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先传太医过来看看,确定身子无碍了再进宫。”

轻鸾温顺点头:“嗯。”

脱靴,上床,盖着薄被,轻鸾躺在她家王爷的臂弯,眉眼是从未有过的温柔满足。

第1638章 五王成亲

次日早朝,九倾宣布了对轻鸾的任命,并把浔州叛逆一事公布于众,让朝臣明白浔州一事是宸王和轻鸾共同的功劳。

清一色的男子朝堂上,继九倾这个女皇之后,迎来了第一个巾帼女官,并且一上来就是左都御史,可见陛下对她的器重。

有功绩摆在眼前,没有人敢对这道旨意表示反对,更没有人拿轻鸾的女儿身说事——毕竟皇帝都是女子,若是敢说女子不好,那岂不是堂而皇之地轻慢女皇陛下?

所以轻鸾的任命出奇的顺利,基本没遇上什么阻碍。

早朝之后,九倾命几位王爷至书阁商议要事,几位王爷到了书阁之后才知道,所谓的要事就是指他们的婚事。

为了两边不耽误——既不耽误夜瑾回东幽,也能尽量让轻鸾在肚子显怀之前把亲事办了。

所以九倾决定婚期就定在七日之后,也就是五月中旬。

几位王爷一听,顿时都有些傻了眼,七日之后?

这是赶着成亲,还是赶着去投胎?

当然,这个想法他们也只敢在心里想想而已,借一百个胆子也绝不敢说出来,毕竟书阁里除了女皇陛下,还有他们的皇长兄也在,谁敢在他面前放肆?

况且七日之后成亲的人之中就有皇长兄,他都没说什么,其他人自然更不敢说什么了,于是此事就这么定了下来。

皇子成亲跟一般百姓成亲的流程是不大一样的,不过不管怎么说,七日时间虽有些仓促,但胜在王府中人多,该跑腿的跑腿,该置办什么置办什么,个个动作麻利。

再加上有礼部帮忙筹备一部分,几位王爷自己倒是没什么需要亲力亲为的,该干什么干什么,压根无需去关心。

他们只要负责在成亲当日出现,跟自己的新婚妻子拜堂就可以了。

同时成亲的人有宸王、凛王、钰王、齐王和宣王,皇族五位王爷在同一天之内办喜事,这在以前可是从未有过的事情,女皇陛下圣旨一下,整个天都城都轰动了起来。

也因为五人同时成亲,不管替谁主婚都有偏爱的嫌疑,所以女皇陛下只负责下了旨,其他什么都不管,全部交给了礼部去办,而她和夜瑾除了在宫里处理朝政之外,就是哄自己的女儿。

据说五月十六这一天,天都城里喧闹非凡,炮竹声震耳欲聋,几位一起出嫁的女子风光无限,皇城街道上迎亲和送亲的队伍多得让人分不清,也不知是哪个王爷娶了哪个姑娘,甚至有人担心会不会有抬错花轿进错门的意外发生。

当然,这样的错误最终并没有发生。

“宫外的热闹快要震翻天了,夜瑾,你确定不去凑个热闹?”

九倾刚从勤政殿回来,几位王爷同时成亲,很多事情耽搁了下来,她需要仔细做一番交代,所以在勤政殿召见了几位朝中重臣。

夜瑾抱着女儿,低头在她小脸上亲了一口,“热闹有什么好凑的?不如宝贝女儿好看。”

九倾轻笑:“你越来越像个女儿奴了。”

第1639章 神女下凡

女儿奴?

夜瑾笑笑不说话,心里却在想,女儿奴也没什么不好,自己的女儿这么漂亮又可爱,他当爹爹的,恨不得把天上的星星都摘给她才好。

“倾儿,你有没有觉得,我们的女儿真的很不寻常?”夜瑾眉心微微蹙起,“她一点儿都不像个正常的小孩子。”

九倾早就看出来了,闻言也只是低头看了一眼被他抱在怀里的女儿。

这个孩子出生到现在从未哭过闹过,当然也从未笑过,安静地反常,除了给她红莲玉露的时候她会表现出一点欢喜的情绪之外,其他大多时候,她就像一个没有情绪的冰雕娃娃。

九倾在书案后面坐下,淡淡一笑:“女儿自有女儿福,她现在还小,等长大一些就知道了。”

