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忙道:“太子的一个侍妾怀孕,在给太子妃请安后,回去就肚子疼起来,太子知道了,就去质问了太子妃,说了些难听的话,太子妃就想不开,自杀了!”

“不可能!大嫂怎么会自杀?”李舜华不相信。

王琅让那人退下,屋子里只有夫妻两个,王琅说道:“大嫂不能生育,大哥跑过去骂了大嫂,依着大嫂的性子,恐怕还有别的事儿,我再让人好好查查。”

李舜华明白了,肯定是大表哥说了钱氏自己生不出来,还不让别人生,要是害了他的子嗣,他一定会如何如何,言语肯定很恶毒。结发这么多年,大表哥为了一个这样的女人,就能骂自己的妻子,还不分青红皂白,就给自己的妻子定罪了,这样的夫妻,做着还有什么意思?而作为太子妃,她肯定是和离不了的。大嫂肯定是觉得累了,所以才不想这样下去了吧。

“我的儿!我苦命的孩子!”钱夫人听到自己大女儿死了的消息,大悲大痛。

“我不相信我的儿是生病去世的,前儿我看她,都好的差不多了,肯定不是生病去世的!老爷,你一定要把事情查清楚啊。不然我女儿死不瞑目啊。”

女儿当了太子妃,别人看着多么的荣耀,未来的皇后,多少人妒忌他们钱家。

但是现在却把女儿的命给夺了去了。与其这样,她当初为什么会同意把女儿嫁到侯爷家里去啊。

“岚岚就是生病过世的,你不要多想,”钱通忍着悲痛说道。

他真是害了自己的女儿,为什么要让女儿嫁给太子呢?自己的女儿,那么好,竟然会自杀了!

是的,钱通已经知道女儿是怎么死的,为此,皇上还把钱通召进宫,当着钱通的面,给这个亲家公赔罪。

“咱们是儿女亲家,现在朕没有看顾好你的女儿,是朕的失职啊。”王震辰给钱通鞠躬道歉。

“皇上,您折杀臣了!是臣的女儿想不开,怪不得别人!”钱通忍着悲痛说道。

这也是皇上通情达理,要是别的朝代,谁会亲自给一个臣子赔礼道歉?皇上对他钱通没得说的,他再怪也不会怪到皇上头上。

再说,自己的女儿也有错,隐瞒了那个事儿,所以才让太子不满意的,平时不显,一旦遇到了事儿,就爆发出来。

这样的事儿,以后肯定常有,所以自己的女儿才不想遭这个罪,就这样离开了人世吧。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钱通还能怎么着?

而皇上却狠狠的踢了自己的大儿子一脚,把王璟踢的是胸口特别疼。

“为了一个侍妾,就能辱骂自己的结发妻子!说那样狠心的话,王璟,你让朕很失望!”都已经跟他说了,不管嫡庶都是他的孙子,他会一视同仁。

可是这个儿子呢,却在那种事情上,给钱氏狠狠的在心口上插刀子。王震辰真的对王璟很失望。

他是储君,要是没有容人之量,以后是不是谁得罪了他,他就能把人朝死里整?

到底从什么时候,自己的大儿子变成了这样。

“父皇,儿臣错了!儿臣也后悔的很,要是可以的话,儿臣宁愿从来没有说那种话。”谁知道钱氏就那么的死了。

因为这些年一直没有子嗣,所以对现在的子嗣,他看中的很,一有风吹草动,他都很紧张,当听说侍妾肚子里动了胎气,还是从太子妃那边回来的时候,太子立刻想到了是太子妃自己生不了孩子,所以也不允许别人生孩子。

这样的女人,他哪里还能容忍,所以见到钱氏,直接扇了钱氏一嘴巴,然后告诉她,早晚要废了她这个太子妃!既然不想当这个太子妃了,那么就趁早让贤!

