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郡主躲在屏风后,一一打量过去。目光落在其中一个杏衫少年俊美含笑的脸孔上,久久没有移开目光。

过了盏茶功夫,衡阳郡主才脸孔微红地从屏风后离开了。

李侧妃一直在衡阳郡主的院子里等着,见衡阳郡主眉目含羞地回来,心中顿时一喜,忙问道:“如何?”

衡阳郡主咬了咬嘴唇,轻轻点头。

李侧妃大喜,忙追问起来。

母女絮语,不必多说。

宴会散了之后,太孙亲自来了衡阳郡主的院子,笑道:“大哥为你挑的这几个人选,品性都绝无问题。只看你更中意哪一个。”

衡阳郡主红着脸,轻声道:“穿着杏衫的那一个。”

太孙了然地一笑:“你说的是工部侍郎的长子李一鸣。他今年十八岁,和你同龄,正在国子监里读书,颇有才名。今年秋闱要下场科举。你既是中意他,我便命人到李家送个信。等李家来求亲。”

衡阳郡主抬起头,鼓起勇气说道:“谢谢大哥。”

之前和顾莞宁闹了一场,冷静下来后,她心里也有些悔意。唯恐顾莞宁在太孙说她的不是。以顾莞宁对兄长的影响力,想在她的亲事上做手脚轻而易举。

好在顾莞宁并未这么做。

兄长对她的亲事也十分尽心。挑选的这几个少年俱是极好的。不管她选了哪一个,都不会辱没了自己。

这份心意,她总得领情。

太孙温和说道:“我是你的兄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事,不必道谢。”

待回了院子后,太孙便将此事告诉顾莞宁:“衡阳中意的是工部李侍郎的长子。”

顾莞宁倒是有些意外:“我记得,这五个少年里,就属李侍郎的官职最低。”若论家世,李一鸣并不出彩。为何衡阳郡主挑中了他?

太孙含蓄地说道:“李一鸣的相貌最佳。”

顾莞宁:“…”

好吧,这个理由足够了!

第六百五十五章 修复(一)

“毕竟要朝夕相对一辈子,嫁一个俊俏顺眼的,当然很重要。”太孙恬不知耻地说道:“你愿意嫁给我,也是因为我生得格外俊美。”

顾莞宁斜睨他一眼,似笑非笑地说道:“我喜欢俊俏的,就不会嫁给你了。”

太孙:“…”

小小地噎了太孙一回,顾莞宁心情颇为愉快,随口笑道:“既是定下人选,也得将此事禀报给皇祖父皇祖母才是。”

太孙点点头:“衡阳也不算小了,确实该早些定下亲事。”

隔日,太孙先将此事告诉太子妃,然后进宫禀报元祐帝王皇后。

工部李侍郎官职不算高,不过,做事颇为勤勉,元祐帝对李家的印象着实不差。

听闻衡阳郡主选中了李家长子,元祐帝笑着赞许:“衡阳的眼光倒是不错。她今年十八岁,也确实该成亲了。既是选中了郡马,朕就赏她郡主府,招了郡马好好过日子吧!”

身为郡主,未出阁时和父母同住,等定下亲事,就可以有自己的府邸。成亲之后,可以住在郡马家中,也可以让郡马进府同住。

元祐帝金口一开,这门亲事便算定了下来。

王皇后知道此事后,自然不会拂逆元祐帝的心意,立刻下凤旨,赏了郡主府给衡阳郡主。

巧的很,府邸就在高阳郡主府的隔壁。

衡阳郡主接了凤旨之后,忍不住暗暗皱眉。

和高阳郡主比邻而居,可不是什么愉快的事。不过,这是王皇后的旨意,根本不容她拒绝挑剔,只有进宫谢恩的份。

正巧又到了阿娇阿奕每月进宫请安的日子,于是,衡阳郡主便和顾莞宁母子三人一起进了宫。

姑嫂两人已有许久未见面,偶尔见面,也极少说话。

如今坐在同一辆马车里,不免有些尴尬。

事实上,觉得尴尬的,只有衡阳郡主。

顾莞宁两手中各拉着一个孩子,一会儿逗阿奕说话,一会儿哄阿娇高兴,哪有闲暇留意衡阳郡主。

衡阳郡主鼓足勇气张了口:“大嫂,我来抱一抱阿娇吧!”

