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8章 龙体无恙

闻言,静瑜着实有些无奈。

“让陈太医进来就好。”她道,“其他人在外面候着。”

“是。”

容陵出去交代了一声,待在外殿的宫女就走出去传了陛下的旨,陈太医进来的时候,静瑜刚好穿好了鸾服往外走。

“老臣参见陛下。”

“免礼。”静瑜接过宫女递上来的水,漱口之后,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宸王伯伯让你们来的?”

陈太医点头,恭谨地应道:“是。”

“朕也不为难你们。”伸出手,她语气淡淡地道,“朕的身体没什么问题,天天来倒是不必,隔三差五来一趟足以,宸王伯伯不会说什么的。”

陈太医跪下,拿出白色的丝绢覆在小女皇纤细的手腕上,敛眸,专心致志地把脉。

女皇陛下脉象平稳,没有任何异常。

得出了这个结论,陈太医恭敬地告退:“臣让其他几位太医也进来确认一下。”

虽然他们医术都称得上精湛,但每位太医擅长的领域毕竟不一样,每个人都确认陛下龙体安康,才更让人安心。

静瑜没拒绝,点头应允。

于是候在外面的几位太医也都走了进来,恭敬地请脉之后,得出了跟陈太医一样的结论。

女皇陛下龙体无恙。

太医告退之后,静瑜才起身正式去洗漱,寝殿里几位宫女熟练地服侍着。

不出小半个时辰,就有人把太医们诊脉的结果禀报到了宸王面前,宸王听完,面上没什么特别的情绪,只淡淡说了一声:“本王知道了。”

到了膳厅,予修和其他还留在东宫的伴读们已经恭敬候着了,众人行礼之后,恭敬入座。

用了早膳,静瑜照例带着予修和容陵去了早朝,并且留下了一句话旨意:“早朝之后,所有人去绛云殿候着朕。”

众人领旨。

銮驾起,宫人簇拥下,面容绝世的女皇陛下一步步往庄严肃穆的金銮殿行去。

予修走在銮驾一侧,少年目视前方,脊背挺拔,一身华贵的世子袍服衬出少年独特的风华。

“予修。”女皇陛下微微偏首,看着少年清俊的侧颜,“今日开始,朕会把这些年培养的势力转交到你的手里,朕给你三年时间,务必使这些人心甘情愿为你所用,而你自己,也必须强大到足以驾驭他们,明白吗?”

簇拥着銮驾的宫人们眼观鼻鼻观心,任女皇陛下的话从耳畔随风飘散,半点不敢留在心上。

而少年世子听到这样的话题,心情总免不了沉重几分,但女皇姐姐的话,他又不敢不回应。

因此,只短暂的沉默之后,他就恭敬而郑重地应了声:“是。”

龙辇在殿前停下,静瑜从辇上走下,迈着从容端庄的步子往殿内走去,绝世无双的姿容在一袭鸾服的衬托下,越发显得尊贵高不可攀。

文武百官早已到齐,见到女皇陛下到来,齐齐俯身叩拜:“参见万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走上丹陛,静瑜转身俯视群臣,缓缓在龙椅上落座:“众卿平身。”

第2129章 心怀天下

予修站在龙椅一旁,视线里映入百官齐齐叩拜的一幕,丝丝几不可察的浩然之气自心底慢慢浮上。

君临天下,指点江山。

眼前这些朝臣,是天子的朝臣,也是整个南族子民所依托的存在。

他们的忠心和才能,是苍生的福祉。

他们若愚昧昏庸,残暴贪婪,那就是苍生的不幸。

高高在上的龙椅看着风光无限,然手里握的却是天下苍生的命运,责任重大,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决定的是万千子民的兴衰…

所以,作为驾驭群臣的天子,识人用人,不容丝毫疏忽。

容陵站在龙椅另外一侧,沉默间,没有错过少年世子面上细微的神色变化,嘴角忍不住上扬了一下。

男儿在世,尤其是生在帝王之家的男子,若说没有一点雄心壮志,那未免太没出息,当然,说好听点可以叫淡泊名利,甘于平庸。

静瑜退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予修纵然心里不舍,也只是不舍那份自小养成的感情,东宫十年耳闻目染,能力魄力有了,才华手腕也不缺,那么只要他心怀天下,以后自然会是个圣明天子。

