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谁都能感受到他的狂喜。

又多了个孙子,太夫人情不自禁笑,忽的笑容一僵,偷偷观察长孙,见长孙脸上也露出一抹浅笑,太夫人才继续笑了。

一刻钟后,产婆抱着收拾干净的男娃出来了,最先递给太夫人。太夫人稳稳地抱住,宋嘉宁与三个姐姐一块儿挤过去看。襁褓里的男娃闭着眼睛,小小的一个让人意外,脸蛋皱巴巴的丑坏了,便是亲姐姐宋嘉宁,都无意识地往后退了退。

太夫人笑:“小孩子刚生下来都这样,尚哥儿更丑,现在还不是漂漂亮亮的?你们眼下嫌弃,再过一个月就争着抢着要五弟了。”

宋嘉宁想想三房的小堂弟尚哥儿,终于不嫌弃亲弟弟了,低头巴巴地看。

儿子生出来了,妻子也平安,郭伯言再次恢复了平时在家人面前的威严稳重,等小辈们看完孩子,他才接过儿子。抱着轻飘飘才五斤重的儿子,他与林氏的儿子,郭伯言胸口忽的腾起一股豪情。

姓宋的与她过了六年都没能生儿子,他才一年就抱上了,假以时日,不愁进不了她的心。

当天下午,郭伯言陪了林氏半晌,林氏早就睡着了,郭伯言默默守在一旁,目光在林氏与幼子身上来回转,怎么看都看不够。晚上陪林氏吃了饭,等林氏再次入睡,郭伯言走出堂屋,闭眼感受初冬夜晚的冷风,满心激荡才慢慢平复下去。

无需下人提灯,他单独去了长子的颐和轩。

郭骁还没睡,听说父亲来了,立即出来相迎。

十七八岁的少年郎,正是个头猛蹿的时候,郭伯言捏捏儿子越发结实的肩膀,满意道:“再过两年,平章个头要追上为父了。”

父子难得如此亲近,郭骁淡淡笑了:“或许会比父亲更高。”

郭伯言一愣,随即大笑,重重地拍了儿子一下:“好,为父等着那一天。”

郭骁请父亲落座。

郭伯言摆摆手:“不用,为父说两句话就走。”

郭骁望着父亲,目光平静。

郭伯言瞅瞅儿子快要追上他的肩头,感慨道:“等你追上为父那天,为父也老了,这个家该交给你撑着了。平章,朝堂的事为父接下来会慢慢教你,府里的事,为父希望你做个好兄长,如我与你二叔三叔,郭家兄弟一心,方能长盛不衰。”

黑眸期许地看着儿子。

郭骁明白父亲的深意,沉声保证道:“父亲放心,儿子都懂。”

郭伯言信这话,嘱咐儿子早睡,他重回临云堂了。

一个月后,国公府大摆满月酒,同月月底,寿王迁居隔壁的寿王府。

第39章 039

郭伯言为新出生的小儿子取名茂哥儿, 期望幼子如草木一样茁壮, 才德兼备。

茂哥儿刚生下来时丑巴巴的, 丑得亲姐姐都嫌弃他,可小家伙特别能吃,两个乳母轮着喂, 几乎一天一个样,脸蛋很快就不皱了,光溜溜如荔枝剥了壳儿似的,一双黑白分明的黑眼睛乌溜溜,像极了郭伯言。过完满月, 小家伙长得更快了, 一日比一日漂亮。

宋嘉宁特别稀罕弟弟, 以前下了课总是跟三个姐姐一起玩,现在下了课就跑回临云堂,趴在榻上看弟弟, 摸摸小手亲亲小脸, 郭家三芳与双生子想见她,都得来临云堂找。不知不觉, 一众兄妹见面的地点, 慢慢从太夫人的畅心院, 变成了林氏的浣月居。

一双儿女都得到了哥哥姐姐们的喜欢,林氏很欣慰,郭骁、庭芳与侄子侄女来了,她便退到厅房待着, 把暖阁留给孩子们,只留乳母与两个大丫鬟在一旁伺候,免得茂哥儿哭闹,哥哥姐姐们哄不好。

茂哥儿刚吃饱,仰面躺在榻上,大眼睛一会儿转向左边的四个姐姐,一会儿望向右边的郭符郭恕兄弟,小脑袋左扭右扭的,哪边有声音就往哪边转。因为站在榻前的郭骁从未出声,小家伙大概也不知道那里还有一位兄长。