他不过是气话,可是钱氏为什么就当真了呢。

等李舜华知道太子还扇了钱氏一嘴巴的时候,才明白钱氏为什么会生无可恋。

自己的丈夫,不分青红皂白,就那样打了她一巴掌,还说很多难听的话,钱氏是个骄傲的,绝对不会容忍。

或许,是因为她自己不能生了,以后看着府里的女人一个一个的生出了孩子,那些孩子都成为攻击她的利器,她也觉得活着没有意思了吧。

“大嫂,心里是有着大哥的。”不然也不会因为一个巴掌,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钱氏的内心深处,是把太子当成过自己的良人的吧。

被自己的良人扇了一巴掌,这种绝望的感觉,恐怕就促成了钱氏的死亡。

或许钱氏已经麻木了,但是内心深处却没有忘了这件事儿。

“当初父皇给大哥定下大嫂,是问了钱通夫妻的意思的,钱通夫妻疼爱女儿,如果不是女儿答应了,他们也不会答应下来。”王琅说道。

李舜华了解了一个不一样的钱氏,只是,钱氏已经不在了。

东宫里没有了女主子,可是却有司礼监的人操办太子妃的丧事。李舜华作为弟妹,也去协办去了。

皇上对钱氏很愧疚,所以她的丧礼办的很隆重。只是人死了,再隆重,当事人也感受不到了。

而太子,因为悲伤过度,也病倒了。

李舜华看着跪在灵堂的太子府上的莺莺燕燕,恐怕钱氏是不想看到这些人的吧。

只是主母去世,这些当侍妾的,不去跪灵,那就是不守规矩。

李舜华见到了太子良娣朱氏,是个美人。她是临安侯朱贵的女儿,庶出。太子妃去世,太子照样是有如花美眷,钱氏这样做,真的值得吗?

李舜华觉得身心疲惫,一个熟悉的人,就这么的去了,还因为这样的原因。

所以等钱氏的丧事过后,李舜华就累的一睡不起,把新月他们几个人急的不行,忙让人去请太医,也去请王琅回来。

等王琅急冲冲的回来,太医就给王琅恭喜了,原来李舜华是怀了身孕了。

“只不过王妃过于忧思,所以才会疲惫,等休息好了,连药都不用喝,就会好起来。”

过于忧思?王琅想到了钱氏的事儿,还有这些天都是在太子府那边帮忙,作为弟媳妇,更是要负责一些事宜。

在不知道自己身孕的情况下,没有出事,王琅真的觉得一阵后怕。

“王妃的情况,你们怎么一点儿都没有数?”王琅对着这几个丫鬟说道。主子们的一些事情,丫鬟们都要记清楚的。

“王爷赎罪!”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是给自己找借口,新月等人跪下来认罪,确实是他们没有照顾好王妃。

李舜华醒了,看着自己的丫鬟都跪在地上,就问道:“这是个什么情况?怎么都跪着?”

“你们起来吧,先出去。”王琅说道。

“表哥,是不是她们做了什么事儿了?”李舜华问道。

王琅坐在了床边,握着李舜华的手,“你自己的身体,自己都不清楚?这次就饶了你,没有下次了。”王琅告诉李舜华,他们两个要当爹娘了。把李舜华给惊着了。

“我怀孕了?”李舜华问道。

王琅点头,脸上带了笑,“早知道你有了身孕,就不必去那东宫了!”乌烟瘴气的,一群吃饱了撑的女人。

“能送大嫂一程,也算是我的一片心意。”李舜华道:“我没有什么事儿吧。”

要不然怎么会罚自己的丫鬟跪着呢。

“大夫说你过于忧思,我这个当丈夫的不称职,连妻子这样都不知道。”王琅说道:“你是因为大嫂的事儿?”

李舜华点头,说道:“在东宫,看到那么多的女人跪在大嫂的灵堂前,流着眼泪,可是有哪一个是真心的?说不定都在心里高兴,巴不得大嫂死了,这样,也给他们腾出一个地儿来。大嫂这样值得吗?”

