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座的大都是富贵人,豆腐算是最平民的吃食,便是偶尔会吃一两道豆腐菜,也是精工细作,诸如,文思豆腐,平桥豆腐这类的精细菜肴,谁会去关注豆腐是怎么做出来的,许多人都是头一次知道豆腐原来是这么做成的。

其中却有一个做豆腐发家的,更是眼珠都不转一下的盯着安然,等到安然点好了卤,不禁道:“安大厨这手点豆腐的手艺,真称得上绝活啊。”

众人见一个行家都这么说,虽说没看明白,也纷纷附和,把崔庆气的鼻子都快歪了,心说,做个豆腐罢了谁不会啊,这些人看见什么了,就一个劲儿夸。

偏赵老六还没眼色的凑过来小声说:“表叔,您可得小心着点儿,这丫头做豆腐的手法,瞧着真不一般。”

崔庆气上来,抬腿就是一脚,把赵老六踹到一边儿:“滚,少给爷这胡说八道,你倒是哪头的?”

四周见赵老六难看摔在地上,都笑了起来。

赵老六老脸通红:“笑什么笑,老子不就没站住,摔了一跤吗。”

哈哈…众人更笑的欢了。

那边一个厨子大声道:“赵老六你低头瞧瞧,裤裆上还你表叔的脚印子呢,这一脚可正踹对了地儿,你可还没儿子呢,这一脚别断子绝孙吧,哈哈哈…”说完,大家伙笑的更厉害了。

赵老六忙低头,不禁骂了句:“哪有脚印,个乌龟王八蛋胡说八道,你才断子绝孙呢。”

听见梁子生咳嗽了一声,众人方才闭了嘴。

豆腐做好了,就该做正菜,安然闭上眼把流程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睁开眼看向狗子,狗子忙把安然的刀盒捧了上来,打开,这才是今儿头一次用厨刀。

看到这把厨刀崔庆不禁愣了楞,五年前,师傅跟郑春阳比试的时候,自己就在旁边,自然见过郑春阳手里的厨刀,却真没想到,那老家伙竟然真传给了这丫头,看来自己之前的确轻敌了,能继承郑春阳的衣钵,这丫头绝非平常之辈。

而且,别看年纪小,手里一拿刀,那种气场,让崔庆竟不由一震,便是当年面对松月楼的大厨,都没这种感觉,这是一种绝顶的厨艺高手才会有的气场,这丫头不简单。

豆腐放到冷水锅里煮沸,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去除豆腥气,捞出放到一边儿,开始将鸡汤或肉汤放入锅内,佐以猪油、葱姜、鲫鱼脑蟹黄等配料,入瘦肉丁虾米煮沸。

孙先生凑到梅先生耳边道:“这丫头是不是忘了放豆腐了。”

这正是大家共同的想法,哪怕崔庆都这么觉得。

狗子想提醒师傅,被顺子一把拽住,小声道:“你傻啊,师傅什么人,做平桥豆腐哪会忘了豆腐,老实待着吧。”

狗子挠挠头,虽觉顺子说的是,仍有些担心,却见师傅终于去拿豆腐了,才算松了口气,却陡然睁大了眼,瞅着师傅神奇的刀工,不觉神往。

这平桥豆腐看似碎的毫无章法,却是一道最考刀工的菜,豆腐片的越薄越见功夫,安然这一招还是跟大师兄学的,有点儿类似刀削面,一手拖住豆腐,一手执刀,把豆腐片入汤内,雪白的豆腐划过众人的视线飞入锅中的过程,仿若飞雪,美不胜收,等到豆腐全部入锅,众人犹自回味不绝。

崔庆却冷笑了一声:“果真是高德明的师妹,他的一手刀工你倒是学了十成十。”

平桥豆腐做好端上去,安然忽听崔庆这么一句,不禁皱眉看着他:“我的刀工远不如大师兄,莫说十成,能有三四成,安然就偷笑了。”