“祖母说,五弟长得跟大哥小时候一模一样。”云芳点点茂哥儿的小胖手,瞅瞅郭骁道。

郭骁面无表情。

宋嘉宁仔细观察弟弟,除了眼睛酷似郭伯言、郭骁父子,其他地方没看出来,一是弟弟太小五官没长开,二来她哪知道郭骁满月那会儿长啥样。

“长得像大哥,脾气可千万别随了大哥。”郭恕忧心忡忡一本正经地道。

郭符点头,瞄眼对面乖巧可爱的四妹妹,笑道:“还是像安安好,长胖点,正好给安安作伴。”

宋嘉宁嗔了他一眼。

兄妹几个说说笑笑,林氏来了,丫鬟们齐齐行礼,三芳没动,坐在榻上朝林氏笑,郭符郭恕兄弟手脚并用跳下地,恭敬地喊“大伯母”。林氏朝三个少年郎点点头,然后将一张红底烫金的请帖递给郭骁,笑道:“后日寿王府宴客,只请了楚王、睿王、四殿下与公主,寿王道咱们两府毗邻而居,你们又是公主的表亲兄姐,故请你们那日去王府一同吃席。”

郭骁无意识皱了下眉,接过请帖,上面果然如继母所云。

少年郎们稳重些,云芳高兴道:“好啊好啊,王府那么大,我早就想过去逛逛了。”

庭芳看看林氏,小声道:“母亲,我大了,就不去了,让妹妹们去吧。”她年后就要十六了,祖母上次已经明说要准备她的婚事,不适合再去凑这种热闹,毕竟楚王、睿王、寿王都大了,又不是嫡亲的表哥。

十三岁的兰芳也摇摇头。

一共四个姐妹,两个都不去,云芳一把抱住宋嘉宁胳膊,急道:“安安你陪我去!”怎么都得带一个姐妹作伴的。

宋嘉宁本能地看向母亲。林氏温柔浅笑,女儿过了年也才十二,倒不用太避讳,她随女儿心意的,而且林氏知道,女儿九成九是愿意去的,早在寿王搬过来之前,女儿就三天两头跟她嘀咕寿王府园子里的情况,什么寿王府栽了柿子树,树上结了很多青柿子,过了俩月,又咽着口水告诉她,寿王府的柿子变黄了……

现在坊间已经有柿子卖了,林氏让采办管事给女儿买了柿子,但寿王府的两棵柿子树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不但勾人的馋虫,也勾着人去树下瞧瞧。三房的尚哥儿就闹了好几次了,说是想去树上玩,现在三夫人都不许小家伙往后花园跑。

母亲不帮她出主意,宋嘉宁抿抿唇,心里仿佛有两个小人在打架。一个想去寿王府看柿子树,一个提醒她端慧公主不是好惹的。

“安安去吧,放心,有我们在,公主不敢欺负你。”郭符不屑地道。每次兄妹几个在后花园逛,四妹妹都会对着寿王府的柿子树咽口水,郭符猜到妹妹肯定想去,顾忌端慧公主罢了。

“就是就是,一起去,没准王爷还许咱们自己摘柿子呢。”云芳热情地撺掇宋嘉宁,她也喜欢吃柿子,下人们买来的能跟自己摘的一样吗?

宋嘉宁本就想去,现在哥哥姐姐都劝,她便笑了,刚要点头,忽然瞥见郭骁冷峻的脸,黑眸幽幽地盯着她。宋嘉宁心一缩,但毕竟不是刚进府的时候了,她虽然还是怕郭骁,却也不至于怕到什么都听他的。宋嘉宁很清楚,郭骁瞧不起她,怀疑她想勾搭寿王,怕她坏了国公府姑娘们的名声,可宋嘉宁根本没那心思,身正不怕影子歪,她不犯错,郭骁又能如何?

“嗯,咱们一起去。”忽视郭骁无声的反对,宋嘉宁笑着对云芳道。

郭骁却将帖子还给林氏,正色道:“寿王府不同寻常街坊,此事还请母亲问问父亲。”

林氏点点头,接过帖子,笑道:“那你们继续玩,晌午都在这边吃吧。”

郭符等人连忙婉拒,坐一会儿就各回各院了。

弟弟终于变成自己的了,宋嘉宁盘腿坐好,小心翼翼将茂哥儿抱到怀里,怎么瞧都瞧不够。

夜幕降临,郭伯言回府了,抱抱茂哥儿,然后将儿子交给乳母,夫妻俩带着宋嘉宁一块儿用晚饭。郭家没有食不言的规矩,林氏给女儿夹口菜,用到一半才记起帖子的事,柔声细语地对郭伯言说了:“……庭芳、兰芳都说不去,世子请您做主。”

