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真的,视他为厌恶的人,是不需要用眼泪做为诠释的。

“茗——”他低低唤了她一声,却是生生咽回后面的奴字,只是一个茗,却又担心什么似的,复再添了一个字,“茗……”

虽然间断了些许时间,听起来,却是茗茗二字,一如,彼时,她母亲就是这么唤她的。

她的眼泪愈流愈多,不知是为了念起母妃的缘故,抑或是为了这些花灯。

是的,为了这些花灯,即便他没有告诉她,这图是谁绘的,可她却是品得出,该是他的工笔。

思及此,她生生地将眼泪收回,他的指尖,已抚上她的脸颊,甫要替她拭去上面的泪水:

“为什么,要嫁给萧楠……”

问出这句话,带着决绝的疼痛。

这个问题,是他一直想问的,只是,哪怕勇猛果断如他,却也害怕知道答案。

这一刻,问出这句话,没有得到她的回答,却是听到,另一侧的石门处,传来海公公焦灼的声音:

“皇上,急禀!仪瀛宫出事了!”

【冷宫薄凉欢色】38

海公公的话说得极其急促,而仪瀛宫是胥贵姬的所在宫殿。

原本,在元宵过后,为了抚慰胥贵姬,西陵夙会遵循祖宗惯例,在初六至太师府下定后,颁发圣旨,正式迎娶汝嫣若为后,赐下封号,并且昭告礼部择取的迎娶时间,而迎娶时间其实早在年前便已定了,正是五月初五,恰逢汝嫣若年满十五及笄的日子,也是这一年间最宜迎娶的绝好日子。不过一切都是走个仪式罢了,包括,会一应晋封后宫内其余诸妃,对于胥贵姬,也会直晋到妃位,权作抚慰。

当然,这一年,也是西陵夙正式启用自己的年号——元恒。

只是,显然,在那之前,却是暗潮汹涌的。

一如,此刻,胥贵姬的出事。

至于出什么事,海公公顾忌着什么,没有禀出。

西陵夙的手仍覆在奕茗的腕际,随着这一声急禀,西陵夙停下赏灯的步子,语音低迥,却是对她的:

“今晚,你就歇在这。”

歇在这,固然是好的,毕竟,暖融无比,四周都被灯火照耀得亮如白昼。

在冷宫的阴冷潮湿,以及黑暗中待久了,就会充分意识到温暖和光亮的重要。

可,哪怕,不必担心被人察觉她待在这,除了夜晚,他唤她来此之外,她却仍是待在外面破败的殿宇内。

源于,任何事,若恣意了,都会有瘾念。

哪怕,外面再让人难以忍耐,却始终,比这要好,因为,她永远不会在上瘾后,产生患得患失的念头。

这样的念头,是要不得的,因为,会蚕食一切的坚强。

但,这一刻,她仅是颔首默允。

只为了,她想再好好看一下,这些花灯,哪怕,这样细看,许是会有不舍,可,对于她来说,却是真的很想好好看一眼,看一眼那些工笔落下时,画中的女子,是怎样一一绘现的。

西陵夙随着她的颔首,松开她的腕际,回身,走向另一端入口,哪里,看似是一面平平无奇的墙壁,但,将旁边的烛台一拧,门转开时,是另外一个去处,那里,除了海公公之外,还驻守着数名禁军。

不自觉顺着他离开的方向望去的她,自然没有错过这些禁军,她的唇边浮起只有她自个懂得的哂笑,转了目光,去看那走马灯时,却是错过了,西陵夙瞧到这些禁军的一滞。

只是,这一滞,却随着海公公附耳低声说了几句,只大踏步地朝仪瀛宫走去。

原本,他来到这处殿宇,从密道进入时,不会带这么多禁军,可现在,恰是海公公为了防患什么,在他离开后,仍命禁军驻守在密道室门的外面。

毕竟,这里出去,距离西华门是近点的。

但,他一点都不担心里面的女子会想法设法就这样逃走,海公公这一为,是谨慎小心,然,却是不了解她的。

仪瀛宫内,此刻,鸦雀无声。

所有宫人都跪在甬道的两侧,殿内,是灯火通明的。

由于胥贵姬小产,未曾出席今晚的元宵赏灯,现在,她只着了白色的寝裙,被押至床下跪着,太后正坐在床旁的椅上,美目含威地睨着胥贵姬。

“皇上,请要相信臣妾,臣妾没有这么做过!”胥贵姬抬起眼睛,瞧见西陵夙步进殿内,忙不顾任何仪态,跪行到西陵夙跟前,声音里充满了恐慌。

她怎能不恐慌呢?

