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不回来!”玉兰揪着他的耳朵喊。

从长沙奔西北方向,再过益阳走150里地,便到了有湘中粮仓之称的常德,一路畅通无阻,有部队拦截,知道他们是给进驻常德的57师运送武器弹药,便一路放行。车一进城老旦就觉不妙,百姓正在逃离,城墙上堆着沙包,成群的暗堡在修,火力点密得坟头一样,这里竟要打一场仗么?

王立疆接南城门卫兵电话,得知老旦来了,高兴地迎出老远。师长逼着他筹备武器弹药,但74军装备部捉襟见肘,竟是一支步枪都给不了。倒也不是故意刁难,而是74军本就在上次战役打得弹尽粮绝,如今穷得军长王耀武都在卖家具,参谋部的官员还有穿两只不一样鞋的。57师师部筹集了一笔钱,却没地方去搞枪支弹药。王立疆和柴意新团长愁得没辙,就找了二道贩子,给了小一半定金,半个多月也没下文,他还以为半箱子大洋打了水漂,被二道贩子黑了,却不想老旦竟给运来了,连大洋都给运回来了。他得知经过,一下下拍着老旦的肩膀,说你就是我的活菩萨,我啥时候遇到坎儿,你必然来帮我过关,你这样的兵我该多抓几个,值啊!

“你知道最近的国际局势么?”王立疆给他和二子倒着茶。

老旦摇了摇头,又说:“啥叫国际局势?”

“就是……这么说吧,你知道日本鬼子现在不光是和咱中华民国打,还和美国英国打,对吗?”王立疆给自己也倒了一杯,坐下摘了帽子。老旦点了点头。

“日本和德国、意大利前几年成立了法西斯联盟,就是狼、狈和狐狸的关系,都不是好东西。咱们和美国、英国、法国等国家成立了反法西斯联盟,他们一伙,咱们一伙,明白不?”王立疆用茶杯分堆儿做着比方。老旦忙点头。

“现在这个法西斯联盟开始走背字儿了,意大利完了,独裁头子墨索里尼都下台了,日本鬼子的日子也不好过,美国人在太平洋上把他们打得很惨,把他们的舰队啦飞机啦打得快差不多了,你知道鬼子为啥这一年在中国没啥动静么?动不起!他们后院起火,家里天天被美国人扔炸弹呢。”王立疆往茶杯里扔了一块冰糖,咚地溅起水花。

“好事儿呀,那这常德……”老旦指着外边说。

“正要说到这儿……不管出于什么原因,可能是想隔断中国和东南亚的联系,也可能是想先解决第九战区,鬼子从9月份开始调兵频繁,一动就几万人。他们调兵,咱们就跟着动,大家摆开了准备开打,看来看去,常德很可能是战场之一呢。”

“来了就打呗,第九战区这么多部队,还怕他几万人?”二子不屑道。

“鬼子或许投入十几万人,而我们的部队太分散了,常德如果打起来,只有我们一个57师,缺人缺枪啊。”王立疆说罢叹了口气。

老旦低下头来,王立疆话里有话呢。二子也不吭气儿了。

“怀表用得还舒服吧?”王立疆问。老旦忙掏出来说:“这么好的表,给俺这全不识数的,真是糟蹋了。”

“你个老旦啊,我还没见过比你更识数的呢,要是别人,会开车来这儿送东西?有这份情,也得有这份胆儿啊!”王立疆拍着老旦说。老旦被他说得不好意思,尴尬地扭来扭去,那一句话从肚子里执着地要冒出来,被他死死卡在牙关里。

“你们这次送来这车东西,雪中送炭啊,我可以睡个好觉了。”王立疆见气氛硬起来,问起老旦的日子。他们又说笑起来,本来还要再喝一场,但军令严格,王立疆忙得很,老旦等弟兄便开车重返长沙了。临走前王立疆又送来两包烟丝,告诉他如果这一仗打完还活着,一定去黄家冲看他们,去麻子团长高昱的墓前祭拜一下。

车出了城,一路无话,陈玉茗开车,老旦和二子各怀心事。两城之间已成荒野,远处似有鬼子的飞机高高盘旋。

“旦哥,你啥意思?”二子一只脚翘出车窗,扭脸问他。

“俺?没啥意思……”老旦嘟囔着说。陈玉茗在倒后镜里斜了他一眼,没说话。

“全乱了套,俺的妹子又没影儿了。”二子长叹一声,“你们都小日子过得好,哪知道俺心里的苦呦。”

