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君妍则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这小小的一间屋子,见那木柜上放着一簸箕针线,不由伸手拿了过来:“这线的颜色不错啊,你自己配的?”

见提到针线,姜小莲脸上略有些自得:“也就是女红能拿得出手了。”说着,伸手打开木柜,但里面除了几件衣裳外别无他物。姜小莲脸色顿时一变,似想到了夏君妍还在身边,努力让自己保持着常态。

“看来应该是拿去卖了。”姜小莲有些失落,“这里原本放着我绣好的几个帕子,找的我们村一从南边嫁来的娘子画的模样。说起来,我姐姐的绣活儿比我做的还要好,当初我们家的衣裳都是我姐姐裁的,她心思细,会的花样也多。等会儿我与她说说,掌柜的也可以让她裁一件试试。”

夏君妍女红技能是零,所以她特别羡慕那些心灵手巧的。听得姜小莲这么说,自然也是想亲眼看一看。不过倒也还记得正事,便道:“这都是旁枝末节以后再说也不迟,先看看你姐姐吧,毕竟遭逢大变,你多陪陪她也是好的。”

姜小莲点点头。这些日子夏君妍给她发的月钱她都没怎么动,打算等会儿见到桂兰后将这些银钱偷偷塞给她,也算是让她傍身,免得被人欺负了。

作者有话要说: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文: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夏小妹用这句嘲讽姜书杰的为人。

第六十九章 蓄力

不到晌午,外面便响起了人声。

夏君妍坐在屋里都听见姜罗氏不耐烦地吼道:“赶紧去生火做饭,真是一点用都没有,好歹也跟着李胜荣那混账了几年,他在外面吃香的喝辣的,你竟连一分银钱都没攒下,真不知你是怎么当的家。幸好你还有个兄弟,要不是你兄弟出头去李家,保不准你就要被他们给卖了。”

姜小莲靠在门内,紧紧咬着下唇。听得外面动静小些了,应该是桂兰去了厨房忙活,这才打开门。姜罗氏正站在姜书杰的书房门外,柔和的声音里都带着笑意:“我的儿,今儿读书读累的吧,等会儿给你做了鱼汤。哎,读书人就是费眼睛,你多喝些。”

“娘。”

姜小莲冷不丁的一出声,把姜罗氏吓了一跳。正要高声相骂,想到书房里儿子正在用功,大步匆匆的走到姜小莲身边,拧着她的耳朵就往房里拽:“臭丫头片子,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胆子肥的竟吓你老娘玩!”

姜小莲费力的挣脱:“我站在后面好一会儿了,娘只顾着和屋里的弟弟说话,哪里又注意到了我。”

姜罗氏呸了一声:“你兄弟是什么人物,他读书读好了连带着咱们整个姜家都有光,你和桂兰是他的亲姐姐,村里多少人羡慕你们两个有这样出息的弟弟!你这丫头怎地不知好歹!今儿我是非要打的你——”

姜罗氏转着圈似要找些什么,余光一瞟,见到一湖蓝色的裙摆映入了眼帘,不由抬起头往上一看,顿时一愣:“夏…夏掌柜?你咋来了哩!”

夏君妍笑道:“来了有一会儿了,见大娘似有私房话要和小莲说,所以就在旁边站了站。”

自从李胜荣的案子结束之后,姜罗氏来往云安镇那么多次,就从来没有主动找过夏君妍一次。这个年纪不大的女掌柜在公堂上给她的印象太深刻了,只要一想到,她的手就开始疼。更何况女儿的卖身契还捏在这女掌柜的手里,姜罗氏不得不陪着笑小心翼翼的对待。

“夏掌柜可是贵客啊,赶紧进堂屋来坐。小莲那房间乱的厉害,怎么把客人往那边领!我这闺女笨得厉害,连待客之道都不懂,夏展柜不要与她一般见识。”

早就进了堂屋的姜守全听到外面院子的动静也走了出来,一看见是夏君妍脸顿时黑了,闷声问道:“夏掌柜来姜家做什么?”

