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宫里,是黑压压一群的命妇,都穿着隆重的礼服,叩拜皇后,然后随着皇后去宁寿宫拜见太上皇及太上皇后。

忙忙碌碌了一天,等所有事情了却后,天色已经暗下来了,阿宝这才回到府里,感觉到整个人都累脱了。

刚回到府里,得知她回来的消息的双胞胎跑过来了,阿宝累得半死,还要应付双胞胎的腻缠,整个人摊在炕上不想动,双胞胎在她身边爬来爬去,然后腻着她娇娇嫩嫩地问爹爹去哪里了。

阿宝翻了个白眼,说道:“你们皇伯父登基为帝,他自然要帮衬着,还要忙一段时间,都要乖乖的啊。”

双胞胎很乖地点头,不过漂亮的大眼睛转来转去,看着就像是在打坏主意,与外表的乖巧实在不相符。阿宝捏了捏他们的脸蛋,然后振作起精神,起身下炕,又伸手将黏着她不放的双胞胎夹在腋下,扛进屋子里。

新帝登基后,又忙碌了几天,萧令殊终于得了一日清闲。

双胞胎最是高兴的,一大早就跑到上房来,然后像跟屁虫一样跟着他,无论他走到哪儿都跟到哪儿,让阿宝不禁有些奇怪,双胞胎何以会这么黏他?难道是父子天性?

因萧令殊难得在府里,阿宝也推了其他的应酬,腾出时间陪着他们父子仨个,见院子里桃花纷纷绽放,一团团的粉红美丽极了,便和他们一起去看桃花。

两个孩子在桃花林中跑来跑去,时不时又转回来抓着他们的手,要抱他们去摘高处的桃花,一时间欢声笑语,久久不绝。阿宝和萧令殊慢慢地走着,有一下没一下地聊着天,然后聊到了新皇对萧令殊的安排。

“昨日皇上已经告诉我,不日便会有旨意下来,我要回南边了。”萧令殊说道。

听罢,阿宝沉默了。

从枝头坠落的桃花瓣落到她乌压压的发髻上,滑过她的面容,男人看罢,抬手仔细地为她拂去发上的桃花瓣,然后伸手揽着她的肩膀,温和地说道:“你和我一同去吧,孩子们已经五岁了,解神医说带去也无妨。”

阿宝抬头看他,见他神色认真,眼中也有着对他们的不舍,不禁嫣然一笑,应道:“好。”

萧令殊突然笑了下,在她惊奇时,将她搂进怀里,心头舒了口气,不用分离,最好的!

这时,双胞胎已经从远处跑了回来,抓着他们的衣袖叫道:“爹爹,娘亲,花花漂亮~~”

阿宝低首看去,见双胞胎摊开珍珠白一般的小胖手,手心中有一些桃花瓣,不过被他们不知轻重的力道弄得有些伤血,皱巴巴的,看不出哪里漂亮了。

“嗯,很漂亮。”阿宝应道,摸摸他们的小脑袋,然后蹲□问道:“包包、糕糕,想不想和爹爹一直在一起?”

“想!要和爹爹娘亲永远在一起!”双胞胎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小手抓着他们的手,笑得无比的欢快。

萧令殊弯下-身,将他们都抱了起来。

翌日,萧令殊去上朝,阿宝在家里接待了抱着孩子过来的金璟琋和江凌薇两人。

金璟琋家的甜汤过几天就要满两岁了,最喜欢跟着双胞胎到处跑,看起来也是个和他爹一样的熊货,摔了跌了都不怕,能自己一骨碌地爬起来,又继续跟着哥哥姐姐们到处跑。而江凌薇家的团团只比甜汤小几个月,也能走得稳稳当当了,像极了娘亲,雪团儿一样的漂亮,让包包十分喜爱,每次妹妹过来,都要牵着她的小手慢慢地引导着她,带她去玩。

看几个孩子在那儿玩得愉快,三人相视一笑,叮嘱丫鬟们仔细看着,便收回视线聊起天来。

江凌薇喝了口茶,说道:“我听世子说,皇上的意思,可以会让晋王不日将南下。”

