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朝堂上,人声鼎沸,整个朝堂大殿几乎炸开了锅。

从温牧当众重复禀报了北夷皇帝欲与东幽联姻的意思,以及北夷军队已经驻扎在幽州边关的情况之后,还不等夜瑾说话,朝臣就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了。

“老臣以为,联姻之事可行,如此既得了美人,又能避免一场战乱,皇上何乐而不为?”

“是啊!臣也如此认为,皇上登基初始,朝政尚且不稳,天下黎民苍生刚刚经历了一场改朝换代,可经不起战乱的荼毒了。”

“臣觉得侯爷说的不错,一旦两国掀起战争,首当其冲要受苦的肯定是百姓,其次东幽眼下的国库和兵力都不是北夷的对手啊!万一真的打起仗来,东幽危矣。”

“是啊皇上…”

“老臣也是如此认为,还请皇上从大局考虑,做出圣明的决断。”

一身明黄龙袍的年轻天子倚在龙椅上,单手托腮,神情慵懒而散漫,漫不经心地注视着殿上的群臣。

年轻的帝王拥有一张俊美夺目的容颜,眉眼如画,尊贵而合身的龙袍衬托着瘦削劲瘦的身段,越发显得高不可攀。

虽然是新帝,但不管年轻的新臣还是元老旧臣,都明白不可窥视龙颜的规矩,否则大殿上只怕有一半人要失了神。

因此,任他们说的唾沫横飞,夜瑾始终不动声色地坐在龙椅上,沉默地听着,也打量着殿上说话的人。

站在左边的大多是老臣,其中有一些也是传承了好几代的元老重臣世家,原本因着新帝登基而忐忑不安,生怕新帝奉行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原则,让他们这些老臣都随着君氏皇朝而湮灭,但是后来,当他们发现这些不过是他们自己杞人忧天时,骨子里属于元老重臣的优越感不知不觉间就浮上了心头。

站在右边的大多是温牧后提拔上来的,除了两三个人官居二品之外,其他的大多只是在三省六部中任侍郎或者是仆射等职,当然,还有一些是军营中武将,不管品级职位如何,今日天子第一天正式早朝,能来的几乎都来了。

所以,今日的大殿才是正儿八经的“满朝文武”。

东幽的官职跟西陵和南族似乎都有所不同,所以,当老臣们又浑然忘我,义正言辞,慷慨激昂地表达了战争的百害无一利之后,终于有一个人走出了队列,躬身道:“老臣们的意思都在这里了,还请皇上做出决断。”

决断?

决断不是都让你们做了,他还做什么决定?

不过,夜瑾目光扫视了整个大殿,目测今天来的臣子大概不下百来人,也难得这个大殿够大,否则…

第989章 初登大宝

调整了一个舒服的姿势,他唇角微勾,嗓音清雅动听,“朕初登大宝,还不知道各位爱卿的名讳,身份,在朝上的职务,以及各位的喜好习惯之类…”

随着他一字字话音落下,满朝文武慢慢安静了下来。

朝堂上,乌压压的百来号人,却无一人开口。

显然是听出了他家主子意言下之意的温牧,嘴角轻轻一抽,在心里哀叹主子的狡猾,却又不得不佩服他此时还能维持这般淡定。

“所以今日你们讨论的这些,朕还得思量一番,现在请各位爱卿对朕做个自我介绍吧。”夜瑾语气慵懒,却透着一股薄凉的意味,“朕以为,这件事才是最紧要的。”

介绍自己?

朝臣们齐齐抽了抽嘴角,然后面面相觑,各自表情古怪。

殿上气氛达到了从所未有过的诡异。

皇帝登基,却不认识自己的臣子…这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件奇事。

而他们很多人却并不能也不敢抱怨或者指责一句,新帝刚刚登基是真的,也正因为如此,他们还完全没有摸清这位新帝陛下的脾气,以前也只听说新帝很任性,脾气很不好…

究竟怎么个不好,他们却完全不知道。

但是今日来朝上的,老臣们都已经为官多年,不是初生之犊不畏虎的毛头小子,谁不知道皇帝脾气不好意味着什么意思?

