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小媳妇怎么这么小心眼?”瞎大夫一站定,听得张小碗的话后更是怒气冲冲,“要不是我的方子,他能活得过来?”

张小碗见他一脸好斗,非要跟她驳个你死我活的表情,当下没有迟疑,她扶着汪永昭的手臂起了身,拉着汪永昭就走,颇有点落荒而逃的意味。

“这人你也怕?”汪永昭却是不快,还没走得出门就问出了话。

“我不怕,我谁都不怕,”张小碗拿他头疼,“只是要是留得了他,我便想留住,把肚里的孩儿生下了,您就看着我亲手赶得了他走罢。”

听着她明显敷衍的话,汪永昭瞪了她一眼,这时见得他步子太快也带着她快走了几步,就又慢下了步伐,带着她慢走了下来。

“唉,”张小碗喘好气,嘴角的话一时没忍住就出了口,“您啊您,什么事都知晓,却是什么事都是我不问您,您就不跟我说,哪天要是真吓着了我,我看您怎办。”

汪永昭一听,回过头看她一眼,口气很是不耐烦,“你一个妇道人家,知那么多做甚?家中有我,还能让你有什么事不成。”

他话音里满是厌恶,但他说归是这般说,他的双手这时却已扶上了她的腰,扶着她下了那阶梯,这才松下了一手,而放在她右侧的手却没有放下,依旧搭在她的腰腹间,扶

十一月的边漠陡然冷得厉害,这日一大早醒来,张小碗突觉这温度怕是降了甚多了,顾不得汪永昭恼着道她莫下床,她还是披了棉被,拖着大大的被子去翻了箱子,把厚袄衣寻了出来。

“这是做甚?”汪永昭不快。

“外边儿冷。”

“我不怕。”

“还是多穿些。”张小碗把袄衣放置到一边,又寻了那黑色的厚袍出来,腰带也挑了那根暗花配金线的,很是耀眼。

她裹着棉被给汪永昭从头到脚都穿戴好了,才吁得了口气,这才打了个哈欠,往床榻慢慢走去,待到了床边,摸着床沿上了那床,又依上了那烧了地龙的温暖床榻。

“没规没矩。”汪永昭冷斥道。

“您着了热粥再去,我让人煨得了参粥,您要多喝两碗。”张小碗说罢,便把头依在了枕头间,又沉沉睡了过去。

汪永昭站在原地半会,听得她轻浅的呼吸,这才轻迈了脚,去得了床边,给她掖了掖被子,又把她颊边的头发拔到了耳后,这才轻步出了内屋的门。

待走到外屋的门边,跟婆子淡语道,“过得一柱香,去给她掖掖被子,莫冷得了夫人。”

“是。”萍婆子福身道是。

汪永昭“嗯”了一声音,又回过头朝得内屋看了一眼,这才往堂屋走去。

待到了十一月,张小碗才真知这边漠是苦寒之地,那外头她现下是一步都不敢出去,那寒风一吹,她脑袋便刺骨地疼。

料想汪永昭这大病过后的身子骨也不像以往那般好,她也是细心照料着,有了汪永昭,再有得怀慕费心,张小碗这日子也是轻松不起来。

她有时想自己是心太重了,才这般放不下那般也放不下,但有时她却万万不敢松懈了,家中人的事她是松不得的,要不然人一放松,待出事了再绷紧,到时就为时已晚了。

这妇人之责,她挑起了这个担子,便得担着,不能撂挑子。

她照看着家中的这一老一少,还有自个儿肚中的,就已是费了相当大的心神,所幸外头这时平平安安的,就是怀善的信来,说的都是有趣之事,她便放下了心。

虽然隐约中,她也知这是汪永昭瞒了她的结果,但张小碗让自己信了,因她也自知,她心神不能再耗,再多耗一些,这在她肚中日益调皮过度的孩子会不依的,她会熬不住生下这过于健壮的孩子。

漠边的第一个年,张小碗都没出一步的门,但大年三十那天,她硬是坐在了烧得暖暖的堂屋中,见了汪永昭手下大大小小官员的家中母亲与妻子,与她们聊得几句,也赏了银两与什物。

一天熬过,当晚她躺在床上跟得汪永昭说,“今年只能做得这些了,待来年,我再做得好些罢。”