金璟琋也关切地看过来,无论是齐王还是平王世子,现下都是新帝面前的宠儿,所以对于这事也略知一二。而她们也从丈夫那儿得知后,便抱着孩子过来了。其实这事情也没什么好隐瞒的,大伙心知肚明,晋王南下,也有太上皇的意思,不过是没有明着说出来。

阿宝点头,“我家王爷也透露过了。”

金璟琋不免为阿宝叹息,夫妻分离这种事情,对于女人来说,有也有难熬。

倒是江凌薇见阿宝面上不仅没黯然之色,而反洋溢着喜气,略一想,便道:“晋王有什么安排?难道…”

阿宝脸上带着笑容,说道:“嗯,王爷说了,会请旨让我随行,两个孩子也带去。反正我们到时也是住在城里,那里气氛温暖,也适宜孩子们成长。”

金璟琋直觉有些不妥,盖因双胞胎中的甜糕身子弱,不过听到阿宝说得了解神医的肯定,甜糕现□体已经与平常的孩子无异,南下也无防后,倒也为阿宝开心,只是开心过后,却有些不舍。

“这一去,却不知何年方能回来?”江凌薇也有些不舍。

“等南齐事定,自然会回来了。”阿宝说道。

金璟琋和江凌薇都不是那种只盯着方寸之地的无知妇人,特别是两人的丈夫对于朝堂上的事情也不隐瞒她们,依江凌薇的脑袋,很快便分析出个结果,南齐现下内忧外患,而皇子们却不思齐心对外,反而争权夺利,不顾边疆正在交战,如此下来,南齐覆灭不过是时间问题。

如此一想,江凌薇的不舍倒是去了几分。

两人纷纷同阿宝道喜,然后又提起江南一带的风光,说着说着,不知怎么地倒是有些羡慕起来了。

金璟琋带着儿子回府后,与齐王说起阿宝可能会随夫南下的事情。

齐王摸摸下巴,发现她眼里有着羡慕,转眼一想便知道她羡慕什么了,不禁拍拍她的手,说道:“改日等京里无事,本王也带你和孩子们去游江南,岂不是美事一桩?”

金璟琋顿时有些感动,不过她的感动在看到丈夫不知道想到了什么而眉眼飞扬,心里略一想便知道他想什么了,有些无语道:“确实是美事一桩。只是王爷不会是在江南逛着逛着,就逛到边境去了吧?而且现在皇上初登基,事事倚重王爷,恐怕你是没时间离京的。”

说到这个,齐王垮下脸,边玩着自家的甜汤边琢磨着怎么将差事推了,然后带着妻儿一起下江南游玩。或许曾经他不愤太子与他同为东宫皇子,却因为长幼之别而地位天差地远,后来想通后,倒是有些不耐烦与人在一座小城中勾心斗角,不若畅游天下来得逍遥自在,当然,若是能去边境坑南齐人一把那真是太符合他的心意了…

“爹爹,疼啊——”甜汤嗷地叫了一声,然后扑过去抓住齐王的手,张嘴就咬。

“嗷——”

金璟琋听到父子俩的惨叫声,赶忙过来探视,然后看到儿子吊在丈夫手上死死地咬着他的手,齐王疼得脸蛋都扭曲了,却不敢甩开他,生怕一个不小心将小包子给伤了,只能乖乖地任由他咬。

好不容易将儿子哄着张嘴,金璟琋看了眼齐王的手,牙齿印好深,都出血了,正想要教训乱咬人的儿子一顿,谁知小家伙已经泪眼汪汪地抬起莲藕一般的小手递过去给母亲瞧,白嫩嫩的小手臂上,是青青紫紫的掐痕,再加上一句奶声奶气的“疼”,于是金璟琋瞪了丈夫一眼,抱着儿子拿精油给他揉散痕迹。

齐王自知自己做得不对,不小心将儿子当成面团掐了,赶紧过来道歉,见儿子软绵绵地靠在自己王妃的胸口上,不禁又目露凶光,恨恨地想着:臭小子,小心以后不带你去江南玩,将你丢到宫里天天面对着老头子那张风干的橘子脸!

