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别想这么多了。”太孙故意摆出拈酸吃醋的嘴脸:“我巴不得季同早日成亲,心里别再胡乱惦记不该惦记的人。”

顾莞宁白了他一眼:“胡言乱语!”

太孙咧嘴一笑,缠了过来。

顾莞宁也没更多心思琢磨此事了。

珊瑚和季同的亲事,就此定了下来,婚期便定在年底。

丫鬟们轮番去恭喜珊瑚,珊瑚羞红着一张脸,垂着头不吭声。

陈月娘平日也在顾莞宁身边当差,笑吟吟地看着这一幕,心头的一块大石也就此落了下来。

顾莞宁笑着打趣陈月娘:“珊瑚是我身边的人,夫子以后做了婆婆,就是看在我的颜面上,也要多包容一二。”

陈月娘立刻笑道:“太孙妃放心,奴婢一定将珊瑚当成自己的女儿一般疼爱。”

在众人羡慕的眼光中,珊瑚心中俱是甜意。

顾莞宁目光一扫,将珊瑚的娇羞欢喜尽收眼底,心中终于释然。

正如太孙所言,既是珊瑚心甘情愿,这门亲事也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隔日,顾莞宁去了罗府道贺。

一个月前,姚若竹生下了一个白胖可爱的儿子。罗府添丁进口,自是一桩喜事。今日是孩子满月,顾莞宁自是不能缺席。

前来罗家道贺的宾客着实不少,举凡京城有头脸的女眷都来了。

顾莞宁一露面,众人的目光立刻都看了过来。

这大半年来,顾莞宁深居简出,平日在府中照顾一双儿女,很少在人前露面。众人私下议论纷纷,当着顾莞宁的面,却无人敢露出端倪。

王家人的教训历历在目,荣耀光鲜的后族也被顾莞宁拉下了马,谁还敢对顾莞宁有半点不敬?

哪怕元佑帝态度冷淡,顾莞宁到底还是回了京城,依旧安稳地做着太孙妃。但凡有些脑子,也不会轻易开罪顾莞宁。

顾莞宁对众人或敬畏或惊疑或含着嘲讽奚落的目光一律视若未见,神态自若地和罗夫人寒暄。

昔日恩怨,早已成了过去。罗夫人如今有了宝贝孙子,整日喜笑颜开,对着顾莞宁也格外亲热:“淳哥儿还在睡觉,阿萱陪着若竹在屋子里说话,太孙妃若嫌这里人多口杂,不妨也去屋子里,和她们姑嫂说说话。”

顾莞宁含笑点头。

正要迈步,耳畔忽地有人低语:“快看,傅家也来人了。”

顾莞宁略一回头。

来人可不正是郁氏和徐氏婆媳两人么?

郁氏身为傅阁老的正妻,是正一品的诰命夫人,除了顾莞宁之外,在场的女眷无人能及。罗夫人对傅家纵有不满,也不敢怠慢,忙含笑上前招呼。

郁氏和罗夫人打了招呼,然后上前来给顾莞宁行礼。

顾莞宁虽厌恶徐氏,对郁氏却无恶感,微笑着说道:“傅夫人快些免礼起身。”很自然地忽略了一旁的徐氏。

徐氏这一年多来,日子过得十分气闷,老实地站在郁氏身后。

“太孙妃是想去看谦哥儿吧!”年过五旬的郁氏笑着说道:“老身这把年纪了,也最是喜欢孩子。老身便陪太孙妃一同前去如何?”

顾莞宁目光微闪,随口应了声好。

罗夫人自然也要一同相陪。101

从内堂到姚若竹的寝室,只有盏茶十分的路程。

郁氏深谙示弱之道,笑着叹道:“说来不怕太孙妃笑话。老身这样的年纪,最期盼的是儿孙绕膝,一享天伦。自打阿卓陪着罗氏回娘家小住,老身时常思念长孙,也甚为想念蕙姐儿。今日登门,一来是贺喜,二来是想借机看看蕙姐儿。”

瞧瞧这话说得多委婉。

回娘家小住…一住就是一年多。就是罗夫人,此时也不免有些尴尬。

顾莞宁微微一笑:“傅夫人说的是。”

然后便没了下文。

徐氏听着气闷,正想张口,郁氏已经警告地扫了一眼过来。

徐氏立刻闭了嘴。

郁氏继续叹道:“老身也不知还能再活几年,如今只盼着家中和睦。罗夫人,过去的事,确实是徐氏的错,老身代她向你陪个不是。”

“阿卓如今不肯听别人相劝,还请罗夫人劝一劝他。到底是傅家子孙,总这么住在罗家,我们傅家被人耻笑不说,罗家也会被人拿来说嘴。”

