袅袅的馨香带着浅淡的烟雾缓缓升起, 将珠泪熏染的不似世人一般。她脸上的神色淡然, 过尽千帆、历经繁华之后, 只留下一片云淡风轻。

徐思安大马金刀的坐在一旁的靠背椅上,双掌撑膝, 面上却带着几分恭敬之色道:“居士放心,晚辈一定会好好照顾她的。”

珠泪夫人低垂着眉宇,沉香木的佛珠在掌心缓缓拨动着, 在听到这句话之后却略微的顿了顿, 眉梢些微的闪了闪,淡淡道:“那就有劳侯爷了。”

徐思安听着这话却略松了一口气, 仿佛是得了丈母娘的认可一般,脸上竟然露出几分憨然的笑意来,想了想只开口道:“其实, 她也念着居士。”

“她…也知道吗?”珠泪夫人稍稍一怔,指尖的佛珠又停了下来,随即却笑着道:“她知道了也罢, 终有一天, 总是会知道的。”

徐思安见珠泪夫人这般释然,便知道这些事情对她来说早已是红尘之外的俗事了。她久居世外多年, 早已超然脱俗,唯一的牵绊, 大约便只有赵菁和魏明箴这两姐弟了。

※※※※※※

赵菁是用过了午膳才收到徐思安的信的,随信附带来的还有一串星月菩提的佛珠,徐思安在信上说是在庙里求来的, 可是赵菁记得,那日在静慈庵后山凉亭里头,那位女居士项中所带的,便是这一串星月菩提。

况且这种颜色的菩提子,一看就是被人佩戴过许久的样子。她将菩提子用丝帕包好了,收在荷包中,便往松鹤堂去向老太太回话。

赵菁才走到门口,正巧遇上门房上的小厮进来回话,说是齐家大姑奶奶和齐姑娘过来了。

这几日府上的事情不少,赵菁倒也没派人去齐家打探,如今听说齐家大姑奶奶亲自能过来,想来是身子骨已经好了不少了?只是听得之前杜太医所说的还要多加调养,便忙吩咐下去道:“备一顶小轿,让齐家大姑奶奶坐着进来。”

赵菁到松鹤堂的时候,正巧徐老太太歇了中觉起来,姑娘们都去上针线课了,她一个人正闲着无聊。听说齐家大姑奶奶过来了,只恨不得亲自去迎,又笑着道:“我正想着抽空要去瞧她呢,倒是她先过来了!”

老太太这边才说完,外头便有小丫鬟打了帘子进来传话道:“回老太太、太太,齐家大姑奶奶来了。”

赵菁忙亲自迎了上去,便瞧见齐芯蕊扶着齐家大姑奶奶,稍缓着步子从外头进来。脚步虽然瞧着还有几分虚弱,好歹脸色看着还好,并不似从前形容枯槁的样子,终究有了那些血色。

徐老太太一瞧见她这样子就心疼了起来,忙让坐下,又亲自上前拉着她的手道:“好闺女,我原是要亲自瞧你去的,只是最近天气热,我就懒怠得动了,怎么你这病着还跑了出来?”

齐家大姑奶奶闻言便笑了笑,正要开口呢,那边齐芯蕊只淡淡道:“长姐非要亲自过来,说是谢谢老太太和太太的救命之恩。”

齐芯蕊这厢才说完,齐家大姑奶奶更是跪了下来,老太太只急忙就将她一把扶住了,红着眼眶道:“快起来!你和我家平姐儿是同岁的,我瞧见你,便像是瞧见了我家平姐儿一样,心疼都来不及呢!”

齐家大姑奶奶和徐思平虽是姑嫂,两人却再和睦不过的,当年徐思平怀有身孕的时候,齐家老太太身子不好,还亏得齐家大姑奶奶前后照应。如今瞧见齐家大姑奶奶这样的光景,自己的闺女又早早的去了,让徐老太太如何不伤心呢!

