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身掠上高大的树梢,摘下了一片叶子,身姿翩然落地。

叶子放在唇边,一曲低沉婉转的凤求凰慢慢溢出唇瓣。

静瑜没说话,安静地听他吹完,才语气平平地道:“朕让你吹这首了吗?”

容陵微默,垂眸道:“奴才知错,陛下想听什么曲子?”

“兴致已经被你搅没了。”静瑜起身往外走去,“不懂察言观色,你觉得你自己是一个合格的侍奴?”

第1958章 上书房听课1

容陵亦步亦趋地尾随在后,始终低着头:“请陛下降罪。”

静瑜淡道:“败坏了朕的心情,便去朕的寝殿外跪两个时辰。”

“奴才遵命。”容陵应了一声,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了一句,“奴才多谢陛下恩典。”

恩典?

静瑜嘴角一抽,吸了口气,脚下不曾稍停地往外走去。

待容陵领了罚,去凤鸣殿外老实跪着了,她才转身走到去了上书房。

虽然早朝因为她的登基大典而停了三日,但世子们的功课却没有停,静瑜决定去听风太傅授课。

这三年来,身边的伴读功课差不多已经结束,虽早上湛太傅还在给十五月他们上课,但大多时候也只是为了定下他们的性子。

云影四个人都已经出了宫,萧寒和流裳也奉命出去办事了,如今第一年和第二年进宫的伴读只剩下锦墨、霁月和漪澜三个人还留在宫里。

以伴读身份进宫的孩子们除了读书之外,还有其他很多的必学之技,十五月专修的并非文课,而是武功暗杀一类,当然,静瑜培养出来的人绝不可能只是杀手或者暗卫,而皆是文武双全的奇才。

她既然以伴读名义把他们召进宫,那么他们以后的前程她想的很清楚,杀手暗卫永远是见不得光的存在,而她,却要让自己的人全部能光明正大地出现在人前。

而几位皇伯伯家里的世子,虽然要求没有伴读们那么严苛,但是文韬武略方便却是半点不得松懈,南族以后的江山不能靠某一个人撑着。

生在皇室,享受尊荣,自然就该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走到上书房,三年前那种朗朗读书的气氛已经全然改变,如今这书房里严谨肃穆,已经长了三岁的世子们相比起三年前成熟了一些,虽依然还是个孩子,但性格稳重多了,做事有了自己的担当,不再如寻常孩子一般调皮任性。

静瑜对此很是欣慰,也确信自己当初的决定没有错。

“女皇陛下?”风太傅抬眼间看见站在门口的静瑜,连忙放下书本,转身恭敬地行礼,“参见女皇陛下。”

坐在课桌前上课的少年们齐刷刷站了起来,很自觉地就跪了下去,“参见女皇陛下。”

“都平身吧。”静瑜走了进来,目光在课堂上掠过,然后找了一张空位走过去坐了下来,“风太傅继续讲课吧,朕今日闲着无聊,过来听听课。”

闲着无聊?

风太傅恭敬地应声遵旨,然后从容地拿起了书本,目光却不经意间掠过在座的世子们,没有任何意外地看到他们脸上露出了紧张的神情。

女皇陛下的到来对于这些世子们来说,大概也算得上是一个考验吧,对定力的考验。

静瑜转头看了一眼,左手边刚好坐着予修,小家伙脸上倒是没有多少紧张不安,反而因为见到了静瑜而多了几分兴奋。

“公主姐姐…”他小小声地开口,话出口之际,才想起静瑜已经登基,方才行礼的时候还喊了,这会儿却又叫错,连忙改口,“女皇陛下。”

第1959章 上书房听课2

静瑜淡淡一笑:“叫皇姐吧。”

“…皇姐。”予修小声喊了一句,然后便正襟危坐,开始听风太傅讲课了。

静瑜托着腮听了一会儿,风太傅这节课讲到了治国,“庶人安政,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安静地打量着四周,几个世子听得都很专注,然而静瑜刚才一进来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件事——

