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姨娘蛾眉一挑,“哦?你为何那么担心苏柏瞧上容儿?”

巧儿揪了揪手里的绢帕,小声地说:“奴婢和容儿向来不合,去年奴婢和她都在祥庆楼干活,每回她都跟奴婢唱反调,她还仗着崔嬷嬷的势欺负奴婢,把最重的活给奴婢干。要是她嫁给了苏柏,怕她更是得意了,见了奴婢肯定会是趾高气昂的,说不定还会在苏柏面前说奴婢和咱们秋水阁的坏话,苏柏再传到老爷那里,那对姨娘你可是很不利的。”

纪姨娘没想到巧儿还有这等心思,巧儿虽然没有迎儿好拿捏,但脑子却比迎儿要灵光许多。她细瞧了一眼巧儿,觉得她生得不但不比容儿差,皮面还比容儿白嫩,而且她的性子也比容儿讨喜。

“巧儿,既然容儿常去苏柏面前晃荡,那你也不应当落后。也不指望苏柏能瞧上你,只要让苏柏觉得容儿入不了眼,随便一个丫头都比容儿强就行,这样他就不会答应娶容儿了。”

巧儿似乎很乐意接受这个差事,她抿了抿小嘴,羞涩地问:“那奴婢如何才能去苏柏面前多露面呢,秋水阁离至辉堂甚远,咱们阁里也没人要去上学堂的。奴婢要是无端地跑过去,岂不是叫苏柏见了嫌恶?”

纪姨娘蹙眉苦苦寻思了起来,待一杯茶慢慢饮尽了,她得了一个主意,说:“苏柏吃饭是在膳堂的抚竹间,而且他与陈豪、朱炎是分开去吃的。巧儿,以后你每次去膳堂吃饭,没事就去抚竹间门口溜达,偶尔再进去给苏柏倒个茶或布个菜啥的,你这是去伺候他,他不会对你动武的。记住,不必太殷勤显露了你的目的,只要让他多看你几眼就成。”

巧儿含羞点着头,“是,姨娘。”

迎儿笑眯眯地说:“姨娘虑事真是周全,只要巧儿多在苏柏面前晃一晃,他肯定就瞧不上容儿了。”

纪姨娘得意地笑了一声,“那是,你和巧儿可都是我亲自选上来的,哪里有差的。”

此时茗香阁里的宋姨娘却是一阵苦笑,她咬断手里的金绣线,打开怀里做了一小半的紫色长袍,袖边与领边都绣了精美的图案,样式也是当下最时兴的,做出来定是一件十分惹眼的华服。

她揉了揉眼睛,最近白日做、夜里也做,眼睛都熬得红肿了,以前圆润有光泽的脸宠现在显得很疲态,似乎老了几岁。

碧儿见宋姨娘听了后只是苦笑几声便没反应了,她倒是有些着急,“姨娘,夫人最近下了不少苦功夫,老爷才对她如此上心。姨娘你可不能光默默地做事呀,要是苏柏真的娶了容儿,老爷与夫人可就紧紧粘在一块怎么也分不开了,苏柏可是老爷的半个胳膊呢。”

宋姨娘头也不抬,说:“夫人有家世、有才貌、有手腕,我算啥,连字都不识几字,枉为前宰相府里出来的。苏柏要娶谁,我能阻止得了么,大不了这辈子老爷都不会来我的房里罢了。除非你能将苏柏抢过来,以后没事三日两头让苏柏在老爷面前说我的好话,指不定老爷会偶尔过来一趟。”

碧儿红了脸,“奴婢不敢,苏柏他太凶了。”

宋姨娘忽然将手里的长袍放在了一边,惊道:“骁少爷还未醒过来,听大夫们说骁少爷的身子肯定大不如前,而徐骏已经被打发出府了。这么说,倘若骁少爷将来身子羸弱承继不了大任,还有可能轮到我的驰儿?”