姜罗氏生怕夏君妍一个不高兴真将她闺女给卖了,那他们可就亏大了!姜桂兰再嫁本就得不到几个礼钱,姜小莲虽说是胆子大了些,但到底是个黄花闺女,模样也好,到时候嫁人的礼钱定是不少。姜书杰读书要用钱,以后娶媳妇儿也要花钱,姜家虽有几亩上等田地,可手头还是颇为紧张。

所以现在绝对不能得罪夏君妍,相反还要哄她开心,哄的她把姜小莲的卖身契还回来才是最要紧的。姜罗氏一边领着夏君妍往堂屋那边走,又冲姜守全使眼色。

“夏掌柜好不容易来一趟,来了就是客。你刚下地一身泥的回来,赶紧去换身衣裳,这里有我招呼就行了。”

到底是碍着男女忌讳,姜守全气哼哼的走了。姜罗氏道:“她爹就那脾气。说到底也是爱女心切啊,我们家小莲在夏掌柜那里,十天半月都不能回家看一趟,她爹也是担心的厉害。”

夏君妍当做没听到一样,直接坐在了上座。姜罗氏心中惴惴,在衙门里挨的那三十竹条将她的气焰早就打了下去。加上这段日子她又频频去云安镇找李春娥的麻烦,自然也是打听过夏君妍的来历。虽说对方只是一个小村姑,但却包下了衙门的伙食,和衙门里上上下下关系都处的不错。店里的伙计更是赌坊里出来的,若不是她腰杆子硬,谁又敢雇这种伙计呢。

“还愣着做什么,赶紧去厨房帮你姐去!今儿家里来了贵客,让她多做几个好菜。”姜罗氏转而将心里憋的火冲姜小莲撒去了。

夏君妍端起了茶杯,默默喝了口茶,将那架子端得足足的,这才缓缓开口道:“我也是听说小莲的姐姐好不容易归家,便让她来看看,也算是全了姐妹情谊。”

姜罗氏立刻道:“她姐姐是个苦命的哟,当初李胜荣那挨刀子的嘴里像是抹了蜜一样,将李家吹得天花乱坠,俺们乡下人都实诚,哪里见过这样下三滥的招数。要不是她弟弟,桂兰还不知被李家折磨的怎么样了。我教的闺女我知道,孝敬公婆,尊重长辈,性子那是一等一的好,从没做出一分一毫出格儿的事,怎地就被人这样作践了。李家的人全都是不要脸的,挨雷劈都没收的烂货!县令大老爷都说要他们赔银钱,竟也是今天拖明天,明天拖后天!明明有着那么大的家业,却一个劲儿欺负我们乡下人,这世道简直没法活了!我这一辈子就两个闺女,桂兰是不成了,小莲却是个遇贵人的命。当初多亏了夏掌柜收留她,只是我和她爹年纪也大了,半截身子入土的人,若是不能睁着眼瞧小莲找个好归宿,便是去了地下也不安心啊。夏掌柜,您说是这个理不是?”

夏君妍但笑不语。姜家重男轻女,若这个弟弟是个好的也就罢了,偏偏又是那样的德行,难怪姜小莲不愿意回来。她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姐姐被爹娘毁了一辈子,又亲眼看见巧姐的遭遇,有这样两个例子比在身边,除非姜小莲真的被三从四德洗脑到连智商都清零了,否则她怎么可能让自己也陷到那般境地。

姜罗氏瞧夏君妍又在喝茶,心里恨的厉害。还要再说什么,外面姜小莲的声音传了来:“娘,大姐说菜已经做好了一半,可以吃饭了。”

夏君妍看向了姜罗氏,姜罗氏只好暂时止住了话头:“那就开饭吧,让你弟弟和他爹一起用。记得把鱼汤…”想到今天夏君妍来了,只好忍痛道,“鱼汤做两个碗装,一边放一碗。”

除了鱼汤,还有一盘子炒肉丝,和一盘炒鸡蛋,在农家来说这顿饭简直是太丰盛了。姜罗氏没想到自己简单客气的几句话,大女儿桂兰竟然真的加了菜,加的还都是荤的,不由暗中狠狠的瞪了一眼过去,见大女儿老老实实的坐在那里,倒是小女儿一个劲儿与夏君妍说笑,这菜应该是姜小莲这个吃力扒外的丫头给弄的!

