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公司那边很好说话,仅用很低的价格就把广播剧之前的30秒钟卖给了剧组。预告片播出后,听众反响果然强烈,纷纷表示要教会电影的导演什么叫谦逊。陆秀真庆幸自己录《邪恶力量》的时候用的是笔名,不然,看听众那激烈的反应,说不定会影响到广播剧的播出。

就在《不可饶恕》成为众矢之的的时候,《罗马假日》那边却是一片红火。不仅票房大火,凯特甚至还以影片中公主的形象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影片最终落画时的票房更是高达600万美元,完美完成了陆秀跟摩根先生所谓名利双收的约定。这个时代的电影票价一般不过才几十美分,一美元已经是了不得的高价了,可以想像得到,能够达到这样的票房,这部片子到底受欢迎到了什么程度。

看到最终的票房数据,陆秀激动得差点尖叫起来。有了《罗马假日》的巨额分红,就算《不可饶恕》颗粒无收,也没什么好担心的了。

当然,就凭《不可饶恕》的前期宣传跟在影院的排期,颗粒无收显然是不可能的。

观众果然是这世上最奇怪的生物,虽然《不可饶恕》还没上映就已经被黑成了臭狗屎,但首映当天,进入影院观影的人却依然络绎不绝。陆秀在预告片里对影片的褒奖可不是她自己想出来的,既然能够被后世影评人捧到那样的高度,这部片子自然有它独特的魅力。

虽然很多人一开始是戴着有色眼镜过来观影的,但随着剧情的推进,还是很快就沉浸到了故事之中。直到影片结尾,男主角对着空气杀气腾腾地吼出:“谁要是开枪射我,我不但要杀死他,还要杀死他妻子,杀死他所有的朋友,把他的屋子化为灰烬。你们最好不要将妓女毁容,不要伤害她们!否则我会回来把你们逐个杀死!”大家才猛然反应过来,说好的史上最差西部片呢?

也算是陆秀歪打正着,其实大萧条末期这个时间跟《不可饶恕》上映的那个时代存在着相似性,同样是刚刚经历过经济危机的洗礼,同样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开始反思人性的多面性。

逝去的黄金时代的人们喜欢单纯的英雄故事,习惯于善恶对立,壁垒分明的人物,经历了大萧条的洗礼,为了在这场饿死了几百万美国人的灾难中活下去,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曾有过不光彩的行为。这让他们不再像多年前的人们一样无法接受劣迹斑斑的男主角,相反,胡子拉碴,年老体衰,却在为了两个孩子而拼命的男主角让不少家庭的顶梁柱都有感同身受之感。

男主角对妻子的忠诚,得知朋友遇害之后义无反顾的复仇,又为这个劣迹斑斑的人物笼罩上了一层特别的光芒。

《不可饶恕》的世界里面每个人都背负着罪孽,没有人完美无缺,看似完美的结局,男主角却陷入了违背亡妻遗愿的道德困境之中。这是一个没有赢家的故事。说它是史上最差西部片其实也没错,故事里没有半点经典西部片应有的元素,没有惩恶扬善的救世主,没有名利双收的完美结局,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人。

影片结束,电影院内一片死寂,如果不是站在放映室内依然能看到下方一个个仿佛定格般望着屏幕的脑袋,陆秀几乎要怀疑观众是不是早已在观影的过程中走光了。

定格了足有一分钟,大家才仿佛如梦初醒般陆陆续续走出电影院。

接下来的几天里,陆秀心情愉快地放出了凯特的推荐,跟自己事先写好的差评。

这种反传统的叙事风格,跟特立独行的表现方式,显然很令那帮传统的西部片导演恼火,陆秀只是随意地丢出了一篇差评做饵,便仿佛在鲨鱼群中丢入了一块鲜肉般引来了无数的血盆大口。以后的几天里,《不可饶恕》简直都要被雪片般飞来的差评淹没了。

那帮好莱坞导演们仿佛被踩了尾巴的猫般从人物塑造,故事结构,场景调度,乃至立意上把整部影片贬得一文不值。用前赴后继的恶评把《不可饶恕》彻底钉在了史上最差西部片的耻辱柱上。

虽然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人提到导演华人女性的身份,但从他们对影片嗤之以鼻的态度中可以看出,如果要让他们给导演打分的话,那一定是零分。

