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水街善堂的当家人刘先生冷静应付完了探子,等到了第二日,小心避开耳目去了薛府,向薛叙然说了有人上门查探一事。薛叙然皱眉头:“是哪里的人来查?”

“对方掩着身份,只说找个六岁大的男孩,由姐姐带着,走丢了。”

薛叙然沉吟,挺机灵啊,拐弯抹角的,但他才去见了那两人便有人上门探问,定然是相关联的。只不知是哪一派的人,找的是安若芳还是姚文海。

薛叙然想了想,嘱咐刘先生:“将善堂后头那个废祠收拾收拾,放些旧被和馒头咸菜,吃剩下的模样。趁没人的时候,带姚文海去那儿躲一会,熟悉熟悉。告诉他,他死里逃生后,沿着街角小巷逃,不觉逃到了那儿。不敢见人,从善堂偷了被子和吃食悄悄躲着。之后找了机会回家。”

刘先生明白了,忙应承下来。

“到时记得给他衣裳头发都打点好,正经像个流浪过数日的。再有,善堂到太守府怎么走,先摸一遍。我若没给你别的消息,就明晚让他趁夜回去。告诉他,回家莫张扬,莫走大门,会有人暗地里护他,到时引开后门门房,他悄悄去找他母亲。”

昨日衙门里又来了个官,听说钱世新颇殷勤,看来又会有些变化。赶紧先把这烫手山芋送走。后头只护着小姨子一个人就容易多了。

薛叙然给属下们交代仔细,累得不行,躺床上歇息去。他觉得自己又要病了,真烦啊,他讨厌吃药,若真病了,都是安若希这笨蛋拖累他的。待娶回家了,他定要好好教训她一番。

第163章

话说那日钱世新与鲁升商议许久,定好计划后,钱世新便为鲁升设宴,接风洗尘。

安荣贵跟在钱世新身边,为鲁升安置居院,布菜倒酒,得了鲁升几句夸赞,颇有些飘飘然。回到家里一番吹嘘,很是得意。可第二日却是完全不一样了。他一早便被钱世新派去紫云楼办差,给蒋松传话递公函。但安荣贵拿的是糊涂公函,与传的话搭不着边。他又搞不明白事情如何,蒋松问话,他一问三不知,答不出来。安荣贵平常干事没人教训,对这状况还不以为然,便说文书先生给他拿错了,事情也未与他说清楚,待他回头再找先生要,要着了再拿过来。

这随意的态度和推卸责任的话让蒋松顿时恼火。他喝令安荣贵行礼赔罪,并罚他马上跑步回衙门去取。限时不到,军杖处置。

安荣贵又惊又怒,当场被喝得跪倒在地,但心中极不服气。他在衙门虽是小卒,但是是钱世新手下的红人,人人都对他客气。他在家里有先生供着,在外头有人捧着。在钱世新面前也是能说上话的,昨日那个大大官鲁大人对他也是赏识,今日他未犯错,确是别人给了他错的公函,又未与他说清楚,凭什么要被严惩。

且论起来,他大姐安若晨还是这蒋松的顶头上司夫人呢,他是大将军的小舅子,这蒋松对他不敬便算了,居然还故意为难他。这平南郡中兰城,是钱大人当家作主的,他是钱大人的属下,啥时候轮到蒋松罚他了。

安荣贵市井商贾出身,未经得什么场面,且听得好几回钱世新说紫云楼那头不能如何又能如何云云,还真当蒋松是纸考虎,吼几嗓子罢了。他被喝斥后确是奔出紫云楼的,但出去后便用走的回去,回到衙门先与给他公函的衙差大哥抱怨这事。衙差大哥自然也说是文书先生弄错了,便帮他换去。安荣贵等了等,衙差大哥回来说文书先生闹混了,得翻一翻,且等等。于是两人一顿闲聊,还喝起了茶。后有人来说发新衙服,安荣贵一听高兴,乐颠颠去领了。领回来衙差大哥起哄让他换了看看,一试还真挺精神。一番说说笑笑,这时文书先生送来了对的公函,安荣贵这才又去了紫云楼。