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脾气不好,那是随时会雷霆大怒的意思。

龙颜一怒,轻则罢官,重则杀人。

年轻的官员都是温牧提拔上来的,侍君忠心,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落新帝的脸,也没人敢。

而老臣们严格说来,都是改朝换代之后的幸存者,没有随着君氏皇帝一起被杀,已经算是新帝格外开恩了,想着帝都无声无息地失踪的那两位,朝臣们谁心里没点数?

棒打出头鸟的道理谁不懂?

况且,这些日子新帝一直未曾临朝,在一片惶然不安之中已经磨掉了很多朝臣的脾气,他们现在所考虑的,首先是明哲保身,其实才是忠心侍君以换功名利禄。

谁也不会会蠢到把自己的脖子送到新帝面前,让他杀鸡儆猴。

一片诡异的沉默之中,温牧率先开口,“臣温牧,现居东幽皇朝正一品丞相,职责乃是协助天子打理政务,统领百官,为吾皇陛下分忧解难,也为天下苍生谋福祉。”

此言一出,朝上大臣们纷纷朝他看了过去,只是下意识地一眼,然后便各自垂下头。

“臣乃一品御使大夫姜毅,职责乃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臣巫云峰,乃是参知政事,职责乃是协助丞相…”

夜瑾视线微垂,在那个约莫三十七八岁的男人面上掠过,眼底浮现深思,参知政事?

“臣莫铮,掌六部之一的吏部,职责是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

“臣…”

夜瑾微闭上眼,耳边回荡着一个个陌生的声音,心头却忍不住想,第一天上朝又如何?只要掌控了朝局,他还怕这些人的口水围攻?

第990章 新臣旧臣

一百多号人逐个介绍下来,时间至少也要用去一大半。

当然这不是最重要的,他的目的也并不是要磨掉早朝的时间,而不过是让他们都冷静下来,并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身份而已。

朝臣的官职名讳,不管是原有的旧臣,还是温牧提拔上来的新臣,他虽然不是全部认识,却也并没有一无所知的地步。

耳边听着他们的介绍,有些声音略熟,能在脑子里对上那个人的脸,他便懒得睁开眼睛,若是有对不上号的,他就撩起眼皮看看,随即又阖上眼。

看起来完全事不关己一般,实则谁又能真的摸透帝王的心思?

都是帝王心深不可测,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然而朝臣们不敢随即猜测却是最大的一个原因。

不过夜瑾心里倒是明白了一些事情,东幽朝臣的官衔和职责和西陵有很多差异,这些短时间之内肯定还会存在,只是有些没必要的,他以后会慢慢撤减一些,不过应该不会做大幅度的改动。

一手撑着下巴,他缓缓睁开眼,听着下面那个年轻的臣子恭敬地道:“臣乃枢密院枢密使纪炎熙。”

他们的介绍基本都是按照官职的品级和顺序来的,品级靠前的大多已经介绍过,品级低的,也不再有介绍的必要了。

“今天就到这里。”夜瑾在他话音落下之际,漫不经心地开口,“人数太多,若是全部介绍完,只怕没时间议政了。”

朝臣又是讶异,随即齐齐躬身高呼:“皇上圣明!”

圣明?

夜瑾几不可察地挑眉,他的确是打算做一个圣明的天子,不过圣明却不是他们喊出来的。

“议事之前,容朕先告知众卿两件事。”夜瑾不疾不徐地道,“第一件事,朕登基之初,所有的心思应该放在打理政务上。稳固江山,治理江山,是一个为君者的责任,所以朕暂时没心情去想儿女情长,更没时间选秀封妃,充盈后宫,因此朕希望,在未来一年之内,朝堂上不会有任何人提起关于立后封妃的话题。”

此言一出,老臣们显然觉得不妥,站在队列之前的几人第一时间就想说话,然而还没开口,前面龙椅上的年轻帝王再度开口,嗓音里透着几分清冽:“一年之内,朕只想看到各位的忠心和才能,如果谁的能力和官衔不匹配,朕会毫不留情地处理掉——不管你是两朝元老,还是刚入朝的新官。”

话音落下,朝堂上瞬间一片死寂。

接着,心里一颤的老臣纷纷跪下,“臣等万死不辞!”