徐老太太说着就已经落下泪来,那边齐家大姑奶奶也忍不住擦了擦眼圈,倒是赵菁想着她身子还没好,也不能太过伤心了,便笑着劝道:“老太太快别难过了,大姑奶奶身子还没好呢,别又伤身了。”

老太太听了这话倒是立马止住了伤心,顿时就变脸笑道:“就是就是,瞧我又惹得你伤心了,你正改好好养养呢!”

齐家大姑奶奶便点着头坐下了,只淡淡道:“我早该过来一趟的,只是之前实在病得起不来身子,这几日好容易身上轻快些了,便想过来一趟,瞧瞧老太太。”

徐老太太只笑着点了点头,又因着这两日徐娴的事情,她日夜睡不好,脸上倒是有几分疲累忧虑的神色,齐家大姑奶奶看在了眼里,倒是忍不住问道:“老太太这是有心事呢?平常您老都是佛爷一样欢喜的人,怎么也愁上眉梢了?”

徐老太太向来是心里憋不住事情的人,听了这话便也不藏着掖着,也不把齐家大姑奶奶当外人,便把太后娘娘想让徐娴进宫的事情一五一十的都说给了齐家大姑奶奶听。

“这不…这两日正忙着到处找媒婆呢,看看有没有适龄又上进的男孩子,好先把婚事定下来,也省得到时候果真进了宫去,就我那孙女的性子,哪里能有什么好日子过。”

齐家大姑奶奶听了这话心里却是暗暗思量,若是寻常人家的闺女,怕是削尖了脑袋想进宫的都不再少数呢!可偏偏徐家却不一样,徐思安如今在朝中正是风头无两,铁打的军功换来的荣耀,哪里还需要将自己的亲侄女送进宫去巩固爵位。老太太这般舍不得徐娴进宫,也是理所当然的。

齐家大姑奶奶想到这里,便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想当年齐家也曾有过这样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繁华,可谁知道好景不长,便衰落了下去,如今只留下她们两个弱质女流和一对尚未长大的孩童,当真是前途未卜。

“老太太这是心疼孙女的,这样的事情,若是轮着别家,只怕羡慕还羡慕不过来呢!二丫头也跟我说起过那日七夕在宫里的见闻,瞧见了好些个官家之女,那些待字闺中的姑娘,哪个不是出落得国色天香的,只等着皇上的青眼,能选入宫中,从此之后能帮衬家里几分。”

赵菁也觉得齐家大姑奶奶这话有道理,可这样卖女求荣的事情,武安侯府自然是做不出的,况且徐娴的性子,也不适合,终究是不能凑这热闹的。

齐家大姑奶奶身子骨还没完全恢复,只在府上稍稍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了。上了马车之后她便靠着车厢闭目养神,尚且还未病愈的脸上神色有些寡淡,她忽然睁开眸子看着齐芯蕊,一双有些干涩抠瘘的眸子稍稍的闪了闪,问她道:“蕊姐儿,听说七夕那日你也是见到过那小皇帝的,他是个什么样子的?”

齐芯蕊听了这话只不以为然,略略挑眉想了想,回道:“皇上今年比我还小了一岁,个子却比我高了许多,我也没敢仔细瞧他是什么模样,就是听见他发落那个卢馨月的时候,挺威严的,倒不像是个胡来的小皇帝。”

齐家大姑奶奶微微合了合眸子,嘴角略略勾起一丝笑意,抬起头看着齐芯蕊道:“蕊姐儿,你知道为什么侯府的人不让她们二姑娘进宫吗?”

齐芯蕊拧眉想了想,似懂非懂的,便只摇了摇头,那边齐家大姑奶奶便道:“他们齐家如今有侯爷在,哪里还需要后宫这一层关系,便是徐娴不进宫去,侯府的富贵也不会减去一二分,反倒若是徐娴进宫了,侯府的行动便要处处掣肘于后宫,所以不如不进宫去。”

她说完了这一句却顿了顿,隔了半晌才继续道:“只有那种盼着闺女进宫能当上宠妃的人家,才想着要攀这层关系,在朝中站稳脚跟,好让家中的富贵能多持续个几代,好歹也能算得上个皇亲国戚了。”

齐芯蕊一眼不眨的听着她说完,末了她又抬起头来,似是有些无奈的看着齐芯蕊道:“我给你说这些,你听明白了吗?”

