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二叔父的脸色难看的要命,四婶娘却半点儿不在乎。温琼华脸上也带了羞愧:“四婶娘,您别伤心了,祖母的身子已经好了大半,御医说了,照这样下去,再过一个月,必定能痊愈的。”

四婶娘擦擦眼泪,点了点头:“我知道你是个孝顺的,老太太这段日子吃的什么药?御医可有改了方子?之前你写信说的也不是很清楚,老太太到底是怎么病倒的?之前老太太的身体不还好的很吗?”

就是因为之前老太太身体好,三叔父和四叔父才放心大胆的谋了外放,就等着在外面攒够了功劳,回来了才能有机会进内阁。

结果,这第三任外放才刚过了一年,就收到了这种消息,别提一家子心里是多惊讶多着急了。

老太太拉着四婶娘的手笑着说道:“别担心,我快好了,你瞧瞧,我现在都能抬起左手了。”刚刚中风的时候,老太太的左半边身子都是麻木的,根本不能动,这会儿虽然也不是和以前一样好用,却也能抬起来一些了,甚至有时候,还能拿帕子之类的东西。

而且,老太太现在说话也利索了些,认真听总是能听出来的。不像是以前,还带连猜带蒙看口型。

四婶娘擦擦眼泪,点头说道:“我知道,老太太,明年我就不走了,留在家里照顾你。”

老太太立马绷了脸:“说什么呢,家里有老二家的和琼华在,我有人照顾,你过了年赶紧回去,你不在身边,老四谁来照顾?你真孝顺我,只要将云书他们留下来陪我就是了。”

四婶娘摇摇头:“他一个大老爷们,有什么好照顾的?只要平日里厨子做了饭菜送上去就行了,家里还有两个姨娘,都是听话的,能照顾好他。再说,他不在,我总要替他尽孝,老太太 ,您就让我留下吧,我要是不看着你好起来,我心里就总是惦记着。”

老太太也有些心动,四婶娘趁热打铁:“而且,琼珍年龄也不小了,我还想留下来个她找个教养姑姑呢。”

“这个以后再说吧,等过了年再说。”老太太犹豫了一下说道,四婶娘赶忙应了,又拉了温琼灵等人过来给老太太请安,老太太年纪大了,本就喜欢孩子,见了温琼灵,更是喜欢的直接搂在怀里。

正在欢喜着,就见珍珠过来传话,说是三夫人也到了街口,二婶娘赶紧又带了温琼华出去迎接。三婶娘和四婶娘比起来,倒是有些显老了,拉着温云柏和温琼英,身后跟着温溪和温舜瑶,还有个奶娘抱着六岁的温海和五岁的温河。

又是一番寒暄,三婶娘也被迎到了嘉庆堂。不管心里是怎么想的,三婶娘面上还是做出伤心关切的样子,抱着老太太一通大哭,四婶娘没好气的说道:“行了,可别哭了,老太太刚哭了一场,你别惹老太太再掉泪了。”

三婶娘连忙擦了眼泪,点点头说道:“四弟妹说的是,我原还想着四弟妹要过两天才到呢,没想到,竟是走在我前面了。”

“来,琼英,过来给你伯母和婶娘行礼。”说着,招手叫来了自己的几个儿女,温琼华倒是颇为同情这位三婶娘,虽然说这三婶娘性子不好,喜欢占小便宜,又最是墙头草,但她对自己的儿女够好。

只可惜,当年温琼华刚出孝的时候,三婶娘因着自己的女儿要找教养姑姑,又觉得温琼华和二房不对付她能趁机摸鱼,就留在了侯府。结果,三叔父那边没人管着了,就有个姨娘特别好运气的生了个儿子。还有个姨娘,也怀上了。

