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李子玲好奇的看着李子瑜,随后不好意思的躲到了太夫人的怀里,瓮声说道:“好看!”

“看看,我说的是不是?”李子珑很得意,“七妹妹最不会说谎了!七妹妹,你还不过来见见四姐姐。她从外地回来,肯定给你带了好东西过来。”

“真的吗?”七姑娘李子玲忙从太夫人的腿上下来,仰头看着李子瑜,“四姐姐,你真的给小七带了好东西来了吗?”

李子瑜发誓,这五姑娘肯定是故意的,想要自己出个丑,估计想着自己从乡下来的,哪里有什么好东西。

不过在这一路上李子瑜也买了许多小玩意,李子瑜随手拿出了一个草编的蜻蜓,递给七姑娘说道:“七妹妹,这个东西给你。”

七姑娘李子玲果然一看就喜欢了,平时她哪里能接触道这个东西,所以对李子瑜说道:“多谢四姐姐,四姐姐,你真好,以后我让我的小胖和你玩吧。”

二姑娘李子珠忙解释道:“小胖是七妹养的一只哈巴狗。七妹喜欢的不行。”

“小胖才不是狗呢,他是我的伙伴。”七姑娘不乐意了。

“好好好,不是狗就不是狗,我看七妹妹你是不是有了四姐姐就不喜欢二姐姐了?二姐姐以前给你做了多少好玩的东西?”

“小七喜欢四姐姐也喜欢二姐姐。”

这话说的几个人都笑了,还真是讨人喜欢的小家伙。

太夫人让人把四姑娘带到她的住处去,又道,府里的爷们以后也会见到,不急在一时。就是大老爷和二老爷还有四老爷都是有公事在身,反正也不是住几天就走了,大家早晚就会见面,晚上的时候都是在太夫人的喜乐堂吃饭的,都会见着。所以姐妹们相见后,就安排人把李子瑜带到了碧霞坞去了,那黄鹂和画眉自然也跟去了,太夫人又赏了两个洒扫的小丫头,外加一个粗使的婆子,李子瑜身边有一个奶娘,还有一个贴身的丫头,这样和其他姐妹们的配置就一样了。

李妈妈事后说道:“这侯府果然没有以前繁荣了,连姑娘们身边的人都少了许多。”以前每个姑娘身边至少也有七八个丫头的,现在五个丫头就够了。

“人少更好。”李子瑜说道。

今天和姐妹们相见,大家都是各怀心思,除了最小的李子玲还懵懵懂懂的样子,其他的几个都不是善茬。

五姑娘李子珑表现的那么明显,而她只比自己小一岁,不知道她是为了什么。而二姑娘李子珠还给她解了围,这又是为了什么。

三堂姐是悄无声息的,六堂妹表现一般,还有些正义凛然的感觉。真是心思各异啊。

李子瑜沐浴了一番,换了一身衣服,白薇早把自己打听的事情告诉了李子瑜,不得不说,白薇称得上是包打听,就那么一会儿功夫,就知道了许多事。

“奴婢趁着去净房的功夫溜了出去躲在了门房那里,听那两个婆子在说什么四姑娘回来了,这下大姑娘的婚事就有着落了。姑娘,您说这是不是很奇怪,大姑娘的婚事怎么牵扯到您身上呢?”

李妈妈也是脸色发白,姑娘把自己分析的告诉了她,现在这话岂不是正验证了姑娘的猜测?太夫人也太过分了,怎么能这样做呢?不管好坏,都是你的孙女,一个是你的庶出孙女,一个可是您的嫡出孙女呢。

“姑娘,您可不能答应太夫人的要求,这女子要是被退了亲,那这名声也就糟了。”李妈妈说道。

白薇虽然不知道事情是什么样的,也说道:“李妈妈说的对,姑娘,咱们不能让别人得逞了!”