到了紫云楼已快午时了,蒋松事情都处置完了一大堆,等他这个公函等得火冒三丈。这事钱世新其实已经拖了蒋松两日,蒋松已然很是恼火,今天见钱世新故意派了这么一个二愣安荣贵过来摆嚣张样,蒋松自然更怒。

蒋松知道安荣贵是谁,所以更觉得钱世新故意给他们难看。加上安荣贵把他的话当放屁,就差吃完午饭再过来散步了。

蒋松当即命人将安荣贵拖出去打十军杖。安荣贵这时候才醒悟过来原来真的会说打就打不是开玩笑的,当场吓尿。打完更尿,哭天喊地。被打完了,还被晾在那儿,直到下午衙门那头有人来将他领走。

安荣贵又委屈又愤怒,被抬回家后对蒋松一顿臭骂。

安荣贵这一上午折腾,钱世新却是从手下那儿得了些消息。一是紫云楼在翻旧案,查聚宝赌坊的案子。二是追踪到了静缘师太。

第一件事钱世新虽觉得有些古怪,但并不紧急。但第二件事钱世新却是极在意的。

那日钱世新遭静缘师太威胁,虽满口答应了条件,但他心里自然不敢安心。静缘不除,他还是会有性命之忧。为此他不再回钱府,吃住皆在衙府,出行亦安排人手护卫。同时他也派人暗地里追查静缘的下落。人再厉害,武艺再高强,也得吃喝睡觉。

但今日手下探得的消息却不是太好,因着他们发现静缘师太后,跟踪时似乎被发现了。“她打扮成村妇模样,挎个竹篮,包着头巾,但她气势凌厉,我们肯定未看错人。远远一直跟到了安水街,她忽然停下,绕了一圈走了。”

“走到了何处?”

“不知,没跟上,转眼便不见了人。她定是察觉了。”

钱世新皱起眉头,这下有点糟糕,她察觉了,该会来找他算账的。钱世新还真是有些怕这师太,他可不想死。他琢磨了会,写了一信,便说是上头己派人过来,他已探了口风,有希望能从南秦进一步探得消息。过些日子,也许会有机会去边境,届时他会找机会查线索。他将信交给一亲信,命他放到灯笼烛台下,挂到钱府后门。

这般若是静缘来算帐,他便说是想找她细商议这事。

亲信回钱府去了,钱世新想想又叫来那跟踪静缘的手下,问他那安水街都有什么。

手下如实报来,静缘师太绕一圈走后,他们为找到静缘行踪,在那街上也仔细探过了。那处没甚买卖,比较荒僻,地价租子都便宜,有一个善堂,叫水安堂,另外还有些居户人家。

钱世新认真回想,安水街之前是搜捕过的,倒是未有人报发现什么线索。但是听起来那地方会是静缘藏身的好地方。落难村妇,带着个孩子,善堂通常好心,也许愿意冒险收留也说不定。

“那水安堂谁家开的?”

手下查去了。

古文达这头也在盯水安堂。昨日虽未查出什么,但这地方仍有重大嫌疑。午时探子回来报,水安堂主人刘先生上午出去了,一路很是谨慎,虽未瞧得他进薛府,但确是往薛府方向去,再出现时,也是薛府方向回来。

古文达让探子莫妄动,盯着便好。他继续翻着聚宝赌坊的案录,上面记着厚厚一摞密道里的物什。钱财、药瓶、兵器等等。

陆大娘与齐征一起,在走访城中医馆。当初杨老爹中毒,说是风寒,请了城中大夫过去开药的。其中细节,只有齐征最是清楚。

薛叙然觉得身体有些不适,躺在床上埋怨安若希的时候,却不知道安若希也生病了。她这日早上起来就觉得有些头晕,鼻子有些发堵,嗓子还痒痒。丫头有些慌:“莫不是昨夜里着凉了吧?这再过数日便要成亲了,可别在这时候病倒了。”

安若希很不高兴,瞪着丫头骂:“乌鸦嘴,这话是能乱说的吗?谁人病了!再胡说八道,我可掌你的嘴。”

