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能将兵权给出去,他不能让大应的江山断送在自己这里。

他也知道,自己这些日子疑心是愈发地重了。

但既然做不到用人不疑,他至少还可以做到疑人不用。

这些思绪压迫着他,压得他每一根神经都很紧张。

这种紧张又使得他心力交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每日一都在想如何才能让这件事成为定局,继而迅速地了结掉这件事。

所以,公主必须去和亲。

他费劲了心力与朝臣争辩,强硬地促成公主去和亲。

如今事情定了音、公主出了塞,他才有些恍惚地反应过来,那到底是他的亲生女儿。

他在急躁和恐惧中,只想着将事情赶紧终了,甚至都没有顾上同她好好说一说话,就这样让她嫁出去了,嫁到千里之外的蛮夷之地。

.

三月初,女儿出嫁时已晋封为嫔的涂氏忽地又被册为康妃。当下的后宫里,已多年没有人这样接连晋封,这样的好事又落在了早已失宠的涂氏身上,更加引得众人茶余饭后议论不断。

沈晰听闻此事后却只有叹息。在他看来,此事与父皇赐死沁贵人后又追封沁嫔是一样的,是一种让人不知该如何置评的弥补。

他当真是有些怕了,如若父皇反反复复地如此行事,这样的厄运会不会在哪一日轮到他的头上?

他这般胡想着,月恒恰在这时晃晃悠悠地进了书房的门。

是欢宜带她来的,虽然欢宜也就大她一岁不到,但很有个小姐姐的样子,到哪里都护着妹妹。

在有了楚怡、有了孩子们之后,他常觉得当下的日子真好。

而在这些美好的衬托之下,父皇的情形也更加令他害怕。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二更,有漏看的菇凉记得往上翻一下

本章随机送40个红包

第 70 章

当下的情形实在越想越令人心慌, 连朝中的氛围都不如从前, 后宫也人人自危, 沈晰这个太子纵使先前地位再稳固, 现下也觉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可又能如何呢?

他改变不了当下的情形,又不能盼着父皇早日驾崩。日子再难熬, 也只能熬着。

于是楚怡便感觉沈晰更忙了, 整日整日地泡在书房里, 时常到了半夜她才能迷迷糊糊地感觉到他摸上床。她怕他是遇上了什么难事, 便问了问张济才。

张济才却躬着身回说:“这下奴也不清楚。不过…应该也没什么大事,殿下近来与楚大人通信还挺频繁的。若真是出了什么事, 您说…是。”

楚怡点了点头。

张济才隐去的话她明白。她和楚成到底还是身份敏感,沈晰要是真遇到了什么了不得的大事,肯定不能再跟楚成密切通信给旁人送话柄。

她便又嘱咐张济才:“那劳烦公公多照应着, 别让殿下一味地忙, 该吃饭的时候得记着吃。”

她这么一说,张济才就顺便苦着脸委婉地吐了个槽:“良娣娘子您看得起下奴。可这事…下奴劝哪儿有管用啊。”

楚怡心领神会,无奈地又给自己揽了个活儿。

翌日一早, 她便把应泉叫了来, 吩咐他以后每天晌午和晚上多备出一份膳,要吃着方便又荤素齐全的,到了用膳的时辰一起端到她这儿。

“你要是人手不够告诉我一声,我看看能不能从大厨房借几个人。”她道。

应泉是个老实人,但是到底不傻。楚良娣这样吩咐,他一听就知道是给太子备的, 这种差事他才不会分给别人。

应泉便应了下来,道一定好好办差,让她放心。

楚怡想了想,又说:“隔个两三天就备一次鱼,另外每天下午备一碗核桃酪,也送到我这儿。”

她琢磨着得让沈晰补补脑,应泉也答应下来。又过一日,到了晌午用膳时,楚怡就让乳母抱着小月亮找沈晰去了。

“跟爹说,让他好好吃饭,你陪他一起吃!”楚怡放慢语速告诉小月亮。

小月亮眨眨眼点点头,表示记住了,还很乖巧地主动跟楚怡学了一遍:“爹,好好吃饭,我陪吃!”

——她现在说话越来越利索,但经常缺个“你我他”什么的。不过这个再长大一些她自然就会用了,楚怡便没有着意多纠正她,只要她说的话能让人听懂,楚怡就夸她。

小孩子还是要多鼓励的,总让她觉得自己说不好她可能就不会这么爱开口了,得不偿失。

等到宫人将几道菜在食盒中收好,小月亮就乖乖地跟乳母出了门。走到半路,碰上在前面书房读完了书正打算回云诗那儿用膳的欢宜,她就把欢宜一起拽走了。

“我们陪爹吃!”小月亮掷地有声地跟欢宜说。

欢宜当然高兴,她跟爹也是很亲的。她还扭头问了柔凌,柔凌犹豫了一下,最终摇了头,跟她们摆手:“你们去。”

最后便是两个小姑娘一道进的书房。她们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宫人,沈晰正读着书,余光瞥见有好几人一道进屋顿时心里生烦,抬眼一看见两个女儿,又把这种烦给咽回去了。

“你们怎么来了。”他笑着朝她们招招手,两个小丫头一齐跑了过去。

月恒说:“陪爹吃饭!”