夜瑾闻言,也没再说什么,只缓缓点头。

反正对于女儿的不寻常他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既然如此,也没必要多想了,他只要知道健康就好。

五月中,五位王爷同时解决了婚事,女皇陛下一心投入到了繁忙的政务之中。

六月二十六日,又是南族一年一度的红莲盛会。

抱着试试的心态,九倾把女儿也带去了日月寒潭,因为刚出生就喝了红莲玉露,小公主的体质显然跟一般人不一样,九倾抱着她上了寒潭小舟,小小的公主枕着母亲的手臂,全程安静,没有一丝异样。

周边欢呼的臣民震惊地看着这一幕,惊呼天降神女。

小公主还不到三个月龄,小小的身子居然就能抵抗日月寒潭的寒气了,除了天降神女这个解释之外,还有什么原因能让她如此非凡?

夜瑾没有跟着她们母女一起,但母女二人立于寒红莲之中的这一幕无疑是让人震撼的,他站在高高的桥上,心头无法抑制地震动了起来。

心头忍不住想,这个女儿就算不是神女下凡,也绝不会是个寻常的女孩。

女皇登基之后的第二年,红莲盛会庆典上带给了臣民巨大的震撼和喜悦,往后整整一年的时间之内,天都城都沉浸在一片神迹将世的惊喜沸腾之中。

很多人都在传,南族女皇是真正被神灵庇佑的人,不但如此,她还生下了一个受神灵庇佑的公主。

南族对于神灵的崇敬和膜拜,由此到达顶峰。

红莲盛会之后,夜瑾终于暂时告别了天都城,告别了妻女,依依不舍地回了东幽一趟。

这一次,他不再有任何顾忌,回到东幽直接宣布了自己南族帝君的身份,并绝了所有朝臣欲往他后宫送美人的念想,然后淡言:“朕已有一女,是南族下一任女皇,所以子嗣不会承继东幽的江山,朕也不会立后封妃,而对于东幽江山的传承,朕决定过继一个孩子。”

过继一个孩子。

朝臣们对于皇帝一年多没有在朝的事情早已颇有微词,虽然朝堂上有温丞相在,政务也被处理得仅仅有条,但皇帝实在太任性,任性到让人快要忘记究竟谁才是这个江山的主人了。

第1640章 两国朝堂上的轩然大波

如今他们正打算好好义正言辞地弹劾一番,却听皇帝陛下云淡风轻一般道出了惊人的身份。

南族帝君。

群臣错愕地瞪大了眼。

南族…帝君…?

虽说东幽天子的身份已经足够尊贵,万人的九五之尊本就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人,然而,南族帝君这个身份究竟比不比东幽天子更尊贵暂且不说,但无疑的,南族这两个字本身就能带给所有人无与伦比的震撼。

他们想到了皇帝登基那一年,大典上南族储君送来了一尊传国玉玺,还是当真全天下人的面支持新君,而此时又爆出了他的南族帝君身份。

众臣恍然大悟的同时,一时之间居然不敢开口,朝堂上一片死寂般的安静,人人面面相觑,所有急欲宣泄的话全部被堵了回去。

再然后,夜瑾根本没给众臣消化接受的时间,就宣布了要过继一个孩子的想法,并且直接下旨,把这件事全权交给温牧去做。

他说,“朕曾经还是西陵皇子,所以秉着肥水不落外人田的原则,决定过继西陵皇帝的儿子,朕的小侄子来继承朕的江山,这件事谁都无权干涉。”

朝臣还沉浸在各种震撼之中无法回神,夜瑾却已经接二连三地宣布了几条晴天霹雳一般的决定,并且态度格外真诚地恭请一位神秘的男子做新太子的太傅,全程负责教导太子。

当然,这个人是谁,群臣暂时不必知道。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悄无声息从东幽消失了一年多的皇帝陛下此番突然回来,做下的所有决定,颁下的所有旨意,只有两个词汇可以概括——

任性,霸道。

真正是把一国之君的任性和霸道发挥到了极致,群臣完全没有反驳的余地。

八月中,温牧派出使臣前往西陵表达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希望西陵皇帝能把孩子过继过来,当然,这件事在西陵朝堂之上也无可避免地引起了一番激烈的讨论。

对于他们曾经的瑾王殿下突然成了东幽皇帝一事,很多朝臣是觉得不可思议的,然后心思深沉的臣子就开始自然而然地杜撰出一系列的阴谋诡计,激烈地表示瑾王心怀叵测,不可轻信。

