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去祭司殿忏悔,对着神灵认罪,忏悔着自己身为储君却担不起储君的责任,甚至硬生生把南族拖入了一场劫难之中。

然后…

她跟凌裳说:“我会让你亲眼看着,你效忠的主子,将如何失去他费尽心机得来的江山。”

她不是在吓唬他。

七字咒心法有一条,可以以自毁的方式毁灭七字咒,只要毁灭了七字咒,所有因七字咒带来的与正常宿命相违背的轨迹,都将消失在历史洪流中——这就是毁灭和重生。

彼时,少女并不能完全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她只是知道,她是天赋极高的人,也是神灵选择的储君,她若以自毁的方式摧毁了七字咒,那么寒钰所修炼的心法便同样不再有任何用处,在战火方起的时候,他极有可能会成为被诛杀的那一个。

亦或是,所有的事情随着她和七字咒的毁灭,而同时消失于苍茫天地之间,再不复一丝痕迹。

少女知道,自毁的代价巨大,后果极有可能是魂飞魄散,但是当年的少女义无反顾,她心里正在被强烈的仇恨燃烧着,唯一的想法就是野心之人付出代价,让他费尽心机谋划的一切飞灰湮灭,让他最终空欢喜一场…

后来,她果然做到了。

身体仿佛被炸的支离破碎,那种痛,永生难忘,直到现在也还清晰入骨,疼痛之后,便是意识混沌,飘飘然不知身在何处…

第733章 毁灭和重生2

九倾原本以为,自己真的是要魂飞魄散了。

因为她看到了很多事情在脑子里急速地流逝,她分不清什么是现实,什么是幻境,也分不清那些破碎的片段若是拼凑在一起,会是什么样的画面。

她感觉自己的身体正在承受一种巨大的压力,疼痛之外,还有一种说不出来的窒闷感,像是要把胸腔里的呼吸全部挤压出来一样——她也无法去思考,自己明明已经死了,却为何还有这样诡异的感觉?

漂浮在半空中的,不知道是她的身体还是魂魄,时间仿佛也无穷尽一般,昏昏沉沉,茫然不知归处…直到,她的脑海里出现一个清晰的画面。

…一大片妖异的红色花朵,九倾虽未曾亲眼见过,但是她看到过书里的描述,她知道那是彼岸花,开得如火如荼,铺满整个黄泉路的曼殊沙华…

原来自己已经到了地府黄泉?

她茫茫然想着,却并不觉得奇怪,似她这般致使自己的国家亲人陷入劫难的人,本该下十八层地狱,永生不得超生,本该让她受尽地狱苦楚。

可一个陌生的声音,却在这个时候飘飘渺渺传入了她的意识里,“这个人,是命中注定该与你有所牵绊的人,但他现在剧毒缠身,身陷囹圄,身心不得自由,你若能救了他,或许就能得到一次扭转命运的机会。”

她无法说话,也没办法回答,便是连这个声音是男是女都无从分辨,但是脑子里很快出现了一个男子…

一袭红衣风华,绝美的容颜,苍白的肤色,眉眼间狂肆无情,周身却偏生流露出一种无法言喻的悲哀气息。

“他是西陵九皇子,同样是被命运捉弄的人。”

这句话是脑子里最后残留的记忆,再然后…她就彻底失去了知觉。

余音落下,书房里再一次陷入了冗长的静寂。

轻轻吁出一口气,九倾双眼微抬,望着窗外树影婆娑,阳光显得如此美好,温暖让人眷恋。

“我觉得这是上苍对我的眷宠,也是对南族的庇佑。”她的声音透着一种沧桑,但是沧桑中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迷惘,“那个声音里表达出的意思似乎是一种交易,但事实上,我睁开眼睛的时候,命运已经发生了改变。”

宸王没有说话,沉默间,在心里整理着九倾那些言语之下,本该被认为是一个荒诞不经的梦境——如果这当真只是一个梦境的话。

但是他心里或许已经相信,那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否则,一个纯真乐观的少女不可能有那样空寂苍凉的眼神,她周身流露出的气息也不可能让人感知到一种属于地府黄泉的寂冷阴暗。

