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此刻,所有的声音都仿佛潮水般从耳畔退去,无论是惊呼声、叱喝声还是刀剑交击声。她一下子眯缝了眼睛,身形疾动,竟是以一种诡异的路线横移开三尺,恰恰避过了当胸一箭。紧跟着,她伸手一抹腰侧,长剑间不容发地出鞘上挑,硬生生将那势大力沉的另一箭挑到了一边。那去势未消的长箭深深地没入了旁边的黄土地中,只余下箭羽落在外头。

“杀了这武家的丫头!”

听到这个低哑的声音,才脱离险境的凌波禁不住心头怒起,竟是顾不得刚刚才妄动了干戈,很想挥动长剑杀上前去。然而她还没动作,谁知还有人比她动作更快,就只见四条人影杀退了逼上前来的几人,犹如闪电一般冲在了她的前头,硬生生撞入了那十几个刺客中,全攻不顾守,赫然一副悍不畏死的架势。那十几个刺客不得不分开大部分缠住他们两人,其余两个则是一左一右护持着弩弓手退后。

然而,就在那手持弩弓的汉子再次控弦上箭的时候,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嗖的一声弦响,一支利箭也不知从何处而来,直直没入了那弩弓手的胸膛。瞧见同伴连一声惨呼都来不及发出便颓然倒地,旁边的两个帮手顿时慌了手脚,其中一个刚刚想要捡起弩弓,却不料又是一箭将其直接钉死在了地上。另一个这下子才终于怕了,瞧见不远处似乎有十几人驰来,他立刻大声嚷嚷了起来。

“有人来了,快撤!”

一声过后,刺客纷纷四窜逃逸,武宇四人哪肯放过这样的好机会,连忙趁势反击,几招过后,地上顿时多了好几具尸体。眼看凶徒死逃,凌波长长舒了一口气,紧跟着就觉得胸口发闷。这时候,她忍不住苦笑了起来。

怪不得当初爹爹救下的那个武士死活不肯教她更上乘的功夫,说她入门太晚爆发力不够,于是只在她的死缠烂打下教授了几招救命的招式。今儿个只是这么过几招就有这么激烈的反应,果真应了那话。对了,刚刚明明是有人射箭相救,那会是谁?

她陡地想起这个,遂摇摇晃晃转过身子望去,正好看清了那个纵马跳下的人影。见那个熟悉的愣小子急匆匆地冲了过来,她终于忍不住笑了。一直都以为戏文上的英雄救美不过是巧合是笑话,想不到今儿个终于亲身经历了一遭。刚刚正在危境之中的她没能看到他纵马挽弓的英姿,似乎有些可惜了,那个憨厚老实的裴愿可是难能露出这一面。

“小凌,小凌!”

耳边响起了几可媲美惊雷一般的嚷嚷声,凌波不禁又好气又好笑,倚着那坚实的臂弯站稳了脚步,立刻给了焦躁的裴愿一个大白眼:“嚷嚷什么,我没事!”

裴愿小心翼翼地扶住了凌波,二话不说地挽起了她的袖子,赫然看到了几处擦伤,他又低头瞅了一眼膝盖,发现那裙子也已经破了,立刻忍不住埋怨道:“什么没事,膝盖和手都已经流血了!”

“我说没事就是没事!”

凌波使劲想抽回手,可她哪里敌得过裴愿这个怪物的力气,因此无论怎样都是纹丝不动。恼羞成怒的她正准备用极端的方式,谁知裴愿竟是空了一只手从怀里掏出了一只瓷瓶,咬开盖子便专心致志地处理起了她的伤口,最后甚至弯腰下来,把她膝盖上的几处擦伤一并都敷药包扎好了。

直到一切都处理完,裴愿方才直起了腰。由于仓促之下用光了唯一的一块手帕,他都是撕的身上穿的长袍,如今这下摆已经是短了半截,看上去异常可笑。然而他却丝毫没有在意那些,而是在凌波脸上直勾勾地看了半晌,这才吁了一口气:“幸好李三哥带路追上了你,否则就赶不及了!小凌,他们是你的仇人?”

听到李三哥三个字,凌波立刻扭头四望,正看见下马收好弓箭的李三郎。与其说吃惊不如说恼怒,她也就漏听了裴愿的后一句话。趁着人家没过来,她反抓住了裴愿的手腕,恶狠狠地逼问道:“刚才射箭的你还是他?”

“第一箭是我射的,第二箭是李三哥射的,想不到他箭法如此出色!”