顾莞宁略一挑眉,看了过来。

衡阳郡主表面还算镇定,实则提心吊胆,唯恐顾莞宁冷嘲热讽。

好在顾莞宁并未说什么,只叮嘱一声:“阿娇有些沉,你小心些。”便将阿娇递了过来。

衡阳郡主几乎是受宠若惊地接过了胖胖的小侄女,之后,一路上都在竭力讨阿娇的欢心——这些当然都是做给顾莞宁看的。

顾莞宁对这一点心知肚明。

衡阳郡主看着温驯怯懦,其实是个聪明人。就像李侧妃一样,深谙生存之道。之前为了亲事闹腾,估摸着这几个月早就后悔了。只是找不到机会向她示好。

如今衡阳郡主有了中意的夫婿人选,对罗霆没了念想,自然想和她这个长嫂修复关系。她肯稍稍退让,也是看在太孙的颜面上。

姑嫂两个借着孩子,说了几句闲话。

离恢复如初还有一段距离,至少已经打破了往日的漠然如冰。

衡阳郡主心中暗暗振奋不已。

今日进宫的,还有王敏傅妍等人。

妯娌几个见了面,如今颇有些微妙。

王敏一直被排斥在外,傅妍因兄长离家一事,见了顾莞宁也有些不自在。倒是林茹雪,和顾莞宁没什么芥蒂,在一起说一回孩子,聊得颇为投机。

傅妍素来瞧不上王敏,此时不得不张口和王敏说话。免得被晾在一旁太过尴尬。

“我还没来得及恭喜衡阳一声。”林茹雪笑盈盈地说道:“等你开了府,可别忘了请我们登门喝一杯喜酒。”

衡阳郡主忙笑道:“堂嫂肯赏脸,是我的荣幸。”

傅妍立刻笑道:“可别忘了一并请上我。”

衡阳郡主略有些羞涩地说道:“那是当然。到时候我一定给几位堂嫂发请帖。”

就在众人有说有笑之际,王敏冷不丁地来了一句:“衡阳挑来挑去,怎么只挑了工部侍郎的长子?”

衡阳郡主笑容一顿。

王敏又继续说道:“虽说李家公子也颇有些才学,不过,还未考过秋闱,身无功名。区区侍郎之子,哪里配做郡马。”

衡阳郡主:“…”

亲事已经定下。此时当着她的面贬低李家,和贬低她也没两样。

这个王敏,虽没什么恶意,却实在不会说话。

顾莞宁瞄了神色尴尬的衡阳郡主一眼,淡淡说道:“衡阳是大秦郡主,日后还会是公主,身份贵不可言。若真想找门当户对的,满京城又有哪家配得上天家?”

顾莞宁一张口,王敏自动闭了嘴。

衡阳郡主松了口气,感激地看了顾莞宁一眼。

顾莞宁不再多言。

王皇后很快召了众人进殿。

众人一一行礼问安。

轮到衡阳郡主时,衡阳郡主格外恭敬:“孙女衡阳,给皇祖母请安。今日孙女特意进宫谢恩,感谢皇祖母赏了郡主府给孙女。”

王皇后笑着说道:“这府邸是早就建好的。一直没住过人,本宫已经下旨,让工部将郡主府翻新一遍。正好能赶上你在年底成亲。”

衡阳郡主忙又说了一通感激之词。

王皇后温和笑道:“以后你和高阳比邻而居,你们两个是堂姐妹,日后可以多走动一二。”

衡阳郡主对跋扈嚣张的大堂姐避之唯恐不及,哪里想走动。口中却连连笑道:“皇祖母说的是。我只怕大堂姐不喜我去叨扰呢!”

提起高阳郡主,顾莞宁目光微微一闪,唇角扯起讥讽的弧度。

自从闹过和离无果之后,王璋和高阳郡主的夫妻情分,也被折腾得一干二净。

王璋再没登过郡主府的门。高阳郡主当然不是什么受气的小媳妇,一怒之下,变本加厉,身边男宠一个接着一个,闹得十分荒唐。

就连王皇后也无法再装聋作哑,私下狠狠训斥了高阳郡主一回,高阳郡主才稍稍收敛。

不过,高阳郡主的名声,也实在不堪。若不是冲着她的郡主身份,只怕没人愿意和她来往。

王皇后特意将衡阳郡主的府邸挑在了高阳郡主的隔壁,为孙女也是操碎了心。

第六百五十六章 修复(二)

一众曾孙曾孙女进宫,元祐帝必要来椒房殿。

这一日也不例外。

刚下了朝,元祐帝便在几个皇孙的陪伴下过来了。

王敏从皇陵回来之后老实多了。见别人夫妻成双成对,心中虽有些酸苦,却未流露半分。对玥姐儿也比往日温和了一些:“玥姐儿,给皇曾祖父磕头请安。”