予修似乎被孤立了。

其他几个世子和两位郡主坐的位置都是两两一起,而且座位与座位之间离得很近,而予修却是单独一张位子,并且跟其他人的位置隔了一段距离。

这个书房里学生并不多,静瑜请风云涧来这里授课也是为了重点陪养这些皇伯家里的世子,希望他们以后能撑起南族江山社稷的大梁。

不过后来的日子里,这个书房里又进来了三个孩子,一个是苏相家里的嫡孙苏麟,一个是湛太傅的孙子湛渊,一个是温御史的孙子温衡。

说起这个温衡,倒是还有一段故事,温御史的儿子温绥远当初触犯了律法被九倾处死之后,温家几乎算是在天都城没落了,也一度要退出了四大家族之外。

而温御史年轻时流落在外的儿子隋青虽然没有正式认祖归宗,但是和韩嫣二人成亲之后,生下的儿子却姓了温,算是给温家留下了一条血脉。

这个孩子过了周岁就放在温御史名下教养,两年前,温御史和苏相同时找上了湛太傅,想让他们的孙子进上书房跟世子们一起读书。

湛太傅应了下来,在大殿上提出了请求,得到静瑜和宸王同意之后,温衡、苏麟,连同湛太傅自家的孙子一并被送进了宫。

静瑜看着眼前这些孩子,知晓十年后的朝臣将是这些孩子的天下——当然,前提是他们都能安然成长到那个时候。

风太傅在上面讲课,静瑜当然不会出声打扰,便用了传音入密之法问道:“这些日子学得如何?”

“…还不错。”予修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也用传音之密回道。

“你跟他们相处得如何?”

予修虽然有些奇怪,但还是如实回道:“很好,康儿他们的进步很快,听课也很认真。”

静瑜闻言,漫不经心地点了个头,看予修的表情很平常,似乎没什么被孤立的低落,想了想,又道:“其他人的座位都靠得那么近,为何你自己单独一个人坐?”

予修道:“这是太傅所安排,这个位置可以更好地观察他们每个人听课的神态,了解他们所学的功课,以及对于很多事情的看法。”

静瑜瞬间一静,倒是没料到是这个原因。

不过她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风云涧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予修监视世子们的言行举止,而是想让他对这些孩子们有个更清晰的了解,除了学识,或许还是品行,气度,涵养各方面。

上课时的态度,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表情,才是一个人最真实的心里表现。

第1960章 永远的侍奴

静瑜没再多问什么,下课之后就离开了上书房,其他的孩子们中午在宫里用完午膳之后,下午应该有两节课要上,一节文课,一节武课。

这节文课结束之后,他们下面如何安排,自然由风云涧自行决定。

年纪在八九岁的孩子们功课比三年明显繁重了一些,不过好在这些都是一点点适应过来的,如今个个都能应付自如,虽有些辛苦,可吃不得苦的孩子长大以后又能有什么出息?

静瑜回到凤鸣殿,直接回到床榻上补眠去了。

这一次是真的补眠,吩咐了不许任何人打扰之后,一觉睡了两个时辰。

醒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床前端端正正地跪着一个人,静瑜眉头微皱,原想问一句,“你这么闲?”

然而转念一想,这个人如今正在往无赖的方向发展,偏生又是她的侍奴,这句话问出口之后他会如何回答,她用脚趾头都能想得到。

“敖容。”静瑜坐起身,放松了身子靠在床头,“你是不是真的决定在我身边做一辈子的侍奴?”

容陵方才担心打扰她睡觉,所以一直保持安静,此时见她醒了就主动给她按起了脚踝和小腿,闻言淡淡道:“如果你要让我当你的皇夫,我也愿意。”

皇夫?

“痴心妄想。”静瑜冷笑,毫不留情地泼了一盆冷水,“我的皇夫可以是这个世上的任何人,却绝对不会是你。”

容陵眼底一黯,低垂着眼眸,“如果做不了皇夫,那么做一辈子侍奴也是可以的,只要能待在你的身边,我不介意是什么身份。”

静瑜漫不经心地重复了一遍:“永远的侍奴?”