“李妈妈,如果那个上官清不是个好人呢?你还要不要我一定要遵守婚约?妈妈你是知道我的,我并不在意这些什么名声之类的,大不了我们再回到乡下去。而且我的名声不好了,这府上的姑娘们名声会好吗?我猜,老太太是想着让我心甘情愿的把这婚事让给大姐姐,而事后和外面的人说,当时定亲的就是大姑娘。再说,我们也不用着急,咱们府上想那样,可是上官府上是个什么态度都不知道,我想着,不出几天,上官府的人就会过来。如果上官府的人也想着娶大姐姐,我们就是再争取又有什么用?妈妈难道希望我嫁进去一个都不喜欢自己的人家过去?到时候吃亏的也是我们。”

李妈妈被李子瑜的一番话说的是无话可说,自己的姑娘是个什么性子,她很明白,如果那上官府真的是想娶大姑娘,姑娘肯定是不会再嫁进去的。阿弥陀佛,佛主保佑,但愿那上官府不是个嫌贫爱富的人家,但愿那上官公子是个好人。

李子瑜不用猜也知道这上官清肯定是个上佳的女婿人选,不然也不会让大堂姐春心萌动的。可是祖母大人真的是一点儿不顾祖孙情面,就为了自己的庶出孙女吗?恐怕没有那么简单吧。

而不那么简单的太夫人金氏对着老镇远侯的画像说道:“老三的闺女回来了!长得是越来越好看了。老爷,你说我这样做对不对?四丫头的品貌配给上官家的小子太可惜了,怎么也要配个更好的,才能让我们镇远侯府更上一层楼。不是我偏心大丫头,是我想给四丫头找个更好的。我是不是做错了?当然陈老将军被抄家问斩,我为了不连累自己家,就让老三把老三媳妇给休了。可是老三为什么敢忤逆我!丢下一切都走了,我这个怀胎十月的亲娘,连一个女人都比不上了!

老爷,你知不知道,我现在一看见四丫头,就想起了老三媳妇,我心里就恨的要命!你说我是为了镇远侯府着想也好,你说我是为了私心报复也好,四丫头和上官家的亲事都不能成了!正好大姑娘年纪到了,而且她隐藏的再深,我也看得出来这大丫头对上官家的小子很在意,我是不是该让大丫头自己去闹一闹?”

上头有关系

“还有,四丫头这一回来,咱们和宫里的关系更近了。谁能想到,当年陈老将军被抄家的时候,那个小丫头成了宫奴,还能生下了先帝爷最小的儿子?

又有谁能想到,那么多的皇子都自相残杀了,就剩下这个谁都没有在意的当今皇上?一切都是命啊。不过太后再是太后,当年下旨抄家的可是先帝爷,谁敢给陈老将军翻案?何况还有另外以为东宫太后呢。四丫头回来的好啊,我这手里有了四丫头,皇上的亲表姐,以后有多少事办不成?老天爷都帮着我镇远侯府呢。老爷,你地下有知,一定要保佑我镇远侯府永远不倒!”

太夫人有沉默了半响,回到正房的时候,她的陪嫁徐嬷嬷就说道:“太夫人是不是累着了,老奴给你揉揉肩?”

“不用了,你冷眼看着,四丫头是个什么样的人?”太夫人问道。

“沉稳大方,有太夫人你的风采。”徐嬷嬷说道。

“你啊你,说实话。”太夫人说道。

“老奴看四姑娘是个有主见的人,怕是不好说话的人。”

太夫人鼻子里冷哼了一声,“和他老子倒是很像!不过,现在回到了侯府,我这个当祖母的意思,她难道还想违背?除非她想一辈子嫁不出去!我制服不了她老子,难道我连她都制服不了?”

徐嬷嬷看太夫人表情凶狠,也不敢说什么,太夫人虽然是把自己当成心腹,但是所有的事情就要自己拿主意,就说当年三太太的事,罪不及出嫁女,虽然陈府是获罪了,但是三太太本身也没有错,可是太夫人你就立逼着让三老爷休妻,这传出去镇远侯府的名声都不好听了。这几年才慢慢的没有人提起。现在太夫人又想着把大姑娘嫁给上官少爷,而让四姑娘高嫁。这要是别人知道真相后,还不定怎么说镇远侯府呢。