素来知道,宫里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而当这欲加之罪降到她的头上时,她便更是害怕得无以复加。

因为,措不及防,也因为,她清楚,这一个罪名的厉害之处。

那是一个,按重,可诛九族,按轻,也是赐死的罪名啊。

西陵夙的眸华淡淡地睨着她,然,没有说一句话,只停了步子,瞧向太后:

“太后,是得了确凿的证据,还是——”

“还是哀家的无中生有,皇上,要问的是这句,对吗?”风初初干脆地接上西陵夙的言辞,反问出这一句。

西陵夙并不应上这句,只站在那,神色莫辨。

“喜碧,将证物拿给皇上去瞧一瞧,若不是,司灯司昨晚按着规矩往各处悬挂花灯,入夜又着人去查看着,倒就给蒙混过去,险些酿成了冤案,错陷了茗奴。”

西陵夙在来的路上,早有海公公将事情的经过,简单地禀于他知。

原是在临近元宵的昨晚,司灯司将早就精心准备的花灯悬于宫内各处,由于同时忙着闲散侯婚宴的灯饰,没有立刻派人巡视,直到晚些时候,腾出人手来,才另派了几名小宫女巡了一遍,以防有闪失,没曾想到,在其中一株偏僻的树荫下,却看到一行迹鬼鬼祟祟的人,小宫女担心是对宫灯不利,走近一看,那人却已察觉,忙落荒逃去,小宫女追赶不及,只看到沿途洒下些许的药渣。本来这是无关紧要的事,宫内也有很多嫔妃或者宫人,生病后,不会将药渣洒于自个宫里,而是选择稍远的地方散去,意喻远离疾病,但,那一人匆匆逃离,只让小宫女觉到不对劲,恰逢太后由宫女陪同,在御花园各处提前赏玩这些花灯,撞上了这件事,太后的近身宫女喜碧又熟谙医理,当下察出这些药渣有异,若辅以针灸,便是能改变人的脉相,譬如小产后的脉相,所以,太后只吩咐宫人顺着药渣寻去,恰是到了仪瀛宫附近,药渣就不见了。

如此,便引出了,胥贵姬刻意改变脉相,是否仅是意味着一件事,那就是这次怀得帝嗣一事的真伪。

太后遂来到仪瀛宫,一边吩咐人去华阳宫请皇上前来。

只是,西陵夙并非在华阳宫,才有了海公公经密道去请的这一步骤。

眼下,西陵夙见喜碧将药渣奉上,只传来一早就在殿外候着的傅院正及冯院判,不过半盏茶功夫,既是证实喜碧的所言。

胥贵姬一张脸苍白无比,先前还哀声求着,待到太医院两名最高品级的执事太医印证了这一说法后,她却是不再哀求,反是换了种语调,直指冯院判:

“若真是本宫讹传有孕,那么试问,冯院判,当日本宫小产,你也是一直伺候左右,是真是假,难道,竟是看不出来,倘是讹传,想来冯院判也难辞其咎!”

