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支。”镇南王很快就回了她的话:“可终究是没出五服的,我看他实在不是池中物,所以跟您说一声,以后不管怎么说,都是个助力。”

怪不得镇南王说要带明敬去认识了,卫老太太点点头,正色道:“既然是正经的亲戚,那阿敬去结交,便该摆正身份,把人邀到家里来,都是亲戚,没的生分了的。”

“这个后生是个有几分孤僻性子的,若不是因为我看他籍贯问了问,知道他是林家的族人,他还不肯说。”镇南王摸了摸自己的胡子:“虽然孤僻了些,可是为人却实在不错,而且是个有真才实学的人,阿敬跟他结交也使得。”

说了一会儿,定了过些时候有空了就带明敬出去军营瞧瞧,镇南王便转而跟卫老太太说起这回来的目的来:“安安的事我听说了,之前一直悬着一颗心,现在定下了,我就放心了。”

他顿了顿,就道:“我这个做舅舅的,如今也还没给她娶新舅母,许多事都不甚方便…所以老太太不要觉得我冒失,今天我便先把我当舅舅的一点心意拿出来。”

他说着,拿出一张信封来交给卫老太太,轻声说:“这里头是保定府那一片的地契,我在那里买了二百亩的良田。”

卫老太太眼皮一跳,忍不住正色道:“老王妃给的东西就够多了,那也是你大方的缘故,现在又给她这样多东西,这太娇惯她了!”

这是老太太的实话,镇南王是个嗣子,说实话,镇南王府的东西都该是他的,老王妃还把东西留了一部分给卫玠卫安原本就不大合规矩的,若是说出去,别人也会说她不慈,不把嗣子当成亲子。

镇南王之前却没有半点怨言。

没有怨言也就算了,现在竟然还又给卫安这么多添妆。

卫老太太当着过来的卫安的面,很是坚持的道:“你收回去罢,便是舅舅疼外甥女,也该有个限度…这实在是太多了些。”

卫安还不知道老太太怎么这样说,明敬便悄悄在她耳朵旁边说了,她忍不住皱眉,也很是诚恳的道:“舅舅,您不必这样…”

她是真的受不起。

镇南王从前给她的东西就很多了,再加上老王妃给的东西他也都原封不动的给了她,现在又要给这么多添妆,她很有些不安。

镇南王却感慨的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这点子东西,我还是拿得出来的,不要说那样多了,舅舅的一点心意,你接了便是,不接可就是看不起我,我可要恼了。”

卫安抿了抿唇,见卫老太太微微点头,才伸手接在手里,声音有些哽咽的道谢。

镇南王沉默了一瞬,见她哭,心里有些不大好受,停了停,低声道:“安安,从前你舅母糊涂,对不住你,舅舅对她管束不严,对奉儿也没有尽到教导之责,让他如此丧德败行…可是那都是过去的事了,舅舅总是把你当外甥女的。”

这些话从前老王妃去世的时候他就已经说过一遍了,这个时候再提起,是因为卫安推拒他给的那些良田,卫安的眼泪落在袖子上,很快就点头:“我知道的。”

她从来就没有怪过镇南王,她一直都知道,镇南王对老王妃是孝顺的,对她也是真的当成外甥女来疼爱。

镇南王便又笑了:“好了,瞧瞧你父王都过来了,怕是以为我欺负了你了,都是一家人,你只需要记着,不管什么时候,有什么事需要舅舅,叫人来说一声。”

卫老太太心里有些感叹,老王爷真是慧眼,挑中的这个嗣子当真是个极好的,若不是娶了杨氏那个不入流的媳妇儿…那老王妃真的也算得上是能风风光光的含笑九泉了。

第1256章 居心

家里亲近些的人家都闻风而动,多有过来送添妆的。

平安侯夫人送了东西拜见了卫老太太,便特意留在徐四小姐房里说话,见她打扮得雍容富贵,面色容光焕发,就知道她的日子过的不错,不由便笑起来:“你瞧,我说的是不是?卫家是个好人家,只要你自己有好好过日子的心思,总不会过的太差的。”

曾经的徐四小姐现在的五夫人亲自给她奉茶:“多谢姑姑。若不是您,我也没有今天的。”

平安侯夫人便摇头:“不是这么说,若不是卫老太太喜欢你,这事儿也不能成,我看你如今跟她们都相处的很好?”