汪永昭“嗯”了一声,等她睡后,他就着灯火看了她的脸好半晌,没弄明白,她明明已做得甚好,却还道自己所做不多。

不过,待来年再做得好些?那他便等着罢。

张小碗是二月十八生的怀仁,生孩子那晚,下腹坠疼那时,她还算镇定,招手叫来了站在一角的萍婆扶她去产房,当时坐着她身边的汪永昭等她站起后才站得起来,还失手打翻了桌上的油灯,当时,他们的内屋一片黑暗,还是张小碗往外叫了七婆点灯进来。

怀仁是子时出生的,出生后,他大声啼哭,响透了屋子,张小碗疼得眼睛都睁不开,但听得嘹亮的声音,当即就笑了。

待她醒后,从萍婆子嘴里得知,自孩儿出生后,除了让奶娘喂了一次奶,汪永昭便把孩子抱在了手中,一直未离手。

“把怀仁抱过来,让我看看。”张小碗吩咐了下去,但没多时,汪永昭便抱了孩子进了屋子。

大凤朝规矩,妇人生产三日之内,男子不得入内,看得他进来,张小碗忙轰人,“进不得进不得。”

汪永昭却是未理会她,嘴边噙着笑朝她进来,在床边坐下后,抱了孩儿到她面前,“你看看…”

张小碗一看,看着小儿那小鼻子小嘴唇还有闭上的眼睛,还有些发红的脸,看了好一会,才抬头看汪永昭。

“可有看到,怀仁的眼睛与嘴唇,还有鼻子,与得你一模一样。”汪永昭说时,声音是慢的,但眼睛却亮得厉害。

张小碗看看眼睛根本未曾睁开,嘴唇与鼻子也没有长开的小儿的脸,只得笑着点了点头。

见她什么也不说,汪永昭看了她一眼,张小碗见状朝得他微微一笑。

汪永昭见她的笑脸里全是他的影子,当即便什么也未意再说了,只是把小儿放在了她的身边,随即他压下了身,垂在了她的身前,与她轻声地说道,“他叫怀仁,字子挚。”

张小碗看着他近在眼前的脸,轻轻地点了下头,“我知了。”

是真挚,挚诚,还是挚爱,与孟先生曾谈过书中字意的张小碗知道,这挚在大凤朝也好,还是在夏朝,就算是在大凤朝南边的轩辕朝,这字都是极其重要的字,一般人家根本不敢用上这个字。

听闻很久以前的时候,有位一统三国的先皇的字便有这“挚”字在其中。

汪永昭用了这字当怀仁的字,这已是极大的胆大妄为了,哪怕是日后,汪永昭未必会告诉他这个儿子他的字,而她更是不可能把这字告诉给他。

现在汪永昭说来给她听,无非是告诉她,她给他生的儿子有多珍贵,他是有多欢喜。

这便就够了。

生死之后,能得来他这些情谊,也不枉她再拼了一场。

张小碗坐月子期间,陆续得知了一些外面的事,有些事闻管家与他说的,有些是盲大夫唠叨给她的,还有些是江小山抱怨着给她的。

听来听去,她也算是知晓,在她生产的这段时日,外头出了很多的大事,如婉和公主到了云州长云县,当即就传出了有喜的消息,而江南有名的蔡家布坊在沙河镇开了布坊,而善王则在夏朝国内宰杀了一批叛贼,皇上封赏的圣旨正往得这云沧两州而来。

月子过后,三月下旬的漠边不再像正月前后那么严寒,张小碗这日下了地,沐浴一翻,上了点淡妆,亭亭立在汪永昭面前时,汪永昭当即就傻了眼。

他不知这几月过去,昔日那冷硬粗鲁的妇人竟成了如此清艳的模样。

“怎地?”穿了浅绿淡粉小袄裙的张小碗朝得他愣愣地看她,不由笑着道,“还是入不得您的眼?”

汪永昭一听就恼了,皱起了眉。

张小碗却往他跟前走了过去,给他整理了一□上的蓝色厚袍,看着他的眼道,“我知司马将军给您下了贴,请您共议军中之事,也让我顺道跟随您去探望公主一翻,年前年后因我生产之事您已推托了两翻,这次便让我跟得了您去罢。”

“怀仁尚小,不用你去。”汪永昭捏着她的下巴抬起了她的脸,大手掀起了她的裙,抓住了她的裤子一扯,便把她的绸裤撕了下来。

张小碗轻吟了一声,当他的手指头钻进去后,她小声地叫了两声,过后,她便被他压到了床上。

当晚张小碗无暇再想其它,第二日,汪永昭起身后,一派神清气爽,还把随身带的那一袋金裸子全赏给了江小山,乐得江小山那一天为他跑前跑后心里半句怨言也没有,哪怕因手脚过慢被汪永昭冷瞪了一眼,他也真心觉得他家大人甚是英明。

