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珠玉翠站在身后不远处,如小花子小高子一样,目光都在元无忧身上,心神魂魄都似乎在这一刻凝固。

没有人意外,也没有人震惊,因为,在他们心里,本身就认定了,公主不该在这里。

外面寒气凛冽,可殿内却暖意融融,没有再听到无忧公主那鬼哭狼嚎的恐怖琴声,魏忠很满意的半躺在软椅上,悠哉清闲的把玩着他收藏的各类宝贝,恣意惬意地享受着清闲。

福安走进来看着享福似的魏公公,脸上带上笑,眼底却有些羡嫉,当上总管多好啊,什么事都都不需要自己去做,凡事张张嘴命令吩咐一声,自己就可以躺在这里享清福,还能有机会得到金银珠宝,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在这里谁都得看他脸色行事。

哪里像他冒严寒酷暑的也得出去给内务宫那些人卑恭屈膝的,从内务宫到湮冷宫这一条路上又胆战心惊生怕自己一个不小心,得罪冲撞了哪个贵人就没了小命回来。

湮冷宫总管的风光权势虽然不能和后宫那各贵人娘娘宫里的总管比,也没什么自由,但他可是认清了,当这湮冷宫的总管大多都不会死的早,不用时时刻刻的担心自己的主子失势失宠自己也跟着跌入泥底被众人踩。

“回来了,有没有动静?”魏忠懒洋洋的问道。

福公公阿谀嘻笑着上前替他捶着肩:“干爹,您这招真是太高明了,无忧公主这几天一直都呆在太回殿里,那琴也没弹了。”他的耳朵终于不用再受酷刑了。

魏忠得意一笑:“顾太妃当然不可能会收无忧公主为徒,咱家让无忧公主去她那儿碰壁,无忧公主也没有借口再敢来烦扰咱家。”

福公公捶肩的动作微微一顿,好奇的问道:“干爹,这顾太妃是怎么进来的?”按理来说,她有怀王依仗,不可能没有放出宫去。

魏忠神色一怔,搁下手里的玩物,端起手边的茶,抿了一口,缓缓道:“说起这顾太妃,她也是个可怜人…”

先先帝当政足足有四十七年之久,这也使得先帝三十八岁才登基为帝。

先帝十三年,即是长又是嫡的大皇子府诞下皇长孙,皇上龙心大悦,皇长孙满月之日正式昭告天下册大皇子为太子,入主东宫,其余八位皇子不管是成年还是未在年都一一封王赐府。

除却太子和二王爷都已娶妃,三王爷至六王爷都已成年却都未娶妃,先帝下令选秀。

谁都知道皇上本意是为几位王爷选妃,这也使得无论是京城还是地方官员都毫不犹豫的把自家最为出色的女儿送进了宫中。

皇上也确实如大家所料,不仅为四位成年王爷赐了王妃、侧妃,还给东宫太子府赐了十名侍妾,这在当时成为佳话。

顾太妃虽出自地方官员府,但其父官职也不低且自身姿色也属上乘,按理而言,她就算当不上王妃侧妃,也足可以入太子府。

但偏偏阴错阳差之下,顾太妃让先帝看入了眼,收入后宫,封为嫔妃,那一年先帝五十一岁,而顾太妃却只有二八年华。

先帝十四年秋,顾太妃为先帝诞下十皇子,先帝老来得子,甚是喜悦,顾太妃母凭子贵封为贵人,甚得先帝荣宠。

先帝十七年春,太子失足落马而亡,太子一死,先帝受打击开始卧病不起,八王皆蠢蠢欲动,朝堂争斗日益剧烈。

先帝十七年夏,朝堂局势发生变化,九王庆王娶镇宁候府刘氏莹华为庆王妃先帝十七年秋,四岁的皇长孙和三岁的十皇子同时失足跌落湖中,皇长孙夭折,十皇子却险险捡回一条命,先帝闻讯,当场喷出一口血就晕撅了过去。