“对,永远的侍奴。”容陵淡淡点头,声音沉寂却带着坚决,“就算以后…你结束了凡尘之事回到天族,我的态度依然不变。”

所以,他这是铁了心要跟她耗上了?

“天族之地,只怕不是你怎样就怎样的。”静瑜道,“尤其是你的修为已经被褪去了一半,你觉得天族诸神容得下你这个龙族帝君在他们眼前晃荡?”

“容得下。”容陵淡淡一笑,“应该说,他们巴不得看龙族帝君的笑话才是,曾经不可一世的敖容成了天族红莲神女的侍奴,骄傲不再,尊严扫地,对于天族诸神来说,应该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情。”

静瑜沉默。

这个人当真已无可救药。

若是在以前,别说当面奚落挑衅,就算是有人背后说他一句不是,性子狠辣的敖容都绝对会让挑衅之人付出代价。

可如今,他明知道以后若真的继续待在她身边会面对什么,却还是执迷不悟?

甚至,可以以如此淡定甚至带着点自嘲的态度面对以后的窘境…

他真能做到?

静瑜想了想那样的画面,然后很快发现…自己真的是没办法相信他的话。

褪去的修为其实是可以恢复的,只是需要一点时间而已,如果敖容现在回去龙族闭关修炼,无需多少时日,他还是那个纵横四海八荒无人敢惹的龙族之王。

第1961章 皇夫1

凡人的寿命很短,而敖容此时的愧疚和悔恨很深,并且皇宫里知道敖容身份的除了她自己,别无他人。

所以她有理由相信,如果让他待在皇宫里为奴一辈子,敖容大概是可以做到的。

但是神的寿命却很漫长,而以后回到天宫,天族认识敖容的神却太多太多,以往对他忌惮畏惧的诸神突然有一天以异样的眼神看他——

即便不说一句落井下石的话,她想,敖容也绝不可能承受那些嘲弄的眼神。

不过眼下离那样的日子还远,静瑜没兴趣去多想,也意识到自己这两日的想法有些莫名其妙,原本已经决定对容陵的任何行为视而不见,可挡不住容陵突然间魔怔一般的举止,以至于她也有些失了冷静。

不过,既然他如此信誓旦旦,她倒真想看看他是否能说到做到。

新帝登基大典之后的三日假期在一片风平浪静中过去,很快又迎来了新帝之后的第一天早朝。

自古以来新帝登基往往就伴随着选秀充盈后宫,按照祖制,女帝登基之后,至少应该先选四位皇夫入宫侍驾。

前任女皇陛下轩辕九倾虽然没封三夫四君,却也是在登基大典上立的帝君,当初登基之前立下的四位皇夫被废,一度也曾引起朝臣的不满。

奈何女皇陛下太过强大,又是个雷厉风行且一言九鼎的性子,所以朝臣即便不满也无可奈何。

而如今,新任女皇虽然才十岁,祖制规定的四个皇夫可以不必太过急着,但朝上的大臣们却显然不会这么想——

女帝的皇夫跟男帝的皇后不同,皇夫有决策朝政的大权。

新帝登基,谁能第一批进入后宫,以后就算不一定能成为帝君,至少也会是女皇陛下最得力的助手,在朝堂上的地位可想而知,之于他们的家族来说,也代表更上一层的风光荣宠。

而且有了前任女皇的先例,如今十岁的孩子显然更好拿捏,否则等到她十四岁亲政之后再立皇夫,一则时间太长,容易横生枝节,二则…万一少女长大之后也爱上了一个人,非得空悬六宫又该如何?

如今朝堂上很多三品以上的元老大臣,膝下几乎都有跟静瑜年龄相近的孙子,对于这位新任女皇陛下的后宫,谁会没有一些想法?