玥姐儿已有两周岁,个头高了一些,也有了些幼童模样。只可惜,胆量并未随着年龄一起增长,在人多的场合里,少不得有些畏怯。

王敏催促了一回,见玥姐儿没有动弹,颇有些恼火。不过,有前车之鉴,王敏不敢在帝后面前造次,耐着性子又哄了几句。

玥姐儿这才慢腾腾地挪着步子跪下,细声细气地请了安。

元祐帝对玥姐儿不甚喜欢,随意地点点头,让玥姐儿起身。

瑜姐儿和朗哥儿都在怀中抱着,阿娇阿奕走路都很稳妥,姐弟两个手拉着手走到元祐帝面前,一起跪下磕头喊皇曾祖父,声音格外响亮。

元祐帝顿时笑了起来:“阿娇,阿奕,都到曾祖父这儿来。”

然后,一手搂着一个,听着姐弟两个的童言童语,十分开怀。

这才是曾祖父的心头宝啊!

魏王世子夫妇韩王世子夫妇心里不免有些酸意,面上却不能流露出来。

元祐帝哄了一回孩子,心情十分愉悦,抬起头对衡阳郡主说道:“衡阳,你挑夫婿的眼光倒是不错。李家小子颇有些才学,朕也听过他的名字。”

王敏:“…”

衡阳郡主脸颊微红,目中闪出光彩,有意无意地看了神色尴尬的王敏一眼,然后才娇羞地应道:“多谢皇祖父夸赞。我身在闺阁,极少出府,亲事都由大哥操心。我也该多谢大哥才是。”

说着,又冲太孙福了一福。

所以说,衡阳郡主真的是个聪明人,也很会说话做人。

这么一来,太孙心中当然舒泰。日后少不得要多看顾她几分。

哪怕是嫡亲的兄妹,感情也是要经营维持的。不能仗着自己的身份肆意挥霍,将情分折腾没了。

太孙舒展眉头,温和一笑:“如今父王不在京中,我这个做兄长的,为妹妹操心也是应该的。”

衡阳郡主羞涩地笑道:“不管如何,都要谢过大哥。”

王皇后在一旁看着,心里也唏嘘不已。

往日她总觉得自己的孙女才是郡主中的第一人,既美丽又聪明。现在看来,高阳郡主不但不及和亲的乐阳郡主,就是眼前的衡阳郡主,也胜过她良多。

一想到高阳郡主,王皇后就忍不住叹口气。

元祐帝龙目一扫:“皇后为何叹气?”

王皇后定定神说道:“看着阿诩和衡阳兄妹情深,臣妾便想起高阳。她自小在臣妾身边长大,臣妾怜惜她自幼失祜,对她便娇惯了几分。没想到,倒惯出了她不知天高地厚的脾气。臣妾实在愧对皇上啊!”

王皇后这一招以退为进,用得炉火纯青。

可惜,元祐帝对嫡长孙女颇为厌恶,想也不想地应道:“皇后若是不想见她,以后就让她少进宫来。”

王皇后:“…”

真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王皇后心中苦不堪言,口中只能应了下来。

顾莞宁心中哂然,微微扯起唇角。

王皇后满心憋闷,瞄到顾莞宁唇边的笑意,觉得格外刺目。

数次交手,王皇后都吃了大小不一的闷亏,对顾莞宁颇为忌惮。当着元祐帝和太孙的面,她也无心张口寻衅,很快将目光移开。

衡阳郡主的婚期定在了腊月,算来还有四个月左右。

太子不在府中,太孙整日忙于政事,太子府里有四个孩子要照顾。太子妃本就忙碌,再为衡阳郡主准备嫁妆,实在有些头痛,便和顾莞宁商议:“不如此事就交给你吧!”

为小姑准备嫁妆,可不是什么好差事,既繁琐又不讨好。

稍有不到之处,便会落人话柄。

顾莞宁本想拒绝,一看到太子妃着急上火的样子,顿时心中一软,应了下来:“母妃既然信得过我,便交给我好了。”

太子妃顿时松了口气,笑着说道:“你做事,我哪有不放心的。郡主出嫁,嫁妆有先例可询。照着高阳郡主当年的嫁妆,减上两成就行了。”

高阳郡主是已故大皇子长女,也是王皇后的嫡亲孙女。当年出嫁的时候,嫁妆十分丰厚。王皇后私下里不知添补了多少。

太子妃让照着高阳郡主的嫁妆减上两成,也有谦让的意思。

顾莞宁却道:“我以为,这样不妥。”

太子妃一怔:“为何不妥?”