崔庆目光一闪不怀好意的道:“你倒是护着高德明,说起来,在下跟你大师兄还颇有几分渊源呢,若不是高德明当年答应退了魏家的亲事,我家里的婆娘可娶不到家呢,也怪你师傅不争气,当年若不是败在我师傅手下,魏家哪舍得退你大师兄的亲事,倒让在下白捡了婆娘哈哈哈。”

安然这才知道,当年大师兄退亲还有这段缘由,不用想也知道,魏家之所以退亲,一定是韩子章在后头捣鬼,魏家也想抱韩子章的粗腿,这才逼着大师兄退亲,以至于,气的师傅一病不起。

这些恩怨便自己当时不在,这会儿听着都牙根儿痒痒,可想而知两位师兄当时什么样儿了,也难怪大师兄发誓此生不再娶妻,这是伤透了心啊。

却陡然醒悟,崔庆这个卑鄙小人在此时说出此事,大概想激怒自己,厨子做菜的时候,最怕心不静,酸甜苦辣咸五味对应着人的七情,喜,怒,悲,思,忧,恐,惊,只有人心境平和,不为七情所动,才能找到正确的五味,进而烹制出极致的美味来。

想到此,不禁笑了:“天下何处无芳草,此等背信弃义的女子不要也罢,倒是崔大厨得小心些,虽说人娶回家了,回头哪天你师傅要是跟谁比厨艺输了,说不准你老婆又会看上别人,好歹那魏小姐跟我大师兄只是定亲,退了亲男婚女嫁便能各不相干了,若是如今再看上别人,可是麻烦。”

说着,侧头看了眼顺子:“顺子,外头池子里的王八几天没喂了吧,快去投点儿食给它,免得饿死了,倒可惜养了这么多年。”

“你,你说谁是王八?”赵老六还嫌刚挨的那脚不过瘾,这会儿接了句话。

狗子嘿嘿一笑:“师傅叫俺师弟喂王八呢,你接什么茬儿,你又不是王八。”

周围一片哄笑声,崔庆那脸色都发黑了,抬腿又是一脚。赵老六这一脚挨的更坐实了,直接从穿堂踹了出去,也是该着他倒霉,一屁股正坐在炭火盆子上,就听一声惨叫。

梁子生眉头皱的死紧,琢磨自己是不是站错队了,韩子章手下明显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人啊,指望这样的人升迁,怎么想怎么不妥当,挥手叫人把赵老六拖了出去,越发后悔今儿又趟了这摊浑水了,可都在这儿了,怎么也得撑下去。

看向安然:“安姑娘这刀工堪称鬼斧神工,下官佩服佩服,这味道也是本官吃过最地道的,就是不知崔大厨这道菜如何?”

崔庆如今也明白过来了,这丫头的厨艺的确高明,自己想胜了她恐不易,如今能做的就是尽量拉平,还能保住师傅的颜面。

想到此,开口道:“安姑娘的厨艺的确高明,不过,即便珠玉在前,在下怎么也得献献丑。”说着,看了对面盆里的豆腐一眼:“这做豆腐的太费时候,为免诸位等候,在下就借姑娘做的豆腐一用了。”说着叫自己的徒弟过去,就要拿豆腐,狗子急了,伸手一拦:“俺说,你们还要不要脸,想要豆腐自己做去啊,怕费时候,不是还有燕和堂呢吗,俺就不信,燕和堂那么大的馆子还找不出块豆腐来。”

刘成哪肯坏崔庆的事,刚安然做豆腐的时候,他耳朵支棱着听的别提多清楚了,这简单的豆腐里头可有大学问,这丫头既然不肯用富春居的,肯定有原因,自己要是从燕和堂弄来一块,若输了这场,崔庆可不是什么有担当的主儿,到他师傅跟前,把罪过往自己这儿一推,自己找谁哭去啊,这么傻缺的事儿他可不干。

