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姜梨坦然地看着他,“佟知阳既然做了,总会露出马脚,顺着马脚找出真相,不是什么难事。我也很意外,国公爷会对别人的家事,这种小事上心。”

“和你有关,没有小事。”姬蘅笑盈盈道,“姜二小姐做的,都是大事。”顿了顿,他又道,“世的确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做了,总会露出马脚,顺着马脚,迟早找出真相,”他含笑看向姜梨:“是不是?”

姜梨颔首:“是。”

她明白姬蘅的言外之意,她身上疑点重重,即便掩饰的再好,难免露出马脚,只要抓住这些马脚,总有一日,她身上的秘密就会被揭开。

也许姬蘅真的能做到吧,但她不怕,她只想为薛家一门报仇,除此以外,未来如何,她不在乎。

姬蘅似乎也瞧出了她的不在乎,漫不经心的道:“姜二小姐什么都不怕,是因为有恃无恐吧。凡事做周全打算,现在有佟知阳盯着,谁也不敢动你了。”

姜梨猝然看向他。

这也被姬蘅看出来了。

的确,来襄阳之前,姜梨就想到,季淑然母女在宫宴一事上吃了这么大的亏,回头想想,总会怀疑到自己身上。即便没有出宫宴一事,这对母女也是容不下自己。此番回襄阳,便给了她们除去自己的一个绝佳机会。

季淑然母女必然请了人暗中窥伺,一旦有问题,必然狠下杀手。在丽正堂门口宣布自己的身份,除了让佟知阳心中生畏,对叶家人客气以外,还是给了自己一道平安符。

自己身份特殊,佟知阳定会让人暗中盯着自己的动作。而且眼下襄阳人都晓得佟知阳得罪了姜梨,如果姜梨在襄阳出了什么事,无论真相是什么,佟知阳都得背这个锅。旁人只会因为是因为姜梨和佟知阳结仇,佟知阳暗下杀手。姜元柏不会放过佟知阳。所以为了不让自己白白担了恶名,佟知阳的人也得保护好姜梨。

这也是借用佟知阳的人马来对付季淑然的人手,至少在佟知阳所在的襄阳,姜梨是安全的。

这一点是姜梨暗中的打算,只是没想到已经被姬蘅看了出来。

姜梨笑道:“天下间,还有什么是国公爷不知道的事?”

“有。”姬蘅看向她,目光动人,“那就是你啊。”

“我?”

“我生平见过的人,”姬蘅道:“在你的年纪,北燕无论男女,有这份心计筹谋,你是第一个。”

“多谢国公爷夸奖。”姜梨道:“姜梨不敢当。”

“你当得起,我只是疑惑,既然你如此聪慧,八年前,怎么会被你的继母,赶去青城山?”他含笑问道。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不过是运气不好。”姜梨笑道:“况且八年前我才七岁,国公爷拿七岁的我与现在的我相比,实在苛刻了些。上天不会一直眷顾某个人,八年钱我是运道不好,但有句话说,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她淡笑。

“那我就拭目以待了。”

姜梨笑着冲他颔首,这会儿,姬蘅总算是把她的玉佩还给了她。姜梨又冲他回了一礼:“今日的戏十分精彩,我也该回去了。方才多谢国公爷出手相救,姜梨不胜感激。”

“不必谢,”姬蘅笑了一笑,“其实没有我,姜二小姐也能全身而退,不是么?”

姜梨目光一凛,随即笑了,道:“还是要多谢。”她再冲姬蘅告辞,这才不慌不忙的转身离开。

待姜梨的身影消失在院落外后,文纪出现在姬蘅身后,道:“大人,金满堂的人…”

“别让人死了。”姬蘅摇了摇扇子,道:“审完了,给她主子送去。”

文纪应道,又问:“姜二小姐那边…”

“继续盯着吧。”姬蘅道:“织室令的人很快就要到了,我倒要看看,接下来她怎么唱完这出戏。”

文纪不说话了,心中亦是深思,今日之事他也是从头到尾看在眼里。姜梨一个十五岁的小姑娘,面对金满堂的刺杀,虽然有一瞬间的惊慌,不过片刻就安定下来,仿佛完全不后怕似的。而且文纪一行人也注意到,姜梨屡次伸向自己的袖中,即便在危急的生死时刻,她都没有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的想法。她惯会隐藏后招,做好一切万全的准备,正如姬蘅所说,即便今日姬蘅没有出手,姜梨未必就不能全身而退。