另外一派的人则对瑾王殿下的经历感到好奇,并且由衷地敬佩,觉得瑾王殿下能以西陵皇子的身份成为东幽天子,这本身就可以视为一个传奇的故事,觉得肥水不落外人田的想法是英明的。

还有人认为,瑾王不但是东幽的天子,还是南族的帝君,这小皇子过继到东幽,那以后东幽和西陵两国皇帝都是夜氏皇族的血脉,亲兄弟掌权的两国必将永世交好,再有南族这层亲属关系,必将真正远离战争,对于天下黎民百姓来说,显然意味着一个极大的福祉。

朝堂上就着此事谈论得不可开交,各抒己见,但是夜昊心里却明白,这件事的结果已经定下了,就算是反对的一派,最终也必然会妥协。

因为没有人敢冒着得罪南族的风险,拒绝南族帝君的提议。

第1641章 幼稚

凤帝二年冬,西陵皇帝答应了东幽皇帝的请求,把已经两岁半的长皇子夜擎宇过继给了夜瑾,正式成为东幽太子,由太傅教导。

凤帝三年春,东幽史书上记载,太子之名更为姒擎宇。

太子改姓一事东幽朝臣知道,却并未昭告天下,大臣们心里不解,而一些上了年纪的老臣却对这个姓氏敏感,不由自主地生出了一些猜测,心里悄然一凛。

不知道内情的人没机会问,清楚当初内情的人也不敢随意臆测,他们只知道太子姓夜,乃是西陵皇帝纯正的血脉,至于其他的…

皇帝铁血的手段之下,保持沉默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凤帝三年五月,南族皇室的小公主静瑜周岁。

小公主会走路也会说话了。

正常孩子在这个时候大约只会一些简单的发音,而小公主说的话也同样并不多,至于她是不会说还是不想说,外人不得而知。

周岁时有个抓阄礼,不管是皇室子女还是寻常百姓家都有这么个习惯,然而女皇陛下刚刚跟夜瑾提出这件事的时候,原本偎依在爹爹怀里,把玩着爹爹头发的小人儿嘴里轻飘飘地冒出了一句:“幼稚。”

九倾瞬间语顿:“…”

夜瑾默默地看着怀里的女儿,幼稚?

敢问宝贝,你现在多大?

解决了东幽太子一事,任命了以温牧为首的几个辅政大臣之后,夜瑾于上个月刚刚返回南族,打算全身心地投入到跟女儿培养感情的大业当中。

分别了大半年,他对九倾和女儿的思念简直泛滥成灾,这一回来就几乎十二时辰不离身地跟九倾待在一起,当然把女儿也带在了身边,只有晚上跟九倾温存的时候,才会让紫陌把小公主被抱到隔壁偏殿照顾。

而夜瑾虽然嘴上没说,心里却非常明白,自己匆匆忙忙赶回来就是担心错过了女儿的周岁抓阄——因为他太想知道,女儿在抓阄礼上会有怎样的表现了。

然而云淡风轻般的两个字“幼稚”,却当头泼了他一盆冷水。

合着,他这个身为帝君的爹爹,和九倾这个九五之尊的娘亲,都比不过这个才一岁的女儿来得成熟稳重?

抓阄礼不是一岁孩子必经的过程么?怎么就幼稚了?

夫妻二人对视了一眼,都觉得有些无语,然后九倾淡淡一笑:“静儿,为什么觉得幼稚?”

“江山,是我的。”静瑜睁着明亮的眼睛,小嘴里吐出清晰的字眼,“抓,不抓,都一样。”

很有道理。

九倾觉得这个回答简直睿智无双,霸气无比。

他们只有这一个女儿,以后江山必然是她的,所以抓不抓阄都是一样的结果——但,这句话应该出自一个一岁孩子的口中么?

九倾有些凌乱。

夜瑾也默然了很长时间。

他错过了儿女大半年的成长,而回来的这么多天其实也很少听到女儿说话,所以他还不清楚,女儿的不凡已经到了怎么样的程度。

此时这般,算是正常吗?

