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嫁给他怎么了,说到底你还是在恨我!”

“啪”一声,叶兰慧捂着脸瞪着她,叶兰嫣放下手,“别像一个泼妇一样看着我。”

“我现在唯一后悔一件事。”叶兰嫣指了指她的腿,“当初知道你对萧景铭有意思的时候,我就应该打断你的双腿把你关在院子里,这样你才有责备我阻挡你好姻缘的理由。”

“你!”

“免得你现在不清不楚的在那儿想着要怎么怪我,怎么当初我没拦着你所以我也有错了?”当年父亲若是能打断她的腿,她就算是恨了父亲一辈子,那这叶家还能好好存在,“如今日子过的不顺遂了就说别人不让你好过,你既然这么能埋怨,为何你去埋怨埋怨你的好丈夫,我对白菁月下的手,可不是我送她进的萧家,你这么有本事怎么不一碗药弄死了她呢。”

叶兰慧捂着胸口气的说不出话来,她的脸色骤然一变,一手捂向了腹部,只感觉身下一股湿热淌下,叶兰慧满是惊恐的冲着叶兰嫣喊道:“快请大夫,快!”

......

暖阁内点着刚刚取来的炭盆子,屋子里暖烘烘的,叶兰慧靠在卧榻上,一旁的傅文靖拔下扎在她手上的毫针,转过身提笔写下药方,声音冷冷的:“三碗水煎一碗,早晚各一贴,回去之后这两个月都得卧床,要忌讳的你应该都清楚,还要忌心浮气躁。”

傅文靖说话冷冰冰的,看起来十分不好相处,叶兰慧担心腹中的孩子:“大夫,孩子没事吧。”

听到大夫两个字傅文靖眉头一皱,朝着叶兰嫣那儿看了眼,叶兰嫣冲着他努了努嘴,后者脸上的神情更冷了,淡淡恩了声:“有了身孕就好好在家带着,别到处乱跑。”

都怪她自己不小心,从徽州一路奔波辛劳,前些日子有一点点见红,她还以为是月事乱了,心想着回来后找大夫瞧瞧调理身子,哪里知道是有了身孕,她已经没了一个孩子了,这个孩子无论如何都得保住,叶兰慧下意识的捂了捂小腹:“多谢大夫。”

傅文靖起身后直接出了屋子,叶兰嫣跟着出去送他,后头的小药童手里拎着药箱匆匆跟来,快到大门口时傅文靖忽然转身看她,语气里是遮掩不住的嫌弃:“我还以为是王爷有事,这么急着把我叫来怎么是给她看病,你随便找一个不就好了。”

“随便找一个医术哪有你傅太医好啊。”叶兰嫣笑着咬住傅太医三个字,知道他在不爽刚刚叶兰慧叫的大夫二字,“我也不能让她在我这儿出事。”

“上次给你们的药方应该吃的差不多了。”傅文靖想了想,“明日我再过来一趟给你和王爷把把脉,再开另一副。”

“入秋吃蟹,府上送来了不少,我已经让人给你装上马车了。”叶兰嫣送他出了大门,傅文靖嗯了声,还装着一副清冷的脸孔,让人哭笑不得。

送走了傅文靖回到暖阁,宝珠和半夏两个人在屋内侍奉着,叶兰嫣差李祺去准备躺椅:“再休息一会儿就派人送去回萧府。”

叶兰慧点点头,说了不能动气,此时此刻除了想尽快回去之外就是要好好护住腹中的孩子,眼下没什么事比这个孩子更重要了。

约莫半个时辰后半夏和宝珠两个人小心的把她扶到了准备好的躺椅上,垫了软垫又铺了一层褥子,由两个力气大的婆子抬出了暖阁,马车上还另外多加厚了几层,叶兰嫣看着她上去,吩咐李祺驾车,半夏跟着一块儿去,要把人妥妥当当送到萧家看着接进去了才行。

目送马车远去,宝珠陪着叶兰嫣回府,不免替自家姑娘喊冤:“又不是咱们的不是,萧夫人连自己有了身孕都不知道。”

“是不是不重要,她那孩子在哪儿出事都不能在这里有事。”叶兰嫣还真没想把她气到小产,孩子是孩子,她是她,等回了萧府再怎么折腾都与她无关了,“过几日派人送些滋补品过去。”

......

