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一个念头,就在皇上的心底里头生了根。

随后几天,皇上再试了他一次。

之后,皇上便确定,这个李睿,果然也是有着几分过人的本事的。

不仅是继承了他母亲的天赋,而且,练武方面,似乎又传承了摄政王的天分。

这样的一个天之骄子,若是不能好好地发挥他的潜力,岂非是浪费了?

所以,皇上心中有了数,便常常召他进宫说话。

之后安潇潇的产期将至,皇上直接就以不想让她分心再影响皇嗣为由,将李睿召入宫中,亲自教导。

对于李睿来说,其实也没什么差别。

以前在摄政王府的时候,也是天天往宫里头跑。

如今住到宫里了,又成了天天往摄政王府跑。

安潇潇怀这一胎时,感觉和头一胎不太一样,所以,一直以为怀的是个女儿。

而对于澈公子来说,若是能生一个和潇潇一样的女儿,自然是最好的。

不过,他关心的,倒不是孩子是男是女。

眼看着潇潇的肚子一天天大起来,可是食欲却并没有很好,这让他万般的着急。

看看肚子跟吹起来的一样,可是那小胳膊小腿儿还是跟以前一样细,就怕她再不注意,摔着了,碰着了。

更要命的是,澈公子担心这孩子到时候长地太胖,不好生怎么办?

虽然是有安潇潇和乌昊辰等人的再三安慰,可是澈公子仍然觉得不能大意。

无奈之下,乌昊辰只好给安潇潇列了食谱,然后一天把三次脉,这才让澈公子的忧虑淡了一些。

李睿被皇上带入宫中陪伴,安潇潇心里多少有些想不明白。

“怎么了?”

安潇潇脸上的忧色更深,“你说皇上自己也有两个儿子,干嘛非得把我们的儿子给叫进宫去呢?”

“放心吧,皇上也是担心你。”

“咱们王府这么多人呢,还能看不住一个孩子?”

好吧,澈公子也不得不承认,皇上的这个理由,其实是有些牵强的,站不住脚的。

可谁让他是皇上呢?

圣命难违!

终于,忍了几个月的澈公子,还是在一天早上,迎来了他的次子的出生。

当产婆将孩子抱出来,并且向他邀功,说是一位小公子的时候,澈公子的脸都黑了。

倒不是他有多喜欢女儿。

主要是安潇潇一直觉得有个儿子了,若是能再生个女儿,刚好凑一个好字。

结果,盼了半天,现在抱着的,竟然是个儿子!

这位二公子是怎么也没想到,这才一出生,就被自己的亲爹给嫌弃了。

好在,安潇潇倒是没有觉得太失望。

虽然是个儿子,让安潇潇觉得略有些遗憾,可是对于皇室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喜事。

喜讯传至宫中,皇上自然是龙颜大悦。

直接下旨,赐名李安。

对于皇上的赐名,摄政王夫妇倒没有表现得有多不满。

大伯给侄儿取名字,倒也是常见。

前来恭贺之人,自然是络绎不绝。

只不过,都被乌昊辰等人给挡在了外面。

李庭希已然成婚,哪怕是再不乐意,他也不可能一辈子不娶。

好在,如今正妻已经有了身孕,也省得母妃天天在他的耳边叨叨。

安潇潇刚刚被移至了寝室,皇上的圣旨就来了。

“不是赐了名吗?怎么还有圣旨?”

“许是赐给你的一些补品。

安潇潇想想皇上对她的宠爱,便笑了。

但凡是宫里有的,他们这摄政王府里头一定有。

便是皇上的妃嫔没有的,摄政王府里头,也有。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免李睿摄政王府世子一位,由次子李安承袭亲王爵,立为世子,钦此!”

众人都懵了。

澈公子则是一脸懵逼的表情,片刻过后,似乎是又明白了。

不会是他想的那样吧?

果然,紧接着,又一道圣旨降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李睿天资聪颖,人品端正,特立为太子。因太子年幼,仍住于摄政王府,钦此。”

这道圣旨,当真就把所有人都给砸懵了。

皇上膝下有两位皇子,为何要立一个侄儿为太子?

皇上这心是有多大?

