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可怜的姑娘啊!”大太太哭喊。

赵老爷让香儿下去,再把大太太的丫头喊来照顾,对大太太说:“你别急。我去李家看看,要是咱们姑娘病得厉害就先接回来住几天。”

他突然来拜访,李显还在店里,李克倒是在家,可起不来床。李华从那天起就一直装傻,和江氏两人躲在屋里不出来,连饭都不到张宪薇这边吃了。

所以只有张宪薇出来见了亲家老爷。

两人隔着一道屏风说话。赵老爷非常客气,话也很简单。就是赵大太太最近想女儿了,想接赵氏回家住两天。

张宪薇答应得很痛快:“女儿都是爹娘的宝贝,我也不能拦着赵氏向亲家太太尽孝心。”

赵老爷来之前以为李家要扯皮,不会那么容易让他见到赵氏,更不会让他轻易把人接走。见她答应了,一句废话没有,赶紧让赵家的下人收拾几件平常用的东西抬上赵氏坐上车走了。

临走他都没问过李克一句,而张宪薇也一字没提。

等赵家的人都走了,李克才让人去问刚才是怎么回事?他明明就躺在屋里,赵氏暂住的厢房离他也就两三步而已。赵老爷进来接人,他就算没看到也听到声音了。刚才装傻,现在倒装模作样的来问。

良缘一脸不屑,“克大少爷刚才一定是睡着了,睡死了。”

“不必理他。”当一个孩子只是孩子时大人很容易原谅他,但是当他做了一件没办法原谅的事的时候,大人就该对他失望了。

她现在就对李克失望了。

晚上李显回来才知道赵老爷来把赵氏接走了。他没有埋怨张宪薇,在他看来一个妇人是没办法阻止一个赵老爷那样的人的。

他去见了李克,没有带别人。不知道他们父子两个谈了什么,他没有回来,听良缘说是去老太太的屋子了。

“那里连被子都没有,屋里又大半年没打扫过了,太太,要不要我现在让人去打扫一下,再给老爷送被子过去?”良缘担忧的说。

张宪薇没想到这个,她刚才一直在想李显跟李克说了什么,居然让他这么灰心的跑去老太太的屋里。

“嗯,你去吧。”她回过神来后说。

良缘去送被子,一会儿李显却回来了。他神色枯槁,目光呆滞。进屋后花了很长时间才看到张宪薇,对她疲惫的一笑:“薇薇,让人给我打水来吧,我洗一洗,咱们就睡觉吧。”

洗漱之后,两人上了床。一躺到床上吹了灯,李显就在一片黑暗中挤到她的被子里来,紧紧的抱住她,把她挤到了床里。

抱住她后,他一动不动,好像只是想用这个姿势睡觉。

他抱得太紧,她很不舒服,折腾着换了好几个姿势,他松开手让她翻身,却在她躺好后又抱过来,还是抱得那么紧。最后她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他好像哭了。

抱着她哭了。

醒来后她觉得那是梦,可又不能确定。李显真的哭了?如果是她做梦,为什么会梦到这个?她梦到过李显死了,她在听到良缘着急的告诉她,又说要怎么办丧事时,她还记得梦里她的心情,那是从心底里高兴起来,一阵轻松。

醒来后发现是梦,怅然无比。

她不觉得她会梦到李显哭,她不期待这个。所以那他就是真哭了。

直到吃早饭时她还在想这个,良缘问她赵氏的事怎么办,她才回过神来。“怎么办?什么怎么办?”

“太太?”良缘不解。

“这事有老爷呢。咱们都听老爷的,现在已经不是咱们能管的事了。”她不想管,也不愿意管。

李显在外面奔波了几天,赵氏就在赵家住着。直到他有一天回来后对她说:“明天去把赵氏接回来吧,她在娘家住得也够久了。”

她才疑惑道:“老爷?”他跟赵家谈好了?赵家还让女儿回来?这可能吗?