说到这箭术上的事,裴愿顿时眉飞色舞忘记了其他,竟是忘情地抓着凌波的手晃了几下子:“我到洛阳就不曾用过弓箭,幸好一直都挂在马上。我才刚刚射出那一箭,李三哥居然也射了一箭,后来他们就全都跑了。要不是李三哥说是先来看看你的情况,我一定把那些刺客全都抓回来……啊,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不是不担心你,只是觉得不能放过那些人……”

发现裴愿说得越发语无伦次,凌波的嗔怒渐渐没了。和她这些天遇到的各色美男子相比,他确实不机灵,确实不聪明,可是那又怎么样,至少这家伙深深地把她记在心里,在危急时刻亦能做出最正确的反应。想着想着,她的眼神渐渐柔和了下来,亦不再留意那只依旧被裴愿死死抓住的手。

“十七娘!”

一个突兀的声音不合时宜地打断了她的思绪。她气咻咻地扭头一看,却见是李三郎正用一种奇特的目光看着她。下一刻,她终于发现裴愿还拽着自己的手不放,脸上顿时一红,但随即大大方方地笑道:“刚刚多谢三哥仗义相救。”

“不过是举手之劳而已。”

李三郎瞥了裴愿那只手一眼,心中不禁想起了刚刚的惊鸿一箭。然而,相比这个,他更在意的是凌波那四个护卫。以他刚刚赶来时此地时看到的情景,若不是那四人身手卓绝奋勇拼杀,只怕就要出大事了!

顺着李三郎的目光,凌波也看到了那四个形容狼狈却冷漠依然的护卫。想到刚刚那惊险的一遭,她再一次感到,安乐公主的这一份大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比武崇训送的二十万贯价值更大。然而,究竟是谁和她有不共戴天之仇,需要用这样激烈的方式?她似乎没惹过什么人啊!

第五十九章 恨铁不成钢

由于只是一点皮肉小伤,因此,被裴愿亲自送回家时,凌波嘴里还嘀咕了两句多事。然而,看到那愣小子进了家门之后,把自己安顿好就开始忙前忙后,还时不时笨手笨脚地忙中出错添乱子,反而被年少的紫陌训斥来训斥去,她冷不丁扑哧一笑,心中涌出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安心感。

自从父母双双辞世之后,她已经很久不曾有这种舒心惬意的感觉了。与此相比,适才的惊心动魄,膝盖手肘处那些隐隐作痛的擦伤,以及幕后主使究竟姓甚名谁,一切的一切都仿佛距离她很遥远。

她只是撑着头专注地看着裴愿,看他满头大汗,看他憨厚的笑容,看他明澈的眼神。她第一次发现,其实撇开性情不谈,裴愿也算是一个英挺少年,那浓眉大眼比起别人的唇红齿白顺眼多了。

李三郎踏进门的时候,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凌波似笑非笑地撑头斜倚在榻上。顺着凌波的目光,他就瞧见裴愿在那里向紫陌耐心地讲解如何敷药,而紫陌则是满脸怀疑。

他虽然已经娶妻,平日夫妇也相当和睦,但此时此刻看见这一幕,却觉得什么都褪色了几分,竟是忘记了来意怔怔地站在那里。直到紫陌临时一转头惊咦一声,他这才回过神来。

“紫陌,这是临淄郡王,以后记着当作贵客相待。”

尽管之前凌波对李三郎没多大好感,但此番人家毕竟是救了自己一命,再加上她曾经欠了相王李旦老大的人情,因此她不得不对人家客气一些。见紫陌乖乖地点头,再没了刚刚挑刺的模样,她忍不住笑了笑。小丫头人小鬼大,仗着年少把老实巴交的裴愿耍得团团转,现在倒装起了老实人。只不过现在不是警告这妮子的时候,她只能暂且把此事搁在一边,先看向了李三郎。

“他们四个只是受了一些皮肉之伤,你那个老管家已经请了大夫来替他们诊治,休养个两三天也就好了。”

一句话说完,见凌波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李三郎心中又是一动,暗叹安乐公主根本不知道笼络人心。

他刚刚不动声色地打听过,得知这四人原本就有功法底子,又经历了五年残酷的训练,可称得上是顶级的护卫。就连他自己那十几个最最信赖的虎卫,水准也只不过和这四人平齐。只不过他待人以恩,这四人却是以令为准则,在忠心和死志上更胜一筹。这样的人安乐公主居然说送就送,着实是败家子。

这时候,凌波又对紫陌吩咐道:“你出去找你朱颜姐姐,对她说,让大夫开几张药膳的单子,在武宇武宙武洪武荒四人养伤期间,让厨房依方子好好给他们调理,不许有半点怠慢。再去告诉账房那里的陈珞,从明天开始,他们四个的月例以十倍计算。”

紫陌仔仔细细听了,又重复了一遍方才兴冲冲地奔了出去,单单看她那一蹦一跳的样子,任何人都猜不到她刚刚还吓得哭了一场。而和她打了老半天交道,结果被耍得团团转的裴愿则松了一口大气,挠挠头笑道:“小凌你那四个护卫确实身手不错,我都想和他们较量较量。这么厉害的人,几乎可以比得上我爹爹身边的刘叔魏叔那些人了。”

你不说话没人把你当哑巴!