然后站在温牧一列的新臣们也跪下,跟着惶然地开口:“臣等誓死效忠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洪亮,整齐划一,比老臣们气势更猛,直接换来了老臣们的转头瞪视。

于是,一场原本针对皇帝联姻的计划,很快就转化成为新臣旧臣的对峙。

站在新臣最前列的丞相温牧,这才不疾不徐地撩了官袍,跟着跪了下来,“臣等遵旨,一年之内绝不提及封妃选秀之事,若有抗旨之人,听从皇上处置。”

第991章 联姻一事,朕不会答应

此言一出,新臣们恭敬高喊:“臣等遵旨!若有违者,听从皇上处置!”

老臣们额头青筋突突跳得厉害,若有可能,他们真想冲出去把这些毛都没长齐的新臣暴打一顿,让他们知道什么是尊重前辈。

然而,一想到龙椅上的皇帝年纪也不大…

老臣们只能咬牙压下心里的暴怒,不敢有一句抗议,皇帝陛下虽然刚刚即位,江山还不稳定,但对他们这些老臣显然是丝毫也不惧的。

而且他们虽然不服,却比谁都明白,丞相提拔上来的这些年轻臣子,个个有冲劲,才能和胆量都是有的,且一个个虽然官衔品级都不高,但居的却都是要职,手里是有实权的。

假以时日,只要表现得好,不怕得不到皇上重用。此时若是跟他们闹翻,就算是老臣,也不一定能讨得了好。

当务之急,是保住自己的官职,以及让皇上看到自己的能力和忠心,如此一来,皇上就算对他们不满,轻易也找不到撤掉他们的理由。

老臣们心里这么一想,情绪便渐渐平复了下来。

“各位爱卿平身。”

夜瑾对眼前的情况显然非常满意,声音里多了一丝轻快,众臣听着,心里也不由自主地松了口气。

不管怎么说,皇上心情好对他们来说就是好的。

“所以现在,朕要告诉你们的答案就是,北夷提出的联姻,朕不会答应。”夜瑾语气淡淡,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谁若对朕的决定有异议,现在便可以站出来。”

众臣心里齐齐一凛。

现在便可以站出来?

皇上已经做出了决定,甚至没有去询问任何人的意见,包括他们甫一上朝时的所有支持联姻的意见,都被皇上抛到殿外去了,皇上的决定已然不容任何人反对——

这个时候站出来反对?

他们可以断定,这个时候若是谁敢真的站出来,一定会成为皇上头一个开刀的对象。

作为参知政事的巫云峰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皇上,但是他并没有出列,而只是双手虚叠,躬身道:“皇上,如果不答应联姻就意味着要跟北夷打仗,东幽朝局未稳,战争一起,只怕遭殃的还是百姓。”

“谁说东幽朝局未稳就不能打仗的?”夜瑾淡漠注视着他,“朕既然敢接下北夷的挑衅,就有自信让他们付出代价。”

巫云峰垂眼:“微臣敢问,皇上手里可有足够的筹码?”

夜瑾眯眼:“这是在质问朕?”

“皇上恕罪。”巫云峰越发谦卑,“臣不敢质问皇上,只是心系百姓,心系东幽疆土,因此才不得不有此一问。”

“是吗?”夜瑾不置可否,目光环视大殿上一周,“关于北夷提出的联姻一事,朕的决定就是如此。朕也知道北夷已经兴兵八万,正虎视眈眈地驻扎在边境,不过朕无惧他们,况且还有严将军和荀军师在——”

“皇上!”巫云峰急急地打断了他的话,“战争一起,所需要考虑的不仅仅是我们的兵力,也不是有大将军和军师在,就能做到万夫莫敌。”

第992章 拒绝联姻,才是上上之策

“严大将军善谋略,军师同样足智多谋,且还是个机关高手,东幽的边防由他们亲手布置,易守难攻,北夷就算倾举国兵力,也不可能轻易就攻破边防,更何况只是区区八万兵马。”