想到此,嘿嘿一笑:“对不住,实在对不住,我燕和堂真就没豆腐菜,也就没预备豆腐。”说着看向钱弘:“倒是聚丰楼有好几道豆腐菜,又离富春居近便,钱东家,要不然让我的伙计跑一趟,去您那儿拿一块豆腐来给崔大厨使唤使唤。”

钱弘脸色一变,直咬牙,这刘成真不是东西,把他燕和堂摘出去,还不忘阴自己一把。

正要说什么,就听安然开口道:“狗子,给他。”

狗子不怎么情愿的把豆腐盆端了过去,墩在崔庆跟前:“俺今儿也算开眼了,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说的崔庆那个小徒弟,脸上都一阵青一阵白的,头都抬不起来。

崔庆倒无所谓,反正本来就没把脸面当回事,真要是在乎,也不会干出背叛师门这样遭人唾弃的事来了,不过,这厮的厨艺倒真不差,无论刀工还是火候,以及调味,都称得上顶级大厨。

前头看他拿神仙蛋糊弄人,安然还当没什么真本事,倒真小看了他,这道平桥豆腐,崔庆做的非常漂亮,没有丝毫疏漏,如此,这二轮便成了平局,那么胜负就看第三道菜了,以崔庆做南菜的造诣,安然还真猜不出,这第三道南菜他要跟自己比什么?不管比什么,这第三轮,自己必须胜他,便不为南派的厨子,为了大师兄,也不能让这样的混账得意,让大师兄耿耿于怀的夺妻之恨,今天便不能帮大师兄全找回来,也得出出这口恶气。

果然,梁子生跟梅先生商量过后道:“两位厨艺精湛,这道平桥豆腐难分胜负,这第二轮,本官跟梅先生一致认为算平局,不知两位可有异议?”

崔庆看向安然,咧开嘴,露出缺了的大门牙,阴沉沉的笑了两声:“安姑娘,看来咱们要在第三道菜上见输赢了,众所周知,南席少不得长鱼,南菜里长鱼的做法,也是多种多样,咱们这三轮不如换个样儿,你我都用长鱼做一道菜,不可做重,以免又是平局,在下是北派厨子,这南菜总归不是本行,就先挑了,在下就做一道梁溪脆鳝好了。”

崔庆的话一出口,在场的不管南派北派还是看热闹的,都用不屑的目光看着他,真是人至贱则无敌,能不要脸到这份上,也真不容易啊…

第 49 章 淮安茶馓

崔庆做的这道梁溪脆鳝算无锡菜,是由鳝丝经两次油炸而成,成菜酱褐色,乌光发亮,口味甜中带酸,爽酥鲜美,是一道经典的南菜。

而崔庆的做法也相当地道,技法上来说,看不出丝毫北派技法的影子,且他的鳝丝是经过四次油炸,这并非易事。

之所以需两次油炸,就是为了保证鳝丝松脆的口感,看似容易,火候的掌握却极为讲究,第一次需油温八成热下锅,炸三分钟起锅,待等油温降至五成热,再入锅,这是两次,油温稍一过,外皮便会枯焦,油温不到,这道脆鳝的脆字就没了。

两次油炸都需恰到好处的把握油温火候,已是极难,更何况四次,不管崔庆这个人有多猥琐龌龊,厨艺却相当精湛,是安然目前所遇的对手中最厉害的一位,也难怪韩子章会派他来齐州了。

即便输了第一轮,崔庆也对自己的厨艺相当自信,尤其这道梁溪脆鳝,最见功夫,也最是讨巧,南菜里长鱼的做法虽多,经典出名的也就那几道,自己挑了梁溪脆鳝,估摸这丫头不是做声名赫赫的软兜长鱼就是大烧马鞍桥。

这两道名声在外,即便她做的地道,想胜过自己这道脆鳝也不容易,而且,大烧马鞍桥的酥香跟自己的脆鳝,口味上有重叠,崔庆算着这丫头十有八九会选软兜长鱼。

安然并未看他,而是看了周遭的南北厨子一眼,缓缓开口:“南菜相较北菜的区别,首先在于选料,因地处江南,首要讲究便是时鲜二字、性味上更相制相顺、刀工细腻、火候正确、调味多变。故成菜兼具,肥而不腻、甘而不喉、酸而不酷、辛而不烈,清鲜和醇浓相兼,口味平和,这便是南菜。

