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军,是军军,他怎么过来了。

“呀呀呀~”军军看到娘不理,哇哇哇地准备要扯开嗓子了。

路瑶一睁开眼睛便看到,床上的一大一小的两张脸,这父子俩正在床上玩着呢。

“很困,你再睡吧,我把军军带出去玩吧。”马励出声道,他本来想带儿子出去玩的,哪想着儿子一起床就要找娘,马励也就带过来了。

“不困了。”路瑶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她哪还能睡的着。

军军一见跟瑶起来,但乐呵呵地笑着,爬到路瑶的身上滚着。

“厚,熊孩子,压到娘亲了。”路瑶的胸给压了一下,倒抽了口气。

可军军才不算,在路瑶的胸前拱着,马励不解军军的动作,但见路瑶疼了,便把军军抱过来,可军军却哭了起来了。

“怎么哭了。”马励愣住了。

“这是饿了吧,要奶吃。”路瑶还是最熟悉儿子,当下坐了起来披上外衣,揉了揉有些痛的胸,才把儿子抱过来喂奶。

平时的话马励不在,要是军军醒了,路瑶还在睡着。王妈妈便会抱着军军去找奶吃。而现在,马励肯定没想着儿子疼了要吃奶的,所以直接抱过来了。

军军一看到路瑶露出胸来,便急急凑了上来,含住了路瑶的胸,便开始吸。

马励是第一次见到,当下惊呆了。半响都没有给自己找到声音。看着儿子吸的那叫一个顺溜。双手抱着胸不停地吸着,看来也是疼坏了。

马励的喉结滚动了一下,虽然早已经过了吃奶的年纪了。可看到儿子吃的这么香,狼吞虎咽的,心里隐隐有些想尝尝。

军军本来就很能吃,吸了左边。又吸右边,吸完了还不甘心地蹭了蹭路瑶的胸。

这是饱了。还是没饱,马励看不懂儿子。

路瑶知道儿子这是没吃饱,当下对着外面的王妈妈喊了一声,就见王妈妈快速地走了进来。

“将军。夫人”王妈妈朝着路瑶和马励道了礼。

“抱军军出去吧,他还没有吃饱。”路瑶这么说,王妈妈听懂了。当下抱着军军离开。

“这是?”马励不解了,“没有请奶娘吗。”

路瑶道:“府里哪用的着请奶娘。洪大家、洪二家、张由家的、高中家的孩子跟军军差不多大。”哪用的着请奶娘,她又不是不能自己带。

马励又不在,府里一切又有李管家和王妈妈操持着,她也不用操心什么。再加上古代这里,娱乐的东西真的很少,也没有电视电脑手机这些玩的,又不能跑出去像在现代那样随意的逛街,孩子是路瑶唯一的慰藉了,只有带着孩子,她才不会无聊和孤单。

马励对这些也不懂,只是看到汤鼎的孩子都是奶娘带的,才说了这么一句。

见路瑶要把衣服系好,马励伸出手来阻止了,路瑶道:“干嘛,大白天的。”晚上折腾的还不够吗。

以为马励又要急色了,路瑶忙把身子缩了缩,别小看这禁裕(和蟹通假字)太久的人,昨晚她的老腰都快断了。

“我尝尝”马励很直接,也学着军军那样,手捧着路瑶的浑圆低下了头含住了。

路瑶目瞪口呆,当下笑了起来:“你还小啊,这是军军的口粮。”儿子都还不够吃呢,路瑶完全想不到马励来这一出,其实军军吃过了,那都没什么剩的了,但马励这般,让路瑶身子又开始不自在了,好似胸前又有什么流出来似的。她和马励一年多没有夫妻生活了,可经过了昨晚,自己的身子变的敏感的很,被马励来了这么一出,身子又软在了马励的身上了。

路瑶暗恼自己的身子不争气,抓起马励的手,恨恨地咬了一口。

马励抬头冲着路瑶傻傻笑了,“原来人乳是这味道,比牛乳好喝么。”