李显拍拍她,温柔道:“别担心,赵家同意了。你去赵家不会有事的。”他放下茶杯冷笑,“赵家不会把赵氏留下的。就是赵氏自己也不会想留在赵家。她在李家还能当她的大奶奶,况且经过这次的事情后,咱们和老大都要让她半分。她在李家比在赵家轻松多了,还自在。”

张宪薇放下筷子,听他继续道:“她要留在赵家,难道日后赵家的姑娘都不嫁人了?让人说他们家有一个无子被休的大姑娘?赵家姑娘就别想再说到好姻缘了。就算赵老爷和赵太太再怎么疼她,非要把她留下,那她日后也不能出门了,只能住在赵家院子后面的角落里。若是送出去,也只能去一些收留不规矩女子的庵堂。在那种地方就是等死了。”

“那赵家就没想过让她改嫁?”她故意道。

“改嫁?嫁给老迈的鳏夫,嫁到穷乡僻壤?她要改嫁势必要去外地,在这里还有赵家能护着她,到了外面天高皇帝远,她就是死了赵家都来不及替她收尸。”李显给她挟了一筷子菜,“你别怕她回来后不守规矩。这次的事虽然是咱们家理亏,但赵家绝对不敢闹大。赵氏无出是真的,说到哪里都是她没理。”

她的筷子一抖,李显看到了放下筷子握住她的手暖着,轻声说:“咱们有贞儿呢。”他把她拉过来抱住,轻轻拍抚着她的后背说:“别想那么多。薇薇,你跟了我一辈子,我知道你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么长时间她都不习惯他抱着她了,腰背都是硬的。

他呵呵笑着摸着她的背,说:“你就是这样,凡事都不会拐弯,什么都要按想好的去办,就是半路看见前面有堵墙也要撞过去。你就是认准了自己的目标,别的就什么都不想了。”

他深深叹了口气:“……我早就明白你了。”

赵氏回来了,她规规矩矩的向张宪薇行大礼,看到李克也还跟以前一样,轻声轻语的说话,行动前不见一丝怠慢、怨恨。

朱锦儿重病,于是又不能见人了。李显也没提,张宪薇让人注意医药,别的也不管了。唯一的不同就是李克没办法让赵氏去侍候朱锦儿了,现在赵氏对她只是面子情。有东西让丫头送去,她自己是绝对不去了。

李华夫妻在赵氏搬回来后向李显辞行,这次他答应了。张宪薇更加惊讶了,她还以为李显会更加重用李华呢。

“房子还是照盖,日后咱们也可以去田庄上小住几天。就是老二再回来了,房子也能用。”李显道。他让李华明年再回来,这次要带着三个儿子一起来。

李华看起来也不明白,但既然李显让他走,他迅速收拾好行李,一天都没耽误的走了。张宪薇来不及给他准备太多东西,只能把年前给三个孩子准备的衣服和礼物都带上,又私底下给了他一百两银子。

她想给二百两的,但良缘说升米恩,斗米仇。有时给得多了反倒生怨恨。

“人心都是不足的。要是太太一松手就是二百两,说不定他还会想太太如此大手笔,平常说不定过得是什么富足日子呢。再看看他自己,这不平之心一起,什么妖魔鬼怪都孵出来了。”

“是我着魔了。”张宪薇叹气道,“还不如你看得清楚。只想着给多点好弥补他,却忘了人心多变这回事。”

银子不敢多给,就换成了东西。乡下地方不缺米粮,张宪薇想了想,让人想办法买了两袋粗糖,黑黄红白,都是拳头大的糖块。这个东西乡下少见,不说孩子喜欢,大人也喜欢。

李华和江氏看到这两袋粗糖,高兴得很。张宪薇也松了口气。

一晃眼又是过年了,李家今年开门迎客。李南每天去张家读书,这次走亲戚他跟张家的那些大小男孩玩得跟一家人似的。看到他这么开心,李单也放心了,跟张宪薇说打算过了年就跟曹子学去苏州。

“考试也是在那边,我们先去那里拜见一下。”开考是在后年,提前一年去是想熟悉一下那里的环境,该拜访的拜访,该认识的认识。不然开考前再赶过去很多事都迟了。

“你放心的去吧,家里有我照顾。”张宪薇想说他订亲的那家人来消息了,又怕打扰他用功。他已经出孝了,那家人想知道他什么时候迎亲。要是在开考前成亲怕乱了他的心思,有心等到考完后又怕那家人不答应。