而长鱼这道食材,正如崔大厨所言,是南席不可缺少的重中之重,两淮最为有名的长鱼宴,只一种长鱼可做出一百零八道佳肴,乃是南菜一绝,口味上来说,独拥四嫩,一曰活嫩,二是软嫩,三为酥嫩,四是松嫩。松嫩诸如雪花长鱼,锅烧长鱼是,软嫩如纸包长鱼,银丝长鱼,酥嫩的诸如大烧马鞍桥…”

说着看向崔庆:“还有崔大厨的这道梁溪脆鳝,都是酥嫩长鱼的经典菜肴,崔大厨这道菜经四次油炸,方能酥中带嫩,酸甜适口,相当地道,崔大厨厨艺精湛,安然佩服。”

崔庆先头听她长篇大论的说南菜,把周围的目光都吸了过去,心中不满,虽也承认这丫头的见识不凡,到底不痛快,这会儿见她如此说,方得意的道:“那是自然。”

安然却意味深长的道:“本来安然一听崔大厨是韩御厨的亲传弟子,有些迫不及待想见识韩御厨所精技法,也好学习学习,有所长进,倒不想…”

抿嘴笑了一声:“先头却是安然误会韩大厨了,以为韩御厨深有门户之别,如今瞧崔大厨这一手地道的南派技法,方知自己错了…”

安然几句话颇有含义,说的周围开始窃窃私语:“就是说,人家安大厨上回比试,虽做的是北菜,可技法上还能瞧出师从南派,崔庆倒是一点儿北派的影儿都找不见,亏了韩御厨口口声声的叫北派厨子抵制南菜,瞧瞧他教的徒弟,根本就是个地道的南派厨子吗,比人家安大厨还像,合着,韩御厨就让咱们下边的跟南派闹,他自己倒钻研起南菜来了,这算怎么回事…”

七嘴八舌,钻进崔庆耳朵里,崔庆脸色越发难看,阴沉沉的看向安然,真没想到,这丫头别瞧年纪不大,心思却如此狡诈,城府也深,两句轻飘飘的话说出来,就挑起了北派内乱,坏了师傅多年的布局,这丫头是个祸害,若不收拾了,以后有的麻烦呢。

目光闪过阴狠:“姑娘莫非忘了,这是比试厨艺,不是耍嘴皮子,便你舌翻莲花,把死人都能说活了,也得手底下见真章,若是这第三轮胜不了在下,便说下大天来也没用。”

安然冷笑了一声:“安然本就没想过比试,在师傅眼里从无南北之分,更无争斗之心,若不是有心人挑起南北厨子之争,让南派厨子在兖州府活不下去,安然绝不会接受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上回赵老六来下生死文书,白纸黑字写的清楚明白,输的人自断一手,至于输赢如何,想必在场诸位一清二楚,之所以放过他,是念着同是厨行中人,安然跟赵老六也并无深仇大恨,若为了一个小小的比试,而砸了对方赖以糊口的饭碗,着实心有不忍。”

说到底陡然一转:“崔庆你却不同,正如你所说,五年前我师傅败在韩子章之手,个中缘由想必你跟你师傅比谁都明白,你们若觉问心无愧,安然也无话可说,至于厨艺高低,今天你既代表韩子章,安然也要替师傅应这一战,前两轮不算,这第三轮咱们定个输赢如何?”