“不管是谁,在经历过这样的事情之后,性情都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也一样。”九倾淡淡一笑,“可我没办法跟任何人解释这样的事情,所以去西陵,是我唯一也迫不及待要做的决定,我甚至连跟父皇母后道别都没有,因为一定会让他们察觉出异样。”

第734章 毁灭和重生3

所以,她只带着贴身侍女紫陌和玄影七卫中的玄三、玄七,以及几个普通的暗卫,便匆匆离开了南族,只留下一封信让人呈给了父皇母后。

再后来,路上半个多月的快马加鞭,昼夜星驰的赶路,她在颠簸中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让自己冷静了下来。

到了西陵,一张皇榜,给了她顺理成章进入瑾王府的理由。

“因为一场梦境。”面对着夜瑾的疑问,她如此回答,“一场离奇玄秘的梦境,分不清梦中的画面是现实,还是虚幻的镜花水月,所以我需要亲自来验证一下。”

或许夜瑾当初是嗤之以鼻的,但九倾不在乎,她需要时间来让自己平静,让自己接受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接受已经扭转的命运——哪怕这些,除了她自己,再也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

所谓的命中注定有所牵绊的人,九倾并未真正放在心上,重生一次之后,她心里想的,只有江山社稷,只有轩辕氏宗亲,只有南族天下苍生,其他的都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

她甚至从不曾想过,她跟这位西陵九皇子之间,会有什么扯不清的缘分纠葛。

可命运,有时总是叫人措手不及的。

爱上夜瑾,不知是上苍冥冥之中的安排,还是神灵给她牵的红线,短短三个月的时间,连她自己都没想到,居然这么快就丢失了一颗心。

面对着灭族的滔天劫难,对于自己还能爱上一个人,九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而身后肩负的责任,让她在动心的同时,还能保持冷静的理智,去拒绝这样一份美好却也让人心疼的感情。

然而,或许心底深处也需要一点柔情来抚慰伤痕累累的心扉,所以,那个男子的执着和无怨无悔的爱,到底是让她无法抗拒了。

九倾目光微转,看向宸王:“我的梦里的确出现过夜瑾,但也只是惊鸿一瞥而已,不足以让我真的为他付出什么。之所以去西陵,大半的原因是想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接受这些记忆,去消化这些对于我来说犹如一场噩梦的经历,而并非真的因为与他有着什么割不断的牵绊。”

轻轻叹了口气,她纤细的身子整个窝进了宽大的椅子里,声音也慢慢变得沉静柔和了许多,“南族的劫难是七字咒引发的,跟夜瑾毫无关系。而即便我现在已经爱上了他,以后也绝不可能让他接触到七字咒心法。刻骨铭心的教训一次足够,若再有第二次,连我自己都觉得无法原谅。”

宸王静静地注视着她的眉眼,良久才道:“殿下把这些说出来,是否想过后果?”

“后果?”九倾挑唇,笑容已变得云淡风轻,“能有什么后果?如果是别人,或许会觉得这样的经历太荒谬,或者说我这个南族储君也会妖言惑众,但是皇兄不会。你心里应该明白,我说的这些话大多还是可信的,南族本就是一个神灵庇佑的国度,皇兄只要相信神灵,就该相信我经历过的一切。”

第735章 一切都过去了

只要相信神灵,就该相信她所经历的一切?

宸王沉默。

她说的没错,这些事情在寻常人身上根本不可能发生,就算有,一旦说出来,也会被人当成是妖言惑众,不会有人相信。

也正因为如此,他能想象一个女孩子在遇上这样的事情时,心里承受的巨大冲击和无与伦比的伤痛,以及那些不能为人所知的秘密所带来的,积压在心底的沉重和压抑。

一时之间,他似乎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为好,只觉得,在这样的事情面前,任何言语都太过无力。

冗长的安静之后,他终于淡淡开口:“一切都过去了。”