一个时辰后李祺和半夏回来了,这大概是李祺驾的最慢的马车,也是担心马车太震荡,大半个时辰才到萧府,等着里面的人出来接。

相对于他们的小心翼翼,萧家却显得随意很多,就派了几个人出来把人扶进去,马车上拿下来的躺椅都嫌累赘,又让他们给装回来了。

两天后叶兰嫣派了半夏送了些滋补品过去,消息也是一个接着一个,前脚叶兰慧在藤王府里发现有了身孕,也就隔了一夜的功夫,后脚白菁月也有喜了,怀的日子还差不多,都是两个月。

叶兰嫣微怔了怔,随即笑了:“那还真是萧家大喜了。”

第112章 心头大患(上)

十月至底时萧景铭的大军终于回到了建安城,在建安城外百里处驻扎,军营内井然有序,很快有城内来报,宣萧景铭三日后入宫觐见,他的兵马还是要在外驻着不得跟随,只允许带随身几位将领和押送七皇子造反人员的士兵,而到了宫门口,萧景铭只能只身入宫。

营帐内萧景铭看着这宣见的旨意脸色沉凝,只身入宫岂不是完全落入他们之手,届时要杀要剐还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少主,他们越是如此就证明我们的猜测没有错。”萧远鹤笃定,“城内和宫中如今兵力不足,您若是在宫中出事,这儿驻扎的士兵就要围攻城内,如今新帝登基,根基未稳,可经不起折腾。”

“他们不但不能对您动手,反而是要厚待于您,少主,您看夫人回来这些日子,萧家除了被监看之外可没有别的大不方便之处。”萧远鹤对于夫人和白姨娘同时有孕这事儿也挺高兴,少主有后,这不论是谁生下儿子对萧氏一族来说都是好消息。

此时此刻最不确定的就是宫里会发生什么,他们身在徽州,最后新帝的登基也不在场,只知道先帝另备有传位圣旨,得了齐王爷和藤王爷以及王家的支持,九皇帝登基,淑妃为皇太后,王家理所当然的成了皇亲国戚,而作为先帝唯一的弟弟,藤王爷则是因新帝年幼,身兼重任,辅佐监国。

萧景铭眯眼想起以前的事,萧远鹤见此悄悄退出了营帐,吩咐外面的人不得进去打扰,萧远鹤随后去了关押七皇子的营内查看,而这时的主营帐内,萧景铭站在悬挂着的地图旁,从一侧的羊皮封袋中取出了个有些泛旧的荷包。

荷包的面料很好,但做工不是很精细,绣在上面的花样也不细致,那一个铭字既不如家中绣娘绣的好,也不如叶兰慧替他绣的工整,这是三年前叶兰嫣亲手给他做的荷包。

萧景铭抬手轻轻抚了抚荷包上的字,当初她说过的话他还记得,这是她第一次给父亲和大哥以外的男子绣荷包,要他好好保存着,永远也不许丢了。

他说到做到了,这荷包他一直留在身边,即便是离开建安城前去徽州他都带着,可她却违背了他们当初约定的誓言。

“为什么要和我对着干呢。”她想要的他都可以给她,叶家的繁荣昌盛,她的尊贵,只要他登基为帝,那皇后的位置必然是她的谁都拿不走,他能给她的宋珏永远都给不了。

他是萧氏一族百年来寄予厚望的人,运筹帷幄多年之后终于等到了机会,原本这一切都是胜券在握的,可这世上再没有一个古道庙里的预言来告诉他们究竟哪里出了错,也再没有哪个高僧可以告诉他们身兼帝运之人到底生了什么变故。

萧景铭的眼神猛然收缩凌厉,不嫁他也就罢了,她还处处要阻挠他,钱家卫家接连出事,要不是她和宋珏,他今天不会铤而走险走这一步。

......