崔庆一愣,心里却也暗惊,这丫头莫非真有必胜的把握,不然,怎敢口出狂言,却想自己这道梁溪脆鳝当日可是赢了松月楼的大厨,松月楼在整个江南的名声都摆在那儿呢,更何况自己这四道油炸,火候油温的把握,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就连师傅若做这道脆鳝,也不一定能胜过自己,这丫头再能,也不过十六七的年纪,即便天份高绝,还就不信能胜过自己去,既然她想找死,那自己就成全她,顺道正好收拾了这丫头,以除后患。

想到此,呵呵阴笑 :“莫非安姑娘也想跟在下定个生死文书不成?”

安然却笑了:“生死就不必了,至于断手怎么缺德的事儿,也不是安然能做出来的,不如咱们定个新鲜的,就用头上这三千烦恼丝作为赌注如何?”

安然此话一出,在场的人都不觉倒吸了口凉气,梅大微微皱眉,梁子生也不禁道:“断发如断头,姑娘三思。”

梁子生心想说,头发对于女子来说如何宝贵,怎可以此为赌注,实在冒失不妥。

崔庆却道:“这个新鲜,怎么个赌法?”

安然:“输的人就在这儿当着所有人的面剃光头发,你敢不敢?”

崔庆阴测测笑了数声:“有何不敢,只不过,在下倒无妨,横竖是个男人,大不了当几年秃子,倒是可惜了姑娘这般姿色,若是没了头发,怕连富春居的门都出不去了,哈哈哈哈 …”

安然却道:“这个不劳崔大厨担心,安然必能照常出门。”

崔庆愣了愣:“莫非姑娘不怕丑。”

安然仰起头:“不然,因这第三轮安然必胜。”声音清脆铿锵有力,一瞬间散发出的气场,令在场顿时安静起来,只听见安然清脆好听的声音:“刚说了长鱼三种口味,最难的却是活嫩,成菜需做到初入口感觉到嫩,细品之下与其他菜肴的嫩又有不同,嫩中有活劲,这才是南菜长鱼里最难之处,其中两道菜是经典,软兜长鱼,炝虎尾,安然便先做这道软兜长鱼。”

话音一落,已执起厨刀,刀光闪过,葱姜蒜片便已切好,投入锅中,入调料,旺火烧沸,直接倒入鲜活长鱼,按住锅盖,烧开,再入少量清泉,缓缓推动,少顷捞出,洗净,取脊背肉一掐两断,入沸水烫个滚,沥水备用。炒锅上火,入熟猪油,蒜片炸香,入汆好的长鱼脊背肉,调料豆粉勾芡沿锅边烹入香醋,淋熟猪油,白胡椒,装盘既成,一道菜做的行云流水,便是长鱼这般食材,也让在场的人舍不得移开目光。

在场的不是行家就是吃主,这道软兜长鱼是南菜经典,谁没吃过,这也是崔庆的心思,都吃过见过最地道的,也就很难吃出惊艳的感觉来了。

安然却与他的想法正好相反,越是经典熟烂大街的菜,才更能吃出高下来。

狗子把菜端过去,梁子生跟梅先生刚尝了一口,不禁点了点头:“的确是高下立分,安姑娘这道软兜长鱼做的与众不同,正如她所说,初尝只感觉嫩,细品却嫩中有活实在妙,妙啊。”

梁子生连着两个妙字,崔庆脸色都黑了,心说梁子生怎么糊涂了,你倒是站哪儿头的?

这话还真说着了,梁子生思来想去,怎么想怎么觉得跟着韩子章没好下场,认真说起来,韩子章的靠山不就是御膳房总管柳海吗,那就是万岁爷的奴才,还是个数不上的奴才,跟梅先生这位帝师怎么比。

更何况,梅先生老友甚多,随便出来一个,那都是了不得名仕,这些人即便不出仕为官,也是朝廷最为敬重之人,岂是柳海一个奴才能比的。

而韩子章当年胜了郑春阳那场御厨比试,坊间也多有传言,说其胜之不武,自己本来还不大信,如今就看看崔庆,再看看郑老爷子的这位亲传弟子,忽觉坊间传言十有八九是真的,什么师傅教出什么徒弟,崔庆这个德行,韩子章能好到哪儿去,论磊落,论厨艺,还得是郑老爷子这位女弟子。

而且,自己既然知道这丫头有可能一步登天,做什么还得罪她,更何况,自己根本不用卖人情,只要公正,凭这丫头的厨艺,又岂会输给崔庆。

感觉梅先生古怪的目光,梁子生咳嗽了一声:“先生这般看下官作甚?”

