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没事。”他笑道,“夫人生气了,发脾气呢。”

吴郑两位大人对视一眼,楚国夫人发脾气这么大阵仗啊?果然如传说中......

......

......

元吉姜名方二甚至连姜暗都来了,殿内的宫女都退了出去,只有他们在,神情凝重。

他们也是第一次见李明楼这么生气。

李明楼站在桌案前,桌子已经被她掀翻了,不知道是生气还是用了气力,呼吸急促。

她用力的深吸几口气,再吐出一口气。

“告诉中齐,未了。”她道,“我要这世上再无商武城,再无商丘武氏。”

第九十六章 李明楼作恶

未了说自己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世人,所以听到那人的一句话后就果断的重新回到宋州。

二十多年前的事,未了经过钻营打探,虽然没有证据,但基本可以确定,长房大小姐遇山贼被害,与其余九房有关并不是简单的流言。

“我先将这件事告诉夫人,夫人心里先有个底,证据我再寻找,一来时间太久了,二十多年前,二来,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必然是只掌握在九房人中机密。”

要查证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现在武鸦儿势大,这些人必然更死咬秘密。

李明楼不需要证据,她虽然不像未了那样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世人,但她自己经历过这种事了,她不也是被人谋害抢了家产,只不过她是被父亲信任的下属,武夫人则是被亲人。

亲人也不是没可能啊,李家的那些人可不是不想抢,而是没有能力罢了。

李明楼掀起垂帘,看到坐在里间摸书的妇人。

修建皇宫招了很多工匠,工匠刻了一些木简,金桔拿来让妇人摸着玩猜字,妇人很喜欢,比听故事念书更专注......

妇人还是第一次有专注的神情,以往都是游离。

她喜欢读书,李明楼立刻让人刻书,还让姜亮去库房里拿了很多木简古书。

这些古书,价值千金,用姜亮的话来说,拿出去偷卖能换很多很多粮食物资。

是的,进了京城以后朝廷的库房也被淮南道的官员们熟门熟路的且毫无负担的搜刮变卖.....将来皇帝和朝廷回来追究,自然是要推到安康山头上的。

当然,卖的是金银珠宝,典藏是不会被卖的,还被更好的整理保管。

“这个说的什么啊?”金桔坐在一旁好奇的看着木简,“这几个字我都不认得。”

妇人摸着字告诉她,现在两人已经换了位置,是武妇人讲书和故事给金桔听啦。

金桔听的很开心,李明楼也忍不住微微一笑,看着穿着嫩绿春装叠堆倚窗“看”书的妇人,又心酸。

曾经这就是她的日常吧。

李明楼走过去,金桔道:“雀儿也来听了。”

她听到李明楼先前在外大怒,此时神情有些忐忑担忧。

武妇人对她一笑,李明楼便也一笑,在她身边坐下,妇人低下头继续摸书,她的双眼蒙上,声音轻柔流畅,真的像在读书一般......

她的眼,为什么会被挖掉呢?

是因为看到了作恶的人吗?

是因为作恶的人怕被她看到吗?

一城之主的大小姐,身边环绕护卫仆从,怎么轻易就能被山贼劫掠?那时候还不是现在的乱世,是繁华太平盛世。

除非是被自己家人算计暗害。

李明楼抬手摸上武妇人的眼......手指尖才伸过去,武妇人已经受惊的向后躲去,原本舒展安逸的身子也瞬时绷紧。

李明楼忙收回手:“这个字念什么啊?”

金桔也神情紧张,握住了武妇人的手,嘻嘻笑:“夫人你看,雀儿也不认字呢。”

武妇人身子舒缓,重新坐回来,手摸着木简再次读出来.....

金桔看李明楼,李明楼示意她别担心。

“我先去忙了。”她轻声对武妇人道,手轻轻抚了抚妇人的肩头,这一次武夫人没有躲开,还对她笑了笑道声去吧。

“别跟人打架。”她还叮嘱道。

不知道是不是适才她在外边的动静的缘故。

不管是对鸦儿还是雀儿,武夫人偶尔冒出的话里多数是叮嘱不要跟人吵,不要跟人打架.....不知道他们当初过的多艰难,受了多少磨难委屈,而且不知道武夫人到底是什么时候神智失常的?

在神智失常之下她怎么强留着一丝理智,把孩子们保护好教养着。

李明楼深吸一口气点点头:“好,我不跟人打架。”

武夫人对她笑了笑,低下头继续读书。

李明楼走出来帘子格挡了里外,外间元吉等人已经传看完未了的信,神情也都很复杂。

“要说匪夷所思吧,其实也并不。”姜名感叹,“这种宗族里逼死孤儿寡母抢夺田产的多得是。”

李明楼坐下来:“我知道,小宗族有小宗族的无情,大宗族有大宗族的狠辣,我原本想问问武夫人,但又怎能让她再重过一遍这种地狱生活。”

武夫人才受了刺激还没好,以前她并不抗拒李明楼抚摸她的眼睛,现在却这么警惕。

元吉迟疑一下道:“那武都督.....”