顾莞宁淡淡说道:“父王如今是东宫储君,衡阳虽是庶出,也是父王长女。日后父王若登大宝,衡阳便是公主。高阳到底隔了一层,总不能越过衡阳去。”

“如果让衡阳的嫁妆减两成,于父王颜面有损。日后别人提起,不免会觉得衡阳低人一等,我们太子府也会被看轻几分。”

“所以,这嫁妆不但不能减,还要比高阳多一些才行。”

太子妃略一踌躇:“你说的也不无道理。不过,这么一来,要准备的嫁妆可不少。而且,你皇祖母知道了,心中怕是会不喜。”

顾莞宁神色不变:“我们怎么做,都讨不了她的好。又何必战战兢兢瞻前顾后?”

这话也有道理。

太子妃很快下了决心:“你说的对,就按你说的来办。”

衡阳郡主知道此事后,心中五味杂陈。

不管顾莞宁思虑的是什么,从中得益的却是她。

衡阳郡主特意到了梧桐居,当面致谢:“多谢大嫂为我筹谋着想。”

顾莞宁神色平静地应道:“你是父王长女,是身份尊贵的郡主,这是你出嫁应有的待遇。不必谢我。”

“如果没有大嫂为我说情,断然没有今时今日的光景。”衡阳郡主一脸诚恳地说道:“不管如何,我都要多谢大嫂。”

哪怕这样的感激有一半是装出来的,至少也装得很诚恳。

顾莞宁神色也柔和了几分。

第六百五十七章 良缘(一)

这一日过后,衡阳郡主每隔几日就来一回梧桐居。每次小坐片刻便识趣地离开,既表示了修复亲近之意,又不会令人心生厌烦。

顾莞宁忍不住在太孙面前赞了一回:“我以前总觉得衡阳性子太过温顺,没什么主见。后来闹腾一回,又觉得她不辨是非,对她颇为失望。现在看来,经过此事,她倒是比以前成熟了许多。行事也更谨慎仔细。”

前世衡阳郡主和亲远嫁,她对这个小姑没什么深刻印象。这一世,倒是有了不少接触的机会。

由此也可见,每个人的性情都有多变的一面,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思维去看待一个人。

太孙挑眉一笑:“难得从你口中听到夸赞别人的话。”

顾莞宁愿意和衡阳郡主修复关系,太孙心中也颇觉安慰。他很清楚顾莞宁的性子,若不是因为他,绝不会轻易原谅衡阳郡主。

顾莞宁顿时扫了一眼过去:“原来,在你心中我一直是刻薄之人。”

太孙正色道:“你这是精明睿智目光如炬,总能轻易地洞悉他人的弱点。”

顾莞宁眼里有了一丝笑意:“堂堂太孙,竟也会溜须拍马谄媚逢迎。”

太孙悠然一笑:“这世上,唯有一个女子,能令我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一边说着,一边俯身靠近。

他的嘴唇还未落下去,便听到身后响起了一双孩子蹬蹬的脚步声。

两个淘气包喊着爹娘冲了进来。

夫妻两个反射性地各自站直了身子。顾莞宁脸颊微微泛着羞恼的红晕,瞪了心急的太孙一眼。

太孙厚颜一笑,泰然自若地抱起姐弟两个。

时间一晃,很快到了九月。

在一个秋高气爽秋风宜人的日子里,罗霆迎娶姚若竹过门。

姚若竹从姚家出嫁,太夫人自是要亲往姚家坐镇,定北侯府众人也一并同行。

吴氏有心将吴莲香也带上,被太夫人冷冷一瞥瞪了回去:“谁家办喜事,都没有让妾室一并登门贺喜的道理。莫非你是瞧不上姚家,想借此羞辱姚家人?”

这一顶大帽子压下来,吴氏哪里还敢再吭声。

崔珺瑶垂下头,掩去唇边的冷意。

如今她有了俊哥儿傍身,丈夫的心也都在她身上,还有太夫人撑腰。区区一个吴莲香,她根本未放在心上。

婆婆吴氏时常跳出来膈应人,她也丝毫无惧。

顾谨行也皱了皱眉,当着众人的面,却也不便多说什么,只悄悄握住崔珺瑶的手。

崔珺瑶迅速抬起眼,冲顾谨行笑了一笑,示意自己并不介意。

“启禀太夫人,太子殿下携太孙妃一起来了。”紫嫣笑着禀报。

太夫人略显冷厉的脸孔,陡然柔和了几分,笑着说道:“快些请殿下和太孙妃进来。”

顾莞宁一同前去姚家,早在太夫人意料之中。太孙竟然也亲至,分明是冲着顾莞宁的颜面。

很快,太孙顾莞宁夫妇进了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