第二天入夜时驻扎的军营内就已经开始做起了入城的准备,夜半启程,第二天正好到城门口。

大批的人马都是用来押送七皇子和造反的官员,余下护送萧景铭前去的人没有几个,大部分的部下和将领都留在了营内,他们驻扎的也不轻松,等萧景铭进城后就要严厉戒备,若是宫中出事,这边就要即刻攻城。

在二皇子谋反时逃离出宫的萧太傅要陪着儿子一块儿入宫,他这么逃出宫去也得有个正当理由,给儿子报讯说二皇子造反,莫要与他同流合污这可是个十分正当的好理由,等车马准备妥当,萧景铭望了一眼灯火中的营帐,吩咐萧远鹤:“你留在这里,必要时尽量留在营内不要出来。”

“少主放心,他们攻不进营里。”萧远鹤送他们到了营地外几百米,萧景铭也警惕的很,“就到这儿你回去吧,不用送了。”

萧远鹤点点头:“恭送少主。”

话音刚落,路边两旁忽然窜出了几十个黑衣人,速度之快让人缩手不及,待萧景铭反应过来时这些人已经朝着他和他身后的运送车队冲了过来,场面一触即发。

“保护少主!”其中有人大喊一声,士兵们挡在了萧景铭的前面,萧远鹤这儿也有人迅速保护起来往后退去,可那些黑衣人似乎是直冲着萧景铭而去的,根本没有管这儿是不是还有个人在。

几里路之内都有巡逻的士兵,也不知道这些黑衣人是何时埋伏,人数众多,身手了得,萧远鹤看他们目标明确就是要杀少主,赶紧命人回军营里找支援。

萧景铭一刀砍杀了眼前冲过来的黑衣人,夜幕之中稍微远一些就看不见了,这些黑衣人埋伏在路边肯定不是一天两天,宫中旨意要他们三日后觐见,真的要他死没必要多此一举做这些安排,那这些黑衣人究竟是谁的人。

出现的黑衣人都是朝着萧景铭这儿围过来,这是要速战速决,赶在军营里的人到来之前把他杀掉,萧景铭想着如今朝中还有谁和他过不去要置他于死地时,打斗的人群里忽然一支飞箭直朝着那边防卫松散,只一心注意着萧景铭这儿情况的萧远鹤。

“小心!”

话音刚落萧远鹤的胸膛上直中了一箭,他捂着胸口顷刻倒在了地上。

萧景铭杀红了眼从士兵手里夺过刀杀出黑衣人的包围冲到萧远鹤这边,厉声吩咐:“快把人抬回去!”

多人围着保护,那边的弓箭手已经没有机会再射出第二箭,只听见远处传来尖刺一般的叫声,打斗中的黑衣人迅速撤离,这些人朝着四边散开去,在夜色的掩护一下很快消失不见,萧景铭哪肯就这么算了,命人全力追捕,随后赶回营里查看萧远鹤的伤势。

所有的军医都到了,萧远鹤已经陷入半昏迷,剪开衣服后那一支看似普通的箭直接没入了他的胸膛,所幸最后闪了一下,避开了心脏,否则此时是回天乏术,命也都已经没了。

“怎么样。”萧景铭心中满是怒火,这么多人朝着他冲过来只是为了掩人耳目,最终竟是要他们放下戒心对萧远鹤下手。

“没有伤及心脏。”一个军医抓着箭的下端,另一个拿刀削去了箭身,“只是眼下还不能拔箭。”

还没说完躺在那儿的萧远鹤猛地弓起身子朝着前吐了一口黑血,军医忙按住了他:“不好,箭头有毒!”