第1642章 美人爹爹

九倾和夜瑾二人其实都清楚自己的女儿确实与众不同,但他们都不想把孩子当成另类的孩子来对待,也不想过早地以成年人的方式来跟她交流。

所以这件事虽然被女儿说成了幼稚,但最后还是按照正常的规矩办了。

除了宸王留在王府照顾自己还在坐月子的妻子之外,其他的皇亲重臣基本都到了,围了满满的一条长桌。

桌上放了很多东西,玉佩,珠宝,匕首,毛笔,算盘,奏折,玉玺,各式各样的令牌,女孩子的玩具,甚至还有几样漂亮又好吃的点心,一应俱全。

小公主被放到长桌上的时候,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想看看小公主会如何选。

事实上,他们很多人都并没有把这个当真,女皇和帝君暂时就这一个孩子,以后成为女皇的可能性最大,所以不管她选什么——哪怕她对玉玺和奏折都不屑一顾,只看上了桌上的玩具和点心,他们也不过一笑置之。

谁会把一个刚满周岁的孩子的选择当真?

而且这还是个女孩子,固然小公主长得仙童似的精致漂亮,并且还能在不足三个月龄的是够就能靠近日月寒潭而安然无事,但这也只能说明她的体质特殊,而并不能代表其他。

女孩子天生喜欢珠宝首饰,小孩子则喜欢好吃的好玩的,他们几乎已经能预料她会怎么选了。

桌上有珠宝,几种御膳房精心烹制的糕点,和女孩子的玩具。

小公主最大的可能就是选择这三个之中的其中之一,或者其中两三样。

然而很快,结果却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之外。

小公主的目光在桌上一扫,根本连片刻的犹豫都没有,迈着两条小短腿,摇摇晃晃地走到了放着玉玺的那一头,蹲下小小的身子,伸手想拿,但是拿不动。

在所有人震惊的注视之中,她抬起头,看着面前离得最近的齐王。

齐王:“…”

这当真只是一个才刚满周岁的女娃?

齐王以为小公主会让他帮忙,结果他还没伸手,却见小公主缓缓转头,看向对面的夜瑾,清晰地吐出四个字:“美人…爹爹。”

全场寂静。

夜瑾也呆了一下,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边的九倾,这绝对是女儿第一次开口喊爹爹,所以他一时有些呆滞,然后是激动,再然后…嘴角一抽。

会喊爹爹了是好事儿,但是为什么要在前面加上“美人”两个字?

九倾抿唇轻笑,美人爹爹就美人爹爹呗,夜瑾本来就长得好看。

站得离小公主最近的齐王不自觉地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脸,刚才小公主没让他帮忙,是因为他长得不够美人?

夜瑾很快回神,绕开众人走了过去,帮女儿拿起了桌上那块沉重的玉玺,“宝贝,你要这个?”

“嗯。”小公主点了点头。

在场的这么多人,无人说话,全部诧异地盯着她看,心里不约而同地浮现了一句话,这小公主不会真的是神女下凡吧?

第1643章 她喜欢美人

不管众人心里怎么想,夜瑾和九倾都不会太在意。

抓阄礼很快结束,一切仿佛又恢复了平静和繁忙,但不管是皇族宗亲还是朝上众臣,在想到小公主的时候,心头无法抑制地都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他们都觉得这个小公主不简单,绝非凡物,然而不管他人心里如何想法,女皇陛下和帝君却从来只把女儿当成一个小孩子,不会用任何特殊的态度去对待。

轻鸾生了一个儿子,宸王命人精挑细选了两个年轻的奶娘在王府中照顾,很多朝臣都以为轻鸾有了孩子之后就不会再入朝堂,此事却同样出乎了他们的预料之外。

刚满月之后,这位身上挂着宸王妃尊荣名分的女子就再一次踏进了朝堂,进入了政权中心,成了女皇陛下的左膀右臂。

满朝文武顿觉压力很大。

外有宸王冷硬无情,守护南族,内有左都御史刚正不阿,监察朝臣,这对夫妻简直让贪官昏官没了活路。

女皇即位四年,朝廷内外一片河清海晏,官员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子民生活越发繁荣,南族经济和兵力又上一个巅峰。

凤帝四年秋,因政绩卓越,才华惊人,轻鸾以区区二十岁之龄被破格任命为左相,成为南族史上第一任女相,轰动朝堂,震惊天下。

时光荏苒,小公主一天天长大,走路慢慢平稳了,说话也越发流利了,但是她还是不怎么喜欢开口。

除非必要,否则她常常可以一整天不说话,给人一种很安静很柔和的感觉。

对,就是安静柔和。

寡言的人常常让人觉得冷漠,但是小公主似乎只是喜欢安静,在很多人看来,她只是单纯的不喜欢说废话,也不是很热衷于跟人聊天。

但是随着时间一天天过去,小公主身上终于表现出了一种让人凌乱的特质。

她喜欢美人。

对,这位小公主是个以貌取人的,这个事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好像是公主三岁的时候要进上书房读书了,女皇陛下打算给她选几个伴读。