纵然天下太平,河清海晏,可这样的繁华依然需要守护,需要明君贤臣的守护。

如何强大的国家,一旦昏君奸臣当道,那么离消亡也就不远了。

三年时光其实很快,女皇在位七年,亲政三年,朝务打理得仅仅有条。

一千多个日子之中,群臣见证了这位女皇陛下与众不同的性子,大多时候,她依然还是小时候那样的性子,凡事抱着漫不经心的态度,闲暇时候在自己的东宫赏花,听琴,对弈。

日子过得比谁都惬意。

但是朝政大事却一件都没落下。

而所有人都知道,宸王府的小世子轩辕予修,这三年里一直跟随在女皇陛下身边,三年前的小少年如今已满十六岁。

昔日单薄纤瘦的身子抽高了不少,身段颀长,长期练武锻炼出的体魄看起来劲瘦峭拔,五官承继了宸王的俊美,但比起其父的冷硬淡漠,少年看起来却是更清俊温和一些。

当然,大多时候,他也只是在对着女皇陛下的时候才显得更温和谦恭。

而面对其他人时,即便温和,也是透着一股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疏离。

没有人知道,这三年来,少年跟在女皇陛下身边都做了些什么,书房里堆在案上的奏折都是少年所批阅,东宫早已离开天都城的伴读们在外面积攒的一些势力,如今也都已经转交到了少年的手上。

日子一天天过去,少年心里的隐忧与日俱增,这三年来,太医隔三差五就会来东宫请脉,女皇陛下龙体安康,从未出现过任何不适,连风寒都没有染上过一次。

但是这无法消除少年心里的担忧。

距离女皇陛下说要退位的日子越来越近,予修的情绪也越发明显。

终于到了女皇陛下十七岁生辰,宫里举办了一番喧闹的庆祝宴席之后,女皇病倒了。

第2130章 束手无策

天子龙体安康,素来牵动着臣民的心。

女皇陛下这一病倒,自然引起了宫里一阵惶惶不安,东宫里的医女一天十二个时辰轮流待命,太医院的太医几乎不曾离开过,然而所有太医无数次诊脉之后,却没有一个人能诊出静瑜的病症。

无法确认病症,自然没办法对症下药。

太医们愁眉不展,而宸王夫妇这些日子几乎也都不再有什么顾忌,日夜伴在凤鸣殿,看着床榻上女子苍白的容颜,沉默不语。

少年世子予修站在一旁,脸色凝重,眉头始终无法舒展,情绪强忍了几天,虽然心里清楚有些事情太医也是无能为力,但看着静瑜躺在床上,脸上是从未有过的苍白憔悴,心里不祥的预感已经将他淹没。

他几乎无法控制地想发脾气。

但父王和娘亲都在,女皇姐姐也不允许他失态,所以他只能强自克制,心里却隐隐意识到,女皇姐姐跟他分别的日子不远了。

“容陵。”静瑜睁开眼,看着沉默站在一旁的另外一个少年,“扶我起来。”

静瑜声音落下,寝殿里立时陷入了一片死寂般的安静。

对,内殿里除了宸王夫妇和予修,太医院院首和几位医术精湛的老太医,以及随身服侍的医女之外,还有一个自始至终沉默站在一旁的侍奴。

女皇此言一出,太医们不自觉地让开了位置,容陵走到榻前,将刚满十七岁的少女扶了起来,让她靠在床头。

“女皇陛下。”陈太医这几日看着也憔悴了不少,此时见女皇醒来,终于忍不住开口,“陛下除了虚乏无力之外,可还有其他的症状?比如说,心悸,头晕头痛,恶心想吐,食欲不振,或者…”