安若晨为二妹身上的毒忧心,四妹的下落也一直没有消息。但她不敢露出烦躁的模样来,因为她觉得将军也有些烦躁。当然将军脸上也没露出端倪,他只是开始翻桌上的小物什,似乎想分散些心思。

然后他竟然跟安若晨建议要给她画画眉。这让安若晨觉得将军的心事一定很重,压力大,才会想出这主意来。

要画便画吧。安若晨把脸面交给龙大。

龙大下笔凝重,安若晨看着他的眼睛,觉得他在想战局,而不是她的眉毛。画完了,龙大去拧帕子来给她擦。安若晨提醒自己一定不要看镜子,一定不要去开门。

龙大又画了一次,这回画完了一边他又走神了,安若晨耐心等着。等了好半天忽听得帐外卫兵唤道:“将军,宗将军回来了。”

龙大顿时舒了一口气,将笔一丢转身欲往外走,叹道:“终于。”

安若晨还未来得及为自己的眉毛松口气,就听得门口宗泽清的声音大叫着:“将军!”

话音未落人已冲了进来。那张安若晨很熟悉的娃娃脸上神采飞扬满是激动。

“将军!末将幸不辱命,功成圆满啊!”宗泽清兴高采烈邀功,却被龙大训斥了:“宗将军,我可曾说过,我的帐子不能随便闯。”

“不记得了。”宗泽清大大咧咧应,应完想起来了,他奶奶的熊,将军趁他不在之时成亲了!这般闯帐子确是不妥!

然后再一转脸,他看到了安若晨。

“他奶奶的熊。”震惊!但他真的不是故意的!

脏话刚出口宗泽清就被龙大拍了脑袋。但宗泽清毫不在意,他仍震惊中。“我是瞎了吗?”

安若晨与宗泽清许久未见,真的不愿这般场面重逢呀。她淡定地伸掌盖住自己一边眉毛,道:“瞎就不必了。宗将军,你失忆吧。”

钱世新近收到手下报来的消息,去找鲁升商议。鲁升沉吟半晌:“灯笼消息屠夫收了?”

“对,她将灯笼调了个,表示她来过了。屠夫就在这城中,离我钱府定是不远。”

鲁升看着地图,“安水街倒是有可能的。那善堂主人跟谁都不沾关系,是吗?”

“表面上确是这样。但安若晨那段日子查案时到处结交,她找妹妹时走遍了城中善堂书院和庵庙,也许她所说的托付就是这水安堂。因为与谁都不沾,所以她才有把握没人知道。可我的人到善堂里查探了一番,也未见有什么异样。”

鲁升道:“既是暗地查探不成,那便明里再搜捕一次吧。顾不得会不会打草惊蛇。屠夫不除,确实后患无穷。她这般谨慎,不会与你见面让你有所准备的。托你查案也可能只是她的缓兵之计,让你以为她有求予你,你便不会追杀她。”

钱世新点头,这个他也确实思虑过。但相比起来,其实他更怕她追杀他。

鲁升道:“她今日疑心被跟踪,虽收了你的消息,但还是会提防,也许她很快会换地方安身。无论如何,都还是得一试。派兵围剿安水街,今夜就动手。”

“万一捉她不到,或是她根本不在……”没有灭杀她的绝对把握就大动干戈,钱世新觉得是给自己招杀身之祸。

“就说是围剿劫走姚文海的劫匪,派兵救人。”鲁升很坚决,不容钱世新犹豫。他唤来了外头的卫兵,开始安排。

钱世新定了定神,希望静缘师太真藏身在那街中,也希望重兵围剿能管用。

巷尾小院,姚文海在陪安若芳写字,她还是在写“段翠兰”三字。姚文海看着,忍不住又写了几个字:“这是我的名字,姚文海。这是你的,静儿。”

安若芳看了看,轻轻抿了抿嘴,点点头。她没去习那几个字,只问他:“是明晚便走吗?”

