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氏和谢氏把桌子搬了出来,菜也端了出来。菜一出来,那一家子就眼巴巴的看着桌子上的菜了,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了。甚至还听到那两个小姑娘吞口水的声音了。

一旁的小武小双瞧见,指着那两小姑娘道:“羞羞,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五岁的小杨皓也跟着瞎起哄,“羞羞啊,流口水。”这小家伙经过一年多的调养,身子好多了,说话也不结巴了,走路也不晃了。整天跟在小武身后瞎跑。

那叫大元宝和小元宝的小姑娘闻言,抬头恶狠狠的瞪了三个孩子一眼。

小武小双也毛了,正准备说话,杨氏急忙道:“小武,小双,进去帮你娘端饭去!”两个孩子这才愤愤不已的进了厨房,小杨皓也跟着进去了。

吃饭的时候,杨家都给吓住了,那红疤老太太一家吃相吓人不说,完全都是用抢的。杨家他们才吃了几口饭,他们已经扒完了一碗米饭。还自觉的跑去厨房自个添饭去了。

杨家人都给吓住了,等反应过来的时候那几个菜已经见了底。范氏绷着一张脸,回厨房,从墙角的坛子里捞了一盘酸萝卜出来,杨家人就着这一盘酸萝卜吃了饭。

那两个小姑娘瞧见算萝卜端上来,还想伸筷子的,被范氏瞪了一眼,终于心不甘情不愿的放下了筷子。

那小杨氏讪讪的道:“姐姐啊,真是对不住了,咱们是一路逃难来到京城的,都快一年的时间了啊,这一路上从来没吃饱过,这才失了态,还望姐姐不要见外。”

杨氏摆了摆手,“不碍事,你们尽管吃就是了,若是没吃饱再去做些就成了。”

“吃饱了,不劳烦了。”

吃了饭,杨氏腾了间杂物间出来,让他们住了进去。

一晚上范氏都闷闷不乐的,想跟杨铭成说说话,结果他一倒床上就睡着了。这一股气生生的憋到了早上。之后那几人睡到做好早饭准时的起来了。吃饭的时候依旧狼吞虎咽,幸好范氏准备的粥多,不然都不够吃了。

这憋了一晚上一早上的气,范氏离家就对着谢氏唠叨,一路唠叨了唐青的家里。如今又跟唐青把这事情一说,才算是好了些。

“瞧她们的吃相我都怕了,二弟妹你说这是个什么事啊!娘也不想想这一家人都是逃难来京城的,他们日后住哪里,吃什么喝什么?难不成全要我跟三弟妹伺候不成!”

唐青也不好劝说什么,只得安慰道:“大嫂,你也别放在心上,你们肯定不能养着他们的,娘也不会那么笨,暂且让他们住上几日,然后让他们自己找份谋生的差事。”

范氏就这样憋着一股气去了酒馆,一天忙活下来范氏非要拉着唐青和杨铭山,让他们回去瞧瞧那姨母一家的嘴脸。唐青这才抱着小安乐,杨铭山牵着小宝跟着范氏和谢氏一起回去了。顺便把剩下的半桶虾子和鱼带了去。

还未走到院子里,唐青就听见里头传来一个陌生老妇人笑呵呵的声音,“姐姐真是好福气,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儿女也都长本事的人,不像我啊,这辈子就生了金子这一个儿子,还偏偏是个不成器的,哎。”

接着是杨氏劝慰的声音。

唐青这才跟着杨铭山进到了院子里头,杨氏和杨劳海瞧见二儿子和二媳妇回来了,都慌忙站了起来。

几人一番客套,便坐落了下来。几个女人去厨房忙着烧火做饭,男人们在院子里聊着。

唐青在厨房一边忙着,一边听着,得知那小杨氏嫁给的人家姓赵,生的儿子名赵金,娶妻曾氏,两个闺女,一个叫赵大丫,一个叫赵小丫。小名大元宝,小元宝。去年旱灾的时候开始往京城逃难,一路上乞讨来到京城的。

待吃饭的时候,唐青才发现大嫂说的话果然不假,这赵家一家人吃饭的样子真是吓人,小杨氏还嚼几下。剩下的几个,唐青都怀疑他们是直接把食物给吞下肚子的。这凶猛的样子把小宝也给吓住了。

晚上的菜是虾子和蒸鱼,那赵金和曾氏还有两个孩子连虾壳都吃下去了。杨氏瞧着唐青,似乎有些过意不去,冲着唐青笑了笑。

“元宝,你们吃慢点,这壳子可别吃了。”杨氏劝道。两个孩子只是摇头。

一家人吃了晚饭,坐在院子里聊天,唐青抱着小安乐,小宝依偎在她的身旁,另外一边坐着杨铭山。

那小杨氏说着说着忽然转头看向唐青,呐呐的道:“老二家的,听说你开了家小酒馆,生意如何呀?”