先帝十七年冬,皇长孙之死引发了朝堂动荡,矛头直指顾太妃与三王明王勾结,甚至有传闻顾太妃和明王有染,先帝震怒,将顾太妃打入湮冷宫,明王被削王去爵贬为庶人。

先帝十八年春,二王、四王、五王通敌谋反,庆王先斩后奏,赐死了三王。

先帝十九年春,六王、八王死于非命。

先帝二十年春,先帝册九王庆王为太子,削七王浩王官职将其逐出朝堂,封十皇子为怀王赐府独居,恩准顾太妃与怀王一年一见。

先帝二十年冬,先帝毙,庆王登基为帝。

“这样说来,这顾太妃也太可怜了…”福公公惊讶的瞪大眼睛。

魏公公冷眼扫过去,福公公忙左右张望了一眼,压低声音道:“干爹,这不明摆着顾太妃是被陷…”后面的话福公公也不敢再说出来。

魏忠冷哼了一声:“真相如何,已经没有人再去关心,你脑子给咱家清明一点,这种事不是我们这些奴才能非议的,传出去,咱家都得掉脑袋。”

“是,是,干爹,我明白的。”福安连连点头,这点轻重他还是知道的。

魏忠挥了挥手:“明白就好,下去吧。”

013皇宫禁忌

年关将近,整个皇宫都张灯结彩,太监宫婢们都换上了新衣,今天的良景宫里,更是处处弥漫着喜庆的味道。

宫人们在大殿忙碌的布置着,良景宫年轻的总管许仁许公公丝毫不敢懈怠,今天可是七皇子百日宴,不容许出任何的差池。

“许公公。”良妃身边最得力贴身宫婢桂枝从内殿出来走向许公公。

许仁神色一凜,忙小步上前,脸上堆满了笑:“桂姑姑安好,可是娘娘有吩咐?”

桂枝摇头:“吩咐倒是没有,主子说了,你做事她放心。”虽然主子不甚满意内务宫派了个这样年轻没资质的小太监来打理她们良景宫,可这人是内务宫派来的,本着不能得罪内务宫,主子只得先用着,没想到这一年下来,这许仁虽年轻,但做人做事还是圆滑机灵的,这也使得主子决定继续留用他。

许仁忙恭敬的朝内殿弯腰:“娘娘如此器重奴才,奴才自当不会让主子失望。”其实自从良妃娘娘生下七皇子后,他一度担心自己会被良妃娘娘换掉,现在他终于放心了。

桂枝见状很是满意,话锋却又一转:“不过主子还是让奴婢来提醒公公一声,今天是七皇子百日宴,宴请的可都是各宫娘娘、王公贵妇、众诰命夫人,事关重大,不容许任何差池。”

“这是自然,奴才一定不会让娘娘失望。”

桂枝点点头,转身往内殿走回复命。

许仁送走桂枝,一双眼立马锐利的打量着四周,查看是否有遗漏的地方,娘娘诞下七皇子,如今风头正劲,难保不会有人想在七皇子宴上耍什么花招,让娘娘下不了台。

他现在是良景宫总管,自然性命身家都与良妃娘娘挂在了一起,主子荣,他们这些奴才自然荣,主子损,他们自然也不会有好日子过,这后宫逢高踩低可是铁律,这五年时间,他从最低等的杂扫小太监变成良景宫总管,没有人知道他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近午时,离宫宴还有一个时辰,除了三大妃,其它一些嫔妃贵人都早早的来了。

而良妃也早早的就盛装打扮了一番,在大殿里接待各后宫妃嫔。

听到小太监的禀报,许仁连忙上前禀道:“启禀娘娘,候爷夫人及众诰命夫人正往良景宫而来。”

良妃脸色一喜,忙道:“快迎!”

听到邀请的众诰命夫人到了,在场的嫔妃们都眼带隐羡和暗涌,七皇子百日宴,王公贵妇,诰命夫人皆悉数来贺,这足见良妃得宠的程度,如今后位空虚,各宫娘娘都蠢蠢欲动,良妃又在这个时期生下七皇子,这不得不让她们心忧。

良妃迎进众诰命夫人,正春风得意之时,听见太监通报声:“梅妃娘娘到!宁妃娘娘到!玉妃娘娘到!”