她正为难,李单道:“若是许家来人,请大伯母帮我回个信,就说我想取了功名再成亲。以告慰家父在天之灵。”

当年李单的父亲李阳也想考秀才,但李芾没敢让他去。他知道这个儿子心性太过清白洁净,官场是一个污泥潭,让他冲过去,不是害了自己就是害了家人,还是圈在家里当个富家翁好。

李阳心心念念考功名,李单从小就知道。

“好的,都交给我吧。”张宪薇道。

紧接着赵氏就怀孕了,李克现在还是二掌柜,而且李华走了之后,升旺记的事还是没交给他,而是李显自己管着。而在兴隆记上面还有一个大掌柜,管账的是账房先生,他这个二掌柜有名无实。进货是别人的活,招待客人的是小工,店里管事的是大掌柜。

李克像是被李显给闲置了。

张宪薇留心看了半年,吃不透李显是什么意思。他是还想继续磨李克吗?是打算磨掉他的脾气和锐气?

赵氏怀孕后,按说应该给李克纳个小妾。但张宪薇提的时候李显没答应,赵氏管束着屋里的丫头。李克倒是想往外跑,但是他的口袋里没银子了。

这还是张宪薇慢慢看出来的。以前都是李显给他银子,要么他在店里也能落点油水,本来这个二掌柜就是李显给他的好处和方便。但是她发现李克不出门了,账上也不见他借钱了,店铺每个月回来交银子时都是实账,也就是赚多少交回来多少。

这只能说账房不给他这个方便了。

到底是怎么了?

张宪薇思前想后,觉得还是半年前李克休妻的事让他变成了这样。他为什么要休妻?李显又知道了什么?

外面刚刚下了雪,鹅毛般的雪花纷纷落下。

屋里点了灯,放了两个火盆。温暖的火光映在窗户纸上。

李显掀起棉帘子进来,他的肩头上还落了雪。

他过来挨着她坐下,烤了烤火后掏出一串黄澄澄的钥匙。看着像以前老太太屋里的那一串。

“这个你收起来吧。”他笑着道,“回头去收拾一下,都在老太太以前的屋里。一共八个大箱子,六个小箱子。都是以前老太太攒下来的。”

她看着那串在灯下泛着油光的铜钥匙,过了一会儿才伸手把它拿起来。一大串叮叮当当的。

年后,她找了一天带着良缘去了老太太的院子。拿那把最大的钥匙打开锁,推开吱哑做响的木头门。

屋里弥漫着尘土味。

“还是应该先让人来打扫一下。”良缘边说边走在前面。

她缓缓走在后面,每一步都想把这屋里的东西重新认识一遍。

当年老太太死后,钥匙就被李显收了起来。她没惦记老太太留下来的东西,再说她当时也没有孩子。为了表示她的不在乎,所以她从来不问,最后慢慢的好像连她都忘了这里还放着老太太的箱子。

其实这些东西应该交给她的。

她不贪财,却贪别人的信任。当她认为李显觉得她贪财时,她难过之下更想表现她其实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但她当时真的很失望,她没想到李显会不相信她。他不把老太太的钥匙给她,是不是因为……

后来她重活一遍后,她想这些东西他可能是想私底下交给李克的。

没想到他现在给了她。

老太太留下来的东西不少,可能那些不要紧的都在老太太最后那段时间送出去的。八个大箱子和六个小箱子里全都是值钱的东西。

一些布料已经放旧了,一看就知道布已经稀了,没法做衣服了。首饰都要重新拿去让金匠重新炸一炸,因为颜色都发乌了。

最后连良缘都乍舌,“真不得了,没想到老太太存了这么多东西。”

也未必都是老太太存的,大概也有李显这几年慢慢拿过来的一些。他也会攒一些私房钱的。

她们查过箱子里的东西后又重新上了锁。

出去时,良缘扶着她,小心翼翼的问:“太太,你说老爷这是为什么?”