“什么味道。”路瑶也不记得人乳什么味道,所以问了一句。她记得喝牛乳的时候,也给马励尝,可马励却不爱喝牛乳。

“好吃,比牛乳好。”马励说着,用手指划了一下,沾在了路瑶唇边。

路瑶:…

这明明就是他和牛牛的口水好吗,她只闻到了奶腥味,然后没啥感觉了。

见马励又要埋头,路瑶忙道:“我饿了,该起来了。”

马励这才埋休,路瑶觉得有时候马励就像一个懵懂的孩子一样,对什么都好奇,尝一下人乳,他都想研究一番。

忍不住摸了摸马励的头,路瑶这才起来穿衣,嘴角弯了弯,马励可不就是大了好多号的军军嘛。儿子除了那一以耳朵长的有些像她之外,其它的都像马励,不过路瑶也满意了,因为很多人可说她的耳朵看起来很有福气,而且是个长寿的呢。

夫妻俩用了早膳之后,便出来散步,将军府里很简单,路瑶也不担心王妈妈把军军给弄丢了,这个时候军军估记和张由家他们的小子在一起玩着。

将军府的花园被他们打理的很好,除了花园,还有一个人工湖,和一片菜园子,路瑶和马励不知不觉地走到了这里。

马励看了不禁满意,府里被路瑶打理的很好,看的舒适惬意。见了花园里还有菜园里忙着的家仆们,路瑶和马励都一一打了招呼。

“夫人把府里打理的很好,夏日里到这里纳凉很不错。”马励跟路瑶走到了葡萄架下,这里有凉亭,有大树,夏天可以在这里下棋看书玩耍等等。

“就为了避暑准备的。”路瑶抬抬下巴,平江城的夏天也是有些炎热的,马励的俸禄也不多,要养活一府的人可不容易,虽然也有田庄等等,但夏天的冰块对他们来说还是奢移之物。

而且就是有冰块,路瑶也不可能给府里每户人都分来避暑,就是她也不过是拿冰块来做甜品饮料而已。

“过不了多久,夫人怕是得进京了。”

“进京做什么。”路瑶不解。

“这次虽然打了胜仗,但到底没把元人给灭了,周边还有一些小国部落都很不安份,信国公汤和想招我与他一同镇守边关,正二品。”

汤和,汤鼎的父亲,因着汤大奶奶上门说媒,路瑶便知道了汤家。

路瑶知道马励心动了,可是跟着汤和在边关,这前途自然不用说的,正三品到正二品,那可是两级。只是她心里却不是很乐意,:“我在这里也很好,不用非得进京生活吧。”

马励叹了口气,把当下的情况跟路瑶说了出来,路瑶傻眼了。这马励要去守边关,她和孩子还不能跟着,要到京中住。

“不进京不行吗,你非得去边关吗,平江城这里也需要你。”路瑶心里不是滋味,这才刚回来呢,没多久又要离别了。

她宁愿马励在平江城这里,马励在军营,她在将军府这里也好,还近一些。可一旦去了应天住,马励到了边关,常年不回来,搞什么。

“便是我在平江城,你也要一样进京,将军的家眷都是如此。”马励对此也很无奈,但大家都这般,他也例外不了。

路瑶沉默,她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只有幽怨地看了马励一眼,幽幽道:“夫君就这么想离我和孩子远远的吗,常驻边关,十年八年也回不来一趟吧。”

路瑶脑里想到了守活寡三个字,尽是那么的贴切,这有男人还等于没男人。要是在平江城还好,这里她熟悉,可是去到了应天,人生地不熟,马励又不再,亲人也不在身边,她带着孩子怎么生存。

应天现在是权利的中心,大明的首都,可路瑶却一点也不感兴趣,如果没有马励在,她一点也不想去那里生活。

“我还在考虑中。”马励有自己的理想和报负,如果是以前,他会毫不犹豫地同意的,但现在他犹豫了。

路瑶定定地看了马励一眼,道:“不管你怎么决定,我都会同意,你也放心,我会好好把孩子养大,让你无后顾之忧。”