“陈太医。”静瑜淡淡一笑,“朕还没立皇夫,也不曾临幸过任何一个少年,所以你说的这些症状应该不会出现在朕的身上。”

陈太医表情一顿,却完全没有因为这个幽默的说法而感到丝毫轻松,眉头皱成了一团,脸色也无比凝重。

心悸头晕,恶心想吐,并非全然是害喜才会出现的症状。

这一点太医知道,静瑜自己也清楚。

但是此时,他们诊脉诊不出任何病症,女皇陛下也没有表现出其他的不适,实在是让他们觉得束手无策。

“宸王伯伯。”静瑜转头,心情似乎完全没有受到病症的影响,语气闲适得像是在谈论天气,“朕之前没有骗宸王伯伯吧,如今宸王伯伯也没必要为难太医,他们没办法不是因为他们医术不精,而是朕的病症太古怪。”

事实上,宸王从头到尾并没有为难过太医,连一句斥责都没有。

只是他的存在对于太医们来说,本就是个不小的压力,况且接连数日来他们诊不出女皇陛下的病症,一个个几乎忍不住都要以死谢罪了,哪里还需要等宸王为难?

“臣记得陛下手里还有红莲玉露。”宸王开口,眉头也是未曾舒展过,“可以让太医试试。”

第2131章 找理由传位而已

太医听着,顿时精神一震。

是啊,他们怎么忘了,还有红莲玉露可以救命。

“没用的。”静瑜淡淡道,毫不留情地泼了一盆冷水,浇灭了太医心头刚刚冒出头的希望,“若有用的话,朕会不想活吗?”

太医们脸色一僵,希望破灭。

宸王默然。

太医们自然是信了女皇的话,毕竟正值花季的少女谁会不想活命?况且这位少女还是一国之君,断然不可能有不想活的想法。

但是同样的话听在宸王夫妇和予修的耳朵里,显然就是另外一番无法言喻的滋味了。

予修走到榻前,薄唇紧抿,目光沉痛地看着静瑜。

少年的身高已经需要倚在床头的静瑜仰头去看,淡淡一笑,静瑜冲着少年招手,已经足够稳重的少年在榻前跪下,声音里带着克制的情绪:“女皇姐姐。”

“朕把江山托付给你,予修,朕相信你会做得很好。”

这番话对于予修来说早已不陌生,静瑜此时再说,却不再是说给予修听,而是说给在场的太医听的,她在告诉他们,她要传位的事实。

予修脸颊急促一颤,太医们齐齐一惊。

静瑜说完,却不等予修回应,很快抬眼看向容陵,“传朕的旨意,命凛王,钰王,齐王,宣王,风离轩,风太傅,以及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员,全部来东宫侯旨。”

容陵领命:“是。”

“陛下。”宸王沉声开口,“江山社稷不容儿戏,陛下还是安心养病为好。”

“朕没有儿戏。”静瑜目光掠过宸王冷峻的脸,对上轻鸾沉默中带着隐忧的表情,温和一笑:“轻鸾婶婶怎么也愁眉不展的?”

轻鸾看着她,欲言又止。

静瑜却不再理会他们夫妇二人,目光回到予修面上,“皇位传给你之后,朕会在东宫养病,你有决策不了的事情可以来找我,当然,不能经常来,免得打扰我的休养。”

予修紧紧咬着唇,脸色苍白。

“予修。”静瑜声音沉了沉,带着些许威胁的意味,“朕如今身体欠安,你总不至于还忍心让朕继续操劳吧,你若能坐稳了皇位,将天下治理好了,说不准朕的并安心调养之后,很快就好了。”

顿了一下,“如果朕抱着病体操劳国事,你就不担心朕很快一命呜呼?”

予修握紧了手,很想说一句,这三年来国事大多是他在处理,她如何操劳了?怎么可能因为国事而一命呜呼?

她就是在找理由想传位而已。

他甚至怀疑,她的病就是她自己故意折腾出来的,不然怎么可能料得那么准,三年前就知道自己会得病?