三婶娘可是被吓坏了,等温琼英这边安定下来,立马就出发往三叔父的任上了,这些年,才没让三叔父的庶子庶女变的更多。

相比起来,四房的庶子,可是侯府最多的。连二叔父,现在也不过是只有两个庶子,而四房,有三个。

庶子和庶女可不一样,后者只需要一副嫁妆就行了,侯府的惯例,嫡女出嫁,公中出两万两银子,剩下的各房自己补贴。而庶女,只给五千两。各房给不给补贴,那要看嫡母的态度,不给也没人能强求。

而庶子就不行了,将来分家,分的大头就是各房自己的私产。

众人见过面之后,三婶娘和四婶娘就领着各房的孩子回去休息了,两边人马都赶了半个多月的路,这会儿自然是疲惫无比的。

小佘氏想的很是周到,前几日就派人将各房的院子给收拾妥当了,姑娘们年纪过了八岁的,都是要有单独的院子的,温琼英和温舜瑶的年纪都够了,小佘氏也是在锦绣园给她们分了两个院子。

温云柏和温溪,以及温云书温云文也都过了八岁,这些是要住前院的,小佘氏也早早的在墨澜居旁边安排了院子。

三房和四房不光是人回来了,还各自带了节礼。小佘氏接下来的几天,忙的是脚不沾地,要将节礼入库,要安排三房四房的行礼什么的,时不时的就要叫温琼华过去帮帮忙。

因为四婶娘多年没在老太太跟前服侍,回来之后就领着几个孩子几乎是天天守在老太太身边。三婶娘见状,也领着孩子跟着凑热闹。

这样一来,嘉庆堂就天天是人满为患,温琼华也就空了下来,一边继续绣自己的嫁妆,一边偶尔帮小佘氏安排一两件事情。

自打三房四房回来,时间就过的特别快,转眼间就是过年了。

永安侯府早早的送了年礼过来,四婶娘笑着搂了温琼华:“转眼间,琼华都这么大了,也该嫁人了,这婚期,定好了没有?”

小佘氏一边给老太太剥桔子,一边笑道:“前几日,永安侯府派了人过来,说是商量婚期,我想着琼华明年也就十八了,不算是小了,就想应了下来,但是琼华这段时间又是天天照顾着老太太,我怕到时候老太太会舍不得,也没没应下来。”

这会儿可是大冬天,桔子之类的东西,也是专门的人培育的,通常情况下,都是送到皇宫的。今年永安侯府得了赏赐,永安侯夫人送年礼的时候,就送了一筐过来。

老太太一边吃着桔子瓣,一边含含糊糊的说道:“下次永安侯府再来人,你就答应了,定在明年秋天吧,等琼华过了十八岁生辰就成亲。我这身子一天比一天不行了,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要有个万一,那时候,岂不是耽误了琼华?”

“祖母,您说什么呢?”温琼华撇嘴,抱着老太太胳膊撒娇:“您不是答应我,将来还要帮我照看孩子的吗?下次可不许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老太太连忙笑着点头:“好好,那就不说了。”

三婶娘见她们说的开心,就跟着问了一一句:“明年秋天,琼莹也该除孝了吧?琼莹也就比琼华小两个月,到时候是不是也该成亲了?对了,二嫂你给琼莹看了人家没有?”

因为温琼莹气的老太太中风这事情着实太丢人了,传出去也就只会连累整个温家女孩子的名声。所以,在这事情在侯府这个范围内扩散的还不是很厉害的时候,小佘氏就和温琼华联手将这事情镇压了下去。

三婶娘和四婶娘回来之后,又一直是围着老太太转的,也就没打听过这事情。这会儿,三婶娘忽然提到温琼莹,顿时就有些冷场了。

小佘氏笑着看了一眼三婶娘,若说这个三弟妹不是存心提起温琼莹的,她就她的姓倒过来写。自打三房和四房回府,温琼莹就一直以重病的借口呆在她自己的院子里从不出门,有点儿脑子的,都会觉得这个事情不正常,然后暗地里打听打听,打听出来了,那就闭嘴,打听不出来,那更得闭嘴。