老太太一辈子做主,做惯了,所以想一出是一出,只是有些事未必如愿。

“大姐,我今天可是帮着你挤兑那个乡巴佬了,你为什么什么都不说?”五姑娘李子珑跑到大姑娘李子珍面前问道。

“说的什么话。大家都是姐妹,我何时让你去挤兑人了?再说四妹妹也是我们的姐妹,你说什么乡巴佬?这话以后可不能说了。”李子珍说道。

“哼,你就装吧,以后你没有心想事成可别怪别人!你以为别人不知道啊,你看上官大哥的眼神

都那个样,现在还装模作样的。你可看好了,四姐姐比你长得好看多了,人家也是嫡出的姑娘,还和上官大哥有婚约,你说你要是上官大哥,你会选谁?我今天故意在祖母那里提到了三婶,就是想要祖母厌恶四姐姐,从而让你心想事成,可你可好,现在还跟我装。等以后四姐姐进宫后,太后直接下旨了,你哭都没有处哭。”五姑娘李子珑不客气的说道。

李子珍赔罪说道:“你也知道我们都是庶出,这平时说话都得小心,我还不是不想你以后让祖母罚了?好了好了,都是我的不是,五妹妹你很好,正好,我这里新作了一块苏绣帕子,你要是喜欢就拿去,算我给你赔罪怎么样?”

“这还差不多。大姐姐,你可要当心了。老太太虽说是有那个打算,但是谁知道会不会改主意?

而且宫里的那位不管有没有权利,也是四姐姐的亲姨母,到时候我们几个算什么?老太太肯定会什么都依着她的。”

“嗯,我明白,多谢五妹妹提醒。”其实自己一点儿也不担心,四妹妹越是身份好,老太太越是不想把她嫁进上官府,因为上官府也不是什么太高的门户,顶多算是清贵之家,而依老太太的性子,既然四妹妹有那样一个靠山,不好好利用才怪。

但是老太太什么都想面面俱到,为了补偿上官府,肯定是想再嫁一个孙女到上官家。而自己作为长孙女,不就是最好的人选?

“二姐姐,我刚来,这里还很简陋,希望二姐姐不要见怪。”李子瑜抱歉的对李子珠说道。

“自家姐妹,说这个干什么?我看你刚来,肯定衣服还来不及做,我这里有几件还没有穿过的衣服,你要是不嫌弃,就收下来,以后有什么事也可以跟我说,毕竟我在府里的时间比你长。”

“那我就不客气了多谢二姐姐!”李子瑜想着,终于上门了,只是这位二姐姐所求何事呢?

有些人不管她是好人还是坏人,只要能对自己有用就成。这位二姐姐肯定是要拿出一点儿诚意给自己的。

“四妹妹,你回来了真好。宫里的太后娘娘肯定是高兴极了!”

太后娘娘?这和自己有什么关系?李子瑜纳闷了。

二姑娘李子珠说道:“看看,就知道你什么都不知道。其实也难怪,太后娘娘命好,是谁也比不得的。”

通过这位二堂姐的述说和自己的猜测,李子瑜知道了,原来自己最小的姨母当年被抄家的时候,成为了宫奴,在宫里被先帝爷偶尔的一次临幸就怀上了身孕,生出来了一位皇子,但是却因为身份低微,一直就是影子一样的存在,母子俩个人几乎被人忽视,但是也正是因为这样,皇子们争皇位的时候才幸免于难。

而先帝的幼弟宁王最后平息了这场混乱,就与当时的皇后一起联手,把先帝爷幸存的这个年仅五岁的皇子扶上了皇位,而宁王被封为摄政王,总领各种政务。

也就是说,现在宫里有两位太后了,一个先皇后,一个皇上生母,估计这东宫太后还挺强势,要不然那宁王也不会和她联手了。李子瑜模模糊糊的记得自己的小姨母的样子,那时候她也才十几岁,正是豆蔻年华,可惜后来发生了那样的事,一个女孩子在宫里为奴,不知道受了什么罪。虽然后来是母凭子贵,但是可能处境更危险。前有摄政王,后有东太后,她和当今皇上也不过是别人手里的木偶。

李子瑜到现在也没有听说外祖父被平冤昭雪,可见她那个太后也过的很不如意了!只是镇远侯府的这些人却想着利用自己和太后的关系,谋取更大的利益。

而这位二姐姐估计心里想的也是和自己弄好关系,以后也有所得吧,看她年岁也到了出嫁的年纪,难道是想通过自己得一门好姻缘?可是自己能帮得了她什么呢?她是二房的嫡出,根本用不着担心亲事吧。

心思各异的侯府众人

“多谢二姐姐告诉我这些事,我刚来,什么事情都不知道,要不是二姐姐,我还被蒙在鼓里。二姐姐的恩情我记住了!”