过了几日,萧令殊南下的旨意出来了,同时还有同意阿宝这晋王妃一起随夫南下的旨意。

听说这事后,京中众人反应不一,不过闻得晋王妃随夫南下之事是太上皇亲自允许的,原本想要讽刺几句的人直接息声了,有赞扬晋王夫妻情深的,也有是看好戏的,更有是因为某位悍妇离京而暗暗高兴的…

与阿宝交好的人纵然万分不舍,也只能过来探望,然后为他们举办践行宴。

阿宝自是一翻忙碌,边忙着让人打点行囊,安排府中诸事,又要带着孩子们进宫谢恩,第一站先是到宁寿宫里。

宁寿宫里,阿宝带着两个孩子给太上皇和皇太后请安,然后被赐坐。

两个孩子被叫到太上皇和皇太后面前,太上皇拉着孙子的手慢慢地摩挲着,声音和蔼,问道:“承瀚要不要留在京里陪皇爷爷?皇爷爷可舍不得承瀚了。”

甜糕已经晓了些世事,一听忙将脑袋摇成了拨浪鼓,奶声奶气的声音道:“要和爹爹娘亲一起,不要和他们分开!”

皇太后搂着双胞胎的姐姐,嗔道:“要臣妾说,太上皇不应该答应这事儿,两个孩子还小,这舟车劳顿的,他们如何能受得住?”

太上皇听罢,脸上笑容未变,只是心里却是感慨良多。其实答应让孙子孙女随着晋王南下,不过是一种补尝心态,虽说晋王现下已经不需要,那么他补尝的是孙子孙女,也不愿意让他们在父亲南下后,又一翻哭闹。

这时,包包开口道:“谢谢皇祖母关心,有爹爹在,不怕!”

甜糕也咧嘴笑起来,“对,和爹爹在一起,不怕的~~”说着,小拳头攥起来挥了挥。

太上皇和皇太后皆被他们可爱稚气的模样逗笑了,皇太后说道:“也不知道老五那冷冰冰的样子,怎么会让两个孩子如此黏他?”

阿宝脸上保持着微笑,自是不好说什么。

太上皇又逗着双胞胎,问他们爹爹有什么好,双胞胎搅尽脑汁开始陈例他们爹爹好的地方,可以陪他们玩儿,抱他们去摘花,陪他们读书习字…太上皇越听神色越淡,最后有些怅然。

皇太后如何不知道他是想起了晋王当年独自一人在冷宫呆到十岁,出来时甚至连话也不会说的样子。年轻时能凭着一腔怒气迁怒,年老了却来后悔了。皇太后心里哼了声,若是晋王当年没有自己走出冷宫,碰巧撞见太子,让太子生了恻隐之心,指不定早就死在冷宫里了,届时他会更后悔。

太上皇到底身体不好,需要静养,不过是一会儿便面露疲态,阿宝也不敢再多打扰他静养,忙带着两个孩子告辞。

离开前,太上皇让人拿来两个锦盒,分别赏给了双胞胎,内侍捧着,稍会会送去晋王府,阿宝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还另有一些珍宝,多是价值上贡之物,价值千金。

等阿宝又带着两个孩子谢恩后,太上皇摸摸他们的脑袋,心知此次一别,估计他以后再也见不到他们了,又忍不住拉着孙子的手,深深地看着他的面容,直到皇太后出声后,方让他们离开。

太和殿中的新帝——宣庆帝也听说了太上皇赏赐双胞胎的事情,淡淡一笑,也让人一翻赏赐下去。

太上皇和皇帝此举让大伙摸不着头脑,皇帝宠信晋王,赏赐双胞胎大伙也没什么想法,但太上皇现在仍是处处对双胞胎透着看重,着实古怪。

回到府里,内侍也将皇帝赏给双胞胎的东西送了过来,阿宝接过礼单看罢,也暗暗有些吃惊,都是各式各样的珍奇,已然超过以往的赏赐之物了。略一想,便让人收到库房里,等双胞胎长大后,分给他们。