作为女皇陛下膝下唯一的公主,以后南族江山的继承人,小公主的伴读人选绝对炙手可热,所有朝臣挤破头都想把自己家的儿子或者孙子孙女往公主身边塞。

南族如今的朝堂跟以前不一样了,先有一个神灵庇佑的女皇,后出了一个女相轻鸾,再有被人传得神乎其神的小公主——女子已经在政权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便只是看着如今权倾朝野的左相,他们也完全有理由让孙女成为公主身边的伴读——哪怕只是做一个小小侍女,只要能入了公主的眼,以后也绝对前途无量。

虽然女皇陛下要选的公主伴读有年龄限制,必须在五岁到七岁之间,太小了不行,太大了也不行,但即便如此,也仍然有一大批适龄的男孩女孩被家里的父亲或者祖父报了名。

毕竟天都权贵之中妻妾众多,最不缺的就是小孩子。

女皇陛下定了规矩,但选伴读这件事毕竟是小公主自己的事情,所以九倾和夜瑾都做不了主,小公主亲自选的人。

第1644章 不该以貌取人

据说小公主选伴读的排场不亚于皇帝选妃,但是并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过程,只是一群小孩子站成一排,小公主安静地看了他们一会儿,便随手指了几个。

四个男孩,一个女孩。

这个女孩长得很漂亮,当然没办法跟小公主相比,但她的确长得很漂亮,而且温婉水灵,性子也比较安静,似乎很符合小公主的脾性。

而四个男孩…

所有看过这四个男孩的人都不会再多嘴地去问,为什么他们会入选?

答案只有一个,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得出来。

因为他们长得好看。

这四个孩子是谁家的,父亲或者祖父是朝上几品官,他们擅长什么,学识如何,脾性如何,小公主一概不关心。

她只问了他们一句话,“愿意入宫么?”

这个答案是毋庸置疑的。

女孩子温顺地点了点头,表示愿意,四个容色漂亮的男孩也丝毫没有犹豫地点头。

进宫之前家里的长辈已经用最直白的言语告诉他们,所以他们都明白进宫是干什么的,陪公主一起读书。

在宫里必须要乖,不能惹事,不能犯错,要把公主当成主子侍奉,绝不能有丝毫的反抗,这些原本在家里像个小皇帝被宠惯的小少爷们起初哪里会肯?但是此时,长辈的言语早已被抛诸脑后,即便没有那些千交代万嘱咐,他们也心甘情愿进宫陪在小公主身边。

因为她长得太美了,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比祖母讲的神话故事里的仙女还要美。

所以,他们真的是心甘情愿,没有丝毫的不满。

而没被选上的孩子则纷纷露出了羡慕嫉妒的眼神,带着遗憾被送出了皇宫。

选伴读的结果出来之后,夜瑾觉得自己有必要找女儿谈谈了。

于是在晚膳之后,夜瑾和九倾带着女儿到了御景阁,屏退了所有的侍女,以一种纠结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女儿,“静儿,你喜欢长得好看的孩子?”

当然这是废话,长得好看的人谁都喜欢,因为赏心悦目,是一种视觉享受。

可喜欢归喜欢,选伴读的事情可不是小事,不能完全以容貌作为标准吧。

“喜欢。”轩辕静瑜安静了跟他对视了一会儿,然后淡淡回答,“长得好看就是让人欣赏的,为什么不喜欢?”

夜瑾居然无力反驳。

“我也喜欢爹爹。”轩辕静瑜道,“因为爹爹长得比舅舅们都好看。”

夜瑾嘴角一抽,知道自己应该感到高兴,但女儿喜欢他,只是因为他长得好看?

抬头看了九倾一眼,九倾淡定地端着茶盏轻啜。

夜瑾静了一瞬,语重心长地跟女儿道:“静儿,长得好看的确赏心悦目,但学识和品行才是最重要的,若只有容貌出色却没有才行,品行也不好,那你觉得这样的人值得喜欢吗?”