五夫人点头:“家里的关系都很好,二嫂三嫂也都愿意教我,我虽然还未全部接管家事,却也已经开始单独管些事了,听老太太的意思,阿玠的婚事,要我来操持。”

“这是正理。”平安侯夫人喝了口茶:“她也是在替你着想,你替卫玠操持婚事,办的好了,卫玠和陈家自然都要领你的情,也都知道你是好相处的,陈绵绵进门之后,也要把你当正经婆婆伺候。”

五夫人摆手笑起来:“我可不要她伺候,像是我,老太太便不要我和二嫂三嫂伺候,说是家里有这么多伺候的人,就是为了伺候主子的。”

“老太太真是个再好不过的婆婆了。”平安侯夫人都忍不住感叹:“如今你上头婆母好说话,妯娌好相处,底下的继子女都是省事的,只要再生下孩子来,就什么也不怕了。”

五夫人有些羞赧,低声喊了一声姑妈。

平安侯夫人见她羞怯,正色道:“只是有一句话我要嘱咐你。”她看着五夫人抬起头来,很是郑重的道:“女人生了孩子,就没有不替自己孩子打算的…你要谨记,一定不要为了你的孩子,就对卫玠他们做出什么事来,要知道,卫安跟卫玠的关系好的很,卫老太太也容不下有人在卫家闹出是非来。”

五夫人神情也变得严肃起来,听见她这么说,便急忙道:“我都知道的,您放心,我自己就是吃过这种苦头的人,绝不会再把这样恶心的行径带进卫家来。老爷也跟我说了,他的孩子不多,何况就算是我再生下一个,他自然会替这个孩子挣下一份前程来…”

平安侯夫人有些错愕,见五夫人很快又羞红了脸,便忍不住又笑起来:“他若是这么说,那便又更好了,也怪不得你气色这样好了。”

五夫人垂下头,抬头的时候又是镇定自若的模样了:“我知道您的意思,您放心,阿玠的婚事,我半点也不敢马虎,更不可能故意在这其中做什么叫他们不高兴的事…”

她才没有那些人那么蠢。

嫡子已经长成且岳家又是得势的阁老大臣,她吃饱了撑的,才会学那些丧尽天良的继母,去做那些挑拨的事。

卫玠不是个不明事理的人,只要她做好自己的本分,这些子女们自然也会敬重她,以后善待她的孩子。

平安侯夫人吃了一口茶,放下心来,再说了一会儿话,忽然道:“对了,徐家夫人六十大寿,下了帖子请人,你们府里收到帖子没有?”

徐家现在炙手可热,蒋子宁倒台之后内阁的事便是他在拿主意了,虽然出了除夕的时候楚景吾斥责他们家女儿的事,可是这不过是后宅女眷的事,谁也不会蠢到拿到明面上来说。

他们家办寿辰,连林淑妃都赐下了礼物来。

平安侯也收到了帖子,这个时候便跟五夫人说:“若是依我说,你们家跟徐家向来没什么往来,她们若是没发帖子也好,若是发了帖子…也最好不叫郡主去。”

卫家现在同样也是春风得意,徐家不给卫家下帖子才是稀奇,可是在平安侯夫人看来,最好还是不要叫卫安去了。

毕竟当时楚景吾当众数落徐家姑娘,而谁都知道楚景吾最听沈琛的话,徐家刚跟临江王妃有些亲近的意思,楚景吾就驳了她们的脸面,那么是不是意味着,这后面是沈琛的示意,是沈琛在报复她们?

如果徐家的人真的这么想,那卫安跟着过去,反而不是什么好事,只怕徐家的人到时候会为难她。

五夫人听出这其中的意味来,便摇头道:“现在暂时还没有接到帖子,家里还不知道这件事,若是接到了…我会同老太太商量的。”

平安侯夫人嗯了一声,再说了一会儿话便起身告辞:“如今你嫁进来了,我过来这边倒也更加方便了些,有什么话不好直接跟老太太说的,也能先跟你说了,倒是真轻松了许多。”