“只要罗夫人张口,阿卓和罗氏肯领着蕙姐儿回傅家去,老身向罗夫人保证,日后一定会善待罗氏母女,不会让她们受半点委屈。”

姜还是老的辣。

郁氏一张口,便令人难以回绝。

罗夫人憋的那口气,一年多来也散得差不多了。此时也犹豫起来。

是啊!他们一家三口一直在罗家住着,也确实不太妥当…

顾莞宁见罗夫人神色松动,赶在罗夫人说话之前,接过了话茬:“这是傅罗两家之事,我本不该多嘴。不过,罗姐姐和我情同姐妹,傅卓是太孙殿下的伴读,他们夫妻和我们十分亲近。我少不得要冒昧多嘴几句。”

“此事别人不便做主,还是由傅卓和罗姐姐自己拿主意才是。”

罗夫人此时反应过来,立刻点头道:“太孙妃说的是。还是先问过他们夫妻的心意再说吧!”

郁氏不知心中所何想,面上却毫无异样:“也好。”

顾莞宁心中微哂。郁氏说话行事可比徐氏老辣难应付多了。

一行人进了屋子里。

姚若竹和罗芷萱正头靠着头说话,听到脚步声,一起抬起头来。

罗芷萱脸上的笑容还未展开,一看到郁氏徐氏,笑容顿了一顿,很快上前来行礼。一抬头,迎上顾莞宁微笑含笑的目光,微微躁动的心顿时平静下来。

第七百四十九章 归否(二)

刚满月的淳哥儿还在床榻上酣睡。

已有一岁多的蕙姐儿坐在床榻上,秀气白净的小脸红扑扑地,乖乖地坐在淳哥儿身边,看着既乖巧又讨喜。

郁氏笑着冲蕙姐儿招手:“蕙姐儿,到曾祖母这儿来。”

蕙姐儿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好奇地看了郁氏一眼,然后看向罗芷萱,叫了一声娘。

孩子还小,会说的话不多,不过,对郁氏的陌生排斥却表露得很明显。

这也难怪。

蕙姐儿从满月之后就到了罗家。这一年多来,傅家时常派人送东西来,却不便登门。蕙姐儿到了认人的年纪,只认识亲爹亲娘和罗家众人,对傅家人却很陌生。

郁氏没觉得尴尬,又笑着喊了声蕙姐儿。

罗芷萱定定神,抱起蕙姐儿,柔声哄道:“蕙姐儿,叫曾祖母和祖母。”

蕙姐儿正是懵懂之龄,性子倒是乖巧听话,依言喊人。

郁氏想抱的时候,蕙姐儿却不乐意,将头往罗芷萱的怀里躲。

罗芷萱只得笑着解释:“蕙姐儿还小,平日只肯认我。别人想抱她,她是不要的。”

话刚说完,蕙姐儿已经扭过身子,巴巴地探向顾莞宁的方向,扬着小嘴笑得十分可爱。顾莞宁笑盈盈地伸手,将蕙姐儿抱进怀中。

郁氏:“…”

罗芷萱:“…”

顾莞宁可不管郁氏婆媳的面色是否好看,笑着将蕙姐儿抱到床榻边,打量淳哥儿一眼,笑着夸赞:“淳哥儿真是壮实。”

可不是么?不过刚满月,一张小脸就如馒头一般,白白胖胖,着实可爱。

姚若竹生了孩子之后,人较之往日稍稍丰腴了一些,眉宇间也多了成熟的风韵,闻言轻笑一声:“他出生就有八斤,胃口好的很,两个奶娘的奶水才够他吃。”

罗夫人一脸骄傲自豪地看着淳哥儿:“吃得多才长得壮实。”

蕙姐儿奶声奶气地喊着弟弟。

罗夫人温柔慈爱地看了过来:“蕙姐儿真乖。”

顾莞宁笑着说道:“是啊,蕙姐儿可比阿娇乖巧多了。若是换了阿娇在这儿,早就到处闹腾吵翻天了。”

罗芷萱立刻插嘴道:“阿娇天资聪慧,蕙姐儿哪里比得了。”

众人有说有笑,无形中将郁氏徐氏婆媳晾在了一旁。

徐氏心中忿忿不平,正欲张口,郁氏警告地看了过来。徐氏只得立刻闭上嘴。

因着傅卓携妻女住在罗家之事,徐氏时常被数落训斥。今日郁氏亲自前来罗家,是为了将傅卓一家三口带回傅家去。

郁氏的来意,不必诉之于口,众人都是心知肚明。

罗夫人客气有礼地将郁氏和徐氏请出去说话。罗芷萱并未释然,反而长长地叹息一声。

顾莞宁心中了然,低声问道:“你准备回傅家了?”