凌波心中一突,眼角的余光果然瞥见李三郎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这时恨不得上前去拎着裴愿的耳朵好好教训一顿。好吧,裴愿那位爹爹厉害,可这样厉害的爹爹偏偏教出这样没心没肺的儿子。到洛阳都好几个月了,难道这聪明肚肠就一丁点都没学会?正当她为了这些乱七八糟的思绪头痛恼火的时候,旁边却忽然插进了一个大煞风景的声音。

“对了,十七娘,今天的刺杀我已经让人通报了洛阳县和洛州廨,通事舍人应该也会上报陛下,你对此可有什么头绪?”

这种需要用刺杀来完全消灭一个人的手法,要么是血海深仇,要么是政治目的,可她似乎什么也沾不上,哪来的头绪?凌波疲惫地摇了摇头,心中却转着某个令她不寒而栗的念头。而就在她胡思乱想的时候,手臂忽然被人紧紧抓住了。

“小凌,要不要我把罗七哥留下帮忙?”

还来不及因为裴愿这种毫无顾忌的亲昵动作而恼火,凌波就听到了罗七的名字,登时愣住了。刚刚遇刺过后她颇有些浑浑噩噩,也没有注意到其他人,并不知道罗七也跟来了。此时被裴愿一提起,她冷不丁想起了之前的种种。当然更重要的是,罗七还欠她一贯的酒钱没还,那个只知道喝霸王酒的家伙!

因此,眼珠子一转,她便笑吟吟地点了点头:“我差点忘了,这宅子昨儿个晚上还进了一个不明底细的夜行客,如今武宇他们都有伤在身,我这里确实人不够用了,你就把罗七留下来好了。”

然而,下一刻她就听到了另一个自说自话的声音:“既如此,以防万一,我也借给你四个卫士好了。十七娘,你如今不比往昔,还得赶紧多收几个人才是,否则到时候只怕纰漏更大。”

纰漏大个头……不就是为了防止像你这样好心过剩送人来的家伙么!

凌波只觉得心里头气不打一处来,她收了裴愿的人,那是因为和罗七好歹还有些债没有清算,可李三郎硬塞四个人算什么!只不过能说的话都给人说了,她只好闷闷地道了谢,正指望这位碍事的表哥早点走人,留点地方让她好好调教一下半点长进都没有的裴愿,却不料对方确实如她所愿提出了告辞,但还附加了一句话。

“裴兄弟,相交至此,你只知道我排行第三,似乎还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姓李,名隆基,隆盛之隆,基业之基。十七娘大约也未必记得,今日便一并记下好了。我尚需回去向父王禀告今日之事,先告辞了。今晚父王大约也没心思喝酒了,不过裴兄弟也别忘了早点回去。”

瞧见那人略一拱手潇潇洒洒走了,凌波只觉得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隆盛之隆,基业之基,这家伙真是好大的口气。看着那大步离开的背影,她心中鬼使神差地想到了龙行虎步这四个字。但紧跟着,她就把这些抛在了脑后,专心致志地教训起了裴愿。

什么叫做恨铁不成钢,她如今算是明白了。老实本分是好事,但太老实那就让人太头痛了!

第六十章 深夜里的火光

春天的夜晚无疑是极其惬意的。没有夏日的炎热难耐,没有冬日的凛冽寒意,比秋日多了些许若有若无的花香,让人浑身充满了不由自主的慵懒。在这样的季节中,懒洋洋地斜倚在榻上,品尝着杯中美酒,欣赏罗列在前的美人歌舞,那可谓是绝大的享受。此时此刻的洛阳城,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权贵宅第正上演着相同的一幕。

通利坊的武宅明显不属于这种类型。掌灯时分,看着朱颜特意送来的粥菜,凌波只觉得意兴阑珊,半点胃口都没有。尽管那点小伤根本不曾伤筋动骨,充其量也就是受了惊吓,但谁乐意无缘无故充当靶子?这要是换成别家千金贵女,这么一趟下来,少说得做好一阵子的噩梦!就算她神经坚韧不是那种会被吓怕的人,可并不代表她就真的不在意!

从早上遇刺到现在,来探望的人已经有好几拨了。有宫中柴尚宫转致的韦后和上官婉儿的关切,有亲自登门慰问的武崇训,还有好些个她甚至记不清楚名字的武家人。她一概都是懒洋洋病恹恹地躺在床榻上,任由那些人在帷幕之外说着那些比唱歌还好听的说词。

这其中,惟有尚宫柴淑贤直截了当地掀帘进来,甚至仔细查看了她身上的伤情,又详细询问了遇袭的一系列经过。当这位柴尚宫走的时候,她甚至能够清楚明白地看到人家那讥诮之色。

她真有些后悔,为了这些不相干的人,竟是怕裴愿身份暴露把人家赶跑了。早知道如此,还不如留着愣小子,她也不会像现在这么烦躁!