“别瞎鸡巴嘞!弟兄们念想少,白菜萝卜的拿来就啃,你可好,非要吃个千年人参,都像你这么挑,白骨精都成老太婆了。”老旦没好气道。

二子沉默起来,收回了脚。老旦见他的独眼儿看着窗外,竟不知他在想什么,正要说句和容的话,却见二子一拉车门儿就跳了下去。

“二子!”老旦大惊。陈玉茗一脚踩死了刹车。老旦跳下车来,见二子已从地上爬起,摔得一头一脸的泥巴,眼罩也脱落在脖子上,他对着老旦大喊着:“俺不回去了,俺不回去了……俺孤家寡人一个,在哪不是活?在哪不是死?在哪找不了个女子?黄家冲再好,那不是俺的家,那不是俺的家!那是你的家,是梁七的家,是海涛的家,是大薛的家,是玉茗的家,还是朱铜头的家,可那不是俺的家,俺没有家,俺没有家!”

二子呜呜地哭起来:“俺用那个望远镜看咱的板子村……月亮都看得那么清楚,可就是看不到板子村,看不到老井,看不到俺娘的坟头……”

老旦呆呆地站着,二子的话挠心挠肺,让他眼中倏然酸楚起来。

“那你说咋着呀?你说了俺依你的。”老旦也喊起来。弟兄们都跳下了车,木愣地看着这兄弟二人。

“俺……不回去了,你们去吧……”二子说完,迈开腿就往回走。老旦追了几步,陈玉茗一把拉住了他。

“早打完早回家!”二子头也不回地喊道。

“随他去吧,咱先得回趟黄家冲。”陈玉茗说。

老旦的泪流下来,他忙擦了一把,看着二子甩着胳膊大步流星地走着,心头像走了块儿肉似的。

“二子你找王立疆安顿好,等俺回来找你!”老旦对他大喊着,也不知他听见没有。

回到长沙,他们将大车留下,换回寄存的骡驴,骑行回了黄家冲。黄老倌子夸了老旦此举,说你这比二当家的一路散财更玩得狠,升你做这个二当家的真没错呢。

老旦马上去看玉兰。她回来就躺下了,烧得不重,却爬不起身。玉兰见他的烟锅旧了,用酒精给他摆弄得新的一样,大刀也擦得通体晶亮。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身体已经随几次小产垮去了。老旦玩笑般告诉她板子村里的故事,上一代有个郭家的女人,绰号撇腿儿十三姑,一撇腿一个女子,她男人只想小子,一看没长鸡鸡,拿去便扔进了带子河。八年里这女人撇出了十二个女子,个个都是早产,个个都扔进了河里,最后一个终于长了把儿,就是这次没回来的二子,这撇腿儿十三姑就是郭二子的娘。

玉兰听得先笑后惊,这才发现二子没回来。老旦坐在床头,细说经过。玉兰沉默着缩进被子,只露着一张憔悴的脸。“你去吧,叔叔还在等你喝酒呢。”玉兰无力道。

黄老倌子却不在住处,老旦问了人,才知道他去了二子的山坡。老旦忙踩着湿滑的山路去找,远远就见黄老倌子趴在二子的大望远镜前面挤着一只眼,跟个大蛤蟆似的。

“神话里说月亮上有个广寒宫,里面住着个婊子叫嫦娥,给玉帝老儿跳过舞,没事儿就在月亮上唉声叹气。”黄老倌子抬起头来,“还有个叫吴刚的,除了砍柴啥也不会。老百姓哪,编故事都不会编,这都哪跟哪啊?”

