个心机BOY一个劲把话题往李家三个儿子结婚要出多少彩礼,要不要住在家里这种话题上引。

李惜文心领神会,给她大哥二哥虚构了两个莫须有的结婚对象,说对方提了什么什么要求,她爸妈觉得姑娘不错,就是彩礼要的太多,还在考虑如何如何。

胡阿姨也显得十分真心实意的叹气,说她家也有两个儿子,老大现在谈的对象家里提的要求也多。这样的儿媳妇娶一个回家她家就要背债,同等条件还要娶二儿媳妇她是娶不起了,她愁的整夜整夜睡不着觉。

大哥明明是个老光棍,哪来的要求多的对象?亲妈你怎么能演的这么来劲,亲爸你怎么还点头?

邢兰州真没想到他爸爸妈妈是这种吃顿好饭演起来完全不要脸的戏精,吃完饭他就坐不住了,随便找了个理由把李振强拉出去他家玩。

李大海人长得再好再显年轻,工资比陈立志也只高一级。

他和老婆感情又好,钱肯定都在老婆手里。

就是把他闹离婚了再结婚,名声不好升官也难,最多也就是现在这样了。

有即将要结婚的两个儿子在,离了婚这个房子也要和儿子儿媳妇一起住。大姑娘才二十多岁,十年起码能生仨,儿女和孙子孙女岁数差不多大,家庭负担肯定轻不了。

再说还有小儿子小女儿读书找工作结婚呢,哪一样都是要花钱而且要花不少钱的。

可是和陈立志结婚就不一样了,人家小伙子就是单身一个,两个人工资养四五个孩子也没有那么杂七杂八的事情,和他结婚多生两个,生活水平肯定也比和拖儿带女的李大海结婚要高。

唯一的问题就是陈立志没有这么好的房子。

可是跟李大海结婚吴梅仙也只能住一间屋,李家孩子多,将来她的儿女还要和李大海的孙子孙女挤住,她还要给人家当后妈当奶奶。

和陈立志结婚就算现在单位只分一间宿舍,将来难道陈立志就不会比李大海有出息?生多少孩子都是自己亲生的,日子更舒心对不对?

这笔经济帐李惜文给吴梅仙算的清清楚楚,她看吴梅仙后半场在饭桌上抽空会对陈立志微微一笑,估计吴梅仙也算清楚了。

吃完饭揩干净桌面,李惜文泡茶给客人送上去,大人们在客厅分两拨喝茶聊天。

胡阿姨和曹月英还有老王的老婆坐一起使劲聊孩子结婚的事情,吴梅仙坐在一边羞答答的。那边陈立志话也变少了,总是分神去看她。

老王就借打趣问陈立志的家底,说:“小陈年纪轻轻就在省政府当干部,家里肯定早就给你说好了亲事吧。”

“没有没有没有,我从小参加革命工作就离开了家,我老家离的远,现在工作又忙,一直都没有回去过。我父母倒是每次写信都催我成家,不过一直没有遇到…”陈立志笑嘻嘻的看看吴梅仙,大胆的说:“吴同志这样的好同志,所以我现在还是光棍一个呢。”

吴梅仙红着脸笑骂,“陈同志你不要乱开玩笑。”

哎哟,这两人可算是相互看上眼了。

曹月英表示很欣慰,不过她老人家心里对于吴梅仙来找李大哥还有点膈应的,她最多就是笑一笑,再不说一句撮合的话。

李大海倒是想说两句恭喜,但是他觉得他主动把可能对他有想法的女人介绍给同事这事有点亏心,以后这两人在一起过的好还好,过的不好把从前的事情吵起来就显得他不厚道了,所以他也只笑不说话,顺其自然随这两个人自己发展。

八点多钟邢爸爸胡阿姨告辞回家。老王两口子也告辞,陈立志抢着问吴梅仙住在哪里,说他送她回去。李大海把客人们送到路口,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用半是抱怨半是投诚的语气向曹月英交待:“原来我师傅家在吴家隔壁,那个吴梅仙总是背着弟弟在院子里乱晃,我师傅家来了客人说话,怕她听到三言两语出去传话,就叫我给她一点吃的让她到别的地方去玩。我也没想到就是这点小事让人家记住了。上个月我们农业厅从平京请来的专家安排住在招待所,我送专家过去的时候她把我认出来,其实也没讲过几句话。我也不晓得她怎么就打听出来我家在哪里。”