“小姐,好歹喝一点燕窝吧,这是上官婕妤特意送来的。”

“拿开,我没胃口。”

朱颜还是头一次看到凌波犯执拗劲,不觉一阵阵头疼。要说早上的事情她也是吓了一跳,更别提作为当事人的凌波了。但惊吓归惊吓,不吃东西又怎么行?她绞尽脑汁哄骗着,好容易让凌波喝下了小半碗粥,吃了几颗蜜枣。正忙着收拾的时候,她忽然感到有人抓住了自己的手腕,不禁疑惑地抬起了头。

“朱颜,如果你看中了什么人就不要搁在心里。只要不是什么道貌岸然的官员,那就嫁了吧。”

莫名其妙听到这么一句,朱颜顿时更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讷讷应了一声方才醒悟这是自己的终身大事,立刻就脸红了。为了岔开话题,她只得轻咳了一声问道:“小姐,裴公子留下的那个罗七正在整个宅子里头转悠,而且连柴房都不曾放过,奴婢觉得他鬼鬼祟祟的似乎有别的什么事,是不是……”

不提罗七还好,一说起这个人,刚刚还萎靡不振的凌波顿时振奋了精神,一下子坐直了身子:“我差点把这家伙给忘了。朱颜,你现在就去替我问一句,欠我的酒钱什么时候还,让他好歹给我一个说法。等等,干脆告诉那家伙,既然来了就别躲躲闪闪,让他来见我一趟,我有话要问他!”

虽说不明白小姐为何一下子变得精神奕奕,但这总归是好事,因此朱颜心中自也欢喜,答应一声便收拾了东西出去,出门之前仍惦记着嘱咐喜儿好好伺候。到外头把碗筷盘子等物交给两个粗使的仆妇,她洗了洗手便去寻罗七。谁知道她才跨进那个堆放杂物的院子,就只见一个人影迎面冲了过来,满脸的气急败坏。

“快,快带我去见你家小姐!”

小姐急着要见这家伙,这家伙也急着要见小姐,怎么会有这么凑巧?朱颜心中嘀咕,却没工夫计较这罗七的态度问题,转身在前头带路。把人引到了寝室,她犹自多了个心眼,自己也跟了进去。此时此刻,她心中甚至还生出了某个不恭敬的念头。

那位裴公子看上去笨拙得很,聪明机敏的小姐怎么偏生对这样的人有好感,连带着还爱屋及乌,真是太奇怪了。相比之下,倒是今日来的那个临淄郡王一表人才英俊潇洒,只可惜小姐连正眼都不怎么瞧人家。

虽说满心焦急,但真正站在人家千金小姐的闺房,罗七一下子成了哑巴,原本早就准备好的说词全都硬生生憋在喉咙口,竟是一个字也迸不出来。见凌波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他冷不丁想起了那天在南市上第一回相见,他一时见色起心出言调戏的情景,这右手便隐隐作痛。再想想那个倒霉的小贼,他的肚子也开始痛了起来,脸色渐渐地变成又青又白。

“喂,哑巴了!”瞅见那张仿佛看到鬼一样的脸,凌波不觉心里有气,“上回在永嘉楼喝酒的帐还没和你算呢,我只问你,上次你碰见我的事为什么不告诉你家少爷?”

这句话一出,罗七方才如梦初醒一般地回过了神。想起了自己这么火烧火燎跑来的目的,他连忙避过了这个自己根本不想回答的问题,开门见山地说:“没时间说这些无聊的勾当了,我刚刚发现,你家后院几间堆放杂物的屋子里放了几罐子火油。你一个金枝玉叶的县主,在家里存放这些干什么,难道不怕走水……”

他刚刚说出走水这两个字,仿佛是老天爷和他作对似的,外头忽然响起了一阵大呼小叫声,紧跟着就有人推开屋门上气不接下气地冲了进来,正是气急败坏的紫陌。

“不,不好了,后……后院走水了!”

乍听得火油两个字,凌波就觉得心中一动,及至走水的消息传来,她更是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此时,她再也没工夫继续继续扮柔弱,把自己装扮成一个可怜兮兮的受伤者,立刻翻身下床,用最快的速度穿上了衣服。瞧见一旁的喜儿已经是吓得呆了,她也懒得多说什么,一把拽住这个小丫头的胳膊便往外走。

通红的火光将漆黑的夜色映得格外诡异,着火的后院甚至还不时传来噼啪的爆裂声,此起彼伏的叫嚷声更是不绝于耳。就在这乱哄哄的一片嘈杂中,那熊熊火光里还有一个幸灾乐祸的嚷嚷。

“哈哈哈,武家人全都死光了才好!”