结果倒好,这个人直接就说到温琼莹了。

小佘氏心里对三婶娘表示了一番鄙视,笑着拿布巾擦了擦手:“这事情,之前我和侯爷也商量过几次,定了一户人家,就等着过年之后和老太太说的,倒是没想到,三弟妹比我还着急。”

三婶娘笑着点头:“琼华和琼莹都是我的侄女儿,两个人年龄相差又不大,琼华的好事儿眼看就要近了,我自然是要问问琼莹的。”

四婶娘皱了皱眉:“你就是瞎操心,有二嫂和老太太在,难不成还会让琼莹嫁不出去?”

三婶娘一向是比较怕这个说话直来直去的弟妹的,当即就缩缩脖子,嘟囔了两句不吭声了,小佘氏转头看着老太太笑道:“老太太,这事情我应该提早和您说的,既然三嫂说起来了,这也是个好事儿,不如我就和老太太说说,也让老太太高兴高兴?”

老太太也微微皱了皱眉,随即才点头说道:“那好,你就说说吧。”

小佘氏朝旁边的丫鬟点了点:“碧螺,你去将我梳妆匣里的那封信拿过来。”

碧螺赶紧应了一声,小佘氏笑着说道:“说起来,这事情,也是我那大姐的遗愿,我之前让侯爷看了那封信,侯爷说,只要老太太应了,他就没意见。”

老太太一听说是佘氏的遗愿,脸上就更不高兴了。四婶娘更是用眼刀使劲剜了三婶娘几下,又逗着老太太说起了别的:“眼瞧着孩子们都长大了,想当年,他们还都是这么小小的一个,抱在手里软绵绵的,一股子奶香,现在都要谈婚论嫁了,时间过的可真快。老太太,我可是最相信您的眼光,等再过几年,我们家琼珍的婚事,可还得您来掌眼呢。”

正和温舜颜在下面叽叽喳喳说小话的温琼珍听见这几句,脸色顿时红透了:“娘!您说什么呢!”

“看看,这是害羞了。”四婶娘完全是拿着自己闺女当开心果,乐的不行,温琼灵从椅子上跳下来,跑到老太太跟前,抱着老太太的腿笑出来两个小酒窝:“琼灵的婚事也要祖母掌眼。”

童言童语将大家伙儿逗的是哈哈大笑,四婶娘顺势弯腰抱起小女儿,捏捏她鼻子逗乐:“你的婚事还得十年呢,不着急。”

温琼灵也不明白,睁着大眼睛四处看了一圈,又相中温琼华手里拿着的木雕小船,立马又探着身子去讨好温琼华了。

142、遗愿

小佘氏让人拿过来的信,是当年佘氏写给佘老太太的。因着温老太太上了年纪,看信的时候有些吃力,就让温琼华给她念了一遍。

然后温琼华就明白当初小佘氏的信心是怎么来的了,因为佘氏这一封信,写的很是模糊暧昧,她上面就写着,日后将温琼莹和温云松托付给佘老太太的,还请佘老太太多多照顾他们姐弟俩。又说,温云松是侯府未来的世子,温云松的婚事以后是由老太太和侯爷做主的,所以这个佘老太太到时候就不用管了,只要将琼莹的婚事给放在心里就行了。

反正,通篇就是说,她将温琼莹交给了佘老太太,还请佘老太太以后照顾好温琼莹。

温琼华简直想笑,看了一眼小佘氏,也不知道这封信,当初小佘氏是怎么弄到手的。按说,佘老太太已经是将这封信放的很好的。

“还有一封信,是当年大姐写给我的。”小佘氏笑着说道,却没有拿出那封信:“大姐也是交代我要好好照看琼莹,那封信也是大姐的笔迹,后来我就交给琼莹了,对琼莹来说,也是个念想。”

温琼华恍然想起,之前温琼莹威胁小佘氏的时候,曾经要用的一个道具就是当年佘氏写的一封信。现在,佘氏将这封信摆到明面上去了,温琼莹本来就已经犯下了大错,若是她再将那封信拿出来,怕是更是错上加错了。

想也知道,佘氏那人,一向是十分狠毒的,对佘老太太,那是她亲娘,她语气自然是要好点儿的,而小佘氏,不过是一个庶妹,还是将来要取代她的位置的,佘氏语气能好的吗?