老旦不知他要说什么,走上来只站在一旁,抬头一看,月亮竟是圆的,难怪山路雪亮。

“中国人的月亮是圆的,日本鬼子的月亮也是圆的,可大家都只觉得只有自己家的月亮是圆的,都觉得自己的家才是家。二子、玉兰、黄贵,还有老旦你,谁都没逃了这份长在骨头里的贱。”黄老倌子罕见地叹着气,拉住老旦的胳膊往山下走,“你没回来的时候,玉兰想家了。”

老旦哦了一声,和他走向黄老倌子的房子。那里又摆好了酒。陈玉茗直直地坐着,见他们来了忙站起来。黄老倌子拍了拍他的肩膀,让他坐下。老旦便知二子的事,黄老倌子定是从玉茗这儿知道了。

“在黄家冲有几年了?”黄老倌子问老旦。

“哦,三年多了。”老旦不假思索道。

“兄弟几个,除了你和二子,个个都生了一堆了。”黄老倌子给他们倒酒。

老旦双手摸着膝盖,红着脸说:“俺还好,还好,就是委屈了二子……”

“委屈?屁!老子委不委屈?”黄老倌子指着下身瞪着眼说,“老子挨的这一枪到如今十二年了,就没碰过女人,不是不能搞,是受不得这份罪。人哪缺了哪短了,心里要有个数。肚子里每天憋着一把尺子量来量去,看见月亮就眼泪汪汪,最后也就缺了心眼儿。”黄老倌子和他们一碰,干了。

“谁比得了你老爷子?俺们这些乡巴佬,坐进了金銮殿也不忘啃蒜头,俺就是成了神仙,也活不到老爷子你这份上。”老旦恭敬说道。这倒是心里话,黄老倌子十多年不碰女人,竟毫无古怪,对村中女子关怀备至。哪个小匪打了老婆被他知道,少不了一顿臭骂耳光的。而此人心地又宽,天大的事儿在他这儿都是芝麻绿豆,自己的门从来不锁,也从不担心有人害他,没什么私财,山寨弄来的钱除了买东西修碉堡,大多用在了寨民身上。别的山寨穷得连头马都没有,一口猪百十口人分着吃,可黄家冲稻足粮丰,几乎天天有肉吃,顿顿有酒喝,家家的孩子都是白白胖胖。老旦着实觉得这是神仙日子,只不过是自己借来的,不是自己家的。和玉兰过得越好,心里越多一份藏不住的愧疚。

“中国人总怕背井离乡,离开家就失魂落魄。其实那井、那水、那方土地,又和你有甚关系?天地不灭,人皆过客,想得通可四海为家,想不通则画地为牢。我的傻兄弟们,喝酒吧。”黄老倌子又给二人倒上了。

黄老倌子一言,老旦颇为触动,但有些话听得懂,道理却学不来。玉茗举起杯说:“老倌子,黄家冲这几年是我有生以来最舒坦的日子,这杯酒谢您了。”他说罢便饮了。

“一杯怎行?怎么也要三杯。”老旦在旁起哄。

“那你就得六杯……”黄老倌子狡黠起来。老旦心中叫苦,却不能不接,咬着牙喝了,天上的月亮便有些重影,他一下子就想二子了。

“老倌子……”老旦吐了酒气,抬头看着他,“俺自打当兵以来,一仗一仗的,看着都是为国,现回头想,多是为了弟兄,可是呢,打的仗越多,弟兄也越多,死的虽多,活的也不少,黄家冲这几年,俺还以为……就能这么着躲过去了,可这心里不是滋味儿,俺说不清楚,也睡不踏实,二子啊,是俺们板子村被抓出来那三十几个人里唯一活着的伴儿了……”

黄老倌子又开始抚摸他的肚皮,十月山风坚硬,他竟热成这个样子,心宽的人大多体热,老旦记得袁白先生说过这话。

“二子总觉得自个可怜,殊不知孤家寡人,倒是这乱世里最痛快的一种。老旦、玉茗,知道你们舍不得他,就去吧,黄家冲这家里,一切有我。”黄老倌子站起身来,咚咚咚走去了月亮边儿上。山风呼呼地吹起来,将云彩吹去了山的那头。老旦看见玉茗端着杯子眼睛湿了,刚想笑话他,就听见自己的泪落在酒杯里的声音。

“你是为了兄弟,还是为了回家?”天亮的时候,玉兰轻轻地问。得知老旦要去常德,她一夜只闭眼躺着。

老旦无言以对,无数个理由到了嘴边,都生生咽了回去。

“生不出孩子,终归是留不住你。”玉兰坐在床头,憋了一宿的眼泪哗啦啦地倾泻着。见她哭了,老旦倒有了话,忙抱住哄着劝着,说只要能和二子回来,他发誓以后去哪都带着她。

“要是回了你的板子村,你也带着我?”玉兰擦着泪说。

“带着,你肯走俺一定带着。”

“你老婆不扒了你的皮?”