好莱坞导演们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众口一词地贬损一部影片,这绝对是电影史上空前的一幕。陆秀哭笑不得地发现竟有来自欧洲的发行商在看过这部片子之后,向time电影公司提出了想要获得《不可饶恕》欧洲发行权的请求。从发行商的角度考虑,“好莱坞众导演联名讨伐”,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噱头。

如果差评有用,四娘的《小时代》就不会拍了一部又一部,于妈的工作室也不会成为无数电影学院毕业生跟嫩模削尖了脑袋想加入的去处,《无极》跟《富春山居图》这样的烂片也不可能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事实一次又一次证明,口碑跟收视率和票房并没有多少正相关关系,相反,还可能口碑越差,收视率跟票房越高。观众是种很奇怪的生物,有审美需求,也会有审丑需求。所以凤姐才会有机会跟志玲姐姐一同出现在娱乐版头条。当所有人都在众口一词地指责某部片子糟糕的时候,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甚至会因为好奇心,想看看那部片子到底糟糕到什么程度。

于是,这段时间的电影界出现了令无数好莱坞大导演扼腕叹息的一幕,无数观众前赴后继地奔赴影院,只为一睹这部引得好莱坞众导演怒不可遏的《不可饶恕》到底是什么样子。

这帮好莱坞大导演们满心期待着观众们能够拥有跟他们一样的欣赏水平,可惜,观众的反应却令他们几乎崩溃。

“这的确是史上最糟糕的西部片,但是,我喜欢!”

“好奇怪,为什么我觉得很好看,很激情?”

“导演们说得好有道理,可是我为什么会觉得这八十美分花得很值?”

……

开始,报纸上那些似贬实褒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出自陆秀之手,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看过电影的人越来越多,喜欢这部片子的观众也自发地加入到了评论的行列。然后,情况开始一发不可收拾。

替《不可饶恕》翻案忽然间成了看过这部片子的观众最热衷的事情。

第162章

会喜欢《不可饶恕》的当然不可能是喜欢韩剧的脑残萝莉,能够跟男主角有共鸣的,一般都是已经有点年纪跟阅历的中年人,作为社会的中坚层,经历过大风大浪,他们已经有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是非判断标准。不会迷信权威,更相信自己的判断。

他们这个年纪的男人因为时代的特殊性,很少有人能够一直在事业中一帆风顺。不少人甚至因为好莱坞众导演对《不可饶恕》的打压,联想到了自己在工作中遭遇的各种挫折与不公平待遇,而因此对《不可饶恕》的导演产生了惺惺相惜之感。

虽然他们不会像脑残萝莉一样直白地吼出“某某某某我爱你,我们永远支持你”,但藏在报纸后头的顶梁柱不经意间的一句话可比脑残萝莉的我爱你有效得多。当他们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得知自己的朋友和同事跟自己有同感后,原本一边倒的舆论瞬间就逆转了。

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写字楼,还是在工厂,只要有男人的地方,仿佛不替《不可饶恕》说几句好话就不能体现出成熟男人的品味一般。

人类是喜欢逃避的生物,经济越低迷,电影业越发达。这跟就跟高中老师总能在高三学生的身上搜出各种小说是一样的道理。这个时代的电影票价很低,电视又还没来得及发明,糟糕的经济形势给了又无数人走入电影院的契机。后世电影史上之所以把这个时期称为好莱坞的黄金时期不是没道理的。跟后世情侣们谈情说爱的场所不同,这个时代的电影受众相对更成熟,更理智,这也决定了他们相对更能接受有思想的作品。

《不可饶恕》的主流粉丝虽然早已过了热衷于反抗权威的年龄,但这并不表示他们不会维护自己喜欢的作品。好莱坞众导演在打压《不可饶恕》时露出的那副丑恶嘴脸,甚至让不少人在替《不可饶恕》说话的时候,有种替天行道的快感。

正义感跟同情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品质,所以,后世的网民在看到不公平的事情时才会群情激奋,甚至做出人肉搜索那样不理智的举动。这个时代不像后世,没有互联网这样可以发泄多余同情心跟正义感的去处。好不容易遇到这样一个可以发表个人意见,展现个人品质的机会,怎么可能有人会放过?