曹月英带笑不笑,一副你讲话我不是很相信的样子。

“爸爸我信你。”李惜文笑嘻嘻帮爸爸的忙,“吴大姐和陈叔叔讲话讲的那么开心,明显不是冲着人来的,是冲着好条件来的。”

李大海嘿嘿笑,“你小陈叔叔家的条件是真不差,他家是县城的,父母健在只有一个哥哥一个姐姐,虽然他哥哥姐姐家的小孩多了一点…”

“都有几个小孩?”曹月英继续问。

“哥哥家有九个,第九个是男孩,前面八个都是女。姐姐家有七个,前面六个也是女。不管怎么讲,他们家老头老太太比你爷爷奶奶强,是女也自己家里养着,不是坏人。”李大海摇摇头,他从小听村里人讲他们家本来还有三个姐妹的,这三个姐妹一生下来就被他外婆抱走了,是送人还是溺死他也不知道,他老爹老娘也从来没有提过。所以他对他父母在感情上也不大能亲近得起来,这么些年完全是责任感在支持他尽义务。

生那么多就是为了生男孩子的家庭,先不讲吴梅仙结婚一定要生出儿子完全看脸。陈立志的哥哥姐姐都是城镇户口,孩子那么多,现在光是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就是沉重的负担了。哥哥姐姐负担不起,陈立志的父母势必会在条件最好的小儿子这里找补一点。吴梅仙嫁进这样的家庭,以后才有的操心呢。

所以说她爸其实也是个黑心汤圆,李惜文坏笑着点点头,说:“小陈叔叔家庭条件真不错!”

“老古话讲找婆家找婆家,那都是血淋淋的经验教训,只看对方人品好人才好有什么用,婆家不好日子也好过不到哪里去。”曹月英说完就走,还送了个白眼给李大海。

李大海嘿嘿嘿嘿,“老婆你讲的都对,以后孩子们谈对象一定要好好相看人家。人家不好的,他本人再好我们都不能答应!”

火车从齐省省城到齐阳县要走四个多小时,走陆路从齐阳县到向阳公社只有五十里路。但是齐阳县最晚一班去新阳方向的客车是上午十一点发车。

大过年的便车不好拦,为了不致于走路回家。李大海买到了凌晨四点半的火车票。半夜三点钟就把李振强喊起来了。

李惜文打着呵欠爬起来,李大海不叫她起来,说:“太冷了,你妈妈受凉容易肚子痛,你就留在家里陪你妈妈吧。”

李惜文应了一声,等爸爸和哥哥出门了,披着衣服下楼钻她妈妈的被窝。

曹月英醒了也没起来,撑开被子往里给女儿让床,问她:“一个人在楼上害怕?”

“不是呀。爸爸讲你受凉了肚子痛。我就下来看看你。”李惜文尽量往旁边缩,不让自己的冷手碰到妈妈。

“哎哟,他这个人,哪里就那样娇气。”曹月英嘴上嫌弃,其实开心的嘴都合不拢了。

“关心你嘛。”李惜文缩成了舒服的姿势,问她妈妈:“像吴梅仙那样的人多吗?”

曹月英呵呵冷笑,“吴梅仙这样的人算是要脸的了。我跟你爸爸才结婚的那两年在玉河镇,有个夏寡妇是你奶奶的亲戚,天天去镇公所找你爸爸就算了。我生你大哥坐月子的时候,她还故意上门讲怪话气我。她娘家是玉河镇的大地主,娘家哥哥还是保长。我们惹不起,干脆连工作都没要,抱着你大哥到齐市来投奔你爸爸的师兄。要不是后来打仗打的厉害,恐怕我们也不会回向阳。”

“那玉河镇的那个夏寡妇后来怎么样了?”李惜文好奇的不行。

“她家保长哥哥身上有人命,土改的时候枪毙了,她全家人在玉河都不得过好日子,不晓得搬到哪里去了。”曹月英打着呵欠,“听讲她还找媒人跟你奶奶提,讲她有两百亩水田陪嫁,你爸爸娶她水田就是李家的。”

娘家哥哥身上背着人命的人,会老老实实把陪嫁田这么重要的财产交给婆婆?李惜文笑出声,说:“这话奶奶也相信?”