如果他真把皇位坐稳了,把天下治理好了,她是不是就更会没有后顾之忧地丢下他,跟她的爹娘一样远走高飞,彻底离开天都城再也不回来?

想到这里,少年心里的担忧彷徨不知不觉消失,很快被酸楚和愤恨取而代之。

年纪小的时候很好糊弄,可他如今已经十六岁,很多事情并非全然想不通,面如突如其来的病症,他想到的最有可能的原因就是,这是女皇姐姐自己亲手设计的一出戏。

——

今天更新就这些吧,晚安

第2132章 禅位1

但是这些猜测不管是真是假,都不能说,也不能问。

容陵传令之后,朝臣们很快就来了。

几位王爷和风家兄弟进了凤鸣殿,容陵通传之后,他们在女皇陛下召见之下,进了内殿。

其他朝臣进了殿门就跪下了,在外殿同样能听到女皇陛下说话的声音。

“臣等参见陛下,吾皇万岁。”

静瑜看着眼前几人,淡淡道:“朕召集各位前来,是有一件事要宣布。”

几位王爷微微抬头,目光看向殿内几人,宸王夫妇站在一旁,两人神情都有些凝重,却皆沉默不语。

十六岁的予修世子跪在榻前,同样是不发一语,挺直瘦削的脊背却透着几分孤寂。

女皇陛下的贴身侍奴容陵立于榻前,眉眼轻垂,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

太医们各自安静地站着,神色明显有些复杂。

几位王爷心里生出了一些不怎么好的预感,眼底划过一丝隐忧。

往常时候,静瑜这个小侄女出于对几位皇伯伯的尊敬,除了正式场合,一贯不喜欢让他们跪着说话,而今日…

风离轩和风云涧兄弟二人也不约而同地对视了一眼,对于女皇陛下接下来要宣布的事情,倒是隐隐有了些许猜测。

毕竟,风云涧从来就是知道静瑜的打算的,今日也不算太意外。

只是眼下这种气氛,总是免不了让人心情沉重。

“朕身子不适,需要静心修养。”静瑜不理会众人面上各异的表情,漫不经心的开口,语气里透着些许一贯以来的语气慵懒清淡,“即日起,朕宣布禅位于宸王府世子轩辕予修,望各位皇伯和众卿能齐心辅佐,共理南族江山。”

话音落下,内殿外殿齐齐陷入一片死寂。

禅位?

几位王爷震惊地抬头,完全没有料到女皇陛下如此年纪轻轻的就决定要禅位,而且那语气听起来…

怎么让人觉得,禅位是一件很简单很随意的事情?

就像说,今日天气有多好,明日早膳要吃什么,如此的轻松闲适。

几位王爷因为太过诧异而有些呆滞,外面的臣子中却传来一声着急的高呼:“陛下,万万不可!”

这一声震回所有人的心神,当即其他大臣也连忙附和:“江山大事不容儿戏,陛下三思啊!”

“陛下,龙体欠安可静心修养,禅位一事万不能随意提起…”

“陛下圣明!请陛下三思。”

“请陛下三思!”

静瑜被吵得皱眉,“都闭嘴。”

所有声音瞬间戛然而止。

“朕不是在跟你们商量。”静瑜淡淡道,语调虽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仪,“这事儿朕已经决定了,如果各位觉得朕口头禅位不够正式,需要一份诏书,朕也可以配合。”

说罢,刚要看向容陵,刚要吩咐他笔墨伺候,予修已急急开口:“女皇姐姐,且慢。”

静瑜目光落到他的面上,挑了挑眉:“你有什么要说的?”

“诏书就不必了。”予修低声道,“女皇姐姐龙体不适,予修暂时帮姐姐处理朝政,禅位一事,还请女皇姐姐收回成命。”

第2133章 禅位2

静瑜没理他,淡淡转眸:“钰王伯伯。”

寒钰讶异地抬头,看着目光淡淡的侄女儿,“臣在。”

“朕方才说的话,您听清楚了吧?”