罗芷萱无奈地笑了一笑:“我总不能真的在娘家住一辈子。傅家能容我领着蕙姐儿在娘家住一年多,已经算是颇有耐心了。今儿个祖母既是亲自登了门,只怕我是躲不过去了。”

顿了顿又道:“顾妹妹,你不必替我担心。如今我已经想明白了,无论什么时候,不管遇到什么事,我总不会让自己受委屈。”

顾莞宁舒展眉头,微微一笑:“你能想通这一点就好。”

“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年。宁可玉碎,不为瓦全。让别人受气憋屈无妨,自己还是过得痛快恣意些才好。”

“你既是决定回傅家,也不用再揣着明白装糊涂。待会儿主动去和傅夫人说起回府的事,让彼此的颜面好看些。”

罗芷萱用力地点了点头。

姚若竹一直没有出声,直到此刻,才轻声道:“妹妹此次再回傅家,想来无人再敢令你受委屈。有什么事,只管命人回来送信。我和你兄长就去傅家接你回来。”

娘家嫂子这么说,算是给罗芷萱撑足了腰。101

罗芷萱心中感动不已:“多谢大嫂。”

姚若竹抿唇一笑:“自家人谢来谢去的,岂不是太见外了。”

就在此时,门口响起了脚步声。

三人一起回头,然后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走在最前面的,竟是太孙。

罗霆傅卓两人,紧随其后。

“你今日怎么也来了。”顾莞宁有些意外,目中漾起温软的笑意:“之前怎么也没和我说一声。”

太孙眨眨眼,扬起嘴角:“我故意没出声,想给你一个惊喜。”

很自然地走上前来,本想拉起顾莞宁的手。因为顾莞宁手中还抱着蕙姐儿,只得退而求其次,轻轻揽住了顾莞宁的肩膀。

罗霆夫妇傅卓夫妇:“…”

成亲几年,孩子都快三岁了,还这么黏黏糊糊的。真是让人晃眼!

罗霆走到床榻边看儿子,傅卓则厚颜上前,半是揶揄半是打趣:“还是将蕙姐儿给我吧!殿下和太孙妃可以到一旁慢慢闲话。”

太孙立刻从顾莞宁手中接过孩子,然后送到傅卓的手中。

傅卓:“…”

傅卓抽了抽嘴角,众人都知晓太孙爱吃醋的脾气,各自笑了起来。

太孙脸皮雄厚,丝毫不以为意。

顾莞宁脸皮稍薄一些,嗔怪地瞪了太孙一眼。

罗芷萱略一犹豫,走到傅卓身边,耳语几句。

傅卓听闻祖母和母亲都来了,显然猜出了是怎么回事,低声道:“阿萱,你若不想回傅家,我们便不回。”

短短一句话,便令罗芷萱感动得泪水盈然。

他是傅家嫡长孙,一直深受长辈器重疼爱。却为了她和父母争吵,落了忤逆长辈的名声,硬是陪着她回了娘家,一住就是一年多。期间不知被叫回了傅家多少回,挨了多少次训斥。在宫中行走,更不知被多少人别有用意地一再提及此事。

可他在她面前,愣是只字未提。

有夫如此,更复何求。

“我们回去吧!”

罗芷萱将泪水咽了回去,压低了声音道:“待会儿我们就去见祖母和婆婆。”

傅卓深深地看了罗芷萱一眼:“阿萱,你放心。此次回去,我不会让你们母女受半丝委屈。”

罗芷萱笑着嗯了一声,目中闪过水光。

第七百五十章 改变

三日后,傅卓领着妻女回了傅家。

自静云庵归来便极少出门的太孙妃顾莞宁,在次日登门拜会。

傅妍也在这一日回了娘家。妯娌两人,不期而遇。

“没想到今日会在傅家遇到堂嫂,”傅妍依旧是那副亲亲热热的样子,拉着顾莞宁的手一直没放开,一副情同姐妹的模样:“说起来,我们妯娌可有些日子没见了。”

顾莞宁扯起唇角,笑了一笑:“确实巧的很。”

魏王府和太子府相隔极近,想登门十分方便。不过,傅妍“忙于”照顾女儿,平日“无暇”登门就是了。

如今窦淑妃执掌宫务,韩王府随之水涨船高,韩王世子也比往日风光的多。傅妍时常去韩王府走动。

无利不起早,傅妍素来如此。顾莞宁自不会将这等小事放在心上。

反正彼此没撕破脸,见了面你来我往地热闹寒暄几句,任凭谁也看不出异样。

“昨日我听闻兄长和嫂子领着蕙姐儿回了府,心中十分欢喜。”傅妍笑道:“今儿个一大早我便特意回来,想和嫂子好好说说话。若早知你也回来,我便去太子府约你一起动身了。”

话说得十分漂亮动听。

傅妍擅长做戏,顾莞宁也不是饶人的主,一语双关地应了回去:“只怕我一吭声,魏王府里就会冒出一顿琐事,你就无暇回来了。”

傅妍掩嘴一笑:“堂嫂还是这般风趣。”

傅妍无愧八面玲珑的名声,想抓住她的话柄绝不是易事。

顾莞宁也没有穷追不舍的打算,随口笑道:“我要去和罗姐姐说话,你呢?”

