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骐是长子,身上承担的责任也大,这种事儿,他也没有打算告诉弟弟和妹妹。

平川公主要再尚驸马,如果真的看中了自己的父亲,那么也得早作打算。

至于是平川公主自己的意思,还是皇上那边的意思,这打算就不一样了。

李舜华回去后,先去净房洗了个澡,虽然没有单独骑马,可是也在马背上呆了那么长的时间,就是这么一点儿时间,她都觉得大腿两侧有些疼,看来还是年纪太小,皮肤太嫩,加上是第一次,所以才会磨成这样吧。

看来,以后要多锻炼锻炼才是。

不过,现在李舜华想的是,要学会认字和写字,不要说以前都认识字,现在反而不认识了,现在的字都是繁体的,能大概读出来是什么意思,可是要写出来,除非繁体和简体是一样的,不然真的就是个文盲。

李煦之和王氏心疼自己的女儿才好,担心再开始学写字,会让她花费精力,所以还没有这方面的打算。

但是李舜华知道自己的情况,她身体好着呢,学习认字也不会就病倒了。

既然有了这个打算,李舜华觉得要让父母答应,这才是第一步。

这个时候的豪门子弟,学认字,可以是父母亲人先教着,或者是直接聘请先生过来单独教授。

王氏这几天见长子经常出去,都是早出晚归的,莫不是有什么事儿要办?

只是长子一向办事儿都很稳重,王氏倒是不担心他会做出什么不好的事儿来。

只是当父母的,哪里有不担心子女安危的?且以前有什么事儿,长子也会跟自己提一提,可是这段时间,却一点儿也没有提。

“骐儿他们到了京城,是不是该找个书院让他们去读读书去?”王氏对李煦之说道,这个年纪的少年,也不能当差,尤其是李骥,更小,总不能就没有事情可干。

多读读书,对他们也有好处。

李煦之说道:“骐儿这个年纪,该读的书都已经学好了,咱们家也不用他去科考,倒是骥儿,他倒是可以去书院多读读书。”

可是王氏现在却是担心长子,儿女再大,在父母的眼里,却还是小孩子。

虽然长子以后可以继承爵位,但是她不想儿子这么天天没有着落的。

王氏说道:“你和骐儿是不是有事儿瞒着我?”她总觉得丈夫是在打马虎眼,肯定是有什么不对劲儿的地方。

李煦之说道:“没有什么事儿,我看舜华也该开始描红了,转眼她也快要四岁了。”

“别转移话题,到底有什么事儿?”王氏问道。

李煦之看说道小女儿,都没有能让王氏把话头给转过去。想着妻子的性子,如果有了怀疑,肯定是要弄清楚的。

只是这事儿,说起来就让人生气,他和长子原本的打算,是想把事情先解决了,然后就是妻子知道了,也没有那么生气了。

回到京城,什么事儿都有可能发生。只是没有想到,皇家的公主,竟然是这个样子。

李煦之自认为从来没有招惹过这个平川公主,可是却被人盯上了,想起来都觉得是个侮辱。

皇家的公主再高贵,可是在李煦之眼里,连自己妻子的一根小指头都比不上,他有三个儿女,夫妻恩爱,如果中间再强行插一个人,那么他现在美满的家,就不复存在了。

“是不是和我哥的事情有关?”王氏问道,或许是让丈夫为难的事儿,他不想自己担心?

王氏的哥哥西宁侯,虽然位高权重,可是他们心里都清楚,这皇上既想用他,又忌讳他,怕自己的哥哥坐大了,反咬这位皇上一口。要王氏说,这都是懦弱的人才会担心这个,担心那个。她的哥哥,如果真的有那种心思,还用现在还给朝廷供奉?让她哥哥做牛做马,还怕这牛马不听话,长此以往,心里能痛快才怪!

作者有话要说:环境破坏了再治理,是很难那,现在能见到蓝天的日子是越来越少了。

愚蠢

等王氏知道了这父子两个在忙什么事儿的时候,简直要气炸了,她的丈夫,她的男人,竟然被人觊觎了!这实在是难以忍受!