齐芯蕊这时候却已经明白了几分,拢在袖中的手指尖撕扯着掌心的丝帕,咬了咬唇瓣,抬起头来道:“长姐的意思,是想让我进宫去吗?”

齐家大姑奶奶听了这一句却是心口一疼,阖眸的时候眼角已经落下了泪来,只拽着齐芯蕊的手道:“长姐也不想的,只是…咱们齐家,到底不能就这样一败涂地了。”

“…倘若你进了宫去,将来宝哥儿长大一些,还有你这个姑母可以依仗几分;再者,侯府如今正愁着舍不得二姑娘进宫去,他们有恩于你我,若是你能替了她进宫去,也算是还了侯府一个恩情。”齐家大姑奶奶说完这句只稍稍的喘了一口气,又叹息道:“女人活这一辈子,不过也就是嫁一回男人,若是像我这样嫁错了人,还不如进宫去,好歹还能搏一回前程!”

外头虽然已经是入了秋,天气却依旧有些炎热,帘外带着暑气的风吹进来,将两人脸上的点点泪痕风干。齐芯蕊低着头想了良久,最终只点头道:“长姐,你说的对,我愿意博这一回!”

第191章

话说自从那日徐思安走了之后, 倒是又有三五日没有回府来。赵菁知道他公务繁忙, 也不敢常派人过去,倒是外院周管家那边每日里都有徐思安捎回来的信件,若是有单独给赵菁的, 便会差人送进来。

这几日眼看着就要近中秋了,赵菁便吩咐了外院的各个管事,将中秋节上各家的礼都预备齐全, 她难得得了空, 又派了张妈妈等人去鼓楼大街, 把袁氏和赵大妞接了过来。

袁氏和赵勇都是老实巴交的小老百姓, 虽然赵菁嫁给了武安侯府,一步登天了。可她们到底没存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心思,平日里也不大过来走动。都是徐老太太闲着无聊了,念起她们的时候, 便派了下来人过去接她们过来。

这不如今袁氏也有了身孕, 头三个月自然是小心些的, 因此便也没怎么派人去接, 如今老太太又念了起来, 正巧赵菁也有些日子没见她们了,便让张妈妈去接去了。

赵菁虽在侯府事情多, 却也不曾真忘了她们, 入夏的时候还让侯府的工匠特意去了一趟鼓楼大街,帮赵勇一家在院子里挖了一个地窖,运了好些个窖冰过去。不然的话, 这一整个夏天下来,想他们那样的穷苦人家都是要热脱了一层皮的。

丫鬟们才引了袁氏进来,赵菁便急忙迎了上去,袁氏自知道赵菁怀上了之后也来瞧过她一回,不过上次和赵勇陪着一起来的,只在外院坐了坐便走了,并没来得及嘘寒问暖的。这时候又细细的看了赵菁一眼,见她虽然脸色不错,可人却是瘦了一些,想来也是被孕吐磨得难受,便心疼道:“头一胎都是这样的,你且忍过了这几个月便好,况且还有一句老话,磨娘的都是儿子,我生二虎的时候也难受的紧,生大妞的时候虽是头一胎,却也不曾这般难受的。”

徐老太太正是爱听这话的人,见袁氏这么说就笑了起来:“我也是这么说的,菁丫头就是身子骨不结实,怀之前没调理好,我那时候一连生了三个,也不像她这样艰难的。”

赵菁听了这话心里头也暗暗无语,每个人体质不同,她便是属于娇弱范儿的,那又能怎么办呢?不过好在这几日天气凉了下来,她倒是也舒服了许多,每日里也能多吃几口饭了。

“这些都不打紧,老太太,妹子她毕竟不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这个年纪还是头一胎,稍微艰难些也是有的,等生过了这一胎,后面的就容易了。”袁氏也是过来人,这一胎就是第三胎了,她哪里还能不知道了。

赵菁实在是想说,其实早生早育并不是好事儿,她如今这年龄,才是现代科学研究得出的最佳育龄。不过…这些都无所谓,只要能让老太太高兴高兴也是好的,毕竟最近忙着为徐娴找婆家,徐老太太也是操碎了一片心了。

其实老太太瞧上的那几家里头,也有门第般配、条件相当的。可人家一听徐娴才十四岁,若是定了亲,也要等一年后才能出阁,心里便有些不大愿意了。那几家的男孩子都大了,况且还有一点不好的,老太太依稀打听出来,居然是房里已经有了通房的!