很快,替《不可饶恕》正名便成了不少一家之主眼中比替红袜队的本垒打王贝比·鲁斯摇旗呐喊更重要的事情。

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其实还要感谢那帮好莱坞导演们的一时疏忽。

不知道是为了免除种族歧视的嫌疑,还是影片真的嘈点太多,甚至都不需要上升到人身攻击的程度,电影上映之后,那帮好莱坞导演们的攻击火力大都集中在了影片本身,而忽略了导演的身份背景,这让很多后来的观众根本就不知道导演是个华人。因为“西部片是属于男人的”这个先入为主的观念,甚至有人看过字幕上导演的英文名之后,依然下意识地认为导演是个男人。

陆秀甚至收到了好几封给《不可饶恕》导演马里奥·莫雷迪的观众来信。显然有不少观众把字幕上的玛丽脑补成了被粗心的打字员拼错的马里奥。马里奥·莫雷迪,这个充满了意大利风情的名字理所当然让人联想到了一位跟影片中的西部牛仔一样粗犷硬朗的意大利男人。在不少人眼里,只有这样的男人才能拍出像《不可饶恕》那样意蕴深远的男人片。

因为意大利人与生俱来的特点,这个时代的美国人一想到意大利人,第一反应想到的便是美国东部的各大黑手党家族。这个时代的意大利黑手党虽然还远没有几十年后那么嚣张,但在普通美国人眼里依然是血腥跟暴力的代名词。西部牛仔早已随着轰轰烈烈的西进运动湮灭在了历史的尘埃中,但意大利黑手党却是一颗冉冉升起的代表男人的崭新符号。

男人天生就是热衷血腥暴力的生物,对强者的崇拜从来不会因为身份立场就受到影响。想想《教父》系列有多受欢迎就知道,想想杜雪怀在上海滩有多少粉丝就知道。马里奥·莫雷迪,当人们把莫雷迪这个姓跟盘踞在纽约的莫雷迪家族联系到一起,瞬间便为原本就特立独行的片子笼罩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一位厌倦了杀戮的真男人的自白”,这是脑补过度的粉丝们在看到导演名字后的第一反应。这个令陆秀哭笑不得的解读错误不仅没有影响到影片的票房,反而引起了又一轮观影狂潮。

“这是一部属于男人的片子!”

“是男人都应该看一看《不可饶恕》!”

……

陆秀当然不可能傻到在这种时候去澄清自己的身份。

这个时代又不像后世,只要在谷歌输入一个名字,所有的信息便会在瞬间跳出来。消息传播的滞后性,跟先入为主的观念让很多人一直到替《不可饶恕》摇旗呐喊了半天之后,才猛然意识到导演竟然是名华人女性。

这个令人尴尬的结果让那帮犯了致命错误的先生们错愕了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当然免不了会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然而,这一切都源于他们自己的误会,根本就怪不得任何人。陆秀从始至终都没有隐瞒过自己女性的身份,任何一个有心人只要随意翻一翻好莱坞前段时间的报纸就能对她的来历一清二楚。

面对这样一个令人尴尬的结果,摆在《不可饶恕》支持者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因为导演女性的身份把《不可饶恕》打入黑名单,二、一条道走到黑,忽略掉导演的身份继续硬着头皮支持《不可饶恕》。

一位成熟的有理智的男性显然不可能选择第一条,这不仅会暴露他们的愚蠢跟浅薄,甚至还会引来家中女性的嘲笑。他们前段时间为《不可饶恕》摇旗呐喊得多激烈,这个选择就显得多可笑。就算只是为了维护一家之主的权威,他们也绝对不会允许自己做出这样朝令夕改的选择。

就在这时,陆秀适时地丢出了一篇“鸡蛋好吃,何必去关心母鸡是什么品种”的文章,体贴地为她这帮骑虎难下的粉丝找了一个体面的台阶。

人们当然不可能仅仅因为一篇文章就不去在乎导演的身份。摇旗呐喊了半天才发现自己支持的是一名女性,这在这个时代的男人们眼中是种奇耻大辱,在女人们眼里那可就截然不同了。

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出家门,女性在经济生活中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女性地位的提升理所当然带来了女权主义的萌芽,这个时代的女人开始意识到她们并不比男人差,开始寻求政治经济等等各方面的认同,对自由平等的诉求前所未有的强烈。