温牧身后的一个年轻男子淡淡开口,虽没有义正言辞言语激烈,但字字句句镇定平稳,有条不紊。

“北夷蛮勇且野心勃勃,东幽若是示弱,他们只会越发膨胀,觉得东幽软弱可欺,就算皇上真的应了他们的联姻,北夷也不可能就此消除了兴兵的意图,他们反而会觉得东幽兵力不足,畏惧战争,如此一来,不出两个月,北夷便会再找一个理由兴兵。”

说罢,平淡地补了结论:“所以微臣以为,拒绝联姻,并且随时做好应战准备,才是上上之策。”

“一派胡言!”巫云峰冷冷斥了一句,“你站着说话不腰疼,去上战场的人不是你,你岂能真正站在将士的角度考虑?战争所需要消耗的是国库,将士的粮草兵器哪一项不需要银子?还有…”

“巫政事。”温牧转头,淡淡看了他一眼,“你所担心的这些,皇上和本相已经商议过,并有了解决之法,所以你不必担一些不必要的心。”

巫云峰闻言,皱眉道:“敢问丞相大人,想到了什么解决之法?前朝皇帝在时,因为长期荒废朝政,并沉迷于丹药之术,花重金建造丹炉请道士,并且在东幽建了数十座道观,国库已经无力再承担战争所需要消耗的银两。”

温牧闻言,淡淡一笑:“本相已经说了,皇上和本相已经想到了解决办法,至于解决之法是什么,本相觉得暂时还是保密为好。”

说着,他转头看向满朝文武,“今儿朝堂上来的人有些多,虽然都是皇上的臣子,但谁又能保证今日在殿上听到的话,个个回去都能守口如瓶?万一有什么军政秘密被泄露了出去,这么多人就算追究起来也是麻烦得很,巫政事应该明白才是。”

巫云峰闻言,顿时窒了一下。

看着满朝文武,他似乎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疏忽,顿了片刻,才缓缓朝皇帝躬身:“臣疏忽了。”

“无妨。”夜瑾声音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今日时间已经差不多了,先散朝吧。温丞相,姜御史,巫政事,赵太师,蓝太傅,六部尚书,你们随朕去御书房议政。”

说罢,径自站起身从后殿离开。

“臣等恭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话音落下,殿上静了良久。

温牧站起身,盯着龙椅的方向看了很久,才若有所思地转头:“皇上身边似乎还缺一个传旨的内监,你们谁有兴趣?”

“…”

群臣呆滞了一下,随即齐齐低下头,心里却很有冲动想大声质问一句,“丞相脑子是不是有问题?”

他们脑子里有坑,也不会放着好好的官不做,把自己净了入宫服侍皇上。

他们还要传宗接代,光宗耀祖,儿孙满堂呢。

第993章 天子龙颜

御书房议事结束已经是午时三刻,夜瑾留了温牧和吏部尚书莫铮一起用膳。

用完午膳之后,三人移驾麒麟宫偏殿,无寂奉了茶便躬身站在一旁。

夜瑾斜倚在榻上,淡淡的嗓音里却透着一副凉薄意味,“参知政事这个职位,在东幽一直都存在?”

温牧点头:“是。”

大概是担心夜瑾不明白这个职位存在的意义,温牧细细解释道:“东幽以往的皇帝性格比较多疑,刚愎自用,对谁都无法真正信任。他们担心丞相权力太大,威胁到皇权,因此才设了这么一个职位,以削弱丞相的权力。”

顿了顿,“但是到了前朝君乾这一代,因为沉迷于长生不老之术,君乾无心政务,把理政大权都交到了臣的手上,那个时候臣已经培养了一些年轻的臣子入了六部,但是因为职务都不高,且才华能力都不错,构不成结党营私,滥用职权之嫌,所以即便是御史也挑不出臣的错处。而参知政事就慢慢被架空了权力,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所以巫政事这是迫不及待地想在朝堂上站住脚,让朕知道他的存在?”夜瑾啜了口茶,淡淡一笑,“未免太有些心急了。”

“微臣觉得,可以把巫政事的职务调整一下。”莫铮恭敬地开口,“臣觉得他太过急功近利,不适合待在这个位置上。”

“不。”夜瑾摇头,“他就适合这个位置。”

莫铮一愣。

温牧也讶异地看着夜瑾:“皇上觉得他适合这个位置?”