唐青看了杨氏一眼,这才笑道:“一般般,混个温饱。”

杨氏有些不好意思,几个孩子的情况都是她透露给妹妹的。

小杨氏又道:“不知道你那酒馆缺不缺人啊?要不让元宝她娘去你们酒馆帮忙吧。”

旁边的范氏沉不住气了,不等唐青开口,已经道:“姨母,这酒馆生意刚好够我们妯娌几人的开销,实在是不需要人了。”

旁人都以为小杨氏这下该消了心思的,谁知她不理范氏,反而看向唐青,“老二家的,我家儿媳妇很勤快的,要不你让她去试试。”

唐青想了想,道:“若是让元宝她娘去的话,我每月只能给她七百文钱的工钱,姨母觉得这样可行?”别处的小酒馆给伙计的工钱也都是五百文钱而已。再说了,酒馆本来就要请活计的,若是这曾氏真的勤快,人品又好,她自然会给涨工钱的。不过,若是这曾氏人品不好,可怪不了她。

那赵家一家人听了都有些失望,她们只是听说酒馆生意很不错,再加上是个亲戚,一个月能有个一两的银子的。不过,初来京城,也没别的办法了,先干着吧。

作者有话要说:这段时间真忙,朋友结婚的好几个,还有朋友开店子,我下个月1号也要结婚了,所以最近更新很不稳定的。不过不会断更好长时间的,可能会断个一两天的。到下个月五号就能恢复日更了。

第 89 章

唐青同意让曾氏去酒馆帮忙,范氏急的不行,使劲给唐青打眼色。唐青觉得好笑,也跟范氏挤了挤眼睛,示意她先不要着急。

杨氏听闻唐青同意了,感激的冲她笑了笑。自己的三个儿媳妇中,她最怕的就是唐青了,虽然每次唐青对她都是笑眯眯的,奈何就是打心底有些畏惧她。其他两个儿媳妇她可没这种感觉的。

“老二家的,我还听说你开了间药堂啊,还是个大夫呀。不知你药堂缺不缺人?我让大元宝和小元宝过去帮你打杂怎么样?也不需要给什么工钱,每天在你药堂里吃饭,若是觉得她们不错的话,就给她们几个银钱。”

唐青一听,这可不行了,药堂虽然想请个学徒回来,可是这两姑娘她可不敢收,这两姑娘看模样和小武小双差不多的年纪,吃饭的时候还从小宝的筷子里抢食物,她可不愿意这样的人进她的家门。

“姨母,药堂不缺人的,孩子还小,也帮不上什么忙的。”

“没事,两孩子不要钱就成,要不让她们去酒馆帮忙?”小杨氏还是不放弃。周围杨家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了。

唐青道:“姨母,这个是不成的。”这两孩子才十二三岁,这可是童工,她可不敢雇佣。

小杨氏瞧着唐青就是不松口,这才讪讪的笑了笑,没说话了。杨氏在一旁打圆场,“好了,妹妹,她们几个在酒馆忙了一天了,都累了,让她们早些歇息吧,二郎,你也赶紧带你媳妇回去吧。”

“行,那爹娘,我和青儿就先回去了。”杨铭山说罢,抱着睡熟的小安乐站了起来,唐青也牵着小宝跟着起身了。

“娘,我去送送二弟妹他们。”范氏说着,不等杨氏回答就起身追了出去。

唐青瞧见范氏跟了出去,知道她肯定会说曾氏去酒馆帮忙的事情。待走了好几步,范氏果然道:“二弟妹,你干嘛让那曾氏去酒馆帮忙啊?我瞧着她可不是个好相处的人。”