中箭的伤口肌肤逐渐由红泛黑,就连里面流出来的血都是黑的,萧远鹤吐了一口黑血后脸色越发苍白,他的身子止不住的抽搐了起来,睁开眼朝着萧景铭这儿看过来,用力喊了少主两个字。

萧景铭拉住他的手:“你不会有事的,远叔,他们会替你医治。”

“少主,你快入城去,再迟一些就是抗......抗旨。”萧远鹤用力的说出那几个字,死死抓着萧景铭的手,“快去!”

萧太傅在一旁跟着劝道: “景铭,远鹤说的不错,你要是再不去,到时候入宫他们又有话要说,这里有这么多人看着不会有事。”

萧景铭眼底闪过一抹戾气,远叔不曾在朝为官,一直是在徽州为他出谋划策,一年前才到的他身边辅佐,那些人就算是有所耳闻也不可能这么确定要杀的人是谁,难道是他身边出了内鬼!

“他们竟然对你下手。”

“是我自己不小心,这些人......这些人是有备而来。”萧远鹤中箭时就猜到了这一场刺杀的最终目的,事情来的太突然。

“少主,您快去。”萧远鹤推了他一下,安排好的一切不能功亏一篑,他死了不要紧,可这件事已经安排多日,不能就此被打断。

“等我回来。”萧景铭霍的起身,看着这些军医阴沉着脸,“他要是死了你们一个都别想活。”

......

萧景铭出了营地,外面的士兵守在押送的马车旁,死去的那些人还躺在地上。

马车内的七皇子见到萧景铭来了,吓的大喊:“放我出去,放我出去,我不回建安城去了,你放我走,萧将军你放我走,我不回建安城我不见皇上了,我没有造反,我没有造反。”

年仅十二岁的七皇子什么时候见到过这样的杀人情形,光是刚刚黑衣人和士兵之间的厮杀都吓的他够呛,当一个士兵在他眼前被砍成两半时七皇子彻底崩溃了,他怕死,他怕回宫后皇上会判他死罪,他想活着,他不想死,他没有谋反。

萧景铭示意士兵放他出来,七皇子赶忙冲马车上跳下来,催着萧景铭赶紧解开他手上的镣铐,神情惊慌:“我不要回去,我没有造反,那都是你们安排的,我没有造反,所有的人是你们杀的,是你们杀的。”

“殿下,皇上仁慈,不会杀了你的,他对逼宫谋反的二皇子都没有下杀手,你这个只在外面造反的他更不会杀你,你这条命不会丢。”萧景铭拉起他的镣铐威胁,“老实呆着,按着我们说的办,否则你这脑袋都保不住。”

“都是你们蓄谋的,我没有杀人我也没有造反,你快放我离开,你快放我离开!!!”七皇子朝着他大吼了声,涨红着脸神情满是惊恐,他怕了,他怕死,他不要那些银子不要那些珠宝,他不想入宫更不想背负这些罪名,“你要不放了我,到时入了宫,我就把这些都捅破,我告诉皇上这是你们蓄谋安排的,人是你们杀的,都是你们杀......”

“杀”字说了一半七皇子徒然瞪大了眼睛,一口气在那儿连带着那个字都没有说尽,他瞪着萧景铭缓缓低下头去,那一柄刀穿透了他的胸口,搅的他好痛。

“你!”鲜血从嘴角溢出,七皇子难以置信的看着他,等那刀从他胸口抽离,七皇子的身子直挺挺的向后倒去,身子一抽一抽几回之后再无动静。

“七皇子中途逃跑,擒获后辱骂反抗,不肯就范,只能将他立即斩杀。”

萧景铭擦着刀冷冷的对着那些还关押在马车上的人道,随即吩咐:“把他的头砍下来。”

第113章 心头大患(中)

清晨集市已经十分热闹,赶早市的一批人卖光了天没亮时就运过来的东西准备回去,巷子口里不断有葱花馄饨的香气飘来,街口的那家包子店门口搭了个简单的棚子,摆的几张桌子旁都是吃包子喝豆花的客人。