文纪看向姬蘅,姬蘅面上的笑容已经收起来了,当他收起笑容的时候,温柔和怜惜便尽数不见,有的只是冷漠和薄情,令人胆寒。

姜二小姐却不怕他,还与他步步为营,倒真是不简单…

姜梨回到叶家院子里的时候,桐儿和白雪都吓了一跳。她裙角处沾了一些细密的鲜血,大约是刺客身上溅上的。

“姑娘这是怎么回事?哪里受伤了?”桐儿急的团团转,就要来查看姜梨的伤势。

“不是我的血。”姜梨安慰她,“我去换件衣裳,这件事别对其他人提起。”

桐儿和白雪心中担忧,但见姜梨神情严肃的模样,也只得点了点头。

姜梨松了口气,又换了件衣裳,在椅子上坐下,白雪给她端上一杯热茶。两个丫鬟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不是和叶明煜在府门口说话,也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怎么好似发生了了不得的事?

姜梨喝了点热茶,心里才渐渐平静下来。

今日本想去谈谈姬蘅的深浅,谁知道会撞上金满堂暗杀姬蘅这一场戏。看来襄阳也不太平,那些人分明就是冲着姬蘅而来,她与姬蘅本来无甚关系,但看在那些人眼里,莫不是以为他们关系匪浅,要是转向矛头对准她,那才是无妄之灾。眼下叶家的事还没解决,她还背负着薛家的血债,可不想再给自己添麻烦。

总得远离他才好。

等襄阳这头的事解决掉,回到燕京城,就不要和姬蘅有所往来了。这人心思藏的太深,背负的秘密好似也不浅,莫要搭上自己才是。

“今日已是第七日了…”她喃喃道。

在丽正堂门口放话后,已经过了七日,加之在那之前她就写好了给叶世杰的信,算起来,就是这两日,织室令的人也该到了。

织室令的人一道,加上外室又在别人手上,佟知阳便不敢从中作梗。叶家的事至少不会越陷越糟糕,就算是背后是右相在设局,因为姜家的关系,叶家暂且也安全了。

除了叶家的事,她到襄阳来,最重要的是为了薛怀远。不知道惜花楼的琼枝打听的怎么样了,时间紧迫,她还得找个机会,亲自回一趟襄阳。

两日后,织室令下派的人到了襄阳。

织室令的人直接先去见了佟知阳,在叶世杰以姜家的名义上报给织室令襄阳发生的古香缎一事后,燕京的织室令立刻意识到此事非同小可。叶家既是新上任的户部员外郎的家,也是当今首辅姜元柏曾经的姻亲,怎么也不能小看,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路上日夜不停的赶到襄阳,彻查此事。

佟知阳也没料到燕京来人来的如此之快,他这些日子一心记挂自己养在外面的这对母子,几乎要把襄阳城都翻遍了,但怎么也找不着人。人一分心,对于叶家的事就松懈了些,没有细细琢磨,只想着已经把襄阳城情况有变一事写信送回了自己妹夫,看妹夫那头有什么应对的法子。

可妹夫那头还没来信儿,织室令派的人就先到了。佟知阳一事不知如何是好,只得先打起精神应付,想着能拖些日子就拖些日子,拖到燕京来信,就知道下一步如何了。

“唐大人,”佟知阳笑容满面道:“叶家的古香缎是死了人的,眼下叶家当事的人还在咱们衙门,这织造的事儿该你们管,但死人的事儿就该我们管了。所以叶家两位老爷,是不能放出来的。”

织室令下派来彻查此案的人叫唐帆,听闻佟知阳的话也不好说什么。佟知阳这话说的没错,他们织室令只管织造,不管杀人,叶家的布料既然死了人,确实就该让衙门查查。

“没事。”和叶明煜一同前来商量的姜梨笑道:“我们没有要求明辉舅舅和明轩舅舅现在就出来。”

唐帆心里松了口气,他来之前,他的上司就明确告诉过他,这个案子关系到首辅姜家和叶家,最重要的是首辅姜家。那可是燕京城的文人之首,千万莫要得罪了。而在燕京城,最近几月,姜梨的事又传的沸沸扬扬,谁都知道姜家二小姐是个厉害的主。姜二小姐要保叶家,他们也只得顺着办。要是姜二小姐不依不饶非要现在就放叶家两位老爷出来,他们织室令也只能和衙门杠上了。

