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免花大婶越说越夸张,江不予连忙道:“花大婶,这是叔伯们的午饭,依旧是馒头腌菜,另外再搭配了今天炖的排骨甘萝汤,都拜托大婶送了。”

“好咧!”花大婶利索地拿起东西,打了声招呼便离开了,临行前还提到,回头要找不予拿点灯椒…

收拾完碗筷,江不予拿着篮子又跑去后院摘灯椒了,把红透的都摘了下来。

“你摘这么多干什么?”苏何氏问。

“我准备做辣…灯…辣椒酱。”想想,觉得还是叫辣椒酱比较合适,辣的灯椒嘛!

“辣椒酱?”

江不予点头:“也是一种开胃小食,比腌菜存放时间更久,很适合搭配其他饭菜面食一起吃。”

一听如此,苏何氏便不再问了。

将灯椒洗干净,剁碎放入大盆中,放上蒜末、食盐等配料,搅拌均匀。忙活完这些,天色已晚,看来得等明天再拿出去晒晒了。

辣椒酱的做法比较简单,回头再晒点甘萝,还能做萝卜条…

“呕!”可能是起身得过快,江不予感觉一阵晕眩和反胃,忍不住跑到门口干呕起来。

除了一些酸水,什么也没吐出来,那种难受的感觉让她好半晌才缓过来。

应该是贫血了。这个身体的状态本来就不怎么好,虽然她已经尽力在调养了,但没有个一年半载的,是很难完全健康的。

不过可能是最近太能吃,腰围似乎长了一圈。呃,虽然要不停补充营养,但也不能把自己的身材给养歪了。看来需要注意下平衡饮食了,以后尽量少吃多餐!

这几天,江不予晒花、酱辣椒、酱甘萝、腌青梅果、蒸馒头、腌制野菜、竹筒雕花、制作木簪等,忙得不亦乐乎。她打算等秋收完毕,再去一趟集市,除了出售花茶和小饰品之外,还打算卖一些腌菜和辣酱,想来这个应该是很受欢迎的。

当然,她暂时只打算零售,还没准备推荐给酒楼饭馆。苏田村周围的大山物产丰富,她要再挖掘一些能食用并且能用来腌酱的野菜,等估摸出大概产量,就有必要将这个方法在村民间推广了。大家一起制作,才能有能力给酒楼饭馆供货。

这都是后话,到时能不能实行、怎么实行还是个问题。她并不急,就算明年再来考虑也不迟。

秋收一结束,家里的粮食就充裕了,再加上租出去的八亩田地的租粮,吃饭是完全有余了。

这次去集市,卖完东西之后,她就用赚来的钱给苏何氏做一把轮椅,苏珉的父亲木叔就是个木匠,到时只要画好图纸就行了。

也算给她一个惊喜吧…

第10章 惊与喜 …

最忙的时候已经过去了,自己手上的东西也准备得差不多,江不予便和苏珉等人约好,再次进城赶集。

这次进城所见的与上次的热闹不同,摆摊的人少了很多,一般的乡野百姓虽然依然吆喝不断,可是一些文人商客或者稍有身份的人,表情都或多或少的有些凝重。他们要么聚在酒馆里严肃地讨论着什么,要么面带忧虑行色匆匆。

江不予和苏珉等人对视了一眼,商量了下,决定先去驿站等地打听下消息。

不等他们到地方,半路上便听到不少人在讨论离国竟然已经被敌国强入北关,攻占了槐城。守将严将军率残军退守萣城并迅速地补充士兵整编军队。虽然败了一场,但值得庆幸的是,为防百姓被嗜杀的潘戎残害,严将军提前将槐城的百姓迁移了,敌军所占的基本是一座空城,无法给他们提供多少粮草和补给。

“该死!”苏珉猛地锤了一下柱子,满脸愤怒。

木叔叹息着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江不予缄默不语,对这个国家,她并没有如苏珉他们这般强烈的归属感,对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也很陌生,唯一感觉不安的是,这场战争会不会波及到这个偏安一隅的小城?

