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大夫…”

徐大夫面无表情地想道。这些太医可真会见风使舵。之前对他百般嘲讽瞧不起,现在见太孙真的好起来了,立刻就换了嘴脸。

顾莞宁看着徐沧那张没什么表情的脸,不由得抿唇,和太孙对视一笑。

太子妃沉浸在喜悦中,看什么都格外顺眼。

太子的愤然离去,太子妃也不放在心上了。

只要儿子能好起来,她哪里还有心思顾得上太子的心情如何。

“徐沧,”太子妃和颜悦色地说道:“太孙的病症一直都由你主治。之后调理身体的事,还要你多费心。”

徐沧点头应是。

太子妃又笑着看向太孙:“阿诩,我这就让人进宫再送一次口信。你皇祖父知道了,也一定高兴得很。”

太孙没有阻拦,笑着点了点头。

元佑帝心思深沉,喜怒不定,时有雷霆之怒。朝堂众臣无人不敬畏。众皇孙对元佑帝也是又爱又怕。身为被器重偏爱的长孙,太孙自不会觉得元佑帝的偏心有何不妥。

这些日子,因为他的“病重”,元佑帝也是满心忧虑。

除了太子妃之外,最牵挂他身体的,也只有元佑帝了。

太子妃很快派人去宫中送了信。

中午,顾莞宁和太孙留在雪梅院里用了午膳。衡阳郡主也留下了。午膳后,衡阳郡主先一步告退。

太孙对太子妃说道:“母妃,我的身体已经好多了。料想出门也没什么大碍。明日,我陪阿宁一起回门。”

新媳妇三朝回门,是大秦习俗。

为了给他“冲喜”,顾莞宁嫁得太过仓促。他没能亲自迎亲,心中已经十分遗憾。明日回门,他万万不能再让顾莞宁受委屈。

太子妃的反对,也在意料之中:“不行!你身体刚有好转,哪里禁得起出门折腾。万一病情再加重怎么办?”

没等太孙张口,太子妃又看向顾莞宁:“你既已嫁了过来,就该以夫婿的身体为重。回门的事,少不得要再委屈你一回。”

第三百六十五章 新婚(一)

在太子妃的心里,太孙的身体永远排在第一位。

就算是太子,在太孙面前也得靠后。新过门的儿媳,自然更无法和儿子相提并论。

太孙心里一紧。

顾莞宁素来心高气傲,前世执政数年,早就养出了说一不二的脾气,从不受半点闲气。早上敬茶的时候,强悍的“战斗力”已经可见一斑。

一旦她动了怒,十个太子妃也不是她的对手。

看顾莞宁怼于侧妃母子无妨,对上太子也无所谓,若是和太子妃对上了…一边是心爱的妻子,一边是心疼自己的母亲。

伤了谁的心,都非他所愿!

然而,意想中的一幕并未出现。

太子妃说完这番话之后,顾莞宁竟没有动怒,淡淡应道:“母妃说的是。殿下身体刚有好转,不已奔波劳顿。儿媳独自回门就是了。”

顾莞宁如此贤惠识大体,太子妃心中颇为满意,眉头瞬间舒展开来:“你受的委屈,我心里都记着。日后自会弥补。等阿诩的身体彻底好了,我就让他陪你回顾家,住上几日也无妨。”

你让我一尺,我还你一丈。

新过门的儿媳,能被应允回娘家小住一段时日,做婆婆的也算颇为大度了。

顾莞宁含笑谢了恩:“儿媳先谢过母妃。”

太子妃笑道:“都是一家人,谢来谢去的岂不是太见外了。以后没外人在的时候,不必讲究这些虚礼。”

过了片刻,太子妃又道:“进宫的事,也不必着急。父皇早有口谕,等阿诩的身体完全好了,再领着你进宫觐见。你明日回门过后,就安下心来,陪伴照顾阿诩。其他的事,你一概不用过问。阿诩身体痊愈了,就是你的一大功劳。”

顾莞宁微笑着应道:“儿媳嫁进门,就是殿下的妻子。儿媳比谁都在意殿下的身体,自会精心尽力地照顾殿下。母妃只管放心好了。”

太子妃舒展眉头,笑着赞道:“你这般听话懂事,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

婆媳两个有说有笑,别提多融洽了。

被晾在一旁的太孙:“…”

他还在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调解婆媳之间的矛盾,原来是白白担心了!