佟知阳却是愣了一愣。

丽正堂门口,姜二小姐一番话,着实不客气,佟知阳心里就晓得,这位首辅千金必然是个飞扬跋扈的主。她既然要为叶家出头,肯定会保叶明辉和叶明轩,自己再用于理不合来拒绝,就能和织室令的人纠缠,这样纠缠定不会很快结束,便可以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等来燕京城的回信。

谁知姜二小姐居然这么好说话,干脆利落的就答应了。

佟知阳以为这是姜梨的诡计,不由得狐疑看向姜梨,但见女孩子眉清目秀,笑容温柔,却是毫无心机,单纯澄澈的模样。

或许只是虚张声势,其实只是个什么事都不懂得小丫头?佟知阳疑惑,转念一想,姜梨这么好说话也没事,虽然不能争取时间。但叶家当家的叶明辉和叶明轩被关着,叶家就没有做主的人。那个叶明煜对叶家生意一窍不通,不足为据,叶嘉儿和叶如风也只是两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叶家一盘散沙不足为据,便是织室令的人来了,料想也查不出什么。磋磨几日没有结果,燕京那头也该有新的命令了。

想到这里,佟知阳顿感浑身轻松,笑道:“如此,那古香缎的事我们衙门就不再过问。唐大人还请好好彻查此案,给襄阳百姓一个交代。”

唐帆道:“职责所在。”

叶明煜也道:“一切就拜托唐大人了。”

佟知阳自觉叶家便是请来了织室令,也暂时没办法,正洋洋得意的时候,便听见姜梨道:“唐大人,之前那些百姓穿了身上起疹子的古香缎做的成衣,已经全部被我们收起来了。现在府里的下人已经将古香缎装在箱子里,送到山下的织造场。”

佟知阳一愣,唐帆讶然的看了姜梨一眼,笑道:“姜二小姐想的很周全。”

“唐大人应该会让人检查那些古香缎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除此之外,叶家的织造场里,所有东西都不曾动过,方便唐大人的人查探。”姜梨笑道:“需要叶家做什么,叶家都会全力帮忙。一旦唐大人查出东西,便可上报回信给织室令,织室令在燕京城中得了消息,若是叶家的原因,便会封掉叶家的织业,若不是叶家的原因,此事就复杂了,怕是中间还有别的阴谋,得交由知州大人查探。”

她说的不疾不徐,叶明煜不了解官场中事,只听得一头雾水,佟知阳皱着眉头,隐隐约约觉察出姜梨并非他想象中天真不知事的娇小姐,最惊讶的是唐帆,姜梨所说的一切,的确是燕京城行官的流程。莫非姜元柏还在府里教导自己的女儿这些官场中事么?否则她何以对这些事情说的头头是道,无比熟稔,好似早就牢记于心似的。

他们当然不晓得,面前的女孩子,早在嫁给沈玉容时,就熟读行官流程,那时候薛芳菲不知如何能帮得上沈玉容,只是有过目不忘之能,便干脆将燕京城所有官书都看了一遍,也包括行官流程。她知道织室令,也知道织室令来了会做什么,说给唐帆听无非就是要唐帆明白,至少在叶家这件事上,她不好糊弄,唐帆也就必须认真以对。

如果说之前是因为看在姜元柏的份上,唐帆不得不对叶家客气,眼下姜梨的一番话,却不由得让唐帆心里也生出小小的敬佩。当初这位杀母弑弟的姜二小姐回京时,可是人人唾弃,但人家愣是靠着明义堂的校考一举成名,还得了皇帝陛下的亲自授礼,所以说,有能耐的人到哪里都不差,即便身处困境,也能凭着自己杀出一条路来。

唐帆恭敬道:“那么,时间不容耽误,我们现在就去织造场吧。”

姜梨一行人和唐帆离开了,佟知阳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心中不由得闪过一丝不安。他顿了顿,有些烦躁的问身边人道:“燕京那边还没回信?”

“回老爷,没有。”

“真是一群废物!”佟知阳骂骂咧咧的道:“再去催问,还有,”他压低声音,“夫人和少爷要是再没下落,别怪我不客气!”