长女、侄女都很懂事,郭伯言满意地点点头,想了想道:“母亲那日要去安国寺,平章、符哥儿得跟着,王府那里,叫恕哥儿带安安、云芳去就行了。”

宣德帝最忌讳皇子们结党营私,郭伯言至今也没想通宣德帝为何要将寿王府定在自家旁边,虽然寿王注定与皇位无缘,可寿王是楚王的亲兄弟,若楚王有心拉拢他,完全可以借来寿王府瞧弟弟的幌子偷跑过来。

君心难测,郭伯言不得不谨慎行事,寿王的面子不能驳了,但该避讳的还得避讳,只派顽劣的三侄子与两个半大丫头,就算传到宣德帝耳中,宣德帝也不会猜忌什么。

林氏管家学得快,朝廷大事她不懂,郭伯言怎么说她就怎么办,翌日孩子们过来,她转达了郭伯言的意思。

二公子郭符叹口气,但大伯父都临时安排祖母去安国寺了,他只能从命。

郭骁明白父亲的深意,他自己也不稀罕去寿王府,只是……目光扫过乖乖坐在妹妹们中间的继妹,记起寿王对继妹的特殊,郭骁胸口有点堵。寿王府开始改建后,郭骁便暗暗留意隔壁的动静了,因此知道寿王府后花园靠近自家这边,移栽的全是果树,还是十几年树龄已经结果的。当时郭骁不太明白,直至瞥见宋嘉宁向往的眼神,郭骁才猛地醒悟。

这位深居寡出的寿王,居然如此心机深沉,继妹才十一岁,他就惦记上了,就是不知寿王没得到赐婚,是否与继妹有关。

郭骁不想继妹与寿王有任何牵扯,离开临云堂后,他单独将三弟郭恕叫到一旁,低声叮嘱道:“几位殿下都不小了,明日你仔细看着云芳嘉宁,别让她们俩落单。”

郭恕瞪大了眼睛,不可思议道:“不至于吧?她们俩才多大?”反正在他眼里,底下两个妹妹还都是孩子呢。

郭骁冷声道:“以防万一。”

郭恕沉思片刻,想到了十四岁的四皇子,他与两个妹妹年龄最近,最值得怀疑。

“好,大哥放心。”郭恕挺起胸膛保证道。

郭骁点点头,目送堂弟走出几步,他再次叫住人,补充道:“端慧刁蛮,若她耍公主脾气,就让嘉宁先回来。”

郭恕哼道:“她敢。”

兄弟俩对个眼神,分头离开,翌日太夫人受儿子所托,早早领着二夫人、三夫人去安国寺上香了,同时带走了两个孙女,郭骁、郭符亲自护送。林氏主持内宅,顺便照顾茂哥儿,宋嘉宁与云芳早早打扮好,老老实实等消息。

太夫人等人出发不久,楚王最先过来,跟着就是宫里的四皇子与端慧公主。

端慧公主这次出宫,替异母所出的结巴三哥贺乔迁之喜倒是其次,主要是想见见多日不见的亲表哥郭骁,所以马车停在寿王府门前,她让四皇子先进去,直接扭头跑去卫国公府了,进了门才得知,她的好表哥与外祖母都不在家。

“表妹走吧,咱们去寿王府逛逛,我早就想去瞧瞧了。”云芳拉着端慧公主的手,迫不及待地往外走。

端慧公主嘟着嘴,失望地问她:“外祖母他们何时回来?”

云芳摇摇头:“祖母没说,多半要后半晌了。”

端慧公主就盘算要不要在卫国公府住一晚,走出卫国公府大门,她才突然注意到云芳旁边的宋嘉宁。端慧公主越发不高兴了,皱眉瞪宋嘉宁:“你跟来做什么?”

“自然是去王府做客,你管得着吗?”郭恕将妹妹拉到身后,低头朝端慧公主笑,十分欠揍。

端慧公主气结,偏偏找不到话反驳。

宋嘉宁躲在兄长身后,瞥见端慧公主气急败坏的样子,突然觉得,对方并没有那么可怕了。

作者有话要说:赵恒:不用怕,这是我的王府。

嘉宁:嗯!

