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安笑着摇头拒绝了,见翡翠端了八宝攒盒上来,便笑着问谢良清要不要吃。

谢良清的注意力果然被吸引,见母亲回过头来点头,便弯腰拈了一块核桃肉。

谢三夫人抿了抿唇,又是开心又是难过的告诉卫老太太:“折腾了这大半个月,二老太爷和族里的耆老们终于还是答应了我们分家,已经列了清单分产业了…”

“这是好事啊。”卫老太太笑着劝她:“该开心的事,从此就苦尽甘来了,怎么还哭呢?”

谢三夫人哽咽着应是:“您不知道,我们最近有多难…”

在人家家里做客,大过年的,见了哭声是极不礼貌的,谢三夫人连忙努力忍住了哭腔,跟卫老太太说:“有御史上折子告我们老爷不悌,兄长结庐守孝三年,且友爱手足,他却偏要提出分家…”

不孝不悌,对于当官的人来说,都是极大的罪名。

要说这里头没有谢二老爷的手笔,说出去都没人信。

可是以谢二老爷的性格,怎么会这么不痛不痒的报复谢三老爷?

卫老太太看了卫安一眼。

卫安也放下了逗谢良清玩的木偶,轻声问:“除了这个,便没有别的事了吗?”

谢三夫人想了想,摇头忍泪:“没了,也真是幸好没了,光是应付族里的压力和当地老家给的压力,我们便已经疲于奔命应接不暇了。”

卫安便微笑劝她:“柳暗花明又一村,已经苦尽甘来了,伯母该高兴才是啊。”

说是这么说,可是她其实却不是这么想的。

谢二老爷是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

既然已经出手,怎么可能就这么不痛不痒的就放过机会?

依照从前谢二老爷那些做法来看,一般前面不痛不痒的手段都是试探,真正的杀招从来都是又狠又绝不留余地的。

只是谢三夫人已经是惊弓之鸟,跟她说了,反而会让她已经紧绷的神经更加紧绷,人是不能被逼得太紧的,一旦逼得紧了,那根弦一断,很容易出事。

卫安很卫老太太对视一眼,都没有再说这件事,只是笑着逗她说些旁的。

说起喜事,谢三夫人便想到郑王大婚的事,看了卫安一眼,轻声问:“新王妃她…”她想了想,还是问出了声:“还好相处吗?”

卫安知道她是担心继母会为难她,便微笑点头:“新王妃是极好的人,我跟她相处的很好,夫人不必担心。”

谢三夫人真切的松了口气:“是呀,郡主这么聪慧的人,一定能跟她相处好的。”

晚娘的心就没几个是好的,谢三夫人怕新王妃对卫安不好,卫安这么好的女孩子------至少对他们家来说,卫安就是顶好的人了,她总是希望卫安过的好的。

说起曹操曹操就到,谢三夫人话音才落,外面林海家的便急忙进来求见,说是宫里来了天使。

谢三夫人连忙避到后头去。

卫老太太急忙请了天使进来,自己弯腰要拜。

小内侍连忙让免了,和煦的笑:“娘娘特意叮嘱过,老夫人您身体不好,不必拜了。”

又说了郑王大婚,为了全礼数,请卫安过去住几天的话。

第576章 继母

这事儿之前卫老太太便心中有数了,含笑接了话答应,又往旁边扫了一眼,花嬷嬷便迅速递了个丰厚的荷包。

小内侍满面笑容的接了,又跟着花嬷嬷去前头吃酒。

自从卫家又重新光复了门楣之后,再来卫家宣旨便是个肥差了,谁都知道卫家给的打赏都是极为丰厚的。

卫老太太没有在意他,看了一眼颁下来的赏赐,便吩咐花嬷嬷收拾起来,轻声叹了口气:“王爷说的是,如今的形势,走才是上策啊。”

隆庆帝平衡不好两宫的关系,两宫又有旧怨在先,要争宠和利益冲突在后,迟早都要乱起来。

这两个都是隆庆帝的心头宝,哪一个倒了霉隆庆帝都不会开心,到时候不知还要掀起多少风波。

倒真不如避开。

卫安沉默着没有说话。

其实当初明家跟冯家原本就压错了主。

隆庆帝的确是个好人,可是好人未必会是个好皇帝。

权利总是容易扭曲一个人原本的性格。

当初的隆庆帝是个人人称道的好人,明家和冯家不也正是觉得他为人厚道,才力排众议扶持着他登上了皇位吗?