是的,一切都过去了。

大难不死,不管是之于她,还是之于南族,都是一个新生,劫难不会有,有的只会是越来越好的局面,越来越强盛的家国皇朝,以及越来越安定幸福的岁月。

所有的悔恨,悲怆,痛苦,梦境,都已经远离,除了在脑海中还残留着一些痕迹之外,再也不会对她和她在乎的人造成任何伤害。

“是啊,一切都已经过去了。”九倾淡淡一笑,笑容清透寂然,“几个月以来,这样的回忆在我的脑子里重现了好多次,每一次回忆都是一次刻骨铭心的伤痛,我已经努力地试图去遗忘。但是皇兄…”

目光微抬,她淡淡道:“皇兄今日,又迫我回忆了一次。”

此言一出,宸王瞬间一静。

默默地与她对视着,宸王心下忍不住在想,这句话里是否隐含了些许指责,或者控诉?

“一言不合就闹失踪,倒真是跟皇兄的脾性不符。”九倾移开目光,语气漫然清淡,似乎听不出什么特别的情绪,“若是我不让紫陌去找皇兄,皇兄是不是打算就这样躲着我?”

躲?

宸王眉心轻皱了一下,“殿下误会了,臣不是在躲,而是想弄清楚大祭司的预言是否属实。”

“大祭司的预言怎么可能会有假?”九倾轻笑,“假是假不了的,只是他只能看到卦镜中的画面,却无法准确得知劫难发生的时间——或者该说,曾经他错过了这个预言,而现在算出的这个结果已经失去了意义。”

顿了一下,“至于皇兄自己,找什么借口也是无用。皇兄敢说,在得知预言之后的这段时间里,皇兄就没生出其他的想法?”

宸王眉心轻拢。

“说白了,皇兄就是想放弃夜瑾了。”她道,语气染上了些许轻嘲,“皇兄觉得,孤到底只是一个会沉浸在儿女私情之中,而完全可以置江山社稷于不顾的小姑娘,对么?”

此言一出,宸王表情蓦地微变。

退后一步,他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地,撩袍单膝跪下,“臣不敢做如是想。”

九倾没说话。

“臣心里的确有些想法。”宸王垂眼,“但从不觉得殿下会有置江山于不顾的时候,近日行为若有惹得殿下不快之处,臣愿意接受惩罚。”

“接受惩罚?”九倾勾唇,如个少女一般轻笑,“孤若是惩罚了皇兄,皇兄回到东幽难保不会加倍报复到夜瑾身上,孤会这么傻么?”

第736章 这个要求不过分,我会让你如愿的

宸王抿唇,默了须臾,也忍不住扬了扬唇角,“臣不会公报私仇。”

九倾叹了口气,“皇兄请起吧。”

宸王站了起来,看着她坐在椅子里纤细的身子,沉默了片刻,淡淡道:“我觉得你现在需要一个肩膀,我可以借给你,但是你不能沉浸在软弱中太久。”

九倾愕然。

缓缓抬眼,盯着他依旧冷峻刚硬的面容,想着他说的话,心里忍不住小小的感动了一下,然后默默思索了一下。

最后她觉得这个机会实在是难得,这辈子可能也就只有这么一次,所以要矫情地放弃吗?

当然不。

于是九倾真的没有客气,站起身,缓缓走到了他的面前。

抬头注视着他,九倾微微一笑:“皇兄既然愿意借我,我当然不会客气。”

宸王素来是个冷硬的人,从不知温情为何物,可此时,面对着这个比他小了十几岁的妹妹,他眼底难得地见到了几分温度。

缓缓张开双臂,将她纤细的身子拥入怀里,坚硬温暖的胸膛,是每一个待字闺中的少女梦寐以求的依靠,可活到这么大,至今也只有九倾有这个荣幸。

九倾靠在他的怀里,双手环住他的腰,轻轻叹了口气:“皇兄,南族江山是我的责任,我不会放弃,也不会因为任何事情或者任何人而辜负自己的责任。但是,我同时也是一个女子,高处不胜寒的滋味连男人都觉得寂寥,何况是我?”