她还能如何,不同意,或者一哭二闹三上吊,有用吗。整个大明朝的将军家眷都如此,她例外的了吗。

本来还因马励是将军开心的,路瑶现在宁愿马励还是个指挥使,至少马励还在身边,军军也还有父亲陪着。

若是马励真的选择与她和孩子分开,去守边关,她不会哭闹,只当自己守活寡,把儿子培养成才就好了。

路瑶自嘲地笑了笑,想着刚开始嫁给马励时的心情,还有现在的心情,原来自己要示太多了。

只是一想到历史上大明的开国功臣好像没几个有好结局的,路瑶心中一凛,她不知道汤和最后的结局是好是坏,若是马励跟了汤和,未来就难说了。

“夫君,我想和你在一起,我们一家人永远不分开,我知道你和汤世子的关系不错,可如今圣意最重要不是吗,义父已经被追封为徐王,夫君快些让义父安息。”

第九十六章 中举

“夫君好好想想吧。”路瑶也不多说了,只盼马励想的清楚一些,一旦马励被汤和提拔了,成了汤和座下的将军,日后也摆脱不了汤和一队的标签。若是汤和在历史上有好的结局,那还好,若不是,那马励将来也跟着遭殃。

路瑶觉得最安全的就是马励成为保皇党,中立派的安全一些。她知道朱元璋会立孙不立子,但朱元璋的儿子拒说不少,夺嫡之争有没有清朝康熙的儿子们那么激烈,她倒是不知道,可只要紧跟着朱元璋的脚步,那是没错的。

谁是谁非不知道,路瑶和马励是一体的,她得保全一家人的平安。

“若是进京得降一级,如今要谋个京官并不是那么容易,而且外官比京官轻松。”马励说道。

路瑶点了点头,那确实是的,京官那是权利的中心,争斗自然激烈一些。外官虽然也难以避免,但至少远一些,避开也相对于京官容易一些。

再说在平江城这里,马励的官级比知府的大一些,一武一文,井水不犯河水,胡知府也不会傻的跟马励过不去,更何况马励的级别比胡知府的高。而马励也不至于为难胡知府,能到平江城这里当知府,要说胡知府没有后台,路瑶也不会信。

所以马励和胡知府都相安无事的,路瑶在平江城这里过的也轻松一些,这是最好不过的了。

而一旦进京过的肯定没有现在自在一些,马励虽然是正三品将军,但正三品以上的官多了去。不提皇家,也不提爵位的人,三品官过的去,但不算啥。

如果马励去了边关,成为了正二品的将军,路瑶自然也是正二品的将军夫人。进了京,降半级,就得成为从三品了,也不怪马励心动。

路瑶深吸了口气,她还想到一个马励想不到的问题,那就是一旦跟马励分开了,就表示除了她之外,得有个女人陪在马励的身边了。

私心里,路瑶自然不愿意这般的,若是马励愿意,路瑶拦不住就算了,但她绝不会给机会让别的女人跟在马励的身边。

要是刘宁在这里,肯定高兴路瑶想到了这一点,京中留守的武官妻们不就是如此,妻子带着儿女在家,妾跟着丈夫在外,哪个有情感深一些自然也看的出来。如果子女争气,妾室安份,丈夫尊重,那还好。若是无子的,庶子养不熟,妾室不安份,丈夫又偏心的,那这妻就得悲剧了。

“你们这次也立了功了,圣上有什么表示。”路瑶问了出来。

马励摇了摇头,“就是升也是一级,并不是立大功,顶多也是赏赐。”

路瑶不再和马励多说,她也不想过度的干涉着马励的事情,引起马励的反感。一次两次还没什么,时间一长了,情份淡的时候,就更影响夫妻感情。

待了两天后,马励便去了军营,路瑶也没有多理会,比起去边关,这去城外的军营简直好太多了。一个月后,马励回来,也带给路瑶一个消息,圣上让马励查清平江城里的叛党,待明年再进京。

这对路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虽说圣上给他们赐了府了,但至少不用那么急着进京,她还有个心里准备,也可以好好和亲人道别。