寒钰点头:“听是听清楚了,但是——”

“听清楚了就好。”静瑜没让他说完,就看向了凛王,“凛王伯伯应该也听清楚了朕的话。”

凛王沉默了片刻,才恭敬地道:“臣听清楚了,但——”

“齐王伯伯,宣王伯伯。”静瑜今日耐心似乎不怎么好,不想听任何人说但是,“你们年纪都不算大,耳力应该还算好使,所以不可能没听清楚朕方才说的话,因此朕不想再重复,这件事谁若再多言一句,形同抗旨。”

话音落下,所有人静默。

齐王和宣王神情复杂,彼此对视了一眼,都觉得今日这剧情太戏剧化了一些,而且他们的感受其实挺复杂的。

他们年纪当然不算大,耳朵也好使,但这些话从女皇陛下嘴里说出来,总觉得有些违和,跟她一贯的说话方式实在不相符。

而且,不知是他们,其他人也都察觉到了,女皇既然病重,并且这么多太医都诊不出具体的症状,那陛下到底生的是什么病?

怎么除了脸色看起来苍白憔悴之外,精神似乎还不错,说话如此流利,威仪肃重,一点折扣似乎都没打?

容陵端了杯茶过来,伺候着静瑜喝了一些。

须臾,静瑜淡淡道:“外面的各位内阁大人,御史大人,应该都听到朕的旨意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宸王伯伯回去和各位大人商议一下,选个良辰吉日把登基大典筹备一下,新帝的龙袍朝冠也要早些定制,不许以任何理由刻意延误。”

顿了顿,“另外,除了予修、容陵和太医之外,朕休养期间,不想见任何人。都退下吧。”

外面的朝臣面面相觑,神情看起来都有些懵。

内殿几位王爷皱着眉头,觉得女皇陛下根本是在任性,但…思及她有一个任性的母亲,也是在即位七年左右的时间里就离开了天都城,然后说退位就退位,这位小侄女儿大概也是遗传了她母亲的任性。

虽然平时处理朝政的时候挺睿智的,尤其是亲政之后,常常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可真正任性而为起来,简直让朝臣们吃不消。

凤鸣殿里陷入了冗长的寂静。

外殿的朝臣们没动,内殿的王爷们和风家兄弟也没动,宸王夫妇沉默,太医们满脸愁色,予修抿着唇,低头不语。

“嗯,对了。”静瑜仿佛没有察觉到众人无声的抗议,淡淡开口,“予修,朕觉得把漪澜指给你做皇后应该合适,她的品行气度朕了解,你也是清楚的,容貌学识俱佳,有资格做母仪天下的皇后,当然,前提还是要你自己愿意,朕只是给了提议,不勉强。”

“另外,你已经十六岁了,登基之后无需辅政大臣,也可以选秀充盈后宫,这些都是你自己能做主的事情,朕相信你能做好。”

第2134章 禅位3

禅位已经成了板上钉钉的事情,满朝文武大臣无一人能改变女皇陛下的决定。

朝臣们都清楚,宸王府的小世子轩辕予修打小就跟在静瑜身边,这三年来更是每日伴着女皇早朝,以少年的聪明才智,三年的时间,足够他学习如何处理朝政大事。

哪怕只是潜移默化,耳闻目染,也没人会质疑他是否有帝王之才。

女皇陛下纵然任性了些,也不可能把皇位随意传位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况且,予修是宸王和左相大人的儿子。

血脉的传承,自小的培养,天生的气度,女皇和风太傅悉心的教导。

再加上最重要的一点。

予修的父亲宸王曾经也是最有力的帝王人选,只是后来出了一个神灵选择的储君,才不得已退居王臣之列。

所以大臣们心里很清楚,予修有资格登基。

而如今,女皇龙体不适,决意退位,新帝又是个有才能的人,他们还有理由反对?