连她都奇怪李显为什么要把钥匙给她。

因为不给也行啊。她又没要,再说家里现在也不是揭不开锅,急等银子用。

她没有说话。有一个答案是摆在眼前的,但她不愿意相信。良缘也未必就不知道,只是她也不敢说。

她们两个都不信。

雪已经停了,天空像洗过一样晴朗。地上积了薄薄的一层雪。

走到门前,良缘回身关门上锁,一低头看到墙角冒出了两根绿草。嫩绿的草芽把雪顶开,扎根在黑色的温润的泥土中。

“太太看,草发芽了。”她扶着她笑道。

张宪薇扫了一眼,笑了笑。

她们转身向回走。

良缘还在说:“草都发芽了,看来天慢慢暖和起来了。贞儿这些天都在家里闷坏了,等雪化完了,天也不冷了,就可以让她出去玩了。南儿去念书了,她在家里闲得都生气了。”

说起贞儿她就发自心底的笑出来,“说让她跟着南儿一起去,南儿读书,她可以跟着她的外甥女一起学针线,是她死活不愿意的。”

“让她输给外甥女多没面子啊,在家里学也一样的。”良缘宠爱贞儿,不肯委屈她半分。

“还是让她去。一个人在家寂寞,等雪化了吧。”她道。

等雪化了。

作者有话要说:后面预定有两个番外。

一个是对李克休妻事的解释。从谁的角度写我还没想好。本来今天想写这个的,但是从张宪薇的角度出发,我又不想让她去打听李克的事了。从她打算放弃对李克的报复起,她就不会再关心李克又惹了什么麻烦了。

一个是贞儿出嫁的事。算是对后文几个人物的安排解释,包括李单和李南。

最后我还是一个都没有写死。

本来预定是写到朱锦儿去世,就是上辈子她听到李显真心话的那一天。但文写到这里,张宪薇重生后的人生已经完全改变了。朱锦儿是个什么下场,当时李显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都不重要了。

李显这个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不想让张宪薇生儿子,我本来想写心理活动,后来又想还是穿插到某一个对话中,让他不经意的说出来。

至于是放到哪一个番外里我还没有考虑好。

有一些问题还没来得及解释,如果番外里不合适说,我会在文章有话说里告诉大家。有疑问的可以问,我现在可以解释了(因为不需要保持神秘了~)

大家晚安

第40章 赵氏番外

四月初,赵氏生下了她这辈子的长子。

张宪薇去看过,孩子还小,看不出来是不是上辈子她的大儿子。而且那个孩子也不是在她身边长大的。

“你好好歇着,家里的事不用操心。”她道。

赵氏熬了两天一夜,生下了这么个宝贝蛋,她的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微笑,抱着孩子就像抱着她的命。奶娘守在她旁边,又是高兴又是掉泪,一个劲的说:“好了,这下好了,姑娘熬出头了!”

“好好照顾你家大奶奶,要吃什么喝什么就去吩咐厨房里的人。”张宪薇交待屋里的下人,领头的大丫头香儿恭敬的答应着。

“我就先回去了,让你家奶奶好好歇着。这一个月不能着风,小心窗户缝,虽然是春天了,但是早晚还是冷的。”她又看了一遍屋里,觉得都妥当了才走。

奶娘亲自送到院门外,回到看到赵氏还抱着孩子,就上前接过来道:“别总抱着他,你的身体还虚着,快躺下。”说着把孩子放到床角解开襁褓,看看他尿了没有。

赵氏软软靠在床头,欣慰的叹气:“总算有儿子了。”她伸手道,“把他抱过来给我。我一刻都离不了他。”

奶娘听她的把孩子放在她的床里边,两人一起边看孩子边笑。

“他挤眼了。”

孩子动了一下,或者挤了下眼睛,皱了下眉毛都能让他们看不够。

香儿端着鲤鱼汤进来道:“奶奶喝点汤吧,这汤下奶。”她放下汤盆给赵氏盛了一小碗端过去。

赵氏边喝边问:“大爷呢?还在店里?”