“我也绝不问他。”李明楼断然拒绝。

元吉道:“我是说,这件事依旧不告诉他吗?以前只是涉及身份,但现在这是大仇了,他母亲是被害的.....”

也许他想亲手报仇。

李明楼摇摇头:“如果他知道,这么多年没有报仇,那就是有顾虑,如果他不知道,就不用再告诉他了。”

他有顾虑,那就她来做,他不知道,他也就不用知道了。

他的生命不到一年了,让他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开心一些,不要再为这些事分心了,也不要被这些事恶心。

“而且我现在是楚国夫人,武鸦儿的妻子,这些人这件事的存在也是对我的威胁。”

元吉姜名等人当然不会反对。

“武氏在宋州当地家大业大啊。”姜名看着信道。

姜暗笑道:“家大业大才更好办,家业大人口多,总能查出问题。”

元吉道:“总有能让武氏满族抄斩的问题。”

李明楼道:“武氏一族也不都是人人该死,只要该死的人死。”

她起身看着舆图。

“武氏既然是这样的传承,那这座城这份家业就是武夫人的。”

“我也不打算夺回来,我想,武夫人和武鸦儿也并不想要了。”

“但他们不要,别人也休想要。”

她伸手点了点宋州所在。

“把武氏这座城推到,从此以后宋州城中没有商武城。”

“把武氏族中抄空,济散给宋州万民。”

没了城,没了家宅,没有了族产,武氏这棵大树就要倒了,树倒武氏族人也就散了。

就像当年李奉安对连氏做的那般。

可想而知,对于武氏族人来说,必将迎来命运改变的时刻,背井离乡,日子艰难是不可避免了。

她是在作恶吧?像那个和尚说的那样,会有很多人因为她的一念而生死改变。

但哪又如何?别人能作恶,天道不惩罚,那就由她作恶到他们身上。

此事虽然不涉及武氏大多数族人,她也不要他们的命,但那些参与谋害武夫人的人,一个也不能放过。

她这次就要杀人了,哪怕那和尚再过来用火烧她,用雷劈她,她李明楼就是要作恶了!

......

......

剧烈的咳嗽,让躺在床上的人颤抖,也因此让他醒过来,俯身吐出一口血。

床边站着一个胖男人,穿着花绸布袍,带着帽子,像一个富家翁,他一双脚灵活的一跳,避开了血的四溅。

“可怜。”他说道,“和尚,这次要不是我救你,你就要被竹片杀死了。”

木和尚躺回床上,涣散的神情很快变清明,他抬手按住心口,虽然没有伤口,但能察觉到疼痛。

那个男人,竟然能察觉他的存在.

是人,还是也是鬼?

第九十七章 春又来

这个世界越来越不一样了。

魑魅魍魉横行,且还能伤人。

木和尚从床上坐起来。

富家翁忙拦住他:“你强行撕开幻境,在那一刻,你也就是个魑魅魍魉,你被人察觉,自然能被人所伤。”

木和尚没有躺下也没有在强行下床,盘膝而坐。

“或者说,天机越来越薄弱。”他道,“真实将变成幻境,幻境将取代真实。”

富家翁有些好奇:“那会怎样?”

木和尚还没说完,外边传来叮叮当当的响声,伴着脚步声,还有人不安的喊声。

“五道长!”

“五道长您要走了吗?”

富家翁将窗户推开,看到小小道观里一群道士将一个白胡子老道围着,老道背着山一样高的包袱,胳膊里还挎着兜子,里面有锅碗瓢盆壶之类的器物,此时一多半滚落在地上,声响就是这些发出的。

富家翁笑了:“五道人,客人还没走呢,你当主人的要去哪里?”

五道人回过头,看着站在窗口的富家翁含笑一礼:“为了招待客人,贫道去化缘。”

富家翁呸了声:“你这样子分明是要搬家。”

围着五道人的道士们显然也不信他的话,神情忧伤“五道长,您刚回来。”“怎么又要走啊?”。

五道人肃容道:“我先前说过问道十年,尚未结束呢,我回来探望一下你们,现在探望结束,我该走了。”

距离说这话时已经过去一半了,道士们不舍又期待“那道长五年后就回来了。”

五道人弯身将滚落地上的兜子捡起来,器具再次发出叮当声。

“非也非也。”他说道,将手摆动,伴着叮当的声音向外走,“我改主意了,十年不够问道,我要再多十年。”

再多十年?!

道士们惊讶又哀伤,牵着五道人行走中晃动的衣角,仰望他花白的头发.....“道长啊,那这辈子还能再见吗?”

富家翁没有生离死别的感叹,惊讶回头看和尚:“会这样吗?”

木和尚坐在床上,他的脸更苍白,更如泥塑石雕。

“所以此等妖孽怎能不管?”他道,“怎么能不说服她开悟?”