指不定,那封信里面就将小佘氏骂了个狗血淋头,然后用各种高高在上了,不屑愤怒了,威胁谩骂了,这些不怎么好的语气对小佘氏交代事情。

佘氏的名声本来就不怎么好,温琼莹和佘氏是亲母女,自然是不会让佘氏死了还要再赔上一次名声。

老太太叹口气:“之前她曾经是写了两封信的,一封给我了,一封让送到佘家了,我还以为,她只是给佘老太太写了一封信呢,没想到,还给你带了一封。”

这下子,老太太更是确定,佘氏死了也不消停,当初,她肯定就是打着要让小佘氏嫁进来的主意,这才写了那封信,让佘老太太知道温家不少隐私,最后温家不得不娶了小佘氏。

佘老太爷确实是要升官了,但是升来升去,也绝对不可能在升到二品以上了,怕是将来就要坐死在三品上了,温瑞言需要的,可不是一个三品官岳父。

当年老太太之所以答应这门亲事,又压得温瑞言也答应,就是因为佘老太太手里的那些事情。

“你的意思是?”老太太着实不想提起佘氏,就侧头问小佘氏,小佘氏笑着说道:“既然大姐想要让母亲照顾琼莹,我瞧着她那意思,也是打算将琼莹嫁回到佘家的,毕竟,母亲可是琼莹的亲外祖母,婆母又是亲舅母,琼莹到了佘家,也不怕被人欺负了。”

老太太微微皱眉,小佘氏继续笑道:“老太太,这事情,得尽早定下来才行,早些定了,也好定下婚期,明年琼华一出嫁,也该说琼莹的事情了,她们姐妹俩就相差两个月,若是琼莹出嫁的太晚,怕是对名声也不好。”

一说到温琼华,老太太原本的几分犹豫也变没有了,当即问道:“你和老二商量过了?”

“嗯,侯爷说,听您的,您若是说这事情可行,咱们就派了人上佘家去,让佘家来提亲,您若是说不行,咱们就另外找,还有一年时间,定然是能给琼莹找到一门好亲事的。”

小佘氏不急不忙的说道,像是一点儿都不在意这事情能不能成。温琼华忍不住看了她好几眼,然后就听三婶娘笑道:“要我说,二嫂的这个想法挺好的,琼莹是嫁到佘家的,那是她亲外祖家,还用担心琼莹受委屈吗?琼莹不给别人委屈受就是好的了。”

温琼华更吃惊了,原本之前三婶娘提起温琼莹的亲事,她还以为三婶娘是又要找茬来了。难不成,三婶娘之前,就只是抛砖引玉?为了让二婶娘能开口说琼莹的婚事?

依照三婶娘的性子,这事情,怕又是二婶娘从中出力的吧?只是,这次也不知道二婶娘许给三婶娘的是什么。

四婶娘是自打知道了温琼莹的各种作为,对温琼莹也有些不耐烦,这会儿也没提什么可行性建议,只时不时的给老太太捶捶背捏捏腿。

老太太闭着眼睛想了一会儿,点点头说道:“那好,明儿是大年初一,不好出门,等后天,你带着琼莹和云松去佘家的时候,和佘家老太太说说这个事情,若是她应了就好,若是她不应,你就问问佘老太太,那个郑妈妈的卖身契,什么时候给咱们送过来。”

小佘氏赶紧点头:“是,老太太,我到时候会问的。”

“对了,老太太,还有一件事情,我也想请您拿个主意。”过了一会儿,小佘氏又开口,老太太往上坐了坐:“你说。”

“自打舜颜开始不念书,咱们侯府就辞了女先生,这次三弟妹和四弟妹又都将孩子带回来了,男孩子还好说,云松的先生就能教导他们了。女孩子这边,您瞧着,咱们是不是再请个女先生过来?”