赵恒:走,随我进屋。

过了片刻,里面忽然传来更多的嗯嗯嗯的声音。

第40章 040

寿王府。

楚王是赵恒的亲哥哥, 早来这边看过好几次了,虽然对弟弟种了一大片果树这等自暴自弃之举表示过痛心恼火,可果树都结果子了, 弟弟那么喜欢, 他总不能让人把树砍了, 只能将满肚子酸水倒回去,暗暗决定将来要想办法帮弟弟将王府迁到内城去,重新盖个气派的府邸。

四皇子是第一次来。皇宫乃天底下最最贵的宫殿, 但其实各宫院子能活动的地方真不大,人多拥挤更显闭塞, 王府却不一样了, 地广人稀,四皇子从宫里出来进了王府, 就像鸟雀飞出笼子奔向树林,呼吸都更顺畅了, 看哪儿哪新鲜, 心底悄悄地憧憬他封王赐府那日。

“端慧呢?”看着东张西望朝厅堂走来的四弟, 楚王疑惑道。

四皇子朝西边卫国公府扬扬下巴:“去找她好表哥了。”

楚王好笑的摇摇头, 端慧公主才多大,整天只知道念叨郭骁的好, 不知是当哥哥喜欢还是当未来的驸马。

“三哥,带我去逛逛吧,二哥说你的王府最大。”四皇子正兴奋着,也不落座, 直接对赵恒道。

赵恒放下茶碗,看着楚王道:“有劳。”

睿王还没到,楚王只当弟弟要留在这边招待睿王,便领着四皇子去逛园子了。

赵恒一人端坐在厅堂,端起茶碗细品,进贡的上等黄山毛峰,清香甘醇,韵味隽永。

用了半碗,前面忽传来端慧公主不甘的抱怨:“外祖母真是的,偏偏今天去上香,害我白跑一趟。”

刁蛮任性的公主,年纪又小,并未意识到这番话传到宅子主人耳中,会引起对方什么感想。

云芳心思简单没听出不对儿,宋嘉宁也没什么心机,但好歹活了两辈子,加上她对寿王赵恒的敬畏仅次于宣德帝,自己与赵恒相处时小心翼翼生怕说错半个字,如今端慧公主公然不把赵恒看在眼里,宋嘉宁立即听出来了,视线移到一旁,只当不知。

郭恕点了点表妹脑袋,低声提醒道:“闭嘴。”

他不喜欢表妹的蛮横,但身为表哥,也不能看着表妹傻了吧唧地得罪人。

端慧公主瞪他一眼,到底闭上了嘴。

绕过影壁,穿过轿厅,前面就是松鹤堂,寿王府主人招待宾客的地方。厅堂房门大开,宋嘉宁一抬头就看到了里面朝南而坐的寿王爷,穿了一条月白色的暗纹蟒袍,腰系玉带。男人正低头品茶,眼帘低垂,眉如青峰,听到脚步声,他缓缓抬眼,目光随意扫过他们四个,抬手将茶碗放到了旁边的桌子上。

宋嘉宁上次见寿王还是三月的上巳节,如今八个多月过去了,眼前的寿王好像变了一个样,年初还带着少年郎的青涩,此时脸庞更俊朗了,身上那种谪仙的气度也越来越盛,叫人自惭形秽,不敢冒然靠近。

他刚刚看她了,两人的目光有短暂的碰撞,但没等宋嘉宁守礼地垂眸,他清凉如水的目光已淡淡移开,那种拒人千里的漠然,瞬间让宋嘉宁记忆中的猜灯谜、送杨梅糖、同船共游,都成了泡影。

那种感觉就像,两人其实从未接触过,他还是尊贵的王爷是未来的皇上,她只是卫国公府一个普普通通的闺秀,彼此之间没有任何交情。

宋嘉宁有一瞬的失落,说不清道不明,但很快又释然,未来的帝王,哪是那么容易攀上交情的?

跟在堂兄身后,宋嘉宁与云芳一块儿屈膝行礼:“民女拜见王爷。”

“起。”赵恒言简意赅。

“谢王爷。”宋嘉宁站直身体,规矩地垂着眼帘。

郭恕与其他三位皇子多多少少说过话,与这位鲜少露面的寿王爷几乎没有打过交道,行完礼便偷偷朝端慧公主使眼色。端慧公主也不习惯与寿王相处,四处张望一圈,好奇道:“三哥,四哥呢?大哥二哥来了吗?”