碧儿恍悟,“姨娘,就是这个理啊,即便骁少爷这次好了起来,谁知道他以后会不会遭险,驰少爷也只不过比骁少爷小两岁,你不能老把他当小孩,老爷昨日还说了,叫你闲时就要好好教养两位少爷呢。”

宋姨娘忽然来了精神,“好,这事就交给你了,看你能不能笼得苏柏的心,若是不能,哪怕把他与容儿的事搅黄了也好。我再多受点累,在大年初一之前将这件袍子赶出来,希望来年老爷能多来咱们的茗香阁。要是能的话,我把你推到老爷身边,凭你这容貌,说不定也不比那个汪莹莹差。”

碧儿满心欢喜,按宋姨娘的意思,将来她要么做苏柏的妻,要么做老爷的妾,怎么说来都是大好的事,这可是一些丫鬟们做梦都能笑醒的事啊。

如崔嬷嬷所想,这顿晚膳徐澄压根就不想去膳堂那边去吃,他见小厨房已经把饭菜都准备好了,颇合心意。他独自吃了晚膳,然后来喂李妍吃。

绮儿和崔嬷嬷也不上去抢着喂,老爷能对夫人好,那可是她们巴不得的事。

只是李妍怪不好意思的,说:“老爷,你是一府之主,还是宰相爷,却亲手喂我喝汤药和吃饭,一次也就罢了,不能老这样,叫奴才们看了笑话。”

徐澄却认真地回道:“我做事难道还要看奴才们的眼色?这才当真是笑话呢。我难得有如此空闲陪着你,你当好好享受才是。”

李妍点头甜笑,乖乖吃徐澄喂过来的饭菜。

用毕,李妍净了口,忽然想起一事,问:“老爷今日不用去汪莹莹那儿么,不要叫她生了疑心才好。”

徐澄莞尔,“因为夫人还没来得及为我准备臭汗粉嘛。”

李妍脸红,轻笑道:“此前你们才接触不久,还用不着的,我相信你,待过了年我倒是要好好准备几副了。”

徐澄没有应话,出神地看了李妍一阵,才说:“今晚我还真得去一趟了,过小年我能去见她,方显我诚意。而且今日我的恩师韦济大人肯定收到了我的信,此时应该已经在暗查汪家了,为了稳住她,拖住汪家行动,还望夫人莫介意。”

李妍笑答:“我不介意,只要你介意就好。要知道去碰一个陌生女人的身子,也是需要勇气的。”

徐澄笑着摇头,“真是拿你没办法。”

他扶李妍躺下后,招呼绮儿和晴儿要好好守在夫人的身旁,晚上要多递水给夫人喝。绮儿和晴儿倒不知老爷等会儿是要去杨府,否则得气歪嘴,心里肯定会想,老爷在这边对夫人关怀备至,转头又去会那个妖精,这叫闹哪样啊。

其实徐澄今晚有很多事要做,除了去杨府一趟,还得回至辉堂从暗道出门,得快马加鞭去布排十分重要的事,直到明日早上才能回来。

徐澄来到了汪莹莹这儿,这让汪莹莹颇为惊喜。她欢喜地迎了上去,“大人过小年不陪着妻儿,还来到我这里,莫非真的打算抛家弃子么?”

徐澄进来像上次那样,直接倒酒喝,说:“这不正是你期待的么,我也想让自己能不来的,可是绑不住这双腿啊。”他指着自己的脑门说,“这里尽是你的音容笑貌,不见你一回,今夜无法入眠了。”

汪莹莹娇笑,“既然如此,你白日怎么不来陪我?”

徐澄便把家里发生的事说了,自己的夫人与儿子差点丢了命的事都跟汪莹莹说了,汪莹莹对他又怎会生疑?

汪莹莹见他愿意跟自己说家事,而且他的夫人还躺在床上,他还抽空来见她。她还真被感动到了,忍不住拨琴弦弹了起来,婉转动听。

不过,她是不会让自己爱上徐澄的。

徐澄喝了酒,听了曲,又是一番迷醉。汪莹莹又问了徐澄好几个问题,徐澄都是迷迷糊糊地回答,让她掌握的与陈豪掌握的一模一样即可。

守在这里的那些士卒们又来敲门,十分坚持地要背徐澄出去。

汪莹莹怕自己真的动心爱上他,巴不得让他赶紧走。

徐澄回来后便与苏柏策马奔腾去了藏兵处,直到次日早上才回来。徐澄首先问随从们骁儿是否醒了过来,状态如何。

张春喜色禀道:“骁少爷不仅醒了过来,脑子也很清醒,刚才已经喝一碗粥了,夫人还起了炕去看望骁少爷,他们母子俩说了好些话呢。”

徐澄神色舒缓,微带笑容,让张春伺候他换好了衣裳,便叫张春出去了。

他看着旁边的苏柏,想起李妍昨日说的事,便问:“苏柏,你跟随我多年,除了当差,其它时候都是孑然一身,你不觉孤枕难眠么?”