姜小莲似乎还嫌不够似得,说道:“我家的菜虽说是简陋了些,掌柜的你别嫌弃。毕竟家里不像食铺,会备下那么多吃的。”

夏君妍道:“桂兰姐姐的手艺很好。”半开玩笑的对姜罗氏说,“我那铺子里正缺一个厨娘,若是大娘同意,不如让桂兰姐到我那去,每个月的月钱肯定不比其他铺子开的少。”

姜罗氏顿时收住了筷子,下意识便问道:“每月多少?”

“每月三钱,食宿都包了,另加两件当季的衣裳。”

姜罗氏也是经历了些世面的人,一听这价钱便知道这可是份难得的好差事!夏君妍那食铺她也去过,虽然当时她是去闹事的,但从侧面也能看得出来那铺子平常一向都是规矩的。这阵子她私下里去寻姜小莲的时候也隔着远瞧过,日日都有捕快从门前经过,哪怕是个偷儿都没有,最稳妥不过。就连签下了卖身契的姜小莲,也没都是在后院忙,从未去过前面,厨娘那更不用说了。

可惜这条件开的虽然优厚,但她已经打算替姜桂兰张罗二嫁的事,那男方家里都看好了,只需合八字,定下礼钱,最迟今年末也就可以嫁过去了。姜罗氏一脸痛惜,低声道:“这可真不巧,难得夏掌柜能看得上俺家桂兰的手艺,但这…我实在是不放心让她去镇上。你看俺就三个子女,小莲已经在镇上了,桂兰又一走,这家里就没人了。”

夏君妍也是一脸惋惜:“那真是太可惜了。原本我打算盘下个点心铺子,若是桂兰姐能去,现在这食铺的后厨便可以直接交给桂兰姐来打理。当初我曾有幸去县主大人府上帮厨,那里都是经年的厨娘了,桂兰姐这手艺着实不输县主府上的厨娘。”

夸一个母亲最好的方式便是夸她的子女,虽然姜罗氏看中儿子,但夸她闺女自然也会喜滋滋的。不由地夹了一筷子炒鸡蛋放在夏君妍碗里,笑道:“夏掌柜太抬举她了,她那也都是些乡下把式。”

“大娘何必自谦呢。”夏君妍恭维道,“桂兰姐这手艺想必也是大娘教出来的吧。”

姜罗氏立刻含蓄的一笑,气色比起刚上桌的时候是好多了。夏君妍又跟着夸了几句,生意的人的嘴像是抹了蜜一样,什么姜家房子气派啦,又有在读书的儿子,这样的家世哪怕是在他们双河村也是数得着的。姜罗氏笑的合不拢嘴,这一顿饭吃的是主客尽欢。

桂兰倒是一直都很沉默。她性子软绵,和带着反叛性格的姜小莲不一样,她简直是将三从四德刻进了骨子。嫁给李胜荣那样的混蛋后也是忍字当头,想着这男人年轻的时候哪个不爱玩呢,等年纪大了便会回家了。哪曾想,嫁过去不到两年,李胜荣判了流放,她又被接回家了。哭了好几场后,也认了命。

洗碗时,趁着夏君妍与姜罗氏说的正欢,姜小莲连忙将一块银角塞到桂兰手里。桂兰一惊,小声道:“你这是哪里来的?”