沈晰这才注意到后面宦官拎着的两只大食盒,不用问,准定是楚怡的主意。

也罢,他确实是应该好好吃饭。虽然他自己不太在意这个问题,但既然楚怡特意关照了,他得让她放心。

他便让人将菜摆去了外屋的桌上,一手牵着一个小姑娘一道过去。

欢宜认了一上午的字,这会儿饿极了,也不用乳母喂,自己端着碗吃得很认真。

月恒倒不太饿,又记着楚怡那句“跟爹说,让他好好吃饭”,便一直很有责任感地往沈晰碗里塞菜。

她这个年龄还掌握不了筷子,只能用勺,还经常会舀到桌上。沈晰倒也不管她,由着她舀,舀到碗里的他就吃,到了桌上的一会儿让人再给收拾了便是。

一顿饭便吃得格外忙碌——欢宜忙着吃自己的,月恒忙着喂爹。沈晰忙着被月恒喂,偶尔或给欢宜夹一筷子菜,或反过来喂月恒一口。

不过这样吃也很有乐趣,父女三个吃得都挺多的,起码是都实实在在地吃饱了。

撤了膳,沈晰带她们一起出去散步消食,两个小丫头很快就都打起了哈欠,沈晰估摸着楚怡这会儿估计已经午睡了,就说让月恒在书房里睡。

月恒留下了,欢宜可想而知也没心思回去。于是小半刻后,她们就在书房的窄榻上睡得四仰八叉了。

沈晰看得想乐,碰碰这个的脸又捏捏那个的鼻子,把睡梦中的欢宜烦得直蹬腿踹他。

.

倾文殿中,母子三个一起用着膳,柔凌吃得闷闷的。

两个妹妹总在一起玩,但她不行。母妃不太让她去找妹妹们,总让她守着弟弟。

但弟弟其实也想跟妹妹们一起玩,母妃又说他是男孩子,和女孩子不一样,要好好读书认字。

所以柔凌总是不太开心。而且,她觉得母妃好像总是照顾弟弟比照顾她多一点。比如在吃饭的时候,母妃总是会格外注意弟弟吃了什么,给弟弟添菜,但她一直就只有乳母喂。

她为此总觉得怪怪的,可她到底太小了,不知道该怎么说。

她也闹过一回脾气,摔了碗大哭。母妃倒是即刻便来哄她了,问她怎么了,可她又不知该如何说自己怎么了。

小小的柔凌有时会觉得,自己仿佛是家里最不受喜欢的小孩。

是以吃完了饭,柔凌就自己回屋了。太子妃也没有太管她,抱着沈济问了问功课,把上午识过的几个字考了他一遍。

沈济逐一认出,太子妃便很满意,重重地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我们阿济真厉害!”

沈济伏在母亲肩头腼腆地笑了笑,小手又指指屋外:“姐姐不高兴!”

“?”太子妃一愣,问他,“怎么了?姐姐为什么不高兴?”

沈济又皱起了眉头,想了半晌,也说不出来。

他就是觉得姐姐不高兴了,回来的时候,姐姐都不太说话。

午膳端上来之前他还想找姐姐玩,姐姐也心不在焉,沈济也不知道该怎么逗姐姐开心。

“姐姐没不高兴。”太子妃笑着摸了摸他的额头,腹诽他想得还挺多。

两岁半的小孩哪有会生闷气的,若真不高兴,早就说出来了。

“去睡觉,下午还要去读书呢。”她说着把沈济放到了地上,让乳母带出去,沈济便乖乖地跟着乳母出了屋。

但在路过柔凌的房间的时候,沈济踌躇了一下,还是跑了进去,说要跟姐姐一起睡。

他觉得姐姐一定不高兴了,他要陪着姐姐!

.

湖南永州,楚成没顾上吃饭,对着东宫刚送来的信一沉吟就是大半天。

他已经在这里两年多了,头一年的校考是中上,去年是上上,今年不出意外还能有个上上。如此这般,他就能顺利升官,履历瞧着也会很好看。

但太子似乎等不及他升官了,想现在就把他调回去。

此事二人已通过书信往来议了好几番,太子初时没有明言原因,楚成觉得奇怪就回信问了一问,可太子再来的信也写得很模糊,像是有什么很深的顾虑。

直至这一封过来,他将几封信透出的信息搁在一起看,才看出太子到底遇上了什么事。

——君心变了。

太子说了几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但放在一起,就是在告诉他君心变了。

所以朝中许多大臣宗亲都慌了阵脚,太子也一样,现下觉得寸步难行。

太子便想召他回去,留在身边当个谋士。

楚成明白,太子这是看中他对人心摸索得准确,但这差事,他却不敢轻易答应。

“君心难测”,这四个字不是闹着玩的。

“伴君如伴虎”,对这句话置若罔闻搞不好是要掉脑袋的。

他对人心摸得再准,立于权力巅峰的人的心也不是一回事。他没有亲身触碰过那样绝对的权力,岂敢在这种事上贸然为太子支招?