澈公子拧眉,拒不接旨。

“来人,小心守着,本王进宫一趟。”

传旨太监见摄政王不肯让孩子接旨,只好也跟着回宫了。

据当天在御书房外当值的人透露,当天皇上跟摄政王一起密议了约莫有半个时辰,最终,还是摄政王不得不低头,神情有些沮丧地从御书房里走了出来。

据说,摄政王当天晚上狠狠地教训了小世子,啊,不对,是太子一顿。

之后,太子殿下便在宫中、摄政王府轮流居住。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太子在宫中小住时,竟然是与皇上同吃同住。

安潇潇虽然一直想着不能让儿子坐上那个辛苦的位置,可是没想到,当年澈公子不肯坐,如今儿子被皇上给强行立为了太子。

皇长子体弱,这一点京城人尽皆知。

可是皇上还有一位二皇子呀。

安潇潇担心的是,贤妃好不容易生下一位皇子,如今眼见着李睿被立为了太子,心中定然是不好受的吧?

安潇潇的猜测没错。

据说,圣旨下来的当天晚上,淑妃便去了一趟贤妃宫中。

说是去请安,只是言词间挑拨的意思,傻子都能听得出来。

“妹妹膝下的小公主,还是当年的静嫔所出。妹妹反正也无子,倒也罢了。可是姐姐的皇儿身体康健,倒是不知,皇上何故如此了?”

第二章 真不让人省心!

淑妃的挑拨,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的。

贤妃纵然是面上不显,可是心里头也定然是不舒服的。

之前无论是皇上,还是安潇潇,都盼着她能为皇上生个儿子。

她也一直以为,只要自己能为皇上生下儿子,那么,皇上也就算是有了继承人。

毕竟,大皇子身体不好,怕理难以担当重任。

可是,二皇子明明身体康健,皇上又为何?

贤妃不敢再胡思乱想下去。

她总觉得,皇上的心思,怕是没有那么简单。

午膳时,皇上也过来一起用了。

看了一眼丰盛的饭菜,皇上的兴致,显然不错。

“来人,去将二皇子抱来,让朕看看。”

“是,皇上。”

二皇子才刚刚会走,只会咿咿呀呀,还不会正经地叫人。

“来,皇儿,父皇抱抱。看看长肉了没有。”

看到皇上对待儿子的态度,贤妃自然是高兴的。

明明皇上如此宠爱皇儿,为何要将太子之位,交给他人呢?

当然,这种话,她是万万不敢问出口的。

待用过午膳,二皇子也被人抱到了偏殿去歇息。

“皇上,您也躺一会儿吧。”

皇上应了,然后靠坐在了榻上。

“爱妃可是觉得朕不应该立侄儿为太子?”

贤妃心头一惊,看着皇上如此平和的态度,一时也摸不准,皇上到底是生气了,还是只是随口问问。

“皇上,这等大事,臣妾不敢妄议。”

皇上的眉心微紧,“只是不敢妄议,不代表了不敢多想。”

贤妃顿时一怔,脸色微变,“皇上恕罪。”

皇上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贤妃,并未曾叫起。

直到看见贤妃的身子已经开始有些晃了,这才缓声道,“起来吧。”

贤妃心生畏惧,不敢抬头。

“淑妃来过了,朕知道。”

贤妃心里咯噔一下子,果然,什么事情也是瞒不过皇上的。

“皇上,淑妃妹妹只是口无遮拦,随口说说而已。”

算是在为淑妃开脱,也表明了自己并不曾将话放在心上。

“身为后宫妃子,她的位分仅次于你。也该让她好好地学一学女诫了。”

“是,皇上。”

贤妃明白,皇上这是对淑妃不满,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警告和敲打。

借着自己的手来惩罚淑妃,无非就是想要告诫她。

有些事,是连想也不能想的。

贤妃轻轻地咬了一下嘴唇,果然,帝心难测。

“朕多年来,一直未曾立后,朕原以为,你会明白。”

贤妃大惊,抬头看向了皇上。

“你的身分,显然是不能问鼎后位的。若是朕要立后,这宫里势必会多出一位勋贵之女来。贤妃,朕想让你和公主皇子过得更舒坦自在一些,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心。”

贤妃快速低头,“是,臣妾明白了。多谢皇上指点。”

贤妃吓出了一身冷汗,见皇上闭了眼,这才无声地退了出去。

到了殿外,冷风一吹,只觉得自己的后背湿湿凉凉的。

帝王之怒,果然是可以如雷霆般震荡,也可以如钝刀剜肉般心痛。

抬手轻轻地抚上了胸口。

这一次,她明白皇上是铁了心地要立李睿为太子。

若是她不安分,那么,后宫之中,便再不可能是她一人独大的场面。

就算是她能想法子谋害了李睿,可是摄政王如今还有一位小世子呢。

摄政王夫妇康健,指不定后面还会再继续生儿育女。

这么多的子嗣,她杀得完吗?