傅妍善解人意地应道:“你先去大嫂那儿吧!我要陪母亲说说话。”

“母亲,如今大哥大嫂总算是回来了,你说话行事可得谨慎些,万万不可再落人话柄。更不能让大哥心有芥蒂。”

徐氏的院子里,傅妍殷殷叮嘱。

徐氏没好气地应道:“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忍不住又发了几句牢骚:“别人家儿子孝顺儿媳听话,到了我们傅家,我这个做婆婆的,倒要看儿子儿媳的脸色行事。”

傅妍却没顺着徐氏的话音说话:“母亲当日做的也太过分了些。不然,大哥怎么会气得一走就是一年多不肯回来?”

“为了大哥的事,母亲已经被训斥了多回,也时常被人拿来取笑。母亲应该吸取教训,好好哄一哄大哥,将他的心笼过来。不然,以后大哥一心向着大嫂,更不会将母亲放在眼底了!”

徐氏一怒而起:“他敢!”

“大哥当然敢!”傅妍淡淡说道:“他不是已经这么做了么?”

徐氏:“…”

徐氏被噎得面色忽红忽白,冲傅妍发了火:“我被你大哥气成这样,如今连你也来要气我。”

傅妍立刻放低姿态,好说歹说哄了徐氏一通。

徐氏心气稍平:“行了,你不用再多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话锋一转,低声问道:“趁着世子待你不薄,抓紧些再怀上身孕,生个儿子。”

傅妍点点头。

徐氏又低声道:“那个顾莞宁,今日又登了门。真不知罗氏给她灌了什么迷汤,她竟这般护着罗氏。”

顾莞宁近来沉寂安静了不少。不过,谁都不敢小觑了她。

徐氏也是如此。只有当着女儿的面,才敢放肆地贬低顾莞宁几句:“若不是太孙护着,顾莞宁早就被休弃回娘家了。哪里还能安稳地做着太孙妃。”

可不是么?

傅妍目中闪过一丝嫉恨,口中却道:“表嫂生了一双儿女,又得婆婆欢心,日子过得十分顺心。母亲这些话以后可别乱说,万一传到顾莞宁耳中,以她的性子,少不得要计较。”

徐氏这才不吭声了。

顾莞宁和罗芷萱也正低声絮语。

“我这个小姑,惯会看人下菜。”

罗芷萱一直不太喜欢口甜心苦口是心非的傅妍,做了姑嫂之后,关系更不如往日,言语中颇有不满:“自我回了罗家之后,偶尔出府做客遇到她,她故意在人前落我的颜面。如今我一回府,她立刻回来。只怕又是给婆婆支招去了。”101

顾莞宁失笑不已:“罗姐姐,你如今说话也比往日刻薄多了。”

罗芷萱也笑了起来:“我现在是彻底明白了。做人太过善良忍让了,就会被人视为软弱可欺,被逼得一退再退。倒不如变得刻薄刁钻一些,谁都不敢欺辱。就像你一样…”

顾莞宁白了她一眼:“我哪里刻薄刁钻了?”

“我一时口误。”罗芷萱连连陪笑:“太孙妃口舌犀利,性情刚硬,谁也不敢相欺。是我等之楷模!”

顾莞宁毫不客气地点点头:“此言甚是。”

两人对视一笑。

说笑一番后,顾莞宁才道:“我放心不下,今日特意过来看你。看你现在这般模样,我是彻底放心了。”

罗芷萱本就不是软弱之人,之前受了诸多委屈,大多是为了傅卓。如今念头转变过来,整个人的精神气都不同了。

罗芷萱听了感动不已,握着顾莞宁的手低声道:“顾妹妹,我比你年长,却时时令你忧虑烦心,实在愧煞。”

顾莞宁反手握住罗芷萱的手,含笑道:“你我自小一起长大,相知甚深,情同姐妹。我关心你,正如你关心我一般。你我之间,就不必说这些客套话了。”

这倒也是。

罗芷萱释然地笑了起来:“你这么说,倒显得我矫情了。好,以后我再不说这些见外的话了。”

然后,果然毫不客气直截了当地问道:“我听傅卓说,太孙殿下和太子殿下的父子之间,如今关系愈发淡漠,平日见面,极少交谈。太子殿下召东宫属官和麾下官员议事,都不让太孙殿下出席。此事可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