新婚小夫妻,慢悠悠地出了雪梅院。

和来时一样,顾莞宁搀扶着太孙的胳膊。

太孙顺理成章地靠在顾莞宁的身上,将半个身子的重量都移了过去,顺便摸一摸顾莞宁柔软光滑的手背。

顾莞宁眉眼依旧含笑,在太孙耳畔低语:“不知多少人在盯着你我的举动,你收敛些。”

太孙继续摩挲她的手背,理所当然地答道:“我病症未好,走路无力,只能靠你扶着。有什么可收敛的。”

顾莞宁:“…”

每次看到他这么理直气壮地厚颜无耻,总会生出想痛揍他一顿的冲动!

顾莞宁没有说话,目光却将心思表露无遗。

太孙眨眨眼,低声笑道:“阿宁,我还在病中,娇弱无力,你怎么忍心生出揍我的念头。”然后,将头也靠了过来:“请太孙妃多多怜惜一二。”

顾莞宁:“…”

顾莞宁抽了抽嘴角。

丫鬟们都很自觉地避让了一些,两人说话时压低了声音,无人能听见他们说了什么。两人间的亲昵举止,却是一览无遗。

琳琅和玲珑对视一眼,俱都偷偷抿唇笑了起来。

新婚燕尔,好得蜜里调油一般,也是可以理解的。

只是,太孙殿下和自家主子的身份似乎颠倒了。满脸娇羞娇弱动人的那一个,应该是新嫁进门的顾莞宁才对吧!

回了梧桐居之后,丫鬟们俱都识趣地守在门外。将独处的空间留给新婚小夫妻。

“现在只你我两个,不用再装了。”顾莞宁面无表情地对依旧黏在自己肩膀上的新婚夫婿说道。

太孙依依不舍地站直了身子,冲顾莞宁咧嘴一笑:“今日辛苦你了。”

顾莞宁瞄了他一眼:“我出言顶撞你父王,你真的不介意?”

于侧妃母子也就罢了,太子却是他的父亲,也是她的公公。她一个新过门的儿媳,今日丝毫没给公公留颜面,确实稍微霸道了那么一点点。

太孙收敛笑意,正色说道:“阿宁,这样的问题,以后你永远都不必再问。”

“你是我的妻子,夫妻本是一体,同进共退。我是你的丈夫,自该为你遮风挡雨,做你最坚实的后盾。”

“你想做什么只管放手去做,想说什么但说无妨!无需顾虑!”

顾莞宁凝视着太孙坚定的面孔,心中漾起一阵阵陌生又柔软的感动,声音不自觉地低了下来:“你就不怕我给你惹祸吗?”

太孙挑了挑眉,只说了一句:“一切都有我!”

短短五个字,却是那样的坚定有力。

顾莞宁忽然鼻子一酸。

前世她一个人独自抚养儿子长大,要应付繁琐的朝政,要对付老奸巨猾的朝臣,要面对种种恶意的揣测和流言。总有独力难支疲累不堪的时候。

那个时候,她最渴望的,就是有人站在她身后,坚定不移地支持她,对她说一句:一切都有我!

太孙见她眼中闪着水光,很快猜到了她的心思,轻叹一声,将她搂入怀中:“阿宁,你以前吃了那么多苦,我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今生,我不会再让你受这样的委屈了。”

“以后,我会长长久久地活下去,一直陪在你身边,守着你护着你。有什么困境,我们一起面对。不会再让你独自苦撑。”

顾莞宁嗯了一声,声音里有些鼻音。

气氛不免有些沉闷凝重。

太孙故作轻快地笑道:“之前在雪梅院,我说要陪你回门。母妃执意不允,我还怕你和母妃吵起来。没想到,你竟肯退让一步。”

顾莞宁定定神,抬头应道:“母妃是为了你的身体着想,这才执意不肯点头。换了是我,我也一样不同意。”

她也是做过母亲的人,自能体谅太子妃的心情。

太孙歉然叹道:“这么一来,就得由你一个人独自回门了。”

第三百六十六章 新婚(二)

顾莞宁不以为意,淡淡一笑:“等你身体‘痊愈’,再陪我回去也无妨。”

冲喜再见效,也不宜高调到明日就出门的地步。总得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否则,必然会惹人疑心。

太孙心里也很清楚这一点。见顾莞宁真的不介意,也就不再坚持:“也罢,明日我让穆韬和小贵子送你回侯府。等半个月之后,我的身体也该好了。到时候我陪你回侯府多住些时日。”

顾莞宁笑着点点头。

然后,她忽然想到了什么似的,眉头皱了起来:“你打算‘痊愈’?之前设好的局怎么办?”