苏柏虽恭敬,但仍面无表情,说:“老爷有家有口,这几个月来也是孤枕而眠的,我一人过日子无牵无挂,孤枕而眠实在没甚么。”

徐澄拍了拍他的肩,“我只是暂时而已,难道你要如此一生?你父母早亡,无亲无故,你就没想过要养育一儿半女,延续苏家香火?”

苏柏一听到父母两字,脑额上青筋不自觉跳动了两下,延续香火?或许这也是他父母的愿望。

徐澄微笑道:“珺儿房里有一位容儿丫头十分中意你,若是不嫁给你,她怕是会要死要活的了,你可得禀承好生之德,将她娶了才好。”

苏柏从来不笑,这时嘴角也忍不住扯了扯,说:“就是那位时常从这至辉堂面前走来走去的那个丫头?”

徐澄微点头,“你觉得她如何,你若娶了她,她定会用心服侍你。你有了能说得上话的人,这日子也不会过得那么冷清了,到时候还有儿女喊你为爹,岂不甚好?”

苏柏拱拳道:“还望老爷莫为在下忧心,父母之仇未报,在下实在无心去想成家之事。”

徐澄感叹,“倘若你以此一生都未能为你父母报仇呢?”

苏柏脑额上的青筋又跳了一下,没说话。

“罢了,这事我也不逼你了,慢慢来。你去膳堂吃饭,我去夫人那儿。”

徐澄来到了锦绣院,早膳已经摆在了桌上,但是李妍坐在桌旁略微生气。徐澄走了过来,抬眉问:“怎么了,大清早的谁惹你了?”

“你啊。”李妍闷闷不乐。

徐澄洗了手坐下来,端起粥碗喝了一口,笑问:“嫌我来晚了没能亲手喂你喝粥?”

李妍被他逗得又笑了,“你还说呢,骁儿今早才醒过来,你昨日竟然瞒我,还让一屋子的人都瞒我。昨日骁儿还在那儿生死不明,我却躺在这儿舒服地睡大觉,你说我这个母亲怎么当的啊?还有,你昨夜…”李妍看了看左右,让崔嬷嬷和绮儿等人先出去。

徐澄吃了一口菜,悠然地道:“夫人想问我昨夜何时回来的,脸色这么不好,像一整夜都没睡觉的样子,是不是干甚么见不得人的事了?”

李妍抿了抿嘴,“我主要是为你隐瞒骁儿的事而生气,至于汪莹莹的事…”她没有说下去,虽然她相信徐澄甚么也没做,可他确实像一整夜都没睡好觉。

徐澄想真心待她,也就不瞒她了,说:“我请来的那几位大夫都说骁儿无性命之忧,我又何必让你跟着着急上火,安安心心养病岂不是更好?你瞧,你今日都能起炕了,气色也不错。至于昨夜之事,我与苏柏来回夜奔两百多里去妖山军营了。”

“妖…妖山?”李妍压根没听过这个地方。

徐澄压低声音说:“此事是十分机密之事,夫人应该知道轻重。夫人整日嚷着要我不能瞒你任何事,现在我告诉你了,你可得守住。”

李妍郑重地点了点头。

“我早就说了,知道了太多并不好,你现在心里有负担了,是么?”徐澄眉眼稍弯,见李妍那副极其严肃的样子,他又忍不住想笑了。

李妍端起粥碗,说:“以后这种事还是不要告诉我好了,我怕自己会说梦话。”她吃了几口粥,笑了一笑,“咦?我已经忘了,甚么山?”

徐澄忍俊不禁,夹了一块小菜在她的碗里,“快吃罢。”

饭后,徐澄回了至辉堂,李妍整理林管事送来的采买单,因为要过年了,需要采买的东西很多,李妍特意在单子上加了一些为孩子们准备的过年礼物。

整理好了后,她打算再去看望骁儿,却见晴儿鼓着腮帮子进来了,她刚才膳堂回来。

李妍问:“怎么了,你这是?”

晴儿嗫了嗫嘴,见崔嬷嬷和绮儿在为夫人准备出门的衣裳,想说又不说的。

崔嬷嬷催道:“有话就快说,夫人还要去看骁少爷呢。”

晴儿便说:“嬷嬷,你是不知道,已经有人想和容儿抢苏柏了。那个巧儿和碧儿都跑到抚竹间那儿,两个人为了谁进去给苏柏布菜,差点打了起来。”

崔嬷嬷顿觉好笑,“刚才我和绮儿去吃饭,见她们俩吃完了饭也不走,我还在纳闷呢,原来是琢磨这事啊,苏柏啥时候一下成香饽饽了?”