良妃听闻通报,脸上如花笑颜淡了淡,却很快又明亮起来。

刚刚进殿还未开始展开寒暄的众大臣夫人听闻,都神色一敛,上前行礼请安。

一番拜见之后,众人各就各位。

良妃笑着上前朝三妃福身:“三位姐姐亲临,妹妹真是不敢当。”

“妹妹说这话就见外了,今天可是七皇子百日宴,我们姐妹几个还没有好好瞧瞧七皇子呢,今天得趁这个机会好好瞧瞧我们的七皇子。”玉妃伸手将良妃扶起笑道。

一旁的梅妃和宁妃也都笑着点头附合。

这时又传来太监的通报声:“三皇子到,四皇子到,大公主到,三公主到!”

几位皇子公主的到场引起一场骚动,但也很快就平息了下来。

“给良妃娘请安!”结伴而来的两位皇子和两位公主向良妃请安。

良妃看向他们,脸上的笑意深浓起来,平了他们的礼后,笑道:“桂枝,还不快让奶娘把七皇子抱出来。”

“是,娘娘。”桂枝福了福后领命而去。

不多时,奶娘就抱着七皇子出来了,看着奶娘抱在怀里的七皇子,众人赞叹声不绝于耳,在场一些未生下皇子公主的妃嫔们则是羡嫉的暗暗咬牙,脸上却还得带着笑容赞不绝口。

最后,奶娘抱着七皇子给在场最具份量的三位娘娘瞧。

梅妃瞧了一眼,笑道:“看看这小子,多壮实,都赶上人家四五个月孩子了。”

“长的这么壮实,想来定是个大胃口的,两个奶娘怕是不够,妹妹,要再备几个奶娘才行。”玉妃关心的道。

“可不是,瞧着这模样跟四公主长的一模一样,都随了良妃呢。”宁妃笑着伸着手指逗引了了一下了襁褓里的七皇子。

良妃眉梢微微沉了一下,但也不过是瞬间,脸上依旧笑容满面:“谢谢三位姐姐的关心。”

众人听闻三妃话里话外之音,脸上笑容不变,似是根本就没听懂三妃话里所刺。

如今后宫有四位娘娘风头齐迸,首当其冲的就是有两位皇子傍身的梅妃娘娘,大皇子、五皇子皆是她所出。

第二就是生下二皇子和大公主的玉妃娘娘,第三自然是生下三公主和三皇子的宁妃娘娘,最末就是生下四公主和七皇子的良妃娘娘。

“皇上驾到。”太监的通报声让殿内所有人都神色一凛,跪伏在地恭迎圣驾。

庆帝踏进大殿,梅妃、玉妃、宁妃、良妃不约而同的上前请安:“臣妾参见皇上。”

“儿臣参见父皇。”皇子公主上前请安。

“参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诰命夫人请安。

“都平身。”庆帝走到主位上坐了下来淡声道。

“谢皇上。”众人起身,恭敬的退向一旁垂首低眉的候着。

庆帝漫不心的扫了一眼众人,淡淡道:“今日家宴,都不必拘礼,开宴吧。”

良妃忙看向许仁,许仁点点头,朗声道:“开…”

宴字还只是发出了半个音节,就见一道小小的身影箭一样的冲了进来,惊的他差点咬到自己的舌头。

众人皆愣,像只箭一样冲进来的正是四公主元珍珍。

良妃看见元珍珍那一身泥一脸灰像只野猴子一样冲进来,狠瞪了一眼正惶恐跑进来的两名宫婢,脸色一阵阴一阵青很是不好看。

看清楚像野猴子一样又泥灰沾满身的四公主,梅妃玉妃宁妃都幸灾乐祸暗笑在心。

真是大快人心,也不知道这是谁送给良妃的贺礼,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了。

四公主元珍珍,今年八岁,良妃所出,这四公主性子野,又蠢笨如猪,至今未开窍,平时根本就上不了台面,今天没见到她,众人都知道良妃是怕闯祸生事端,如往常一样把她禁了起来。