“什么恩情不恩情的,我们是姐妹,告诉你一些情况也是应该的。我现在一个人在屋子里也没有什么意思,四妹妹要是有空了可以去我那里坐坐。今天你才回来,肯定需要休息,我就不打扰了。”李子珠说完,就笑着告辞了。李子瑜真的觉得有些累,就去床上休息了一会儿。

李子珠看着从李子珍屋子里出来的李子珑,不由的心里嘲笑。想了想,就转了个弯,去看自己的娘赵氏去了。

二太太赵氏看见自己的闺女过来了,让自己的儿媳妇三少奶奶下去了,“娘,刚刚我去四妹妹哪里去了。”

“哦?你是不是告诉了她宫里的事?”赵氏问道。

二姑奶奶个犹豫了一下,说道:“是,我觉得祖母偏心,什么都不告诉四妹妹,四妹妹好歹是我的姐妹,不忍心她受欺骗。”

“胡说!”赵氏有些恼怒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别人都不去说,偏偏你去说,你还怕老太太看咱么二房不顺眼啊,专门给她把柄上去。”真真是不懂事,本来自己二房是唯一的庶出,在这侯府的地位尴尬,要不是自己娘家也是侯府,且自己左右逢源,把老太太伺候的高高兴兴的哦,这府里有自己一席之地都没有。

“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我都知道,为娘的告诉你,你趁早死了心,别想些有的没的。以后娘自然给你找一门好亲事。让你过的舒舒服服的。要是再擅作主张,就别给我出门了!老太太又是个小心眼的,你父亲也不敢忤逆她,你说你这样让老太太生气了怎么办?到时候娘都不好替你说话。”

李子珠听自己娘这样说,也生气了,“我说什么了?我实话实说而已,反正四妹妹早晚都要知道,我还提前卖个好呢。娘,要我说,那大房里打的主意也太缺德了,干什么抢别人的未婚夫,大姐是没有人要还是嫁不出去啊,看上谁不好,和自己的堂妹抢人,我一想着心里就不舒服,不就是欺负四妹妹无父无母吗?

还有,老太太也真是的,干什么要帮着大姐姐,难道四妹妹就不是她的孙女了?要是我嘛,和老太太隔了一层,但是四妹妹可是她嫡亲的孙女,越想越觉得这些人都是欺软怕硬!我这样也是为了咱们府上着想,万一四妹妹和宫里的太后告状了,以后咱们府上有的受的!”

二姑娘和自己的母亲赵氏一样说话很厉害,而且在自己的母亲面前是有什么说什么,一点儿也不觉得非议长辈是不好的。

赵氏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这丫头,就怕你口没遮拦,你听听你说的是什么话。让你爹听见了,或则是让你五妹,六妹听见了,告你一桩,你娘我都保不住你。我怎么就有你这样一个孽障!还有,你说宫里的太后,四丫头的亲小姨,她能做得了什么主?现在都是夹着尾巴做人的,能不能长长久久的活下去都是困难,还给你四妹妹做主!

那东太后可是巴不得她早点死呢。皇上的生母又如何?没有娘家的支持,也是无根的浮萍!听着倒是光鲜,还不是如履薄冰。你打的那个主意趁早歇了吧。”

“娘,我就是不服气,凭什么我就不能高嫁?就因为父亲是庶出?但是外祖父还是定远侯呢,不比别人差什么!娘的心思我知道,可是大姑姑她本人还寄居在我们侯府,大表哥不过是个秀才,我就是不愿意!”

赵氏心里很郁闷,自己的女儿怎么就不能理解自己呢?高嫁有什么好的?以后还不能当家作主,婆婆也难伺候,还一大堆妯娌,关系乱的不行,就像自己,还平嫁呢,都是说不完的烦心事。好在自己在丈夫面前的腰杆很直,所以二房的事情都是她做主。就连妾室也是在后面才生的孩子,且都是女孩子!