他只能反反复复地看这几封信上提到的事情,谨慎地步步斟酌。

太难了。

九五之尊突然转了性子,对所有人来说处境都必然太难了。

朝中一切的行事规矩都有一套不成文的准则,这套准则是多年来按照皇帝的脾性而生的。朝臣们遇到了事情,都会下意识地去想九五之尊想要怎样的结果,可皇帝突然转了性,就相当于这趟准则一夕之间完全被打乱,所有人都会像行走在迷雾中一样,看不清往哪个方向走会挨刀。

楚成一时间想不到很好的法子来帮太子,反倒鬼使神差地想问一问:殿下,您想不想取而代之?

但这话当然是不能直接问的。太子的信谨慎成这样必有道理,多半是在担心皇上安插了人手在东宫,会暗中查看。

这种感觉真令人喘不上起来。

楚成万没想到一年多的光景皇帝就会变成这个样子,在此之前他一直觉得当今圣上是位明君,哪怕楚家一家子被皇帝杀了大半,他也心服口服。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楚成思来想去,最后给沈映写了封信。

他让沈映告诉太子,自己近来身体不济,无力应付这样的要紧差事,只想闲云野鹤地过一阵清闲日子,请太子见谅。

这句话应该不犯任何忌讳,就算是直接写给太子问题也不大。

而个中意思,太子应该能看明白。

作者有话要说:

本章随机送40个红包

晚些时候还有一更,大家明天来看

第 71 章

作者有话要说:

这是加更,漏看的菇凉往前翻一下

随机送40个红包,作说放在上面底下就放不了了,所以这里一起说啦

几天后, 沈映收到楚成的信时, 沈晰正在书房里看着欢宜和月恒满屋子疯。

这么大点的小孩特别容易开心,两个小姑娘追追打打都能乐个半天, 他每天看一看她们, 心情都能好上不少。

楚怡这天也过来了, 坐在一旁边看着两个小孩玩边吃点心。

然后她提起来:“要不要叫柔凌一道过来?”

府里总共三个女孩子,有一个总不在一起,难免觉得被孤立。

可沈晰说:“欢宜说问过她了,她自己不肯来。”想了想又道,“罢了, 还是带过来待一会儿。我这些日子忙,最多问问他们的功课,许久不陪他们玩了。”

说罢他就差了两个宦官出去,叫把柔凌和沈济都带过来。

不过多时, 两个孩子便到了,书房里一下子变得更热闹, 四个孩子的笑声连成一片。

沈济到底是男孩子,性子格外皮。进来就说在外面的地上看到了一只会跳的大虫子(蚂蚱), 喊柔凌欢宜和月恒一起去看。

欢宜和月恒都很好奇,立刻跑了出去。柔凌则明显地迟疑了一下,看看父亲又看看楚怡,然后才跟在最后走了。

楚怡怔了怔,沈晰也蹙了下眉头,接着便叹息:“柔凌性子确实闷了些, 不像欢宜和小月亮会玩会闹。”

楚怡点点头,心里想着女儿随娘,有太子妃那么教着,柔凌是这么个性子也不奇怪。

可接着又觉得还是有点怪——同样是太子妃的孩子,沈济挺会闹的呀!

而且看着还不像只是因为男孩子天性比较皮,她虽然跟这两个孩子见的不多,但总觉得沈济眼睛里的情绪跟欢宜月恒都是差不多的,清澈明亮,毫无顾虑。

柔凌呢,似乎总黯淡了点,玩的时候总在思量什么。

两个人一时都沉吟着,孩子们带着笑音的尖叫在此时炸了起来。

——院中,在沈济和欢宜都在踟蹰着不敢碰蚂蚱的时候,月恒稳准狠地一把将它抓了起来!

哥哥姐姐们都惊呆了,一时间喊成了一片。

而后沈济的胆子也大了起来,朝月恒伸手:“给我给我,给我看看!”

傻乎乎的小月亮还没明白他们到底在叫什么呢,听哥哥要,就把蚂蚱放到了他手心里。

小孩子的害怕有时候来得快去得也快,四个孩子里有两个碰过蚂蚱了,另外两个就也不怕了。

尖叫声就此散去,欢宜伸出手指碰了碰被沈济捏着腿的蚂蚱,柔凌惊魂未定地笑着,笑了会儿,突然又被一个念头撞得笑意僵了。

她现在还不太记事,但她记得母妃说过她好多次,让她“别像个男孩子似的”。

她和弟弟一起玩数下的蚂蚁窝时,母妃会这么说;她和弟弟一起跑跑跳跳时,母妃会这么说;甚至就连她吃饭快一点,母妃也会这样说她。

所以日子长了,她就把这话记住了。

她是个女孩子,不能跟男孩子似的。

柔凌于是没有伸手碰那个蚂蚱,不仅如此,她还有点为两个妹妹担心,担心她们进屋时会被父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