“爹,我想去前线。”苏珉突然道。

“你疯了!”木叔大惊,“你大哥这会都不知道是生是死,你竟然还要往那里钻?”

“正因为大哥生死未卜,我才想去。大哥在前线浴血奋战,我却在家享福?这算什么事?”

木叔急道:“你大哥被召走了,剩下你和三郎我一个都舍不得。你赶紧灭了这个心思,我是不会同意的!”

“爹!”

“珉哥儿。”江不予也劝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你去了除了让你家里人多操一份心之外,对战事不会有多少帮助,更何况你也未必能找到你大哥。”

木叔连连点头。

苏珉咬了咬牙,一脸忿忿。不过他也知道冲动没有用,只是因为既担心战事,又担心自己的兄弟。所以一时控制不住。看了看身边的江不予,突然想到她的相公也是生死难料,但比起他来却要镇定多了。一个女子尚且如此坚强,而他一个大男人却…实在汗颜。

其实,他没想到江不予压根连自己的便宜相公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又聊了一会,江不予便与苏珉父子暂时分了路,她背着竹篓又到上次那个的地方摆起摊来。

这回除了上好的花茶和小物件之外,她还准备了好几坛子腌菜、腌梅子、辣椒酱等开胃品。与花茶等物件分开摆放,食物这边,江不予特意用碟子摆出一些样品,并拿出一块标有“免费品尝”的木牌靠在竹篓边。

很快,“免费品尝”四个字就吸引了不少人,本来大多数人还只是观望,直到有个大婶主动上前一一尝了一口,问了价格后,毫不犹豫地每样买了一坛子。有了“先驱”,其他人立刻跟进,尝过之后都纷纷购买了。

开胃品不多,还没一刻钟就卖光了。

事后还有不少人问东西怎么做的、下次集市还有没有之类的?

江不予耐心地回答,说明这东西是祖传秘制,虽然不能公开制法,但表示下次一定多带点。

吵闹了好一会,人群才慢慢散去。江不予松了一口气,这个世界的食物太缺少新意,到冬季食物种类更是匮乏,现在难得多了这么些美味又耐保存的东西,百姓们都很感兴趣。

可惜江不予暂时没打算扩大生产。

“又见面的,小江。”一个轻柔的声音突然传来。

正在整理摆件的江不予抬头望去,竟是上次第一个那位跟她买花茶的女子。只不过这次她身后除了跟着丫鬟之外,旁边还站着一个儒雅俊逸的年青男子。

“你好,秋小姐。”江不予站起身来。

“很高兴你还记得小女子。”秋小姐笑着介绍,“这位是我大哥,他对你上次卖给我的紫檀木碗很感兴趣,另外花茶也很独特,所以这次特地过来看看你在不在?”

“谢谢光顾。”江不予礼貌地微笑。

那位秋小姐的大哥也淡淡地点了点头,目光不着痕迹地从江不予清秀的面容移到地摊上的东西。

秋小姐继续说:“刚才看到那么多人围在这里,不知是何原因。”

江不予笑笑:“是我特制了一些开胃小食品,大家尝了都很喜欢,所以都来买了。”

“哦?不知道是何物?”

江不予从背篓中拿出几个小坛子,这是她特意留下的,就是想看看能不能遇到一两个大商人,推销一下,为以后的产品销路预先开拓下市场。

“就是这个。”江不予没有去拿地上竹筒里的普通木筷,而是特意从竹篓里另外拿出一双干净的紫檀木筷,递上前道,“小姐不嫌弃的话,可尝一尝。”

秋小姐犹豫了一下,旁边伸出一只手将筷子接了过来,是秋小姐的大哥。

“我来尝尝。”说着,他夹了其中卖相最好看的一种酱菜放入嘴中,刚嚼了几下就眼睛一亮,点头赞道,“很爽口,不错。”

秋小姐讶异地看了自己的大哥一眼,没想到平时一向挑嘴的人竟然会开口夸赞,看来这东西确实有独特之处。

接着,这位秋少爷又一一品尝了其他几种,后问道:“不知道你这东西能否量产?”