太孙原本是要借着生病,揭开安平郡王和于侧妃的阴谋,一举铲除他们母子。

如果他的身体痊愈了,中毒一事,也就成了子乌须有。

太孙目光一闪,低声说道:“先放他们母子一回,日后再另谋他法。”

顾莞宁一惊:“这怎么行!你已经布好了局,这么放过他们,之前的辛苦岂不是全白费了?”

太孙却道:“你嫁进门来冲喜,我自然要好得妥妥当当才行。”

他的病症迅速痊愈,恢复如初。元佑帝自会将这份功劳都记在顾莞宁的身上。太子妃也会对顾莞宁格外感激。

顾莞宁也会成为众人眼中的福泽恩厚之人。

这样,才不枉顾莞宁担上冲喜的名声。

顾莞宁蹙起眉头:“你的心意,我都明白。可是,错过了这一次机会,他们母子必会对你生出忌惮。”

明明中了慢性毒药,太孙却安然无恙,于侧妃母子不生出警惕才怪。

太孙淡淡说道:“看他们疑神疑鬼胆颤心惊地度日,倒也别有趣味。”

顾莞宁还要再说什么,太孙认真地看了过来:“阿宁,你什么都不用说了,我心意已决。在我心里,什么都不及你重要。”

“你之前声名受损,后来又嫁进门来冲喜,不知有多少人在背后看你的笑话。”

“我要让她们亲眼看着你成为皇祖父最喜欢的孙媳,让她们羡慕你有一个宽厚慈爱的婆婆,让她们嫉恨你有一个全心待你举世难寻的好夫婿。”

为此,就算放弃一些也无所谓。

太孙的目光坚定而执着。

顾莞宁看着他温柔又深情的眼眸,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半晌才轻声道:“好,以后我们夫妻一起出手对付他们。”

太孙笑了起来。

黑亮的眼眸,如宝石般熠熠闪亮,令人目眩神迷。

顾莞宁心中被柔软温暖塞得满满的,下意识地依偎了过去。

太孙伸手揽住她的肩膀,眼中笑意更盛,侧头吻了吻她微热的脸颊。心中涌起无法言喻的满足。

福宁殿。

李公公迈着轻快的步子走了进来,一脸笑容。

心情颇佳的元佑帝笑着问道:“怎么?是不是有好消息要禀报给朕?”

太子派人进宫送了喜信,太孙已经能下床走动。元祐帝接到消息之后,这半日心情都极好。

李公公笑着禀报:“是太子妃娘娘又打发人来送了喜信。徐大夫和众太医为太孙殿下看了诊,说殿下病症大有起色,只要精心调养,定能恢复如初。”

元祐帝精神一振:“真的没有大碍了吗?”

“徐大夫和太医们都看过诊了,都是这么说的。想来绝不会有假。”李公公笑着应道。

元祐帝喜不自胜,连连道好:“好好好,太好了!”

一直悬在心里的巨石,终于安然落地。

元祐帝一高兴,便摆驾去了椒房殿。

这也是元祐帝多年来的习惯。进后宫,大多是先见王皇后。也因此,宫中宠妃再多,也无人敢不敬王皇后。

王皇后见元祐帝满脸喜色,心里一动,笑着迎上前来:“看皇上如此开怀,莫非是阿诩的病症有了起色?”

元祐帝展颜道:“太子和太子妃先后让人送喜信进宫,阿诩的病症大好,已经能下床榻走动了。只要精心调养,很快就能痊愈。”

王皇后欣然笑道:“没想到,冲喜竟然这么见效。也不枉皇上亲自赐婚了。”

元祐帝心情舒畅,也是满口赞誉:“这个顾莞宁,确实是有福之人。刚嫁过门,阿诩的身体就有了起色。”

王皇后素来善解人意,立刻接过话茬:“原本阿诩应该领着顾氏进宫觐见,皇上和臣妾也该有赏赐才是。如今碍着阿诩的身体没能进宫,不如命人赏些东西去。”

这也是给新进门的孙媳增添脸面。

元祐帝果然点头赞许:“还是皇后想的周全。既是赏了,就赏得丰厚体面些。传旨的时候,就说是朕和你一起赏的。”

王皇后笑着应了下来。

到了下午,宫中的赏赐就到了太子府。

传旨的是王皇后身边的总管太监席公公。

一箱一箱的金银玉器珠宝首饰珍贵衣料往梧桐居里搬,赏赐丰厚得令人咋舌。足可见元祐帝对新过门孙媳的满意。

于侧妃知道此事后,嫉恨交加。叫了安平郡王来,母子两个在屋子里密议许久。

安平郡王走了之后,益阳郡主也两眼红红地来了:“皇祖父真是太偏心了。那个顾莞宁心胸狭窄,为人刻薄,有哪一点好!皇祖父竟命人特意赏赐了这么多的东西。”