冯院判并不因着一句话,有丝毫的怯缩,只躬身朝向西陵夙、风初初:

“回皇上,太后,臣除夕当晚确实在贵姬娘娘小产后,随伺左右,但,贵姬被送回宫后,臣毕竟身份有别,是不宜入内殿的,只有臣的随行医女进去伺候。”冯院判说完这句,得帝君允准,复唤来同在殿外候着的一名医女。

医女在得到西陵夙默允后,躬身说出的话,是让胥贵姬愠怒的:

“医女涵瑶参见皇上、太后,除夕当晚,奴婢确实在内殿伺候,小产的血水,奴婢也查验过,并无不妥,只是,那盆血水在奴婢进殿时,是由贵姬娘娘的近身宫女端给奴婢的,奴婢只是按着惯例,替娘娘查看,是否有血崩的状况,再将情形告知殿外的冯院判。”

“撒谎,撒谎!你撒谎!”胥贵姬饶是再有城府心计,此刻,全然做不到镇定。

每一个不想死的人,每一个有野心抱负的人,再遭遇这样生死攸关的事,确都是做不到镇定自若的。

可,她的不镇定,仅是换来,两名太后身旁的嬷嬷遵着主子的眼色,上得前去,将她按住,这一按,她顿时察觉了什么,目光狠狠地剐向太后,却只换来,太后唇边愈深的笑意:

“皇上,这事,您看,该如何处置?倘皇上法外开恩,容了胥贵姬这一次,委屈的,却是冷宫的茗奴。想那茗奴也是可怜,没有世家背景,恁是被冤枉,也都无人过问,还遭了落井下石,唉……”

这一语,太后碍着自个的身份,以及祖制规矩,并没有挑明了去说。

而这一语,太后的的意思是什么,西陵夙自是清楚的,他也清楚,这一切背后隐含的是什么,但,这些对他来说并非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仅是,以此,不啻是一个绝好的转机,他能就此释她出冷宫,安然在宫中,诞下他的子嗣。

只是,真的安然吗?

在宫中,或许,反倒是没有冷宫周全,这份周全,是相对怀上子嗣而言,也是相对,他太清楚宫中这些女子的手腕,他愿意护她周全,可,她呢?

她的性子,除了对他做得到狠以外,始终是太心软的。

他能作为这种唯一,是否至少说明了,对她来说,还是不同的意味。

曾几何时,自我安慰的念头,仅添了自我一哂罢了。

而一念至此,他略一思忖,只道:

“今晚是闲散侯大婚的日子,一切,待到明日再说。”

“皇上,这事,事关混淆皇室的血脉,岂能拖到明日?依哀家之见,这事,必要早有个发落,才能服众,还请皇上,即刻传胥司空觐见,调教出这样的女儿,让哀家实是对闲散侯夫人,都颇是质疑的。”

明明没有怀有子嗣,却讹传怀了子嗣,若奕茗在除夕的相推,是奕茗的无心之失,那么,无疑待到九月怀胎,这子嗣诞下时,显见,也必会是皇长子。

若除夕的相推,是蓄意为之,企图陷害奕茗,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却是有些说不通罢了。

当然,这层说不通,因着接下来的发展,很快便是让人清明的。

太后见西陵夙依旧不做发落,又道:

“有些话,哀家需单独皇上说,来人,先将胥贵姬带到偏殿囚起来,你们也都退下。”

随着众人喏声,胥贵姬在被那两名嬷嬷拖走时,仍是不甘心地拉住西陵夙的衣襟,泪流满腮:

“皇上,您一定要相信嫔妾啊,嫔妾真的没有骗过皇上,真的没有!”

可,再怎样拉住衣襟,她的力气又怎抵得过两名嬷嬷呢?那两名嬷嬷显见是得了太后的默允,上得前来,只将胥贵姬的手指一根一根的从西陵夙的衣襟掰开,每一次掰开,都带着绝对锥心的疼,但,她分不清,这痛,是来自手上还是心底更多一些。而当手指彻底被她们从西陵夙的衣襟分开时,她清楚,大部分是来自心底的疼痛。

可笑,她竟还会心疼。

是在心疼眼看不能保住,却即将会得到的位分,还是心疼胥氏族人会被拖累,抑或是被人陷害的感觉,真的很疼呢?