八月,元洲一众去参加了乡试,路瑶这个时候已经在准备着军军的周岁礼。马励翻遍了字典终于给军军取了个大名,叫马军毅。

路瑶笑他,把字典都快翻烂了,最后还是从自己的昭毅将军那里拿出了一个毅字凑成了军军的名。马励也不介意,他想了很多的名,还是觉得这个最适合儿子。

路瑶知道马励有意把军军朝着将军之路培养着,但她心里并不是那么愿意,她觉得这武官没有文官这么好做,心里不是很愿意自己的儿子以后也拿命到战场上去拼着。马励已经让她担心了,她不想儿子以后也让她提心吊胆着,打定了主意后,路瑶觉得以后让军军和元洲多些相处。

“夫人大喜,六公子过了。”李管家急匆匆过来。

路瑶也迎了出来了,笑道:“管家,这哪能你跑一趟。”

李管家笑了起来,竖起了大拇指道:“我这不是替夫人高兴吗,六公子年纪轻轻中举了,而且逢考必中,说不定来年考可状元回来。”

“瞧你说的,把考状元当吃饭这么简单。”路瑶笑道:“还有谁中了,六子中了没有。”

李管家当下拿出了一张纸,这是他刚好出门的时候遇上榜单贴出来了,就抄了回来。

路瑶看了下来,文柏、文弘、元洲和岚婷的丈夫梁远山、许谦和都中了举,文瑜、文泰还有黄宝生这次落榜了。六子则是考秀才的时候没过。

元洲中举,路瑶很高兴,让人备了礼给元洲和陈家送去,明年二月便是会试了,她希望元洲好好努力。

路府这边,路良德同样也高兴的很,虽然儿子无望让他遗憾,但许谦和这个女婿,他非常满意。

梁家还好,毕竟梁远山从小就很有天赋,中举也是意料之内。倒是黄家这里,陈岚青喜忧参半,她两个长兄中举了,但丈夫没有。与先前中了秀才时,黄母和黄宝生的意气风发,这会就有些焉了。

第二日,路瑶和马励带着军军亲自回了一趟娘家,元洲中举,并没有怎么庆贺,只是请了一些较熟的亲戚朋友过来吃个饭。

等到客人都散去后,陈氏悄悄地把路瑶拉进了房间里。

“娘,什么事这么神秘。”路瑶坐了下来便开了口。

“还不是你弟弟的亲事。”陈氏叹了口气。

“娘相中了谁?”路瑶顿了一下问道,如今杨婉也大了,回了杨大夫那里,倒是不住在路宅了。而老郎中在将军府养老,杨婉倒是经常去将军府,偶尔也会上门拜访着陈氏,路瑶的心里还是满意着杨婉成为自己的弟媳的,但不知道陈氏怎么样。

以前觉得元洲和杨婉都还小,路瑶也没上心,但如今元洲十六了,杨婉也及笄了,现在陈氏把路瑶拉进屋里说这事,路瑶重视起来。

“就是婉儿。”陈氏说道。

路瑶眼一亮,“那娘有什么不开心的,是元洲不同意。”

“是杨大夫不同意,明年元洲就参加会试了。”陈氏也不瞒着女儿,把杨大夫的意思说了出来。

路瑶也就明白了,杨大夫这是不想杨婉和元洲这么快定下亲事,这是担心元洲考了进士或者及第的时候,会后悔定下了杨婉。

“娘,杨大夫这是给元洲选择呢,元洲如果想娶杨婉,那得拿出诚意来才行,毕竟杨大夫就一个宝贝闺女,这要是嫁了,定也是很舍不得的。”

“我一直都中意婉儿嫁给元洲,只是那知府府昨日请了媒人上门想把胡四姑娘许给你弟弟,当时婉儿正好也在府里,这不早上跟杨大夫说了,他就有这番外话了。”陈氏说的很无奈。

“昨日的事情,娘怎么不跟我说。”路瑶想不到胡夫人准备把自己的女儿许给元洲,心里纳闷,胡夫人怎么就看上了元洲了。不是听说胡夫人的几个女儿都嫁的高门吗,路家可不算什么高门大户,只是一个小户人家而已,再有路芸是胡家的妾,胡夫人要把闺女嫁元洲,路瑶觉得这事情透着古怪。