可是再仁慈的人,一旦登上了这个位置也会变得面目全非的。

尤其是这种原本就软弱的人。

这样的人卫安上一世见的多了,他们本身就自卑,总觉得处处不如别人,一旦成功,也总有种做贼心虚的不安感。

就像隆庆帝,他当王爷的时候,还能四处舍粥捐米,能友爱手足,对着姻亲也没什么架子。可是等到先帝没有来得及留下遗旨指定继承人的情况下被拥上了帝位,他便开始变了。

兄弟们个个都是强的,要不擅长带兵打仗,要么就在别的地方有所建树,要么极受先帝宠爱,他便看个个都比自己强。

而那个位子上能拥有的东西又实在是太多了。

他当然舍不得下来,兄弟们又不安分,他于是便看谁都觉得像是不怀好意。

最终中了楚王的离间计,亲自把自己的臂膀给砍了。

底下的臣子不是没有怨言的。

只是先帝留下的内阁,夏松等人才能卓著,运筹帷幄,先帝又励精图治,国运昌盛四方臣服,因此才一直没有出大乱子。

没有出乱子,隆庆帝又没有大过错,那便很难出事。

楚王也是看透了这一点,所以才总做些明家这类的事,指望让隆庆帝失去民心。

只是隆庆帝虽然有疑心病,可是他到底没什么不良嗜好。

连在女色上头,他都没有过分的爱好,且宠爱的还一直是正宫皇后。

这么多年,御史们骂来骂去,也只能骂他一点,就是说他在子嗣上不丰。

卫安有些烦了。

卫家和郑王的身份便注定了他们在隆庆帝跟前有原罪。

他们分明一开始什么居心也没有。

虽然明家和郑都是受害者,可是同样因为受害者的身份,总有人想拿他们做筏子。

隆庆帝疑心他们会心存怨望。

而那些别有居心的人,又一直想试图证明他们心有怨望。

就指望隆庆帝能发狂把他们都给宰了,好来一个腥风血雨的开篇。

当初的楚王是这样。

现在谢二老爷背后的人,未必就不是抱着这样的想法。

身处风暴中心,总要被算计,总要提心吊胆的日子,卫安自认已经过够了。

她抬头看了卫老太太一眼,再说出的话就冷淡的厉害:“避也未必避的开。”

要是躲真的有用的话,卫家根本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

这些人永远都是这样,自己高高在上,就不把别人当人。

他们自己的情绪才是情绪,别人就全然不该像个人一样的活着,不配拥有七情六欲。

卫老太太垂下头,几近无声的长叹了一声。

等到安慰了谢三夫人,才跟卫安说:“算了罢。”

形势比人强,除了妥协,还有什么法子?

卫安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二夫人和三夫人便结伴进来,笑着跟卫老太太说,丁家姑娘跟庆和伯夫人一同过来了。

是庆和伯夫人领着丁姑娘过来拜年的,庆和伯已经看着下人们放了鞭炮,被五老爷迎了去吃酒了。

卫老太太便笑了笑:“这可真是巧了,快请进来。”

她不喜欢庆和伯夫人,可是丁姑娘人却着实不错,接触了几次下来,便知道这真是一个心肠好的。

庆和伯夫人仍旧板着一张脸没什么笑容,有些僵硬的跟卫老太太请了安,干巴巴的说了几句吉祥话,就坐在旁边不动作了。

卫老太太也并不在意。

庆和伯夫人是自己放着好日子不过,非得要跟丈夫较劲儿的。

嫡母不待见庶子的也不是没有,可是做到庆和伯夫人这个份上的却实属少见,小时候她领着林三少出来,根本没人瞧得出来她对林三少不好------把林三少打扮的干干净净的,衣裳佩饰也都是极好的,脖子上还挂着金灿灿的晃花人眼睛的金项圈。

可是等到渐渐的,她才知道背地里林三少过的是什么日子。

庆和伯夫人折磨人自有她的一套,当着外人是个慈母,私底下回了家却不把庶子当人,给林三少的母亲立规矩,冰天雪地的硬要骗她说林三少贪玩掉进了湖里,骗的那个姨娘纵身去池塘里捞人…

林淑妃和林三少一路都是这样过来的。

所以后来林三少杀了林家那个犯了事的嫡兄,她是一点儿也不觉得奇怪。

事极必反,庆和伯夫人实在是做的太过了。

到了现在,庶子长成了,且庶女也飞上了枝头做了凤凰,她各种手段都使尽了,讨不了好,便开始折磨她自己。

硬生生的活成了如今这副刻薄样子。

图什么呢?