所以今天的朝堂很热闹。

众人跪拜女皇,恭贺陛下登基大喜之后,尚且年幼的女皇陛下着一身尊贵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上,淡淡道了一声:“众卿平身。”

“谢女皇陛下!”群臣齐呼谢恩,分列站好。

“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落下,朝堂上陷入极为短暂的安静,然后就有一人从朝官的队列中走了出来,躬身道:“老臣恭贺女皇陛下登基大喜,万岁万岁万万岁!”

静瑜看着他,语气平平地道:“闻爱卿有事要奏?”

“回陛下,按照祖制,陛下登基之后应该在一月之内选立四位皇夫伴驾,不知陛下心中可有计较?”

第1962章 皇夫2

话音落下,大殿上才真正陷入了一片寂静。

对于年轻一些甚至很多尚未成亲的朝臣来说,皇夫一事或许跟他们关系不大,他们想着的也大多是陛下已经登基,虽暂时年幼还无法亲政,但是在陛下亲政之前好好展现自己的忠心和能力,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而对于一些膝下有孙有子,并且子孙非常符合入宫条件的官员们来说,这个话题显然是极为重要,牵扯着很多三品以上老臣的心思。

静瑜盯着说话的礼部尚书闻大人,良久,才缓缓皱起了精致的黛眉:“皇夫?”

闻起以为年幼的女皇陛下这个反应是讶异,毕竟她还只是个孩子,对皇夫一事大概毫无心理准备。

所以他细细地解释道:“回陛下,陛下登基之后按照祖制是要立皇夫的,可以让大祭司求问神灵,颁布旨意下去,然后选良辰吉日让天都城三品以上官员家里的嫡子嫡孙进宫,陛下可在众多符合条件的男孩之中,选出自己中意的四个为皇夫,暂封为侍君。”

“让朕中意的男孩…”静瑜漫不经心地以手托腮,慢慢靠在龙椅扶手上,“朕的东宫不是有现成的男孩?他们个个出类拔萃,不管是外表还是学识气度,都非常符合皇夫的条件。”

此言一出,闻起顿时脸色微变,“陛下,东宫里的孩子们身份只是伴读…”

“伴读也是朕自己中意的,并且第一、第二批入选进宫的,也都是三品以上官员家的嫡子嫡孙。”静瑜道,“朕最初选伴读的时候就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如今这些年下来,朕按照自己的心意和要求去培养他们,再加上有湛太傅和风太傅悉心教导,他们如今不管是身份还是自身条件,都完全有资格进入朕的后宫。”

顿了一下,她道:“至于颁布旨意,还要让大祭司求问神灵,朕觉得麻烦,也完全没必要,所以选皇夫这件事闻大人就不必操心了,朕这几天会好好考虑。”

闻起神情变得有些不自在,眉头也不由自主地皱了起来,似乎还想说什么,却听静瑜道:“朕选皇夫一事暂且不用讨论了,倒是另外一件事都筹备妥当了没有?再过半月就是又一年的春闱了,礼部做好各方面的安排了?”

话音落下,朝堂上瞬间又安静了下来。

闻起动了动嘴,对于选皇夫的事情似乎还不死心,然而他大概未曾料到,女皇陛下对选皇夫一事是这般态度——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以为静瑜会非常乐意选皇夫进宫,哪怕还是以外貌为主,选几个俊美的男孩,至少他们也还有机会。

可眼下…

“春闱一事的确需要好好筹备。”宸王语气淡漠地开口,“离春闱还有半月时间,礼部提前安排好一名主考官和四名副主考的人选,决定好之后报到本王这里来。”

闻起心里一凛,宸王没有参言皇夫一事,却直接接了春闱的话题…

第1963章 谣言1

不由自主地朝文臣之列最前面的位置看了一眼,闻起很快低下头。恭敬地应了声:“微臣遵旨。”

接下来大臣们又讨论了一些事情,对于皇夫一事好像风过水无痕一样,无人真正放在心里。

待几件要紧的朝政大事谈完之后,群臣以为退朝时间已到,却闻一个中年朝臣忽然走了出来,恭敬地道:“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禀。”

静瑜淡淡道:“何事?”