她对于自己唯一的女儿,也是希望她以后能过的好。大姑太太虽然寄居在侯府,但是手里的嫁妆也很多,只是因为想和娘家近一些,所以才没有出去找房子。且是自己的亲姑姑当婆婆,以后也不会受罪啊。表侄子也长得一表人才,和珠儿也是认识的,总比陌生人强吧。可是这丫头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是想着那摄政王,心太大了也不好,那摄政王岂是自己的女儿能够嫁的?东太后可是有好几个年幼的妹妹和侄女儿都到了适婚的年龄,怎么能便宜别人?

而二丫头找到四姑娘的用意,不就是想着能通过皇上的生母来达成自己的愿望?可是事情要是那么好办就好了!为了女儿的将来着想,绝对不能让二丫头再任性而为!且婚姻大事本来就是父母之命,由不得你自己做主!想到这里,赵氏暗自下了决心,一定要和大姑太太去谈一谈,把两个孩子的婚事定下来!

且不说府里众人的心思各异,晚上在喜乐堂用晚膳的时候,李子瑜见到了大伯父,二伯父和四叔,几个堂哥堂弟也都见着了。就是在侯府居住的大姑太太谢李氏和她的两个儿女都见着了。

李子瑜知道大姑母的女儿不是她生的,可是这姑娘似乎很得大姑母的喜欢。几个人嘻嘻哈哈的见了礼,老太太一声令下,这就分桌吃饭了。倒是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大家都很优雅得体的吃着饭,头都没有抬一下。

等吃完了饭,大伯父他们告辞而去,下一辈的成亲了的大爷二爷三爷也不便在这里呆着,就剩下一群妇孺。老太太是想用这个机会把李子瑜回来的消息告诉给众人,目的已经达到,至于是不是让大家的心里起了风浪就不得而知了!

大姑太太谢李氏还给了李子瑜一对缠丝金镯子作为见面礼。

“瑜儿可算是回来了,我们放心了。”大姑太太如是说。

谢李氏也是个苦命的人,年纪轻轻的夫君就得病过世了,守着唯一的儿子和一个庶出的女儿过日子,老太太就这一个嫡出的女儿,心疼她年少寡居,所以就让她住进了侯府,单独一个院子,只是每日的吃穿用度都是自己拿钱来,也因为这样,府上的几个太太都没有什么埋怨的。反而看着老太太疼爱谢李氏,而对她很尊重。

所以这位大姑母对李子瑜和蔼可亲起来,李子瑜心里的感觉怪怪的,不是她草木皆兵,而是这一天的见闻都让李子瑜发觉每个人都没有安好心眼,别人对自己好,都要想一想有什么目的。这镇远侯府可这不是人呆的地方。

宫里来人

第二天,知道消息后的二姑太太袁李氏也亲自上门了,二姑太太嫁进了袁家,因为是长子长媳,所以二姑父袁大人出外任知府,她只能留下来伺候公婆。好在她生有嫡长子袁放和嫡长女袁蝶儿,都留在身边。

二姑太太想起婆婆说的话,“你夫君这几年一直在外面,想要回来也回不成。亲家那边也没有办法,这次你这个四侄女儿回来,多多少少也是条路,你回娘家了,好好的和你这个侄女儿弄好关系,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是啊,自己的丈夫在外地,虽然说捞钱的机会多,但是却不和自己和自己的儿女在一起,有别的女人伺候他,日子久了,这再深的感情也淡了,虽然不说是宠妾灭妻,但是还是让人很不舒服。

也不是没有求过娘家人,但是这次动乱后,镇远侯府地位远远不如以前,朝政都是摄政王在把持着,还有就是王太后的娘家人,哪里有镇远侯府说话的地方?

而这个四侄女儿不管怎么说,都是皇上的亲表姐,皇上生母的亲外甥女儿。不管怎么说,也得给皇上生母面子不是?

所以她今天过来了,先见过了嫡母。又送上了丈夫从外地带过来的东西。二姑太太的生母已经过世,所以并没有别的去处。

“母亲,今天过来,是因为听说四侄女儿回来,想着好几年都没有见过了,不知道今天能不能见上一见?”