第六十一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夜里的这场火来临得异常突然,随着各种喧哗声此起彼伏地响起,同住在一个坊中的人们一个个都惊醒了过来。寻常百姓披衣出门东张西望瞧动静,而有钱人家则是纷纷派出仆人去打听消息。待得知是武家的房子着火时,小民百姓倒有几个热心的自告奋勇去敲门帮忙,而那些富贵人却个个约束自家的人关紧房门不许外出。

这事情里头透着蹊跷,还是少掺和为妙。

由于起火的地方靠近洛水,再加上这一年春天多下了几场雨,原本就潮湿,救火的巡行武士又来得及时,一场火也就是把后院烧了个七七八八,到了清晨已经基本上扑灭了。

一晚上不曾合眼的凌波命人取来钱,答谢了前来奋力救火的几个好心汉子,又重重打赏了那些金吾卫的巡行武士。等人都走了,她自己却站在院子中央一言不发,面上丝毫没有表情。

虽然整个院子里都是忙忙碌碌的人,虽然朱颜紫陌等几个人就在她的身前身后,她却感到了一种冻扯心肺的寒冷。

什么武家人死光了才好,要灭武氏一族,有本事你直接杀去梁王第,跑来和我这么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费什么劲!张柬之那些家伙确实对武氏一族切齿痛恨,但那些道貌岸然满口江山社稷的人似乎不应该设计这样的勾当。

凌波狠狠地握紧了拳头,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将其吐了出来,正在这时候,她感到有人在肩头轻轻盖了一件衣服,转头一瞧,那却不是朱颜或其他侍女,而是一脸不自然的罗七。她轻轻用手抚摸着那件不知是从哪里找来的裘皮披风,旋即又盯着罗七看了一会。如果不是他发现了火油,今天夜里会不会有人把火油泼在她的屋子周围,然后烧一把更大的火?

虽说这家伙的脸仍是这么黑,五官仍是那么不招人待见,但此时此刻她看着竟觉得莫名地顺眼,遂展颜笑道:“罗七,今天算是我欠你一个天大的人情。什么时候若是裴家不要你了,你就到我这里来养老好了。”

这是欠人情的态度么?罗七凝视着那巧笑嫣然的脸,心中颇觉得有些郁闷。于是,他竟是鬼使神差地反驳说:“别老是罗七罗七的叫,我可是有大名的,我姓罗名琦,琦者美玉也……”

“这罗七和罗琦,听上去还不是一个样?”

凌波笑吟吟眨了眨眼睛,一句话就把罗琦的话头堵住,心中却记住了这个名字。这裴家出来的人,还真是个个有趣。

一场蹊跷的刺杀,一场诡异的火灾,这两件事顿时成了这一日清晨天津桥前最大的话题。百官们三个一群五个一伙地聚在那里,用或隐晦或直接的口气议论着。十几个官员簇拥在武三思父子身旁,讨好殷勤地询问着什么。有的人满脸愤怒,有的人扼腕叹息,更有甚者则是不时用眼角余光,瞥看着另一边紫袍玉带的张柬之等五人。

“李唐社稷重定,武氏却封建如故,陛下百劝不听,长此下去必出大乱!”桓彦范终于忍不住了,愤愤不平地抱怨了一句,“张公,不能再这样下去了,现如今百官中间只要和我们亲厚的,几乎都被一个个贬谪了下去,武三思这种厚颜无耻的却窃据高位!就拿昨天的事情来说,一个武家的小丫头遇刺,还有她家里起的火,却被当成了大事来议论,这成何体统!”

“重要的是她姓武,而且看那些人的架势,竟以为这种事是我们的手笔!”敬晖的面色也不太好看,一想到自己竟被人家看成了策划这种无聊戏码的主使,他就感到气不打一处来。

相形之下,张柬之则沉着得多,一句话就让四个愤愤然的同僚平静了下来:“清者自清,无须太过慌张,此事陛下决不会相信。”

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联袂抵达的时候,天津桥已经开禁,群臣已经从左掖门和右掖门入宫,再没有了最初乱哄哄的场面。兄妹俩一路走,李旦就说起了凌波遇刺和她家着火,忍不住连连摇头。

“不管是谁策划的这勾当,偏偏挑上她这么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实在是太过份太可恨了!想必通利坊那边也不能住了,可怜十七娘才刚搬的新居就碰到这样的劫难。我已经让三郎过去探望,大不了让她住到我那里去,看还有谁敢打她的主意!”

一听这话,太平公主脚下顿时一滞,旋即方才无可奈何地劝解道:“八哥,你还真是老好人一个。只不过,你这份滥好心,十七娘顶多只能心领。那丫头是个聪明剔透的,绝对不会和你这个相王走得太近,没看她上次还是被我硬拉到你那里去的么?八哥,都经历了这么多大风大浪,你也该多几个心眼了,凡事看长远一些,人善被人欺,难道这个道理你现在还不懂?”