他的外室和儿子,至今仍没下落,佟知阳怀疑他们是被人掳出襄阳城,但时间隔得太久,眼下要想查起,却是十分困难。

真是诸事不顺!他愤怒的将杯子摔在桌上。

叶家的织造场,就在襄阳一处山底的空地上。

织造场里面已经没有人了,自从古香缎出事后,叶家的织造场已经暂停,不再织造布料。原先的古香缎已经流入整个北燕,襄阳城这边传的叶家事沸沸扬扬,却不知北燕其他地方如何。

织布的机杼蒙上了一层淡淡的灰,从门口走进去,诺大的织造场显得格外冷清。叶嘉儿和叶如风在织造场等待,见姜梨他们来了,连忙迎了上去。

“表妹,你们总算是来了。”叶嘉儿道。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是把织室令的人等来了。要知道这些日子,叶家的人都睡不好觉。叶明辉兄弟还被扣在衙门,丽正堂也关了门,整个襄阳城都在传他们叶家的古香缎害死人,换了旁人,也会吃不好睡不好,成日忧心忡忡。

如今织室令来了,就能查出来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便是真的有问题,也知道从哪里改正,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般乱撞,束手无策的坐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眼睁睁看着事态越变越糟糕。

“表姐,古香缎在哪呢?”姜梨问。

叶嘉儿忙道:“在这里。”她错开身子,露出身后露台上,一排整齐的木箱来。

下人们将木箱打开,唐帆带着他的人走到木箱前。

古香缎的花纹十分古朴幽暗,难得的是布料上天然散发出的淡淡幽香,这是只有叶家才能做出来的布料,换了旁的人都不行。古香缎刚出来那两年,一匹难求,为了得到一匹,那些贵人甚至要争执不休。

如今的古香缎却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叶嘉儿和叶如风的眼里,都露出一丝伤感。

“这些古香缎从客人们身上脱下后,我们就不曾动过。”姜梨笑道,“若是古香缎上真有什么能致病的东西,此刻应当还在上。”

唐帆伸手捻起一块布料,用手搓揉几下,大约是在辨认,过了一会儿,又凑近去轻轻嗅了嗅。

叶嘉儿紧张的握住姜梨的手,姜梨安慰的对她笑了笑,她才稍稍放心了些。

唐帆琢磨了一会儿,又让他手下的人近前,重复他方才的动作,似乎在确认什么。

姜梨见他似乎看出了点什么,就道:“唐大人是不是有发现了?”

对着姜梨,唐帆不敢怠慢,忙道:“发现倒说不上,只是有些奇怪。”

“哪里奇怪?”叶嘉儿急急地问道。

“这古香缎上,怎么会有驮萝?”

]]

☆ 第 103 章、第一百零三章 祖孙

“这古香缎上,怎么会有驮萝?”

此话一出,周围的人都是面面相觑。

叶嘉儿问:“唐大人,驮萝是什么?”

“驮萝是西域的一种植物,”不等唐帆开口,姜梨就开口回答,“盛开在沼泽周围,气味芳香,不过驮萝的花瓣带毒,曾有人将驮萝花瓣研磨成粉制成毒药,融入吃食衣物之中,无人发现,长此以往,人就会中毒。”

唐帆诧异的看着姜梨,半晌才道:“二小姐如何知道的这样清楚?”

“在父亲的书房看过西域志异,恰好见过此种记载。”姜梨笑道。

姜元柏作为当朝首辅,府内藏书众多,有这样的孤本也是情理之中,唐帆道:“原来如此,二小姐真是博闻强记。”

叶如风和叶嘉儿对视一眼,姜梨年纪比他们都小,似乎懂得比他们都多。

“唐大人的意思是,这里头的古香缎,上面都有驮萝?”叶明煜问。

“不错,”唐帆道:“的确是驮萝无疑。”

“驮萝花瓣含有芳香,古香缎又自带香气,将驮萝花瓣研磨成粉混在古香缎中,是不容易被发现出来。这样看,古香缎之所以会造成人身上起疹子甚至死亡,都是因为驮萝花的缘故了。”姜梨道。

“二小姐说的不错,”唐帆看相关叶嘉儿,“叶家的古香缎里,怎么会有驮萝?”