太夫人金氏道:“你是她长辈,有什么见不见的?邱嬷嬷,去碧霞坞把四姑娘带过来!”

这个庶女对自己也算是孝敬,虽然有些小心思,但大体上还是过的去的。既然她想见四丫头就让她见。

过了半盏茶的功夫,李子瑜被带到了这喜乐堂,二姑太太一看见李子瑜就上前拉着李子瑜的手,“这就是我四侄女儿,果然是好相貌,难怪母亲一直念叨着,我看一眼就喜欢的不行。”夸张的话说了一大堆,太夫人才对李子瑜道:“这是你二姑母!”

原来是她!李子瑜忙给二姑太太行了礼。“快别多礼,二姑母来的匆忙,没有带别的东西,不过这块羊脂玉是从西番过来的,侄女儿你拿着,不要嫌弃。”

“这么好的东西,侄女儿怎么敢要?“这确实是一块好玉,晶莹剔透,想要掐出水来,肯定价值不菲。

“你二姑母的一片心意,四丫头你就收着,又不是别人!”

“对对,都是自己人。侄女儿你就收下,不然姑母可认为你是看不上了。”

话都说到这一步了,李子瑜不收就不行了。

“多谢姑母!”

“你蝶儿表妹应该和你同年,她在家里也没有一个伴,子瑜要是有空就去我们府上住上几天,蝶儿肯定很高兴!”二姑太太如是说。

“那感情好,等四丫头这几天安定下来了,就让她们姐妹几个去你府上,不然会说我老太婆天天拘着她们了。”太夫人笑着说道。

“多谢母亲!”二姑太太也笑着说道,想着第一次见面,也不能多说,慢慢的关系近了,在旁敲侧击的把自己的事情说出来,所以赔了老太太一会儿,就;连饭也没有用,就回袁府了。

太夫人又有些焦灼,这都第二天了,自己的这个庶女都知道了,怎么宫里还没有什么动静?难道那陈太后真的是一点儿权利也没有?连见自己唯一的亲人的权利都没有?要真是这样,自己的这步棋是不是下错了?

太夫人又想,再等给几天,如果还是没有消息,那么就要另想办法了,四丫头长成这样,就是没有宫里的关系,给一个王爷做侧妃都行!镇远侯府虽然没有以前显耀,但是四丫头好歹是侯府嫡女,这种身份不算低。

结果到了第三天,宫里终于来人了,是两个太监亲自过来,要直接把李子瑜给带进宫去。太夫人心里松了一口气,吩咐了李子瑜在宫里的注意事项,又给这两个太监私底下塞了银子,李子瑜就在众姐妹羡慕嫉妒的眼神中进去了宫里。

“李姑娘,一会儿进宫了,先去慈宁宫拜见孝文太后,然后再去储秀宫拜见孝安太后。”

“多谢公公指点。”孝文太后是原来的皇后王太后,而孝安太后才是自己的小姨。看来宫里确实是那东太后做主,慈宁宫历来都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这位王太后当仁不让的住了进去,而自己的姨母则住进了一个不怎么显眼的储秀宫。

说话的功夫,轿子就停了,李子瑜在内侍的指引下,来到了这慈宁宫的宫门外,刚刚和自己说话的太监上前通报了一回,一个宫女进去禀报,没过一会儿,那宫里出来说道:“太后娘娘正在用早膳,你们等着。”

这个时辰用早膳,李子瑜知道是这位东太后想要给自己一个下马威了,谁让自己的姨母是皇上的生母呢?严格意义上来说,她们是对头关系。只是不知道这么严重,连自己这个小配角都被殃及了!

那位太监抱歉的看了看李子瑜,李子瑜对他笑了笑,这样的事情也不是他能够解决的,从知道要过来宫里的时候,李子瑜就知道,一定不会那么顺利。没有让自己跪着等就是好的了。

“娘娘请李四姑娘觐见。”终于听到了这个声音,李子瑜跟着宫女进了慈宁宫。这屋子里倒是没有什么檀香,而是很好闻的花香,闻起来像是莲香。

“见过太后娘娘!”李子瑜看见上座的一个人,跪拜道。

“起来吧。来人,赐座。”

立刻有人拿了一个绣凳过来,李子瑜谢恩坐下,这万恶的统治阶级啊,什么时候是个头。

“抬起头来!”威严的声音响起,“果然不辜负孝安妹妹的念叨,是个好相貌!”