有人说起了一早集市里经过的押送车队,来得迟的没看着,于是三五个的聚在一块儿听人说,那是萧将军押送七皇子的车队进城了。

在此之前建安城里也传了一段日子,七皇子在明州集结了不少兵力要造反,他还洗劫了好些村子抓了许多壮丁前去充军,一时间民怨载道。

多亏了当时身在徽州的萧将军出面镇压,把七皇子一干人等擒获,这才让明州的百姓幸免于难,也帮朝廷除掉了一个大患。

“我说萧家这回肯定是要发了。”看起来三十几的年纪,一面喝着豆花,一面和旁边围着的几个人说道,“我今儿一早就看到萧将军的人进城,一路去宫中,那马车上关的都是造反的人啊。”

“你们说这七皇子年纪也不大,逃出去就逃出去了,干嘛还在明州起兵造反。”

“这你就不懂了,七皇子年纪小,那能有当今皇上年纪小的?”那人放下碗擦了嘴,拿起一个包子咬了两口,嘴里有些含糊,“你们想想,这要是真成了......”

众人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此人又露出了孺子可教的眼神:“总之啊,萧家这回可谓是转运了,当初他们站在二皇子这边,可这二皇子谋反时他们却不在城里,要在这世道上混,见风使舵的本事也得练就好了才行。”

大家一听来劲儿了,催促着他多说几句,那边的伙计来赶人了:“去去去,吃完了赶紧让别人坐着,要闲聊你们怎么不去茶馆。”

“走走走,咱们去那边的茶摊。”一群人听到了兴致上也不肯就这么散了,拥着那个人一起朝着另一边的茶摊子走去,这边伙计赶紧把桌子擦干净请客人坐下,麻利的上了豆花,走到蒸笼旁时叹了一口气,“一张嘴说破了也就挣几个茶钱,前些日子怎么不见他跳的。”

“前些日子这不是人还没到么。”卖包子的三天两头看到那人到这儿来混吃混喝,就凭着一张嘴,说尽了这些日子以来建安城的事,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新鲜的,自然能多混些吃的。

伙计朝着那边茶摊看了眼,笑着摇头,这会儿集市上来去的马车正多,关于清早萧将军押送七皇子回来的事也逐渐越传开,很快人们都知道了。

......

藤王府这儿一早传回来的消息还多了一些,萧景铭带着七皇子和其造反的部下进宫,入宫之后当着皇上的面打开箱子,那箱子的正中央就放着七皇子的头颅。

“死了?”叶兰嫣手里的针线一顿,抬头看李刑,“皇上一定吓的不轻吧?”

李刑点点头,当时别说是皇上,就是齐王爷他们看到也有些心惊,萧将军把七皇子的头颅装在了箱子内,那一双死不瞑目的双眼任谁看过去都觉得是在看着自己。

“萧将军可有说杀人的缘由?”活人不如死人实在,死了至少不会说话,“何时动的手。”

“说是驻扎之后押送前往建安城时七皇子趁夜要逃,无奈之下只好斩杀。”李刑说的是萧景铭在殿上说的原话,不止杀了,还割了头颅以示军威。

“其余那些人呢。”在离开营地时忽然遭到行刺,萧远鹤还因此身受重伤生死未卜,叶兰嫣才不信七皇子趁夜逃走这样的说法,恐怕是萧景铭恼羞成怒,拿别人泄愤罢了。

“由齐王爷主审论罪,这些人都被免去了官职,和当初参与二皇子谋反的人判的一样。”

“这些人中没几个是真正的七皇子部下。”叶兰嫣算了算,其中大部分都是萧家安排在明州的人,为了要替七皇子坐实这造反的罪名,萧景铭可是牺牲了自己不少的人。

也是知道其中实情齐王爷才会判的那么重,叶兰嫣忖思半响:“他们之中不少人要被罢免官职,这些人未必会离开建安城,你找人注意他们。”

“是。”李刑出去后没多久傅文靖来了,这回后头跟着两个小药童,一人背着药箱一人抱着个匣子,叶兰嫣把他们请到偏厅里坐。

傅文靖似乎是赶的有些匆忙,坐下后喝了一杯茶后歇了好一会儿才说起前来的正事,叶兰嫣笑着让宝珠再给他倒上一杯,半响之后喝了见底,干脆直接在桌上给他备了一壶茶:“你这是从哪儿过来的?”