小佘氏笑着说道,那边温琼华瞬间了然,果然,不管什么时候,孩子总是能让父母妥协的筹码。三婶娘之所以这么卖力,就是替温琼英打算的吧?

毕竟,现在就三房和四房的女孩子需要念书了,四房是嫡子,三房是庶子,四房的两个姑娘都是嫡女,四婶娘定然是会给闺女请最好的先生的。而三婶娘,就算是只为自己的嫡女打算,也怕到时候四房会不愿意姑娘们在一起念书。

这事情若是由小佘氏提起来,那性质就不一样了。前者是各房自己找先生,但是三房肯定没有四房人脉广,又因为出身的问题,不一定能请到好的先生。

后者则是侯府的姑娘们要念书,不管是嫡子还是庶子,侯府没分家,那么所有的姑娘就都是很贵重的。

老太太身子不是很好,这会儿都有些犯困了,听小佘氏提出来的问题也是个大问题,毕竟姑娘们教养好了,那也说明他们侯府规矩好,老太太强撑着问四婶娘:“老四家的,你怎么看?”

四婶娘笑着看了一眼二婶娘,点了点头:“我听二嫂的,二嫂打算请哪个女先生?”

“之前琼华她们的先生是姓曲对吧?”小佘氏笑着看温琼华,温琼华点了点头:“曲先生人很好,教学的时候也很有意思。我年前还让人往曲先生家里送了节礼,曲先生这会儿身子还好,应该还是能教学的。”

小佘氏点了点头:“不如咱们请了曲先生?”

曲先生是专门教念书的,姑娘们的课程可不光是这些,琴棋书画女红,曲先生能教三两样——书画,剩余的几样,都是要另外请先生的。

所以,小佘氏又看四婶娘:“其余的,不知道四弟妹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

“曲先生确实是不错,那就请了曲先生吧,至于其他的,我这次带来了个绣娘,是蜀地出来的,一手绣工让人很是惊艳,不如就请了她?”

四婶娘很是很满意曲先生的,虽说当年的学生里面,有个温琼莹在,但是,四婶娘很是坚决的认为,那是温琼莹的遗传问题。你瞧瞧,连府里的几个庶女都像模像样的,曲先生的教导能差吗?

她又不指望闺女将来当文豪,只要知道为人处世的道理,会做人,会办事,那就可以了。

一连解决了两个大问题,老太太实在是撑不住了,温琼华赶忙扶了她胳膊:“祖母,到床上去睡?”

老太太嘟嘟囔囔的,好半天温琼华才挺清楚,老太太是说要守夜,温琼华赶忙说道:“祖母,不用您守着的,我代替您守着,你先去睡会儿,等点旺火的时候,我再叫您好不好?那时候也算是守了一晚上的。”

众人都跟着劝,老太太这才应了,温琼华和四婶娘一起扶了老太太进去。

服侍着老太太睡下,四婶娘才轻声说道:“这个小佘氏,也不是个简单的。”

温琼华笑了笑,搂着四婶娘的胳膊:“四婶娘,我知道,不过二婶娘心地还是好的,就是性子烈一点儿,有恩报恩,有仇报仇,又很是隐忍,四婶娘你和二婶娘又没有什么过节,不用担心这些的。”

四婶娘伸手在她脸颊上戳了一下:“我这还不是为你着想?眼看着还有一年时间,这时候可不能出了事情。”

“不会,二婶娘不是坏人。”温琼华笑着说道,四婶娘点点头:“要是刚才她打着什么坏主意,我当场就不愿意了,哪里会等到现在?只不过,你以后也得长个心眼,小佘氏那人,可不是你能算计的过的,若是她想算计你,怕是你连发现都发现不了。”