这话李子瑜这几天听得多,可是就是这人的口气让人那么的不舒服,只是她现在是太后,还是有实权的太后,李子瑜只能忍着。“娘娘夸奖了。娘娘才是国色天香。”这位太后娘娘年纪大概有四五十岁,没有穿象征身份的黄色袍子,倒是穿起了大红的衣衫,整个人显得很张扬,头上插着凤钗,只是再张扬,这岁月不饶人,眼角已经有细纹了!眼睛年轻的时候估计很大,只是人老了,这大眼睛带来的大眼袋就掩饰不住了。

“小嘴还挺会说话,比你姨母强多了。你不用紧张,哀家这里难得有个年轻的姑娘过来,所以一见了你,就什么话都说出口了。”王太后话锋一转,“听说你以前都是住在乡下的?”

“是。”

“唉,真是苦了你了,不过以后就好了。哀家看孝安妹妹肯定等急了,就不和你多说了。王嬷嬷,你带着李四姑娘去孝安太后那边去吧。”

“奴婢遵旨!”

这位王嬷嬷长着一张圆脸,不说话就看起来很和蔼,一开口就让人觉得冷飕飕的,所幸她一路上话并不多,最开始的两个太监也跟来了。到了储秀宫门口,早已经有宫女在伸着脖子张望了,一见到李子瑜这几个人,连忙上前说道:“总算是来了,娘娘都等急了。”一看见旁边的王嬷嬷,立刻闭上了嘴巴,恭恭敬敬的给王嬷嬷行了礼。

“行了,行了,赶紧把李四姑娘拎进去,免得你们主子心里担心!”

小姨,你还好吗?

“嬷嬷,说什么担心不担心的。实在是咱们娘娘好久没有见到四姑娘了,心里激动,嬷嬷不要见怪。”

李子瑜跟着进去,这王嬷嬷也跟了进去,看来还真是个监视的,就那么怕姨母和自己说什么吗?不知道越是压迫的严重越是反抗的严重吗?

“小鱼儿,真的是你吗?”一个二十来岁的女子,穿着家常的衣衫,李子瑜还没有看清楚,就被保住了。

小鱼儿,这名称好多年都没有人叫了,李子瑜只知道自己的爹娘会叫,还有就是回到外祖父家,外祖父,外祖母还有几个舅舅会叫,然后就是母亲唯一的妹妹会这样叫的。

“小姨,真的是你?”李子瑜也哽咽了。

“是我,是我,小鱼儿,你受苦了!”

“太后娘娘,这是宫里,请您注意宫规!”王嬷嬷在旁边冷声说道,“李四姑娘,你要给太后娘娘见礼!”

李子瑜感觉小姨的身体一僵,李子瑜暗地里使劲按了按小姨,忙和小姨分开,规规矩矩的给自己的小姨行了礼,“拜见太后娘娘!”

“免礼,请起!”孝安太后忍住了心中激动的心情,和李子瑜安君臣之礼。

有一个王嬷嬷确实是好多话说不出口,两个人只能捡了一些不重要的事情说了出去。李子瑜突然道:“娘娘,刚才进宫来的时候,倒是看见一个趣事。”

“哦?什么趣事?”孝安太后看见了李子瑜递过来的眼神,就接着说道。

“是这样,臣女经过金水桥的时候,看见一个内侍在挥鞭子朝水里抽,您说好笑不好笑?而且奇怪的是旁边竟然没有人劝阻,不知道那内侍对那水有什么冤仇,竟然那样恨。”

旁边的王嬷嬷听了李子瑜的话脸色就不好看了,忍了一会儿,就对两人说道:“既然已经把李四姑娘给娘娘送来了,奴婢就告辞了。”

孝安太后道:“王嬷嬷,怠慢了。”

等王嬷嬷一走,两个人才能尽情的哭了一场,“没想到竟然是和姐姐永别!连姐夫也不在了,你受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