傅文靖端着杯子的手一顿,脸上是难得的尴尬和窘促:“没事,就是走的急了有些渴。”

叶兰嫣抿嘴一笑:“前些日子蓝家三小姐倒是上门来拜访过我。”

傅文靖的手一抖,终于泄出了一些不安,他讨饶的看着叶兰嫣:“算我求你了,别提她了行不行。”他刚刚才躲过她逃到了藤王府,难道这儿也不安稳了?那他今后还能往哪儿躲。

“躲得了一时躲不过一世啊。”叶兰嫣语重心长劝慰,“先帝赐婚,本来你们就应该在十月完婚,但因先帝驾崩,百日不得婚嫁,傅家就算是再忠于先帝也不会拖过九个月。”言下之意,到明年的六月,他不想娶也得娶,躲不过的。

“就不能让皇上收回旨意么。”傅文靖想起那疯婆子就觉得天塌下来都没有比娶她更恐怖的事了,那哪儿是娶亲,简直就是要人命,猫有九条命都不够那疯婆子折腾的,他这才一条命啊。

“那是先帝的旨意。”叶兰嫣提醒他,傅文靖把脉的心思都没了,脸垮了下来整个人十分的焦躁,“那她来找你做什么?”

“你觉得她来找我做什么。”叶兰嫣哭笑不得,要不是见过那蓝家三小姐几回,她光是看他的反应真的会以为蓝家三小姐是什么豺狼虎豹。

傅文靖想了想,十分笃定:“肯定没好事,是不是想透过你问问王爷我平日里怕什么?”

“你在想些什么。”叶兰嫣失笑,“你平日里和王爷呆在一起的日子多,她就是想知道你有些什么喜好。”

傅文靖一脸不置信:“不可能!她问这些做什么!”

“大约是想在成亲后能好好照顾你。”叶兰嫣想了想,“我看蓝家三小姐对你也是十分的用心,你这样总是躲着她,着实有些惹人伤心啊。”

“她会伤心?”傅文靖哼了声,“她只会伤人,从小到大她别的不会,就会伤人,我也就不明白了,女孩子学医就学医,还纵容她学什么武,半点姑娘家应该有的大家闺秀样都没有,银针会拿,让她拿个针线能把自己的手扎成血骷颅。”

叶兰嫣抿嘴笑着,见他一脸嫌弃:“就算是如此,过了这个年你们的婚事也得提上日程,拖了这么久对她可不公平,你要是真的不想娶,我想傅老先生也不会硬逼着你是不是?毕竟这是婚姻大事,如果以后要闹的不愉快的,你爹还是会好好考虑的。”

傅文靖没有吭声,就是脸上那嫌弃淡了些。

叶兰嫣看在眼里,抬手替他倒了茶:“王爷估摸着要等傍晚才回来,你要在府上等他回来还是明日再过来?”

“我先替你诊脉。”傅文靖终于静下心来了,让她伸手放好,替她把了脉。

“再服用一回你的药可以停了。”许久之后傅文靖松开手,转过身在后面的桌子上写下药方递给宝珠,“有几味药我已经备好了,其余的去宫里抓就好,太医院里的东西比外头的好。”

“那王爷的药?”

“他的我明日过来看了再定夺。”傅文靖没打算多留,起身之后带着两个药童离开藤王府,好似是在担心有人会忽然前来围堵他似的,叶兰嫣看他走的匆匆十分的无奈,这又是一对欢喜冤家,偏偏当事人自己还没醒悟过来,还有的折腾了。

——————————

此时的宫中气氛不如藤王府来的轻松,萧景铭抬上去的那箱子已经惊到了不少人,之后萧太傅来了一场关于他在得知德妃和二皇子要谋反时毅然离开宫中前去徽州通知儿子准备援助建安城的讲述,简单来说,萧家当初只是支持过二皇子为太子,但绝没有支持二皇子谋反。

而到了封赏的时候,在皇上亲口宣布封萧靖铭为大将军时朝堂上下安静了下来,宋琨看着站在中间的萧将军,小脸上满是肃色:“萧将军可是对朕的赏赐不满意?”