张小碗当天便在床上躺得了大半天,夕间在外屋用得了食,这才去了堂屋,迎着下学的汪怀慕过来。

酉时末,汪怀慕就急跑到了后院,见得了张小碗后,恭敬地与她施了一礼,这才让萍婆子抱了他到椅子上坐着,让怀仁的奶娘把怀中的怀仁抱给了他。

他小心地抱入了手中,小声地哄着他道,“怀仁乖,让二哥抱抱,待你稍大些,二哥便教你认字习字。”

他悄声与得怀仁说得一会,怀仁在他说完后,睁开了黑亮清澈的眼,朝得他无声地吱呀了好几声谁也听不懂的话,他这小嘴微微一张一合,看在汪怀慕眼里却乐得惊喜地迭声地叫着怀仁的名字,道他好乖好聪慧,这才恋恋不舍地把怀仁还给了奶娘。

奶娘这才小心地把孩子抱过,抱到了张小碗的怀里。

未得多时,汪永昭便从前院大步回了后院,从张小碗手中抱过了怀仁,直到膳间,怀仁都一直在他怀中。

当晚,萍婆子与奶娘去得了隔屋照顾怀仁,张小碗又被汪永昭压了半夜,待她全身湿透后,被褥也湿了,她轻抚了汪永昭满是汗水的脸,悄声道,“就这般急了您?”

这时歇在她体内的汪永昭,头还低在她的眼前重重喘气的汪永昭听得轻哼了一声,又低下了头,重重地吻上了她的唇。

这段时日,张小碗把以前宫中女医的方子说给盲大夫听了听,让他按着方子改良了一下,一直在用着几个养颜补血的方子。

她用的方子,孕前孕后的有些许不同,孕前吃的都是大豆之类的食补,孕后的用料就要昂贵了些,其中一道珍珠药,口服的用的是最上乘的南海珍珠,是从最南边的轩辕国得来的,一粒就是寻常人家好几年的用度。

要换以前,张小碗哪用得起,就是在尚书府那几年,年景好上了太多,她也是不敢用的。

现下不同往日,她自衡量她是用得起了,这库房原本有得二十颗南海珍珠便归了她,就是如此,汪永昭又与她找来了三十来颗,这五十来颗的珍珠磨成了粉,够她吃上大半年。

听闻汪永昭又找了人,帮她去寻这物。

库房那些次等一点的,先前也都磨成了粉,怀孕之前那段时日张小碗拿着外用,怀孕后停了一段时日,现下又重新用上了,还是全敷在了脸上。

这其实也是很是奢侈之物了,张小碗知晓的就是以前的相爷夫人,一年也不过得上一串二十颗的南海珍珠。

她坐月子期间,她也跟盲大夫商量着用药,太油腻的没吃得多少,都光吃修补的药物和排毒的吃食了,其中库房的那些稀罕药物,但凡是她与大夫商量过后的,能用到了自己身上都用了,现下这四十来个坐月子的时日一过,她整个人也算焕然一新。

以前张小碗没多少心思收拾自己,哪怕住进尚书府后也注重了保养,但平日也是以大方得体为重,甚少打扮得格外突出,除非是出外见那些官员夫人了,为免让人轻看了善王去,也不想给汪永昭丢人,才会在那些日子里打扮得光彩照人些。

她比不得别人得天独厚,国色天香,但底子也算不错,要是打扮得宜,六七分的姿色要是修饰出九十分,那也是可行的。

而现下,她到了年岁了,日子不同以往,她算是已经攀附在了汪永昭的这棵大树上,按她嫡妻的身份,用不着弄出以色惑人这一出,但这出去见他下面官员的女眷也好,还是见些旁的妇人也好,她光彩照人一些,这也是给汪永昭长脸,也让旁的人看着心里有个数,不比她出色个几分的,就别想着老送到都府里头来。