这回是真的成了货真价实的亲戚了。

五夫人笑起来,亲自送了她出去,等到午睡起来,便听见说府里接到了徐家老太太过寿的帖子。

她皱起眉头来,想着平安侯夫人的话,趁着去给老太太回话的时机,很是婉转的提出了之前平安侯夫人说过的建议。

卫老太太将帖子放在一边,面色也并不好看:“我们跟徐家并没有什么往来,徐家这帖子专程下给我们,还特意邀请了咱们一家子女眷,怎么看怎么透露着不对劲,平安侯夫人说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在这个节骨眼上了,不该去沾惹的麻烦还是不要沾惹的好。”

五夫人松了口气,卫老太太这么说,就是觉得平安侯夫人的建议没错,她也道:“是这个道理,徐家毕竟是重臣,要是她们真的认真跟安安为难,实在是一件不好应对的事,不管怎么样,安安快要出嫁了,没必要去沾惹上这些麻烦。”

卫老太太便回头问花嬷嬷:“郡主呢?”

花嬷嬷立即便道:“郡主刚刚才去瞧兆哥儿了,应当是在五姑奶奶那里说话呢。”

卫老太太点点头:“等会儿她过来了,我再跟她说说这件事。”又问五夫人对于新接手的家事有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

第1257章 分派

五夫人倒是没有什么不习惯的地方,二夫人三夫人都特别和善,不等她自己说什么,她们就早已经把该做的事情告诉她了。

因此她也只是如实的摇头:“二嫂和三嫂都肯用心教我,并没有什么不习惯的。”

卫老太太很喜欢她的为人,见她这么说,又更喜欢了几分:“既然如此,那又更好了,你多辛苦些,等到阿玠媳妇儿进门了,你也可以轻松些。”

花嬷嬷进来跟卫老太太回事:“老太太,您让我仔细挑几户陪房…我都已经挑好了。”

主办婚事嫁女儿的是卫家,郑王那边东西给的再多也只算是添妆,卫老太太便把事都揽了过来,挑选人带去平西侯府也都是她亲自过目。

五夫人有些感叹卫老太太对于卫安的宠爱。

之前嫁过来之前她就听说过了,说卫老太太对这个孙女儿是极为宠爱亲近的,没有人比的过她,现在看,果然是这样。

卫老太太也没有避讳五夫人,当着五夫人的面点了点头,拿过单子看了一眼,就先问:“蓝禾她们一家人也都选在里头了?”

选陪房也多的是讲究,首先一点,别的不论,就得要忠心。

卫安嫁的是平西侯府,可是却等同于嫁进了王府,身边要是没有得力的人,恐怕真的要被临江王妃给打压得透不过气来。

首先不必说别的,要是临江王妃真心要拿捏她,先一样,说侯府没什么得力的人来管那些庶务,爷儿们的出行,田庄等地,要给他们塞人,她们就什么都说不出来。

花嬷嬷点点头:“蓝禾跟她丈夫都选在里头了,蓝禾不必说,是咱们郡主用惯了的人,就是林跃…也是很聪明机灵的,有他跟着郡主,也放心些。”

林跃是卫安之前就带在身边用过的人,现在又娶了卫安的侍婢女,之后带过去,不管是帮着卫安在外面跑腿,还是到时候卫安让他去外头管铺子,都是使得的。

卫老太太微微凝思一会儿,便问花嬷嬷:“除了林跃和蓝禾这一对,有没有老练些的?”

花嬷嬷有些迟疑,看了老太太一眼,便问她:“老太太的意思,觉得老罗他们怎么样?他们原本就是在通州的庄子上的,若是把他们也一道陪给郡主,也省的郡主另外再找人了。”

卫老太太毫不迟疑的拍板:“老罗他们必定是要一道过去的,不然的话,这么多庄子铺子,人手怎么够?就算是老罗他们一家子都给了安安,也不知道人手够不够。”

花嬷嬷便叹了口气:“您给郡主的庄子都有三四个,这人手要说一下子都铺排得过来也太难了----毕竟咱们也不能把人一股脑儿的全都给了郡主。”

不然侯府的出息谁来管?