还有几家是徐思安的部下,都是一些武将之家,虽然也有条件不错的,可老太太终究是不愿意的。以至于徐老太太这几日一想到这事情就长吁短叹的,倒是愁出了不少白发了。

好在今儿又袁氏过来,陪着老太太多聊聊,也让她老人家心里头高兴。

“你不知道,我这心里头盼这个孙子,也不知道盼了多少年了,生生就耽误到了今日。”徐老太太一说起这个来,当真是扼腕叹息。和徐思安一般年纪的人,哪个家里头没有三五个跟屁虫的,偏徐思安一个没有,可不是让老太太给急坏了。

“迟到总比不到好,老太太这是有后富呢!不然怎么我家妹子才一进门,就怀上了呢!只是苦了侯爷了!”

袁氏平常说话也算有个正经,谁知道遇上老太太这个不正经的,一下子画风也给带歪了,冷不防就蹦出这么一句话来。这下可是好了,一旁窝在徐老太太怀里打瞌睡的齐嘉慧倒是醒了过来,眨眨眼问老太太道:“老祖宗,为什么舅母有了小宝宝,会苦了舅舅呢?”

袁氏一时发现自己失言了,哎哟一声捂着嘴巴不知道说啥才好。赵菁的脸都羞得通红了起来,倒是一旁的孙玉娥已经懂了几分这里头的道理,面无表情道:“你真是笨死了,太太有了身孕,义父自然是要好好照顾她的,可不就要辛苦了,这有什么好奇怪的!”

这话说得连一旁的徐娴都认真点头,看来那姑娘对这些也是一窍不通,亏得现在急着为她定亲,怕是到时候赵菁还得找了她好好辅导辅导这些闺中秘事了。

赵大妞好些日子没瞧见赵菁,拉着赵菁的手不肯放开,笑眯眯和赵菁说起了话来:“小姑,自从你给我们家送去了窖冰,今年夏天我们家可热闹了,一到中午吃过了午饭,左邻右里好些人都爱往我们家来,每天都是满满当当的人,陪着我娘说话聊天。”

赵菁听了这话暗暗好笑,看来古往今来,蹭冷气这种事情都是无师自通的。

袁氏只笑着道:“我一个人在家也无聊,正巧喊了几个姐妹过来,一起纳凉,一起做针线,热闹!”

徐老太太听了便笑道:“亲家嫂子,等明年夏天,你来我这府上住着,我们这儿肯定比你家里还凉快。”

袁氏一壁应着徐老太太,一壁道:“我是住惯了小房子的人,这大房子住不习惯,怕是还得迷路了去,况且家里还有男人,哪里能离得开我一日?”

老太太听着有道理,又见赵大妞粘着赵菁不放,便笑着道:“那就让你姑娘在这儿住几天,正巧也陪着她姑母玩几天。”袁氏这才答应了下来。

留了袁氏用过了午膳,又去外院看过了正在侯府寒窗苦读的赵二虎,袁氏便要回去了。如今她已经有了四五个月的身孕,早已经显怀了。不过她原本身材就瘦些个,走路行动上头还跟平常倒是没什么区别。

赵菁亲自将袁氏送到了门口,嘱咐下人备车送袁氏回去,正巧有门房上的小厮进来传话,说是齐家派人送了帖子过来,要请太太有空过去一趟。

赵菁便接了帖子看了一眼,上头也没有写明白什么,只是落款是齐家大奶奶本人的名讳,这样的正式,看来不应该是什么小事情。

赵菁想了想,索性让婆子去松鹤堂回了徐老太太,说是要亲自送袁氏回去,顺便在家里坐一坐。那头把事情交待好了,她便领着丫鬟,先送了袁氏回鼓楼大街,便直接往齐家去了。

赵菁这是第二次往齐家来。头一次是跟着老太太一起过来看房子的,那时候这里才将将派人布置好了,四五年没人住过的房子,看着已经有些老旧了。这一回过来倒是瞧着房舍都收拾妥当了,人一住进来,整个院子都跟活了过来一样。