再说了,以她的本事,对上摄政王和王妃。

那不是找死的节奏吗?

贤妃也不傻,早先被淑妃说动了一二分的心思,如今,又被皇上刚刚的三言两语,直接给打消得干干净净。

至少,她和皇子公主,都能平平安安的。

就算是不能问鼎大位,可是将来儿子至少也是可以获封为一介亲王的。

所以,她还有什么不满足的?

想想自己当年不过就是一介流民,落魄无依。

若非是当年的贵人出手,她如今只怕要么死了,要么沦落风尘。

如今能有这般尊贵的身分地位,她不该奢求太多。

想明白了这一切,贤妃总算是缓缓地舒了一口气,转身去了偏殿。

当日后晌,贤妃便命人送了一本女诫过去,并且下令禁了淑妃的足。

淑妃气得摔碎了两套茶具,仍不解气。

若非是因为身边的这个小公主算是自己的倚仗,她一定会好好地教训那小贱种一番。

宫里头的事情,安潇潇很快也就知道了。

对此,她倒是未做任何的评断。

毕竟,皇上已经有了态度。

那么,剩下的,就看贤妃和淑妃自己是否能想清楚了。

对于儿子的安全问题,安潇潇并不曾担心过。

先不说皇上和澈公子都派了暗卫跟着,就凭着李睿自己的本事,别人想要伤着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了保险起见,安潇潇还是说服了皇上,让李睿每天晚上都回到摄政王府来睡。

安潇潇让他每天晚上都回来睡,一方面是想着跟儿子多一些想处的时间。

另一方面,也是要慢慢地告诫儿子,有些东西,是不能外露的。

还有,乌昊辰也来到了京城,就住在摄政王府。

这个师父,总要多传授徒弟一些本事的。

其中,自然就包括,如何使用并且控制自己的天赋了。

安潇潇从澈公子那里知道,皇上已经明了李睿的某些事了。

不然,皇上也不会下定决心要立李睿为太子。

安潇潇轻叹一声,好在他们还有一个儿子,不然的话,将来有一个皇上儿子,谁到他们跟前尽孝?

虽然不想成为孩子的拖累,可是他们总有老到不能动的那一天。

所以,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不想,便不会发生的。

“你还在怪皇兄?”

安潇潇摇头。

起初的确是怨怪过的。

毕竟李睿还可是皇上就将太子这样的名头套在了他的头上。

也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盼着李睿出事。

“放心吧,如今齐王余孽已肃清,不会有事的。”

现在,的确是真正的国泰民安了。

“我只是在想,皇上这样的决定,只怕对二皇子来说会不太公平。”

安潇潇倚在了他的怀里,“如今二皇子年幼,自然不会懂。可是时日长了,难免不会有些个多嘴的奴才胡言。到时,只怕他们兄弟,反倒成了仇人。”

澈公子的眉目深了一些,“放心,我会安排好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澈公子,便是皇上,自然也将此事看得极重。

毕竟,二皇子是他的亲生儿子。

他可以将皇位传给自己的侄子,却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儿子走上一条不归路。

二皇子身边服侍的人手,都是皇上经过了精挑细选的。

不仅如此,还在二皇子的身边安排了暗卫。

一方面是为了保护他。

另一方面,就是要确保不会有人来故意搬弄是非了。

虽然二皇子还小。

可是有些事情,总是防不胜防的。

小太子每天白天进宫,晚上回府。

无论是课业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弟弟待一会儿。

这是安潇潇在有意识地向他灌输一些亲情的概念。

她不希望将来自己的儿子长大,却是一个六亲不认之人。

皇上将小太子带在身边,亲自教导,无论是规矩,还是其它的课业,小太子的表现,都令皇上十分满意。

考虑到孩子还所以,皇上给他安排的课业,并不重。

而且,每隔五天,便有两天休息的时间。

这两天,可都是安潇潇争取来的。

这日,眼看着太阳就快要下山了,正好摄政王在御书房与皇上议事也结束了,便直接将儿子带走了。

御书房里一静下来,皇上就觉得心里头有些空落落的了。

大皇子体弱,不可能适应现在太子所学的这些课程安排。

而二皇子太自然也不能过来陪他一起说话。

皇上叹了口气,再次认命地看了一眼龙案上的折子。

片刻,大总管推门进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