埋首在他的肩窝处,她的声音低低的,带着一种柔弱的无助,“所以皇兄,我也需要依靠,并非一定要比我强大,但是至少,能在繁忙的政务和天下重任压得我疲累不堪时,有一副肩膀能让我短暂地依靠一下,让我觉得不是自己孤军作战,还有一个爱我的并且也让我爱着的人,一直在身边默默支持我,这样…就足够了。”

宸王垂眼凝视着她黑色的头顶,淡淡道:“我知道。”

顿了一下,他道:“这一点小小的要求并不过分,我会让你如愿的。”

“多谢皇兄。”

九倾轻笑,并在心里加了一句,自己跟夜瑾的事情是任何人都反对不了的。

宸王摇头:“不用谢,我们是兄妹。”

他们是兄妹,也是君臣,但是他经常只记得君臣而忽略了亲情。

这个妹妹毕竟才只有十几岁,天都贵族世家的女儿这个年纪正是大好的碧玉年华,整日思着穿什么衣服,戴什么首饰,寻个怎样的如意郎君。

而她,纤弱的肩膀上已经压了整座江山。

九倾离开他的怀抱,转过身去自己倒了杯茶,情绪已经稳定了下来,“方才我跟皇兄说的那些事,其中还有很多未挑明的地方,比如说那个习了七字咒而制造了一场劫难的人究竟是谁,以及其他的一点模棱两可之处,我希望皇兄不要再追问了,很多事情我自己心里有数,皇兄不必过分追究。”

宸王微默,随即缓缓点头:“臣明白,臣不会再问。”

第737章 女儿,你这是要陷父皇于水火?

关于大祭司预言的劫难一事,到此算是真正告一段落。

或许是跟宸王交心地谈了一回,九倾的心情明显好了很多,连日的精神也显得比以往更焕发了一些,早晨去跟母后请安的时候,还被皇后盯着看了好长时间,那探索的眼神让九倾着实感到无语。

宸王卸下了心里的忧虑,便也没再多逗留,带着黑翎卫又回了东幽。

忙碌的时间越发过的快了些,离年关越来越近,九倾有时候一个人待在书房批阅折子的时候,偶尔也会停下来沉思,年节是否可以让夜瑾一道过来,也算是见见父皇母后?

这个想法起初只是在脑子里闪过,后来随着时日越近,倒是越来越频繁地被想起,似乎成了势在必行的一件大事,九倾于是干脆去见了她的父皇母后。

这段时间因为政务都由九倾分担了,皇帝陛下便难得开始享受起了美人恩,后宫嫔妃虽不是很多,但隔个几天换个美人陪伴,却也不是什么多难的事情。

不过今天倒是巧,皇上正在疏凰宫里陪皇后闲话家常,九倾得到宫人回报之后,便直接去了疏凰宫。

帝后两人在一起,聊的无非就是自己女儿的事情,皇帝是个温和但不滥情的人,不会时时刻刻想着那些风流之事——尤其是在跟自己皇后在一起的时候。

大多时候都会保持君王该有的稳重风度,不会做出不合时宜之事。所以一般情况下,九倾也不会担心打扰了他们什么好事。

进了疏凰宫,跟自己的父皇母后说明来意之后,皇帝陛下大吃一惊,“这么快就要见岳父了?”

九倾嘴角一抽。

皇后也有些讶异,“倾儿,你就不担心那个西陵九皇子一来南族,就被南族的豺狼虎豹们分尸了?”

九倾闻言,嘴角又是一抽,“母后,儿臣不担心,早晚都是要面对的。”

“其实…朕还没做好准备。”沉默了片刻之后,轩辕重有些犹疑地说道。

九倾淡定地道:“父皇,准女婿见岳丈,该紧张的人应该是女婿,您不用刻意去准好什么准备。”

“但是…”他苦恼地皱眉,看了看九倾,又转头看了看皇后,纠结了很长时间,“那些皇夫们大概会用眼神把朕的准女婿杀死,苏、温、风、湛四大家族的老臣则会用眼神把朕杀死…女儿,你这是要陷父皇于水火之中?”

九倾默默无语。

这个意思是说,如果她让夜瑾过来,这对准岳婿都会被人用眼神杀死…

须臾,九倾语气淡淡地道:“看来儿臣的决定有些冲动了。”

啊,这么快就想通了?