这问题一出,江不予便知道对方是个生意人。她回答:“可以。不过这东西刚刚研制出来,具体需要多久、出产多少还要和长辈们研究。”

秋少爷点头,又问:“配方是否能卖?”

江不予微笑:“如果公子是我,会将配方卖给他人吗?”

“呵呵。”秋少爷挑了挑眉,没有说话。

“其实,公子直接购买成品要省时省力很多。若公子有足够的实力,那么民女可以独家专卖给你。”

秋少爷忍不住多看了这个穿着朴素的农家女几眼…真的是农家女吗?

“好。”秋少爷笑道,“不知这些东西的价格如何?”

江不予给他报了零售价,另外补充:“若将来能合作,我会将价格降低三成批发给你。”

“一言为定。”秋少爷爽快道,“鄙人是‘金客来’的少东,若你们有足够的量了,就到‘金客来’找我。”

江不予点头,几人交谈甚欢,秋氏兄妹将剩下的开胃品都买下了,另外还买了好几罐花茶,秋少爷又夸了下器皿的雕工。只是遗憾这回没有紫檀木的物件买了,上次那套紫檀碗筷,在秋小姐的圈子中可是引起了不小的关注。就是秋少爷也很喜欢,这次好不容易又遇到正主,立刻决定跟她订制一套。

江不予想了想便答应了。

正在这时,前面不远突然传来喧哗声。几人循声望去,只见一辆马车失控地闯了过来。街上的行人纷纷退避,一些摊子被装得七零八落,一时间混乱一片。

“子韵,小心!”秋少爷一把将自己的妹妹拉到树后。

秋氏兄妹一走开,江不予立刻直面奔来的马车,心中一紧,连忙朝边上退去,可能动作太急,磕到阶梯,一下子摔倒在地。

还来不及做出其他反应,就见马车险险地从江不予脚边冲过去,与她相距不到半米。

“呼,还好还好。”秋小姐的丫鬟大大的舒了口气。

“小江!”秋小姐惊忧的声音响起,“你怎么了?”

只见江不予捂着肚子倒在地上,面色惨白。

秋小姐叫丫鬟一起扶起她,又问:“怎么了?摔着哪了?”

“肚…肚子,好疼!”江不予费力地说出这句话。

秋少爷皱眉:“赶紧送到医馆给大夫看看吧!”刚刚自己只顾着自己的妹妹,而没有拉她一把,确实有些不好意思。

几人连忙帮江不予收拾了下东西,把她送到了医馆。

秋少爷直接找来坐诊大夫,让他先诊治下看起来痛苦不堪的江不予。

老大夫帮她把了把脉,皱了皱眉。

“情况如何,大夫?”秋小姐询问。

“这位夫人已有两月的身孕,刚才应该是受到惊吓,动了胎气。老夫待会开几副安胎药,喝上几次就没事了。”

“怀孕?”江不予和秋小姐同时叫道,后者奇怪,“小江,你不知道自己怀有身孕?”

“不…不知道。不是真的吧?”她此刻被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弄得有些懵,连肚子的疼痛都忘记了。

大夫不渝道:“这位夫人也太粗心了,连自己怀孕也没注意。要知道你本来身体底子就不好,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流产,以后最好少去人多嘈杂的地方去,身边更是时刻要有人陪着,另外平时注意吃好点。”

江不予呆呆地点头。

秋小姐看她这个样子,便转头对自己的哥哥说:“大哥,看小江现在也行动不便,不如我们派辆马车送她回去吧!”

“正有此意。”刚才是他粗心了,若因此害这个女子没了孩子,他的罪过就大了。

这时江不予回神,道:“不用麻烦二位了,待会我请大夫在这里帮我熬一副汤药,我喝完再休息半天,应该就差不多了。待会我还有同伴会来,到时我和他们一起走就行了。”

秋氏兄妹又劝了一阵,见说不动只好作罢,他们离开前,交了医药费并留下丫鬟,叫她照顾江不予,直到她同伴来找她。

待他们走后,静静躺在医馆内室的江不予这才有时间消化刚刚得知的消息。

这个身体的原主人也才和自己的丈夫相处了几天,没想到这么快就怀孕了…难怪她这一两个月来,都没有月事,她还以为自己是因为本身营养不良而导致月经不调,想着好好调养一段时间就好了,想不到竟然是…

天啊!这该怎么办?她完全没做好准备做个妈妈!