梅先生却笑了一声:“老夫只是觉得,今儿瞧着梁大人格外顺眼。”

梁子生自然听得出梅先生的话外之音,想起之前的事儿,不觉老脸不觉一红:“先生取笑了,取笑了。”

却忽听聚丰楼的钱弘道:“安姑娘怎么又做了一道?”

众人惊讶的看了过去,实际上,安然做的不止一道,而是四道,除了软兜长鱼之外,还做了炝虎尾,蒸小鱼,白煨脐门,挂霜龙骨,全部摆上来,竟凑成了一桌席。

梅先生笑了起来:“那年老夫随万岁爷巡视两淮河道,有幸吃过一回两淮的长鱼宴,南席少不得长鱼,两淮的长鱼宴更是绝妙无比,南边的老百姓勤俭持家,精细着过日子,想来才能如此富庶,这两淮的长鱼宴讲究的便是物尽其用。”

冯继着急的道:“怎么个物尽其用?”

梅先生笑道:“冯东家倒是个急性子。”却也不再卖关子,:“所谓的物尽其用,就是一条长鱼身上所有皆可入菜,且能烹制出极品佳肴。”

说着,指了指桌子上安然做的菜:“这道软兜长鱼用的是脊背肉,这道炝虎尾用的是长鱼尾,这道蒸小鱼却是长鱼的血和肠子,至于这道白煨脐门是鱼腹,而这道挂霜龙骨用的却是长鱼骨,一条长鱼从前到后,从里到外,皆能烹制出如此佳肴,实乃妙绝,更彰显了老百姓的勤俭与智慧,相比之下,崔大厨这道梁溪脆鳝便相形失色了,故此,这第三轮孰赢孰负已不言而喻,梁大人以为老夫说的然否?”

梁子生点点头:“安姑娘厨艺精湛,南菜造诣更让本官惊叹不已,这五道菜,只用了一条长鱼,实在精妙无比。”

梁子生话音一落,崔庆就不干了:“好啊,你们齐州上上下下合在一起阴你崔爷。”

梁子生脸色一沉:“崔庆,执意下挑战书的是你,三场比试有目共睹,第二轮的平桥豆腐,若不是安姑娘大度,让你取用人家点的豆腐,哪来的第三轮比试,崔庆你自己摸着良心说,你的厨艺可比得上安姑娘?”

“就是,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还大厨呢,明明输了还不认,什么东西啊,我说,这位本来就是什么好人,好人能干出背叛师门的事儿吗,明明是南派的厨子非说自己是北派的…你们别把这种人往我们南派推啊,我们南派的厨子里可没这么不要脸的…”

南北两派的厨子谁都不愿承认崔庆是自己一头的,唇枪舌剑差点儿打起来。

刘成一见不好,凑过来拽了拽崔庆的衣裳低声道:“这儿不是在京城,崔爷您还是认了吧。”

崔庆哪里肯认,认了输,回去在师傅跟前还有脸吗,更何况,认了输自己就得剃光头,这要是顶着秃头回京,这脸可丢尽了,死也不能认。

想到此,便决定赖账:“好坏输赢由着你们说可不成。”

话音未落就听外头一个熟悉的声音传来:“那本王来断个输赢如何?”