虽然齐家的下人不多,但好在如今的主子也不多,服侍得过来也就成了。这样住着,倒是又清静、又安逸。

齐家大姑奶奶还住在她原来未出阁时候的院子。丫鬟们领着赵菁进去,是齐芯蕊出来迎的,齐家大姑奶奶还在里间的软榻上躺着,看来前几日她是咬着牙往武安侯府走了那一趟,如今在家里头,也就熬不起来了。

“你这身子还没好,何苦前两日要走那么一趟,白熬得如今起不来身子!”赵菁见了她那样子倒是心疼,好好的一个人,因为嫁错了男人,落得这样的一副天地。

齐家大姑奶奶见赵菁进来,勉强靠着引枕坐起来了几分,只强笑道:“我也是等不及想去给老太太谢恩,要不是你们侯府,哪里还有我的命来。”

放着往常听见齐家大姑奶奶说这样的话来,齐芯蕊必定是红了眼眶又要哭起来的,如今却是没有半滴眼泪了。这小半年来她经历的事情,着实是有些多了,再天真单纯的姑娘,经了这些事情,性子总会有些变的。

“你的心思我知道,要谢恩,后头的日子还长着呢,何苦这样折磨自己。”赵菁上前,坐在了她的软榻边上,这样重的病根,想要养好了身子,终究还要多一些耐心的。

齐家大姑奶奶听了这话只稍稍点了点头,赵菁便瞧见寻常服侍她的几个丫鬟都没在屋里。茶是齐芯蕊亲自端过来的,她心里琢磨着她们有话要说,便让跟着自己的丫鬟绿芜去外头候着。

房里头点着凝神静气的苏合香,夹杂着若有似无的药香,静静的氤氲在赵菁的鼻尖。齐家大姑奶奶那一双枯瘦的手忽然就按住了赵菁的手背,就着软榻挪了挪身子,半跪在她的跟前道:“徐夫人,我知道您一定能想出个办法,就让蕊姐儿替了你们家二姑娘进宫去吧!”

第192章

说句实话, 这些日子赵菁和徐老太太一直都在为徐娴进宫这件事情心烦。老太太的心思是很明白的, 徐娴这样的性子,别说进宫去,便是去一户门第相当的人家做当家太太, 怕还要历练上一阵子的。

虽然之前孙玉娥也提起过代徐娴进宫这事情,可赵菁照样是觉得不妥的。太后娘娘既然想着要徐娴进宫,必定也是瞧着徐娴性子懦弱好拿捏, 哪里就能随意让人换了去?若到时候真下了圣旨, 徐娴已经定了人家那还好说, 若是没定了人家, 徐家也做不出这样李代桃僵的事情。

可如今听着齐家大姑奶奶这话,倒似当真要让齐芯蕊进宫去一样。只是抛开了徐娴的事情不说,齐芯蕊若当真能进宫,对齐家来说, 的确也是一个机会。

“这宫里哪里那么容易进去, 便是当真进去了, 又哪里那么容易就站稳了脚跟。”赵菁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垂首侍立在一旁的年轻姑娘。容貌姣好、身材袅娜, 论容貌长相, 齐芯蕊确实比武安侯府的那两个姑娘出挑好些。可太后娘娘若当真要给皇上选妃,自然也不会选了难看的进去, 这样的容貌放到了美人堆里, 便也就是个寻常姿色了。

“况且…有句老话说,一入宫门深似海,齐姑娘这一进去, 要么荣宠加身,光宗耀祖;要么…”赵菁有些话不想说,却又不得不说,“要么就守着宫里的那一隅四方天地,安安静静的过上一辈子,也许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这些道理大家都懂,齐家大姑奶奶也并非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姑娘,可听了这些却还是忍不住动容了几分,抬起头来看着齐芯蕊道:“徐夫人的话你都听见了,去与不去,你自己再好好考量一番?”