萧令殊回来后看了礼单,表情也是淡淡的,没有喜悦也没有过份冷淡,仿佛不过是极平常的一件事情罢了。阿宝仔细盯着他看罢,心知他对于太上皇的补尝从未放在心上,不管他现在做得再多,皆已经迟了。

接下来的日子,阿宝又特意带了双胞胎去田家探望田老夫人。

田老夫人的身体每况愈下,整个人已经透着沉沉的暮气,让阿宝看得差点想要落下眼泪来。

田老夫人对于阿宝要随夫南下之事是绝对赞成的,夫妻只有在一起,感情才能长远,相隔两地,再深的感情也会有淡的一天。便对阿宝道:“我如今挂心的唯有你了,看你过得好,我也开心,以后到了地下,也能对你娘亲有交待,让她放心。好孩子,别难过了,开开心心地去罢,路上注意安全…”

田老夫人絮叨了很多,众人皆知阿宝此去不知几年方回,而田老夫人却是撑不到那个时候的,可能这一别便是永远了。

从田家回来后,阿宝十分失落,情绪并不高。双胞胎皆是极敏感的性子,也发现她的情绪不好,十分温驯地伴在她身边。

晚上萧令殊回来,自然也发现她的异样,再略一想她今日去了田府便知晓原因。

阿宝正在查看行礼的单子,见他坐在自己身旁,伸手握住她的手,他的手十分宽大温暖,前年的蛇毒已经完全好了,恢复了以前的体质。

“不用担心,一切有我。”他轻声说道,“我们会一直在一起。”

他们皆是没有父母缘,无长辈缘,却这般凑巧在结成了夫妻,唯有对方才能陪着彼此一辈子的人,就算是儿女,也终究会成家,有他们自己要陪伴的人。

如此忙碌了几天,终于收拾妥当,也到了出发的日子。

因为这次南下不仅有两个孩子,同时行囊也比较多,所以便决定走水路,萧令殊陪走一段,然后转陆路直接去边境。

之所以这般急,也是因为春耕过后,南齐那边也开始蠢蠢欲动了,因为新帝登基已经耽搁了些时日,所以少不得要赶过去。虽然有郑将军在那里主持坐镇,但萧令殊掌控了太多了南齐机密,有些决策还是得要让他出面才行。

启程这天,齐王等人皆来送行,一直送到码头。

江凌薇等女眷坐在马车中,撩起车帘和阿宝道别,然后目送他们上船。

共有整整四艘大船,除了其中一艘是主子们乘坐,另有一艘是下人士兵,另外两艘皆是行李物品,而且这些行李中,又有诸多是太上皇、皇上、田家等等人添置的衣食药材之类的。

正是阳春三月,天气已经回暖了,阳光散漫地落到身上,十分温暖。

阿宝携着两个孩子站在甲板上,与码头上的亲人朋友挥手道别,直到已经看不到后,不由有些怅然。

一只手搭在她肩膀上,男人慢得缓慢的声音说道:“以后会回来的。”

阿宝抬首看向身旁的男人,对上他沉敛却温暖的眼神,脸上露出笑容,轻轻地应了一声。

 

第131章

阳春三月,杨柳依依,两岸青山秀水,正是一年最好的时节。

船一路往南而去,顺风顺水,不过半个月时间,已到了江南之地最繁华的一座古城都——安南城,船停泊在渡口上,管事带着几个小厮上了渡口,去城内补充些清水及粮食。

“娘,人好多哦~~”

“嗯。”

“糕糕和姐姐可不可以去瞧瞧?”

“不可以!”

“为什么?姐姐也想看哩!是不是,姐姐?”

“没有,人好多,不想去。”

“姐姐!”