绮儿啐道:“巧儿和碧儿还真是不要脸的东西,抢男人这事也做得出来,也不知道她们俩是怎么知道夫人想将容儿配给苏柏的。”

李妍将刚穿上了外裳又脱了,坐下来说:“此事定是被人听了去,然后又传给秋水阁和茗香阁里的丫头了。”

她凝神一阵,说:“嬷嬷,你去把马兴找来,我有话要问他。”

崔嬷嬷见李妍怀疑马兴,忙说:“马兴这孩子不知道这事,即便知道了也不会四处乱说,他很忠心夫人的。”

李妍沉思道:“我知道,只是牵扯到感情之事,他未必不会做出傻事。我诈一诈他,要是他真的没做这等事,我在心里也好给他一个清白了。”

第50章 形势紧迫

马兴耷拉着个脑袋跟在崔嬷嬷后面,来到锦绣院时,他见李妍审视地看着他,心里不由得紧张起来,想起昨日自己的行径,觉得确实有些卑鄙。

再想到夫人此前对他的种种好,十分看重他,把重要的差事交给他办,而且仅赏银一项就给了他几十两,另外还抬高了他的月例。还有崔嬷嬷,她可是把他当自家儿子一样看待的。

想到自己竟然背着夫人和崔嬷嬷做这种事,心里已是悔恨不已。可是一想到容儿心里装的是苏柏,他又心痛如刀割,感觉这日子真的没个活头了。

李妍并不直接审问他,而是和颜悦色地说:“马兴,听崔嬷嬷说,你喜欢容儿,想娶她为妻?”

马兴赶紧埋着头,羞得连耳根都红了。

“你不否认,那就是承认了。你与容儿从小在一块儿玩,两小无猜,若真能结成连理,我心里也跟着欢喜呢。之前我和崔嬷嬷已经商议过,想将容儿许配给你,还想提拔你为二管事,与林管事一起打理府里的各项事宜。可是…容儿意属苏柏,我若强做主非要将她嫁给你,她心里要是想不开闹个寻死觅活,那可如何是好,你也不想见她死是不是?你平时办事谨慎,懂事理,也知道强扭的瓜不甜…”

李妍话还未说完,马兴便不停地磕头,含泪地说:“夫人,小的对不起您,对不起崔嬷嬷,我…我昨日一时堵了心,竟然做出猪狗不如的事来。当时我在假山后面听到崔嬷嬷说这件事,我鬼迷心窍就跑去告诉了巧儿和碧儿。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马兴直磕头,将地都磕得咚咚直响。

崔嬷嬷没想到真的是马兴干的,夫人才说了这么几句,就将他的这些话给诈出来了,看来他心中确实有了悔意。

崔嬷嬷倒为马兴心酸起来,一点都不怪他。她还跑过去拉住马兴,让他别再磕了,脑门都青肿了。

李妍本也只是猜测是他干的而已,没想到一猜便是个准,她叹道:“我不怪你,谁不想和自己喜欢的人结成良缘呢。怪只怪月老,他不好好牵线,贪懒便把这世上的姻缘线胡乱一搭,以至于人世间时时都在上演着悲欢离合。唉,容儿不喜欢你,你将她娶回去,这日子也过不好,本来你们还像兄妹那样能谈得来,这样一闹,倒成仇人了。”

马兴又赶紧磕头,“还望夫人和崔嬷嬷不要将此事告诉容儿,她要是知道是我把巧儿和碧儿引到了苏柏那儿去的,她肯定会恨死我的。”

“你放心好了,我和崔嬷嬷是不会说出去的。眼见着逼近年关了,这些日子府里事情比较多,你就跟在林管事身边多学着点,从今日起咱府里的二管事就是你了。待林管事过个两年老得管不了事,他的位置就是你的。”

李妍瞧出马兴是真的后悔了,而且他对她确实是真的忠心,否则他不会这么快就招认,还落下了不少男儿泪。倘若他对容儿喜欢苏柏的事不做出任何反应,那才不正常呢,哪个男人面前此事都会有不冷静的时候。

李妍知道想要收服一个心腹是很难的事,便趁机当将管事的位置给了他。

马兴本以为夫人会惩戒他一番,没想到夫人不但不怪他,还给他升职。他刚才流的是伤心泪,现在流的便是感动的泪了,他哽咽地说:“夫人如此宽宏大量,小的定当竭尽一生来报答夫人的大恩大德!”