“当然适合。”夜瑾唇角微挑,笑意却不达眼底,“越是接近权力中心,朕才越能看清他想要的是什么,急功近利也没什么不好,至少容易露出马脚。朕不可希望把他放在朕的眼皮之外,到时候他想做什么就需要多费神,而朕想要拿他的错处,不也需要多费一番功夫么?”

温牧和莫铮闻言,齐齐沉默了下来。

皇上这话里的意思…

“所有跟巫云峰走得近的官员你们留意一下,朕不希望牵扯无辜,但是也不会放过一个图谋不轨之人。”清雅的声音渐渐染上了一些风雪之气,夜瑾如画的眉眼沉冷如凝霜,“另外,那个什么侯爷的也给朕留意着。今日朝上一百来号人,至少有五成之一是有异心的,不管他们是抱着什么样的想法,最迟两个月之内,朕会清除一批人,你们先有个心理准备。”

莫铮闻言心里微凛,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倚在榻上,看起来慵懒无害的年轻男子。

新帝容颜美得几乎让人移不开眼,完美的五官似是上天精心雕琢过的珍品,这张脸即便是以最普通的身份走出去,只怕也会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引起帝都内众多千金小姐的倾慕,不惜委身下嫁。

但是这个人是天子,有着任何人都觊觎不得的尊贵身份,并且言语之中虽平淡沉静,却似有一股天生的帝王威仪,让人心生臣服敬畏。

第994章 迎着阳光的感觉

莫铮不自觉地垂下眼,这才明了,皇上今日在朝堂上并不真的如看起来那般漫不经心,朝臣的表情、言语、动作,无一逃过他的目光扫视。

一句清淡的“初登大宝,不识诸位身份”,就轻飘飘地化解了朝堂上的剑拔弩张,让群臣乖乖地报出自己的身份职务,让朝堂上的硝烟顷刻间消弭。

当群臣一个个被带走了思路,天子一句“朕已经决定”,便让一大半的人原本准备好的激烈反对之语再也说不出口。

而这个时候,还有勇气反驳天子决定的,那么不是忠心可嘉不畏生死,就是另有心思,所以才做出一副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大义凛然。

巫云峰,显然属于后者…

不过,莫铮虽然觉得巫政事并不适合这个职位,暂时却还还不知道他的真实意图是什么。

而皇帝陛下,心里显然已经有了判断。

这般一想,莫铮才清楚地意识到,温丞相曾经的叹息:“我们的这位新帝陛下,除了太任性之外,其他什么都好。若是他肯用心朝务,东幽成为让任何人都不敢小觑的强国不在话下,但是怕就怕,他把江山社稷当游戏,总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简直让人操碎了心。”

彼时听到这句话的时候,莫铮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一个皇帝如果不能用心朝务,又为何要当这个皇帝?

如果只是为了得到至高无上的权力,又为何会爱理不理?而且登基之后,几乎从未出现过在朝臣面前,让一干年轻的新臣心里都颇有微词,以为这位新帝是个懒政之君,他们的满腔抱负难道就要献给空无一人的龙椅?

但是温丞相一力支持新帝,并始终任劳任怨地处理着朝务,他们这些下属自然不敢多言。而此时此刻,莫铮才终于明白温丞相所言——这位皇帝陛下如果当真用心朝务,他的手腕,轻易掌控大局和辨别忠奸的能力,最起码是让人心服口服的。

而从新帝只言片语之中,他是否可以猜测,新帝入朝之后,已真正打算做一个圣明的皇帝了?

“莫尚书,去把各部官员的卷宗整理了送到御书房,朕待会儿要看一下。”夜瑾将茶盏往前递了一下,无寂沉默地伸手接过,搁置在一旁案几上,“主子可要小憩片刻?”