卫老太太转过头去跟丁姑娘说话。

丁姑娘认认真真的回了,又笑着去看卫安,有些羞赧又有些不好意思:“原本母亲是不让我出门的,可是我想过来先瞧瞧你…”

又朝背后的丫头看了一眼,亲自接了一个匣子递过去给卫安:“这是…送给你的…也不知道合不合适…”

第577章 布置

新妇进门之前按理来说是要给婆家人送绣活的,新婚之后又另外再有礼物。

可是郑王毕竟是藩王,且又是二婚,因此寻常人家的规矩显然不大适用了。

没料到丁姑娘却还是准备了。

卫老太太有些诧异。

二夫人和三夫人对视了一眼,却都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样,能跟新的郑王妃相处好,是好事。

卫安接过来笑着打开,见里头是一套米白色的右荏夹袄配松绿色绣云雀纹样的百褶裙,便忍不住赞叹了一声:“真好看。”

卫老太太也瞧了一眼,见针脚细密,绣的云雀也活灵活现,便忍不住也跟着赞了一声:“可不是,真是心灵手巧。”

丁姑娘强忍了羞意摇头:“老太太过奖了,我还做了一双千层底的鞋子…只是不知道郡主穿不穿这样式的鞋…”

相比较起衣裳的华丽细致,放在一边的鞋子的确不怎么显眼,也并没有什么流苏珍珠之类的装饰,可是一看针脚便知道这鞋穿起来是极舒服的,卫老太太便有些感叹的摇头:“真是有心了。”

又忍不住看了卫安一眼。

她知道为什么丁姑娘对卫安怀着这么深厚的善意------之前丁姑娘跟母亲作为远亲来投奔庆和伯府,庆和伯府是并没多大当回事的。

丁母和丁姑娘两个妇道人家寄居在林家,日子过的并不轻松。

偏偏那时候丁姑娘还被林家族学里的一个林家旁支子弟瞧上了,想要把丁姑娘要去做妾,这事儿后来被林三少发现了,林三少把那个浪荡子给打了一顿。

那个浪荡子倒是没敢再动巧取豪夺的心思,可是他母亲却开始四处败坏丁姑娘的名声。

若不是丁姑娘在庆和伯夫人面前自尽以表明清白和决心,现在丁姑娘还不知是怎样。

后来好容易因为这事儿,丁姑娘刚烈的名声传了出去,方皇后觉得丁姑娘也是官宦之后,虽然家里如今情形不济,可是姑娘人品却是好的,便想着给郑王做媒,郑王也觉得满意。

那个浪荡子的母亲却又开始四处嚼舌根了,还挑拨离间到了卫安这里。

是卫安出手让那对母子彻底闭了嘴,并且主动让郑王给丁姑娘送了东西。

一来二去的,方皇后为了表示对郑王的重视,也时常召丁姑娘进宫去说话,庆和伯夫人便把丁姑娘亲自接在了身边教养。

丁母也不必再去给邻居浆洗衣裳换钱了。

丁姑娘因为这些事,一直都待卫安极好,原本这个时候该在家里备嫁的,却还是跟着庆和伯夫人过来侯府拜年,给卫安送东西。

这份心意实在难得了。

卫安也很喜欢,捧着鞋子跟丁姑娘说谢谢。

丁姑娘还是笑着摇头。

又说起卫安去王府的事:“嬷嬷说,把东边的玲珑斋收拾出来了,两层小楼,楼下种着桂花树,到秋天便满院飘香,楼外便是花园,春天风一吹,海棠花和桃花还能把玲珑斋铺一地毯子,很漂亮…”

玲珑斋是从前郑王给明鱼幼建的。

卫安沉默了一瞬,忽然觉得喉咙有些酸,轻声应她:“不必那样麻烦,我不过住几天就要走的…”

丁姑娘便正色看着她:“一点儿也不麻烦,那是你的家,当然要住的舒服才好。”说着又笑:“只是摆设和器皿,不知道你的喜好…还是按照原先的布置布置的,要等到你过去以后再挑了…”

庆和伯夫人有些不耐烦听这些,只是当着卫老太太的面,她又不好表示出来,咳嗽了一声转而问卫安:“听说郡主要去福建了?”

卫安端了杯子淡淡的应是。

庆和伯夫人便皱了皱眉拧着眉头,忍了忍似地,才问卫老太太:“听说您也要去福建…不知道能不能帮晚辈一个忙…”

卫老太太有些诧异,却还是微笑着问她:“不知是什么忙?”