唐青回头,笑道:“大嫂你就别糟心了,咱们酒馆如今正需要人,就算不让她去也一样要请活计,倒不如让她试试。若是做得好,自然会给她加工钱,若是做的不好,咱们跟她也不熟稔,辞退了就是了。”

范氏闻言,嘿嘿的笑了起来,“还是二弟妹厉害,这主意不错,先让她做着。若是做得好,姨母和那姓赵的表弟在出去努力下,他们在京城也能租个房子,有个立足之地的。”

那赵金比杨铭成小个一岁,算是大嫂他们的表弟,唐青他们的表哥。

“所以大嫂就别担心了,你赶紧回去休息吧。”

“行,那我先回去了,你们路上小心。”范氏这才美滋滋的回了家。

等范氏回去了,小宝才扯了扯唐青的衣袖,“娘,小宝晚上没吃饱,饿了。”那家人太吓人了,他都给吓着了。基本上有一大半的饭菜都进了他们的肚子了。

“行,那回去给小宝下面吃好不好?”说实话唐青都有些饿了,“相公,你饿不饿?”

杨铭山抱着小安乐,点了点头,“饿。”

回去后,唐青麻利的煮了三面鸡蛋面,一家三口点着油灯,围着桌子呼噜噜的吃了起来。

——————

第二日,曾氏穿着范氏的旧衣裳,老老实实的跟在曾氏的身后,帮忙拎着东西。

大家一起把桶里的鱼和虾子搬上了板车,去了酒馆。现在时间还早,不过辰时四刻的时间(早上8点多的样子),也没什么人来吃饭,大家一起忙着处理鱼和虾子。

“表嫂,这虾子一定要用刷子刷干净,头上要剪掉,头里面的脏东西也要捞出来。这尾巴后面还有肠子,可一定要拉出来,虾壳也要剪开。”唐青蹲在水井边上示范一次给这曾氏看。

曾氏点了点头,拿起一旁的刷子刷了起来,曾氏手脚还算利落,没一会就熟练了,处理的虾子也挺干净的。这样大家一起洗虾子,刮鱼鳞,剁鱼块。

时间很快就到了午时,陆陆续续的开始有人上门吃菜喝酒。这米酒都是唐青自己酿制的,说不算什么绝密的配方,不过味道在这京城都算是上等了。

“老板,来个油闷大虾!在来一斤米酒。几天没来吃这大夹怪了,可真是想念啊。”

唐青出来替这客人上了碗茶水,笑道:“客官可要趁着这时候多吃些,不过到了秋天可就没这东西卖了。”

过了一会,客人陆陆续续的多了,唐青,范氏和二妞三人在厨房忙着烧菜,梅子,谢氏,曾氏顾着客人或者在后院打打杂。却说这曾氏好几次想借口进厨房一趟,都被梅子她们给拖住了。待下午空闲时候,梅子她们跟唐青说了下,唐青还有些反应不过来,“进厨房?那让她进来帮忙端菜也成啊。”

范氏急的一跺脚,“哎呀,二弟妹,你平时那么精明的一个人,怎么今天泛起了糊涂,若是这曾氏来厨房知道咱们怎么炒菜的可怎么办?这大夹怪的方子可是抢手得很,若是被她学去了可怎么办!”

唐青这才恍然大悟,这时候的人对各种秘方都是看的很重的,轻易是不会让别人知道的。平时就有人打探这虾子的做法,不过几人口都紧的很,至今也只有她们几人知道而已。

知晓这个道理后,唐青就让曾氏在后院洗碗就成了。曾氏缩着脑袋,点了点头。

一天忙碌下来,曾氏还算勤快,帮忙收碗洗碗的,一天下来也挺累的。

日子倒也这样不紧不慢的过去了,赵家一家人虽然吃相吓人了点,好在也有自知自明,除了两个小丫头,其余的都出去做事了,一天加起来也能有个五十文钱。回来还会帮忙做家事,范氏虽然不喜他们,倒也没在说什么了。

这些日子,唐青也挺累的,杨铭山很体恤她,虽然每日依旧欲求不满,但也不会趁着媳妇累的时候死命的要,平日里也都是两三天碰媳妇一次。

时间一晃,已经是七月末了,小安乐三个半月了,小唐钰也四个半月了。两个孩子都乖,只要不是饿了或者尿了基本上是不会哭的。大伯母每次都是让两个小娃娃放在一个大床上玩。两个小娃娃还不会坐,只能爬在大床上冲着对方咿呀咿呀的叫,看起来可爱极了。

却说七月最后一天的时候,杨铭山晚上回来时,带回了一个震撼的消息。

作者有话要说:- -睡不着..能多更就多更点

第 90 章

唐青有些懵了,看着眼前的魁梧男子,“相公,你..你说什么?”