再说祭祀祖田这些地方的人手也是不能动的。

卫老太太挑了挑眉,有些烦心,继而又想起之前卫安自己朝谢家要来的人,不由就又眼前一亮:“你去叫安安过来,我问问她的意思。”

却不用她再特意去请,外头翡翠刚好笑吟吟的掀开帘子禀报说是卫安和卫玉攸带着兆哥儿过来请安了。

卫安抱着兆哥儿走在卫玉攸前头,两人一起先给卫老太太和五夫人请了安。

卫老太太和五夫人都叫了起,卫安才抱着兆哥儿坐在了卫老太太下手:“兆哥儿说是想吃您这里的荷叶羹了…”

卫老太太见了孩子也欣喜,年纪大了的人看着新生命总是欣喜的,她接过兆哥儿来亲自抱在怀里,逗了他几句,吩咐底下的人晚上做卫安和五夫人的饭,便朝卫安道:“刚还在说起你,陪嫁要带哪些人过去,你想好了没有?”

之前卫玉攸她们出嫁的时候,惯例是卫老太太这里给一个老成些的嬷嬷,再给个年轻的丫头,可是到了卫安肯定又不一样,给的人是必然要多些的。

卫安看了卫玉攸一眼,立即便道:“不必太多人…”她知道卫老太太是恨不得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她才好。

可是卫老太太总归是卫家的老祖宗,她要是太过偏心自己,二夫人三夫人他们就算是再懂事,恐怕心里也不会太舒服的。

何况底下还有那么多的弟弟妹妹,不说她自己,就是卫玠明敬,这就是现成的要开销的地方。

她得到的已经够多了,简直多到叫她自己都有些不安的地步-----老王妃还有老太太平时给她的东西,就已经足够多了。

她望着卫老太太,抿了抿唇认真的道:“老太太,我会好好的过日子,可是这些东西,真的不必…”

她如果真的能跟沈琛携手,两人同心协力,那以后的日子怎么过都不会差,如果她最后也跟上一世一样所托非人,那再多的陪嫁也没什么意思。

这些道理,她早已经想明白了。

老太太自己留些银子傍身,才是最重要的。

卫老太太便瞪了她一眼,伸手戳了下她的额头:“胡说八道!这些原本就是给你的,给了你的自然就是你的,你说那么多,还不如来仔细挑些人,别到时候东西给了你,你却不知道怎么管理,到时候弄得手忙脚乱!”

花嬷嬷这个时候惯常是不发表意见的,毕竟人心隔肚皮,再大度的人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嫉妒心,一个五夫人一个三夫人的亲生女儿还在这里,老太太说这些话是理所应当,可是自己如果也在旁边劝,那就是不知身份不知好歹了。

还是五夫人先开口:“安安,老太太也是一片心意,老人家攒了一辈子的东西,无非也就是为着你们过的好,老太太说的是,长者赐,不敢辞,她既然给你,你便恭敬的接着。”

卫玉攸也在旁边笑起来:“是啊,知道你心疼老太太,可是你要是替老太太省钱,只怕老太太心里还不放心,怕你嫁过去受委屈。你就接着罢,体谅老太太的一番苦心。”

老太太给了她两万两银子,够她嫁个中等人家一辈子的花销了,她心里根本没有任何不平的意思。

第1258章 要去

人都该有良心,卫老太太对待她一个庶出的儿子的女儿都如此大方,给了两回嫁妆钱,第二次还给足了这么多,并且还把兆哥儿也算进去了,她再没有良心,也知道没有别的能做到这个份上的祖母了。

何况老太太还待卫琨他们也都好,卫琨的媳妇儿生孩子难产,老太太急的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千年老参都拿出来,等孩子降生以后,又特地还给了卫琨夫妇一座庄子,说是让他们自己学着打理。

这件事连三夫人说起来,都恨不得给老太太磕头道谢。

老太太是真的能帮他们的都帮了,她不会那么傻,这个时候还小心眼妒忌卫安。

人的命运本来就天差地别,不是谁都要欠自己,这个道理,她早就明白了。

卫老太太没料到卫玉攸会说这样的话,盯着她看了一眼,很和煦的笑起来:“小五说的是,你若是真的心疼我,便体谅我的一番苦心。再说,这些东西都是我当初的嫁妆,其中那些要紧的田契和古董瓷器都留给男孩子们,我这些年的积攒,却都是准备给你们姐妹的。”