轩辕重有些意外,怎么女儿似乎太好说话了一点。

“儿臣想来想去,觉得父皇说得对,这个决定似乎的确有点不合适。”九倾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口吻,“那这样吧,儿臣把年底的政务整理一下,让人送到父皇的御书房去,儿臣去东幽过年,大概这几天收拾一下就得出发了。”

第738章 替我书信一封,传给宸王

什么?

轩辕重一呆,随即道:“你要去东幽过年?这怎么可以?”

九倾无辜地看着他,语气淡定不惊,“父皇有母后和后宫众多嫔妃陪着,皇室宗亲大臣们也都会进宫来给父皇拜年,可夜瑾就一个人在东幽。我若是不去,他岂不是孤孤单单,冷冷清清?儿臣于心何忍?”

轩辕重顿时哑口无言。

果然是…有了情郎,忘了父皇。

嘴角抽了又抽,他转过头,眼神纠结地看着皇后,“梓童,你就不管管女儿?”

“臣妾哪里能管?”皇后连忙摇头,一副大义凛然的语气,“倾儿是一国储君呢,若是连自己爱的人都不敢带到众人眼前来,心里诸多顾虑,那以后就算君临天下,是不是也得看那些老臣们的脸色?决策家国大事时,是不是也得瞻前顾后,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人?”

轩辕重闻言,顿时被堵得一句话说不出来。

九倾心里默默给她的母后点了个赞,暗道母后虽然平时看着温柔没脾气,但做了二十多年皇后,这份母仪天下的威仪到底还是不能小视的。

轩辕重当然希望自己的女儿是个一言九鼎的帝王,他心里也明白,女儿这些日子的表现,已足以让他放心将江山交给她。眼下还没有登基,很多年轻骄傲的臣子们在她面前已足够服帖,以后登上了皇位,天子龙威一发,还不让所有人噤若寒蝉?

但是心里骄傲欢喜是一回事,女儿的心被另外一个男子勾走了,却是另外一回事,这两件事能相提并论吗?

谁能理解一个父亲心里的酸意?

“父皇决定好了没有?”九倾淡淡道,语气轻松淡定,“眼下离年节已经不远了,路上就要用去大半个月呢,不管是让夜瑾来南族,还是儿臣去东幽,都得提前做好决定。”

轩辕重还能说什么?

如果答案只能二选一,他当然不会让女儿去遥远的东幽过年,在皇宫里热热闹闹的多好?

而且,他想了想,趁着这个机会见见那个未来的女婿,顺便考察检验一番,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若是发现对方配不上倾儿…哼,那就别怪他不客气了。

心里这般想着,面上却不露丝毫痕迹,默了片刻,无奈地叹气道:“要我答应让他来也可以,过年之后,我打算跟你母后出去走走,家国大事全部交给你,没问题吧?”

明明是不得不答应,却还不忘谈条件,有这么当人父皇的吗?

皇后在心里默默鄙视了他一番,转头跟九倾交换了一个眼神。

“儿臣自然是没问题的。”九倾笑道,“父皇这些年也辛苦了,出去走走也好,就当是带母后出去散心了。”

南族政务对于九倾来说已得心应手,况且因为心里的那点歉疚,使得她即便忙一点累一点,也完全甘之如饴。

于是这件事,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便搞定,九倾很快就告退离开了疏凰宫,走到外面,朝紫陌道:“替我书信一封,传给宸王。”

——

今天开始,每天八更,中午四更,晚上八点之前四更,凌晨不更新了。

第739章 南族的年节

南族的年节不是在正月初一,除夕夜虽然在腊月底,但大家只是意思意思地吃点珍馐喝点佳酿,整月初一早上穿着新衣服,其他的该怎样还是怎样,照常忙碌,照常生活。

并没有多少年节的气氛。

因为南族庆祝年节的时间是在二月初。

说到年节,当然还有一个年代久远的故事。

南族的冬天来得相对比较晚,但气候会骤冷,从腊月中旬开始,一直到次年正月初十前后,约莫有二十五天的时间,南族会完全沉浸在天寒地冻的气候里。

大约三千五百年前,南族前一代皇朝到了末期,皇帝昏聩,被轩辕氏先祖领兵攻破皇城时,时值寒冬,皇城外的护城河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这些冰要在次年正月之后,才能慢慢融化。