曹月英叹气,“人家话讲的特别好听,你爷爷奶奶怎么不信?土改以后你大伯和大伯母才不好公开讲你爸爸害得家里没有了两百亩水田的话。”

大伯真是奶奶的亲儿子,一样特别会做梦!

李惜文现在强烈怀疑鬼精鬼精的二伯伯和她爸都不是奶奶亲生的。

初二上午宁东一家就回来了。方师母过来换煤球,宁东吭哧吭哧抱着一个草袋子跟着他妈走,一脸的“我妈真特么事多,我怎么摊上这么个事妈”的样子好玩极了。

“年前在老家后园上走了走,兰圃里有几棵不错的兰草,我就挖了两棵,分给你们家一棵。”方文初笑眯眯吩咐儿子:“东子,把草袋子解开来。”

宁东小心的把草袋子撑开,抱出一盆含苞待放的鹦鹉墨。

曹月英认得这是兰草,道谢之外除了夸一句叶子长得真好看,花开的真香之外就不知道怎么夸了。

李惜文认识这是墨兰中的名贵品种鹦鹉墨,不过她妈都不认识这是什么,方阿姨和她妈聊天又把她家的来历摸的很清楚了,她再喜欢也要装不认得的,她就满怀欣喜的看着花。

方文初和宁东母子走了,李惜文就问她妈:“这个兰花不便宜吧?”

“很值钱?”曹月英怪为难的,“我当是山上挖的就不值钱了。值钱的东西怎么好随便收!你还在哪家看见过这个?”

李惜文上辈子的亲爷爷花大价钱买过几盆好兰花,其中就有一盆鹦鹉墨。因为卖主是她们那儿市领导的岳父,李惜文估计她爷爷拿出去买花的钱也不是真买兰花。不过鹦鹉墨是真的值点钱,就这么收下人家的花真有点亏心的。

她摇摇头说:“我就听同学闲话讲这个天气开的兰花很值钱,到底有多值钱就不晓得了。”

曹月英想了半天,说:“那可怎么还人情?”

李惜文琢磨方文初和宁东是那种送腊梅还藕的雅人,那人家送兰花,她家还情也要还的雅致一点,没有鹿肉送鹿的亲戚也可以,“中午给隔壁送两个獐子腿吧。”

曹月英点点头,到烧中饭的时候收拾了两个獐肉腿亲自送过去了,回来的脸色像是踩到狗屎。

李惜文关心的问:“妈,你怎么了?”

“宁东在平京上大学,方师母娘家也在平京,她们母子送花过来就搭火车去平京了。隔壁家的厨房里烧饭的是宁教授的女同事。”曹月英嫌弃的说:“今年要不是你外公外婆过年前来住过几天,年初二我就带你回外婆家去了。大年初二人人都回娘家,这个女同事跑来给同事烧饭这样积极,怕是宁教授这个人也不太妥当。”

这一片的三层小洋楼有一半是市政府租过来分配给干部的宿舍,像邢兰州家住的其实就不是他自己家的房子是宿舍。真正住自己家房子的人家最多占一半。

曹月英买这么大的房子主要是考虑她有四个孩子,一切都是为了过日子打算。

参加工作等单位分房子那是没有法子的人才等排队。她手里有钱她就愿意早早把孩子们结婚的房子准备好,以后孩子们大学毕业要是分配回齐市,自己家里有房子,选择单位的余地也大一些还不耽误结婚。