卫安只好沉默下来。

卫老太太见她不再拒绝,便细致的跟她说起给她的东西:“讲究些的人家,早就从孩子出生便开始攒了,你…”她抿了抿唇,想起明鱼幼,心里有些不舒服,平复了好久的心情,才接着道:“像是你五姐,老三家的从她小时候起,便开始给她留心那些好木头…你已经算是迟了,可是我这么多年用心下来,加上老王妃给你的,也差不离罢了。”

在她心里还是有遗憾的,如果明鱼幼要是在,卫安的嫁妆便该早就齐备了,什么都该有,可是她终归老了,能替卫安做的有限。

卫安握住卫老太太的手,哽咽的摇头:“祖母,有您替我准备,我什么都不缺了。”

上一世说什么嫁妆不嫁妆,长宁郡主的确是用嫁女的规格嫁了她,可是东西并没有给齐全,她嫁到彭家,彭凌薇就因为她的嫁妆很有些瞧不起她。

说她家不过是假作的名门,不然的话,怎么连那些点心方子,药方和古籍名画都没见过,更没见到什么大件的难得的家具。

像是彭凌薇自己,光是一张陪嫁的黄花梨木做的雕刻八仙过海吉祥人物的月洞门的架子床就准备了十几年,上头还刻上了她的小字。

这一世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添妆,原本就是卫安没有想过的事。

人情冷暖,她上一世只经历过冷,这一世太多的暖了,叫她有些招架不住。

卫老太太便把她揽在怀里,爱怜的摸摸她的头发:“你从小没过过几年好日子…我只希望你往后的日子都好过。”

兆哥儿懵懂的看着她们哭做一团,急忙上来要替她们擦眼泪。

花嬷嬷见他可爱,给他递了帕子,他便真的拿帕子去叫老太太:“太太…”

他说话还只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带着小孩子的奶声奶气,可爱的紧,卫老太太扑哧一声笑了。

屋子里的气氛便顿时活跃起来。

五夫人松了口气:“这是大喜事,怎么弄得都哭起来?依我说,老太太说的是,她老人家的私房,她爱怎么用便怎么用,其他人谁都不要置喙。安安你接着就是了,这是老太太疼你呢。”

卫老太太便细细的把名单和田庄的位子,里头的人都跟卫安分说清楚,末了便道:“这些东西,给了你便要细心维持,那些人能用的便用,若是有那等眼里没主子的,别看他们是不是跟着我的老人,该怎么办便怎么办,别养肥了他们的胆子。”

卫安都答应下来。

时间也差不多晚了,卫老太太便看了一眼自鸣钟,跟卫安说起之前五夫人来说的事:“徐家给你下了帖子,我们的意思,徐家对你未必存着什么好心,若是能不去,便尽量不去,我年纪大了,是不喜欢出门做客的,这大家都知道,不如你就写封回帖,就说你要侍奉我,在家里备嫁,不方便出门,便不去了。”

二夫人和三夫人五夫人自然可以照常过去。

这样徐家也挑不出什么错处来。

徐家还真的下了帖子,卫安想起之前沈琛说过的话,若有所悟,见五夫人朝自己看过来,便摇了摇头。

卫老太太有些诧异:“你想去?”

五夫人也没料到卫安竟然想去赴宴,有些迟疑的没有开口。

其实按照她的意思,是觉得平安侯夫人的意思是对的,徐家必然对卫安不会有什么好心,卫安过去,恐怕会遭什么奚落,倒不如不去。

卫安把之前沈琛早已经说过徐家会下帖子的事情说了:“徐家既然真的下了帖子,就说明其中是有什么缘故的,如果我不去,怕他们生出别的事来,倒不如去看一看,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五夫人有些错愕,听说沈琛早就已经说过这件事了,就不由道:“平西侯知道这件事?”

知道了的话,为什么还要过去?