叶嘉儿摇头:“大人,这绝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叶家怎么会自毁名声,古香缎这么多年都没出问题,突然出事,必然事出有因。可绝不会是我们叶家自己做的。”

唐帆盯着她:“也许是叶家织造的时候自己不小心将驮萝花混到了里面呢?”

“这…”叶嘉儿迟疑一瞬,随即坚定地摇头,“大人,叶家的织造场,是由我父亲和二叔亲自一匹匹检查过的,不可能出问题,如果是叶家自己内部的问题,早在出织造场之前,就会被发现。不可能让有问题的布料流出去。”

唐帆还要说什么,便听一边的姜梨开口道:“唐大人。”

首辅千金的话,唐帆纵然再胆大,面子也不会不给,便做出一副认真倾听的姿态。

姜梨道:“据我所知,驮萝花生长在西域南边的沼泽地上,西域离襄阳实在是太远了。襄阳说到底也不比燕京,来往人流众多。叶家织造场的织女们长年累月都不出襄阳,应当拿不到驮萝。襄阳其他人也是同理,不妨查探襄阳每年进出的商人,有没有从西域而来的。倘若有,驮萝最大可能也就是从他手上流出来。无论是有意针对叶家也好,无意混进织造场也罢,这种外来的危险花草,都不是平常能见到的东西。”

叶明煜闻言,也道:“不错,这劳什子驮萝花,应当是个稀罕玩意儿,我常年走南闯北,也是头一回听所过这东西。阿梨,这玩意儿不便宜吧。”

“次一点的驮萝花百两银子,好一点的驮萝花千两银子也有。驮萝花颜色越艳丽,香气越浓,毒性越大,也就越贵重。如像出问题的古香缎一般,能毒死人的,应当是上了千两银子无疑。”姜梨看向唐帆,“唐大人,恕我多嘴,一匹上等的古香缎,也就五百两银子,‘无意’将价值千两的驮萝花混入价值百两的古香缎,寻常人怕是很难做到这种事,我想怀疑是有人故意嫁祸叶家,制造这起阴谋,应当不过分吧。”

她言笑晏晏,说的话却分量不轻,唐帆听着听着,眉头就皱了起来,心里越来越沉重。姜梨说的话的确有可能,但如果真是一场阴谋,事情就大了。商人之间互相追逐竞利,私下里下绊子也不是不可能。但叶家可是北燕首辅,叶家的商铺整个北燕都是,敢对叶家下手的人,势必胆子不小,这里头很有可能牵扯到一些重要的人。但另一头姜家又在为叶家撑腰,这事儿不调查清楚不可能,尤其是姜二小姐,看着和颜悦色的一个人,脑子清楚地很,想要糊弄她是不可能,人家分明是早就将此事看的一清二楚,就等着有人来当枪使,将此事解决个干净呢。

晓得自己掺进了一桩了不得的麻烦中,唐帆很有些气闷,思来想去一番,觉得自己此番是不可能明哲保身了。横竖都要得罪认,还不如就卖姜二小姐一个面子。毕竟姜家在朝中的地位这么多年都稳固有加,首辅姜元柏又是一个老好人,自己此番帮了叶家,姜元柏受了这个人情,日后总会美言几句。

思及此,唐帆立刻道:“二小姐说的有理,此时的确非同小可。虽然查案一事并不归织室令管,但织室令大人派我们来襄阳,就是为了彻查此事。叶家又是北燕织造第一,我们会与佟知府一同商量,从明日起,就彻查襄阳往来西域的人。”

“佟知府会答应么?”姜梨轻轻皱眉,有些为难的模样。

“姜二小姐请放心,”唐帆道:“此事关乎襄阳百姓,驮萝花流出也是件危险的事,佟知府一定会答应的。”佟知阳到底只是个襄阳的知府,他却好歹是燕京城的人,佟知阳在地方称霸习惯了,不晓得姜二小姐多厉害,他可清楚得很,姜家全盛的时候,大半个朝堂都是姜元柏的门生,如今姜家谨慎了一些,却不代表没落了,得罪不得。

“如此,那就麻烦唐大人了。”姜梨笑道:“我回头就写信告诉父亲此事,告诉他一切顺利。”