庆和伯夫人犹豫了片刻,还是道:“听说那如今在凤凰台的那个什么宝慧的歌姬,祖籍就是福建的…”

卫老太太便有些明白她的用意了,微微皱了皱眉。

庆和伯夫人抿了抿唇,还是道:“我原本不想插手的,省的旁人总说我这个当嫡母的刻薄了庶子,给他娶的都是歪瓜裂枣…”

她快意的笑了笑,带着点儿嘲讽的拔高了音调:“可是奈何他自己喜欢的便是这样的,我们做大人的能有什么办法?他最近追捧那个叫宝慧的歌姬追捧的天下皆知了…”

说罢又冷笑了一声:“为了这个事儿,他父亲气的要把他逐出家门,连圣上也斥责了他,可他就是死性不改,着了魔了似地…”

这事儿最近这几天闹的挺大的。

锦衣卫指挥使林三少迷上了凤凰台的一个新来的歌姬,就跟着了魔似地,还要替这歌姬赎身。

风流韵事自古有之,原本也不怎么惹人的眼。

稀奇的是,林三少却想娶这个歌姬当正妻。

京城里那些原本看着林三少就像看着闪着光的太太姑娘们眼睛都掉了一地。

连隆庆帝也看不下去他的荒唐,斥责了他一番。

这是隆庆帝对林三少的重视。

可林三少却少有的犟,虽然最近不敢光明正大的再提什么娶为正妻的话了,却还是往凤凰台去的频繁。

且开始着手准备给宝慧姑娘赎身了。

这在哪家世家大族也没有过的事儿。

这个儿子再出息,娶个烟花之地的女子,庆和伯也受不了,为了这个,的确是气的病了。

可庆和伯夫人却不同,她不觉得丢脸。

有什么好丢脸的?

她早就已经没什么脸面了-----作为主母,辖制不住庶子庶女,她原本就已经是一个笑话了。

原本以为一辈子都要憋屈着,看这两姐弟一骑绝尘的甩开自己子女了,谁知道这世上的事竟然真的没个定准的。

林三少自己猪油蒙了心,竟然想娶个妓院出身的烟花女。

相比较起庆和伯的愤怒来,她却觉得这实在是一件生平难遇的快事。

第578章 作死

还有什么事情比看着之前一直想要他死,却偏偏不得不仰人鼻息的庶子自己作死来的畅快呢?

倘若不是因为宫里的林淑妃压制着,庆和伯夫人简直恨不得烧香拜佛了。

这么多年想要把林三少给踩死的心都已经快要上天了,可是林三少却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反而越来越好。

她原本都已经放弃希望了,只当这一辈子都要憋屈的看着庶子女出息,靠着庶子女的脸色过日子了。

可是没料到林三少这样精明的人,竟然也有犯蠢的时候。

果然好日子过的多了就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了,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的道理竟都不知道,还妄想着娶一个烟花之地的女子当正妻。

这事儿刚出的时候,她还不敢相信。

等到最近这事儿愈演愈烈,直到庆和伯为了这事儿都气的急病在床,她才终于相信,林三少是真的被猪油蒙了心了。

既然林三少自己作死,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她当然是要成全他啊。

“事情既然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软的硬的,什么法子都用过了,都阻挡不了他对那个叫做宝慧的的一腔热情,那还能怎么办?”庆和伯夫人神情激动:“只能给他想法子成全他了!这么多年,他要什么没有?要什么都要得到,否则家里还不闹得天翻地覆的?”

卫老太太没有接话。

庆和伯夫人便又收敛了语气,却还是按捺不住激动:“他既然实在是喜欢,也不过是一个女人罢了,就给他娶回来…”

卫老太太咳嗽了一声,终于耐心耗尽,轻声问她:“可是…你找我也没有什么用处啊

庆和伯夫人连忙摇头:“我的意思是,请您帮忙去福建问问,她若是祖籍真在福建,那便给她家人一笔银子,让她家人把她赎回去。到时候真是脱了籍了,便随他们自己的心意了。”

说来说去,庆和伯夫人对林三少迷恋宝慧的事,是极为热衷的。

卫老太太敷衍了几句,便转过头去继续跟丁姑娘说话。

一直到吃了午饭,才让二夫人三夫人送了课,疲倦的倚在榻上,使了个眼色让花嬷嬷领着众人都退下了,才问卫安:“你之前说避也避不开…”

卫老太太敏锐的察觉到了卫安情绪的转变。

她总觉得这原本不是卫安该会说出来的话才是。

“你是…”见卫安沉默,卫老太太顿了顿便道:“是不是不想去惠州?”