“你言重了,你只需做好自己的本份就好。待来年我会为你找一个温顺乖巧的丫头,到时候我亲自为你们主婚如何?”

马兴听了是既喜又忧,夫人能为他主婚,那是他莫大的福气。可是娶的只要不是容儿,他又欢喜不起来,只能谢恩磕头。

这时崔嬷嬷说:“我瞧着大小姐身边的双儿就不错。她平时与容儿在一起,有甚么磕磕碰碰的事她都让着容儿,可比容儿懂事。前些日子我还问了她,她说她心里没有意中人,到时候夫人但凡能为她配个踏实稳重明事理的男人,她都愿意的。”

马兴与双儿接触不多,也就是识得她而已,对她的性子一点都不了解,听崔嬷嬷这么说,他认命地说:“都说儿女的婚姻靠的是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平时小的当崔嬷嬷如母,崔嬷嬷这么说了,小的自当领命。”

李妍见马兴很识时务,笑眯眯地说:“我果然没错你,当真是个可堪用的人才。明日我就招双儿过来问话,她若不反对,过了正月就把你们的事先定下来。”

马兴跪拜道:“小的谨遵夫人的安排,多谢夫人。”

此事说妥了,马兴便去了管事房,崔嬷嬷陪着李妍来到静风轩看望骁儿。骁儿气色虽不好,但也能坐起来陪李妍说说话。

为了不打扰他歇息,李妍只与他说了几句话,再喂他喝了药,便准备回锦绣院。在回来的路上,容儿跑了过来,眼巴巴地望着李妍说:“夫人,你能去膳堂瞧瞧么,巧儿和碧儿她们…她们也太不成体统了!”

李妍嗔道:“这都甚么时辰了,她们还在膳堂做甚么!”

容儿嘟着嘴说:“她们怕是这一整日都准备呆在膳堂了,是苏柏让她们俩呆在那儿的。”

李妍带着崔嬷嬷一干人快步来到了膳堂,苏柏早已用过膳走了,抚竹间只剩巧儿碧儿两人。

只见她们俩站在一条细长凳上,一人各站一端,若是其中一人跳了下来,另一头的人就会摔倒,而且长凳还会翘起来打着此人的头。

李妍见她们俩高高地站在长凳上,都是一副欲哭无泪的可怜模样,真是让人可气又想笑,“你们俩是在这儿卖艺么,卖艺也得去街头啊,干嘛窝在膳堂里,岂不是白白浪费力气?”

其他下人见李妍这般嘲讽,都掩嘴笑了起来,唯独容儿没有笑,而且心里还是酸酸的,觉得苏柏不该搭理巧儿和碧儿才对。

其实巧儿和碧儿两人已经难受得想哭了,站久了腿本就不稳,李妍再这么一挤兑,她们的腿都打起抖来。

李妍命令道:“你们一齐下来,别在这儿丢人现眼了。”

可是她们俩却都没有动静。

这时在膳堂里干活的一个老厨娘过来了,说:“刚才老奴瞧见了,苏柏对她们俩说,谁先跳下来他就会罚谁跪鹅卵石,而且后跳下来的那位还可以在旁伺候着他用午膳和晚膳。”老厨娘一边说还一边学着苏柏说话时板着脸孔、双臂交叠的样子。

李妍简直想笑,苏柏那么一个冷性的人,竟然也学会戏弄人了。

巧儿为难地说:“夫人,不是奴婢不听你的,奴婢真的怕苏柏,跪小石头可肯定比站凳子难受。”

碧儿也跟着直点头,腿还在打颤。

李妍寻思着,这样也好,她们今日被折腾够了,明日就再也不敢来了。苏柏肯定是赶不走她们,便用这个损招。

“那好,你们俩就这么一直站着罢,谁没站稳掉下来,另一个摔了或脑袋被凳子砸破了可没人管,若是死了,府里也就是费一副廉价棺木就是了。”李妍说完转身走了。

容儿却追上了跟在李妍后面的崔嬷嬷,小声地说:“娘,我怎么办,她们俩赢了个那个还能伺候苏柏用膳呢。”

崔嬷嬷真想再给这个没出息的女儿一个耳光,生气地说:“你个死丫头,你没瞧出这是苏柏故意为难她们么,为了就是不要她们再缠着他,伺候用个膳又能怎么样,怕是等到明日她们俩就不敢来了。这点事都沉不住气,苏柏真该也罚你站一站!”