唐帆闻言,精神一振,之前还怕掺和到麻烦中的犹豫顿时一扫而光,姜梨这话,几乎就是保证在姜元柏面前美言,或许再过不久,他的晋升之路会更顺遂一些。

值了。

姜梨瞧见唐帆眼里一闪而过的喜意,心中一哂。燕京城的官儿都习惯了依靠裙带往上爬,连制造令手下一个小小的调派官也不例外。有权的确要方便许多,也庆幸她这个身份,能游刃有余的利用权势。

唐帆一行人带着有问题的古香缎离开了,作为证据,这些古香缎一部分将会被人带回燕京。接下来便是查探襄阳城的驮萝从何而来,姜梨倒不是很担心查不出人来。叶家的确没有必要自取灭亡,洗清冤屈是迟早的事,加之唐帆现在已经偏向于姜梨一边,佟知阳那头的外室又在手上捏着,倒不用很担心。但叶家的声誉现在已经被破坏的十之**,这样一来,即便洗清冤屈,叶家也不可能恢复到昔日的荣光。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百姓们对古香缎,只怕日后会望而却步。

和叶家人一同回到叶宅,关氏和卓氏听完整个过程后,皆是惊诧莫名,谁也没料到会突然冒出个驮萝花来。

“有谁会害咱们家?”卓氏不解,“叶家一向与人为善,天灾**的时候还派人施粥,不曾与人交恶,谁会用这么恶毒的法子败坏叶家的声誉?”

“或许是旁的布料商。”关氏道:“古香缎的生意做得一家独大,难免惹人眼红。”

“要真是眼红,也不必选在这个时候。”姜梨道:“叶家前两年时,生意更加鼎盛。这些年将其他的生意搁置,专心织造一面。若是想要对付叶家,前两年就开始了。偏偏选在叶表哥刚刚入仕的时候…”

此话一出,众人皆是一惊。叶明煜看向姜梨,道:“阿梨,你的意思是,有人想害世杰?”

叶世杰是叶家唯一入仕的男子,叶家将来的凭仗,事关叶世杰,所有人都严肃起来。

“也不是害叶表哥,”姜梨耐心的解释,“叶表哥刚入仕,得了陛下看重,他所处的位置,就很重要。也许有人想拉拢,也许有人想打压,如果叶表哥孑然一身,反倒不好左右他的想法,但叶家就不一样了。如果有人想要利用叶表哥,从叶家下手,是最稳妥最有利的方式。”

她思来想去,还是决定将这些事告诉叶家人。敌明我暗对叶家来说并不好,不如摊开了讲,让叶家有个提防,省的日后想岔了方向。

叶明煜拍案而起:“什么东西,这件事是有人故意做的?就为了让咱家牵制世杰?”

“明煜舅舅,这只是我的猜想,”姜梨摇头,“具体如何,我也不是很清楚。毕竟现在咱们在襄阳,不过也不用着急。既然背后之人想要陷害叶家,现在叶家挑出圈套,对方没有得逞,自然会露出马脚,到时候循着蛛丝马迹,总能看出一些端倪。”

“表妹,表哥知道这件事么?”叶嘉儿问。

“知道。”姜梨道,“我在信里除了让他给织室令写信,还与他说了自己的猜想。但世杰表哥如今在襄阳,就算看在父亲的脸面上,便是有人想做手脚,也不敢明目张胆。世杰表哥很聪明,会权衡好一切。”

“多谢你。”叶如风生硬的道谢,又道:“但是你让人打着姜首辅的名号,姜首辅知道了,真的不会出问题?”他不肯叫姜元柏姑父,生分的用着姜首辅的名字。内心也十分复杂,他很讨厌姜元柏,但平心而论,这一次如果不是用姜元柏的名号镇着,事情断然不会这般简单。佟知阳不会有所顾忌,唐帆也不会这么尽心尽力。

“放心吧。”姜梨微笑,“他毕竟是我的父亲,官已经当得这么大了,有这样的名号不用,岂不是白白浪费?”