没想到她倒好,就这样不管不顾的冲了进来。

“珍珍,还不快参见你父皇?”良妃暗暗叫苦,她这女儿可真是让她头痛。

元珍珍见到庆帝惧从心起,小脸一白,扑通一跪就跪在地上,胆怯的道:“儿臣参见父皇。”

庆帝看着元珍珍满身泥土满脸灰的样子,面色沉了下来,良妃见状,忙跪伏道:“皇上息怒,是臣妾疏于管教。”

庆帝冷瞥了一眼良妃,虽未出声,但不悦却一眼明了,良妃脸色微白,身子也隐颤了起来,她好不容易在这后宫站稳脚,想着今天大大的风光一下,却没想今天却毁在这个女儿身上,着实让她恨的牙痒却又无可奈何。

“你弄的灰头土脸的,从何而来?”庆帝冷声问道。

元珍珍这时也顾不得畏惧了,焦急道:“父皇,求求您让我进无忧宫吧!儿臣的小白飞进无忧宫了,可是无忧宫封了,儿臣进不去,儿臣想爬进去,可是宫墙太高了,爬不进去才弄的身上脏脏的。”

此话一出,满场皆惊!

良妃更是惊的一口气上不来差点晕过去,圣元宫、无忧宫是五年来皇宫所有人的禁忌,她没想到自己这个蠢女儿竟…竟然在她弟弟的百日宴上当着这么多人提起这禁忌,蠢货,她这是是毁她和她弟弟,她——真想掐死她!

014杀鸡儆猴

良景宫七皇子的百日宴随着四公主没心没肺的一番话给在场人心里劈下了一道惊雷。

人人都很好奇皇上此时是什么神情?但在场谁也不敢抬头窥视龙颜。

良景宫里,死寂一片,在场人都恨不得把头埋进脚底下。

良妃浑身颤抖,想上前求情,但庆帝只是冷着脸未出声,看着皇上这样的神情,她连上前求饶都不敢,就怕会更恼怒皇上。

庆帝半眯着眼盯着跪在他脚边一脸懵懂无知的四女,透过她的脸,不知怎的就想起了那个被他禁在湮冷宫的二女儿。

无忧是他第二个女儿,出生后,刘氏一族遗憾是个公主而不是皇子,可刘氏却满心欢喜,硬是激动的拉着他想了一夜才想出了名字,刘氏说要让她一生无忧无虑,享尽万千宠爱,取名无忧。

第二天他就册封无忧为无忧公主,赐无忧宫,如刘氏所言,给她万千宠爱,给她尊贵无上。

无忧第一次喊他父皇、无忧第一次会走路就是冲进他怀里、无忧喜欢赖他怀里抱着他的脖子撒娇…

庆帝突然起身,众人全都扑通扑通的跪伏在地上,大气都不敢出。

“良妃教女无方,无德无能,难担妃位,降为贵人,七皇子从今天起由单妃教养,四公主顽劣不堪,禁足一年,由教养嬷嬷教导,永不册封。”

庆帝看也不看在场的人,口谕下完,甩袖就走。

“臣妾恭送皇上。”最先反应过来的是梅妃,她匍匐在地上颤抖着声音喊道。

其他人也都回过神来,趴地上高呼:“恭送皇上。”

良妃双眼一翻,晕死了过去。

“娘娘…”桂枝惊呼一声,忙上前搀扶。

一旁的许仁惨白着的脸丝毫不逊色于晕死过去的良妃,他好不容易才谋得良景宫总管之职,没想到这良景宫就失势了。

“母妃…”元珍珍喃喃的看着晕死过去的良妃,四周的人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她,回想着刚才父皇下的口谕,心里再如何无知,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了,可是…她只不过是想找回她的小白而以,父皇怎么就悖然大怒了?

梅妃、玉妃、宁妃想起刚才的场景,心里也都心有余悸。

在场王公贵妇诰命夫人面面相觑,自从圣元皇后死后,不只是后宫各宫闻圣元宫无忧宫色变,朝堂上谁也不会傻的当着皇上的面提起。

良妃不可能这么没脑子没算到自己女儿的德性没加以预防,四公主是如何闯了进来?利用良妃作试脚石的人又是谁?是梅妃?玉妃?或是宁妃?