“这三日休沐,臣去皇城中转了转,听到不少关于摄政王的谣言,臣猜测必然是有人想暗中制造流言,意图挑拨皇上和摄政王的关系,甚至有心危及江山社稷。”

此言一出,朝堂上瞬间变得格外的安静。

群臣纷纷转头,看向说话的人。

静瑜和宸王的目光很快也定格了在他的脸上,刑部尚书应大人,钰王的岳父。

“应爱卿听到了什么传言?”静瑜开口。

“城中有人议论,摄政王幽禁了刚登基的女皇陛下,连宫中宴会都不让参加,还说摄政王夫妇把持朝政,有不轨之心,并且摄政王手里掌控着强大的黑翎卫,若真有谋反之心,女皇陛下将毫无招架之力。”应大人说完,撩袍恭敬跪了下来,“臣私以为,有心怀叵测之人暗中造谣,为的就是欺陛下年幼,恶意挑拨,企图扰乱朝局,请陛下下旨严查,捉到幕后主使必严惩不贷。”

此言一出,其他朝臣面上表情各异,气氛仿佛瞬间凝滞了下来。

宸王面上没什么表情,显得有些高深莫测,而坐在龙椅上的女皇陛下则依然漫不经心地托着腮,似乎对应大人所禀之事很有兴趣,精致的小脸上一派兴味之色。

“哦?还有这样的事情?”目光在殿上朝臣中掠过,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静瑜懒洋洋地轻笑,“应大人不愧是耿直忠心的臣子,连这样的事情都敢拿来朕面前说,虽说可能会引起朕心不悦,但将谣言及时扼杀,才是应大人所在意的,对不?”

应大人叩首:“陛下圣明,谣言的威力很可怕,若是任其发展下去,毕竟如星火绵延,后果不堪设想。”

静瑜点头,目光转了转,“其他爱卿也都听到了类似的传言?”

“回避下,臣也听到了一些不好的传言。”群臣中又有一人站了出来,是个年轻些的臣子,“皇城之中,茶楼、酒肆、商铺、珠宝楼,但凡人群密集的地方,都有人刻意散步这些谣言,无一不是说摄政王权力太大,夫妇俩同时权倾朝野,于江山社稷和陛下的皇权不利。”

此人是上官楚飞,现任兵部侍郎。

说他年轻,其实也快近而立之年了,相比起应大人那的确是年轻的,而他以这个年纪坐上兵部侍郎这个位置,也的确是年轻有为,有真才实干。

“摄政王权倾朝野…”静瑜轻轻叹了口气,似乎有些叹息的意味,“这幕后制造谣言之人,耐性可真是不怎么好。”

第1964章 谣言2

耐性不怎么好?

群臣闻言稍一寻思,很快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摄政王夫妇权倾朝野是事实,但是他们为什么会权倾朝野?

因为前任女皇陛下的提拔和信任。

宸王妃能成为跟苏相并列的左相,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她的忠诚和刚正不阿,她的才华和坚定不移的品行,让她得以获得女皇陛下的恩宠,最终位列朝臣之首。

这一点,朝堂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所有同僚都是看在眼里的,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新帝刚刚登基,因为尚且年幼所以让宸王夫妇摄政,这是前任女皇陛下亲自下的旨意,说明女皇陛下极为新任宸王夫妇——至少在眼下这个时候,女皇对他们的信任没有丝毫动摇,否则也不会撤了其他的辅政大臣。

而偏偏在这个时候,天都城有摄政王夫妇权力过大的传言,并且明显带上了暗示的节奏,甚至直指摄政王有不轨之心。

这不是明摆着质疑英明睿智的前任女皇陛下?