“扒就扒呗,反正俺这身皮烂得差不多了,扒掉了长新的。”老旦顺利推进,他惊讶于玉兰如今脾气的顺滑,“翠儿是个识大体的,能容了俺,也能容了你。”

“你个死乡巴佬,还真把我做了小?就不怕我哪天蛮起来给你造了反?”玉兰掐着他的腿。

“要真有那么一天,你就是把炕翻个个儿,俺也受了……”老旦心里热起来,摸着玉兰滑腻的肩膀,溜长的胳膊,柔软的腰身,丝绸的小衣令她像水里的泥鳅。老旦觉得自己一节节地长起来,粗起来,跳起来,像要钻进稻田泥中的黄鳝,像绕着滑溜溜的竹子盘旋而上的蛇。早晨的玉兰像盛开的映山红,每一处都鲜艳湿润。他们去到熟悉的地方,听见春笋在泥下生长。她的尽头像种满蔬菜的园子,熟透的西瓜黄瓜丝瓜白瓜冒出甜甜的汁水,茄子柿子辣椒葫芦挂满绿色的架子。他在这五彩斑斓的花园里找着秘密,寻着泉水。他看见玉兰张开了红红的嘴儿,细长的舌头像卷心菜细嫩的芯儿。她胸前那熟透的樱桃似乎一舔就破,隆起的胸脯宛若要钻出地下的丰实的红薯。他想钻得更深,像一柄锋利的镐头刨动起来,每一下都刺进更深的泥土;他又像一具牛皮风箱,呼啦着扇红赤色的火焰。火苗舔着玉兰体内的老旦,那个东西才是自己吗?这个抱着玉兰的人呢?莫非只是风里的影儿?他的命运要么与它有关,要么与枪有关,他用它量着世界,听着风声,流着眼泪,承受着一切惊喜和恐惧。离了它,他什么都不是,他只是世间轻飘的蝼蚁,原野上无根的蒿草。汗水浇灌着土地,热情浇灌着女人,他知道自己曾流过的血也一定染红了什么,滋养了什么,令他在这样的日子里寝食难安,令这个身下的女人流出眼泪。

“你要是回不来,我就去找你。”玉兰紧紧夹着他,咬着他的耳朵说。

陈玉茗通知了另外几个弟兄。黄老倌子发了命令,调五十精兵归老旦节制,同赴常德。

老旦对黄老倌子的决定感到震惊,这五十人几乎是黄家冲的一半精锐,包括二当家从长沙带回来的,他们几乎各有绝活,能骑能射,能藏能忍,枪法既好,还懂部队的协同作战,这是各山寨闻之丧胆、几乎能够以一当十的匪兵。但这也是黄老倌子的家底儿,再训出这样有战斗力的匪兵不知要多少年。

男人们放下锄头和镰刀,穿上各自的作战短衣,皮扎绳捆,一个个精干孔武。匪兵和老旦的弟兄们全部配了毛驴,唯独老旦骑个大黑骡子,倒也突出。女人们流着泪为他们收拾披挂,擦去刀枪上的尘土,给他们带足烟丝和腊肉。老旦本以为黄家冲会有板子村一样的哭声,但是没有,一声都没有,战士们齐齐地在寨口列队,家人们便站在山坡遥望,他们静悄悄的,像送一群陌生的客人。

“嘿!我说这半个月这只眼一个劲地跳哪,原来是又要瞄着鬼子打了,每天在山上打兔子和野鸡,比他妈的打鬼子差远去了。”梁七高兴得直蹦,麻子妹在一旁系着什么。她坚持同去,至少算个军医,而且梁七离不了她,三天不在就会拉稀。老旦和梁七都拗不过她,只能带上。

大薛拎着枪一人上了毛驴,老婆和孩子都留在家里。他对老旦指了指半山腰,老旦望去,见朱铜头拎着大包小包跑了下来。

“铜头兄弟,改主意啦?”