发现丈夫、兄弟、上司力挺的导演是名女性之后,女人们在震惊与错愕过后,立刻油然而生了一种扬眉吐气之感。虽然那位导演是名黄种人,但在女人们眼里,导演女性的身份显然比她的肤色更加重要。

一名女性竟然被她们的丈夫、兄弟、上司夸奖为电影界的奇才,甚至引为知己!女人们在感觉扬眉吐气之后,立刻转为了无尽的佩服,接下来这种佩服便转为了对《不可饶恕》影片本身的好奇心。

女人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一部男性向的片子产生过如此剧烈的好奇。随着男性观众的纠结退场,大批想要一探《不可饶恕》神奇魅力的女性开始蜂拥着进入各大影院。

于是,《不可饶恕》的票房在因为导演身份曝光经历了短暂的低迷之后,再度迎来了令人难以置信的井喷式爆发。

如果有位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突然站到影院门口,一定会对出现在眼前的景象表示不解。大批女性观众有说有笑涌入电影院,为的竟不是浪漫的爱情片,而是一部男性向的西部片。

当初凯特影评的主题就是“连女性都不应错过的西部片力作”,身为女性,陆秀在拍摄影片的时候当然免不了为夹带一些女性主义的私货,这在男性观众看来毫不起眼,但在女性观众眼里却被无限放大了。

看到那些只有女性才会注意到的细节之后,女性观众对导演女性的身份顿时深信不疑。在看过陆秀趁势丢出来的带着不满一岁的女儿拍片的系列爆料后,女性观众对《不可饶恕》导演的好感度与认同感瞬间攀升到了顶点。

只有女人才会理解家庭与事业兼顾的艰难,也只有女人才能理解要以女性的身份在男人的世界杀出一条血路是多么的不容易。好莱坞众导演的打压与攻击理所当然地被女性观众们脑补成了男性对女性与生俱来的傲慢与偏见。在女性这个更具象征意义的身份面前,陆秀黄种人的身份忽然就显得没那么重要了。

于是,在阴差阳错之中成为全美男性观众的偶像之后,《不可饶恕》的导演又一次成为了全美女性观众的偶像。

第163章

陆秀对天发誓,她真的只是把《不可饶恕》当成了一个简单的掩护,从来没想过能够从这部片子上赚到钱。故意自黑更多的也是怀着跟眼高于顶的好莱坞导演们开个国际玩笑的心情,从来没想过真的会物极必反引来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反弹。更加做梦也不会想到竟会因为这样一部片子收获大批女性粉丝。

所以,当影片最终680万美元的逆天票房数据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她的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揉眼睛。

这么高的票房,有没有搞错?

《罗马假日》那样天时地利人和的状况下也只获得了600万美元的票房,没有大牌巨星加盟的《不可饶恕》竟然获得了680万美元的票房,超越了有名媛跟王室光环加成的《罗马假日》成了截至目前为止的年度票房冠军,这匪夷所思的结果简直已经无法用不科学来形容了。

她承认这部片子的确有可取之处,但在她看来,远没有夸张到这种程度,不然,她也不可能一开始就选择破罐破摔。

“亲爱的,掐我一把!”无法确定文件上的数据是不是自己的幻觉,陆秀只得转向杜雪怀。

杜雪怀没有回答,只是笑眯眯地把她的手伸到了雪球的面前。小家伙不负众望,张开小嘴,啊呜一口咬了下去。

虽然疼得撕心裂肺,但陆秀却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兴奋地一把将雪球抱了起来。对着他的小脸猛亲了好几口。

“哈哈哈哈……不是做梦!发奖金,我要给剧组所有人发奖金!”

受到杜雪怀的影响,陆秀一向都是个善待员工的好老板,会拼命压榨员工的剩余价值,却也从来不会吝啬各种奖励。说到《不可饶恕》剧组,其实,大家光是从广播剧上得到的钱就已经超越了普通演员的平均水准。

这突如其来的成功不仅让陆秀觉得自己恍如梦中,《不可饶恕》剧组的其他成员也一样,他们大部分人当初都是冲着《罗马假日》而来的,预期中最好的结果也不过是能够在《罗马假日》之中饰演一个有一两句台词的小角色。

当初被莫名其妙拐骗进《活着》剧组的时候一个个怨声载道,要不是为了陆秀许下的巨额报酬,根本不可能留下来。后来,陆秀宣布要拍《不可饶恕》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没把这太当成一回事,以为能够收回成本就已经可以感谢上帝了。所以,后来陆秀拿着片子乱来的时候,他们之中也没一个人站出来阻止。