齐芯蕊这时候心里却已经有了主意,她这些年被困深闺,其实也没见到过几个男子。那日在宫里见过了小皇帝一面,心里便暗暗生出几分情愫来。小皇帝虽然年纪小,却是非分明,更没有因为自己身世孤苦便看轻了她,只这一点,便足以让她倾心。

“长姐、徐夫人,我愿意进宫去,还请徐夫人帮我!”齐芯蕊屈膝跪在了赵菁的跟前,伏在地上的脊背中倒是生出了几分倔强来。

赵菁终究是有些动容的,伸手将她扶了起来道:“这事情,我说了不算,总要等我问过了皇上的意思,才能回你。”她和皇帝感情虽好,却也从不曾在他选妃立后的事上多过半句言语的,便是那次劝他接纳了康家小姐,那也是因为不想周旭因存了一些小偏见,闹得将来他们帝后不和罢了。

齐家大姑奶奶见赵菁应了下来,心下到底是松了一口气,若是齐芯蕊能在宫里立足,那他们齐家总算也是有些希望了。

※※※※※※

赵菁在齐家并没有坐多久便回了侯府,徐老太太在这事情上也给不了她主意,她也不想再让她老人家心烦。便索性就回了明德堂去。谁曾想她刚刚换了一身衣裳,想着要歇一歇的时候,却有老太太身边的张妈妈亲自过来了。

“太太,老太太那边有客人,听说太太回来了,让老奴亲自过来请太太呢!”张妈妈脸上端着一抹笑意,看着倒像是有几分喜气一样,赵菁心上便也好奇了几分,只问道:“老太太那儿有什么客人?还烦劳您老人家亲自来请?”

徐老太太自从老侯爷去世之后,便一直深居简出,跟京城的这些官员权贵家都没有什么联系了,平常也不见有什么人常来侯府,因此听说有客人来访,倒也是稀奇。

张妈妈便笑着道:“说起来却也是以前不曾联系过的,也不知道从哪儿听说了我家正给二姑娘选婿的事情,因此便找上了门来,太太你去看了就知道了,她还带了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长得一表人才,老太太喜欢的不得了,暗暗同我说,就要定下这门亲事呢!”

赵菁越听倒是越发好奇了几分,便从榻上起身要过去。她刚刚回来才换了一身衣裳,这时候穿着的乃是家常便服,出去待客终究是有些失礼了,只让丫鬟又寻了一身衣服过来。

张妈妈便上前服侍她更衣,瞧着她原先窈窕纤细的小腹稍稍突起了一小块,只笑着道:“太太也开始显怀了,以后的日子可就快了。”

赵菁这几日倒是没怎么注意,她才将将好过了一些,天气不热也能吃的下一些东西了,这时候被张妈妈这么一提起,便忍不住伸手轻抚了一下自己的小腹,果见原本平坦的小腹已经些微有了弧度,自己也忍不住勾了勾唇角。

老太太这边已是等着赵菁过去了,才听见外头丫鬟进来传话,只先就自己迎了上去,见了赵菁便脸上堆着笑道:“快进来、快进来,就等着你回来了。”

赵菁矮身进了门,只瞧见一个约莫三十五六的中年女子坐在厅里,她身后果真站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唇红齿白、身材高瘦,看着清俊儒雅。

中年女子见赵菁进来,便也起身相迎,徐老太太更是好不容易把笑得何不拢的嘴给合拢了,向赵菁介绍道:“这是顾夫人,她相公原是临漳府的知府,今年刚调任回京,如今在刑部当大理寺卿。”

赵菁只觉得她看着有几分眼熟,但要说她特别像谁,却又一时想不出来,当真是人说的一孕笨三年,她这才开始呢,脑子就先不好使了。

徐老太太见赵菁认了好半日也没认出来,终于忍不住笑道:“她是卫居士的两姨姐妹,你瞧着像不像?”