杨铭山脸上有着歉意,蹲□子,环住抱着小安乐的唐青,低声道:“媳妇,是老将军告诉我的,如今两国交界的地方已经打起来了,将军要带军去参战了。过上一个月我们就要跟随将军一起去征战杀场了。”

“可是,怎么突然就打起来了?”唐青有些不明白,今个相公回来就告诉她一个这么突然的消息,让她措手不及。“那相公你为何也要跟去?”

“将军希望给府中的侍卫都能去军营,所以,媳妇,我也想去。”

唐青心里乱极了,“你..你为何也想要跟去?”

杨铭山抬起头来,看着唐青,正色道:“媳妇,我不愿意就这样一辈子在将军府中做侍卫,我希望能去闯一闯,我希望你和小宝还有安乐日后也能过上有人伺候的日子,我不希望看着你每日那么辛苦的劳作。”

这些时日他也想了许多,每日固定去将军府当差,晚上回来,连媳妇的忙都帮不上,媳妇每日那么辛苦,他不希望她如此辛苦,倘若能在战场上立下几次功劳,获个一官半职的,日后一家人的生活都会好起来的。

唐青抱着睡熟的小安乐,想了许久,才出声道:“你可想清楚了?”

杨铭山坚毅的点了点头,“我想清楚了,将军说这次的战争最多一两年的时间就能结束了。”

抱着小安乐想了许久,唐青终于点了点头,“我等你回来。”

唐青把睡熟的小安乐抱回到了他自己的小床上面,熄了油灯,回到大床上去了。一夜,两人都没有话说,杨铭山只是紧紧的抱着她。

第二日早饭时,杨铭山要去参军的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小宝还小,也不大懂参军是什么意思,只是知道爹爹要去很远的地方,小脸上是满满的失落。

范氏,谢氏,曾氏也都在院子里待着,听见厨房里杨铭山的话,范氏一惊,冲了进去,“二弟,你说啥?你真要去战场上杀敌?”

杨铭山点了点头,没做声。

“你糊涂啊,安乐如今还小,二弟妹一个人带孩子会很辛苦的,你若是去了战场上,叫二弟妹一个人怎么办?”范氏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模样,指着杨铭山使劲跺了跺脚。“这事可不成,不仅我们不会答应,娘和大哥他们肯定也不会答应的。”

战场上有多危险,她们这些贫民百姓可都是知道的,一个不小心,那人可是一辈子都回不来的。没几个人希望家里人跑去军营里当兵的。

“我媳妇已经同意了,爹跟娘晚上我自会去跟他们说的。”杨铭山说着看了对面的唐青一眼,眼睛中满是歉意。

“你...”范氏指着他恨恨的道:“爹和娘肯定不会同意的,你就好好的在将军府当差就好了,跑去军营做什么!”

说话间,谢氏和曾氏走了进来,小杨氏站在一旁不吭声,谢氏走进范氏身旁,劝道:“大嫂,别说二哥了,这事情要二哥和二嫂自己拿主意的,你也别再劝了。”

梅子也跟着附和道:“是啊,大嫂,这事让二嫂和二哥决定就好了。”

范氏闷闷的哼了一声,不再说话。却老是在一旁冲着唐青使眼色。唐青知晓大嫂肯定是想她劝住相公不要去军营,只是相公既然决定了,她支持就好了。

范氏瞅见唐青不理她,闷声跑到了院子里。

吃罢了早饭,杨铭山亲了亲小宝和小安乐就出了院门。唐青他们忙着收拾东西去酒馆里。曾氏也默默的跟着大家的身后,有了曾氏,酒馆到忙得过来了。曾氏倒也不会想着去厨房了,每日洗洗碗碟,在前头帮帮忙,几人也相安无事。

至于暂住在杨家的那一家赵家人每日也都出去做些零工,连那大元宝和小元宝也跟着小杨氏出去帮忙了。

晚上唐青跟着杨铭山回了杨家,把这事跟二老说了下,二老一听就傻眼了,杨氏开始抹起了眼泪,杨老海蹲在门外抽旱烟。过了好久才进了房,道:“你自己的事情,决定了就好。”

杨氏闻言,哭声更加大了,“老头子,你疯了不成,不知战场上有多危险?若是二郎有个闪失可怎么办?”