所以,无声的抗拒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大臣们就在女皇陛下施加的威压下,恭敬领旨告退。

此事到此算是成了定局。

虽然他们心里还是觉得禅位一事太过儿戏,并且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位年轻的女皇陛下怎么好端端的就要退位,但是无疑的,他们无力改变她的决定。

而与此同时,当他们心里觉得此事已经毫无转圜余地时,另外一个想法自心底悄然升起——回归男帝当政的社稷,对他们来说应该是利大于弊。

从九倾即位开始,朝臣们虽然真心臣服于九倾的帝王威仪,但心里总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阴盛阳衰之感,像是男权被压制。

若非轩辕九倾是神灵选择的储君,当初皇上立储君的时候只怕不可能那么顺利。

女皇传位给公主,又是女皇当政,朝臣们虽说已经习惯,但到底还是无法真正打心底里认同,毕竟南族开国三千多年,至今也不过出了三任女皇,且每位女皇在位的时间都不长。

因此,他们可以认为,这天下,终究还是男人的天下。

心里这般一想,大多数朝臣便觉得,女皇禅位似乎也没什么不妥,只是这件事发生得太过突然,他们完全没有心理准备,因此才有些猝不及防而已。

朝臣退出,几位王爷也默默告退,风离轩和风云涧从头到尾都没有开口表示过一句反对,只是在离开之际,目光带着深思般看了候在一旁的容陵一眼。

大臣们都离开了,静瑜开口让太医也退下,只留下了予修说话。

陈太医迟疑了一瞬,恭敬请示:“老臣也开些补药,让陛下补补身子。”

补药?

静瑜瞥了他一眼,漫不经心地摇头:“不用,各位太医都请回去吧,明日一早再过来请脉。”

太医们无奈,于是只能跪安告退。

“女皇姐姐。”

殿内只剩下他们二人,容陵也被屏退,予修忍了半天的话终于忍不住吐出了口,“女皇姐姐是不是在装病?”

——

先更三章,剩下的晚上再更。

另外告诉宝贝们一件事,本来预备在番外里写帝尧和凤雪绡的故事,然而昨天晚上灵感突然大爆发,我决定给他们开一本新书,内容绝对精彩。

想看帝尧的小宝贝们,先耐心稍等一下哈。

静瑜的剧情完结之后,大概,可能会先写风离轩的番外。

第2135章 男儿当志在天下1

静瑜默默瞥了他一眼,想了想,语气温和地道:“你希望我死吗?”

“怎么可能?”予修脸色一变,“女皇姐姐说的这是什么话?我怎么可能希望女皇姐姐…”

那个死字,他说不出口。

十六岁的少年已经学会了稳重,但是静瑜却能轻而易举让他情绪激动起来。

“你不想我死,我便不会死。”静瑜淡淡一笑,伸手揉了揉他的头顶,“男儿当志在天下,你是宸王伯伯的儿子,生来就有守护南族的使命,悠闲二字注定跟你无缘。既然如此,何妨让你站在至高处俯瞰万里江山?如此你才能真正施展自己的抱负,而不必担心有任何顾忌。”

顿了一下,她语气越发温和了些,“至于我,或许比较喜欢享受荣华,然而天生懒怠的性子却注定我不适合站在权势巅峰,所以才想着把皇位传给你,让你去做一个圣明天子,名传千古。”

予修闻言,沉默了很久,才低声道:“那女皇姐姐会安然无恙吗?如果姐姐能保证自己安然,予修就答应姐姐做个好皇帝。”

“嗯,不瞒你说,我身体抱恙的确是假的,你不必太过担心。”静瑜温和一笑,白皙精致的小脸上浮现些许歉然,“但是予修,我能保证自己身体无恙,却不能一直待在皇宫里,不能一直陪着你,最多一年之后,我就会离开。”

予修闻言,虽然还有些伤感,但听到她说无恙,到底还是松了口气。

撇了撇嘴,他道:“你跟前任女皇姑姑一样,又打算一走了之,大抵是南族江山如画,风景太好,所以离开天都城游历天下,比待在宫里更吸引人?”

静瑜轻笑,“你说对了,江山如画是一个原因,最重要的是自由,无拘无束的生活才是很多人所向往的。”

予修显然还有些不甘心,淡淡道:“皇姐离开天都城,会带上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