赵恒看了福公公一眼,福公公低头笑道:“回公主,楚王殿下带四殿下游园去了。”

端慧公主来了兴致,朝赵恒道:“那我们也去啦,三哥这边我今天第一次来呢。”能出宫总是好的。

赵恒颔首,起身离座,意思不言而喻。端慧公主没有多想,福公公意外地盯着自家主子的侧脸,心里纳罕极了,论关系,王爷与四皇子还稍微亲近点,与刁蛮任性的端慧公主甚少说话,现在怎么愿意陪端慧公主逛了?

福公公纳闷,端慧公主也头疼,她只想自己四处走走,三哥跟着,她不理他不合适,理了,三哥每次最多说四个字,她听着都费劲儿。尴尬地同行了一段路,端慧公主灵机一动,朝赵恒笑道:“三哥,你去找大哥四哥吧,我跟两个表姐逛。”

郭恕站在赵恒身后,狠狠地瞪表妹,他也不知道如何与这位惜字如金的王爷打交道啊。

端慧公主不管,暗暗得意。

赵恒又看了福公公一眼:“何处?”

福公公心思一转就明白了,笑道:“大殿下、四殿下人在百果林。”

宋嘉宁耳朵一动,百果林?难道寿王府还种了别的果树?

端慧公主茫然地眨眨眼睛,忽然雀跃道:“我也要去百果林!”她长这么大都没见过什么果树,只吃过各种贡品果子。

赵恒颔首,示意福公公引路,然后他与端慧公主并肩走在前面,宋嘉宁兄妹三个跟在后头。走了约莫一刻钟,绕过一片假山,前面视野陡然开阔起来,寿王府后花园挨着卫国公府的西侧,偌大一片空地种的都是果树,只是这个时节,大多数果树叶子都落了,光秃秃的谁也分不清是什么,唯有两棵高大的柿子树挂满了黄澄澄的柿子。

“三哥,端慧,表妹!”四皇子不知何时爬到了树上,一手抱着树干,一手朝最树下众人招呼。

赵恒皱了皱眉,树底下楚王不以为意,不信四皇子会笨到摔下来。

“三哥,你种这么多果树做什么啊?”端慧公主新鲜地望着那些柿子,奇怪地问。院墙之后,澄碧天空如一幅广袤的画布,高大的树木、黄灿灿的柿子,竟出奇地漂亮,是端慧公主从未见过的乡野景色。

福公公替主子回答道:“王爷一直向往田园生活,五谷杂粮收拾起来费事,便种几棵果树,得空剪剪枝叶,怡然自得。”

宋嘉宁意外地瞅了瞅不远处的赵恒,没想到神仙似的人物,竟然有这种喜好,不过她好喜欢这座园子,国公府后花园也挺大的,但种的都是供人观赏的花树,除了装点花园,什么用都没有,真是浪费地方。

端慧公主对结巴三哥的喜好没兴趣,她现在只想摘柿子,可柿子树高,树杈也高,最低的柿子她都碰不到。四皇子还在显摆问她要不要他帮忙摘,端慧公主不稀罕,扭头朝赵恒撒娇:“三哥,我也想摘柿子玩,你帮我想想办法。”

这回没等赵恒使眼色,福公公便笑了:“公主莫急,一会儿您就能摘了。”说完差遣后面跟着的小太监去拿杆子。

宋嘉宁情不自禁地望着转身离开的那个小太监,正羡慕呢,耳边忽然传来一道溪水般清润的询问:“想要?”

宋嘉宁惊讶地仰头,撞进一双云雾弥漫的眼,明明很清澈透亮,可是细细分辨,那双眼便如幽不见底的潭水,叫人琢磨不透。还想探究,察觉男人微微皱了下眉,宋嘉宁心一慌,紧张之际将心底的大实话说了出来:“想……”

得了答案,赵恒立即转向三姑娘云芳,用眼神询问同样的问题。

云芳大喜,用力地“嗯”了一声,因为事先有了准备,还得体的道谢:“多谢王爷!”