“海涛你别埋汰我了,我算是瞎了眼了,娶了她算是倒了八辈子霉……”朱铜头气呼呼的,通红的脸上一个大巴掌印儿。

“铜头兄弟,你可别这么说,小甄跟你在这山沟子里生娃,也够意思了。这哭着喊着不也是怕你有事么?我家那位,嘿!连点反应都没有,说你愿意怎么着都行,全不当我是一回事儿,我这心里还气呢!”海涛帮朱铜头拿着包袱说。

“铜头,海涛说得是,再给你个后悔的机会。”老旦背着手笑眯眯的。

“我不去,谁给你们逗乐子呢?”朱铜头揪着缰往上爬,长了二十斤膘,腿都迈不上去。大薛纵驴过去在脖领子上一拎,将他拎上了驴背。大薛在一边咕噜咕噜地比划了半天,大家又都笑了,老旦明白他的意思。大薛说的是:带着他吧,多少能当麻袋包使。

他们一大早就在准备出发,可玉兰却一直没露面,老旦估计她躲在屋子里打扮,可半个时辰过去了,仍没见她出来。正要让人去找,却见她抱着个小笼子下来,后面跟着全副武装的小色匪。玉兰果然弄得妖精似的,带了花,抹了色,梳了发髻,蹬着崭新的红鞋。小笼子里是三只瘦巴巴的鸽子,玉兰说这玩意叫信鸽,是她让陆家冲二当家给搞来的,不管你在哪,有啥事,让人写个小纸条塞在小管里系在鸽子腿上,它就会一直飞到黄家冲,飞到屋前的另一个笼子里。老旦听着惊讶,心里却想早知道有这玩意,离开板子村就带它十几个了。

“小色匪跟着你。我给了他权力,你敢碰哪个女人,立刻枪毙。”玉兰用手指做枪,在老旦肚子上顶了一下。小色匪嘿嘿傻笑,满嘴的虎牙横挑竖撩。这是个才十八岁的好孩子,对玉兰忠心不二,他既是出气筒,也是垃圾桶,却是最重要的,玉兰说如果哪一天要和老旦办喜事,要让小色匪扮成陪娘,一直陪着她到洞房里。小色匪向玉兰敬了礼,屁颠儿地上了毛驴,老旦知道这一路只能将他捆在裤腰带上了。

太阳懒洋洋地翻过山头,亮晃晃地照耀着。这是罕见的晴天,黄家冲像要烧干的蒸笼,正在散着最后的雾气。满山的村民扶老携幼出来了,他们聚到山寨门两边的山坡上。女人们叽叽喳喳、三五成群地张望,男人们围着头巾,或站或蹲,水烟桶子哒吧哒嘬得山响,像开春时的乌鸦换着窝里的树枝。大伙愉快地等待着,老旦等五十七人奔赴常德,这简直是百年的壮举。黄家冲没少过流血和眼泪,也没少过层出的英雄。年过五旬的男人们都藏着各自的豪迈往事,或杀匪,或械斗,或与猛兽搏斗。岁月磨掉了身上的伤疤和老茧,却没有磨掉他们天生的悍气。冲里的老人常带着子嗣进山徒手抓蛇,捕猎野兽,走炭堆踩刀排。他们用各种方式提醒和鞭策着后人,告诉他们人心无畏则万物不畏。眼见着长大成材的后生们要远离乡里,续写黄家冲的传奇,他们毫不悲戚,心胸如正升起的太阳般炙热。

朝阳四射,山谷映得通红,仿佛染了色的新鲜棉絮漫着温暖。山坡上人声嘈杂,星星点点的烟袋锅子冒出青色的细烟。老人咳嗽着,娃子哭喊着,女人哄着孩子,男人们肆无忌惮地放着屁,被人群惊得回不了窝的鸟雀鸣叫着。这些声响在山谷中交织起来,使老旦突地想起板子村春播时的祭祀。神圣感油然而生,他觉得像要回家一样,可又不舍得,这客居多年的异乡,竟也如此留恋了。

黄家冲几乎出尽精挑细选的驴,这就是一支骑兵了。他们整齐地背着枪,左腰插着盒子炮,黄家冲特有的长刀和枪反插着。身后是鼓鼓的行囊,那是女人们一夜的心血。老旦一行七人戎装在身,刀枪一挂更是威武,磨得发毛的武装带一扎,满山坡的人都眼前一亮。就连朱铜头都招摇起来,小甄妹子连夜改了衣服尺寸,又宽又大,让他居然像半个将军。梁七悄悄告诉老旦,昨个后半夜铜头和小甄一炮干到天亮,他们家的两只驴饿得嗷嗷直叫……