不管是什么原因,她终在心疼中失去所有坚持的力气,任由两名虎狼般的嬷嬷拖了出去。

数九的寒天,她只着了单薄的寝裙,没有人给她披一件外衣,很冷,这冷,一如帝宫所有人的嘴脸一样,不过是雪中送炭难,锦上添花易罢了。

殿内,在众人皆退了出去后,风初初微微一笑,转望向西陵夙:

“哀家知道,皇上心里很在意茗奴,也正因此,哀家对茗奴的事格外留意,只是,没找到好的借口,可以为皇上分忧,直到前几日,哀家的妹妹进宫给哀家请安,哀家瞧她神色恍惚,仿似有什么事,追问下,才得知了,那一日,在慈云庵中,她拾到了不该拾的簪花,听了不该听的话语,却因为害怕,只在簪花被茗奴误捡了去后,自个偷偷的逃离,使得彼时正借着慈云庵起福为名,实则行那不可告人之事的胥贵姬以为,那番话语,被人听了去,于是,与其等茗奴告诉皇上,不如先下手为强。所以方先有了这匪夷所思的一推,而见皇上对外并不赐死茗奴,才后有这银狐之说,所有的一切,当然也和胥侍中脱不开关系。哀家知道,要动胥家,以如今皇上之力确需投鼠忌器,可,皇上有没有想过,不破不立,若此事皇上还想藏掖着发落,只怕到时候,胥家生生要逼死的,就是皇上所爱的女人。皇上,哀家会让父亲站在皇上一边,而太师也定会站在皇上这一边的。”风初初直截了当地说完这番话,西陵夙却并不立刻应上她的话,也对此,没有丝毫的讶异。

这有点出乎风初初的意料,只是在短暂的讶异之后,西陵夙终是道:

“朕知道该怎么做,多谢太后替朕照拂着茗奴。只是次女刁蛮,朕亦想用冷宫挫挫她的锐气。”

“皇上,凡事若过了头,就会适得其反,皇上是英明之君,自然懂得进退的度,这,哀家就无需再多唠叨了。只是还请皇上尽快调查清楚,藉此发落了才是。”

“哪怕胥雪漫有罪,但,胥司空毕竟是朕的肱骨重臣,罪不殃及胥氏一族。”西陵夙话里有话地说出这一句,风初初的脸色却是一变。

这一变,是她听明白了,西陵夙的意思,是断不会因为胥雪漫的事,殃及胥氏,胥氏一族,自然包括了胥雪沁,是以,胥雪沁仍会是西陵枫的夫人。

然,这一变,亦是让她突然触及了自个的心,原来,行这些谋算,她始终还是蕴着另外的私心,那就是——她的嫉妒。

她嫉妒在今晚后,将有另一名女子陪伴在西陵枫的身旁,而这,始终是她不可得的。

唇角轻微的抽搐了一下,只是这份抽搐,在她抬起脸来,对向西陵夙时,只化作云淡风轻:

“一切,就按皇上的意思,哀家能做的,仅是提个醒,把哀家知道的一切,都告诉皇上。”

“时辰不早了,也请太后早些回宫歇息去罢。”

歇息?

今晚是元宵,人月两团圆的时刻,她寂寥一人,又怎歇得好呢?

“好。但在这之前,哀家觉得还是该让传哀家的妹妹进宫来佐证,毕竟,此事关系甚大,藉此,皇上也能整肃下后宫。”风初初转身出得内殿,唇边却勾起一抹犀利的弧度。

这一语,意味分明。

自西陵夙登基以来,所纳的嫔妃,除了昔日的钦圣夫人,以及如今的茗奴外,其余皆是前朝重臣的千金,如此的后宫,对于这位心有宏图抱负的帝王来说,不啻是最难耐的。

是以,她笃定,哪怕,帝君不想殃及胥氏,藉此,却是对胥贵姬的最好发落契机。

而只发落胥贵姬,不动胥氏,许是会让胥司空自此本分,甚至敛去锋芒一些,也未可知。

※※※※※《失心弃妃》※※※※※作者:风宸雪※※※※※

红红的喜烛,红红的纱幔,红红的盖头后,是胥雪沁一样红的小脸。

这抹红,不仅是胭脂的缘故,也是等待夫君入得洞房时的心情使然。

从今晚开始,她的身份,就会从胥家的三小姐,变成闲散侯的夫人。

虽然,也因此,她不能入宫选秀,可对她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从小到大,她是怕着她的二姐姐胥雪漫的。