听见这个声音,安然脸色顿变,看着从外头走进来的男子发愣,玉带金冠紫衣蟒袍正是逍遥郡王岳锦堂,后头跟着的人就是之前在安记酒楼门外瞅见的安家三老爷安嘉树。

安然目光一缩,这两个人来了,安嘉慕会不会也来了?下意识低头,手紧紧攥起来,紧张的指甲都嵌进了手心里,仍恍若未觉,忽感觉身边一道关切的目光,侧头看过去,是梅大,即便带着面具,即便面具下一张脸烧的狰狞可怖,可他的目光却让她渐渐安定了下来。

这男人总会莫名带给她莫名的安全感,只要他在自己身边,仿佛天塌下来也不用怕,是啊,自己怕什么,卖身契已经烧了,安嘉慕已经纳了妾,既要大摆筵宴,怕是心里极喜欢的人,如今正稀罕不够呢,怎会有心思理会自己。

而且,以安嘉慕的骄傲,当日既然放了自己,也断不会吃回头草了,自己虽然不会跟那个男人,但安然也十分清楚,在这种社会形态下,安嘉慕实在算不得什么罪大恶极之人,甚至,还应该算是个颇有良心的好人,对兄弟,对下人,对妻妾,跟别人相比,真算不错的一个人。

有钱,有闲,有权,有势,这样的男人没有强抢民女,霸占良田,勾结官府鱼肉百姓,已经算是好人了,所以,自己实在没必要怕他。

给自己做了无数心里建设,又看了梅大一眼,安然方才彻底定下心神,抬头看过去,梅先生跟梁子生已经把岳锦堂跟安嘉树迎到了首席落座。

梁子生在下首躬身道:“不知王爷驾到,有失远迎,还望王爷恕罪。”

“本王不过一个闲人,梁大人乃是一方父母,公务繁忙,就不用客套了。”说着,笑了一声:“本王这一到兖州府就听说梅先生盘下了富春居,找了个了不得大厨,南北菜皆做的精妙无比,倒勾起了本王的兴致,听说富春居今儿有人挑战厨艺的,便过来瞧瞧热闹,也见识见识这位短短几日,便在齐州声名鹊起的大厨,倒是哪位?本王实在好奇的紧。”

梁子生忙介绍安然:“这位便是安姑娘,富春居的掌灶大厨。”

安然略整了个整衣裳,蹲身一福:“安然给王爷请安。”

岳锦堂却笑了起来:“本王还说谁有这么大本事,原来是安姑娘,倒怪不得了。”

梁子生愣了愣:“王爷认识安姑娘?”

安然不免有些紧张,自己不在乎当过安府的丫头,却怕岳锦堂点破自己跟安嘉慕那点儿事,安然自然不信他不知道,当日安嘉慕为了自己跟上官瑶对上,岳锦堂可是眼看着呢,更何况,这里还有三老爷安嘉树。

自己跟安嘉慕那点儿事,绝无可能隐瞒,却也不想这么当众揭出来,当初自己跟安嘉慕摊牌就是想要自由,想找回属于自己的独立人格,不想做安府的小丫头,更不想提起自己就会烙上安府的印迹,她只是安然,一个可以只凭着自己,便能活出精彩的女子。

却,这里毕竟是男权社会,若是岳锦堂说出什么,怕自己这几个月在齐州府的努力,顷刻间便会付之东流。

岳锦堂却笑了一声:“安姑娘是郑老爷子的高徒,郑老爷子如今在冀州安府,在下前次下江南采办万寿节贡品,路过冀州,应嘉慕兄盛情相邀,有幸见识过安姑娘的厨艺,一道樱桃肉,一道镶银芽,比之御宴毫不逊色,令本王印象深刻,不想,今日在这富春居还能再见姑娘,闻听姑娘并未出师,怎会在这齐州府?”