对于妹妹的好意提醒,李旦却只是爽朗地笑了笑:“心眼太多那就过得太累了。我只是希望兄弟姐妹还有儿孙之间和和睦睦,大家其乐融融地过日子不好么?就是母皇……当初绝望的时候我确实痛恨过母皇,但事情过去也就算了,难道儿子还能忌恨母亲?只可惜母皇不肯见我。令月,我昨晚还想起了当时小时候的事,我那时封了单于大都护府大都护,生怕去北地上任,便搂着母皇的脖子死缠烂打。现在想想,那好似就是昨天的事一般……”

没来由提起童年时光,太平公主顿时愣住了,一颗心仿佛被什么狠狠撞了一下似的。她情不自禁地悄悄往旁边挪了一步,不想和正在絮絮叨叨的李旦靠得太近,生怕那种怀旧的情绪沾染上身。这么多年下来,她的心早就硬了,亦不会有那么多不切实际的想法。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很多事情向来便是如此。

即使如此,她还是用柔和的目光注视着李旦那张满足的脸,心中暗自下了决心。既然劝不醒自己这位老好人兄长,那么,那些沉甸甸的事情就让她一肩挑起好了。不过,既然李旦已经派了亲生儿子去探望那个小丫头,她是不是也得表示一下?毕竟,她如今的丈夫也同样是武家人,不能坐视不理。

第六十二章 优秀的说客在于一击致命

受相王李旦之托前去探望凌波的只是李隆基,但他还是主动带上了另外一个人。尽管两人昨日才刚刚来过,但今日再次登门,瞧见那焦黑的断壁残垣,他们不禁同时为之色变。李隆基年长又见识丰富,倒还能把持得住,站在那里沉吟了开来。性急的裴愿却顾不上这许多,直截了当地熟门熟路往里头冲,迎面撞见朱颜紫陌也来不及打招呼。

“喂!”紫陌叫了一声,见人家仿佛没听见似的风风火火冲进了房去,由不得使劲跺了跺脚,转头对朱颜嗔道,“姐姐,你看看那个冒冒失失的小子,小姐的闺房他也敢随便进!”

谁说不是呢?可昨天这一位裴公子头一回来,却是小姐自己让他搀扶进闺房的!

朱颜只觉得一阵阵头痛,可转念一想主子的性格从来都不是听人劝的,于是只好苦笑了一声。想到房间中如今只有一团稚气的喜儿,以及还是新手的陈莞,她实在有些不放心。正准备回房间去看着一点,她忽然瞥见又有人进来。一眼认出那是昨日也来过的临淄郡王,她慌忙拉着紫陌上前拜见,闻听是相王派其来探望,则更是喜上眉梢。

主子毕竟是父母双亡的孤女,虽一向有上官婕妤照应,毕竟如今一个宫里一个宫外。至于武三思虽是伯父,她瞅着主子却不像是什么真正亲近的模样。这相王李旦虽说亲戚关系更远了些,但那一位毕竟是皇族中赫赫有名的老好人,亲近一些总没有坏处。

凌波并不知道世故圆滑的朱颜正打算替她好好打点好外头的某人,此时此刻,她耳朵都快被那个气急败坏的愣小子给吼聋了。她从来不知道,这个讷于言辞的裴愿居然会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问题——这家伙根本不问什么起火的时间地点状况,只顾着关心她是否受了伤,是不是受了惊吓,甚至到最后还诚恳地安慰着什么破财消灾之类的话,让她着实气了个半死。

不会说话你就不能当哑巴么!昨儿个她几乎拎着耳朵对这愣小子说的那些话,算是完全白费了!

没好气地白了裴愿一眼,见他正使劲盯着自己的眼睛,凌波没来由觉得脸上一红,只得借发怒遮掩了过去:“你别成天就在外头跑,虽说你现在有了名正言顺的身份,可那毕竟是相王担的干系,你万一被人识破岂不得连累他?不过,你以后要是来这儿,得像今天这样聪明一点,千万别跟着我那位三哥。人家毕竟是临淄郡王,你跟在后头太扎眼了,而且就像跟班似的!”

裴愿顿时愣住了,旋即心直口快地说:“可我今天就是跟着李三哥来的。”

凌波一时还没来得及反应,忽然听见屋外响起了一阵说话声,便转头望了过去。下一刻,她就看见朱颜引着一个熟悉的人走了进来。尽管那个人容止端雅翩翩风度,尽管裴愿站起来问好的时候满是真挚的笑容,尽管那个人上前对着她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但她就是从心底里觉得一种不痛快。

算了算了,看在人家是好心来看望她,她就不要和这家伙计较了。至少从目前来说,她这表哥还是裴愿的靠山之一不是么?对了,他昨天说他叫什么来着……糟糕,居然忘记了!