容儿似乎明白了些,又笑了。

“你还杵在这里作甚,还不赶紧去大小姐身边伺候!”崔嬷嬷丢给她一句话便去追李妍了。

容儿回头瞥了一眼巧儿和碧儿被作弄的想哭的样子,半忧心半欢喜地走了。

待临近午时,马兴跑到锦绣阁自责地跪下了,说:“夫人,膳堂里出事了!巧儿晕倒了,从凳子上摔下来,怕是要昏迷不醒了。碧儿被翘起来的凳子砸破了脑袋,流了好多血,曾大夫已经拿着绑带和膏药过去了。都怪小的昨日鲁莽,还望夫人责罚!”

李妍抬头说:“苏柏还真是好手段,一石二鸟,全打中了。没事,早上我已说过,我不怪你。她们俩乃咎由自取,随她们去,曾大夫能医好巧儿就医,医不好的话她就生死由命罢。昨日老爷请的几位大夫都走了,难不成为了她一个小小的丫头,还要再去把他们请回来?何况请了回来也未必就能把她医好了。”

“是。”马兴刚才心里多少有些自责,毕竟这事是他惹出来的,现在见夫人并不怪他,他心里踏实了下来,赶紧退出去了。

崔嬷嬷在旁忧虑道:“苏柏这个人心太狠了,即便哪日他因老爷的原因愿意娶容儿,容儿嫁过去也是遭罪啊。”

李妍安慰道:“那也未必,苏柏对他不喜欢的女人是狠一些,倘若他真的对容儿有那么一点意思,他或许会像守护老爷那样守护着容儿,容儿岂不是有福了?嬷嬷莫忧心太多,将来的事谁也说不好。”

嬷嬷听了心里舒畅多了,要是苏柏真能守护着容儿,她这辈子再没别的可图了。两个儿子都成了家,也生儿育女了,日子过得安安顺顺。若是容儿能遂心意嫁给苏柏,而苏柏又能对她好的话,自己和老伴就可以踏踏实实地颐养天年了。

待徐澄过来吃午膳时,李妍把苏柏戏弄巧儿和碧儿的事说了,徐澄一点儿也不好奇,说:“嗯,这确实是苏柏能做出来的事,虽然伤了人,倒也给府里的那些丫头们一个警示了,别没事想着去争风吃醋抢男人。纪姨娘和宋姨娘也可以了此心思了,动不动让丫头们上阵,个个都是不安份的。”

李妍应道:“也是,昨日才说想把容儿许配给苏柏,今日就闹出这等事来,希望不要出人命才好,巧儿还昏迷不醒呢。”

徐澄接话道:“好好的一个大活人,没那么容易死。夫人有空管管两位姨娘,让她们俩在宅院里安安静静地呆着,再惹出事来,你就重罚她们,让她们像下人们一样去干几日的活,此后她们便再也不敢折腾了。”

李妍笑应,“好,我听老爷的,说来我还从没罚过她们呢。”

“你是当家主母,管的可不只是奴才,姨娘们也要严加管教的,只不过你平时过于宽容,她们便登鼻子上脸了。”徐澄坐下来用膳,“以后府里是否安宁,就看你的了。”

“哦,好罢。”李妍很听话似的点了头。

徐澄这几日很是繁忙,虽然大家以为他一直在至辉堂,其实他每日都在外面奔波。此时正是紧锣密鼓的时候,他的兵马若是没有布排和操练好,罔氏一起兵事,说不定扛不了多久就会溃散的。

*

次日早上,徐澄用过早膳,他一到至辉堂,苏柏就递上了一封加急信。韦济在信中说,罔家已集结了前朝逃散的十几名武将,并截获了一道军令,军令里说罔家在西北养了二十五万兵马,此时正欲往京城这边而来。

韦济还说,此令还不能辨出是真是假,另外他已经上折子给皇上了,但是把二十五万兵马说成是三万兵马。韦济之所以这么做,也是对皇上分徐澄的权而不满,徐家几代为邺朝生死拼搏,皇上不该过河拆桥。

到了午时,徐澄就得知皇上已命太子亲征了。若按此前,皇上必定要请徐澄运筹帷幄的,而这次皇上并没有找他,一是因为认为罔氏才三万兵马,轻而易举便能拿下,二是他已经分了徐澄手上的很多权,让徐澄有自知之明寻个理由自请隐退,不要干涉政事,当他的安乐侯就行。

皇上怕韦济谎报军情,让太子带着两个大营的兵马去了,一共有十六万大军。若敌军不是三万,而是十三万,太子也能应对得了。只是皇上万万没想到,罔家竟然有二十五万兵马,都有邺朝的一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