张小碗判断着形势,觉得这该是她露一点峥嵘的时候了,她也已走到了这个份上,她又多了两个孩子的未来要谋划,只能进不能退。

张小碗用府里多少的什物,汪永昭是不管的,倒是她用什么用得多些,得了闻管家的信,他便会多寻些回来。

三月下旬还没出月子,得知节镇有了说是名声甚是响亮的蔡家布坊后,张小碗便要置春衫。

她要的颜色时很是讲究,蔡家布坊的人来了好几次,染出来的几种颜色都不合她的意,她便让染房师傅重染。

那些她没中意的布料,她也都买了,也没放进库房,只是找了几位判官的女眷过来喝茶,把布料搬出来,让她们只要不嫌弃,把看中挑回去就好。

几位判官老夫人,夫人都找着了甚是喜欢的布,都喜出望外地抱了自己要的。

布料也是不多,但颜色够多,一人拿得了几种不同颜色的,回去能做得了好几身新裳,这些夫人简直就是欢喜上了来都府喝茶,因着每次回去,节度使夫人可不会让她们空手而回。

待张小碗要到了自己想要的颜色,做出了几件新裳出来,也真是每个颜色都衬得她的人更出色了一些。

她甚会打扮,汪永昭以前多少知晓一点,但这小半月见得她把浅绿,紫粉的颜色穿在身上,每天都不由得要多看她几眼。

月子过后,张小碗也却是忙碌了起来,自身的事不必说要费些时辰,家中又多了个老拿着眼睛骨碌碌跟随着她的孩儿,她也离不得他身边多时,要是久了,小怀仁醒来要是寻她一阵寻不着人,便会扯开噪子哭。

不过他却不黏她,不是非要她抱,但只要汪永昭回来一抱他,他便立马对着汪永昭笑得甚欢,手弹脚跳。

汪永昭也很是爱抱他,夜间张小碗要是歇得早,不陪他说话,他便去隔房把孩子抱来,放到身边让他跟着他们一起睡。

四月初过得几日,他就要去得那云州长云县见公主附马了,走之前汪永昭在房中来回踱步,时不时看得抱着汪怀仁的张小碗几眼,看得乖乖坐在凳子上的汪怀慕眼睛不停地跟着他的爹爹来回打转,甚是辛苦。

可汪永昭还是一言不发走了,张小碗送他到前院大门口,汪永昭又看得她一眼,回头抱起怀慕叮嘱了他几句要好好念书习字的话,这才上了马,扬鞭而去。

张小碗待到他带着一群人没了踪影,这才拉着怀慕,让奶娘抱着怀仁回后院,可她刚吩咐完话,才走得两步,就又听到了越来越近的马蹄声急急而来。

她回过头,看到了汪永昭的战马。

马背上的男人骑着马儿一跃上了台阶,往时马缰大力往上拉,止住了马,便居高临下地对她说,“遮帕就算是在府中都不要摘,我不在,不许出这府门。”

“闻叔。”他盯着张小碗叫起了闻管家。

“这后院,除了夫人的几个婆子,还有门前的护卫,谁都不许进。”

“是,老奴知晓。”闻管家连忙作了揖。

汪永昭说罢,又盯了那脸上拦着遮帕的张小碗一眼,这才又策马急跑而去。

张小碗等得了一回,没见他再来一次,便摇摇头,牵了汪怀慕,让奶娘跟在身边回她的后院。

途中,汪怀慕若有所思地说,“娘,刚刚爹爹都没看我。”

张小碗听罢弯腰抱了他起来,笑着与他道,“那他坐在马上的样子可威风?”

“威风!”单纯的汪怀慕刹那被她转过了心思,喜滋滋地道,“甚是威风,马儿好高,父亲大人看着也甚高大,娘,爹爹真是好生威猛,孩儿长大后,要是如他一般,该是多好。”

说到这,他小叹了口气,感慨地道,“是怀慕太矮了,都没有马儿高,难怪爹爹看不到我。”

张小碗听得发笑,隔着帕子亲吻了他的额头。

看着母亲眼里的笑,觉得自己被珍爱的汪怀慕便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双手抱住了她的脖子,亲昵地把头埋在了颈窝处。

过得一会,他在他母亲的耳边小声地道,“娘,孩儿,孩儿…”

说至此,小小年纪的汪怀慕无法表述出心中的欢喜,只得低低地,满是欢喜地叹了口气。

张小碗一手托着他的小屁股,一手按着他的背,抱着怀中已然长大了不少的二儿子,再偏得头去看奶娘怀中那眨着大眼睛一闪一闪看着她的小儿,她那在遮帕遮拦下的脸便微微地笑了起来。

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他们带给了她这么多欢愉,她理应全力以赴照顾他们,教养他们,好对得起他们对她天生而来的依恋。