赵菁这下总算是恍然大悟了起来,差点儿惊出声来,只笑道:“怪不得呢!果真是像的,我一时却没认出来。”

这顾夫人既然是卫竹筠的两姨姐妹,那她便是娴姐儿的姨母,如今却带着自己儿子过来提亲,想来必定是卫竹筠向她透露了徐娴的身世。

丫鬟们上前换了一盏茶,赵菁同徐老太太一同坐下了,小声道:“老太太,有没有派人去把娴姐儿喊过来?”

徐老太太听了这话只一个劲点头,笑着道:“已经派人去说了,让她先不用上针线课了,我让丫鬟带着她去明华院梳理梳理,再过来给顾夫人请安。”

赵菁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笑,老太太这可真够着急的,也顾不得人家男孩子脸皮薄,都已经隐隐约约透出几分红晕来了。

赵菁喊了绿芜过来,吩咐道:“你也过去瞧瞧,让二姑娘不必太过紧张,只是过来见个客而已。”

徐娴原本正同姑娘们一起上针线课,忽然就被老太太的丫鬟给叫回了房里,又一件件的衣服挑选起来,心里到底有些疑惑,正愁眉不展的时候,正巧见绿芜过去,便上前问了起来。

“绿芜姐姐,老太太让我过去见什么客人,我穿身上这一套不行吗?”

绿芜瞧着她身上的衣裳也是新做的,并没有什么失礼之处,只是头发上带着的一套红宝石头面看着有些累赘了,便笑着按了她坐下,一边重新替她梳头,一边道:“姑娘去了就知道了,只是见个寻常的客人,并不打紧的。”

徐娴听了这话,才稍稍平静了一些,可一想到别人都没叫过去,单单只喊了她一人,心里终究还是有些忐忑。

松鹤堂里头却已是笑开了。徐老太太只瞧着那男孩子容貌体面、身形挺拔便喜欢上了,哪里还去管人家的功课品性,倒是赵菁随口问了几句道:“哥儿寻常都念些什么书?我们府上也有三个男孩子,都在外头念书。”

顾夫人来之前就对武安侯府打听过一番,也知道老太太是不靠谱的,这位新进门的太太,才是妥帖之人,见她这样问起,便笑着答道:“去年刚考上了秀才,等后年再试试乡试,他年纪小,我也不拘着他非要一次拼出个功名来,就当是去历练历练也是好的。”

赵菁听了这话暗暗点头,却见那孩子脸上的表情倒是有一份不服,显然是志在必得的。好在古时候向来有先成家,后立业这一说,赵菁也不怕他们因此耽误了婚事。再说了,只要亲事定了下来,徐娴的年纪还小,再等上个两三年,等他考过了乡试在完婚,也耽误不到哪儿去。

“男孩子有志气是好事儿,能考上功名,总比做刀口上营生的事情强一些。”赵菁说起这句倒是又有些想念徐思安了,如今他虽然离家近了,终究也是好几日才能见到一面。

顾夫人这边也跟着道是,就听见外头传来一阵轻盈的脚步声,有丫鬟进来回话,说是二姑娘过来了。

那少年郎听了这话,便也是忍不住稍稍的抬起头来,朝着帘子外头喵了一眼,只瞧见一抹俏生生的纤瘦身影,从那帘子后头一闪而入。

徐娴抬起头,脸上还带着几分娇矜,少女的声线如黄莺初啼一样,脆生生的向众人行礼。

作者有话要说:伪更了一下,将“姑母”改成了“姨母”

第193章

作者有话要说:关于顾夫人的设定,昨天有读者提出来近亲,果然是古言写多了,都忘了这一茬了,所以稍稍改了一下顾夫人的身份,让她和卫居士是表姐妹吧~~~

另外今天有一辆婴儿车,苏苏停在了作者群,如有想搭乘的读者,可以去读者群认领~~~

顾夫人年少失沽,从小就在卫家长大, 后来远嫁他乡, 卫家落败的时候, 她正有了身孕不能回京, 等她把孩子生了下来, 再千里迢迢赶回京城的时候, 卫家早已经树倒猢狲散,连几个下人都找不到了。