她虽是元祐帝的孙女,却从未得过元祐帝如此青睐。看着既眼热艳羡又嫉恨不已。

于侧妃此时倒是心情平和了不少,低声道:“顾莞宁风头正盛,又有皇上在后撑腰。你这些日子远着她一些。免得再正面碰上吃亏。”

益阳郡主心中再不忿,也知道顾莞宁不好招惹,满心憋屈地点头应了。

赏赐的动静这么大,李侧妃也得了消息,特意叮嘱衡阳郡主:“你日后多去梧桐居走动走动,一定要和顾氏交好。”

个中利害,无需多说,衡阳郡主也明白,立刻点点头应下了。

至于太子,正在召集幕僚议事,听闻此事后,眉头皱了一皱,很快神色恢复如常。

当天晚上,太子没有去安慰“饱受委屈”的于侧妃,而是又去了雪梅院。

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门(一)

太子没有提起敬茶时的不快,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般,叮嘱太子妃:“阿诩要静心养病。你也不必让顾氏立什么规矩了,让她安生地待在梧桐居里照顾阿诩。”

太子妃笑着应道:“就是殿下不吩咐,臣妾也是这么打算的。”

自从太孙病后,太子妃一日都未展颜过,要么满脸愁苦,要么以泪洗面。令人看着心中烦闷。

此时满脸喜庆的笑容,倒也没那么惹人厌了。

太子心中一动,握着太子妃的手说道:“阿诩病了这么多日子,辛苦你了。”

太子难得的温言款语,听在太子妃的耳中,却有些讽刺。

夫妻多年,太子妃早已领教了太子的凉薄无情。

今日若不是元祐帝亲自赏了东西来,太子一定会对顾莞宁的“冒犯”耿耿于怀。更不会到雪梅院来。

不过,太子妃也不会傻得揭穿太子,顺着太子的话音说道:“臣妾只生了这么一个儿子,他生病不适,臣妾这心里就像被刀割一样。只要阿诩能好起来,臣妾做什么都甘之如饴,半点不觉得辛苦。”

换在平日,太子少不得又要板起脸,说些“你不止一个儿子阿启也是你的儿子”之类的话。

此时什么也没说,又叮嘱一声:“明日是顾氏回门的日子。阿诩还在病中,不能陪顾氏回门。虽不算失礼,到底亏待了顾氏。回门礼,要厚重一些,照着双倍的回门礼准备。”

太子妃笑着应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顾莞宁和太孙一起来请安。

太子妃嗔怪地对太孙说道:“你什么时候身体痊愈了,再日日来请安也不迟。”

太孙眉眼含笑:“徐大夫说了,既能下榻,不妨走动走动,身体也能恢复得快一些。母妃放心,我如今是有了妻室的人了,比谁都爱惜自己的身体。”

一边说着,一边笑着瞄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微笑不语。

太子妃被肉麻出了一身的鸡皮疙瘩,总算不絮叨了。只是,在和顾莞宁说话的时候,含蓄委婉地暗示了一句:“我记得你还没及笄吧!”

还未成年,不宜圆房。

太孙体弱,此时更不宜沾女色。

只是,看太孙对顾莞宁那副黏糊热乎的样子,少年人又易情热冲动…太子妃担忧之余,少不得要提醒几句。

顾莞宁没有假装听不懂太子妃的暗示,轻声应道:“我到明年才及笄。殿下又病了许久,身体虚弱。总得养上一年半载,再圆房也不迟。”

太子妃:“…”

她也是几十岁的人了,没好意思直接说圆房两个字,顾莞宁倒是坦然得很。

太子妃清了清嗓子:“也好。你们两个成亲的日子挑得匆忙仓促,等到明年,我替你们挑个好日子圆房。”

没等顾莞宁说话,太孙已经笑着抢过话头:“那就多谢母妃了。”

太子妃:“…”

太子妃抽了抽嘴角,哪怕是自己的亲儿子,这副心急的样子她也看不下去了。干脆转头对顾莞宁说道:“回门礼我已经备好了,马车也准备妥当。你现在就回侯府,下午也不必着急回来。在天黑之前回府就行了。”

顾莞宁应了一声。

半个时辰后。

太子府的马车在定北侯府门口停了下来。

顾莞宁下了马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