萧景铭眼角微抽:“臣绝无此意。”

“萧大人当初这将军一职也是二皇子暂封的,如今你立下功劳,朕封你做大将军,另赐大将军府,至于你那五万兵马。”宋琨想了想,“也无需你镇守何处,这些人不能留在建安城外,需要挑拨分配到各处,这件事就交由齐王爷来商榷。”

萧靖铭垂眸:“这些人原就是明州徽州各地驻守的人,之后还是要回去的。”

“那就由萧大将军和齐王爷一同商榷。”宋琨冲着一旁守着的桂公公点了点头,桂公公朗声宣,“退朝。”

第114章 心头大患(下)

众人面面相觑,似乎是对桂公公说的退朝二字尚有疑虑,就这么赏完了?这听起来怎么显得这么的,敷衍呢。

赏了个大将军的官职,实际上手上的实权和将军是一样的,只不过听起来好听,但这东西又不能和侯爵公位一样可以世袭给子孙,所以没啥大用处。

赏的敷衍也就算了,还要把萧将军的五万兵马拆散了打到各处,美名其曰是为了皇城的安稳,看似也没有剥夺他的兵权,可实际上就是为了削弱兵力,你要不从,那你就是存了不安分的心,可若是从了,心里得多憋屈。

最后上头一句退朝这事儿就算这么完了,‘被敷衍’了的萧景铭脸色微凝,最后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叩谢皇恩。

等到退朝之后,萧太傅和儿子走在后头,轻声劝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二皇子当初树敌不少,这些人如今在朝堂上都拥护了王家和皇上,你才刚回来,就怕他们拿二皇子的事来说萧家。”

“既然皇上让你和齐王爷共同商榷,那些人回徽州的好。”

“哪里会这么轻易让他们回徽州去。”从钱家和卫家出事萧景铭就察觉到徽州那儿已不安稳,藤王爷肯定是查到了什么,过去萧氏一族没有动作不会被人知晓,可现在就不一定了。

“既然他们要我们分散,也正好。”萧景铭眼眸微缩,打散了他的人,也正好从徽州更换出去。

走到了宫门口,萧家的马车早早的等在那儿了,只是马车外守着的人神情显得焦急,看到萧景铭出来之后匆匆赶到他们面前低声禀报了几句。

萧景铭原本就紧绷的神色一瞬凌厉了起来:“人呢?”

“如今已经送到了萧府。”那人话音未落萧景铭就已经上马快步驱向萧府,萧太傅在旁人的搀扶之下上了马车,匆匆赶了上去。

就在萧景铭后头没多远走着的官员见到他们走的如此匆忙,疑惑的很,其中有人问起苏阁老:“今日之事苏阁老您有何看法?”

一把年纪的苏阁老乐呵呵的摸着胡子,他从萧家马车那儿收回了视线:“日食三餐,这时辰,怕是已经错过中饭了。”

听懂的几个陪着苏阁老呵呵笑着,不懂的则是摇了摇头,苏阁老面前苏家的马车早早候着了,管事扶着苏阁老上去,随着苏家马车离开,那还一头雾水的官员转头问旁人:“苏阁老到底是什么意思?”

“能有什么意思。”那人指了指那远去的马车,“有些看法放在心里就成了,饭照吃,朝照上,这一日三餐的才是头等大事。”

那官员还是不甚明白,众人笑了笑,各自都回家去了。

......

此时萧景铭赶回了萧府,走进前院偏房,外屋榻上躺着一个人。

站在门口的萧夫人正要发难,萧景铭却直接越过她走进了屋子,里面是陪同而来的几个军医,榻上躺着的不是别人,正是萧远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