好在她原本并不是卫家女,顾家便也没有因卫家的凋敝而看轻了她几分, 她如今还是顾家长房的当家太太, 膝下有二子一女, 今日带过来的这个,便是她的嫡幼子顾彬。

顾彬人如其名,彬彬有礼, 瞧着倒是一个大好青年, 况且他上头又有长兄,继承家业的事情也用不着他操心, 他只一心熟读他的圣贤书便够了。

前几日忽然听家里说起要给自己物色一门亲事, 倒是让他好不自在了许久,想着现下功名未成, 还不到弱冠之年就要娶妻, 心里也说不出是个什么滋味来。可如今瞧见徐娴进来,娇小羞赧的小姑娘,仿佛比自己还更茫然几分, 顿时又觉得有些意思。

赵菁见徐娴打扮的很是得体,拉着她的手向顾夫人介绍道:“夫人,这就是我家二姑娘。”

徐娴怯怯的抬起头来看了顾夫人一眼,她倒是个聪明脑子,顿时就觉得顾夫人有些眼熟。赵菁便笑着道:“顾夫人是卫居士的表姐,你瞧着她们两人可是有些相像?”

徐娴咬着唇瓣点了点头,朝着顾夫人盈盈拜下,小声道:“给夫人请安。”

那人便急忙就虚扶一把,看着小姑娘虽尚未长开,但形容身段已经有几分少女的娇态了。顾夫人这时候心中终究是感慨了几分,若是当年她那妹子早些定了人家嫁了人,兴许就不会落到如此田地。家族崩塌,也就她这个外嫁女尚且能得个平安了。

“这是你…”顾夫人拉着徐娴的手就要向她介绍顾彬,可一时话到嘴边却还是说不出口来,终究名不正言不顺的,这一门表亲到底是难攀上的。顾夫人便笑了笑道:“虽不是亲戚,将来就是了,你喊他一声兄长便好。”

到了这份上,徐娴就算当真不懂事,也略略明白了一些道理,脸颊便忍不住噌一下涨得通红,声音更是如蚊子一样小声,朝着顾彬福了福身子道:“给顾家世兄请安。”

顾彬瞧着徐娴这样子,越发就好奇了几分。他们以前不在京城里头生活,自然不像京城的官家这样严守礼教,家里唯一的一个妹子又得众人的喜欢,惯得如假小子一样,向来和自己这个兄长是没大没小的,如今瞧见徐娴这样说话细声细气,动不动就脸红的姑娘,心下越发觉得有意思起来。

不过好奇归好奇,他也不敢造次,见徐娴脸红的都要滴出血来了,只淡淡道:“你起来吧,不用客气。”说着,自己反倒朝着徐娴拱了拱手,作了揖礼。

徐娴见了这阵势,连耳珠子和脖子都跟着一起红了。

赵菁见已经见过了,便笑着对她道:“你去里间坐着吧,我和老太太一会儿在喊你。”

徐娴早已经忍得心慌意乱的,听了这话便急忙就点了点头,踩着小碎步往里间去,当真有些落荒而逃的模样。

里面几个小丫鬟正候着,瞧见徐娴进来,只朝着她挤眉弄眼的,笑着拉着她坐下道:“恭喜二姑娘了,这位顾公子生得好相貌呢!”

徐娴听了这话,越发就羞红了脸,拿帕子捂着脸颊,一头就躲到炕上,再不和这些丫鬟们理论了。

外面仍旧是相谈甚欢,因抱着提亲的心思过来,顾夫人早已经将两人的生辰八字合过了,正是天作之合的姻缘。老太太看着老和尚亲写下的帖子心里很是熨帖,赵菁瞧着她那拿着帖子一味点头的样子,心里却笑道:也难为老太太了,这大字不识几个,倒是看得有模有样的。

老太太这边看完了,又将帖子递给了赵菁,赵菁略略扫了一眼,她也不懂这些,但既然老和尚说好,那必定是好的。

顾太太便开口道:“我家老二今年十七,我看了一下你们家二姑娘今年十四,差三岁倒是再好不过的,老太太若是舍不得二姑娘,先把亲事定了下来,等过个一两年,我们在办也是一样的。”