对方是公主又如何?难道就因为是公主,就可以想要哪个男人,就要哪个男人吗?

简直是笑话!这个皇上也真是莫名其妙,他要是真的有这个心思,恐怕也是想给自己哥哥一个震慑吧,看看,你的妹夫,我想让他成为我这边的人,照样是可以的,等成为了我的女婿,看看他到底是更亲近谁了,你西宁侯能给的,我这个当皇上比比给的更多。

更何况,长安侯的根基是在京城。

他的爵位也是我这个当皇上的给的,我还给他一个自己的女儿。这样的恩典,他不感恩戴德才怪。

“就是这个事儿,你们父子俩个才瞒着我的?”王氏说道:“我当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呢,为了这个荒唐的事儿,我要是闹起来,那才不值当。”

“你们要是一直瞒着我,我一点儿也不知道,到时候万一宫里的太后把我叫过去,直接问我,我怎么回答?”王氏叹道,“世道怎么都成了这样,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王氏一点儿也不担心丈夫会被权势所迷惑,进而要娶了公主,不过,他们现在不是在西宁,而是在京城,掌控的力度不如在西宁。

就怕到时候那皇上来个强塞。

平川公主?真以为自己是好惹的?王氏冷笑,她倒要看看,这皇家的人要不要脸,真的要把人给有妇之夫。

那公主送过来,还想要自己退后一步?真是笑话!

李骐这段时间,也一直是在查平川公主尚驸马的事儿,至于怎么就和自己的父亲牵扯上了,现在也弄清楚了。

宫里不乏传出消息的人,宫里的内侍或者宫女,并不是个个都忠心耿耿,有钱能收买的也不在少数。

更何况,从十几年起,舅舅西宁侯就已经通过秘密的渠道在皇宫里安插了自己的人。

倒不是西宁侯想着要造反,而是宫里有自己的人,可以比别人更快的掌握宫里的情况,从而做出应变,尤其是他们这远离京城的,如果不能迅速的掌握这些事儿,往往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原来这平川公主守寡也有两年了,一直也没有再嫁,后来,是李煦之进宫面圣的时候,被刚好在这里的平川公主看了一眼,这一眼就看上了。

李煦之虽然是个武将,可是面相却长得是一表人才,英俊挺拔,平川公主先前的驸马是个柔弱书生的体格,成亲没有几年就生病过世了。

平川公主见到李煦之这样的人,一下子就心动了。

尤其是听皇上对李煦之的赞赏,还有一些世情,平川公主就更上心了。

对于平川公主来说,她是公主,想嫁给谁就嫁给谁,哪怕这个人有妻子,以前也不是没有把原配妻子给赐死,然后再娶公主的,不过,看在皇上要笼络西宁侯的面子上,她就委屈自己当个平妻好了。

平川公主认为自己是公主,长得也花容月貌,年纪也比那王氏小七八岁,委屈自己当个平妻,肯定也能让李煦之疼爱的。

而且,她要是嫁给了李煦之,不就是帮自己的父皇解决了□□烦了吗?

皇上既想重用李煦之,可是又担心李煦之的忠心不够,在关键的时候,不能站在他这边。

而如果去了公主,那么就成为了皇帝的女婿,平川公主只要能得了李煦之的心,不愁这李煦之不一心跟着皇上走。

平川公主把自己当成了和亲的公主,做出了好大的牺牲,只不过嫁的是自己也希望嫁的,所以不是两全其美的事儿?

她这样想,可是一点儿也没有想着,万一王氏不答应怎么办。

王氏不过是个侯夫人,要是皇上下旨把这件事儿给定下来了,她不答应也得答应。

“要是她不服气,告诉了西宁侯,正好可以看看西宁侯是真的忠心,还是假的忠心呢。”平川公主对自己的母妃贤妃说道。

既然已经有了这个打算,平川公主就跟自己的亲娘说了,在这个宫里,也只有自己的亲娘是为自己打算的。

而且,她从贤妃的话语里,也知道父皇那边到底有什么顾虑。她这样的为父皇做打算,以后还不是公主里面的头一份?