纵然是一母同胞的姐姐,可,说不出来,就是惧怕,事实也证明,二姐胥雪漫纵然是女儿身,却是连父亲娶的妾室生的最跋扈的独子都能震慑住的。

而,两年前,二姐进宫成了皇上的妃子,她想,如果她也要按着规矩进宫参选,恐怕,是不好的。毕竟,二姐现在刚失了孩子,无疑是最敏感计较的时候啊。

这些道理,她都懂,府里的嬷嬷平素里,都把这些道理一一教给她听,源于,以她的身份,今后,总归是要嫁得一门好亲事的,这些事早点知道,也是好的。

所以,这个安排,她倒是欣然接受,闲散侯虽是废黜的太子身份,她虽然是续弦,可,天家西陵一族的男子,又有哪个不丰神俊朗呢?又有哪个不让帝都的世家小姐们暗暗心仪呢?

只是,方才的拜堂,她却是紧张地头脑一片空白,眼睛也只顾盯着地上,丝毫不敢透过盖头,去瞧她的夫君西陵枫。

现在,如此这般想时,心下越是期盼,偷偷地抬起羞红着的脸,只隔着绯红的盖头,朝外瞧去,很快,房室外就传来了不疾不缓的步伐声,由于是元宵的缘故,宫里除了赏赐以外并无人来,前朝的官员虽有来拜贺的,但亦都不会久留。

然,今晚,西陵枫却显见,还是姗姗来迟了。

西陵枫略带了几分薄醉,今晚,本是不预备喝酒,虽有前朝官员来贺,大抵也都是不会频频劝酒的,未曾想,还来了一位,自他回京后,第一次来瞧他的人——宝王。

因着宝王的生母是伺候先帝的一名御前宫女,先帝偶然酒醉临幸,便诞下了宝王,所以,自小由他的母妃惠妃抚养长大,但,待在惠妃身旁,从小也养成了宝王谨言慎行的性格。

今晚,他来,却是一反常态,不仅频频劝酒,言辞间的意思,也不似以往拘谨,可,有些话语,他宁愿是听不懂的。

一如,面对太后时,对有些言辞的处理一般。

于是,在宝王愈渐明显的暗示后,他唯有推辞说,不胜酒力,才得以离开。

世人,对于所谓的权势角逐是永不知疲惫的,而他呢?

或许,再不想继续,只想置身事外吧。

此刻,当送走喜宴的宾客,来到内室时,看到那红红的身影端坐在那,当年,他亦是迎娶过一名女子,世人都只道做他的太子妃,是何等殊荣之事,唯有他清楚,彼时,他的心,并不属于那名女子,连可支配的时间,都很少属于那名女子,甚至于,在那女子罹患急症,去世的时候,他才第一次,记住了那张脸,

那张,原本也是绝美的脸,被病痛折磨到形销骨立时,她的手握住他的,最终却仅是费力说了一句话,让他好好照顾着自己。

他原以为,她说的,该是其他,却临了,是这一句。

原来,旁人都瞧得出来,他对自己未必是尽心的,惟独,他自己不知。

闭上眼睛,还是走进了室门,在里面的嬷嬷按着规矩,唱完合衾谣时,在他打发赏银后,只将她们摒退出房室。

接着,他才执起一旁的钩子,掀开胥雪沁的盖头。

胥雪沁显然被盖头盖了很久,甫掀开,她抬起羞红的脸,却是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随后,眼眸有些怯怯地瞧着他,眼底是有笑意盈盈的。

“让你久等了,早些歇息罢。”他的语音很是温柔,不管怎样,这一次,既然娶了她,他不希望,再多加一名女子的痛苦。

哪怕,娶她的初衷,同样是皇命难违。

可,这么多年过去,他想通了很多事。

世上的幸福有很多种,未必是要厮守在一起的,才是幸福,为了厮守,伤害到不相干的人,终究只会演变成愈深的愧疚。

他不想再愧疚任何人、任何事了。

是以,这一刻,他说出这一句话,而眼前的女子脸上红晕越深,但,却是识得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