这又不是什么好事。

卫老太太却知道沈琛说的每句话都是有深意的,更不可能会害卫安,他既然都说叫卫安去了,那自然就有非去不可的原因,便沉吟了一会儿道:“既然这么说,那便去罢,只是处处都小心些,都已经要成亲了,不要闹出什么事来。”

五夫人还是有些紧张,她不知道沈琛为什么会叫卫安去涉险,而带着卫安的是她,若是卫安出了什么事,到时候卫家的人肯定都会觉得是她这个继母看管不好的缘故。她才是最难做人的。

卫老太太却已经朝她看过来了,笑了笑便道:“你别紧张,沈琛就是这么个性子,可是他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既然是他让安安去,那应当便不会有什么事,你别怕。”

五夫人被看穿了心思,有些不好意思,却还是立即便道:“是…媳妇儿知道了,会好好看着安安,尽量不叫她受委屈。”

第1259章 劝说

徐家给卫安下帖子,不仅卫家始料未及,觉得忧心忡忡,就是徐大夫人自己,也觉得事情不大妥当,皱着眉头再三询问徐大爷的意思:“她如此胡闹,您竟然不管一管吗?女孩子家,当以贞静为要,不然还有什么尊贵可言?”

其实徐大夫人心中对徐大爷还是有些怨气的,若不是徐大爷一门心思的要用女儿的婚事往上爬,也不至于叫女儿丢了这么大的脸,让人难堪。

徐大爷更加没什么耐心了,他是个很疼爱女儿的人,之前觉得这不过是个小挫折,过了也就过了,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想着不如多一事少一事,他也就没有做什么,只不过私底下撺掇了那个李三,让卫家的人名声上也同样如同徐家一样。

可是没料到卫家的人却反应那么快,本事也那么大,通过跟身份特殊的李大太太一哭一闹,就把李家弱者的形象给打破了。

现在京城谁不知道卫家姑娘是被李家逼得走投无路,实在是没有法子了,才和离的。

而且李家老太太那个撒泼的样子大家也是印象深刻,加上李大太太之前还替公公和丈夫守孝,又打算守寡的,更是叫人觉得李老太太为人实在大有问题,才会把一个贤良淑德的女人给逼成这样。

因为这件事,徐大爷很是烦闷。

不仅仅是因为李三没用,没能把卫玉攸怎么样,还是因为卫家没有丝毫被影响。

徐大夫人见他不吭声,有些恼怒的提高了声音:“老爷!为什么要下帖子给寿宁郡主?!还嫌被她拖累的不够吗?您想想贞娘,她现在被人这样数落,连门也不敢出,我费尽了心思,她也不肯听我的…”

其实原本还是好些了的,可是前几次徐贞娘一出门就总有人故意在她跟前提起除夕夜的事,闹得徐贞娘比以往更加气闷,眼见得整个人都消瘦了下去,如今两只眼睛都凹陷下去了。

徐大爷是很疼女儿的,闻言不由恼怒:“我要请寿宁郡主过来,不就是为了叫她心里舒服些吗?你们懂什么?!”

徐大夫人便忍不住的冷笑:“我自然是不懂,您现在想什么,我们都不懂,可您又不明白说,是什么道理?我们是夫妻,有什么不能直说的?您让我去请寿宁郡主,又不告诉我到底是为什么请,难道我请她来给贞娘添堵吗?贞娘心里已经够难受了!”

徐大爷深吸了一口气缓缓的平复下心情,看了她一眼,面容冷峻的说:“父亲前些时候,接到了福建的战报。”

徐大夫人愣在原地,不知道为什么徐大爷说这样的话。

这是公事,关去请卫安来做客有什么关系?

屋子里短暂的有诡异的寂静,过了许久,徐大爷才看住徐大夫人,缓缓的说:“你说,若是有人企图偷福建军报,该当如何处置?!”

徐大夫人结结实实的打了个冷颤,猛然看向徐大爷,见他眼里涌动杀意,便不由得怔住,好一会儿都没有说话。

她从脚底开始渗出冷意,片刻后就觉得连身子都冻得僵硬了,艰难的问徐大爷:“您这样做…是不是…”

徐大夫人很害怕,带着些惊恐和不赞同的道:“是不是太过了些?说到底,我们也不能确定到底是不是寿宁郡主在背后起了什么作用。至少咱们自己知道的,是临江王世子自己瞧不上咱们贞娘,哪怕是有沈琛的缘故在里头,那咱们也该找沈琛的麻烦,为什么要跟卫家过不去呢?寿宁郡主也不过是个孩子罢了…”

女孩子总是更弱势些,徐大夫人很不赞同徐大爷拿女孩子出气的做法。

说实话,死了卫安有什么用?