阿宝好笑地看着板着脸正慢吞吞地喝茶的女儿,还有因为被姐姐不配合的拆台而瞪眼睛的儿子,觉得挺可乐的。女儿和她爹相处越久,越喜欢学她爹的作派,板着张小脸,自认为成熟稳重,有点儿老成持重之感。相比之下,儿子就要闹腾多了,偏偏他古灵精怪的,时常有惊人之举,还真得仔细看着,不然转眼就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或者又有什么鬼主意,整个人想喊他祖宗。

甜糕同学见姐姐不配后,娘亲又不让他出去玩儿,顿时有些闷闷不乐,坐在小凳子上一下一下地蹬着小腿儿,有种百无聊赖之感。直到船舱的帘子被丫鬟打起,男人颀长的身影出现,马上蹦了过去,抱住他的一条腿。

“爹爹,外面好热闹,糕糕可不可以去那儿玩?”小手指着渡口的地方。

萧令殊低头看他,然后将他抱了起来,对阿宝道:“我带他去逛逛。”

阿宝点头,她也不是这般不近人情,渡口人来人往,络绎不绝,哪里敢让人带他去那儿瞧热闹,不过若是萧令殊愿意带他去满足下他的要求,那便去罢。总要相信依某位王爷的凶残程度,不会让小家伙遇着什么危险。

等两人出了船舱,阿宝又看向安稳地坐着的女儿,伸手刮刮她的小鼻子,问道:“包包不想去么?”

小家伙抿着红滟滟的小嘴儿,摇头道:“不去了,陪娘亲。”

听到这般贴心的话,阿宝真是打从心底里熨帖,将小家伙搂到怀里,用额头碰碰她的小额头,小家伙的脸终于板不起来,露出高兴的笑容。阿宝忍不住又多逗她一下,让她多笑点儿。没办法,某位王爷死活不肯笑,女儿长得像他,只能看女儿的笑容YY他了。

雁回雁声捧了食盒进来,笑道:“王妃,席侍卫让人送了这安南城有名的点心过来给您和小郡主尝尝。”

“是么,那我们有口福了,没想到席侍卫真贴心。”阿宝说着,斜睨了眼雁回。

雁回原本觉得没什么的,可是看到阿宝斜睨过来的眼神,她心里有鬼,顿时面红耳赤,有些羞赧道:“王妃看我作什么?”

阿宝笑而不语,拈起一块雪花糕递给乖巧地坐在一旁的女儿,小家伙道了声谢谢,小口地啃着糕点,想起弟弟的小名儿,有种在吃弟弟的感觉,让她又多吃几口。

雁声笑嘻嘻地道:“雁回姐姐心里有鬼,所以脸红了。”

雁回脸庞更红了,同时嗔怪道:“再胡说就撕了你的嘴,让常侍卫治你!”

“嘻嘻,他才不会治我呢,他可疼我了。”雁声毫不在意地在众人面前秀恩爱。

前年萧令殊出征时,府里的侍卫只带了一半,还留了一半在府里,其中便留下了常山等人,阿宝便作主为雁声他们举办了个婚礼。婚后,雁声、雁然仍是白天过来伺候,晚上便回去与夫婿相聚,而雁回、雁云仍是小姑独处,没有看中对象。

这回南下,阿宝也将四个雁和三个白都带过来了。白茅被打发到别院伺候后,再补来的一个大丫鬟,阿宝并没有再给她以白来取名,而是直接叫绿莺,是个才十六岁的丫鬟。除此之外,也有一些二三等的丫鬟。华妈妈年纪大了,不忍心让她奔波,便留在王府里养老,许妈妈一家都在京里,许平贵还要帮王府打理商铺,自然也没带过来,便留下许家一家子。

当然,还有解神医也一起打包过来了,而且还多了对幸家姐弟。没法子,幸启明现下是解神医的挂名弟子,正与解神医学习医药,自然是要跟着解神医来南方的。而幸启明又不忍丢下姐姐独自一人在京,正踌躇着,解神医直接开口,让他带上幸怜怜一起。