温琼华笑着做了个鬼脸:“我才没有那么笨呢,再说,现在不是有四婶娘在的吗?再过两年,四叔父也要回来了,还能有谁来算计我?我又没什么好算计的。”

四婶娘瞪她一眼:“总之,你自己也要小心些,可别谁一说些什么,你都赶紧答应。”

“不会的,我肯定会先问过四婶娘的。”温琼华连忙作保证,四婶娘脸色这才好些,她们也不好在内室逗留太久,就相携去了花厅。

小佘氏正吩咐人准备夜宵,见她们出来,笑着问道:“我让人准备了小混沌,还有各种丸子,有肉丸子,有菜丸子,有炸的,有煮的,有蒸的,你们要吃哪一种?”

143、解决

小佘氏办事儿相当快,大年初二从佘家回来,就很愉悦的向大家表示,佘老太太对于温琼莹能够嫁到佘家这件事情,是欣喜万分的,还说了,等过几天,趁着新年的喜气,派了媒婆上门。

老太太微微有些惆怅,不过一看见正在旁边给她剥瓜子的温琼华,心里那点点的惆怅就扔到爪哇国了:“那就好,琼莹的终身也算是定下来了。”

小佘氏笑着笑着,又有些为难:“老太太,这事情,咱们能不能先不要张扬?”

老太太有些不解,小佘氏为难的说道:“琼华要嫁的永安侯世子,琼莹要嫁的佘家长子却不过是个从五品的侍读学士。我怕琼莹心里,会不自在。”

小佘氏这么一说,老太太立马想起来那天温琼莹叫嚣的话了——温琼华那没爹没娘的贱人,凭什么能嫁给程公子?程公子应该是我的!

“好,这事情你一定要保密,不能让琼莹知道,佘家过来,你也悄悄的,别宣扬了出来。”老太太当即就应了下来,自己还不放心,又叮嘱了一番小佘氏。然后又想到个问题:“不对,不让琼莹知道,那嫁衣什么的,该怎么做?”

小佘氏也有些犹豫:“要不然,就从外面买回来?”

老太太摇摇头,嫁衣这种东西,就是得自己亲手做,将来才能夫妻美满。温琼华在一边出主意:“祖母,不如这样,就告诉二妹,说是您正打算给她说亲,我出嫁之后,就要轮到她了,让她赶紧的做嫁衣。”

这方法虽然不是很好,但这会儿能起到效果,老太太也就应了:“那就这么说,总之,这事情先瞒着她,等琼华嫁出去了,再告诉她。”

“那她若是一直问呢?”小佘氏又问道,老太太摆摆手:“这事情就交给你了,不管你找什么借口,只要糊弄住她就行了,让她安安分分的呆在自己的院子里,等琼华出了门子,再让她出来。还有她身边的丫鬟,那不安分的,就尽快打发了,瞧瞧她们都将姑娘伺候成什么样子了?”

不管老太太说什么,小佘氏都赶紧点头,老太太说了一会儿,又想到园子里走走,温琼华赶忙将剥了一半儿的瓜子放到小荷包里装着,然后起身扶了老太太:“祖母,这会儿园子里的梅花开的也算好,咱们过去看看梅花?”

“好,你上次做的那个梅花糕挺好吃的,今儿咱们再摘一些梅花下来,等会儿让厨房做。”老太太当即点头,拖着半边不是很协调的身体,和温琼华一起往园子里去。

按照李御医的说法,老太太这其实已经算是痊愈了的,毕竟,中风就算是好了,那也曾经是中过风了,和完全没中过风的人相比,自然是要有所不同的。

得亏了老太太原先身体不错,再加上这段时间,温琼华和四婶娘等人整天围着老太太转,但凡一切能让人生气的事情都要隐瞒下来,老太太保持心态良好,这才算是能重新站起来。

虽然半边身子还是有些不听指挥,但是总比剩下的人生都在床上度过强。老太太也知道这个道理,黯然了几天,知道这事情确实是半点儿改变的机会都没有了,就赶紧又调整了心态。

“祖母,咱们过几日,不如去江南住段时间?”温琼华再次提出这个建议,老太太看了她一眼,没说话。温琼华笑嘻嘻的说道:“江南风景宜人,气温合适,最是养人了,咱们到江南住几日,祖母心情好了,身体会更健康的。”

老太太嘟囔了一句:“最重要的是,你能看见思华了对吧?”