贤妃皱着眉头说道:“可是你要知道,那王氏也不是好惹的,怎么甘心就这么的接受这件事儿?”

平川公主说道:“不甘心又如何?那只能怪她不会投胎。”

对于王氏,平川公主可没有是好的心情,恨不得她立刻死了,要不是因为王氏的哥哥是西宁侯,父皇还要用他,她也不会让这王氏跟自己争了。

“母妃,您就帮我这一会儿,女儿一辈子的幸福可都靠这一回了。”平川公主求道。

贤妃对这个女儿是很心疼的,年纪轻轻的,就守了寡,虽然说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可是嫁的好,嫁的不好,那可是区别大了去了。

长安侯从回京,就一直被人瞩目,年纪三十多,也不算大,长得一表人才,且还有能力,如果不是没有娶妻,绝对是很多人眼中的金龟婿。

哪怕他现在成了鳏夫,想成为他继室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女儿这一求,贤妃忍不住就心软了,是啊,她女儿是公主,就是让长安侯休了那王氏,然后娶了她也是可以的。

现在女儿降低了要求,只不过是过去当平妻,对那长安侯和王氏都是恩典。

更何况,这样还能帮皇上笼络住一员大将,作为在后宫里生活了几十年的贤妃,对皇上的心思不能说全懂,也能懂个几分,皇上需要一个自己的心腹,如果这个心腹是自己的女婿,那么以后?

更何况,这是女儿的心愿,贤妃想着,不如找太后去说一说,要是太后能开口,这事情就好办多了。

也正是因为贤妃跟太后说了,然后才让湖阳长公主给知道了。

湖阳长公主觉得荒唐,她不是太后所生,太后对他们这些人不冷不淡的,可是能糊涂到做出这种事儿来,真是太让人难以忍受了。

怎么着?就因为你是公主,就可以随便抢人的丈夫?还什么平妻,你一个公主给人家当平妻,皇家的脸面都给丢尽了。

可惜他们这些人还觉得是给长安侯的恩赐,一个年轻的女人,就想着能笼络住长安侯,也不知道她哪里来的自信。

湖阳长公主让儿子给长安侯这边递了消息,希望长安侯这边能够有个心理准备,或者是防备一些。

虽然宫里的是她娘家,但是她都嫁出去这么多年了,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子女。

真的想笼络住人,哪里是这种得罪人的做法?自以为是,自高自大,大商再这样弄下去,早晚被这些人祸害了。

湖阳长公主只希望长安侯府能记着这点子交情,以后能拉自己儿女一把。唉,说起来她是公主,可是如今各地不服朝廷管束的人越来越多,可是即使这样,也不能乱出这种主意。

作者有话要说:这里是存稿君在为大家服务,作者君有事儿外出了!

底气

李舜华发现这段时间,家里的人都挺忙的,不管当家的父亲早出晚归,连大哥也是如此。

只是她年纪小,家里有什么事儿,也不会告诉她,在家里人的眼里,她只需要好好的吃喝玩乐就成,无忧无虑的长大,不过年纪小也有年纪小的好处,有时候他们以为自己睡着了,说起话来,就被自己听见了。

当知道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李舜华本能的觉得很厌恶。平川公主,她还真是公主病不轻。虽然她是公主,可是公主得了公主病,真是会把她自己个折腾死的。

难道真的是争抢来的东西才香?如果是别人,李舜华只当是看热闹好了,可是这事关自己的爹,事关自己这个家庭的和睦和幸福,怎么能让这个平川公主给破坏了呢?

先前薛氏那边,就像赛个人过来给自己的父亲,还打主意到了自己的身上。

李舜华想着,不会这宫里的人,也是如此吧,那样也太没有脸皮了。

湖阳长公主一到九月,就要举行秋桂宴,今年也不例外,作为有交情的人家,长安侯府也不例外的过来了。

开头一切都好,不过从平川公主过来,湖阳长公主的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虽然平川公主亲切的叫着姑母,可是湖阳长公主心里却膈应的慌。因为她看着这个侄女儿亲亲热热的和长安侯夫人说话,夸了又夸长安侯的女儿。