事实上那些男人要做的事,鲜少出于女人的意愿。

难道卫安死了,沈琛就会喜欢跟临江王妃结成同盟的徐家吗?

徐大爷冷笑了一声:“寿宁郡主是孩子,难道贞娘就不是孩子?沈琛他要设计贞娘的时候,为什么不想一想贞娘也是我们的掌上明珠?!他既然敢做,就得接受别人的报复,他做初一我做十五,这不是很公道的事吗?”

只是沈琛比较仁慈一些,只是让贞娘丢了些面子,他比较痛快一些,宁愿给卫安一个痛快罢了。

徐大夫人拿丈夫没办法,丈夫这么说,她便迟疑着叹气:“可是就算是这样,风险是不是太大了?”

徐大爷断然反驳:“没什么风险,她只要敢来,我就有法子叫她不能活着回去。”

徐大夫人被他说的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想再说什么,可是徐大爷已经不肯听了,转身就要往外走。

徐大夫人只好追了几步,紧赶慢赶的道:“那贞娘怎么办?自己家办这样大的宴席,贞娘若是都不出现的话,别人岂不是更要拿这件事嘲笑她一辈子了?”

她什么道理都说了,可是女儿就是龟缩着不肯出来,她真是什么法子都没了。

徐大爷脚步不停的咳嗽了一声,回头冲徐大夫人说:“我自己去看看贞娘,你别管了。”

屋子里安静下来,阳光投下一片阴影,徐大夫人坐下来,慢慢的看着自己的影子,片刻后又叹了一口气。

她其实觉得这一家子的野心实在是太大了,这不是什么吉利的兆头。

说实话,该有的都有了,为什么非得要想着把这些永久的握在手里呢?前头的那些那么能耐,像是夏松和蒋子宁,哪一个不比徐安英有人脉?

可是有什么好下场?

可就是有那么多人,为了权柄非得要前赴后继的上前,连带着家里的孩子们都被迫参与这场战争。

赢了固然是好,可是输了怎么办呢?

到时候跟夏家一样,男的都死了,女的便被没入教坊司,或是被发卖,又有什么趣?

可是她终究不能作主,她说了也不算的,抿了抿唇,支着头发了一会儿呆,低声吩咐人进来伺候,拿了菜单来看有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又把差事都派发了下去,将要用的桌椅和那些碗碟之类的东西都在册子上看了一遍,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才起身往老太太的院子里去。

第1260章 出气

徐贞娘已经许久没出过门了,因为太久不出门的缘故,脸上现出苍白的白来,肤色都几乎成了透明的白,叫人看着便替她悬心。

原本徐大爷是从来不踏足女儿闺房的,男大避母,女大避父,这原本便是不改变的规矩。

可是如今徐贞娘渐渐的脾气越发古怪,起先还只是不肯见外人罢了,现在干脆连自己的房门都不出,他也顾不得这个规矩了。

徐贞娘的屋子布置得典雅又不失富贵,博古架上摆着的粉色的水晶碗在太阳映照下越发的璀璨耀眼,徐大爷一进门便先笑了一声:“这个粉水晶的菊瓣碗看着怎么样?喜欢吗?若是你喜欢的话,父亲再叫人给你寻一套来,专留着给你招待你那帮小姐妹用。”

徐贞娘没有说话,抿着唇在南窗底下的蒲团上坐着一言不发。

徐大爷也不生气,他对女儿是一直很疼爱的,对她的耐心比对妻妾们要多的多了,见她只是木然着脸,便坐在她对面语气轻松的问她:“你在做什么?看棋谱?”

徐贞娘默默点了点头。

徐大爷便笑起来:“咱们贞娘的棋艺向来是极好的,连父亲几乎都追赶不上,若是再进益,就可去跟白山先生一决高下了。”

白山先生是有名的棋艺高手,之前徐贞娘是很向往的,还总是缠着徐大爷替她找白山先生的棋谱。

可是现在她听说了这个,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

徐大爷就伸手拿过了她手里的棋谱,见下人们都退到了门口,听不见她们说话了,才道:“贞娘,你可是父亲的好女儿,父亲一直以你为傲的。”

徐贞娘抿了抿唇抬头看着他,见他沉默的盯着自己,便先忍不住红了眼眶:“女儿让您丢脸了。”