“嗯。今晚刘先生带我去认路。说是把我这段时日的去处都编排好了。”

安若芳沉默了一会,道:“我还得四日呢。”

“那,你自己住着,要小心。我是不能回来看你了。”

安若芳点头。

“若是,若是我家能度过这一劫,日后你有什么事,便来找我。你知道在哪儿能找到我。我定会帮你的。”

安若芳再点头。

姚文海看着她,很想问她究竟是谁,但想了想,忍住了。“希望我们以后还能再见。”

这回安若芳没点头。她低下头,看着纸上姚文海的名字。

古文达收到探子的消息很吃惊:“有人悄悄围了安水街?”

探子点头:“衙门的人,普通百姓打扮,但人不少,还是显眼。我们去衙门打听了,他们今晚要围剿安水街。说是有人报信,有劫匪绑了位公子模样的在那街里出现过。”

这当然是个假名目。古文达这般想。但钱世新对安水街动手定是有什么目的。古文达去找了蒋松。

静缘师太坐在窗边,看着外头渐渐暗下去的天色,在想念安若芳。今日想去看看她的,可她觉得她被跟踪了,于是作罢。她回忆着当时的状况,她究竟有没有被跟踪呢?

静缘拿起了剑,她决定去探望安若芳,只悄悄看她一眼便好。

第164章

姚文海有些紧张。他将自己的屋子收拾好。其实也没什么可收拾的,这藏身之处似再普通不过的民宅,简单的寝居用具,两三件换洗衣物罢了。离明晚还有一整日的时间,但他觉得别离似乎就在眼前了。

他不知道自己走出这个巷子后能否平安,是否能顺利见到母亲,也不知道见到母亲后会如何。也许,与静儿真的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姚文海不放心地嘱咐安若芳这个那个,告诉她若是他们家中遭难不得不离开中兰城,那必是去了他表舅公家。她若是无依无靠,就来找他。他将表舅公家的地址告诉她,又说到时他会藏些钱银在何处何处,让安若芳若真需要找他时有盘缠。想了想,又说别来找他了,她一个小姑娘,若真是没依没靠了,孤身上路多危险。还是他来找她吧。

再一想,他不知道她在哪儿啊。他看看安若芳。安若芳安静坐着回视着他,并没有主动告诉他她的居处的意思。姚文海叹气,便说那到时你写你娘的名字放在藏钱银的地方,我便知道你需要帮助,若我能回来,便每日午时在那处等你。

安若芳未置可否,这时院门却忽然被打开,有人跑了进来。姚文海转头一看,是个守夜人。那汉子压低声音快速道:“有官兵围街,恐会搜查。你们收拾一下。”他看了看二人,对粗布衣装打扮满意,再道:“上回给你们的膏,抹一抹,将脸抹得黑些。一会大娘就过来,还记得那些说辞吧。”

安若芳和姚文海同时点头。父母到外郡做买卖,他们兄妹二人跟着祖母居于这小院,平日里靠着打些柴做些针线手工活过日子。上回有两个衙差来问过,大娘应的话,他俩躲在屋里垂着头,成功瞒过去了。

那汉子见他们明白,转身走了。安若芳奔进屋里,将写的那些字全烧了,姚文海闲得没事写的字也全烧了。二人将肤色抹得黑了些。安若芳帮着姚文海将眉毛画粗,粘上颗假痣。手有些抖。

姚文海深吸一口气道:“他们定是来抓我的。”

安若芳憋半天,道:“我知道去哪儿找你。若你真有麻烦,我定会想法救你的。”

姚文海听得笑了笑,想了想,忍不住又笑了笑:“若我爹听到我们说话,定会斥说稚童之言。”都是半大孩子,自身难保,还妄言你救我我救你的。

安若芳板着小脸道:“我说到做到。虽手无缚鸡之力,但心有千钧之意。倘若有日真是如此,必使尽全力。”

姚文海不笑了,过一会又微笑:“那我先谢过了。只是希望没有那一日。”

安若芳用力点头。

两个孩子相顾再无言,遂把屋内外院子里各处再看一遍,与先前布置的一般,确是像个打柴做针线讨生活的普通百姓宅子,于是便等着。但等了好一会,未见乔大娘过来,两人不禁紧张起来。