谁也不可能想到,一部用来作为掩护的片子竟然能取得如此令人难以置信的成功。的确是难以置信,在目前这种排华的氛围之下,一部华人拍摄的影片竟然能够在外界一致差评的情况下获得票房大卖,甚至扭转局势,获得全美观众的认可。

如果一个月前,有人跟大家说《不可饶恕》将以这样的方式成功的话,大家一定会把这当成天方夜谭。然而,就是这样天方夜谭式的神话竟然成为了现实。

借着《不可饶恕》天方夜谭式的成功,陆秀竟然抢在第一夫人宋美龄之前,成为了第一个登上《时代周刊》的中国女性,而且还是以好莱坞导演的身份。

拿到那一期《时代周刊》的时候,陆秀简直已经不知道该使用怎样的表情了。她不是没想过自己登上《时代周刊》的情景,但绝对不是以导演的身份,她不久之前才对《不可饶恕》的主演们说过,她不是导演,她是个商人。简直没有比这更大的讽刺了。

因为这个时代对女性天然的偏见与敌意,《时代周刊》在评价凯特的时候故意弱化她自身的努力,而强调了她的身份背景。这让凯特咬牙切齿地郁闷了好久。

考虑到这段时间女性观众的强烈反应,再加上陆秀在美国的确也没什么能够拿得出手的背景,《时代周刊》当然不可能再如法炮制,只得将陆秀的成功描绘成了一个不可复制的奇迹,一个由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上绝顶的好运气组合在一起而产生的奇迹。

看完《时代周刊》上的文章,陆秀才终于理解了自己女性的身份为什么会让那帮女性粉丝那么激动跟狂热。在现在这个时代,女性的成功要么被归功于她固有的身份背景,要么就是因为绝顶的好运气,男人们根本就不会,也不屑于去关心女人到底付出了多少努力。

果然,《时代周刊》上的文章出来之后没多久,便有人将她跟纽约神秘的莫雷迪家族的关系爆了出来。因为《不可饶恕》中弥漫的浓烈的男性思维方式,甚至有人暗指她不过是真正的导演推到台前的挡箭牌,至于真正的导演为什么会推出这样一个吃力不讨好,注定会引起争议乃至敌意的挡箭牌,那就没有人知道了。

这一系列的文章意思再明显不过了,女人绝对不可能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一旦成功,其身后也必定有着男人的影子。这一观点显然让《不可饶恕》的男性粉丝重新找回了平衡,一时间,对隐藏在女导演身后的神秘人的猜测甚嚣尘上。

这真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现实!

这个令人不快的发现不仅冲淡了陆秀成功之后的喜悦,甚至还害得杜雪怀直接抹掉了《活着》导演一栏上自己的名字。

“其实,你根本不必这么做……”陆秀已经认命了,时代的局限性根本不是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杜雪怀倒是一脸坦然:“不这么做,那帮无聊的家伙一定会认为我才是《不可饶恕》的导演,这对你来说太不公平了。”

“但你的确是《活着》的导演之一!我让他们再把名字加上去。”虽然陆秀的确很受不了杜雪怀那一脸我是天才导演的表情,但她也无法抹杀他为了《活着》付出的努力。

可惜,杜雪怀心意已决:“你忘了我们的赌约了吗?说好了,这段时间,一切都听我的!”

既然他都已经说到了这份上,陆秀也就没再坚持。

见陆秀表情依然纠结,杜雪怀补充道:“说实话,当导演还蛮好玩的,如果你实在觉得过意不去,不如写个像《小鬼当家》那样的剧本给我,让我也过一把当导演的瘾。拍《活着》的时候根本还没玩够。”

“咦,你不用回家了吗?”陆秀说的家,指的当然是莫雷迪家族。

杜雪怀跟黑帮果然有缘,在上海的时候是臭名昭著的黑道头子,好不容易到了美国,找到的家人竟然也在干着黑社会这个有前途的职业。莫雷迪家族是纽约黑手党五大家族之一,如果没这点势力,估计也不可能从财大势大的伯恩家族手里保下杜雪怀跟那帮华工。看杜雪怀过来时的状态,他显然已经参与到了“家族事业”之中,考虑到他在上海时的“工作经验”,估计还如鱼得