屋子里没有旁人,卫老太太便也不再避讳:“我知道你的性子,你从天使来宣过皇后娘娘口谕,我说了还不如避开之后,你便不开心了…”

卫安没有迟疑的摇头:“不是不想去惠州,我也想大姐姐和大伯母她们了…”她垂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又抬头:“我只是觉得这样避也不是个办法。祖母,我们忍让的已经够多了,可是这样退步的日子好像永无止境。”

真的永无止境。

定北侯府和明家,因为从龙之功和因为明家的冤屈和卫家家主的两条人命,因此成了个极尴尬的存在。

上头忌讳疑心他们。

别的人又想要让上头疑心忌讳她们,巴不得用她们来生事,好随时掀起滔天巨浪。

哪怕她们真的想要风平浪静的过日子,可总有人不想让她们好过。

难道就这么避一辈子吗?!

卫安原本以为这一世只要孝敬父母,努力惹父母喜欢,不再行差踏错便能过好日子。

可是原来不是的。

等到后来,她以为只要纠正了身世,就能好好过日子。

可是原来也不是的。

如果卫家的身份和郑王的处境不能更改,那他们一辈子就活该被人算计吗?

凭什么?!

卫家做错了什么?

她又做错了什么?

她凭什么重活一世还要为别人的错误付出一辈子,小心翼翼提心吊胆的过日子?

如果真是这样,天道未免也太不公了些。

卫老太太听出她话里的不对劲来,冲她招了招手把她揽在怀里:“那你想怎么样?”

她知道卫安的疑惑和愤怒。

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她也同样是带着这么多疑惑和痛苦活到现在的。

她甚至比卫安更厌倦这样的日子。

被人当作猎物,不断奔跑就是为了防止有箭矢射在身上的日子,实在是太煎熬了。

卫安也揽着卫老太太的腰,把头靠在她怀里闭上眼睛又睁开:“也没什么…”

她说:“就是想,这样的日子,该换人过了。”

卫老太太便摸了摸她的头,轻声道:“哪儿有那么简单?”

曾经卫安也是这么问自己。

哪怕重活一世,她也小心翼翼的,遵守这个世界的法则,一步一步的谨慎的过日子。

可是她后来又发现,不是每个人都遵守游戏规则和江湖道义的。

谢二老爷这些人不就从来不顾这些吗?

他们想要设计一个圈套让人家毁人亡就直接付诸行动,半点儿犹豫也没有。

彭家也同样如此,他们想要谁死,就直截了当的设局,从来不留余地。

既然这样,那她为什么不能还以颜色?

她抿了抿唇想了想,轻声问卫老太太:“若是真的有法子呢?若是真的能…”

能摆脱这样无止境的被算计被拿来当靶子的日子呢?

卫老太太明白卫安的意思,扑哧一声笑了:“若是真能如此,那自然是好的。”

她到了这个岁数了,已经不想再想那么多虚的了,只要家人能平平安安的,在意的人都能过的好,便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她老了,就想过几天安生日子,想要撑到儿孙们长大,撑到看着心爱的孩子成家立业的那一天。

祖孙二人对视一眼,都领悟了对方的话外之意,相视一笑。

卫老太太见卫安笑的眼睛都弯起来,也忍不住跟着开心,却还是提醒她:“不是小事,可得记着跟你父王商量商量。”

这是当然的,关乎家族荣辱和以后这么多人的前程,谁都没有资格自作主张。卫安连忙笑着答应。

今天也是四更~~~继续求订阅啦

第579章 结盟

郑王迎亲的这一日京城很是热闹,隆庆帝为了表明自己对这个弟弟的重视,特意亲自点名礼部的小秦大人和翰林院的几个学士一同陪着郑王去迎亲。

晋王和临江王和秦王也都通通到场庆贺。

楚景吾一进门就笑了:“礼部这回活儿干的还是不错…”他咳嗽了一声看向沈琛:“看着还是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同样是大婚,相比较起来,这些小辈的藩王世子们的婚事就没这样盛大隆重了,临江王府也不过是简单的布置了一番,并没有多么隆重。

因为这事儿,临江王妃还暗自难过了一阵,说是觉得委屈了楚景行。

还是楚景行劝了她,说是没有必要比,现在的皇帝毕竟是叔伯,不是祖父了,待遇自然不会好到哪儿去。

沈琛看了一眼含糊的点头,一转头便看见了楚景盟和楚景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