“我们掌柜给的。”姜小莲杀鸡抹脖的示意桂兰别嚷嚷,“我们掌柜见我干活勤快,赏的。”

“那你自己收着吧,你在外面也不容易。”

“不用,你没听我们掌柜说么,吃住都在铺子里,不用花钱,连衣裳也都包了,我在那里没什么地方要用钱的。而且只要我的活儿干得好,以后掌柜还会赏我的。”姜小莲手里洗着碗,眼睛却盯着桂兰看,“姐,刚才掌柜的说的是真话,她是真的想让你去当厨娘。她的食铺生意很红火,后厨里一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

姜桂兰却没怎么动心,专心擦着手里的碗,轻声道:“娘不许的,姑娘家哪能成天的抛头露面呢。我已经给家里丢人了,躲都还来不及,哪敢再出去。况且孝字为大,我要是走了,这家里怎么办,爹娘年纪大了,得有人照顾。”

姜小莲心里憋着气,当即道:“不是还有老三么!爹爹和娘一直说他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以前你没回来的时候,这日子不是一样过吗。”

“可那时候你还在家里啊。”姜桂兰道,“读书人都辛苦,每日念书都累及,哪里还有闲暇操心这些琐事。若是为这些事耽搁了他,那可真是得不偿失了。”桂兰将碗放好,轻轻笑道,“知道你关心我,不过我不缺那些银钱。你好好在夏掌柜手里干活,早日把卖身契赎回来才是正理。别让爹爹和娘替你操心,你也不小了,再过一两年也该议亲了。”

姜小莲被她说的语塞,一股气憋在心里上也不是下也不是,难受的厉害。若是夏君妍在一旁肯定会体贴的帮她总结此刻的感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在桂兰的世界里,女人逆来顺受才是正常的事。像姜小莲这样的,若非是自己的亲妹妹,她肯定也是不会与这样的女子来往。

二人回到堂屋的时候,不知道夏君妍又说了什么,逗得姜罗氏哈哈大笑。见桂兰来了,姜罗氏立刻招了手,说道:“去把前儿你给我的枕套拿来给夏掌柜看看。”

姜小莲心中一惊,不由抬头望向了夏君妍,她正眉眼弯弯笑,脸上还带着浅浅的酒窝。但她深深记得夏君妍曾经说的那句话,做生意的人必须要笑的和善,哪怕心里已经骂娘了,脸上绝对不可露出半分。不知怎地,姜小莲突然意识到夏君妍现在的心情恐怕不是脸上所表露的那么愉悦。难道掌柜的发现了她的小心思?!

说话的功夫,桂兰将枕套拿了来。夏君妍顿时就被吸引住了,虽然十分简单,花纹不多,但都绣的恰到好处。

“不是我自夸,我这两个闺女的针线那在村子里都是数得上名号的。”姜罗氏颇为得意。

夏君妍细细摸着那针线,见惯了现代布艺工艺的她再看这古代人工手绣,细节处真是一点儿也不输给机器。在这里也生活了好几个月,夏君妍心道姜罗氏这句话倒是个实话。

“桂兰的姐心思简直太巧了。”夏君妍颇为不舍的看着那枕套,表露出的所有神色都让姜罗氏十分满意。“不知桂兰姐可有空帮我也做一个?桂兰姐放心,我肯定是依着市面上的价钱来的。”

姜罗氏之前被夏君妍哄的开心了,此刻便是大手一挥:“夏掌柜与俺们家也是熟人了,这枕套拿到绣房卖须三十文,夏君妍便给二十五文好了。”

桂兰听得母亲发话了,便也小声道:“既然夏掌柜不嫌弃我的手艺,绣个枕套也不是甚么难事,过三四日便能绣好了。”

夏君妍又道:“桂兰姐可会绣帕子?”

桂兰点点头:“自是会的。”

夏君妍一喜:“那能顺便帮我再绣几方帕子么,帕子的模样我提前描好了给你,只需照着绣好便是。”

姜罗氏一听后面竟然还有这么多事,正要推辞,夏君妍紧接着便道:“每方帕子我付二十文可好?”

五方简单的小手帕便是一钱银子,而这也不过七八天的功夫而已。姜罗氏心里很快便算好了一本账,况且绣帕子又不需去外面干活,在家里就能做了。这一月下来,也有快三钱银子!