安然愣了愣,不禁看了他一眼,心说这岳锦堂什么意思,竟是只说上回自己做樱桃肉镶银芽的时候,别院的事儿提都不提。

梁子生却愕然道:“王爷说笑呢吧,安姑娘如此精湛的厨艺,怎可能还未出师。”

安然开口道:“王爷说的是,安然确未出师,之所以出来,是想各处游历增长见识,这也是家师的意思, 安然毕竟年纪小,学艺时日甚短,师傅常言,技巧有余,历练不足,故此,放安然出来历练,以期能有所进益。”

却听安嘉树哼了一声,忽然开口:“怎不说你心大,不甘于在安府罢了,说的如此好听作甚。”

安然不禁皱了皱眉。

梁子生奇怪的看了安嘉树一眼,自己跟安家这位三老爷接触的不多,这位是江湖侠客,虽是安家人,却不怎么理会俗事,只在一起吃过几次席,更兼这位性子古怪,话也少,轻易不与人搭言,却不知怎么蹦出这么一句来,说是责怪不像责怪,若说好意,却也不似好意,听着倒有些埋怨之意。

心里不禁转了转,在安嘉树跟安然身上来回扫了一遍,这一个貌美佳人,一个英俊小生,还真挺般配.莫非这俩人之间有什么自己不知道的暧昧?却见安然比自己还要震惊的神色,又不像,倒越发叫人想不透。

安然做梦也没想到安嘉树会说出这么一句来,自己跟他,之前可是连句话都没说过,唯一的接触,就是当初吃醉了扑他的事,可他没认出自己,自己也不记得他,就跟陌生人没两样,说起来,自己跟安远安志还更熟络些,他说出这话,却让自己不知如何应对了。

好在岳锦堂接了过去:“嘉树这话说不是,人各有志,再说,安姑娘这般好手艺,总待在冀州岂不是天下食客的损失吗,你安府反正也不缺好厨子,得了,今儿既来了,也不能白来,就给你们做个评判好了。”

说着,看向崔庆:“崔庆,刚本王一进来就听见你嚷嚷不服,本王亲自来断一断输赢,你该服气了吧。”

崔庆脸色一会儿白,一会儿红,一会儿青,都说不清是个什么色了,逍遥郡王岳锦堂跟安府大老爷安嘉慕私交甚笃,这大燕谁不知道,别看安嘉慕就是一个白身,并无官职,可此人八面玲珑,安记的买卖更是遍布天下,安府二老爷如今又是吏部侍郎,更使得安府在官场的影响力不容小觑。

正因如此,郑春阳师徒三人才会在冀州安府存身,不然,师傅早把老家伙收拾了,哪还会有今日这般后患,而岳锦堂今天忽然插进来管这档子闲事,怕自己落不上好,却也不敢反驳,只得道:“王爷若肯屈尊做评判,不仅是在下的荣幸,我师傅脸上也有光彩。”

岳锦堂目光一闪:“崔庆,这时候把你师傅搬出来,莫非是想吓唬本王不成?”

声音已有些冷,崔庆吓了一跳,忙躬身:“崔庆不敢。”

岳锦堂哼了一声:“还有你不敢的事,倒不容易。”

看了眼桌子上的菜,不禁皱了皱眉:“大冷的天,吃这油腻腻的东西,也不怕倒了胃口,本王平生最不喜长鱼,倒是喜欢南边的小点心,光瞧着就勾人的胃口,这么着,你们俩一人再做一道点心,让本王来评判评判如何?”

在场众人均愕然,这位倒是来当评判的,还是来搅局的。

梅先生没好气的道:“已比过三轮,若是再做点心可是第四轮了。”意思是这是富春居的,不是点心铺子,你要吃点心,来错了地儿。

岳锦堂却呵呵一笑:“这么多年,梅先生的脾气倒是一点未变啊,前次进宫,皇上还说起先生呢,言道常怀念先生在宫里的日子,只因听说先生年老体弱, 方才不忍劳动先生进京,今儿一瞧,本王倒觉得传言不可信,先生红光满面,甚为康健啊,等本王回京定禀告皇上这个好消息,也免得皇上惦记着。”

几句话说的梅先生脸色都变了,之所以托病,就是不想进京,尤其宫里没有了郑老头子,就没有美食,也没了说话儿斗嘴的人,有什么意思,更加不想看到韩子章那副小人得意的嘴脸,若不是郑老头宽宏大量,为了天下厨行的和睦,哪有他得意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