她也以为这不过是个小小挫折,等到大家都忘了就好了,等到大家都不在意了就好了,可是事实上,没有人会轻易忘记这件事,只要她一出现,便总会有那些人在她面前提起这些事,又往她的心窝里捅刀子。

徐大爷摇头,脸上还带着微笑:“贞娘,父亲说过了,你永远是值得父亲骄傲的孩子,要说是你让父亲丢脸了,还不如说,是我害了你。”

徐贞娘便猛地摇头。

她知道徐大爷也是为了她好,希望她能嫁入临江王府,成为世子妃,以后甚至成为太子妃。

他甚至都投诚了临江王妃,为的不就是以后临江王妃对她更好一些吗?

徐大爷摸了摸她的头,像是仍旧幼时哄她吃药那样,春风化雨的笑起来:“贞娘,你不要怪父亲,更不要怪你自己,你什么错也没有,更不是那等如同楚景吾说的轻浮不知规矩的女孩子。从此以后,不会再有人这么说你了。”

徐贞娘在父亲跟前便忍不住:“不是的,从此以后女儿都要被人嘲笑了,大家便是嘴上不说,心里也要笑我,何况…何况出了这样的事,旁人便是不敢明面上嘲笑我,又怎么样呢?我这个样子,谁还敢娶我?谁还敢叫我掌中馈做宗妇?父亲,我完了!”

这才是让她消沉的根本原因。

没有人会喜欢不守规矩的女孩,楚景吾的那一顿训斥是彻底的甩脱了她,也把她的一生都给毁了。

“不会的。”徐大爷脸上现出诡异的微笑,伸手亲自去女儿揩去眼泪,低声说:“不会的,贞娘,你要相信父亲,父亲既然说了你以后都不必再受这个气,就一定不会再受这个气。咱们管不住别人的嘴巴这一点没有错,可是若是你担心前程,那就更加大可不必了,不要担心,父亲心里有数,父亲一定会给你找个比楚景吾还要好的…”

徐贞娘不信。

现在谁不知道楚景吾便等同于未来储君,去哪里找比楚景吾更好的?

谁又敢要被楚景吾亲口说没有规矩的女人呢?

她哭着摇头。

徐大爷便压低了声音:“贞娘,父亲会给你报仇的,你不是厌恶沈琛吗?”

那当然,她如今最恨的,恨不得生吃他的肉的,就是沈琛了,如果不是沈琛,楚景吾怎么可能会在大庭广众之下那样伤她的颜面,让她彻底下不来台,成了众所周知的笑话?

她咬牙切齿的点了点头:“那个古怪的贱人!”

在她看来,有些东西天生便该是她的,临江王妃跟他们家结盟的条件就是要他们家除去沈琛,那在他看来,沈琛就是多余的人,如果他识时务的话,应该自己就死了,根本不该叫他们费这么多功夫。

而沈琛不但不肯自己死,竟然还反击,叫她们损失惨重,简直不能原谅。

徐大爷很欣慰女儿能露出除了低沉的其他情绪来,笑笑就道:“那不是很好吗?沈琛既然让你丢了脸,让你难过,父亲就也让他心爱的人尝一尝同样的滋味。”

徐贞娘不明白,也不相信父亲有这个能耐对沈琛怎么样,便低声自嘲:“这怎么可能呢?沈琛现在是平西侯了,临江王对他跟对儿子一样,没什么分别,现在他还要跟卫家联姻,别说是父亲了,便是祖父,在面上也要让他三分,能对他怎么样?您别为了女儿费心了,我知道,这一世也就是这样了…”

“你别担心。”徐大爷笑了一声,很是自得:“父亲总有法子,这回你祖母的寿宴,你便打扮的风风光光的,只等着看吧,父亲一定会让那些陷害你的人得到应有的代价,让他们不仅脸面丢尽…”

他说到后来,声音越来越低,也越来越漠然,徐贞娘困惑的看着他,一时不知道怎么反应,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些错愕的问:“父亲,您想做什么?!”

她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之前徐大夫人一直劝着她让她一定要出来待客,还说她一定会因为这件事重新振作起来。

难道徐大爷当真是准备在祖母的寿宴上,给沈琛难堪,让沈琛和卫安怎么样吗?

可是这太冒险了,得罪了沈琛有什么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