“啥说什么!咱们家二郎武艺高强,肯定不会出事的,日后若是立个军功什么的,你就等着享福好了。”

杨氏还是不同意,一旁的小杨氏劝道:“姐,二郎想去就让他去吧,要是怕二郎媳妇没人照顾,我搬过去照顾她和小安乐就成了。”

唐青一听,立刻摆手道:“姨母,不用了,我照顾的过来,我家大伯母也在帮着带安乐,没事的。”她可不敢答应这小杨氏让她去照顾安乐,每次饭前进了茅房出来连手也不洗,直接拿饼子吃。这么热的天气,她几天洗一次澡,身上都能闻见味道了。再说,这小杨氏也不是真心想去照顾她们,无非就是想让自个的儿子和孙女们有个落脚的地方。

小杨氏撇了撇嘴巴,“你都嫁到杨家了,是杨家的,你大伯母可是唐家的人,让她来照顾安乐不好。”

唐青笑了笑,没说话。

小杨氏还想说些什么一旁哭着的杨氏扯了她一把,“妹妹,你就别再说了,老二家的自有主张,你们若是身上的银钱够了,就自个找个住的地方搬出去好了。”

杨氏也不哭了,声音有些闷闷的。

一个杨家,一个赵家,住一起时间长了,始终会有些矛盾的。杨氏对小杨氏虽然觉得有些歉意,可是始终都是两个家的人了,住一起的这段时间,矛盾就没少过。如今瞧见她又想打老二家的主意,自然就生气了。

小杨氏一听,立刻躺在地上嚎嚎大哭了起来,“呜呜,我可真是倒霉啊,小时候被亲姐姐烫伤破了相,只得嫁给一个穷鬼。如今穷鬼也死了,呜呜,亲姐姐也开始欺负我了,这还有什么活头啊!”

杨家人似乎早就习惯了,一瞧见她如此都闷着不做声,范氏瞟了她一眼,又看了唐青一眼。唐青倒很是吃惊,原本听范氏说小杨氏在家里撒泼,她还不信的。

“给我住口,哭什么哭,这是我们杨家,杨家是我做主!你要是在哭,就带着你一家老小出去住!”杨老海愤恨的丢下一句话,回房了。

小杨氏这才住了口,脸上一抹,从地上爬了起来。看的唐青一阵无语。

这样一闹,杨氏也没心情了,把杨铭山和唐青叫回了房。问了他们两人,知道唐青也愿意让杨铭山去军营里,这才叹了口气,摆了摆手,让两人出去了。

杨家二老都不在反对了,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杨铭山等到八月底就要出发了。老将军带着大军先行一步,杨铭山和另外一批人要跟随新兵们训练一个月才能去军营里。

这一个月里,杨铭山都会很少回来,平时都是待在新兵训练营里,隔个三五天回来在家里住上一晚。

在得知杨铭山要去军营后的这几天,唐青心情一直很低落,她和杨铭山在一起也有一年半了,起先对他只是好感,慢慢的相处下来,两人之间早已经有了感情和责任,她以为两人就这么一辈子相处下去了,却没想过有一天他会突然告诉自己要去参军了。

“二弟妹,你也别多想了,既然你都同意让二弟去军营了,也别难过了,二弟武艺不错,保命本事也不小,只要熬过了这一两年,二弟立了军功,回来后,你就享福了。”

过了这几天,范氏也想清楚了,二弟想去就让他去。若是二弟里了军功,那杨家日后富贵的日子可就指日可待了。

唐青笑了笑,没说话,继续忙活着锅里的菜。

范氏又道:“二弟妹,你在多琢磨几样便宜的吃食出来,在过上个把月这大夹怪可就没了,到时候吃客少了,咱们就没生意了。”

“行,我再多琢磨几个吃食出来,等田里的收成出来后,种些菜,酒馆里也能多几样吃食了。”