骑兵排成两列出了寨门,黄老倌子带着五十多个老兵匪列在村口。老兵们全副武装,腰刀斜挎,列在两旁纹丝不动。黄老倌子居然破天荒地穿上了雪藏多年的中校军服,那衣服笔挺地贴在身上,显然经过村里裁缝的妙手。崭新的军帽不知哪弄来的,泛着油油的绿光,将一双犀利的虎目衬出不怒自威的神采。玉兰又披了一条红裘,白袜红鞋,发髻高高地挽着,像要出嫁的新娘子,只是腰上挎了吓人的双枪……她又开始这样了,她不管什么样老旦都喜欢,有一天她光着屁股挎着双枪,在他身上骑着马,放着枪,子弹穿过屋顶,击碎一块块瓦片,弹壳烫着老旦的前胸和脸庞,老旦被她的疯吓着了。他身后备着长长的条案,上面自是烈酒横陈,几排海碗满得要溢出来,旁边还有巨大一盆的辣椒,红艳艳地冒着尖儿。

老旦一摆手,陈玉茗吼起长长的号令,骑兵哗啦就站住了。老旦下了骡子,给黄老倌子敬了这几年最标准的军礼。老爷子神情恭肃地回敬了,转身接过玉兰递过来的一碗碗酒。老旦是第一碗。酒是热的,辣的,涩的,火一样的。老旦捧着它一饮而尽,大早晨喝这么一碗,浑身都像点着了。玉兰只看着他,对他从头到脚微笑着。黄老倌子给每个匪兵端了酒,看着他们喝得一滴不剩,那每一张脸都烧得红了。

“在家靠我,出门靠身边的弟兄!离开这黄家冲,天大的事任你们去折腾。战场上生死有命,回得来的,回不来的,都给我和你们的爹娘有个说法。黄家冲的男人没有孬种,只有威震八方、顶天立地的汉子!既然要走,要去打天下,就打个样子出来,不准在鬼子面前栽了威风,也不能在部队里栽了面子。喝了这酒,再吃下这辣椒子,记住生养你们这帮崽子的黄家冲的乡亲们!”

黄老倌子大手一挥,那盆辣椒便端过来。匪兵们抓起辣椒扔进嘴里大嚼,吃得真不含糊,一捧一捧地吃,咔嚓咔嚓地咬。老旦七人也早就历练出来,却仍不敢这个吃法。老旦只拿起盆底几根慢慢地嚼着,黄家冲人一碗辣椒可以就下半斤酒,吃饭可以没酒,却少不了辣椒。黄家冲夹沟里的辣椒细长香辣,在方圆百里都有名气。老旦见匪兵们将辣椒吃得一根不剩,一个个辣得涕泪横流,心里涌上同样的热,见玉兰始终盯着他看,忙打两个哈欠掩饰过去。

“有事儿就放鸽子,没事儿也放鸽子,反正我天天等着……”玉兰轻轻地说。

老旦点着头,绷着股奇怪的劲看着黄老倌子。

“上驴!”

陈玉茗下了令,众匪兵咬着牙吸着凉气,一个个翻身上驴。山坡上的乡亲们聚拢下来,向他们挥手告别。有人开始哭泣,也有人哈哈大笑着。林子远处有人清了清干涩的嗓子,高声颂道:

“操吴戈兮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

旌蔽日兮敌若云,矢交坠兮士争先。

凌余阵兮躐余行,左骖殪兮右刃伤。

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枹兮击鸣鼓。

天时怼兮威灵怒,严杀尽兮弃原野。

出不入兮往不反,平原忽兮路超远。

带长剑兮挟秦弓,首身离兮心不惩。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

……”

老旦抬头望去,却只看见山巅那棵半截大树下一个瘦长的身影,在朝阳下披金戴甲,犹如一员天地之间的战将,那是了不起的黄老举人,是年轻时斩关夺旗双枪如神的黄老举人。老人的声音高亢凝重,撩云而上,在他庄重的颂别中,黄老倌子对着远去的马队敬着礼,山寨的钢炮崩然响起,如雷的炮声震得竹林抖瑟,大山动容,间或有山坡上的女人哭成一片的声音。匪兵们纵马前行,马蹄踢着火星,老旦回望黄家冲熟悉的清晨,想起了离开板子村的时候……