“听说在盘货。”香儿答道,“上回大爷回来时说最近有一批货到,要先腾出库房里的地方,正好顺便把往年积下来的货盘一盘。”

“呵呵。”赵氏喝完汤把碗放下,冷笑道:“也行,他这次算是给自己找了个活干。”

香儿把碗收拾了拿出去,屋里只剩下奶娘和赵氏。

奶娘安慰她道:“大奶奶放宽心吧。过日子不能指着仇过,说到底他是孩子的爹,你和孩子日后都要靠他。”

赵氏不理,笑眯眯的逗孩子。

奶娘不敢再深劝,自从上回从赵家回来后都快有一年了,赵氏对李克越来越冷淡,除了面子上的东西愿意说两句外,平常对他是一点都不关心了。奶娘还记得以前赵氏有多在乎他,为了不让他生气都愿意去对着一个姨娘服低做小。

“奶娘,别想了。”赵氏看奶娘还是一脸愁容,反过来劝她。“大爷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比你清楚。”她回头看着孩子,“有了儿子,我在李家就站稳了脚跟。他想休我?哼,这辈子都不可能!”

“姑娘,别赌气了,事情都过去了。”奶娘小心翼翼看了一眼门外,压低声音道:“上次的事看着是李家丢了脸面,如今我们在李家过得也比以前痛快多了,可强龙不压地头蛇。咱们是在别人家里过日子,该抬手就要抬手,不能总把以前的事挂在嘴边上。”

“我当着他的面一句话都不会说的。”赵氏温声道,“奶娘,你不是也知道吗?大爷他根本就没一点人心!当时那个孩子都七个月了,他一句不要就真的让人去灌了药!你说,这样的人我还敢信吗?他当初为了那个孩子要休我,结果一句话就不要了!”

赵氏想起当时的事就怕得发抖。

李克想休她不是一天两天了,那时他偶尔冒出来一句‘别以为你姓赵就怎么样了’,‘惹了我照样不让你好过!’。

她心里害怕,又不敢告诉别人,就是奶娘她都不敢说。她的丈夫居然对赵家有这么大的怨恨,到底为什么?她怎么想都不明白。是她不够好?不够贤惠?还是他嫌她对姨娘不够恭敬?

结果那天晚上,听说李华夫妻要留下来后,他回来就生气了。她留在屋里侍候他,他突然抓住她的手臂低声说:“你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我要你有什么用?”

他就那么看着她,好像在等她说出她有什么用。

“你说,你有什么用?你看不起我,看不起姨娘,看不起我是庶出的,天天撵在太太后面,怎么?想让她给你撑腰?还是想仗着你是赵家姑娘就不把我放在眼里?”他越说越大声,她怕他喝醉了,一会儿再让下人听见了,就赶紧说:“大爷,大爷小点声,该让人听见了?”

他一把将她搡到床上。自从上次之后,他就不敢把她推到地上去了。

“你怕谁听见?嗯?”他看向李华夫妻暂住的屋子。她害怕的看着他,怕他接下来还要继续骂,继续吵。

她放轻声音劝他:“大爷,现在家里跟以前不一样了,咱们还是小心点好。大爷想跟我说什么,我都听着,好不好?”

他扭头看她,突然嘿嘿冷笑。他凑过来眼睛直直看着她小声笑道:“我要休了你。你生不出儿子,我要休了你。把我的儿子和我的老婆接回来。”

当时,赵氏只觉得天塌了,地陷了。她只记得她求他不要再说了,她哀求他,可是没有用,于是她哭着逃出去了。让奶娘给硬是拉到了旁边的屋子,不然她就该一直跑到外面去了。

然后她就病了,什么也不知道。等醒来后就回到了赵家。娘守着她掉泪,“我可怜的姑娘……”

李显来了,父亲跟他谈了一次。然后父亲过来问她,还愿不愿意回李家去?

赵氏茫然的看着父母,她不回李家还能去哪里呢?家里已经没有她的位置了,二婶那里还有几个妹妹没有出嫁,如果她因为无子被休回来,那妹妹们要怎么找人家呢?

父亲跟她说,如果她不愿意再回李家,就先把她送到乡下去,等风声过去了再给她找一个外地的人嫁了。

她不愿意。

父亲说:“不愿意……咱们就跟李家说吧,反正李克外面那个要解决了。”

她迷迷糊糊的,听父亲和母亲告诉她,李克在外面买了一个妾,就住在兴隆记后面的小巷子里,因为他常常去兴隆记,所以一直没人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