宁家就是一家三口,住着和他们家一样大的房子,三口人还都有自己的书房,可见宁家过日子更讲究舒适和自由,也意味着宁家的经济条件特别好。

女主人带着儿子早上才出门,中午男主人的女同事就像个女主人似的,在他们家厨房烧饭,也不只是这家的男主人不妥当,这个女同事也太不讲究了。

女儿什么都懂,曹月英提点的也就很含蓄。

李惜文知道她妈的言外之意是叫她注意回避,以免撞到小姑娘不应该看见的事情。

不过她心里真是很为为人风雅长得还很好看的方师母抱不平,她就想看看那位女同事长什么样。

李惜文趁她妈回床上补眠,拿着铲子去厨房外面的路上铲雪,抽空打量宁家的厨房窗口。

李惜文晃了几个来回,还真看见了一个三十才出头的女人,生得还算好看,不过绝对没有方师母好看。

这女人在别人家的厨房里自在的很,显然不是头一回当别人家的煮妇了。她发现李惜文在外面看着她还对李惜文大方的微微一笑。

搞得李惜文都疑惑了,在心里问了自己十几遍:是这个女人故意挑衅邻居帮她传闲话,还是她被吴梅仙吓着了,草木皆兵看谁都是努力上进的小三?

第29章

李振强去大伯家的心情是不是比他扛回向阳公社的礼物沉重李惜文不知道,不过她和曹月英在厨房摆一张小方桌,桌下面摆着炭火盆,旁边炉子上坐着锅卤煮獐子肉,曹月英织毛衣,李惜文复习功课,到饭点随便弄点什么吃一吃,正月初几的小日子过的开心到飞起来。

邢兰州去亲戚家拜年回来,给李家送来一盆含苞待放的水仙花和半麻袋冬笋,说他初五要回平京上学,问曹阿姨有没有什么东西要带给李振华和李振国。

“我妈恨不得把家都给我大哥二哥搬过去。不过我们齐省到首都坐火车要好几天呀,你拖一堆行李已经很麻烦了。我们就不给你添麻烦了。”李惜文先替她妈出声拒绝,能邮寄的东西没必要让人家背,再说邢兰州这话也就是客气一下,没必要当真的。

就算人家是客气,可是礼多人不怪呀。曹月英还是很高兴的,从厨柜里拿出用油纸包的严严实实的几包獐子肉干递给邢兰州,“这些肉干你带去学校吃着玩。你们才回来,炉子都还没有烧起来吧,没有热水洗菜手痛,叫你妈妈不要烧菜了,一会从我们家端两个砂锅过去。”

“谢谢曹阿姨。”邢兰州双手接过油纸包,笑嘻嘻说:“阿姨烧的锅子最好吃。还烧上次那个锅费不费事?”

“不费事,这次烧牛肉锅给你吃!”曹月英笑的合不拢嘴,送邢兰州出去就叫李惜文赶紧做牛肉锅,邢家一家人上次来吃饭真是给她们家帮了大忙,怎么感谢都不过份。

“牛肉锅,再烧一个什么锅?”李惜文很认命的把笔放下了,她烧锅子味道和油都调和的好,比她妈烧的还要好吃,要真心实意的感谢邢家人,她不干活是不行的。

“他送的有笋,剥几根笋,开两个红烧肉罐头,再割一点咸肉,烧腌笃鲜吃。”曹月英解开麻袋挑笋子。

李家和邢家有一起去买过高价猪肉的情谊,邢兰州和李振强李惜文还有一起捉过獐子捞过鱼的情份。李惜文给邢家弄的牛肉锅就很实在了,切成粗条的牛肉放下去一整碗,除了雪里蕻和粉丝青蒜叶并没有放别的东西,满满一大砂锅诚意十足。腌笃鲜的汤又浓又香又鲜,而且并不怎么咸,拿来淘饭吃正合适。曹月英烧好走到门口喊了一嗓子,邢兰州就带着一个个头比他略矮的小伙跑过来了。

“你家还有客人呀。”李惜文估计客人不只一个,就算她妈妈准备的菜量是照四口人准备的,两个砂锅估计也不够吃。

“是呀,这是我表弟,我姑姑姑丈也在我家。不过我家里还有圆子呢,一会加到牛肉锅里够吃的。”邢兰州示意他表弟先回去,笑嘻嘻说:“上回你烧的那个咸豆角炒豆干给我再炒一点,我一会再来拿。”