摸了摸自己肚子,江不予神色复杂。

宝宝啊,她该如何对待这个意外到来的小生命呢…

第11章 新生 …

回到家中,江不予并没有立刻将自己怀孕的事告诉苏何氏,一来不知道怎么开口,二是自己也需要点时间好好考虑一下今后的生活。

好在这次进城还是顺利地赚到了钱,为苏何氏制作轮椅的事情可以继续进行。她将画好的图纸交给木叔,并和他仔细研究了一下,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总算放下了心。

之后几天,江不予又请苏诚等人帮忙把家里的门槛都给去掉了,门口的阶梯改成缓坡,院子中也铺上了平整的石板,为了美观,江不予特别好好设计了一番,清除了杂草,并留下了几片地方准备将来种上漂亮的花草。

对这一系列的动作,苏何氏十分疑惑,不过在听江不予说是在修整房屋后便不再多问。

这日,轮椅终于做好,江不予很高兴地将其推回家,本想苏何氏见到肯定会高兴,谁知刚到门口就听到她悲哭的声音:“我的儿啊…”

江不予立刻把轮椅放在一边,奔到正坐在院子中的苏何氏身边,问道:“怎么了,婆婆?”

苏何氏满脸泪水,哽咽地说:“边城是不是失守了?”

“…是,婆婆怎么知道了?”

“难道你还想一直瞒着我吗?”苏何氏怒道,“村里来了个货郎,我本来只是想看看有些什么杂货买,谁知竟然听他说到了这个。”

江不予沉默,这事原本就知道瞒不了多久,只是没想到这么快被她知道。

“呜…我的诚儿啊…”苏何氏又掩面痛哭起来。

“婆婆,你先别这么伤心,现在只是边城失守,并不代表您的儿子已战亡。”

苏何氏摇头:“刚才听货郎说,这次边军伤亡惨重,特别是各地的新兵,未满训练之期便参与作战,几乎死亡殆尽。阿予,你觉得我儿子能够侥幸存活下来吗?”

“只要没人送来阵亡书,我们便要相信他还活着。”

苏何氏呆呆地望着远方,似乎没听到这话一般。

她早年丧夫,独自将儿子抚养长大,后又意外残疾,从此生活完全依靠儿子。在这个国家,遇到战事征兵服役,要求是所有年满16岁-46岁的四肢健全的男子,每户有满足条件的,都必须出一个,除非此人身有功名,否则即使是家中独子,也必须受召入伍。

这就意味着,失去了唯一依靠又身有残疾的苏何氏,生活将无法自理。虽然苏诚为此特意娶了一个从人贩子手中买来的不知身份的女人,为的就是照顾孤母,可惜这个女子太过柔弱,在苏诚离开没两天便魂飞九天,留下卧病在床的苏何氏一人自生自灭。若非江不予的意外到来,苏何氏可能早就死去了,而如今之所以支撑着她活下来的原因,一是江不予的尽心照顾,二是始终相信自己的儿子能活着回来。

但是,这个希望在听到战场失利的消息后便差不多破灭了。江不予知道,苏何氏平时虽然看起来没事,但心里一直存着这个思虑,化解不开,只会忧上加忧。

江不予实在不愿意看到已经开朗很多的苏何氏再次变得死气沉沉,她轻轻说:“婆婆,不要太担心,无论如何,你起码还有我。”

苏何氏依然恍若未闻。

“况且…”江不予深吸一口气,“我…我已经怀孕了。”

初时,苏何氏没多大反应,没过一会,只见她突然转过头来,颤抖地问:“你…刚刚说什么?”

江不予笑:“我怀孕了。”

“怀孕?”苏何氏一脸不可置信,“你真的怀孕了?你有了我苏家的骨肉?”