幸怜怜看着柔弱可怜,却是个外柔内刚,颇有主见的。她心知当初的婚事是幸家与解家强迫的,解神医何其无辜,是以借助了解神医带着弟弟离开了幸家后,后来抵达京城,也没有再提这桩婚事。她得了王府赏赐的银子,便租赁了间店铺,自己做了些包子甜点卖,生意不好不坏,平平淡淡,足以温饱,还能存一点儿。

听说了弟弟要和解神医南下,幸怜怜为了弟弟,二话不说直接将店铺关了,收拾东西打算随弟弟一起南下,届时到青州再开个包子铺就行了。

阿宝听说幸怜怜的事情后,不用解神医来说,直接让人带上他们姐弟俩,也让人格外地关照他们,不允许任何人待慢。

这雪花糕做得不错,阿宝又让人送些到另一艘船给解神医,让他解解馋。

方说了会子的话,萧令殊带着儿子回来了,小家伙能去渡口看热闹十分兴奋,即便渡口人多气味杂,也没有打消他的兴趣。回来后,马上奔到母亲和姐姐面前,开始叽叽喳喳地说着他刚才的见闻。

包包恰好吃完了糕点,然后将丫鬟倒给自己的果茶递给弟弟,看他喝完后,又拿了块糕点给他,说道:“吃糕糕,继续说。”

甜糕:O!姐姐太坏了,怎么可以说吃糕糕呢…

阿宝肚子里闷笑,看向身旁的男人,问道:“咱们还有多久才到虞州?”

“再行半个月左右。”萧令殊答道,慢慢地吃着雪花糕,眼睛微微眯起,看在阿宝眼里,便知道这雪花糕合了他胃口,怨不得席远会巴巴地送过来。

过了会儿,去采买东西的管来已经回来了,船再次起程,往南而下。

船行了半个月,越往南边,气温越是温暖,空气中都透着一种江南特有的软和湿润的味道。

刚才始时,阿宝和双胞胎都十分兴奋,阿宝虽然时常去璟城探望父亲,不过那是在北边,与江南大有不同,所以对沿途的风景是极感兴趣的,而双胞胎第一次出远门,一路上都十分兴奋,喝茶聊天,观赏沿途风光,十分自在。不过看得多了,终于感觉到无聊了。

幸好虽然无聊,却有许多事情可做,双胞胎已经五岁了,可以请个先生来教他们读书,等再大一点儿,便可以送去书院了。江南读书风气盛,听说书院也极多,阿宝心里自是有打算的,也打算到了地方后,给双胞胎请个举人先生来教导他们。

所以这路上,阿宝除了给他们休息玩耍的时间外,也教他们读书习字,除此之外,萧令殊偶尔也会指点他们武艺,准备让他们文武兼修。

当然,路上也不是全然太平的,听说时常有水匪为患,往来南北,船上皆要请上一批护院同行。他们的船上皆是精兵,自然是不惧水匪,但却也遇到水匪打劫其他船队的事情。

过了几天,正巧晚上,遇着了正被水匪抢劫的几条船,然后被侍卫救了下来,晋王府的府卫将那些水匪打的打、杀的杀,没有死的直接捆绑了,待到了下一个渡口,直接扭送官府。

阿宝再一次见识到了晋王府的府卫的彪悍与囧缺,对敌那叫一个彪悍,捆人那叫一个囧缺,十分会利用条件,可怜的水匪,先是被揍成了猪头,然后被扒下外衫拧成一股,缚住他们的手,绑在船后,直接拖着行走。

阿宝听闻丫鬟回来报告,只能摆出口的表情。

收拾了水匪后,被水匪祸害的船主过来道谢,经由他们的自我介绍,方知晓原来这船主是虞州城中的尼山书院的院长,姓文名海,字景山,今年六十岁,是京城的文侍郎的族叔。他十年前因病致仕,后来在家养好了病后,闲时无事做,便以书育人,在虞州城中开了间书院,却不想十年间,书院越开越大,名声也传扬得甚远。