“要不怎么说夏掌柜是做大生意的人呢。”姜罗氏立刻便笑道,“桂兰成日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帮着夏掌柜做些绣活儿是她的福气哩。”

夏君妍也笑道:“那边这样定了。”转头直接对姜罗氏道,“过几天我让人将模样送来,七日后在来取。这帕子我也不是送些尚不得牌面的人,都是要送给各府的娘子们。说不得过了些时日,镇上的娘子们都知道咱们桂兰姐的一双巧手呢。”

哎哟哟,这是要和贵人们攀上关系了!!姜罗氏知道夏君妍的能耐,听到她这样保证自然也不生疑。哪怕夏君妍现在是夸了海口,但付的银钱总是真的。

夏君妍倒也是爽快,直接先付了五十文的定金。姜罗氏的眼睛都直了,脸上的笑止都止不住。心里哪里还有半分关于卖身契的事,只是恨不得夏君妍在多说些关于银钱的事,这位夏掌柜的简直就是财神奶奶转世啊!

直到夏君妍带着姜小莲告辞,姜罗氏这才赶紧叮嘱道:“这段时日你可千万别偷懒耍滑!”

自从夏君妍与姜罗氏商定妥了这笔买卖后,姜小莲心中一直不安,此刻心不在焉的点点头:“我知的。”姜罗氏又拉着她细细说了半天话,这才放她走。

夏君妍在牛车旁站了一会儿,见姜小莲回来后,便道:“走吧,得赶着关城门之前赶回去。”

姜小莲低着头,不敢看夏君妍的眼睛。比起来之前的热闹,回程的时候姜小莲沉默许多。夏君妍只当她是累了,嘱咐了两声注意门窗后,便回了自己的房间。

姜小莲愣愣的站在院子中,当初她将夏君妍带到家里去,有意提到了针线活,就是为了让夏君妍注意到桂兰的手艺,希望夏君妍也能帮一下她姐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夏君妍就发现了她的小心思呢?夏君妍从不喜欢有人在她面前做小动作,而自己却犯了这样的大忌…盛夏的晚风拂过,此刻的姜小莲竟觉得有些冷。

换了身清爽的衣裳后,夏君妍点了蜡烛坐在书桌旁。手里握着炭笔,默默回忆着后世复古的花纹,经过信息大爆炸时代的人,尤其是女人,在衣裳配饰上的知识每一天都在曾几何倍的增长,而“审美”更是女人的天赋技能。

比起通过古代后宅的手段去对付李春娥,夏君妍更习惯用现代人的思维去思考。隔壁的那间铺子的门面过几天她就盘下来了,拿这花纹新鲜的手帕去做个引子,她就不信周记布庄还能忍着不动。

作者有话要说:我每月都有300积分可以送给大家,积分可以当做123言情币看V文用。

系统默认评论超过25个字就能送一分了,字数越多系统默认可以送的积分就越多。

但实际上从11月份到现在,我每个月都没送完,因为字数达不到就送不了。_(:з」∠)_

咳,其实有时候多打几个省略号啥的,用PC端看文留评的时候空个行,或者大胆的向我表个白:那个叫录仙的,你丫的还不更新………更新…………更新………更新有糖吃!!!

0.0瞧,字数便到了。

【(*/ω\*)我神马都没说。】

第七十章 展示

过了两日,姜小莲心中一直不安,想要与找夏君妍说说话,奈何夏君妍每天天刚亮就出门,黄昏才回来。一回铺子便进了房间洗澡换衣裳,匆匆吃了饭后又一头埋进书房里。若非是个女的,姜小莲都觉得他们掌柜的是不是要去考秀才了。

见夏君妍晚饭没怎么吃,姜小莲特地去厨房做了些点心,又盛了碗甜度适口的绿豆汤,这才去敲了书房的门。

夏君妍顿了顿手里的炭笔,见到姜小莲一脸可怜小动物的眼神望着自己,不由噗的一声笑道:“作甚这么可怜的模样,又被钱贵欺负了?”