当年的皇帝本就昏聩,致使民不聊生,苍生陷于水火,早已失了军心民心,所以轩辕氏军队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而另一个原因就是年节时,皇帝和大臣们都沉浸在欢腾喜悦之中,将士和值守的内廷军也大多回家过节了,只有少数人在坚守。

整个皇城几乎处于一种无人防守的状态,所以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面对着高高在上的龙椅,轩辕氏先祖却并没有得意忘形,而是花了多日时间细细地研究了皇宫和天都舆图,并亲自带兵查探了皇宫内外所有的机关布置,最后看着护城河河面上凝结的冰,淡淡道:“虽然一个皇朝的灭亡主要由皇帝的昏聩无能造成,但本将军能顺利攻破皇城,还要归功于这严寒气候。”

严寒气候本就给护城增加了难度,若是皇帝和所有官员只知吃喝享受,军队将士一心想着妻子的暖坑,那皇城还谈何安全可言?

于是轩辕氏先祖登基之初,就下令废了曾经的年节大典,而是将庆祝年节的时间改在了次年二月初,河面上冰雪融化,正是春暖花开的季节。

护城河里的机关会在这一天全面开启,然后整个天都的君臣子民皆可以欢喜同庆,好好热闹一番,而不必担心让人有了可乘之机。

只要皇帝勤政英明,时刻将天下百姓记于心头,那么江山便可以永久昌盛,而国家也可以繁荣强大,但前提是要保证皇城的安危。

而年节时日的更改也同时是在提醒着轩辕氏后世子孙,务必牢记前朝之教训,不得沉迷于享乐,而忽略了忧患意识。

眼下隆冬已经过去,离年节越来越近,飞鹰传讯至东幽,让宸王和夜瑾一道回来过年,时间上甚至有点赶,所以他们需要快马加鞭,昼夜赶路。

回到了凤寰宫,九倾想着夜瑾接到这个消息之后会有的反应,不由轻笑,“紫陌,你觉得夜瑾若是来了南族,今年的这个年节会不会更热闹一些?”

也是刚刚在知道九倾这个决定的紫陌,闻言呐呐地道:“奴婢觉得,热闹是热闹,只怕也会有很多的惊吓。”

惊吓?

九倾笑而不语。

第740章 江山后继无人

此时身在东幽的夜瑾,尚未得到这个好消息,却遇上了另外一件事。

接连两次的刺杀皆被他安然避过,对于幕后主使来说,显然已经是一件忍无法忍受的事情,尤其是他的武功内力和对阵法的精通,让人无法安心。

所以继续沉默,已经无法解决根本问题。

宸王离开之后的两个月里,东幽的朝局已经稳定,处置了君乾和皇室宗亲,以及曾经帮着君乾做下恶行的几个官员之后,东幽的朝局已经焕然一新。

但是有一点,却让温牧和宫冥,还有夜瑾手下的几个心腹很苦恼。

他们的公子说,做个幕后的帝王就好,不需要登基大典。

这怎么能行?

又不是见不得光的江湖势力,还做什么“幕后”?那必须得幕前啊,让天下人都瞻仰新天子绝世无双的风采,否则他们怎么知道新帝是怎样一个冠绝天下的人物?

属下们心里的想法,夜瑾显然是不知道也不想知道的,但是在温牧以及一干大臣的劝说跪求之下,夜瑾考虑了半天,最后决定可以每日处理朝政,做个勤勉的皇帝,但登基大典就算了,太麻烦。

大臣们那个纠结啊。

他们活了这一大把年纪,绝对是第一次见到有人当皇帝都嫌麻烦的,那以后处理朝政麻不麻烦?选秀女麻不麻烦?宣美人侍寝麻不麻烦?