第164章

摩根先生会是这种反应也不奇怪。经历了《罗马假日》跟《不可饶恕》两部片子的大获成功,刚刚成立没多久的time电影公司已经成为了好莱坞最受期待的电影公司。身为公司名义上的幕后老板,想要彻底把公司掌握在自己手中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摩根先生,我已经完美达成了当初跟你约定的条件!”理解归理解,陆秀当然不可能好脾气到把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送给别人。

摩根先生笑得温文尔雅,那双跟凯特一模一样的琥珀色眼眸里光芒闪动:“我只说让你留在美国,没说让你保留公司的股份。”

陆秀皱眉,这分明就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啊!果然是资本家啊,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你放心,我会按市场价收购你手中的股份的。当然,你也可以继续以雇员的身份在time电影公司拍片,报酬好商量。”摩根先生说话的时候表情诚恳,神态自然,仿佛他给的真的是再优厚不过的条件。

“不好意思,我不卖!”

“不!你会卖的!”摩根先生笑眯眯地从包里掏出了一叠资料。

陆秀接过一看,发现竟是关于她秘密拍摄《活着》的调查报告。

“如果我把这份报告公之于众的话,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陆秀当然知道他在说什么。以她目前在美国电影界的影响力,如果美国人意识到她不仅拍了那样的片子,而且目标还是威尼斯电影节,那么,她根本就不用指望带着《活着》的胶片离开美国。这个时代的威尼斯电影节虽然还不像后世那么权威,但怎么说也算是个国际性的舞台,天知道美国人得知她的意图后会做出什么事情来。

摩根先生估计并不认为这是威胁,笑得依旧优雅:“我对你的民族解放事业没什么兴趣,不过,也不希望有人借着摩根家族的掩护在暗地里搞小动作。所以,想来想去,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跟你划清界限。”

“我要见凯特!”被抓住了软肋,凯特是陆秀现在能够想到的最后的救命稻草。

摩根先生摇了摇头:“不!这次的事情跟凯特无关,只是你跟我之间的买卖。我不是以凯特父亲的身份,而是以一个商人的身份在跟你谈判。”

威尼斯电影节开幕在即,陆秀没有时间跟他磨蹭,意识到已经不可能再有回转的余地,她叹了口气,干脆地点了点头:“好,你赢了。”

资本从来就是自私而血腥的。陆秀当初只想到了隐蔽,却不小心忘记了,一旦隐蔽得太好,就算被吃掉了,也没人会知道你的委屈,在拥有强大的实力之前,果然,一切的野心与抱负都是空谈。可惜,就算重来一次,以她当时的处境,想要在好莱坞立足,向摩根家族借势依然是她唯一的办法。

所幸现在的她已经不再像当初那样除了摩根家族别无选择了。仔细想想,比起找一股随时能够吞掉自己的强大势力当盟友,还不如自己找个听话的代理人更加安全。虽然或许没了背靠大树的便利,但同时也不必跟人分享利润了,更加不必提心吊胆地提防来自背后的算计。

摩根先生果然早有准备,听到陆秀答应,不仅拿出了相关的文件,甚至还直接按照市值的估价给陆秀开了支票。看在估价不算太离谱的份上,陆秀坦然接受了。

不过片刻的工夫,被陆秀寄予了无限希望的time电影公司已经跟她毫无瓜葛了。虽然知道公司没了还可以再建,但签下自己姓名的那一刻,她还是感觉一阵怅然。

“摩根先生,总有一天,你会为你今天的决定后悔的。”虽然忍了又忍,在摩根先生离开的那一刻,陆秀终于还是忍不住说出了憋在心中的话。

摩根先生回头,朝她淡淡一笑:“你放心,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后悔这个词。”

“你会有的,因为你是个失败的父亲。”陆秀说话的时候笑眯眯地冲他竖了竖中指。以凯特的脾气,必定不会同意他的收购计划,摩根先生又一次跟往常一样以爱的名义把凯特逼到了悬崖边上。想让他们父女二人和解,果然只能下辈子了!

这句话果然有效,听到这话,永远都是一副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摩根先生眼中终于闪过了一丝挣扎。

目送着摩根先生离开后,全程目睹了二人谈判全过程的杜雪怀给了陆秀一个安慰的拥抱:“真的就这么退出time电影公司?”