“娘委婉拒绝了,说元洲已经看好了一门亲事,没来的及和你说。”陈氏的话让路瑶松了口气,这就好,因着路芸的关系,路瑶对与胡知府联亲一点兴趣都没有。

“娘别担心,杨大夫那里我会跟他说的。”路瑶知道陈氏怕杨大夫不肯嫁女儿了,她也理解杨大夫,毕竟元洲现在中举了,就能让胡知府家惦记上了,若是以后元洲有了前程,杨婉的出身会受委屈。

离开娘家之前,路瑶也拉着元洲悄声问着胡知府家,元洲也表示不知。

回了将军府,路瑶便让王妈妈去打听一下,胡夫人怎么看中了元洲了。而且最主要的是胡夫人也没有给她这里透过话,虽然都是官夫人,但路瑶和胡夫人平时真没有什么交集。

很快王妈妈也就把事情打听出来了,这也是当时因着路芸的事情,王妈妈安插了一个人进了知府府,不然还打听不到呢。

“夫人,是胡四姑娘看上了六公子。”

“胡夫人就同意胡四姑娘的意愿。”路瑶撇撇嘴,怎么看胡夫人都不可能同意女儿嫁到路家,更不说她还阴了路芸之后。

“胡夫人不同意,胡四姑娘已经在闹绝食了,胡知府倒是愿意。”

所以胡家才请了官媒上门,那她娘拒绝了,胡夫人定也松口气吧。

“听说太太拒绝了胡家请来的媒人,胡夫人大为的生气。”王妈妈的话让路瑶无语,胡夫人不想把女儿嫁到路家,但陈氏这边不同意,胡夫人就更恼了,这是觉得她们家不识抬举了吧。

元洲娶哪个姑娘,都不可能娶胡四姑娘,胡夫人不乐意,她更不乐意。

“妈妈,请杨大夫过府一叙,我去看看任爷爷。”路瑶决定,还是先把元洲和杨婉的婚事给定下来好一些。

第九十六章 周岁宴

元洲和杨婉的婚事定下了,但知府府这里便得罪了,可即便得罪了,路瑶也不喜欢胡四姑娘嫁给元洲。元洲对胡四姑娘没有什么印象,但路瑶对胡四姑娘还是了解的,她不知道胡家的嫁出去的姑娘性格如何,现在的胡四姑娘因着是小女儿,胡夫人是很宠的,性子也有些骄蛮。

知府家这里,胡夫人可是气的鼻管都冒清烟了,“欺人太甚了,一个破落户居然瞧不起我闺女。”胡夫人觉得被路家给打脸了,即便路瑶是三品夫人,但胡夫人还是瞧不起路瑶,更不说路家了。

要不是女儿要生要死,她哪里会捏着鼻子让媒婆上门,哪想着,路家这么不给脸。

“你先私下打探一番,再请媒人上门也不迟,这杨家对路家有恩,两家本就有意结亲了。”胡大人心里也不舒服,他本来也很生气,但收到马励的一封信后,也知道自己家太突然了。这事该私下里先问清楚才请媒人上门,哪想着她夫人还弄的满城风雨的,看着自己夫人这狰狞的样子,胡大人也郁闷。

“梅儿就是做宫里的娘娘都可以,不过是一个破落户,就是嫁了个野小子出身的又如何, 还不是泥腿子出身。”胡夫人气死了,要不是胡大夫拦着,她都想杀上路家的门了。

胡大人被胡夫人的话吓了一跳,当下捂住了胡夫人的嘴,“你不要命了是吧,这话也是你能说出口的。”不说现在皇帝是什么出身,就是这些开国功臣都不少泥腿子出身的,这话一传出去,那可是得罪了一大片人,而且还是位高权重的。

胡夫人娘家也是,世代做官,不敢瞧不上上面的,但对路瑶这类的官夫人那可瞧不起的很。

“别多想了,路家的事情就此放下,圣上登基三年,估记明年后年就是大选,你好好培养梅儿。”

胡大人的话让胡夫人眼睛一亮,这确实是一个大大的机会,自家的女儿长的不差,年纪又轻,若是进了宫中得了圣人的眼,就算动摇不了皇后娘娘,可一旦生下了皇子,她有个太妃的女儿和王爷的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