姜小莲将东西摆好,有些紧张道:“我瞧着掌柜的这两天晚上都没用多少,这几样点心倒是好克化的,配着绿豆汤吃正好。”

到底不过是才十六岁的小丫头,胆子再大,心里想的事都挂在了脸上,姜小莲的那点小心思夏君妍怎么会没看出来,只是没往心里去罢了。依着夏君妍来看姜小莲是太小心了,她就是明着说桂兰女红不错,掌柜的若是看的中,是不是也可以将桂兰从村里带出来这样的话,夏君妍也不会觉得什么。这都是人之常情而已。人活在世,总有顺风和逆风的时候,可以帮别人一把就帮一把,为自己积个人缘也不费事。

夏君妍指着身后书柜旁的凳子:“拿过来坐下,有点事要你帮个忙。”

姜小莲连忙规矩的坐在一旁,背脊都挺的直直的。只见夏君妍将一张白纸和一只削好的炭笔放在她面前。经过夏君妍无数次的试验后,总算是将那炭笔削的和后世差不多了,上面用麻布做了一个笔套,免得将手弄脏。

“你看这里有几张我已经画好的图案。”夏君妍又拿了几张纸放在姜小莲面前,“这些花样都是要绣在帕子上的,只是我对女红不熟,不知道这几个花样要怎样组合才会在帕子上最好看。这几天我在镇子上的各处布庄都转了转,捡了些碎布头回来。”说着,又将装了半篮子的花布头也放在了桌上,“你从里面挑花样,凡是能绣在帕子上的花样都挑出来,然后画在纸上。”

姜小莲看着夏君妍手里那张已经画好的纸,上面的花纹都很简单,只是排好的位置罢了。又翻了几张,发现都是这样的模子。“掌柜的意思是不需要照着将花纹全部画出来,只是画个大概,标注一下帕子的哪个部分绣上去是吗?”

“对。”夏君妍点点头,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几条成品帕子出来,“以往的帕子都是绣上一处完整的图案,虽然绣的精致,但到底各府的小姐们也看多了。咱们的帕子想要让人一眼记住,就得想些新的花样。”夏君妍道,“不要用一个整体的花样,咱们分开来绣,虽然花纹分开了,但整体不能凌乱。所以必须现在纸上先画着,觉得不好看后在涂改也都来得及。”夏君妍努力向姜小莲阐述着“设计感”三个字,说着说着就拿起了旁边的绿豆汤喝一口解解渴,“你先自己画着吧,你觉得怎么好看就怎么画。”

姜小莲哪里见过这样绣帕子的,一方小小的手帕又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不过是绣些花朵上去罢了。拿着笔盯着纸看了半天也不知该怎么下笔,不由侧头瞧了瞧夏君妍画的。

那白纸上不止有图案,还有字儿。姜小莲不止一次看夏君妍写字了,心道他们掌柜的私下写字的时候总喜欢偷个懒,几乎每个字都喜欢少些笔画,似乎这样能写的快一些吧…

夏君妍先做了一个春夏秋天的主题,在这个主题下画了一个系列的手帕。姜小莲虽然不懂这些,可看了半天也捉摸出了一点门道。问道:“若是将这些图案依次绣出来,那么小姐们买帕子的话会将其他三方帕子一起买下来吗?”

“我们的目的就是让她们把一套都买下来。”夏君妍道,“咱们这手帕是要送到各府的小姐手上的,小姐们都是清雅的人,想要将东西卖给清雅的人,那么这东西就必须别致!等手帕绣的好看了,其中又有了深意,那它就不是一放手帕而是一件收藏品,是放在家里观赏用的。”

姜小莲听得似懂非懂,倒也照着夏君妍的思路开始下笔画了。她一直跟着夏君妍学写字,对这炭笔并不陌生,又有女红的功底在那里摆着,倒是很快便上手了。

又是要设计图案,又要盘下铺子,还要与姜罗氏沟通,还得看着食铺的生意,夏君妍恨不得将自己劈成两半来用,每天都觉得时间不够。就连安大娘都不得不感慨:“阿夏真是越来越麻利了,这才刚置办了地,这又要看铺子了?我瞧着你这段日子似又清减了不少。”