况且,这只是一次小的预演,此事过后,姜家和成王,终究会对上的。

她只是让这件事提早到来而已。

织室令调派官的到来,让叶家的人心下稍稍安慰一些。驮萝的出现,也让案子的进行有了明确的方案。

三日后,叶明轩和叶明煜被放了出来。

唐帆带来的人彻查了整个叶家的织造场,并没有发现驮萝花的痕迹。织造场的织女们个个都被检查了个遍,并无任何疑点。不知道唐帆是如何与佟知阳交涉的,叶明轩和叶明煜暂时回到了叶府之上。

家里的主心骨回来了,叶家人都很高兴。知道此事都是姜梨周旋的结果,就连一向谨慎的叶明辉,也终究对姜梨敞开了心扉。

叶明辉叹道:“阿梨,这一次叶家有难,多亏了你。我原本对你还有诸多考量,现在看来,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对不住。”他竟对姜梨长长的做了个揖,权当赔礼道歉。

姜梨连忙侧身,表示不敢受,笑道:“明煜舅舅这样说可就吓坏阿梨了,本就是一家人,倘若我娘健在,知道叶家有难,也不会袖手旁观。当初我年纪小,受他人蛊惑,伤了祖母和舅舅们的心,现在想来,也万分惭愧。舅舅们愿意给我一个补偿的机会,我已经很感激了。”

她不居功,不动声色的提起叶珍珍,再委婉的对当年之事进行解释,一番话说下来,叶家哪里还会和她有隔阂。

叶明轩道:“当初的事也怪不得你,你年纪小不懂事,我们做舅舅的却不是小孩子,偏还虚活了这么多年,受了奸人挑拨。让你小小年纪就在姜家周旋,还被那女人…”他倏然住嘴,生怕触及到了姜梨的痛处。叶家人想的也单纯,这些日子和姜梨相处,姜梨温柔可爱,怎么看也不是能做出杀母弑弟之事的人,定是被季淑然给陷害了。

“咳咳咳,”叶明煜摆了摆手,担心姜梨伤心,将话头岔开,道:“不管怎么说,大哥二哥现在平安归来,总是一件好事,咱们得好好庆祝吧。对了,你们既然回来,什么时候张罗着让阿梨见见娘啊。耽误了这么久,这还做不做正事了?”

“对,”叶嘉儿也想起来,“表妹应该去见见祖母了。”

叶明煜和叶明轩没被衙门的人带走之前,姜梨就该去和叶老夫人见面的。但因为佟知阳的举动,不敢让叶老夫人发现叶家的变动,便暂时搁置了此事。一来一去耽误了这么久,姜梨回襄阳都快一月了,连叶老夫人的面也没见着。前面是叶家人的故意阻挠,后来是事出有因,但现在想想,还真是对姜梨愧疚不已。

姜梨迟疑道:“现在…外祖母的身子可受得住?”

话音刚落,便听得自厅堂后,传来一个慈祥的声音,道:“谁说老身受不住?乖囡囡,让外祖母看看。”

众人讶然转身,姜梨回头,便见厅堂的帘子被人撩起,两个丫鬟搀扶着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蹒跚着往这头走来。

“祖母!”叶如风叫了一声,“您怎么出来了?”

姜梨愣住,这就是叶老夫人。

比起姜老夫人的严厉和矍铄,叶老夫人显得要慈眉善目许多,也要苍老许多。她满头银发,带着一个松香绿的宝石抹额,走到离姜梨几步远的地方便站住,笑眯眯的看着姜梨,叫了一声:“囡囡。”

姜梨却瞧见了,她眼里的泪光和激动的颤抖的手。

下意识的,姜梨就应了一声,叫着“外祖母”,走到了叶老夫人身前。

叶老夫人见到姜梨,目光恍惚了一下,伸出满是周围的手,握住了姜梨的手,细细的盯着姜梨,像是要把姜梨仔细看个清楚明白,她道:“有生之年,阿梨还能来看我,我真是高兴极了…”

和叶明辉的提防和叶明轩的谨慎相比,叶老夫人和叶明煜一般,好似完全没有那些隔阂,甚至比叶明煜还要热烈。姜梨相信,在这一刻,叶老夫人的确是因为见到了这个久违的外孙女而欢喜。

“外祖母,不怪我当年做错了事么?”姜梨轻声问道。

叶老夫人笑的眼泪都要出来了,她说:“怎么会,你可是我们叶家的孙女啊。”

你可是我们叶家的孙女啊。

这一刻,姜梨的心中涌起了饱涨的酸酸涩涩的感觉,几乎要忍不住眼眶里的眼泪,随之而来的又是从心底的满足。她不知道这是不是来自于真正的姜二小姐与叶老夫人血浓于水的亲情使然,但这一刻,她从这位老人眼里看到的,纯粹没有任何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