他当然不是说那些小孩子品行不好,也不是说他们学识不行,毕竟一个个都还小,现在就论品行和学识尚且过早,他只是想告诉女儿,不该以貌取人。

第1645章 长得不好看的,取悦不了我

但是小公主显然并不认同他的论调,淡淡道:“长得不好看的人,我看着不舒服,学识再好也没用,取悦不了我。”

取悦…

这两个字从她嘴里冒出来,让夜瑾瞬间一呆。

她刚才说,取悦?

轩辕静瑜似乎并不知道他心里的震骇,语气平静地续道:“学识和品行不是天生的,他们既然进了宫,以后就不再是自由的人,就算想学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爹爹放心。”

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们不再是自由的人?

就算想学坏都不容易?

为什么她这么有自信?而且女儿啊,你这些话都是谁教的?

听着一点都不想一个三岁小女孩会说的话,那淡定,那威仪,那字里行间的气度…夜瑾能不能说,就是自己这个做父亲的,都比不上?

虽然不想承认,可这一刻,夜瑾清楚地体会到了,自己已经无法反驳女儿的话。

九倾一直没有说话,但是眼底却有一抹深思缓缓划过。

后来的后来,夜瑾终于明白女儿说的话是什么意思了。

进宫的五个孩子被安排住在了宫里,小公主说一个月允许他们回家一次,其他时间若是擅自出宫,严惩不贷。

五个孩子叫什么名字,是谁家的,她不问也不管,而是给他们五个人重新取了名字,据说是为了便于记忆。

在选伴读之前,小公主就已经离开了女皇母亲的寝宫,是她自己提出来要独自居住的,并且她居住的宫殿也是自己选的,是远离凤寰宫的东宫。

东宫又叫凤鸣宫,拥有寝殿十二间,小公主自己住了凤鸣正殿,其他几人住了锦墨居、霁月楼、漪澜苑、流裳阁、萧寒殿。

小公主赐给五个人的名字便是他们宫殿的名字,很简单,好记。

五人进宫之后,认识了公主,熟悉了环境,记着了规矩,三日之后,开始随着小公主进入了上书房。

上书房也是设在了东宫,负责教授小公主的是湛太傅,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长者。在太傅面前,小公主学习很认真,尊师重道,给其他五人都做了好榜样。

因为小公主年纪还不大,所以每日的功课并不多,以识字和讲故事为主,只有上午一个时辰的课,其他时间都是他们自己看书,或者玩耍也可以。

有需要请教的,可以去书阁里问湛太傅,太傅一般会等到傍晚时分才离开皇宫。

而自从小公主搬到东宫之后,夜瑾就不能时时刻刻见到女儿了,难免有些惆怅,也有些担忧,“倾儿,女儿才三岁,我真的不放心。”

“有什么不放心的?她不是一般的三岁孩子。”九倾并不会太过大惊小怪,“况且东宫也不是没有人照顾,有侍女伺候生活起居,影卫和御林军保护他们的安全,湛太傅教授他们学识,没什么可担心的。”

话虽如此,可夜瑾又怎么可能不担心?

毕竟女儿就算如何聪明老成,也只是那么小小的一个人儿,他捧在手心都怕摔了,怎么放心她一个人单独住,而且身边还围着一群半大不小的孩子?

第1646章 夜瑾,你这是自寻烦恼

但是不管他如何不放心,也没办法时刻陪在女儿身边,女儿搬离凤寰宫的理由就是想要一个自由的空间,偶尔过来爹爹和娘亲打个招呼请个安还好,让她整日跟他们待在一起,或许却是她自己所不愿意的。

小公主喜欢喊夜瑾为爹爹,而不是父皇或者父君,喜欢喊九倾为娘亲,也不是母皇。

从她周岁抓阄礼之后,说话虽日趋清晰流利,但不管宫人怎么教,她不想喊就是不喊,只叫着自己喜欢的称呼。

夜瑾对这方面自然是顺着女儿的心意,毕竟爹爹这样的称呼要比父皇要来得更亲昵,而曾有一次他悄悄问过女儿,为什么不愿意喊照着宫人说的那样子喊,结果小公主只给了一个简单且顺理成章的解释。

因为不好听,所以她不喜欢。

由此可见,小公主其实是主观意识较强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是凭着自己的喜好,不顺心意的,就算别人说得天花乱坠,也是白费唇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