夏君妍笑道:“谢大娘关心了,我这是苦夏,等秋天到了就会开始长秋膘了。正好挨着咱们的那家门脸要盘出去,这是个好机会,我正愁现在这铺子不够大呢。等两间铺子打通后,我也可以置个雅间了。”

安大娘也就是一说,这段时日她在一旁看下来知道这夏家丫头在经济之道上颇有一套方法。也不知她是从哪里学来的,胆子竟这样大。夏君妍的家底她也算是知道些,花了快二百两银子置办下现在这家食铺,又用了三十两买地,之前还修缮了在村子里的房子,加上平常的各种开销,夏君妍在半年不到的时间花了三百多两!钱像流水一样,左手进来,右手就撒出去了。

寻常人家哪里敢像她这样花钱,整整三百两白银,一户中等农家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银钱,夏君妍半年不到就花干净了。安大娘劝过几次,夏君妍都是嘴上答应得好好的,但一扭头该花的还是花出去了,连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的。安大娘默默叹口气,也没什么法子劝了,毕竟那钱也都是夏君妍自己赚回来的,只得不断对自己说,好歹还有这些铺子和地,夏君妍也不算是乱花钱。

隔壁铺子的主人家打算回乡下庄子上住,镇上的铺子也不想经营,正好租给夏君妍,一年十五两银子的租金,夏君妍便先签了一年。

一面去找人重新将店内重新修缮,一面将最终敲定的五副帕子的图案送到寿桥村,细细与桂兰说了近一个时辰,又亲眼看着桂兰配了颜色绣出了一个小样,夏君妍这才放下心的离开。三日后取了帕子,爽快的将一钱银子红封递了过去。姜罗氏笑的脸上的褶子都熨帖了,嘴里还说道:“夏掌柜真是太客气了,不过几方帕子也不费什么事。”

“做买卖讲究诚信。这些我先拿回去,若是卖的好,定然还会来找桂兰姐的。”

姜罗氏立刻道:“肯定卖的好,夏掌柜的眼光那可是一流的,再加上我家桂兰的手艺,这帕子说不得一天就能卖掉了。”

“承您吉言了。”

夏君妍并不多留,将那秀好的四方帕子放在特制的木盒内,那木盒则是夏君妍盯着木匠做的,内有乾坤。准备好一起后,她便马不停蹄的赶回镇上,陈夫人的女学已经定下了日期,这一盒帕子便是她要送去的贺礼。

为了这次展示,夏君妍略施粉黛,特地打扮了一番。将头上的银簪子换成了玉簪,插在随云髻里,显得格外小巧精致。一身嫣红与茶白相间的袭胸襦裙,手里拿着一把清荷团扇,又特地唤来一顶小轿,带上贺礼便去往女学而去。

陈夫人的女学设在陈府的一处别院,那里种了一片竹林,引了泉水造了一处园林景观,非常清雅,十分适合小姐们念书。

夏君妍是受到邀请的,递上了名帖后便被丫鬟引到了地方喝茶小坐。别院的大院里依次摆放着矮几,矮几下放着坐垫。最前方的案桌上则是放着香炉,案桌前便是供有圣人画像的厅堂。

陆续的,前来观礼的各家娘子们都到了。这次女学陈夫人一共收了八名女学生,是以那八位女学生的娘在众人中式格外的有面子。

黄娘子简直就是笑的合不拢嘴,又担心被人说道,那团扇便一直挡在了面前。

夏君妍则是好奇的左看看右看看,她还是第一次参观古代的开学典礼,心里别提多新鲜了。

只见陈夫人焚香后,一约莫三十来岁的端庄妇人,穿着黑红二色的深衣礼服,神色肃然庄重宣布了书院吉日,便击响云板,三声后,在她身边的另一妇人命八位女学生诵读诗歌。诗歌毕,之前的妇人再击云板三声,陈夫人便开始致开学贺词了。

夏君妍注意到会场里除了她们这样前来观礼的,在对面还有两个席位。分别坐着一位稍年轻些的妇人和一位老夫人。那年轻些的妇人手中执笔,据夏君妍的观察应该是做会场记录的,而那位老夫人应该是特邀嘉宾。

整个开学典礼庄重而肃穆,就连之前喜的有些不能自持的黄娘子也收敛了笑。夏君妍的脸上一直挂着得体的微笑,心里却早就乐开了花——依着这开学典礼的风格来看,她这次贺礼准备的真是太合适了!