陛下说得对,这幕后散布谣言之人不但耐心不好,这脑子似乎也有些不好使,宸王刚成为摄政王还没几天呢,就算真有什么异心也不可能现在就被人抓到什么尾巴——

况且,朝上大多朝臣心里其实清楚,宸王弄权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就算以后真的权倾朝野,有机会把持朝政,架空女皇陛下的权力,他大概也不会这么做。

不是对宸王有多信任,而是有些人,他的性情已经注定了终此一生会坚守自己的责任和信仰。

有些事情他会坚定不移地去做,哪怕天崩地裂也绝不退让,而有些事情…即便面对外面风雨飘摇,刀剑加身,也不可能使他动摇分毫。

“应爱卿和上官爱卿判断得很对。”静瑜淡淡道,神情却似乎有些阴郁,“三天前的宫宴朕没参加,随即就有人把此事传到了宫外,这件事若说不是谁故意为之,朕都不相信。”

目光掠过神情冷峻的宸王和沉默的左相,静瑜漫不经心地将所有朝臣面上的表情都扫了一遍,然后道:“没参加宫宴是朕自己不想参加,如果摄政王当真幽禁了朕,朕如何还能出现在这里?”

嘴角上扬了一下,“再说,母皇大人废了所有辅政大臣,只命宸王伯伯摄政,这足以说明母皇大人对宸王伯伯的信任,以及宸王伯伯对江山社稷的忠诚,谁敢随意造谣生事,都是对宸王伯伯的诋毁,是对朕的轻侮。”

“应爱卿,此时交给刑部和大理寺一起去查,三日之内给朕找出幕后散布谣言之人,抓到之后先送去刑部大牢好好招待几天,千万别怠慢了。”

应大人闻言,恭敬地应是:“臣遵旨。”

静瑜命他和上官楚飞都起身归列,然后淡淡道:“无事就退朝吧。”

说完也不等朝臣反应,就径自起身从后殿离开。

朝臣愣了一下,才急忙撩袍跪了下来:“恭送女皇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965章 谣言3

余音在大殿上回响,然后慢慢归于沉寂。

女皇陛下已经消离开了,朝臣静静地跪了一会儿就径自起身,不约而同地看向宸王,等待指示。

虽然女皇说了散朝,但如今当家做主的是摄政王,摄政王不开口,谁敢擅自离开?

朝臣原本以为因为谣言的关系,摄政王心情不会太好,但是摄政王此时的表情看起来似乎和平时没什么两样,只淡淡说了一句:“礼部这几天会比较忙,正事多上点心,还有其他要奏的事情,稍后递折子上来。散了吧。”

群臣松了口气,纷纷躬身告退。

宸王和轻鸾走在最后,待所有人都已经在眼前渐行渐远,轻鸾才有些担心地道:“外面谣言的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她这几天根本没有收到一点消息,现在想来,或许是宸王不想让她担心,所以瞒下了消息,也有可能谣言才刚刚传开,连宸王都还没来得及收到消息。

“不用担心。”宸王道,“三日前陛下就知道了。”

嗯?

三日前?

轻鸾诧异了一下,然后想到那个晚上,宸王半夜三更才回去王府…

“陛下那晚出宫去了。”宸王抬头看着正前方,视线穿过远方千重殿宇,语气冷峻,“朝堂上将起风云,但目前来说,不过是一点开胃小菜而已,不足为虑。”

轻鸾道:“那长远之后呢?”

宸王转头看着她,淡淡一笑:“谣言都说了,摄政王夫妇权倾朝野,本王手里有掌管着强大的黑翎卫,谁能撼动得了本王?”

轻鸾沉默,两人成亲这么多年,除了在自己寝殿里,王爷从未以这般轻松莞尔的语气说话。

若是在平时,轻鸾或许会觉得惊奇,但是此时她心里却是难免沉了一下。

“王爷不必宽慰我。”她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王爷虽然掌管黑翎卫,但谣言的力量是可怕的,幕后主使之人不可能不明白操之过急只会适得其反的道理,但他还是这么做了,原因是什么?”