李舜华眼看着这位公主那么长的指甲的手伸过来要捏自己的脸,忙躲到了一边。

平川公主眼神一冷,不过很快就又变得和蔼可亲,对王氏说道:“夫人勿怪,本宫见到这么可爱的小姑娘,喜欢的不行,恨不得养在身边呢。”

平川公主的表嫂也过来了,正好跟着平川公主,听着平川公主的话,忙笑着说道:“依妾身看来,李家姑娘倒是长得有几分像公主呢?莫不是上辈子是母女不成?这可真是缘分,既然公主如此的喜欢李家的姑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公主认了李家姑娘为干女儿好了。”

平川公主笑着说道:“本宫乐意之至,只是不知道李夫人乐意不乐意了。”

至于李舜华,她是小孩子,意见不予理睬。

王氏说道:“公主大好年华,还有大好的姻缘,以后肯定有自己的子女,何必早早的就认了干亲呢。”

王氏说话也没有客气,你一个公主,又不是要守一辈子的寡,既然不是守一辈子的寡,那么你肯定要生儿女的,有了自己的儿女,你认什么干亲那。

除非是你以后生不出儿女来,不然你见了第一次面的人,就喜欢的非要认干亲,换做谁,谁会信呢?

平川公主的脸变得僵硬,“既然李夫人不乐意,那本宫也不必勉强。”

这个王氏,真是好大的胆子,竟然敢这样说话!

本来她和自己的表嫂是来试探一番的,先用认干女儿的名义,然后再把这李家的姑娘接到宫里去,和自己培养培养感情。

当然了,这感情也不可能是真的,但是平川公主像长安侯显示了,自己对他子女的喜欢,到时候也能得到长安侯的好感。

虽然可以直接赐婚,但是如果能更顺利的和长安侯感情和顺,那不是更好?

对于长安侯的两个儿子,她不稀罕,这两个人也长大了,都懂事了,就是对他们再好,也不会有什么改变,而这个李家的姑娘就不一样了,到时候自己求着父亲给她封一个县主当当,想来那长安侯对自己肯定是感激的。

一个姑娘家,能翻出什么浪花来?等她进了长安侯府,慢慢的就让那王氏成为昨日黄花。

李舜华不解的问道:“娘,我有娘,为什么还要认干娘?干娘是不是和后娘一样,是会打人的?”也幸亏李舜华知道,来到湖阳长公主府的人里,都没有给人当干娘的,也没有给人当后娘的,都是原配,要不就是极少数是继室,但是原配没有孩子的,她才这样说,不然就把别人给得罪了。

仗着年纪小,李舜华问的很纯真,把平川公主给气的,想要和这个小姑娘计较,又失了分寸了。

王氏忍住笑说道:“干娘和后娘不一样,不过,咱们舜华不用担心,你啊,就我这一个娘!”

既然人都打上门来了,王氏也不会退让,有些东西可以让出去,可是有些东西是绝对不能让的。

这个心怀鬼胎的平川公主,都当着自己的面,说出那不要脸的话了,她才不会忍让!

平川公主哼了一声,自己过去去点戏去了,还专门点了一出娥皇女英共谱佳话的戏。

“要我说,还是舜这位圣人有福气,能得了娥皇女英这两位贤惠的妻子,娥皇女英和睦相处,多少人羡慕不已?”平川公主的表嫂叹口气说道。

“哟,姚夫人,这么说,你想要给你家老爷找个女英了?”有人打趣平川长公主的表嫂。

这平川长公主的表嫂笑着说道:“如果真的有那么好的女英,我求之不得呢,那也是我们家老爷的福气,我也能轻松轻松。要我说,我们这些当妻子的,就该时时处处以丈夫为重,只要是对丈夫好的事儿,咱们就该高高兴兴的接着,毕竟,只有丈夫好了,我们才能夫贵妻荣呢。”

“鼓噪!”湖阳长公主道:“一整天就听见你一个人唧唧咋咋的,别人还怎么说话?”