“是的。”江不予点头,“我有了苏家的后代,已经2个月了,再过8个月,家里就热闹了。”

苏何氏顿时笑起来,一副不知道说什么的欢喜样子。

江不予拉起她的手:“所以婆婆,你可要养好身体,将来还需要您来照顾孙儿呢。”

“是是。”苏何氏抹去眼泪,又哭又笑,“我没事,我要看着孙子出生,好好养育他。”

江不予满意地点点头。

“上天原来还是带我苏家不薄啊!虽然儿子远去,却赐来了这么个小宝贝,感谢老天爷…”

这么一来,江不予也彻底下定了决心,好好生下并养育这个孩子。原本她虽然已经将这里当作了家,但其实心里还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出去游历一番,欣赏一下这个陌生的世界。但是,宝宝的到来,必然成为她的牵挂,游历的计划将无限期地延长了。

之后,苏何氏欣喜地接受了轮椅,告别了从前行动完全依靠别人的生活。另外,江不予又在厨房的大灶旁砌了一个矮灶,这样一来,苏何氏也能自己动手做饭了。

而为了迎接这个新生命的到来,江不予决定尽快攒钱,于是便提前做了发展腌酱菜的计划。

她用了几天时间,将适合做腌酱菜的野菜绘成图,并在旁边做了说明。然后将其拿去和村长商量,组织一批愿意参与的村民来制作,并签订合约。她负责辨别和挑选野菜同时提供制作的方法,按照野菜种类的不同,分成几个小组。完成后,由她统一收购,村民不得私下买卖。

村长和几个长老对此没有异议,这是能增加村民收入的好事,有他们担保,村民们大多不会阴奉阳违。当然,说闲话的也有,但当第一批的收益到手之后,也多数没有怨言了。

江不予所收购的这些自然都卖给了那位秋子熙秋少爷。对这些小吃的味道,这位少爷非常满意,付款也很爽快。

直到冬季来临,这段忙碌的日子才结束。江不予也赚了不少,之后空闲的时间她都花在了为还没出世的宝宝做准备。

她画了不少图纸让木叔帮忙制作,有婴儿车、学步车、七巧板、拼图、飞行棋等等。

有兴致时,便绘制一些看图识字的启蒙书,或者编写各种带有插画的小故事。对孩子的教育,她可是非常看重的。

而苏何氏也终于再次拿起了针线,为孙儿缝制衣裤鞋帽,同时也为自己和媳妇做了不少衣服。可能是因为心情的原因,她丢下了一两年的刺绣功夫,竟然更上了一层,看得江不予啧啧称奇,可惜她这方面实在没有天赋,最多帮苏何氏画些新奇可爱的图样。

很快,江不予迎来了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新年,虽然没有鞭炮,没有大鱼大肉,没有家人团聚的圆满,但村民们的热情弥补了这些缺憾。对村中的孤寡,村长格外的照顾,不但亲自拜年慰问,还召集全村开了个热闹的年会,相互分享了各家的食物糕点。

在这方面,江不予的各种特色菜肴自然最引人注目。也许很多村民开始都看不上这个买来的媳妇,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大伙都发现了这个女子的好,勤劳、孝顺、能干,仅仅这几点就足以得到其他人的认可了。再加上她如今怀有身孕,对后代十分看重的村民们,更是关照她。

真诚的笑语,小小的祝福,即使是纷飞的寒雪也挡不住这平凡的温暖。

过了年之后,江不予的肚子越来越大,行动也开始十分不便。好在苏何氏有了轮椅,很多事可以分担,实在不便时就请花大婶来帮忙。

算了下时间,怀孕有6个多月,肚子却有如7、8个月般大,时常累的江不予直不起腰。幸亏她这段时间不停地调理,身体壮实不少,否则估计早躺在床上动不了。

花大婶就说:“这个孩子一定是个大胖小子。”

“我宁愿他瘦一点。”实在受罪啊!江不予万分怨念。

“呸呸,当然是胖点好。”花大婶好笑地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