夜瑾摇头:“这两日会很忙,没时间休息。”

说着,径自挥手:“莫爱卿先退下,朕还有些事情要跟丞相单独谈。”

“是,臣告退。”莫铮单膝跪地,恭敬地跪安退下。

夜瑾没再说话,莫铮行了礼便起身离开,走出麒麟殿,步下石阶,一阵暖洋洋的感觉迎面而来,莫铮抬头看了看。

此时才刚未时一刻,阳光到了头顶偏西的位置,明媚的光线还有些刺眼,但是照在脸上却暖融融的,让人舒适。

莫铮忍不住扬了扬嘴角,连日来堆积在心里的阴霾尽散,面上神情轻快,迎着阳光的感觉让人心情格外的愉悦。

第995章 她怎么还在这里?

但是他的好心情,却在看到远处一个人走过来时,莫名地消失无踪。

曲折的廊道幽深,那个女子身后伴着众多宫女,乌压压的一群人似是游园一般浩浩荡荡朝这里而来,身上穿着华丽,满头插满了珠饰,走起路来叮当响,真是格外贵气。

莫铮眉头皱了皱,转头看了一眼殿里,当然,他此时根本看不到新帝和温丞相的身影。

沉默地站了片刻,莫铮不知道为何,心里突如其来地生出了一丝玩味,不发一语,转身从另外一个方向离开了。

皇上虽下令一年之内不许任何人提及纳妃选秀一事,但原本就待在宫里的女子可不是他们的责任。

麒麟宫是夜瑾临时选择的寝宫,因为喜欢安静,偏殿外值守的御林军只有几个人,此时看着一直住在宫里的这位前朝公主盛气凌人地走过来,并且颇有硬闯的架势,当值的侍卫连忙上前阻拦,“公主请留步。”

“放肆!”容色娇艳的君绯羽冷冷地睥睨他们,“本宫要见修罗,你们让开!”

“公主请恕罪,皇上和丞相大人正在商议要事——”

“商议什么要事?”君绯羽冰冷怒斥,“君氏的江山都被他夺了,他还要商议什么要事?商议着要纳多少个嫔妃,选多少个女人进宫吗?他休想!”

殿里仿佛一瞬间安静了下来。

夜瑾皱眉,听着外面熟悉的刁蛮声音,转头看向温牧,“她怎么还在宫里?”

温牧:“…”

他想也知道,这位前朝公主怎么还在宫里。

“您没下令怎么处置她,所以一直以来,她以为您是打算封她为后的,所以这段时间她在宫里活得骄横跋扈。”温牧还是解释了一下君绯羽存在的原因,“宫女内监也觉得您既然没处置她,那么大概也是有那么点意思想把她收进后宫,就算不是皇后,最起码也该是个妃子,他们谁敢得罪她?个个都把她当作皇后伺候着…”

话音未落,外面又响起了越发暴怒的声音:“你们给本宫滚开,本宫要见修罗!修罗,你给本公主出来!”

夜瑾脸色骤冷,起身下榻,很快走到了殿外。

“叫嚣什么?”

见皇上走了出来,侍卫躬身退回两旁。

夜瑾冷冷看着眼前的阵仗,冰冷的目光瞥过君绯羽身后的众多宫女,很快落到眼前这个刁蛮公主的脸上,话却是对着温牧说的:“君氏皇族已经被覆灭了,什么时候还有姓君的公主?君乾以前在位时建的道观不是很多?派人把这位前朝公主送到道观里去,立即去办。”

旁边的侍卫闻言诧异,把娇滴滴的公主送到道观里?

君绯羽身后的众多宫女也是齐齐大惊,不安地跪下身子,生怕皇上把她们一起送去道观伺候这位跋扈的公主。

“修罗,你敢!”君绯羽大惊失色,“你凭什么把我送到道观里去?你别忘了你现在坐的是谁家的江山!要是我父皇还在,你敢这么对我?”