赵恒却早已移开视线。

宋嘉宁嘴唇动了几次,最终还是没好意思再补上一句谢。

小太监们很快取了三根长杆过来,杆头围了一圈比柿子略大的铁丝,铁丝下面套着一个纱袋。福公公熟练地示范了一下如何摘柿子,用铁圈勾住柿子轻轻一用力,柿子就掉进纱袋中了。端慧公主率先举着长杆去摘,故意跑到四皇子那棵树下,套四皇子够不到的果子。

宋嘉宁与云芳选了另一棵树下手,一人站一边。

有的玩有的吃,还是贵人们允许的,宋嘉宁开心极了,眼里再没有什么王爷公主,仰着脑袋寻找最满意的柿子下手。她挑柿子挑的认真,赵恒负手站在不远处,不着痕迹地打量这个大胆喜欢他的小丫头。

大半年不见,她长高了,曾经孩子似的身子已经现出了几分玲珑,前面没什么变化,腰细了,高高举着长杆,蜜合色的夹袄提了起来,露出被白色长裙圈出来的小腰,那么细,单看背影,像个矮个子的妙龄姑娘。

宋嘉宁并不知道有人在看她,脖子都快酸了,终于相中一个大柿子。宋嘉宁眼睛发亮,举着长杆往后走,退一步再估测估测位置,然后继续退,杏眼只盯着柿子,忘了身后她刚刚放了一个留着装柿子的竹篮。

其他人都忙着,没人注意到她,只有赵恒,悄无声息地靠了过去。

眼看宋嘉宁一只脚就要踩进篮子了,赵恒甚至已经伸出了手,宋嘉宁突然顿足,眼神直愣愣地盯着前面,然后在赵恒不解的目光中,眼睛一闭脖子一仰,清脆地打了个喷嚏!

第41章 041

打完喷嚏的宋嘉宁, 说不出来的舒服,只是没等她抬起头,余光突然发现身后有抹月白色的衣摆, 宋嘉宁大吃一惊, 扭头一看, 就见未来皇上寿王爷竟然站在那儿,距离她不过一臂!

宋嘉宁整个人都懵了,反应过来慌不迭抱着长杆侧退两步, 红着脸嗫嚅道:“王爷,您, 您怎么来了?”居然当着未来皇上的面打喷嚏, 宋嘉宁觉得好丢人,脑袋都抬不起来了, 脸蛋红红的,比树上的柿子还惹人垂涎。

赵恒却无心多看, 因为宋嘉宁的这个毫无预兆的喷嚏, 将其他人的视线都吸引了过来, 赵恒不用偏头也知道, 兄长、四皇子、端慧公主与郭恕兄妹,肯定都在看他, 也在想着一样的问题。

为何过来?赵恒看眼地上的篮子,他不想她摔了,但这个理由,绝不适合说出来。

地上没有理由, 赵恒仰头。高高的柿子树,树叶都被寒风吹落了,黄灿灿的柿子格外明显,就在宋嘉宁头顶正上方,有一块儿比较大的枝干空隙,只有一根树枝斜伸过来,枝头坠着一颗沉甸甸的大柿子,恰是宋嘉宁相中的那个。

赵恒指指上面,目光微冷地看着宋嘉宁:“不可。”

宋嘉宁脑袋低着呢,闻言茫然地抬起来,瞥见赵恒的手势,她继续仰头,再困惑地看赵恒,什么不可?

赵恒只好再多说三个字:“本王的。”

宋嘉宁再瞅瞅那个非常出挑的柿子王,终于懂了,于是脸更红了,垂头道:“王爷恕罪,我不知道那是您的……”谁能想到王爷还占了一个柿子啊,真是奇怪的人,难道早就看中这个大柿子了,一直在等它彻底长熟?

“无碍。”给了她也给了所有人理由,赵恒重归原位。

四皇子、端慧公主与郭恕兄妹都没有怀疑,在他们眼中,寿王脾气最为古怪,有什么怪异癖好都是正常的。福公公整天在寿王跟前伺候,知道主子不爱吃柿子这种甜腻的吃食,自然能推测出,他的王爷在撒谎,那么,主子为何要撒谎?

福公公偷偷打量一个人站在那边树下的国公府四姑娘,十一二岁的姑娘,头顶梳着双丫髻,插着粉色牡丹绢花,下面一张小脸粉嘟嘟的,杏眼黑亮,眉梢带娇,小小年纪便能窥见日后倾国倾城的美貌。

再联想主子曾经与这位四姑娘联手猜过灯谜,福公公终于明白了,原来这些果树,都是为了四姑娘栽的!“烟锁池塘柳,杭城油爆锅”,卫国公府四姑娘嗜吃如命生的圆圆胖胖,现在京城哪个不知?当然,说四姑娘圆圆胖胖纯属谣传,只是比其他闺秀稍微胖点而已。

既然猜透了主子的心事,福公公连忙凑到主子身边,笑着配合道:“王爷,那柿子应该熟了,要不就请四姑娘帮您摘下来?”

赵恒看看他,再看看窘迫地好像不敢再摘柿子的宋嘉宁,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