昨天经历过一次,因此今天刚刚踏进房门的一刹那,看见裴愿理所当然地坐在床前,李隆基这一次只是微微一怔,随即换上了一幅若无其事的脸孔。他代表父亲说出了请凌波去家里小住的邀请,果然,对方只是略一沉吟便委婉谢绝。

由于早有了准备,他并不奇怪。刚刚他在整个宅子里头转了一圈,发现烧毁的地方虽不少,但重要的地方都在,要住人并没有多大问题。当然,更大的原因恐怕是另一个。

“十七娘,我有几句话想单独和你说,不知道方便不方便。”

凌波对于老好人相王深有好感,但对于这位极其善于言辞的表哥向来有很重的警惕心,此时此刻本能地想拒绝。然而,她还没开口说话,却看见朱颜拉着喜儿和陈莞退出,还悄无声息地掩上了门,至于裴愿则是一点不知道避忌地站在原地。此时此刻,她就是傻瓜也知道,这愣小子多半是完全得到了相王父子的信任,心中顿时郁闷极了。

当初让这个愣小子回庭州,就是为了不要让他一脚踏进洛阳这一摊子浑水,谁知道事到如今还是不可避免。

“虽说我今天没去上朝,但却能猜到,你遇袭以及家中无端走水的事情必定会引起轩然大波。你伯父武三思和张柬之他们之间原本就是水火不容,虽然之前陛下同赐铁券,想要在两边之间作和事佬,但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武三思必定会借此事大做文章,声称有人欲对诸武不利。至于张柬之等人必不屑于辩护这些,反而会借此说诸武咎由自取。十七娘,单单是昨日这两件事,你就已经身处漩涡深处了。”

尽管凌波自己已经隐隐约约有了设想,但此时此刻被李隆基不管三七二十一直接揭开来,她还是忍不住投去了愤怒的一睹,脸色也有些发僵。她早就想过,为什么不是武三思,为什么不是武攸暨,为什么不是武崇训……为什么不是那些高官显爵的武家其他人,而最后得出的结论只有一个。

因为她看似不重要,其实却和方方面面都有联系。只不过,她这么一个小人物如今却成了风口浪尖上的大人物,世事还真他娘的无常!

她忍不住在心中狠狠骂了一句粗话,见裴愿站在那里满脸怒色,不禁暗叹了一声傻瓜。努力平静了一下心情,她索性直接问道:“三哥的言下之意是不是说,只要看局势发展到最后,谁从中得益最多,谁就是这两件事的主谋?”

“十七娘,武家人大多刚愎自用,你虽聪敏,但在他们之中不过就只是一个孤女。武三思若真的关心你这个侄女,为何从前丝毫没有照应?武崇训若真的体恤你这个表妹,为何听凭你家门庭败落?而那些饱食终日的其他武家人在你父母亡故后,又有谁曾经关心过?虽然你是武家人,但我还是想说,武家人善于过河拆桥,而且祖母已经退位,武家已经不足为凭恃。”

“那么,表哥的意思是,你,或者说是舅舅决不会做过河拆桥的事?”

“没错,就算信不过我,父王的人品我想十七娘你应该很清楚。父王若不是对你真有怜意,为何会在这个节骨眼上让我登门?”

面对对方这步步紧逼的说辞,凌波不禁眯紧了眼睛,忽然瞥见一旁的裴愿站在那里满面茫然。想来愣小子在庭州那种天高地阔的地方长大,见识最多的都是善于骑马拼杀的豪爽儿郎,就算来洛阳好几个月了,他对这种勾心斗角的伎俩绝对还是一窍不通。

第六十三章 棋子就得有棋子的觉悟

大臣吵架和百姓骂街其实没什么区别,无非就是把那些骂娘之类的粗话用文雅的言辞演绎一遍。而气头上那种恨不得对方祖宗十八代全都死光的气势,则更胜寻常百姓一筹。尤其是当朝堂上分成泾渭分明的两拨人时,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则更加难受了。

这要是强势的君主当然能够坐山观虎斗,一会挑起一把火,一会两边各打五十大板,一会拉拉偏架。然而,李显这个被大臣们以绝对优势拥立登上皇位的皇帝,却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强势决断的人。看到下头吵成一团,他只觉得头都要炸裂开了,忍不住朝后头挪了一挪,对珠帘后头的韦后问道:“阿韦,这该如何是好?”

自打刚刚下头吵成一团,韦后脸上就一直挂着淡淡的冷笑。此时听到丈夫发问,她深深吸了一口气,旋即凑上前去耳语了一番。见李显犹豫不决,她立刻加重了语气:“陛下,这事情今天在朝堂上没法解决,怎么,难道陛下还想在这里听他们继续吵下去?”