李惜文打开碗柜,把炒好的一盆酸豆角炒豆干拨了半饭盒,盖好盖子用绳子系好给他挂手指头上,笑眯眯挥手跟他道别,“兰州哥,一路顺风呀。”

“借你吉言,暑假见喽。”邢兰州也笑眯眯和李惜文道别。

李惜文半夜三点多听见外面有说话声,以为是李大海和李振强回家了,凑到窗边去看。却看见邢兰州和他表弟背着捆成豆腐干的被子,提着两只旧行李箱在前面走,后面邢爸爸胡阿姨还有另一对中年夫妇跟着送。邢兰州一个劲的叫大人们快回家,他爸爸总说再送两步。

第二天中午胡阿姨过来还砂锅和饭盒,说孩子们都不在家,家里冷冷清清的不像个家,难过的眼圈都红了。曹月英被她说的也难过极了,和李惜文说:“明后年你俩都考上大学走了,就剩我和你爸爸两个人在家,多孤单。”

李惜文也舍不得曹月英,抱着曹月英的胳膊说:“妈妈你不要急。上了大学我还跳级,两年毕业就回来了。”

“上大学跳级哪有那么容易。”曹月英揉着女儿的脑袋和胡阿姨说:“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太天真了。”

“那也是你们家会养孩子。”胡阿姨也揉了一把李惜文的脑袋,“小姑娘有爸爸和三个哥哥保护你,天真一点也不要紧对不对?”

李惜文数一数她的表哥表弟们,骄傲的对胡阿姨讲:“我有十几个哥哥弟弟,我觉得我上天都不怕别人抽我的梯子。”

两个妈妈一肚子的离愁别绪都被小姑娘的天真娇憨逗没了,完全忘了这个小丫头前几天和吴梅仙初次见面就把人家的老底盘出来,还给她爸妈支了招给吴梅仙找了个称心如意的未来丈夫。

李大海和李振强到初六下午才落家。晚饭后李大海洗了澡说累倒了,早早就上床去睡了。曹月英提心吊胆等了两天都没睡好,也早早上了床。李惜文等哥哥洗澡出来,问他:“老家是不是又出什么大事了?”

李振强点头,小声说:“我爸讲他调动工作到齐省省城,奶奶和大伯二伯都讲他出息了,讲话的时候挤兑爸爸给堂哥们安排工作。爸爸没答应,被奶奶和大伯骂了半晚上加初三一整天。初四中午我们在火车站都要上火车了,李惜珍突然冒出来给我爸下跪,求我爸救她的命。”

“李惜珍她怎么了?”李惜文皱眉,小时候她和堂姐妹们的关系其实还过得去,自从李惜珍开始陪着夏桂花和方小娥到她家翻东西之后,她对李惜珍这种为虎做伥的小鬼就是发自内心的不喜欢了。

“她外婆那边年前给她说了一户人家,彩礼都收了讲是正月十六结婚。不晓得她怎么突然又不愿意了,求爸爸带她到齐市来。”李振强呵呵笑,“爸爸找火车站执勤的公安出面,还借了人家的车和公安一起把她送到公社找妇女主任,再和妇女主任一起把她送回家调解。就是有人家公安做证,奶奶还骂我爸爸不安好心拐卖侄女呢,又讲除非我爸爸给振礼堂哥安排工作,不然就怎么怎么样,还讲爸爸的师兄怎么怎么,叫我爸爸发脾气砸了大伯家的堂屋,讲大伯一家从此以后跟他都不是亲人,以后见了面他也只当不认得,公安和妇女主任也被我奶奶搞烦了,一左一右把我爸爸扯走了。”

“那爸爸有没有留电话地址?”李惜文比较关心糟心亲戚会不会再找来齐市。

李振强摇摇头,“没留,爸爸讲,以后寄养老钱他都去平沙的邮电局寄,绝不让老家的亲戚知道我们家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