“当然不是,最重要的是,祖母身子更好,能长命百岁,将来还要看着我的孩子娶妻生子,成家立业!”温琼华一脸正经的反驳,老太太笑着叹气:“你呀,就不知羞。”

“在祖母跟前,有什么好害羞的?”温琼华笑着说道:“祖母还能不知道我啊?祖母,咱们去江南吧,我这一辈子,还没出过京城呢。”

老太太忍不住笑:“一辈子?你才多大啊?今年才十七!”

温琼华伸出手指晃了晃:“不对,祖母,今天是大年初二,我已经十八了!”

“好好,你已经十八了。”老太太笑道,伸手抚了抚她头发:“时间过的可真快啊,转眼间,你都十八了,我还记得,你当年刚住到嘉庆堂的时候,才这么高,小小年纪,总是绷着一张脸,就像是一只受惊的小兔子,对周围所有的人,都保持着警惕,连睡觉都不安稳。在我面前,还总是爱做出一副端庄懂事听话的样子来,小小孩子,那样子别提多好笑了。”

温琼华忍不住脸红了一下,当年刚穿越,睁眼就是灵堂,又听见各处议论说原身爹娘的死不简单,又知道自己唯一的弟弟一定会被二房当成眼中钉肉中刺,再加上状态没转换过来,那会儿可真是对寿命都如临大敌,稍有个风吹草动,就恨不得将温思华藏到自己身后。

还是一个多月之后,才慢慢醒悟到,这个样子不行,太诡异了,连老太太都总说她太懂事儿了,真正的十岁小姑娘,铁定不会这样,这才慢慢的开始转换自己的态度,在老太太面前,将自己当成真正的小孩子。

没想到,时间长了,自己的心性,竟然也真的从一个成人变成了一个孩子。不过,这样也好。要不然,顶着青春无敌粉嫩脸,走成熟腹黑御姐路,指不定哪天就要被人当妖怪给烧了。

“那是因为祖母对我好啊。”温琼华笑嘻嘻的拍马屁:“我就觉得,有祖母在,我什么事情都不用担心了,自然是放任自己的性子了,还得多谢祖母包容我呢,想想那会儿,我可真是够调皮的。”

老太太大约也想到那会儿的事情,忍不住笑道:“确实是够调皮的,刘妈妈要做点心,你就将趁刘妈妈不注意,撒一把盐进去。珍珠要泡茶,你将在水壶里添一勺冷水,害的珍珠总以为茶叶坏掉了,泡出来的茶水一点儿味道都没有。”

温琼华自己都不好意思起来了,那会儿不知道应该怎么体现自己的“孩子气”,就做各种的恶作剧,这会儿想起来,可真是一部黑历史。

祖孙两个在园子里回忆了半天的当年,还是小佘氏见天都快黑了,派人过去接了她们,她们才回到嘉庆堂。

大年初六,佘家老太太带着自己的儿媳上门,小佘氏倒是让温琼莹出来了一会儿,在佘家二夫人给过见面礼后,不等佘老太太说什么,就立马以温琼莹这几日身子有些不好为由,将温琼莹给送回去了。

正月十六,佘家派了媒人上门。小佘氏早已经将温琼莹的院子给守的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自然是没让温琼莹知道这件事情的。然后,两边就交换了庚帖,因为温琼莹还在孝期,所以,这订亲就一切从简,佘家只送来了定亲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