她就这样一走百了,可是她的父母呢,不知道怎么的伤心难过呢。

大表哥为了稳住自己的地位,越来越急躁,可是,谁会抢了他的位置呢,在大表哥的心里,恐怕二表哥才是对他威胁最大的吧。

那么大表哥对二表哥,以后会不会除之而后快呢。

“别想那么多,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谁也不能代替谁活着,你现在,就好好的养着,外面的事儿不要管,对于大哥,我从不会主动和他对着干,但是如果他要想伤害我们,我也不会束手就擒。但是为了父亲,能忍的地方,我就忍着。只要他不过分。”

他可以退让,但是却不是退无可退。大哥是自己一母同胞的大哥,他从来都没有想取而代之,一切都看大哥的所作所为吧。

王震辰知道外甥女有孕了,那还是他孙子呢,高兴的不得了,对王琅说道:“以后就不要让舜华进宫请安了,好好的在家养着。”又让让送了很多补品和药材,还有料子和珠宝,这是奖励李舜华的。

而王氏知道这个消息后,就带着陈曦过来,王氏脸上带着笑。“这下好了,你别的都不用顾,只把身体养好,娘会帮你安排好一切的。”包括找接生的,还有奶娘,还有养身嬷嬷。

她是长公主,这方面找的人,肯定是最好的,宫里的皇后,根本指望不上,皇上倒是关心,可是他是个男的,一堆国家大事呢,这些事儿就不麻烦皇上了。

她这个亲娘,全权安排了。

因为女儿是头次怀孕,王氏还怕她害怕,所以就留在这里住了十来天,等李舜华一切都安排好了,才回去了。

太子那边也派人送了东西,他如今正在为钱氏守孝,所以不方便过来,再说,虽然是表兄妹,但是毕竟男女有别。

李舜华过起了吃吃喝喝的喂养生活,等钱氏的五七过后,李舜华就安排明月嫁了,明月本来知道李舜华怀了身孕,想把婚期朝后拖,至少等王妃生了孩子之后,不过被李舜华给劝住了,婚姻大事儿,不是什么小事儿,别因为自己而担搁了。

钱氏的过世,对钱家来说,是坏事,可是对很多人家来说,却是好事儿,因为空了一个太子妃的位置,太子妃的位置,在什么时候都吸引人。太子是储君,又是丈夫,按照规定,不用给妻子守一年的孝。只需一百天就成,本来王震辰要太子守一年的,不过钱通进宫求了皇上,皇上就没有再让太子守一年。

第94章 偏执

李舜华接下来就是在府里养胎,宫里那边早就免了她的请安,连出去应酬都免了。

本来有人提议,后宫该选人了。本来后宫的人就不多,有些大臣家里也有人,想要送进宫里,也是和皇上的关系更亲近一些,毕竟后宫有人,对前朝也有一定的帮助。

不过皇上却以新朝初立,不易花费太多在后宫,就把这选人进宫给免了。

这样以来,有些人的打算就成了空。

大家也不知道皇上下一次选人是什么时候,所以有些适龄可以嫁人的人家的姑娘,就没有再等,京城里的喜事多了起来。

其实,很多人还真是不乐意送人进宫的,毕竟,皇上现在都有四个皇子,还有两个嫡子,太子也立了,现在进宫,前面的哦皇子那么大了,后面生了皇子,年龄相差太远,怎么能跟前面的四个皇子竞争?

当然,也有人不是打着夺嫡的主意的,只想着能生个皇子,好歹也是皇家的血脉。

后宫的人知道不用别的女人进宫了,都松了一口气,对于她们来说,有新的女人进宫,那么她们的地位就不牢固,和更多的人争皇上的宠爱。

有皇子的人还好,没有皇子的人,怀孕生子的机会,就被别人分薄了。

好在皇上英明,没有听那些大臣的话,不然岂不是要多出好多姐姐妹妹了?

不过,虽然皇上不用选人进宫了,可是太子那边不是缺一个太子妃吗?当太子妃,还是现在太子没有子嗣的情况下,这比生个皇子不要划算的多?