作者有话要说:因为没有存稿了,所以每天都是现码现发…

时速乌龟,写完后也就快十一二点了。QAQ

我努力调整,争取尽快恢复到早上7点半更新。

第七十一章 市场

开学典礼结束后,众人并不立刻散去,要在女学里留下用一顿午饭。被选中的那八位小姑娘显得格外兴奋,虽然举止依旧保持着文雅,但红扑扑的笑脸和激动的眼神都彰显着各自内心的喜悦。

这别院内倒是三步一景,众人分散在各处或闲聊,或上前几步与陈夫人说说话。柳氏拿着帕子亲手擦了擦陶玉欣额头渗出的一丝细汗,心疼道:“方才站了半个多时辰,虽这里树荫茂盛,但到底是六月的天,我的儿,可是累坏了吧,赶紧坐下歇歇。听说你们歇过晌午后陈夫人便要开始讲学了。”

陶玉欣浅浅笑道:“我不累,这仪式之前也与夫人派来的妈妈们学了好几日了,都是做习惯了。”

小女儿陶玉瑶这次没有被陈夫人选上,让柳氏可是心疼了一段时日:“哎,若不是夫人担心你们姐俩太过惹眼,玉瑶也不用与我站在这里傻傻的看着了。”

陶玉瑶毫不在意,一脸傲气:“娘你担心什么,我年纪还小,等再过一年陈夫人在收学生的时候,我定然也是在里面的。”说着,偷偷扯了扯陶玉欣的袖子,朝着不远处的荷花池旁指了指,轻笑道:“瞧她,打扮成那样这女学还不是没有进来。”

对于夏君妍依旧没有成为陈夫人的学生,陶玉欣是大为松口气,同时心里也有些自得——闹的那要大,还不是没成!

柳氏道:“也不想想如今来女学的都是哪样的人家。咱们家自是不必多说,你再看其他几位小姐,那都是有兄弟在陈夫子的书院里念书的,要不就是家里有族人考取过功名。那姓夏的算什么玩意,她还当自己是个人物,我呸!”

“哟哟哟,陶家娘子这是在说什么悄悄话呢。”黄氏摇着团扇缓缓走来,只是那脸上的笑在柳氏看来格外刺眼。

“打今儿起,我家真儿就与玉欣是同窗了。论年纪说,真儿还得叫你家玉欣一声姐姐,这以后在女学里,少不得要玉欣多照顾几分的。”

“这有什么,都是街里街坊的,小姐妹们玩得好,咱们做父母的巴望不得呢。”柳氏笑道,“想当初我那几个手帕交也是在她们这个年纪认识的,转眼间就过去这么多年了。”

黄娘子道:“姐姐是有福气的,不仅人缘好,教出来的闺女也是一等一的,就连那外甥女也是被陈夫子夸过,这份荣耀在咱们镇上还是头一份呢。”

柳氏听到夏君妍就恨得牙痒痒,当初陶家被夏君妍黑了二百两银子,那里面可有一百两是她的嫁妆!如今夏君妍又是开铺子又是买地的,用的可是当初他们陶家的银子!

黄娘子似还嫌弃不够似得,指着荷花池那边道:“娘子可知道那位老夫人是何人么?说起来也是一号人物,那可是有朝廷从五品的诰命的吴老夫人。听说今儿来一则是应了陈夫人的帖子前来观礼,二则是见见连陈夫子曾夸过得夏掌柜呢。说句实在的,我是真羡慕娘子你,外甥女都这么有出息,又与玉欣玉瑶是表姐妹,那夏掌柜无父无母的,能出落的如此出息,还不是舅舅舅母悉心教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