第九章 八千虎贲男儿血

为节省时间,避免在长沙北部遇到日军,老旦听从黄老倌子建议不去长沙,而是从邵阳急行军向北,沿山路直奔安化,一路诸多山寨尽皆放行,出枪出粮,只是驴队实在带不了那么多。再往前走,沿路的村庄和山寨都是空的,连狗都跑得干净。山民老远就能闻出不对劲,早就钻进湘西了。两日后将至桃源,为避免友军误伤,老旦派陈玉茗和梁七前行去常德寻二子和王立疆,告诉他们匪兵部队即将到达,准备从常德西南进入。

二人快马前去,不到一个时辰便跑了回来,陈玉茗的白驴被打断一只耳朵,血糊糊地耷拉着。

“有鬼子骑兵,一百多人!在往东北方向去。”陈玉茗大叫。

老旦一惊,忙展开地图。鬼子怎地到了这里?如此常德岂不三面受敌?国军的大部队呢?第三和第六战区那么多军团,怎地能让鬼子钻到这么深?常德是湖南乃至川贵的门户,丢了它这仗可不好打。

“莫非是偷袭的鬼子?常德方面是不是不知道?”海涛歪着头问。

“这不好说,咱对战场一无所知啊。”朱铜头倒是个眼亮的,“他们没追你们?”

“没有,可能看我们不像国军,打了几枪就往前跑了。”梁七背上还背着弓箭,鬼子定是将他们当作了猎户。

“一百多人能干什么?他们多快?”老旦看着地图,鬼子离他们不过十几里。

“全队颠步前进,不是急行军。”陈玉茗喝着水说。

“干脆,弄一下?”海涛做了个砍的样子,“别看鬼子多,咱们这帮人突袭的话,倒不见得吃亏。”

“吃不了亏,但也要死人……”老旦自己也手痒起来,这感觉好怪,就像好久没摸女人一样。可他不忍下这命令,这五十精兵个个金贵,不想扔在莫名其妙的事情上。

“弄呗,有啥不能弄的?”麻子妹在一边嘀咕。

“你懂个球?边儿去。”老旦气呼呼地说。

“二当家的,干个球的吧?你教了我们那么多,总得试试刀吧?”一个粗壮的匪兵凑过来说。这家伙叫黄瞎炮,枪法不济,但惯使双刀,他的刀比别人长出一号,马上砍人占尽优势。

“老旦哥,瞎炮说得对,干吧!我得把名声挣回来先!”黄一刀苦着个脸走过来。自打他被老旦木刀拿下,玉兰就让他杀猪去。还是老旦又将他从猪圈揪出来,略加实战调教,黄一刀仍是这五十多人里出众的刀手。

匪兵们围了过来,眼睛都喜得贼亮:“老旦哥,都撇着腿儿送到鸡巴下了,还不操了他?”

“两年没杀人了,让咱们开开荤吧?”

“听说鬼子的马靴好,咱一人能弄两双呢。”

匪兵们来了劲,烟袋锅子就叼起来,还有吸着鼻烟嚼着辣椒的。老旦知道这帮家伙手痒难耐,也知道他们本事不凡。此去常德,虽有王立疆熟识,但匪兵不是正规军,不做点事儿,怕是要被74军的老兵们看不起。

“绕到鬼子前面有没有路?”老旦摸了摸他的大骡子,回头问陈玉茗。

一百多日军骑兵不徐不疾地前进,他们是护送13师团几个参谋官员到常德南部送达最新作战命令。也许正是因周围空荡不堪,既无国军兵力部署,也无土匪斗胆来犯,便选择这样轻松的方式,算着时间,还有半天便到了。

路上风光壮阔,湖南的大山不比日本,长成啥样的都有,这个像颗地雷,那个像支步枪,那个像个寿司,这个像个酒壶,远方那个头大身子小的像中国人笨重的手榴弹。一位来自北海道的中佐心情愉快,每天闷在参谋本部,在这阴郁的冬天都要长毛了,好容易有这样惬意的旅程,可不能亏了眼睛。