阿宝与文侍郎夫人交好,既然是文侍郎的族叔,倒是没有救错人,而文海得知救他们的是当朝晋王,十分的吃惊,不敢有丝毫的不敬,赶忙打发了自己夫人及儿媳妇等过来拜见晋王妃。同时文海也想起了南方边境,大邺正与南齐交战,晋王此翻南下,应该是回边境。

阿宝招待了文海夫人、儿媳妇等人,问明白他们的目的地是虞州,便笑道:“如此真是巧合呢,我们届时也路过虞州,不若一起同行罢。”如此也省得文海的船又被水匪所扰。

这翻决定,又让文海对萧令殊感激不已,心里暗叹,世人皆道晋王如恶鬼托生,行事酷戾狠毒,却不知流言传多了已不真实,其实很多事情只因他职责所在,手段难免会霸烈一些罢了,其性虽冷淡,却也不是什么凶煞之人。

既然大伙同行,接下来的路上倒是多了些人解闷儿,阿宝时常叫文海夫人等过来聊天,以了解江南一带的风景地理人情风俗等等事情。文海夫人的儿媳妇柳氏是个口齿伶俐的,当即说与阿宝听,妙语如珠,让阿宝大为神往,路途倒也没有原先的枯燥了。

如此船又行了半个月,终于抵达了虞州。

虞州是江南有名的鱼米之乡,阿宝初登虞州,心情可以用一句诗概括:烟花三月下虞州!果然不虚此行。此地风景秀美,与北方的高远辽阔之景大大不同,渐渐接近虞州,沿途中便看到两岸琼花如絮,宛若白玉挂在枝头,清风徐来,枝头簇动,煞是好看。

按原来的计划,到了虞州,他们的船仍是要直接南行,而萧令殊却是要进入虞州城,然后往陆路出发,快马加鞭赶往边境的青州城。

到了码头,文家的人又特地过来与他们道别,文夫人对阿宝笑道:“若是王妃有空来虞州城,劳烦打发人过来通知妾身一声,妾身愿意亲自来伺候王妃。”

阿宝亦是客气地笑道:“我在虞州城也无甚认识之人,届时若来此处,那可真要劳烦夫人了。”阿宝这么说也有道理的,到时候给双胞胎请先生,还须得来虞州城中寻找呢,文海是虞州城的人,届时请文海举荐也方便。

等送走了文家诸人后,萧令殊回到了船舱中。

“阿宝,我先南下,你们坐船过去,十日即能到达。”说罢,他又摸摸双胞胎的小脑袋,说道:“你们要乖乖的。”

双胞胎忙都点头,表示他们会很乖很乖哒。

萧令殊只带走了几名侍卫,其他的留在船上护送他们继续南下。等萧令殊离开后,在虞州城补充了清水粮食后,又继续南下。

如此行了大概十天左右,终于抵达了青州城。

船刚到岸边停下,便见码头上已经有人等在那儿了,正是席远带着一群下人侍卫相迎,后头还有一辆华贵的马车,并有许多供下人乘坐的次等的马车及拉行李的车子。那辆华贵的马车的车帘挑开,露出了萧令殊的面容,阿宝不觉脸上露出笑容。

下人一通忙活,船上的跳板搭到岸上,一群仆人跪在岸上相迎,又有粗壮仆妇抬着轿子到船舱门口,恭请他们上轿。

阿宝携着两个孩子坐上轿子,轿子稳稳地抬下了船,抵达那辆华贵的马车面前,丫鬟掀起帘子,阿宝又带着两个孩子下轿,然后进了马车。

从此至终,皆未露出真容,也让岸边那些人纷纷猜测,不知今儿是什么大人物的女眷来青州。看这四条豪华的大船,气派无比,还有船上气势彪悍的侍卫护院,看着就不简单,让人纷纷猜测。却有些得到消息的人猛然忆起了于七日前已抵达青州的晋王,据闻晋王妃得了太上皇及新帝恩典,允其随夫南下,莫不是今日正是晋王妃抵达之日?

如此猜想,纷纷让人去打听起来,好做准备。

番外开始,不知道会写多长,不过会尽量坚持日更的~~

【本书下载于小说后花园论坛,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