这话一说,李显登时振奋了精神。瞥了一眼下头吵得不可开交的大臣们,他把心一横,一把抓起旁边的茶盏,劈手重重地砸了下去。只听咣当一声巨响,那茶盏的碎渣溅得四处都是,更把一群唾沫星子乱飞的官员们给惊醒了。

一时之间,大殿中鸦雀无声,从上到下都惊疑不定地敲看着御座上的天子。就是傻瓜也能察觉到,时而执拗时而优柔寡断的李显发怒了。

“这样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站起来撂下这么一句话,李显竟是气咻咻地拂袖而去。等到他这一走,某个目瞪口呆的内侍方才如梦初醒,高声道了一声退朝慌忙追上。此时,韦后方才掀开珠帘出来,意味深长地瞧了一眼文武大臣,轻蔑地冷笑一声:“诸位平日满口仁义道德,谁知道今天居然对武家大泼脏水,还真是人臣典范啊!母皇如今虽退位却还在世,各位就如此逼迫武氏子孙,让陛下置孝道于何地!更有甚者,居然派刺客对付一个父母双亡的孤女,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韦后这些天虽然仿女皇昔日旧例坐珠帘后,这样赤裸裸地指责大臣却还是第一次,于是年过八旬的张柬之不禁气得浑身发抖,敬晖桓彦范跨前一步刚想说些什么,岂料韦后看都不看他们一眼转身就走,只留了一个冷冰冰的背影。气恼之下,袁恕己忍不住低低骂了一声:“牝鸡司晨!”

谁能料到,才扳倒那个倾覆了李唐社稷的武氏女皇,如今又有一个女人跳出来?

武三思看到簇拥在张柬之五人身边的那些大臣,忍不住眯缝了眼睛。就只是几个月的功夫,原本势力庞大的张柬之等人就只剩下一批应景的小喽罗了,反倒是自己……他满意地看看隶属于自己的人马,把得意洋洋放在了心里,浑然没事人一般地出了大殿。而他这么一走顿时带动了一大批人,不一会儿,刚才还人声鼎沸的大殿便显得空空落落,昏黄的灯光下映着几个长而疲惫的影子。

李显一踏进贞观殿,刚刚的满面怒色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难以掩饰的焦躁。自从被废了一遭,他原本肆无忌惮的秉性完全被消磨光了,取而代之的是患得患失和优柔寡断。此时此刻,他甚至鬼使神差地想到会不会激起大臣的不满,从而使得自己第二次被废。这念头一起就压不下去,以至于韦后姗姗来迟之后,他竟是一把抱住妻子,语无伦次地一股脑儿倒出了自己的担心。

“陛下,如今权握天下的母皇已经退位,天下操之于我们的手中,那些官员只要陛下不喜欢全部都可以撤换,再没有任何人能逼你退位!”说到这里,韦后忽然改换了称呼,变得有几分柔情款款,“七郎,你放心,一切都有我,就像当年一样。”

面对这样的安慰,这样笃定的语调,李显很快就安心了。而韦后一看到他疲倦上来,便立刻吩咐内侍将人搀扶进去,眼看着他渐渐睡去,甚至发出了鼾声,她方才面沉如水地吩咐众人好生照看,旋即出了贞观殿转往仙居殿。

相较当年为女皇秉笔草诏的时候,上官婉儿荣升婕妤之后,这仙居殿反而愈发门庭冷落了。一方面是常常来的武三思如今成了亿岁殿的嘉宾,另一方面则是凌波出宫居住,但最重要的原因是,上官婉儿不愿意让自己的风头压过了隔壁亿岁殿中的韦后。所以,当得知韦后驾临的时候,她亲自迎了出去,依足了一个嫔妃的本分。

韦后对这样的恭顺嘴上不说什么,但心中却异常满意。只不过她今日来有更重要的事情说,因此甫一落座便赶走了珠儿等侍女,目光直直地盯着上官婉儿,旋即才开门见山地问道:“婉儿,你实话告诉我,十七娘那个丫头遇刺的事情,你觉得是谁的手笔?”

上官婉儿在此之前就已经仔细思考过了这些,却没料到韦后一上来就直接问这个,心中顿时一凛,暗自把武三思骂了个半死。这样的事情不和她商量一下就擅作主张,这也就罢了,居然在韦后面前也不露一丝口风,那个混球以为翅膀硬了可以单飞了是不是!此时此刻,她深深吸了一口气,知道这个问题万万不可从正面回答。

“皇后,重要的不是此事是谁的手笔,重要的是能够借此事替皇后扫除障碍!武氏是谁的眼中钉肉中刺?真正欲除武氏而后快的,在朝中除了张柬之他们又有谁?常常把牝鸡司晨挂在口头的,除了他们还有谁?对皇后干预政事屡出非议的,是不是从来都是他们几个?陛下此次就算是不处置此事,心中必然会生出疑虑忌惮,几次三番下来,张柬之他们在朝中便会丧失基础。要知道,他们自恃功高,把那些对母皇仍有留恋之心的人全部贬谪,此等容人之量便已经树敌无数!”

韦后内心对武三思的自作主张虽有些恼火,但同时对这时机却也暗怀窃喜,因此原本就不准备多加计较,此时挑了挑眉就跳过了这个话题,懒洋洋地叹道:“婉儿,你毕竟和十七娘好些年的情分,难道就不替她抱不平?”

“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十七娘既然没事,那自然应该考虑结果,而不是追溯从前。她既然跳进局中做了棋子,那棋子就得有棋子的觉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