身在朝堂多年,得女皇陛下全信任,不代表轻鸾没有忧患意识,尤其是涉及到她最在乎的人,心里总是难免多想一些。

脚下微顿,她左右看了看,确定没有耳目之后,才转头看向宸王,低声道:“今日陛下不在乎,不代表以后想起今日时心里不会生出芥蒂,我想主使散布谣言的人也是抱着这个想法,此时这个谣言不足为信,但真假参半,王爷虽没有谋反之心,可权倾朝野却是真的,黑翎卫的强大是真的,倘若王爷真有异心,女皇陛下没有招架能力…也是真的。”

所以,即便女皇陛下和所有朝臣都知道,今日的谣言只是谣言,是居心叵测之人借机诋毁摄政王,以及挑拨摄政王和陛下的关系,可这些谣言即便是假的,也会如种子一样在陛下心里生根发芽。

当以后陛下能亲政的时候,昔日的谣言就会慢慢成为陛下心里的猜忌和杀意——自古以来权臣有几人能善终?

第1966章 谣言4

今日如何显赫辉煌,一朝成为帝王眼中刺时,结局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轻鸾并非杞人忧天,也不是想防备着尚且年幼的女皇,只是觉得新帝登基之后,朝堂上的权力之争已经开始,有些人为达目的必会不惜一切代价挑拨新帝和摄政王之间的关系——

其实就算无人挑拨,尤帝跟辅政大臣之间的关系历来也是敏感且危险的。

若再有有心人从中添一把火…

一双大手搭上了她的肩膀,轻鸾从思虑中回神,抬眼看向眼前男子,“王爷。”

话落,宸王将她拥入臂弯,吻了吻她的头顶,淡淡道:“别担心那么多,我们的女皇陛下没那么娇弱,也没那么容易受人蛊惑。”

轻鸾没说话,心里也明白静瑜的性子跟一般孩子不同,或许她的担忧不会成真,只是以后时间久了,类似于这种谣言的事情发生的次数多了,会不会在心里生根发芽?

“静瑜的能力很强大,不止是武功实力方面,她的睿智和深沉也非一般人可比。”宸王沉稳好听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虽语调不高,却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你好好想想这些年来东宫的孩子们,还有予修和几位王爷家的世子,从这些孩子身上就能看出静瑜的不凡,她其实懒得在人前表现出来而已。”

轻鸾闻言,面上不有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的确,这些年予修不管是哪方面的能力都进步得很快,而且东宫的孩子们虽然低调不张扬,大多时候都安静得像是影子一样,可三年来轻鸾也短短接触过几次,那些伴读们即便安静地站着,也能让他们感觉到他们身上有一种深不可测的气息。

还有眉眼间流露出,仿佛能包容万物的气度。

如果只是一个孩子如此,那么可以说是天生非凡,可东宫的伴读个个如此,那就绝不可能天赋的问题了。

今年才十岁的女皇陛下…身上究竟藏着怎么不为人知的秘密,以至于她可以在悄无声息的几年之中,培养出如此多出类拔萃的伴读?

这些孩子跟静瑜朝夕相处,除了每个月一天假期,平时几乎寸步不出东宫,他们跟静瑜的感情绝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储君跟伴读的关系。

或许…

轻鸾大胆地猜测了一下,静瑜是不是早早就培养了一批独属于自己的心腹?

抬起头,她双眼定定地看着宸王,轻笑道:“王爷对女皇陛下,是否深信不疑?”

宸王缓缓点头:“深信不疑。”

既然如此,她也没什么可担心的了,不是吗?

轻鸾于是松了口气:“轻鸾相信王爷,王爷相信陛下,所以轻鸾也该相信陛下,对吗?”

“天都城中流言四起,但是除了本王手里掌管黑翎卫这一点是真的,其他的都不必相信。”宸王道,“女皇陛下虽是幼主,却绝不好欺,什么时候亲政不是由年纪决定,而是取决于她的意愿。”

第1967章 天上地下,绝无仅有

说到此处,宸王淡淡一笑:“如果她想现在亲政,轻鸾,即便以你我二人的身份地位和能力,也绝不可能是她的对手。”

此言一出,轻鸾着实诧异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