“不然还能怎样?”

现在陆秀唯一庆幸的是,自己因为一时疏忽,还没来得及以公司的名义跟马龙他们签合约。不然,如果连马龙·白兰度这样的幼生期影帝都被人抢走,她绝对会欲哭无泪的。在离开之前,有必要先去把新公司注册起来,用最快的速度把能签的人都签了,省得夜长梦多。

公司的注册比想象中顺利得多。陆秀原本还在纠结该找什么人当代理人,惊喜地发现杜雪怀竟然不知道在什么时候拿到了美国国籍。如果莫雷迪家族真的把他当成了他洋妈咪的亲生儿子,按照美国国籍的血统原则他会变成美籍人士也不奇怪。既然如此,她也就懒得再费心思找代理人,直接把新公司注册在了杜雪怀的名下。

经营得好好的公司突然被人抢走,陆秀气忿难平,直接把新公司命名为了。既当作一种纪念,也当作对自己的一种鞭策。

作为一个善待员工的好老板,有些时候还是很有好处的,她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把跟着她拍摄《不可饶恕》和《活着》的剧组成员一个不差的全挖了过来。

一切手续办妥,连员工都被挖走之后,凯特才终于意识到了不对,连忙放下正在拍摄的电影找上门来试图挽回局面。陆秀虽然对她没什么恶感,但一想到讨厌的摩根先生,还是果断放弃了继续跟她合作的打算。

这世上有坑爹的熊孩子,也有坑娃的熊家长。经历过熊妈的摧残,陆秀比任何都能理解熊家长对子女人生的可怕破坏作用。可惜,她虽然对凯特感同身受,却实在想不出什么办法帮她,只能拍着她的肩膀让她自己好自为之。

凯特咬着唇,好几次欲言又止,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就垂头丧气地走了,离开的时候仿佛一只斗败的公鸡。

送走了凯特,陆秀开始收拾行李。飞艇启程在即,其实大部分东西都已经打包好了,她整理的都是不方便带走的东西。

“这是什么?”她刚想把一叠信锁进抽屉里,却被杜雪怀拦住了。

“信啊!”

“我知道是信。”杜雪怀抢过信,一看寄件人,一张脸瞬间便垮了下来。

这些信除了其中的少数几封来自三哥张若珉,大部分都是朱横的。两人的地址倒是同一个,哈佛。

不愧是学霸,那小子轻松就通过了哈佛的入学考试,现在已经是哈佛大学的物理系研究生。前段时间杜雪怀下落不明的时候,那家伙每星期都会寄两封信过来,雷打不动。那时候陆秀浑浑噩噩,很少回他信,听三哥说那小子还曾因为担心她的安危试图偷跑出来找过她,可惜,半路被他的那帮同学押了回去。吓得她后来每次离开都会特意跟他打声招呼。生怕一个不小心,那小子又会做出比如旷课过来找人这样的过激行为。

“我不在的时候,你倒是一点都不寂寞嘛,信写得好勤……”杜雪怀翻看着手中的那叠信,语气阴阳怪气。

“如果你好奇里面的内容,那就打开来看好了。”反正也没什么需要隐瞒的东西,理科生情商都不高,更不会写情书,朱横的每封信都中规中矩,就算将来被后人拿来出版,陆秀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话虽这么说,没有人会喜欢暴露自己的隐私。看到杜雪怀真的大大方方打开信察看了起来,陆秀依然下意识地皱了皱眉。这家伙倒是一点都不客气!还好,朱横写信用的是中文,杜雪怀就算拆开了,也看不懂。

杜雪怀原本还兴致勃勃,发现信里用的都是他看不懂的中文后,顿时蔫了。

“你们故意的!”

陆秀哭笑不得,她跟朱横又没他那么好的运气,从小在双语环境下长大,两个中国人之间交流难道还要特意切换成英语?

“别觉得委屈,其实,你也可以学汉语!你要是不放心,这些信你可以先收着,等你什么时候学会了汉语,什么时候再看。”以他学了这么多年也只会写自己名字的水平,估计要到猴年马月。

不知道是不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杜雪怀的脸色瞬间难看到了极点,面如寒霜,仿佛连周遭的温度都跟着下降了几度。陆秀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变脸搞得有点懵,不过是开个玩笑而已,有必要反应这么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