转过一个小山包,前面的路七扭八歪,大山里细得鸡肠子一样,两边是壁立的山崖,山峰上似云似雾,绕得像艺妓的纱裙。带路的少佐说这里叫山羊岭,翻过去就下山了。听到这好消息,士兵们欢呼起来,前路太窄,马队便列成一长串儿,头尾相连地慢慢前行。

前面白光一闪,传来奇怪的声音,战士们诧异看去,见一匹雪白的驴慢慢跑来,头上系着个红疙瘩一抖抖的,驴背上坐着个红脸的怪物,背插两柄奇怪的弯刀。他不哼不哈地冲过来,活像传说里山里的活鬼。当头的战士愣愣地看着眼前此景,竟一时忘了抬起枪口。

黄瞎炮临近鬼子,摘下挂在鞍上两个三角爬钩子扔去身后。他大喊一声,猛然加速,白驴久经训练,可有一副狗胆,直起耳朵奔着鬼子马队直通通撞去。鬼子来不及抬枪抽刀,只掏着手枪要打他,可这家伙扔出几包什么东西,半空里“扑扑”地爆了,红色的沫子顺风飘来,鬼子们的双眼登时如遭针刺——那是要命的辣椒面儿吧?可比日本国的芥末厉害多了!前面的鬼子睁不开眼,只知道毛驴和怪物冲过来了,忙避让着这可怕的家伙。黄瞎炮抽出双刀交叉架在身前,弯腰纵驴,从鬼子马队狭窄的缝隙里强钻过去。刀锋嗖嗖割着鬼子的腰腿,拖在地上的爬钩子噼里啪啦勾折了鬼子的马脚。鬼子情知上当,哇哇大叫,却拿这样的土匪打法毫无办法。一串人被割下了马,十几匹马被绊倒,连人带马栽下了山崖。后面的鬼子们终于抬起了枪,要给这不要命的家伙当头一枪,却听见山坡上枪声齐鸣,一个个战士的头便爆开了。带队的少佐刚抽出雪亮的军刀,准备将奔来的红面具一刀劈断,却觉得一个东西从左到右穿过了他的太阳穴,掉下悬崖前他伸手一抓,竟是支带羽毛的箭。

树林里嗷叫着跃出戴着同样可怕的红面具的家伙,他们投掷出一片削尖的柱子,扑哧哧刺穿了人马,两个鬼子被一根竹子串成了糖葫芦,惨叫着跌入山谷。一匹刺猬似的马惊跳着踩死两个,哼着倒在路上。暗处跳出来的人们个个凶狠,手起刀落,一个个劈下马上的鬼子,也有机灵的从马肚子下钻过,从那边拉着脚扔下了山。黄一刀身轻如燕,腾腾两步飞上马背,噌噌两刀,两个脑袋就飞到天上去了。

老旦站在半山坡,看着众匪兵对敌人的杀戮,觉得胜之不武。一个鬼子跳下马来,端着没上刺刀的步枪指着围向他的几个匪兵。匪兵们叉着腰笑话着他,黄瞎炮骑着毛驴又跑回来,双刀上下翻飞,劈翻一个个顽抗的,最终撞向这个家伙,一驴头就撞飞了,鬼子惨叫着飞下去。终于有人向后逃跑,人和马仍完好无损,就在要跳过横在路上的死马时,大薛的子弹追上了他,打的却是马腿,人和马一头便栽进了山崖。鬼子的拼刺在山路上毫无优势,完全不是匪兵们的对手,大家也懒得和他们一对一,一哄而上地乱刀放倒。

打扫战场,老旦颇为得意,又找回奇袭斗方山第一战时的骄傲。匪兵毫发无损,还不过瘾,活的死的都扔下去了。一个军官样的死硬着,抱着一个书包要往下跳,却被几个匪兵踢来打去。陈玉茗觉得蹊跷,过去劈了那鬼子,拿过他怀里的书包翻着。

“旦哥,有用的东西。”他说。

麻子妹一直和梁七待在山坡上,看着他弯弓射箭。见打完了她就下来,两个受伤的鬼子哀号着,麻子妹走过去,跪在他们身边,掏着包里的东西,老旦见她要给鬼子打针,以为她大发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