朝臣们无奈,夜瑾心里更无奈。

说实话,他压根就没想过以后想做个怎么了不起的皇帝,若说是什么事情让他有了当皇帝的想法,那一定是因为九倾,他要有个勉强能配得上她的身份。

但现在皇位已经到手了,夜瑾才开始苦恼着一个问题——若是把江山政务全部交给自己的心腹谋臣来做,自己做个逍遥不问政事的皇帝,那似乎是昏君才有的行为。

撇开什么权臣把持朝政,江山在此陷入内乱,史官的口诛笔伐…这些统统不说,单是九倾,会不会同意他的做法?

而且,登了皇位之后,夜瑾这辈子不可能娶妻纳妾,那么三宫六院绝对是空置了,时日久了之后,必定人心惶惶,大臣们一定会让他考虑什么子嗣绵延,江山后继无人的问题…

江山大概真的会后继无人,那么以后这皇位应该给谁?

这几日夜瑾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以后他跟九倾成了亲有了孩子之后,那孩子一定是南族的皇嗣——这跟夜瑾和九倾之间谁的地位更高一些,本就有着脱不开的关系,更是因为,九倾肩负着南族江山重任。

他们的孩子自然也要继承九倾的责任。

当然,这一点对于夜瑾来说,并不是什么无法接受的事情,为了能跟九倾在一起他什么都可以放弃,况且自己的姓氏本就是夜惊鸿的,在他看来这是耻辱,根本没那么尊贵,他们的孩子当然不需要跟着他姓夜。

所以孩子姓氏的问题他早早就考虑过了,反正不管跟着谁的姓氏,那都是他和九倾的孩子,谁也抢不走。

第741章 幕后之人现身

最重要的是,夜瑾自己心里也清楚,南族的血统比起东幽那不知是高贵了多少倍?他们的孩子有着轩辕氏的血统,有着轩辕氏的姓氏,那是天下仰望的存在,就是站在一个父亲的角度来说,他也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最好的荣华。

所以在他心里,基本已经认定了,他跟九倾的孩子以后就是姓轩辕,那么以后东幽的江山,又该有谁来继承?

这却是个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所以他才觉得登基大典是没必要的,以后若是有了合适的继承人,那么江山易主也会来得更容易些。

这个想法只有夜瑾自己一个人清楚,其他人都是不知道的,但是数次劝说无果之后,大臣们也只能暂时放弃。

腊月底的年关,宸王和九倾都不在,夜瑾一个人跟大臣们在宫里过了一个除夕夜,就回了紫云山庄——虽然已经入主宫廷,偏偏夜瑾要不得的洁癖总是不该发作的时候发作。

他居然嫌弃君乾居住过的皇宫太脏…

群臣们直接无语了。

于是,宫人们只得大费周章去选一处干净的宫殿,打算里里外外彻底打扫,将所有的御用器具全部换成了新的,但是这宫殿还不能离勤政殿太远,又必须得符合皇帝的身份…

选来选去,竟没有一处合适的。

于是,夜瑾还是住在紫云山庄,大臣们若是有事要面圣,就得跑到紫云山庄去。

丞相温牧和一干大臣不止一次提醒过,这样不安全,紫云山庄毕竟不如皇宫里的防守严密,况且现在夜瑾的身份已经确定下来,暗中或许已经有很多人盯上了——不管怎么说,一国之君的安全是最重要的。

但是夜瑾的决定,又岂是别人能随意更改?

大臣们无奈,只得作罢,然后在心里暗暗感叹一句新帝的任性。

夜瑾做了这样的决定当然不是真的因为任性,宸王这两天就会回来,东幽朝局稳定下来之后,他还是要继续修习武功阵法一类,住在紫云山庄里才能省却后面很多麻烦的事儿。

再者他心里也清楚,那个连续刺杀他两次却都没有成功的人,一定还会再次出手,他若躲在皇宫,又怎么能知道这个人到底是谁?

不得不说,他的感觉没有错。

年关之后,一个神秘人出现在了紫云山庄,并且轻易地过了重重机关阵法,直接进了夜瑾居住的扶风院。

此人身段和夜瑾差不多,颀长劲瘦,都是练武之人的体魄,但是脸上蒙着面巾,只看到露在面巾外的一双眼犀利如剑,冷如寒冰。

夜瑾看着他,他也看着夜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