那些当时觉得难以忍受的,咬咬牙便过了。

她活着,只是为了她与她的孩子更好的未来。

四月只得中旬,汪永昭便踏马而归,同时回府的还有十来辆马车,车上居然全是张小碗平时常用之物。

几个婆子看得十来辆马车都惊了眼,张小碗让她们噤了口,让她们一句也不得往外说。

内院只得张小碗一个正妻,放置什物时也没什么外人,而汪永昭身边之人皆是他心腹,他们品性都追随了汪永昭,任谁都不是多嘴之人,所以张小碗也是很是放心,不担心他们把话传到外头去。

汪永昭宠爱她,这是好事,但过于宠爱,传到了别人的耳中,便不是什么好事了,易让人嚼他的口舌。

张小碗更知晓,凡事要均衡为主,说明白点,人心难测,谁知这背后有多少人嫉恨她得宠的?就算是这边寒之地,这里哪怕是汪永昭的节镇,汪永昭的地盘,又何曾少得了那些盯着他的眼睛。

所以汪永昭这好,真好在了她身上就好,太多的好,还是别让人知晓的好。

好过了头,那便不再是好,而是成了是非。

至于外面那些跟她欲要攀比,心比天高的夫人小姐们,她要是真想对付,也最好按得了她自己的本事去对付,依靠男人的宠爱去对付,终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当汪永昭这次回来后,有些人便上门了,张小碗也便也见了那几个别有用心,带着自家小姐而来的夫人。

夫人小姐来了,自然是按着她规定的时辰来接见她,谁都甭想与汪永昭在她的府里来个偶遇。

自然,她也打扮得光艳照人端坐在堂屋正位,任谁来得了,张小碗用着她的冷眼上下扫射一下对方的穿戴,要是谁家寒酸一点的,她便会冷笑一声,让人斗志昂扬地来,灰心丧气地走。

还别说,当张小碗真要见这些别有用心的人了,见过人之后,她才知觑瑜这都府富贵的人不仅是那有貌的闺阁小姐,就是那容貌平常的,自也有那熊胆上门拜见,欲求麻雀飞上枝头当凤凰。

对此,张小碗不禁私下里与婆子笑叹道,“哪怕是现下,半夜老爷醒来看着我这大手粗脚的都要嫌我粗糙,这几个模样不如我的,老爷要是真收了,我便要吃了那熊心豹子胆,定要鼓足了那胆气去说上他一翻,家中那般倾国倾城的姨娘不带来,偏要找了这等姿色的,外人还道我们汪府家中无上得了台面的女眷呢。”

她这话也是与婆子调侃着说的,但不知怎地,也不知被哪个隔墙偷听的护卫听得了传到了汪永昭耳里,当夜,张小碗被汪永昭准时半夜闹了醒来,愣是把她从她的粗脚到大手都讥讽,作弄了一翻。

她那脚,那手都被汪永昭拿去做得了那等事,张小碗这才又念起汪永昭那睚眦必报的性子,再后就不敢再拿这等话消谴汪永昭了。

说来,任何世道都是善恶皆存的,张小碗见了不少夫人小姐,其中也不乏真心来拜见她,欲求旁的谋生门路的人。

其中有一位寡母孤女的人家,寡母说会些造纸的手艺,道她女儿更是青出蓝胜于蓝,手脚要比她快,造出来的纸张更是比她更是精细,张小碗便斗胆求了汪永昭,带了母子俩去了造纸的作坊,让她们演练了一翻。

结果一出来,张小碗拿着那精致的纸张去见了汪永昭,当天夫妻俩一商量下来,就是把这孤女许配给了汪永昭的第一贴身侍卫汪实。

汪实立时出府,与孤女成亲,成立沙河镇纸作坊。

婚后,那寡母把自家祖传下来的家传之物送予了张小碗。

张小碗便也收了下来。

说来,汪实是汪永昭一手教来的侍卫,说是徒弟不为过,汪永昭待他如半子,再来,汪实才能显著,武艺兵法皆是一等一的好,三来,汪实性情坚韧忠诚,是个很是有担当力的男儿,四来,汪实长相英气,相貌堂堂,这等人物,就算是配那容貌出色,才能俱佳的小姐,那也是配得过的,他比之她起来更甚,并无不及,要不是汪氏夫妻定了主意,孤女的姻缘自也不会这般如意,她的身份让她寻不着如更好的如意郎君。

所以这礼,张小碗觉得她受得起,她便受了。

这夫妻俩要是同心同力,这日后的成就,怕也是源远流长的。

也许以后大凤朝的史书上,汪永昭怕是会留得了一笔恶名,她张小碗一字都不会留下,但这两人要是把这精艺的造纸传了下去,就算是史书皆是后世帝王之意所写,他们的名字也会留上不偏不倚的两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