湖阳长公主也是公主,还是长辈,见这姚夫人越说越离谱,还句句有所指,对这个马前卒,湖阳长公主也不允许她在自己的府上行这种事儿。

姚夫人一下子涨的脸通红,再不敢说什么了。虽然有平川公主撑腰,可是对方是平川公主的姑姑,一个长辈的身份,就是训斥自己,平川公主也不好为了自己顶撞自己的姑母。

“来人,送平川公主回自己的公主府去!”在自己的府上兴风作浪的,她要是一点儿表示也没有,那可真是被人瞧不起了。她又不是王爷,也没有嫡亲的兄弟,也不怕皇帝那边忌讳。

等王氏带着李舜华告辞的时候,湖阳长公主表示了歉意,“本来想着大家聚一聚,谁知道让夫人受委屈了。”她本来没有请这平川,谁知道这平川自己跑过来了,肯定是知道长安侯府人过来了想来个先礼后兵。

王氏对湖阳长公主先前的提醒也很感激,听她这样说忙道:“长公主别这样说,有些人和事儿,并不是你躲着,她就不出现在你面前的,今天本来是来公主这里大家乐呵乐呵的,结果我这个脾气,却没有忍住,还请公主见谅。”

这样的事儿,换做是她,也不会忍气吞声的,王氏这种性子倒是很合湖阳长公主的脾气,不过又想着,也是因为王氏有底气,才能和平川呛声,换做一般人,肯定就忍下去了。所以湖阳长公主才说这平川是打错了主意,找谁不好,偏偏找上了西宁侯妹子的晦气,这可真是踢到铁板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现在好饿啊。还得忍一个小时。

发言权

这是和那平川公主的第一次正面交锋,平川公主想要来个怀柔政策,只不过她的心态有问题,高高在上,明明是要破坏别人的家庭,反而弄得是施舍一样,这样的人,很难让人喜欢的起来。

王氏对这样的人,也一点儿也没有客气,对她客气,她还是要过来抢人,既然这样,为什么要委屈自己呢?

平川公主本来以为自己是给了王氏一个面子,只要她接了话茬,以后就好说了,可惜,这个王氏不识好歹,竟然敢这样对她。

被湖阳长公主送回自己的公主府,她眉头一皱,又换了一身衣服,直接进宫去了,进宫也不去别的地方,就到了太后那里。

见到了太后,先不说别的,就流泪了。

太后对这个孙女也心疼,年纪轻轻的,就成了寡妇,平时在自己面前也乖巧。

见到孙女流泪,一叠声的问被谁欺负了。

平川公主不说话,可是她身边的侍女却添油加醋的把在湖阳长公主府上的事儿给说了一遍。

太后一听,这还得了?一个臣子之妻,竟然给自己的孙女没有脸,金枝玉叶都不放在眼里了,这也太嚣张了。

本来还看着西平侯的面子上,不想直接下懿旨的,可是现在人家不给面子,那么她们何必还给对方面子呢?

她的孙女哪里配不上那长安侯了?长安侯夫人本身就是个妒妇,现在竟然欺负到自己孙女头上了!

“你放心,皇祖母给你做主,定然让你得偿所愿!”不过是个侯夫人,也敢跟自己的孙女争。

只是太后虽然这样说,却没有立刻下懿旨,因为这件事皇上那边不先打好招呼,太后唯恐坏了皇上的大事儿。

何况,太后从这件事儿知道,那王氏不是个善茬,以前还想着,能和自己的孙女和平共处,一起共谱娥皇女英的佳话,只是现在看来,这王氏是个没有福气的。与其这样,这王氏也没有活着的必要了。

她都觉得自己的孙女当平妻,是太委屈了自己的孙女,要不是平川实在是看上了那李煦之,她都不会答应这件事儿。

平川公主还以为太后会直接下懿旨,到时候那王氏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除非她想造反。而且在平川公主的心里,李煦之肯定会喜欢她的,那王氏都是三个孩子的娘了,早就成了黄脸婆。

没想到这懿旨没有下,太后只是吩咐了人下去。平川公主有些失望。

太后对她说道:“哀家知道你不喜欢那王氏,哀家的孙女,怎么能和别人共侍一夫?你先回去,到时候哀家必定让你心满意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