“我瞅着中,咱们家的田地十来亩,你跟二弟分了三亩,剩下的七亩地咱们空下一亩来种菜。”范氏喜滋滋的说道。

晚上回去后,几天没见着的杨铭山正站在院里光着膀子冲凉,瞧见唐青他们回来,急忙把衣裳披上了,“媳妇回来了,快过来休息,这些东西我来搬就成了。”

他说着,把唐青拉到了一旁,忙着把板车上的东西搬了下来。一旁的范氏瞅见,笑道:“二弟就是疼媳妇,二弟妹真是有福。”

“是啊。”一旁小杨氏的儿媳妇曾氏羡慕的附和着。她嫁给赵金后从未过上一天好日子,生下大元宝和小元宝后整日里伺候婆婆,伺候赵金,伺候两个丫头片子。如见瞧见这么疼媳妇的男人,心里不知道有多嫉妒。若是这样的男人是她的男人该多好啊。

范氏闻言,扭头看了曾氏一眼,讽刺道:“是咱们家二弟妹有福气,不过咱们家的二弟妹也有本事,这可都是羡慕不来的。”她就是打心眼里不喜欢这赵家一家人。

曾氏抿了抿嘴,没敢开口。

“好了,大嫂,你们先回去吧,昨天小黄送了些猎物回来,我们也吃不完,你们跟爹娘带些回去。”

一听见野味,一旁的曾氏眼睛一亮,吞了口口水。这些时日范氏一直做些饼子跟糙米粥给他们吃,一丁点肉末都没瞧见,都快馋死她了。

把两只野鸡提了出来,范氏拎着野鸡就走了。

唐青家里的晚餐也很丰富,红烧鸡块,鱼头汤,虾球,还有个番茄炒鸡蛋,全都是杨铭山亲手做的。

“媳妇,你多吃些。”杨铭山往唐青碗中夹着菜。

“你也多吃些,这几日累不累?”唐青有些心疼自家的男人,瞧着好像都瘦了些,也更加黑了。

“不累,”杨铭山笑了笑,“你若是累了就别去酒馆了,跟秀白在家中看着药堂就成了,酒馆若是缺人在请个人就是了。”

几人说说笑笑吃了晚饭,晚上杨铭山也不闲累,拉着唐青好一番折腾。

时间过得很快,一晃已经是八月底了,明日就是杨铭山离开的日子了,这一天杨铭山就没再去训练营了,明日直接在城外集合就可以了。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忙完了,恢复更新。还是日更,能多更就会多更的..晚上还有一章,可能要到12点左右的,姑娘们别等了啊..

第 91 章

这一天的时间里,杨铭山哪里都没去,只是跟在唐青的身边。唐青去了酒馆,他也跟去帮忙。

“相公,你就别去了,在家好好休息一天吧。”唐青拦着他不让他去。

杨铭山摇了摇头,笑道:“我不累,明天就走了,我想多看看你。”

明日就要走了,这一走都不知是几载,不知何时才能见面,他真是舍不舍啊。

唐青不在阻拦,任由他跟了去。一路上范氏笑眯眯的,“二弟妹,等会也不需要你帮什么了,你就带着二弟好好去转转,看看他有啥要置办的东西,都给他买好了。”

“行。”

把东西送去了酒馆,唐青就和杨铭山出去了。

两人在集市上逛着,唐青瞧见什么都会回头去望他一眼,“相公,这个可需要。”

杨铭山笑着摇头,“媳妇,不用买了,带几件衣裳就成了,咱们在外面逛逛就好了,我就是想跟你单独呆一天。”

唐青不再说话,带着杨铭山在集市里转了起来,集市中人来人往,两人只是慢慢的往前走着。

一天很快就过去了,夜里两人洗了就回房休息了。夜里丑时刚过,杨铭山就悉悉索索的穿衣起来了。他站在床头看了许久,在睡熟中的女子额头上亲了一口,又去亲了亲小安乐,这才出了门,进了隔壁的房间看了看小宝。终于咬牙转身出了院门。

黑暗中,听见院门关上的声音,唐青睁开了眼睛,悄声哭了起来。

这一夜她都没在睡着了,天刚透亮就起了床,用井水敷了敷肿了的眼睛,这才去了厨房做饭。没多久大伯母也起床了,瞧见唐青在厨房里,道:“青丫头,铭山可是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