“你说什么?”钱夫人不敢相信的问自己的小女儿钱盈盈。

“你想进太子府,你知道你自己说的是什么吗?你姐姐怎么死的,你不知道?你要是还是我女儿,就别给我说这样的话!”钱夫人真的是生气极了!

大女儿赔进去一条命,现在小女儿还要往那里面跳。

“你是不是和太子私底下有什么?”钱夫人说道:“你姐姐难道就是因为发现了你和太子的事儿,所以才会?”钱夫人浑身发寒,要是小女儿真是这样,她这个当娘的真失败,而且她很心寒!

钱盈盈摇头,“娘,我是那样的人吗?”

“那给我说,你为什么要进太子的宫里?难道你是看上了太子妃的位置,娘跟你说过,太子不是良人,难道你姐姐的教训还不够吗?我已经失去了一个女儿,不想再失去另外一个女儿!你给我熄了这个心,我和你爹会给你把亲事定下来,以后你就在家里呆着!”

“可是,姐姐的仇,难道就不报了?”在钱盈盈的心里,自己的姐姐就和自己的母亲一样,从小就特别疼爱自己,什么好的,都是给自己留着。

但是现在姐姐却这么的死了,钱盈盈心里悲痛异常,她想着,如果不是那太子宫里的女人嚣张,姐姐也不会就这么的丢了性命,她要让那些女人都得到报应!

可是她只是个女子,如今姐姐也不在了,她连东宫那边都进不了,谈何给姐姐报仇?

而现在,外面都在议论太子妃的事情,都想着花落谁家,钱盈盈突然就想到,如果自己嫁到太子宫里,成了太子妃,那么找到害死姐姐的凶手,给她报仇了,她自己的心愿就了了!

“报仇?报什么仇?你姐姐自己想不开,是她没有那个造化!你想找谁报仇?”钱夫人道。

“不,姐姐要不是伤透了心,绝对不会走上这一条路的,都是太子府上的那些女人,欺负姐姐没有孩子,所以才让姐姐失望透顶的!我一定要给姐姐报仇!”

啪的一巴掌,钱夫人扇了钱盈盈一耳光,“孽障!我看你是入了魔了!你想报仇?你姐姐的死,一般是她自己想不开,一半是太子的责任!难道你想报复太子?你想把咱们钱家都拖入死亡的境地?你不是我的女儿,你给我走!”

钱夫人真是伤心透了,大女儿连父母都不顾,就这么的一走了之,难道不知道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只是知道自己过不下去了,就想到了死亡,可是父母多年的养育之恩,就这么忘了吗?

现在更好,小女儿还要为了一个这样的理由,把自己的终身大事儿开玩笑,她都已经没有了一个女儿,难道还要填进去另外一个女儿?这是绝对不可能的!

钱夫人被气病了!钱盈盈后悔不已,她一直沉浸在姐姐离世的痛苦里,不能自拔,总想着替姐姐报了仇,这口气才会下去。但是却没有想到,自己的娘这么大的反应。

“娘,我错了,只要您能好起来,我再也不想着进东宫了!”

钱夫人生病了,李舜华让人送东西去看望,她自己不方便去亲自看望。

不过等人回来后,送来了一封钱夫人的亲笔信。

信上恳求李舜华,帮忙给钱盈盈说一门亲,钱夫人想着,把钱盈盈说给李家的族人,只要人品好,其他的倒是无所谓。

其实像钱家这样的人家,虽然没有了一个太子妃,但是钱通却是皇上的重臣,他的女儿要嫁人,肯定好找人家。

只是钱夫人特意带信给自己,说了这个事儿,让李舜华有些想不通。

想不通的事儿,她一般都会问自己的表哥。

王琅说道:“大哥不想失去钱通这门亲,所以极有可能让钱家的这位姑娘进东宫。”

“父皇不会同意的!”李舜华想着,舅舅知道钱氏死亡的真相,会再把钱家的姑娘送到东宫里去吗?