乔大娘刚要出门,便被堵在了水安堂。事实上,善堂里的所有人都被围了。官兵动作太迅速,且悄悄静静地突然闯入,众人措手不及。

大人孩子当家的杂役的全都被叫到院子里。善堂里好些做事的都住在附近,刚忙完晚膳杂事,烧水点灯还有给孩子们讲功课夜读,故而大多数人都在善堂里。见得官兵忽啦啦闯入不禁大吃一惊。有个妇人慌乱欲走,被官兵拦下,斥责她鬼鬼祟祟。

妇人当即遭到了盘查。她称是因为看到官兵害怕,便想回家与家人在一起。领头的官兵当即喝问家在何处,都有何人。妇人称便在街尾,她家汉子和儿子。领头官兵又问怎她家汉子做什么的,孩子多大。妇人答一句,领头官兵便追问一句,盘查得甚是仔细。问完了,便教衙差去那妇人家中查看。

乔大娘见此情形,悄悄看了一眼刘先生。刘先生对她微微摇头。乔大娘垂首,不动声色地站在人群里。不惹人注意,反而能帮那两个孩子拖延些时候。

刘先生问领头官兵所为何事。那官将道:“有人到衙门报称,在这街中见到劫匪,劫了位十来岁的小公子。我等奉鲁升鲁大人之命,前来搜查。尔等勿需慌张。待我们查看完毕,便会离开。”

院中众人听得劫匪二字均是大惊,方才那妇人更是大叫:“我得回去看看我儿。”

许多人也叫了起来,要求回家护家人安危。孩子们也抱在了一起,有些年纪小的吓得哭了起来,几个妇人安慰着他们。

官兵们一顿喝斥,才将众人喝住了。领头将官道:“我们已将里外三条街全部封锁,遂户搜查,断不会让匪类逃脱。尔等勿要做乱,不然让劫匪有可乘之机逃脱,尔等与匪类同罪。”

刘先生心里一沉,封锁了三条街,却是直奔他这善堂来了,看来是姚文海躲藏的消息走漏了风声,但这风声消息不确切,官差们并不知道姚文海具体在哪儿。

刘先生忙施礼,道:“官爷辛苦了,还请官爷们务必将那些个恶贼擒住。我这儿都是些无依无靠无家可归的妇孺孩童,若被匪类欺上门来,那可就糟了。”

善堂众人纷纷附合。

领头官将便问:“你们这儿,近来可有什么可疑的人物出没?”

善堂众人面面相觑,均是摇头。

一汉子问:“官爷,那些匪类长得啥模样?我们仔细想想可曾在这街中见过。”

众官兵自然是答不出的,那官将只道:“且等我们仔细搜搜。”

在说这话之前,众官兵早已闯入各室搜查,善堂众人敢怒不敢言。

刘先生冷静地看着官兵们的搜查,再问:“官爷,那报案的是谁人?这街里街外的人我们都认得,唤得那人来,我们仔细问问,何处看到贼匪,是何模样。为了大家的安全,我们这些小百姓自然也要出力助官爷们擒贼。”

那领头的也不答,道:“你们莫吵闹,让我们仔细搜搜,便是相助了。”

先前发话的汉子忙道:“可不只今夜啊。今夜官爷们擒到他们便罢了,若擒不到,我们提心吊胆的,若能知晓些眉目也是好的。街坊邻里互相照应着,见到贼人便拿下报官。”

好些人附合。那领头官将也不言语了。只让他们别说话莫吵,等着官兵们搜完。

刘先生与那汉子互视一眼,转头安慰众人,抱起啼哭的孩子哄着。事情很不妙啊,没法报信,没法求助。善堂后巷那处,也不知如何了。

官差们不止搜善堂,他们还搜街,一户一家查看盘问,渐渐地搜进了后巷。巷口那户人家是开着院门的,见得有官兵进巷,手里端着的大铜盆哐铛一声重重的摔在了地上,盆里的水洒了一地,端盆的人惊声尖叫。

叫声惊扰了巷子。另一户挨近巷尾的人家重重摔开了门,大声喝问:“发生什么事了?”户主探出门来查看,看到官差,也吓得大叫一声。

官差们喝道:“一惊一乍做甚。莫吵闹,查劫匪呢。”

姚文海和安若芳听到了尖叫声,均是倒吸一口气。紧张地互相看了看,乔大娘没回来,只能靠他们自己应付了。

姚文海摸到门后悄悄往外看,听到巷子里有人叫道:“官爷啊,你们个个拿着刀,我们能不怕吗?是在搜什么劫匪呀,杀人的吗?”