第996章 不想再看到她

天地间仿佛彻底安静了下来,气氛凝滞如霜。

不管是侍卫还是宫女,齐齐被这番大逆不道的话吓得大惊失色,头垂得低低的,恨不得埋进地里去。

温牧却是神色未变,并且他知道,他家这位皇帝主子也同样不会把这样的话放在心上,因为不屑。

“带她离开。”夜瑾淡漠地丢下了这句话,便转身往殿内走去,“有生之年,朕不想再看到这个女人。”

有生之年…

温牧嘴角一抽,抬手示意侍卫:“先把君姑娘送回她的住处,然后派人看管,不许她再踏出寝宫一步。两日后,本相会安排她的去处。”

侍卫还没来记得应声,君绯羽神情暴怒,不敢置信地吼道:“修罗,你真敢——”

侍卫一个掌风劈到她后颈,声音戛然而止。

嚣张跋扈,分不清局势的公主殿下软软地晕了过去,侍卫及时接住了她的身体,朝温牧告退之后,带着君绯羽离去。

温牧垂眼,看着还跪在地上的一干宫女,淡淡道:“去尚宫局,请示杨尚宫重新给你们安排职务。”

宫女们闻言,心里松了一口气,恭敬地应了声:“是”,便战战兢兢地退下了。

回到殿内,夜瑾已经不在,温牧看着空无一人的软榻静了一瞬,随即转身绕到了屏风后,穿过后殿中门,往御书房而去。

夜瑾正坐在御案后面看奏折,案上堆积了小山似的几摞,很多都是这些日子堆积下来的,虽然温牧之前代为处理了一些,但有些重要却不急着办的决策,他批好了却并没有转发下去,而是留待夜瑾回来做最后决策。

而其他的折子,一大半都是大臣们今天刚呈上来的。

新帝早朝第一天,他们肯总是要好好表现一番,在新帝面前找个存在感,也借机试探一下新帝的底线。

“公子当真要放了君绯羽?”温牧眉头微皱,眼底闪过一丝隐忧,“臣觉得这个决定有些不妥,她虽然是个女流之辈,关在宫里尚且无害,有御林军看管着,所以没有人敢随意靠近她,然而一旦活着出了宫廷,只怕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夜瑾没说话,朱笔沙沙,飞快地批阅着奏折,低垂着眉眼的神情看起来格外专注,处理政务似是得心应手,完全不像是登基初始对政事不熟的模样。

温牧有些讶异,忍不住心里的好奇,伸手拿过他批过的折子翻开看了看,不看不要紧,一看之下不由暗惊于心。

如果不是他亲眼见证,他决定不会认为夜瑾真是第一天处理奏折。

这种纯熟且老练的手法,金钩铁划一般的字体,哪里有一丝一毫的生疏之感?而且对于奏折的批复之犀利,完全符合一个杀伐果断的君王该有的强硬和利落。

温牧呆呆地看着良久,目光微移,看向还在快速批折子的夜瑾,“公子以前做过这些事情?”

“没做过。”夜瑾语气平淡,“不过我看过别人批折子,看得次数多了,自己也就会了。”

第997章 圣心难测

看得次数多了?

温牧沉默了片刻,想到了那个女子曾经说过的话,斟酌着用词:“臣此前听说,公子也是出身皇族?”

夜瑾笔下微顿,抬头看了他一眼,“听谁说的?”

语气淡淡,倒是没听出不悦。

温牧却没说话,因为不知道该不该“出卖”那位姑娘。

不过显然,夜瑾也不是十分在意这个问题。因为他心里分明清楚,在东幽这个地界,清楚他原本身份的人少之又少,数来数去也不会超过五个手指头,所以这话不管是谁说的,都并不要紧。

“我的确出身皇族,以前的身份是西陵皇子,排行第九。”他说着,继续垂眼批折子,“不过我方才说的并不是西陵皇族。西陵前任皇帝主政时,我从不会在他处理政务的时候出现在他眼前,而后来新帝继位,我就离开了西陵。”

温牧闻言,表情定格了很久。

任他聪明绝顶,此时也无法理解夜瑾说的话,如果不是在西陵皇帝那里“看得次数多了,自己也就会了”,那他是从谁那里看多而学会的?

而且,西陵新帝登基之后,他就离开了西陵——为什么会离开西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