难道为了补偿钱家,所以再让钱家出一个太子妃?这个倒是有可能。

王琅却知道,自己的大哥,在武将上没有几个亲信,而以前有个钱通,是他的岳父大人,自然是站在他这边的,可是现在太子妃却死了,钱通不说恨太子,起码这心理上肯定是过不去这个坎,眼看着钱通这个武将就要失去了,自己的大哥肯定会想办法弥补。

“太子良娣朱氏,可是临安侯的女儿。”临安侯也是一员武将,太子纳了人家的女儿,这个关系就拿下来了。

王琅说道:“朱氏不过是个庶女,临安侯女儿多,也不会多在乎,可是钱家就不一样,钱家疼爱女儿,这是众所周知的。”

“既然钱家疼女儿,怎么还会让另外一个女儿嫁给大表哥?钱家不同意,大表哥也不能强娶。”

李舜华道:“难道是钱盈盈自己乐意去?可是就我了解的钱盈盈,她不像是那样的人。”

王琅道:“别想这么多,费神,既然钱家有这个打算,到时候给找个适当的人家就好。”

“那大表哥那里,岂不是觉得我们坏了他的事儿?”好像专门跟他做对一样。

“咱们做事,不用顾忌着太多,钱家已经是这个态度,大哥也求娶不成,本来我们王家就欠了钱家一条命,把这件事办好了,也算是对钱家的一个补偿吧。”

至于大哥对他怨不怨,如果他真的因为这件事怨了,那么以后还会因为些许小事怨恨,也不多这一件了。

王琅做事,不会瞻前顾后,他认为值得帮的,那就肯定会帮。

当然了,表妹也是为自己好,是担心自己,所以表妹并没有错。

“我跟父皇说说,让父皇给大哥说一门好亲,想来大哥就不会怪别人了。”王琅笑着说道。

对啊,先把太子妃的人选给定下来,再给钱家的婚事给定下来,想来大表哥的怨恨就少一些吧。

不是李舜华多想,而是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和太子妃钱氏的事儿,知道大表哥是个小心眼的人,既然他有意娶钱家的姑娘,即使最后他没有娶成,但凡知道了是他们给钱家做的媒,这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的。

但是,总不能因为他不舒服,就让钱家的姑娘跟着他吧,那样对彼此都不好。

所以李舜华给钱夫人回信,表示这件事,自己答应下来了。

钱夫人收到回信,真是松了一口气,她真的怕自己的小女儿不管不顾的,就嫁到了东宫。那样才是真的毁了一辈子。

而关于太子妃的人选,也很快定了下来,是吴国公吴元道的嫡女。

朝廷册封的国公,总共也不超过八个,吴国公算是其中的一个。

和李煦之他们一直跟着王震辰不同,吴国公是半路上归顺的李煦之,吴国公自己手底下也有好几万的兵,当初自己占了两个州,不过,在王震辰他们打过来之前,就送了书信,归顺了王震辰。

因为他的这一举动,让两个州免于战乱,减少了很多损失,还又增加了西宁兵的实力,所以论功行赏,吴元道被封为了吴国公。

此次吴国公的嫡女嫁给太子,也是吴国公奔走的结果。

他这样半道儿而来的,根基本来就没有李煦之等人稳。

和皇家结亲,才是最好最快的方法。

那李煦之不就是因为是皇上的妹夫,所以才那么被皇上重视吗?吴国公最开始看着皇上的两个嫡子都已经成亲,就把目标看到了剩下的三皇子和四皇子身上,毕竟吴国公的女儿多,不管嫡庶都有。

可是,人的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好好的,那钱氏竟然得病死了。

吴国公就知道,他家的机会来了。太子需要有人支持,他吴国公不是正好?

不过,钱通那边是个障碍,谁知道这钱家会不会为了保住以前的地位,再送一个女儿进东宫,要知道钱家也还有个嫡女没有嫁人呢。

本来好好的太子妃,未来的皇后,是出自钱家的,可是却这一下子没有了,这钱家不着急才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