几个官差敲巷口另一家门,摔盆那家道:“这户没人住呢?”话未说完就被查户的官差赶回屋去了。

敲门的官差们互视一眼,空宅?那更可疑了。一脚踹开门,闯了进去。

姚文海转头看向安若芳,小声道:“若是搜到这儿了,不应门不行。你躲到屋里,不要出来。我来应话。衙门里的小兵小差多了去了,如今城里又来了许多官兵,都未曾见过我,该是无事的。”

安若芳紧张地抿紧嘴,想说姚文海就算穿着粗布衣也是一身官家公子贵气,真的太可疑。他一开口说话,书卷气质更是明显,简直就是直接承认我在说谎,我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若是没人掩护,让他站在暗处蒙混过去,怎么可能过关。但如今没别的办法,安若芳只得点点头。

姚文海深吸一口气,也对安若芳点头,挥手让她快进屋。他趴在大门后头观察着,心跳加速,简直要跳出胸膛。

听着动静,官差们似是查完了外头的几户,正往里走。隔壁那户似乎也是没人,被官差踹了门。看来马上就要查到这儿了,姚文海抿紧嘴角,给自己鼓了鼓劲,转头欲看看安若芳是否回屋藏好,却吓得差点叫出声来。

那丫头居然踩着院墙边的木柴爬到墙头朝着隔壁探头探脑。

姚文海急得,这被发现了可如何是好?正欲冲过去拉她下来。安若芳却自己下来了。她奔进屋去,还没等姚文海松口气,安若芳却是把屋里的灯吹了,又奔进姚文海的屋把他屋里的灯也吹了。

姚文海愣了愣,这是打算装没人还是装睡下了啊?

安若芳奔到门后,拉着姚文海往那堆柴木跑,飞快地道:“你骗不过他们的,咱们爬墙到隔壁去,他们查过隔壁了,该不会再查一次的。”

是吗?姚文海来不及多想。就当是吧。反正若是再查一次,就当他们倒霉吧。姚文海两大步踩上墙头往隔壁看了看,跳下去应该摔不死。

这时候已能听到官兵在门外的动静了。姚文海当机立断,拉上安若芳,将她扶上墙头:“你先过去。”

安若芳这时候不与他推拒拖延时候,她咬紧牙关,翻过墙去,姚文海拉着她的手,吊着她胳膊将她放到那边墙下。

安若芳悄然安静地落到那院子里,但这边的门已被敲响,官兵的声音喝着:“开门。”

姚文海对安若芳苦笑:“来不及了。”

他撑起,坐到墙头,再翻爬到墙那边,可不是一瞬间就能完成的事,但是官兵们一脚踹开门,只需要一瞬间。

而门一开,一眼就能看到他的动静。

这一瞬间,姚文海选择从柴堆上跳了下来,回到自己的院子。

最起码,静儿安全了啊。

“不。”安若芳仰着脸,看着姚文海在墙头上消失。差点泪流。

这一瞬间,门外的官兵抬起了脚,欲往门上踹。这一瞬间,街上马蹄声响,有人大喝:“我等龙腾护国大将军麾下,奉蒋将军之令巡查护城,何人在此扰民?!”

声如洪钟,响彻街头,所有人均是一愣。

门外官差的脚放了下来。姚文海立在院中,心跳如鼓。安若芳将身子贴在墙边,藏在阴影下,瞪着大门方向。

“我等龙腾护国大将军麾下,奉蒋将军之令巡查护城,何人在此扰民?!”那响亮的声音再次响起,紧接着一声接着一声的锣声敲响了。

城若危急,锣声示警。

这数条街内的百姓都会被惊扰起来。

第16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