富家翁笑了,摇摇头。

“和尚,此小虫既然窥破天机,必然一心求生,世间的善恶,也不再是她的善恶。”他将窗边摆着的新做的一根木杖扔过去,“她不分善恶,天道也不分善恶,她是生是死,就只能看天道。”

木和尚接住木杖,横握在身前。

“阿弥陀佛。”他道,看向窗外朗朗乾坤,“那就由我替天行道。”

富家翁意味深长看他:“你也是窥破天机,你若动肉身杀生,便也是不可存世的魑魅魍魉,天道也会杀你。”

木和尚握着木杖站起来:“能解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

三月的河北道风还带着寒意,但大地上已经可见蒙蒙青绿。

春意盎然中却有哭声传来。

一队兵马披甲持刀驱赶着一群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被绳子捆扎,走路跌跌撞撞,身上还有被鞭打过的痕迹,看上去很是凄惨。

大路上的行人却没有惊恐的四散,反而一涌而上。

“快来看!是赵家的人被抓了!”

“天啊,赵家真的被抄家了!”

不仅路上的人涌来,在兵马后还有不少人跟来,扶老携幼嘈杂,这嘈杂不是惊恐,而是喜悦,有人在后点燃了爆竹,有人在后举着箩筐,箩筐里是烂菜草根等等杂物,趁着兵将不注意,砸向这群被绑缚的人.....

人被砸中在身上脸上头上,衣衫须发更加脏乱,很是可怜。

“杀了他们!”

“这群挨千刀的贼!”

“爹娘,你们大仇得报了!”

围观的民众发出喊声。

兵将不得不呵斥不许他们靠近,也不许他们打砸这些被绑着的人。

有路过的行路人看到这一幕很惊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赵家是我们当地一霸,先前史朝贼军在的时候,他们借着叛军势力横行乡里,武都督收复后,因为没有官府,他们又摇身一变以维持当地安稳的名义,继续横行霸道。”

站在路边的民众咬牙切齿。

“他们赵氏就是土皇帝,比叛军还凶残,养了一百只大狗,放狗出去咬人取乐,说什么练狗当护卫。”

行路人听的惊呼,又叹气,乱世里这种事还真不少见,兵马混战横行,官府荒废,世家大族就趁机盘踞一方.....

“那现在怎么抓了?”行路人好奇问。

民众高兴的指着兵马:“武都督派了官员来了,我们州城有官衙了,第一件事就是先把赵家围起来,然后命民众来告状诉冤。”

行路人抚掌:“好,先围抓,这样表明了官府的态度,民众们才敢相信,才敢来诉冤告状。”

民众想到当时涌来的告状的景象激动,又为诉冤的内容惨烈而落泪,行路人也不由鼻酸眼红。

“现在好了,有官府了,也有听命官府的驻军了。”行路人道,“你们州城从此就安稳了。”

他看这些被驱赶的数百人。

“这些人是要被杀头吗?”

民众摇头:“不是,官府是论罪定刑的,那些行凶的主谋被杀头,抄家之后族人被罚为罪奴,去做苦工。”

行路人看着这些被驱赶的人们,都是养尊处优,当苦工能活多久可说不准,说不定还生不如死个痛快呢。

不管怎么样,官府有法度,并不滥杀,这就很有规矩了,行路人遥看这座城池,按了按腰里的褡裢,既然这里安稳了,他就先在这里落脚谋个生计吧。

春意复苏的大地上,人群如水跟着兵马追着被押解的罪人继续喧嚣,也有人群如水向城池涌去,有一队人马站在路边没有动。

“动作还挺快。”王力说道,“那个刘范选派的官员还没多久,事情就做的差不多了,州城就像模像样了。”

武鸦儿笑了笑,当然,她给的人嘛,做事当然利索。

这话他没说出来,王力也听到了,撇撇嘴。

“这些闲事就得这些闲人来做。”他说道,“我们是没有时间,如果要做,难道还能做不好?”

武鸦儿道:“是,力哥你做肯定能做好。”

“这边五城是阿帽,阿信,阿进他们三个负责的。”王力哼了声:“进城还是接着向前走?河北道这么大,您又出去那么久,怎么也得都巡查一遍。”

武鸦儿道:“有你们在,这些城池我不看也放心。”

王力哟一声:“你还是看看吧,不看怎么夸赞我们?”

武鸦儿哈哈大笑。

笑声中城池里有一队兵马疾驰,为首的三个少年大红斗篷飞扬夺目,路边的民众看到这三个少年小将,纷纷招手呼唤“大公子。”“二公子。”“三公子。”

三个少年如风一般乱乱的喊着“爹爹。”“义父!”飞扑而来。

听这唤声,看这几个少年,武鸦儿笑声更大神采飞扬。

第九十八章 意难生

武信等三位义子出城迎接,武鸦儿的行踪便不再掩盖,州城内官员们也都赶来了。

这些官员是武鸦儿委任的,但只见过名字,是由刘范呈报上来,他核准扣上节度使大印。

这是互相第一次见面。

双方见礼,在民众们的夹道中进城入府衙。

府衙依旧破败,还来不及修缮,里面的官吏差役们忙碌匆匆,穿着的也都是破旧的衣衫。

“大多数都是先前当差的,经过筛选核查重新起用。”

“官府的库房几年里已经被洗劫一空了,所以大家穿的还是自己藏着的旧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