只是可惜了良妃,好不容易在后宫里爬上来生下七皇子还指望着依仗七皇子站稳脚呢!

没想到刚一爬上来就被踩了下去,而且照皇上的怒气来看,七皇子都交给单妃抚养了,良妃又贬为贵人,她是不可能再爬起来了。

走出良景宫,庆帝心头依然波澜未平,施济小心的跟随着,看了一眼主子走的方向,不知道该不该提醒主子,再往前走就是无忧宫了,可看着主子冷疑的身影,他到嘴的话又吞了回去,跟着主子身边这么多年,他心里很清楚主子纵使大怒也绝不会完全失去理智。

刚才主子之所以贬良妃的用意他自然明白,主子是在杀鸡儆猴!

随着后位久久空虚以及众皇子都已长大,后宫和朝堂上都已经开始人心浮动,隐隐有后位、储君之争的苗头了。

也难怪,如今大皇子十四岁,二皇子十二岁,三皇子、四皇子也都有十岁,就连五皇子也八岁了。

在他看来,这些人还是忘的太快了,才五年时间,怎么就忘了刘氏和刘后的教训?

主子才四十岁不到,以主子的身强体健,他完全不怀疑主子会超过大元国历史上当政最久有四十七年的治先祖皇帝。

世上论谁最了解庆帝,非施济莫属,但施济今天也只是猜中了一半,庆帝虽然动怒有杀鸡儆猴之心,但另一方面他也心里也确实是起了些许的涟漪。

如果没有这五年来的监视,庆帝知道自己或许真的会淡忘这个女儿的存在。

第一年,知道无忧一年未出太回殿,他并不惊讶。

第二年,他开始有些怀疑这个女儿不是疯了就是死了,可是暗卫给他的消息是没有。

第三年依然如此,他沉默了。

到了第四年,他惊讶。

到了第五年,他心里有些感触了。

没有人比他更了解刘氏,刘氏对无忧的教养,他了然于心,无忧就如同刘氏期望的那样无忧无虑,又只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怎么会有深沉的心机?

无忧之所以带着那箱珠宝进湮冷宫,五年来也未见她用那些东西在湮冷宫里兴风作浪,他开始相信这真的只是一个巧合。

而为了个巧合,他让暗卫监视了无忧五年,五年的监视,让他知道了这个女儿的一切举止,放心的同时也勾起了他一丝恻隐之心。

在良妃为他诞下七皇子时,他看着良妃怀里襁褓里包着的七皇子,竟然回想起了当初无忧出生时的情景,这么多的儿女中,只有无忧一出生就让他抱在了怀里,臂弯里托着稚嫩柔弱小生命的感觉,当时并未有太多的感觉,可事隔多年后,他再回想起,竟然发现那感觉那样的清晰,仿佛就在昨天一样。

他撤离了暗卫,他不想再听到事关那个女儿的一切动向,他不喜欢不由自主的去回想曾经,更不喜欢那种飘忽莫名的心情。

可他还是让施济去了一趟湮冷宫,他不会改变这个女儿的命运,可是让她过的好一些他还是可以的,也仅能如此!

庆帝站在宫阶之下,双手负在身后,抬眼望着宫阶上的宫匾,无忧宫早在五年前就被封了,五年来这里和圣元宫一样成为了禁忌,人人都刻意的避开这里,就连太监宫女都是如此。

记忆自动浮现,写这三个字的时候是在圣元宫,刘氏产后第三天,虚弱的刘氏抱着无忧偎靠在他身边,笑的满足和幸福…

施济偷偷的窥视了一眼盯着无忧宫三个大字似是出神了的主子,心头惊讶万分,难不成…难不成上次主子让他去一趟湮冷宫,是因为五年时间过去,主子心头对刘氏一族的愤恨真的已经慢慢淡化了?如果主子心里真能散去对刘氏的恨,那现在是不是真的是因为想起圣元皇后刘氏和被禁在湮冷宫听无忧公主才会动怒?

庆帝最终没有踏进无忧宫,只是宫阶下远望了片刻后,转身离开,施济连忙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